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窑操作基本知识考题

合集下载

中控窑操考试题

中控窑操考试题

水泥中央控制室窑操作员考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共20分,每题2分)1、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代号是(GB175-2007)该标准由全文强制修订为(条文)强制。

2、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3、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矿物组成为(C3S)(C2S)(C3A)(C4AF)。

4、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代号为(PO),混合材掺加量要求(>5%且≤20%),其强度等级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其中(R)型为早强型。

5、PS水泥中SO3含量要求(≤4%)其SO3成分主要来源于作为(缓凝剂)掺入的石膏。

6、水泥中MgO含量大会影响水泥的(安定性)。

如果水泥压蒸实验合格,则PO水泥中MgO含量允许放宽至(6.0%)。

7、窑工艺系统中六大热工设备是指(预热器)(分解炉)(窑)(燃烧器)(篦冷机)(煤磨)。

8、在故障停窑时,降温一定要控制好,一般都采用(关闭所有挡板)保温,时间较长时,其降温的速率不要超过(100℃/h),以免造成耐火材料的爆裂。

9、新型干法窑均化链包括:(矿山开采)、(预均化堆场)、(生料粉磨)、(均化库)、(预热器)。

10、我公司入窑斗提额定功率是(两台110)KW,额定电流是(197.7(一线)/201(二线))A。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共4分,每题1分)1、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混合材料制成的胶凝材料(×)。

2、工业副产品石膏采用前应经过实验证明其对水泥性能无害(√)。

3、P S A混合材掺加量允许矿渣掺量>50%且≤70%(×)。

4、烘窑的原则是慢升温、不回头(√)。

三、选择题(共4分,每题2分)1复合硅酸盐水泥标准代号为:(B)A、PPB、PCC、PFD、PS2、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要求不大于:(C)A、45minB、390minC、600minD、720min四、简答题(共42分,每题6分)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四种氧化物含量范围是多少?“两高一中”的配料方案中熟料率值大致范围是多少?答:1)四种氧化物含量波动范围如下:CaO 62%~67% SiO2 20%~24% AL2O3 4%~7%Fe2O3 2.5%~15%2)熟料率值: SM=2.4~2.7 IM=1.4~1.8 KH=0.88~0.912、水泥熟料在煅烧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是什么?其中在预分解窑中有哪两个主要过程?答:1)水泥熟料煅烧主要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是:①水分蒸发②粘土质原料脱水③碳酸盐分解④固相反应⑤液相反应或烧结反应⑥熟料冷却。

中控窑操作员一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控窑操作员一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控窑操作员一级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挡板“三对应”的内容:中控显示开度、现场显示开度、实际开度三者之间对应。

2、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矿物组成是、C2S、C3A、CAF03、碳酸钙分解反应方程式为:CaCO3^CaO+C02o4、分解炉内燃料燃烧方式分为无焰燃烧和辉焰燃烧。

传热方式主要以对流方式为主5、煤质差、发热量低,在同一窑生产同样数量的熟料用煤量必然增加,煤灰掺加量增大,熟料质量下降。

6、SM增大,熟料中熔剂矿物减少。

7、海螺干法线进厂原煤全硫控制指标为WL0%o8、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英语简称为9、DCS的中文全称为集散控制系统。

10、篦式冷却机设备主要由篦床部分、传动部分、机壳、风冷系统、拉链机、破碎机等部分组成:11、原材料有害成分主要有Mgo、NaOz、SO3、石英或燧石等。

二、判断题1、急速冷却出窑熟料能防止或减少Y-C2S转化为B-CzS。

(N)2、物料在窑内均为吸热反应。

(N)3、镁辂砖挂窑皮性能较方镁一尖晶石砖好。

(Y)4、熟料立升重高低是判断熟料质量和窑内温度参考数据之一。

(Y)5、为了防止皮带打滑,皮带机测速开关一般安装在头轮上。

(N)6、窑尾高温风机在启动前要先打开风机的入口挡板;(N)三、选择题1、影响预热器传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八)A、停留时间、物料分散度、物料气流温度;B、停留时间、物料分散度、撒料板位置;C、停留时间、撒料板位置、三次风温;2、在回转窑生产熟料过程中形成大量液相的位置:(D)A、预热带B、分解带C、放热反应带D、烧成带3、影响碳酸钙分解速度的因素,如下表述最正确的是:(D)A、温度越高,碳酸钙分解越快;B、二氧化碳浓度越低,碳酸钙分解越快;C、生料粉越细,碳酸钙分解越快;D、在同等生料细度和温度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低,碳酸钙分解越快;4、煤灰进入熟料中主要成分是(B)A、CaOB、SiO2C、Fe2O35、烧成带温度高通过如下参数可正确定性判断(C)A、窑筒体温度上升,预热器出口废气中NoX浓度上升。

