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
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PPT共41页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Thank you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

中控室中的显示参数大都是过程变量,其测点
设置各厂也不尽相同,一般的主要过程变量参
数及其作用见下表:
• C1出口温度:反映系统热交换效果及温度位分布状况 • C1出口压力:反映系统通风状态及各管道通畅状态 • C5出口温度:反映C5入料状态及分解炉、窑的温度位分布 • C5下料温度:反映C5入窑生料的下料状态及表观分解率分 • 解炉出口温度:反映分解炉的热交换状态及温度位分布 • 分解炉出口压力:反映分解炉的负荷及通风状态 • 分解炉入口三次风温度:反映篦冷机热交换效果及窑头二次风温度 • 分解炉入口压力:反映三次风通风状态 • 窑尾烟室温度:反映窑内温度及温度位分布 • 窑尾烟室压力:反映窑内通风状态,间接反映在线炉的通风状态 • 窑头二次风温度:反映篦冷机冷却效果、熟料结粒情况及热焓 • 篦床料层厚度:间接反映窑内热工的稳定性 • 窑头电收尘入口温度:综合二次风温、篦速反映篦冷机的冷却效果及风量分
• 原因判断:1.温度过高;2.窑内通风不良;3.火焰长,火点 后移;4.煤质差,硫含量高,煤粉燃烧不好;5.生料成分波动 大,KH忽高忽低;6.生料中有害成分(硫、碱)高;7.烟室斜 坡耐火材料磨损不平整,造成积料;8.窑尾密封不严,掺入 冷风。
• 处理措施:1.窑运转时,要定时清理烟室结皮,可用空气炮 清除,效果较为理想,如果结皮严重,空气炮难以起作用时,从 壁孔人工清除,特别严重时,只能停窑清理。2.在操作中应 严格执行要求的操作参数,三班统一操作,稳定热工制度,防 止还原气氛出现,确保煤粉完全燃烧。当生料和煤粉波动 较大时,更要特别注意,必要时,可适当降低产量。
干法水泥窑中控操作培训

水泥包装设备:包 括包装机、输送带、 称重系统等
散装设备:包括 散装仓、散装车、 散装码头等
包装控制:包括包 装速度、包装质量、 包装数量等
散装控制:包括散 装速度、散装质量、 散装数量等
水泥质量检测:包括强度、细度、 凝结时间等指标
监测设备:包括传感器、流量计、 温度计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控制方法:采用自动配料系统, 实现精确配料
配料调整:根据生产情况,适 时调整配料比例
配料监控:实时监控配料情况, 确保配料准确无误
计量控制:采用电子秤或流 量计进行计量
原料输送:采用皮带输送机 或斗式提升机进行输送
配料控制:根据生产工艺要 求进行配料,保证配料精度
输送与计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 设备正常运行
烧成温度:影响水泥熟料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严格控制 烧成气氛:影响水泥熟料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合理调节 监测方法:采用温度计、热电偶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控制方法: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燃料、风量、窑速等参数,确保烧成温度与气氛的稳定
PART FIVE
熟料冷却工艺流 程:冷却、输送、 储存
冷却设备:冷却 塔、冷却器、冷 却风机
添加标题
输送过程控制:包括输送速度、输 送量、输送温度等参数
控制策略:根据监测数据调整输送 速度和输送量,确保水泥质量稳定
PART SEVEN
职责:负责水泥窑中控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素质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生产、技术、设备等部门进行有效沟通。 技能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中控系统进行生产操作。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及常见故障应对措施

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净化处理措施,确保废气、废水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等产品质量稳定,强度高,广泛应用于各类建设工程。
03
02
01
中控操作是新型干法窑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对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稳定运行。
监控生产过程
通过对中控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生产参数,实现产能最大化。