中 控 窑 操 作 考 题

中 控 窑 操 作 考 题

中控窑操作考题
1、从窑煅烧来看,如何保护好窑皮从而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寿命?
2、你认为现在的中控操作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去改进?
3、在交接班时,出窑熟料质量易出现波动,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进?
4、请谈一下篦冷机的合理操作是怎么样的,才能保证出窑熟料冷却效果良好,入窑二次风温、风量适合,及避免窑头电收尘极板烧坏等情况?
5、请谈一下如何操作才能减少预热器系统的结皮、积料?
6、你认为如何进行操作,才能提高出窑熟料游离钙的合格率?
7、你认为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窑操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素质?
8、请分析一下造成窑内结圈的原因,如何控制才能尽量减少窑内结圈的可能?
9、什么原因导致出分解炉温度升高,当出分解炉温度呈上升趋势时,你是怎么调节的?
10、假设窑况如下:C1出口温度310℃,而C5出口870℃,C5下料温度890℃,分解炉出口在1050℃,此时出窑游离钙基本合格,你将怎么调整,才能使窑尾预热温度分布均匀稳定,出窑熟料质量合格?。

中控窑操作基本知识考题

中控窑操作基本知识考题

中控窑操作基本知识考题一、填空题:1、我公司充气梁篦冷机余热回收的主要用途(入窑二次用)、(入炉三次用)、(废气余热利用)。

2、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方式为(无焰燃烧)和(辉焰燃烧),传热方式为(对流)为主。

3、篦式冷却机的篦床传动主要由(机械)和(液压)两种方式。

4、熟料中Cao经高温煅烧后一部分不能完全化合,而是以(f—CaO)形式存在,这种经高温煅烧后不能完全化合的Cao是熟料(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因至素。

5、旋窑生产用煤时,为了控制火焰的形状和高温带长度,要求煤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发热量),以用(烟煤)为宜。

S)矿物在多晶转变中产生不利的晶体转变。

6、熟料急冷主要是防止(C27、我公司篦冷机一段熟料料层一般控制在(550mm~700 mm),冷却机热回收效率能够达到(71%~75%)。

8、煤灰的掺入,会使熟料的饱和比(降低0.04~0.16),硅率(降低0.05~0.2),铝率(提高0.05~0.3)。

9、与传统的湿法、半干法水泥生产相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具有(均化)、(节能)、(环保)、(自动控制)、(长期安全运转)和(科学管理)的六大保证体系。

10、旋风筒的作用主要是(气固分离),传热只完成(6%~12.5%)。

11、在故障停窑时,降温一定要控制好,一般都采用(关闭各挡板)保温,时间较长时,其降温的速率不要超过(100℃/h),以免造成耐火材料的爆裂。

12、轮带滑移量是反映(轮带)与(胴体)的相对位移。

13、我公司燃烧器为(四通道)燃烧器,其中中心风的作用为(产生回流)、(保护燃烧器)、(稳定火焰)。

14、篦冷机的规格为(TC—12102),篦床面积为(119.3m2)。

15、预热器采用高效低压损大锅壳结构的旋风筒,其目的为(最大的损热)、(最低的阻力)、(最低的投资)、(最安全的运转)。

16、预热器一般分为(旋风式)预热器和(立筒式)预热器。

17、影响物料在预热器旋风筒内预热的因素①(内筒插入的深度)、②(进风口的结构和类型)。

中控操作员窑磨试题-附答案2016421

中控操作员窑磨试题-附答案2016421

中控窑操作基本知识一、填空题:2、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方式为(无焰燃烧)和(辉焰燃烧),传热方式为(对流)为主。