优化控制算法
粉尘排放控制
01
通过中控系统精确控制除尘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粉尘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中控系统需监测粉尘排放数据,为环保部门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废气处理
02
利用中控系统实现对窑尾废气的实时监测和调节,确保废气处理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污染物排放。
噪音控制
03
通过中控系统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降低设备噪音,改善生产环境。
窑内温度:通过调整燃料量、助风量等参数,控制窑内温度在规定范围内,确保产品烧成质量。
压力控制:稳定窑内压力,防止窑内气体外泄或外部空气进入,确保生产安全。
窑内气氛:监测窑内氧气和一氧化碳含量,调整燃烧器参数,保持合适的氧化还原气氛。
在掌握这些中控操作要点的同时,操作人员还需密切关注窑炉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常见故障,确保窑炉的稳定运行。
05
CHAPTER
中控操作的节能与环保
采用高效、低氮燃烧器,提高燃料燃烧效率,降低能耗。通过中控系统精确控制燃烧器的风、油、气比例,实现最佳燃烧状态。
高效节能燃烧器
利用窑尾废气余热预热原料或助燃空气,减少能源消耗。中控系统需监控余热回收系统的运行参数,确保其稳定运行。
余热回收技术
应用先进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提高中控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进一步降低能耗。
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及常见故障应对措施

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及常见故障应对措施日期:目录•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新型干法窑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故障应对措施•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优化建议•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案例分析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操作前准备检查设备在操作前,应对新型干法窑的各种设备进行检查,包括机械、电气和控制系统等,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确认原料确认所使用的原料符合生产要求,并且准备好适量的原料储备。
确认工艺参数根据生产计划,确认新型干法窑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气氛等。
按照操作顺序启动新型干法窑的机械、电气和控制系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启动设备监控参数调整参数在生产过程中,密切监控各种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气氛等,以及设备运行状态。
根据需要,对工艺参数进行适时调整,以保持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030201操作规程01定期清理新型干法窑的机械、电气和控制系统,以防止灰尘和杂质对设备的影响。
保持设备清洁02对新型干法窑的机械、电气和控制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定期维护03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如故障排除、人员疏散等。
应急处理注意事项新型干法窑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传动装置故障如减速机损坏、链条断裂或皮带打滑等,可能是由于传动装置本身质量问题、维护不当或安装误差等原因导致。
窑体变形或损坏可能是由于窑体材料质量问题、耐火材料脱落或受热不均等原因引起。
窑头罩漏料可能是由于密封胶条老化、窑头密封结构损坏或窑头回转装置故障等原因引起。
仪表失灵可能是由于传感器损坏、线路接触不良或仪表板故障等原因引起。
变频器故障如电机速度异常、电机过热或变频器通讯异常等,可能是由于变频器本身质量问题、维护不当或使用环境恶劣等原因导致。
电源中断或电压波动可能是由于电网故障、电源接触不良或电压波动等原因引起。
温度控制异常可能是由于热工参数设定不当、燃烧器调节不当或原料成分变化等原因引起。
水泥新型干法中控室操作手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企业
技术
中控室
干法
生产
中控室
管理人员
操作 操作
经济指标
干法
特点
水泥
第章
客观条件
第篇
主观
中控室
控制
内容摘要
水泥新型干法生产企业优秀的中控室操作员的标准是什么?操作员应如何努力?企业如何为操作员成长与发 挥能力创造条件?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地关系着水泥生产企业的效益。本书针对近几年新型干法生产线运行的实际 状况,较为详细地介绍新型干法生产线中央控制室的操作知识,尤其是窑和磨机的具体操作,包括操作手段、最 佳操作参数的选择、验证操作指标的合理性等,对中控室操作人员实现精细操作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对生产一 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有很好的参考性。本书可供水泥生产企业的中控室操作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 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读书笔记
对于构建中控操作员良好的操作思想,操作习惯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水泥工艺人员去好好拜读。
目录分析
第2篇预分解窑操 作
第1篇水泥新型干 法中控室操作的主
客观条件
第3求 第2章中控室操作所应具备的客观条件 第3章中控室操作员的主观操作素质
第4章七大控制操作手段 第5章改善熟料四大技术经济指标的操作
第6章三种粉磨装备的操作 第7章改善粉磨四大技术经济指标的操作
精彩摘录
这是《水泥新型干法中控室操作手册》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干法水泥窑中控操作培训(1)

五、窑内物料煅烧进程的控制
• 对回转窑内物料煅烧进程的控制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燃料燃烧及气流温度的控制;二是气固换热和物料升温的 控制;三是物料在一定温度场内滞留时间及物理、化学反 应的控制等。
• 窑内气团热交换、物料升温速率、物料在一定温度场内滞 留时间及物理、化学反应进程,在湿法及传统干法窑内主 要决定于物料在窑内的填充率及运动速度。而在悬浮预热 窑及预分解窑内,除生料的预热及相当一部分碳酸盐分解 过程分别在预热器及分解炉内完成外,尚未完成的分解、 固相反应及烧结过程等仍然需要在窑内完成,仍然受到窑 内物料填充率及运动速率的影响。
Page:
三、窑与分解炉用燃料比例的掌握
模糊认识之二,烧成温度低熟料欠烧总认为是窑用燃料少造成的。即使当窑的 燃烧能力已到极限时,仍增加窑燃料用量,结果造成窑头温度进一步降低 ,窑尾系统温度则过高。这一错误的操作方法还会引起窑内还原气氛,造 成系统结皮严重,结长厚窑皮甚至结圈。窑内通风及燃烧能力是有一定限 度的,在燃烧空气无富余的情况下,增加燃料窑头温度不仅不会提高反而 会降低。但有些操作人员一遇到窑头温度低却总是增加窑头燃料,尤其是 在喂料量,并不多,燃烧空气并不富余的情况下,仍往窑内多加燃料。笔 者认为窑用燃料的增加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即只要窑尾废气中有一氧化 碳存在,则在调整系统状态使一氧化碳消失之前,不应该增加窑用燃料。 所以如遇到窑头温度低的情况,应该首先分析其原因,如燃烧空气不足, 应设法增加通风量;如风机已开到极限,则应分析是否下料量大了,是否 三次风闸板没调整好,是否窑内结圈,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如入窑 分解率低,则应增加分解炉燃料而非窑头燃料;如冷却机效率低、二次风 温低,则应对冷却机进行处理。总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一味增 加窑头用燃料,结果适得其反。
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及常见故障应对措施

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及常见故障应对措施一、前言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窑中控制系统的运作对于生产效率与品质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型干法窑这一高效、低耗的生产设备中,窑中控操作更是需要专业技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进行。
本文旨在探讨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的关键要点及常见故障应对措施。
二、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1. 窑内温度和过程控制新型干法窑中温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密的控制。