4、熟料中Cao经高温煅烧后一部分不能完全化合,而是以(游离钙)形式存在,这种经高温煅烧后不能完全化合的Cao是熟料(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因至素。

6、熟料急冷主要是防止( C2S )矿物在多晶转变中产生不利的晶体转变。

9、与传统的湿法、半干法水泥生产相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具有(均化)、(节能)、(环保)、(自动控制)、(长期安全运转)和(科学管理)的方大保证体系。

11、在故障停窑时,降温一定要控制好,一般都采用(关闭各挡板)保温,时间较长时,其降温的速率不要超过(100摄氏度/小时),以免造成耐火材料的爆裂。

12、轮带滑移量是反映(轮带)与(酮体)的相对位移。

15、预热器采用高效低压损大锅壳结构的旋风筒,其目的为(最大的损热;最低的阻力;最低的投资;最安全的运转.)17、影响物料在预热器旋风筒内预热的因素①(内筒插入的深度)、②( 进风口的结构和类型 )。

18、旋风筒的级数较多,预热器出口温度越(低),即(能耗)越小。

19、一级旋风筒的最大目的是①(收集粉尘)②(气固分离)。

21、饱和比的高低,反映了熟料中( CaO )含量的高低,也即生料中( CaCO3 )含量的高低。

22、硅锌酸率的大小,反映了熟料中能形成(液相成份)的多少,也即在煅烧时(液相量)的多少。

23、新型干法线均化链的组成(矿山搭配;预均化堆场、原料粉磨、均化库、预热器)。

24、正常火焰的温度通过钴玻璃看到:最高温度处火焰发(白亮),两边呈(浅黄色)。

28、分解炉是由(上旋流室;下旋流室;反应室)构成。

30、当采用以稳定喂料量为主的调节时,其主要参数的调节优先顺序为(煤量、风量、窑速、喂料量)二、名词解释1、最低共融温度:物料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

3、f-Cao:在熟料中没有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称为游离氧化钙,记作f—Cao4、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硅酸盐水泥。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十五及答案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十五及答案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十五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回转窑运转周期主要决定于窑衬质量。

2、燃烧带内的传热,主要是火焰向物料和窑壁进行辐射传热,其次也有对流和传导传热。

3、预热器的热交换主要在上升管道进行;旋风筒的主要任务是起分离和收集物料的作用。

4、原燃材料有害成份主要有MgO、Na2O 、K2O 、SO3 、石英或燧石等。

5、水泥厂测温设备主要有热电偶、热电阻、窑胴体扫描仪、比色高温计。

6、设备润滑管理的“五定”包括:定质, 定量, 定人, 定点, 定时内容。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分解炉的温度表征炉内预分解的状况,一般控制在(C)A.150℃B.450℃~600℃C.860℃~900℃D.1450℃2.旋风预热器对生料中挥发的有害成分很敏感,容易结皮堵塞,以下那一个不属于有害成分(C)A.碱B.硫C.结晶SiO2D.氯3.空气输送斜槽在透气层上加装多孔板的作用是(C )A.增加风量B.过滤物料C.保护透气层D.增加透气层性能4.以下不是槽式输送机润滑部位的是(D)A.头,尾链条轴承B.滚轮C.链条D.槽子4.槽式输送机传动的液力偶合器的作用是(B)A.离合B.限制力矩C.减少振动D.增加力矩5.以下不是引起菲斯特喂料称重转子称异响的是(A )A.物料干燥B.转子刮碰机壳C.传动皮带打滑D.转子轴承损伤三、问答题(共70分)1、简述我司目前窑内耐火材料的大概分布情况?(15分)答:从窑头开始,高强莫来石浇注料-SiC砖-镁铝尖晶石砖-镁铁尖晶石砖-镁铝尖晶石砖-硅莫红砖-硅莫砖-高强耐碱砖。

(往年)高强莫来石浇注料-硅莫红砖-镁铁尖晶石砖-硅莫红砖-硅莫砖。

(近年)2、为什么在预热系统管道中要设膨胀节?(10分)答:在预热系统的长直管道上设有膨胀节,其作用是减释管道的热应力,保护管道接口法兰不被温差位移所损坏。

3、简述欠烧料的原因?(25分)答:欠烧料的原因是:(1)分解炉喂煤不好造成CaCO3分解率低,CaCO3在窑内分解,增加物料移动速度,所以采取措施稍一迟就出现生烧料。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十附答案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十附答案

2024年中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十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风和煤的合理配合是降低煤耗的主要措施之一。

2、篦冷机液压站额定压力为20MPa。

3、皮带机一般带有的保护有拉绳开关、速度、跑偏、防撕裂。

4、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测温仪表主要有:热电偶、热电阻、窑胴体扫描仪、比色高温计等。

5、当执行以优化煅烧制为主的方案时,调整主要参数的优先顺序是先调喂料量,再调煤量,再调风量,最后调整窑速。

6、电锤测窑内耐火砖时应顺着耐火砖的横缝、环缝的交点进行,避免将耐火砖单体破坏,12-14mm钻头为宜。

7、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方式分为无焰和辉焰,传热方式主要以对流为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不属于悬浮预热器应有的主要功能的是(D )A.气,固两相分散均布B.换热C.分离D.硅酸盐分解2.以下有那一个熟料矿物是不属于固相反应中大量生成的矿物(B)A.C2SB.C3SC.C4AFD.C3A3.热稳定性是耐火砖的(C)能力。

A.抵搞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能力B.抵抗高温与荷重共同作用的能力C.抵抗急冷热的温度变化的能力4.预热器系统漏风严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热耗增加;系统电耗上升;窑台产下降B.热耗不变;系统电耗上升;窑台产下降C.热耗增加,系统电耗不变,窑台产下降D.热耗增加,系统电耗不变,窑台产上升5.下列成分降低液相粘度的次序为:(A)A.Na2O<MgO< Fe2O3B.MgO < Na2O <Fe2O3C.Fe2O3 <MgO< Na2OD. Fe2O3< Na2O<MgO三、问答题(共70分)1、耐火度(10分)答:耐火度表示材料在无压力下抵抗高温作业而不熔化的性能。

2、回转窑的漏风对回转窑的性能有何影响?(20分)答:窑头漏风时,热端吸入大量冷空气,会使来自熟料冷却机的二次空气被排挤。

吸入的冷空气要加热到回转窑的气体温度,造成了大量热损失。

中控窑操作应知应会简答题(一)

中控窑操作应知应会简答题(一)

中控窑操作应知应会简答题(一)1.影响回转窑火焰形状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影响因素是煤粉燃烧速度和窑内气流运动速度。

包括:(1)煤粉质量及其用量;(2)喷煤嘴位置及形状;(3)一次风的风量、风速、风温;(4)窑尾排风及二次风的影响;(5)窑内温度、生料和空气量的影响;(6)窑内物料成分合理时火焰形状良好。

2.生料均化的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消除或缩小入窑生料成分的波动,使生料成分均匀稳定。

它对稳定熟料成分、稳定窑的热工制度、提高熟料的产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降低f-CaO的工艺措施有哪些答:(1)配料要合理,KH不要太高。

(2)合理控制生料细度。

(3)生料均化要好。

(4)物料煅烧时要保证一定的液相量和液相粘度。

(5)熟料急冷,以免产生体积膨胀。

4.急冷能使熟料质量好的原因是什么答:(1)可防止或减少C3S的分解。

(2)能防止B-C2S转化为r-C2S,导致熟料块的体积膨胀。

(3)能防止或减少MgO的破坏作用。

(4)使熟料中C3A晶体减少,水泥不会出现快凝现象。

(5)可防止C2S晶体长大,阻止熟料完全变成晶体。

(6)增大了熟料的易磨性。

5.气体在回转窑内的流动作用是什么答:(1)为了使燃料完全燃烧必须不断向窑内供给适量的助燃空气。

(2)及时排出窑内燃料燃烧后生成的烟气和生料分解出来的气体。

6.对烧成带耐火材料有哪些要求答:(1)要承受最高的高冲击和最强的化学侵蚀。

(2)要有足够的耐火度。

(3)要在高温下易于粘挂窑皮。

7.为什么液相量多、粘度小有利于C3S的生成答:当液相时多时,CaO和C2S在其中的溶解量也多;当粘度小时,液相量中CaO和C2S分子扩散速度大,相互接触的机会多,有利于C3S生成。