在操作中,需要根据物料的属性、转速、气流等因素进行调控,使温度保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
同时,还需要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适当调整窑内的气氛、压力等参数。
对于规模较大的生产线,可以选择使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软件,实现更为精细化的控制。
2. 各子系统的监控与操作干法窑生产线中的各个子系统,在操作中需要不断监控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故障。
这些子系统包括煤磨、高温风机、物料输送、电机控制、测量等。
针对不同子系统,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对于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子系统,如高温风机,可以安装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
3. 安全措施干法窑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电气、机械等多种安全隐患。
因此,要在工艺方案中加入安全措施,并设置相关安全设备。
在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禁止不规范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三、新型干法窑中控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1. 窑体断裂窑体断裂是干法窑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之一,一旦发生,会导致生产线停机,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应对措施:及时停机并切断电源,隔离安全区域。
待窑体完全冷却后,进行维修。
2. 窑头设备故障窑头设备是干法窑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设备之一,一旦出现故障,会影响物料输送和窑内气氛调节等功能。
应对措施:及时检查热电阻、压力传感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如发现故障,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3. 动力系统故障动力系统故障会影响干法窑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应对措施:及时对传动部件进行维护,并根据生产线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及常见故障处理新型干法水泥厂的生产过程,就是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以新型的烘干粉磨及原燃料均化工艺及装备,采用以计算机控制为代表的自动化过程控制手段,实现高效、优质、低耗的水泥生产过程。
1中控室操作的一般原则2新型干法窑主要的工艺操作参数3正常操作下过程变量的控制4非正常条件下的操作及故障处理新型干法生产对中控室操作的要求•新型干法与传统的湿法、干法、半干法水泥生产相比,其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系统环节多,连续性强。
许多工序联合操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生产过程本身要求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参数调节控制的及时性,这就需要中控室的操作人员必须很好地掌握新型干法工艺过程的特点,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各种工艺热工过程的特性,同时具有机械、电气、自动化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是提高中控室操作水平的基础。
一中控室操作的一般原则•新型干法窑系统操作的一般原则,就是根据工厂外部条件变化,适时调整各工艺系统参数,最大限度地保持系统“均衡稳定”的运转,不断提高设备运转率。
•“均衡稳定”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相对静止状态,它是有条件和暂时的。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稳定状态,这都需要操作人员予以适当调整,恢复达到新条件下新的均衡稳定状态,因此运用各种调手段来保持或恢复生产的均衡稳定,是控制室操作的主要任务。
•就全厂生产而言,应以保证烧成系统均衡稳定生产为中心,调整其它子项系统的操作。
就烧成系统本身,应是以保持优化的合理煅烧制度为主,力求较充地发挥窑的煅烧能力,根据原燃料条件及设备状况适时调整各项参数,在保证熟料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窑的产量和运转率。
•中控室的具体操作中坚持“抓两头,保重点,求稳定,创全优”这12字诀。
所谓“抓两头”,就是重点抓好窑尾预热器系统和窑头熟料烧成两大环节,前后兼顾、协调运转;所谓“保重点”,就是要重点保证系统喂煤、喂料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为熟料烧成的“动平衡”创造条件;所谓“求稳定”,就是在参数调节过程中,适时适量,小调渐调,以及时的调整克服大的波动,维持热工制度的基本稳定;所谓“创全优”,就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认真总结,结合现场热工标定等测试工作,总结出适合我厂实际的系统操作参数,即优化参数,使窑的操作最佳化,取得优质、高产、低耗、长期安全稳定文明生产的全面优良成绩。
二新型干法窑主要的工艺操作参数•新型干法窑的烧成工艺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比较多,一般在60~65个,过程控制也比较复杂,从国内已投产厂的生产操作来看,大都以人工给定操作参数为主,辅以单参数调节回路自动控制,即使是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或集散型控制的2000t/d以上规模的厂,由于尚未有比较切合实际的数学模型,计算机很难实现全过程的自动控制。
虽然电机的开停(即开关量)控制可采用PLC程序控制,但是过程控制参数(即调节量)仍是人工键入校定值。
待系统稳定运转后可投入数条单参数调节回路进行自动控制。
•在这些工艺参数中,有小部分属于通过人工或计算机设定可直接操作控制的参数,我们称之为操作变量或自变量,如:投料量、拉风量、喂煤量、窑速、篦速等。
而大部分则属于由于人工调节后随之改变的过程变量或称之为因变量,如:系统各温度、压力流量等。
操作变量可由人工或计算机主动直接改变,过程变量适时地显出调节后的结果,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另外,入窑生料及煤粉的化学成分对烧成而言也属自变量,它们的变化会引起操作参数一系列的变化,但它们不由窑操作员控制。
当出现原燃料成分不符合要求波动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
中控室中的显示参数大都是过程变量,其测点设置各厂也不尽相同,一般的主要过程变量参数及其作用见下表:•C1出口温度:反映系统热交换效果及温度位分布状况•C1出口压力:反映系统通风状态及各管道通畅状态•C5出口温度:反映C5入料状态及分解炉、窑的温度位分布•C5下料温度:反映C5入窑生料的下料状态及表观分解率分•解炉出口温度:反映分解炉的热交换状态及温度位分布•分解炉出口压力:反映分解炉的负荷及通风状态•分解炉入口三次风温度:反映篦冷机热交换效果及窑头二次风温度•分解炉入口压力:反映三次风通风状态•窑尾烟室温度:反映窑内温度及温度位分布•窑尾烟室压力:反映窑内通风状态,间接反映在线炉的通风状态•窑头二次风温度:反映篦冷机冷却效果、熟料结粒情况及热焓•篦床料层厚度:间接反映窑内热工的稳定性•窑头电收尘入口温度:综合二次风温、篦速反映篦冷机的冷却效果及风量分配的合理性•C1出口CO、O2浓度:反映系统过剩空气系数及煤燃烧状态是否完全•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采用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过程参数大量进入计算机检测、分析,近几年投产的大中型厂,已很少见到仪表控制,但在1000t/d以下规模的厂,由于投资和工厂技术人员素质的限制,仍较多采用仪表控制。
无论何种方式均离不开操作人员的干预,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充分利用控制室内的各种仪表装置或计算机,重点观察系统中各过程变量的发展趋势,加强预见性控制,正确分析、灵活掌握调整方法,保证系统优质、高效、低耗地生产。
三正常操作下过程变量的控制•所谓正常操作,是指窑系统经点火投料挂窑皮阶段后已达正常额定投料量,到出现较大故障而必须转入停窑操作这一时期,正常操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风、煤、料及窑速等操作变量的调节,保持合理的热工制度,使下述过程变量基本稳定。
3.1窑主传动负荷•正常喂料量下,窑主传动负荷是衡量窑运行正常与否的主要参数,正常的窑功率曲线应粗细均匀。
无尖峰、毛刺,随窑速度变化而改变,在稳定的煅烧条件下,如投料量和窑速未变而窑负荷曲线变细、变粗,出现尖峰或下滑,均表明窑工况有变化,需调整喂煤量或系统风量,如曲线持续下滑,则需高度监视窑内来料,必要时需减料减窑速,防止跑生料。
3.2入窑物料温度及C5旋风筒出口温度•正常操作中,入窑物料温度一般在820~850℃左右,出最末级旋风筒温度为850±5℃,这两个过程变量反映了入窑物料分解率高低和分解炉内煤粉燃烧和CaCO3分解反应的平衡程度,通常用分解炉出口或最末一级旋风筒出口温度自动调节窑尾喂煤量来实现预热器分解炉系统的稳定。
3.3出预热器C1级温度和C1出口O2含量•正常操作中出预热器的系统温度应为320~350℃(五级预热器)或350~380℃(四级预含量一般在4%~5%左右,热器),C1出口O2这两个参数直接反映了系统的拉风量的适宜程度。
两者偏高或偏低可以预示系统拉风偏大或偏小,需调整高温风机阀门开度或转速。
3.4 窑尾烟室温度•窑尾烟室温度的高低及稳定性直接反映窑内的热工状态的稳定程度,也间接反映头煤和尾煤比例的合理性及窑的负荷。
新型干法窑控制在<1050℃。
在我们实际生产中要努力降低窑的热负荷,保护窑皮,以提高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3.5入炉三次风温与冷却机一室篦下压力•正常条件下入分解炉三次风温一般在800℃以上,窑规模愈大,入炉三次风温愈高,篦冷机一室压力一般在4.5~5.0kPa(对富勒型厚料层冷却机),一般通过调整篦床速度来稳定冷却机料层厚度,提高入窑二次风温和入炉三次风温。
3.6窑头罩负压•正常条件下窑头呈微负压,一般在-25±15Pa,如其增大或减小,则需调整窑头除尘风机阀门开度,如其波动增大,曲线变宽,则需综合窑功率及窑头煤情况加以调整。
•实际上,在窑正常操作条件下,诸参数均已基本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操作人员要多看参数记录曲线,看其发展趋势和波动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提前发现故障隐患。
一般条件下应优先考虑调整喂煤量和用风量,每次调整在1%~2%之间,以保持热工制度的动平衡。
•具体如何调控各项操作变量,因各厂设备、工艺及其它条件不同,不可一概而论,许多厂的操作员在总结操作经验时均提出过各种口诀或原则条款,在此不再赘述。
四非正常条件下的操作及故障处理•非正常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停车及异常状况,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点火升温投料•故障或计划停窑•预热器分解炉堵塞•烟室结皮•窑内结大蛋•窑后结圈•跑生料•红窑•篦冷机堆雪人4.1点火升温投料•新型干法窑的点火投料是中控操作的重要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好系统检查。
在点火前按操作规程顺序检查系统的密闭情况,并进行空载联动试车,确认系统各部位处于正常状态。
②控制升温速率。
升温阶段一般根据窑尾温度控制系统的点火升温速率<2℃/min,对换砖的窑应按烘干曲线烘干衬料后再按正常速率升温。
③投料时要注意风、煤、料的平衡:一般情况下,投料时系统拉风应为正常风量的70%~80%,投料以70%开始,窑尾加煤量根据C5出口温度控制,窑头煤量则根据窑尾温度控制,密切注意预热器系统负压变化,加强吹扫,防止堵塞,待入窑物料温度及窑功率曲线开始上升时,即可加料。
每次加料一般为额定料量的3%~5%,同时要注意窑速与投料量的对应关系,先提窑速再加料。
一般投料后40~50min料入冷却机,在其后的8h内逐步加料至额定投料量,系统拉风则应控制在C1出口温度380~420℃,且宜大不宜小。
④强化篦冷机操作,尽快提高二次风温和入炉三次风温。
通过调整篦速和各室风机风量延长物料在冷却机内的滞留时间,提高热回收率,快速提高燃烧空气温度,尽快稳定窑的煅烧状况。
4.2故障停车•故障停车有两类:机电故障停车和工艺故障停车,但二者又不能截然分开,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波及整个系统。
•无论何种故障引起停车,中控室都应及时与现场联系查明原因,首先保证人身及机电设备安全,并及时止料、止煤,根据事故的类型及排除故障所需时间确定下一步操作步骤。
4.3几种常见工艺故障的判断和处理4.3.1预热器分解炉堵塞•现象:锥体压力突然大幅度下降;同时入口与下一级出口温度急升;如C5堵,烟室、分解炉及C5出口温度急升。
•原因判断:1.煅烧温度过高造成结皮;2.内部结皮塌料高温物料来不及排出而堵塞在缩口处;3.拉风量不足,排风不流畅或拉风变化引起平台积料塌落;4.预热器内部耐火材料或内筒脱落掉卡在锥体部位;5.翻板阀失灵;6.漏风严重引起结块;7.煤粉燃烧不好,C5内仍有煤粉继续燃烧;8.生料喂料波动过大。
•处理措施:在发现锥体压力逐渐变小时,就应及时进行吹扫和加强捅堵,同时减料和调整操作参数。
当锥体压力为零时,应立刻止料停窑处理。
4.3.2烟室结皮•现象:顶部缩口部位结皮,烟室负压降低,三次风、分解炉出口负压增大,且负压波动很大;底部结皮,三次风、分解炉出口及烟室负压同时增大。
窑尾密封圈外部伴有正压或漏料现象。
•原因判断:1.温度过高;2.窑内通风不良;3.火焰长,火点后移;4.煤质差,硫含量高,煤粉燃烧不好;5.生料成分波动大,KH忽高忽低;6.生料中有害成分(硫、碱)高;7.烟室斜坡耐火材料磨损不平整,造成积料;8.窑尾密封不严,掺入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