8.简述熟料中四种氧化物的来源及其对煅烧的影响答:CaO主要来源于石灰质原料;Sio2主要来源于粘土、砂岩;Al2O3主要来源于粘土或矾土;Fe2O3主要来源于铁粉、铁矿石。

CaO含量过高或过低将直接影响煅烧的难易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控窑操作基本知识考题一、填空题:1、我公司充气梁篦冷机余热回收的主要用途()、()、()。

2、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方式为()和(),传热方式为()为主。

3、篦式冷却机的篦床传动主要由()和()两种方式。

4、熟料中Cao经高温煅烧后一部分不能完全化合,而是以()形式存在,这种经高温煅烧后不能完全化合的Cao是熟料()不良的主要因至素。

5、旋窑生产用煤时,为了控制火焰的形状和高温带长度,要求煤具有较高的()和(),以用()为宜。

6、熟料急冷主要是防止()矿物在多晶转变中产生不利的晶体转变。

7、我公司篦冷机一段熟料料层一般控制在(),冷却机热回收效率能够达到()。

8、煤灰的掺入,会使熟料的饱和比(),硅率(),铝率()。

9、与传统的湿法、半干法水泥生产相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具有()、()、()、()、()和()的方大保证体系。

10、旋风筒的作用主要是(),传热只完成()。

11、在故障停窑时,降温一定要控制好,一般都采用()保温,时间较长时,其降温的速率不要超过(),以免造成耐火材料的爆裂。

12、轮带滑移量是反映()与()的相对位移。

13、我公司燃烧器为()燃烧器,其中中心风的作用为()、()、()。

14、篦冷机的规格为(),篦床面积为()。

15、预热器采用高效低压损大锅壳结构的旋风筒,其目的为()、()、()、()。

16、预热器一般分为()预热器和()预热器。

17、影响物料在预热器旋风筒内预热的因素①()、②( )。

18、旋风筒的级数较多,预热器出口温度越(),即()越小。

19、一级旋风筒的最大目的是①()②()。

20、分解炉一般分为()分解炉和()分解炉。

21、饱和比的高低,反映了熟料中()含量的高低,也即生料中()含量的高低。

22、硅锌酸率的大小,反映了熟料中能形成()的多少,也即在煅烧时()的多少。

23、新型干法线均化链的组成()、()、()、()、()。

24、正常火焰的温度通过钴玻璃看到:最高温度处火焰发(),两边呈()。

25、预分解窑熟料煅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过程。

26、()和()的合理配置是降低煤耗的主要措施之一。

27、可以通过改变磨擦系数和调整()来控制筒体的上下窜动。

28、分解炉是由()、()、()构成。

29、回转窑的运动周期主要决定于()的质量。

30、当采用以稳定喂料量为主的调节时,其主要参数的调节优先顺序为()、()、()、()。

二、名词解释1、最低共融温度2、低位发热量3、f-Cao。

4、硅酸盐水泥。

5、熟料。

6、标准煤耗。

7、热平衡。

8、不完全燃烧。

9、铁率。

10、率值。

11、回转窑热效率。

12、燃料热值。

13、熟料形成热。

14、硫碱圈。

15、结皮。

16、堵塞。

17、假凝。

18、黑影。

三、简答题1、预热器漏风对窑系统有何影响?2、根据熟料结粒情况,如何判断熟料质量?3、分析红窑掉砖的主要原因?4、主机设备开机前为什么要向总降通报?5、你认为你操作的窑系统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换热效果?6、生料均化的目的是什么?7、如何确定燃烧器的位置?8、窑外分解窑有哪些特点?9、为什么说窑越大升温时间就越长?10、窑系统热工标定的作用和目的?11、以窑系统为例,说明如何进行系统的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12、熟料急冷的目的是什么?13、影响挂窑皮的因素有哪些?14、为什么要控制窑头负压?15、影响回转窑火焰形状的因素有哪些?16、煤粉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是什么?17、增湿塔喷枪雾化效果不好如何进行处理?18、水泥熟料的形成主要有哪些物理和化学变化?19、KH、n、p之间的关系及对煅烧的影响?20、回转窑衬料的作用?21、分析挥发分含量过高、过低对煅烧有何影响?22、升温投料的注意事项?23、篦冷机的控制要点是什么?24、如何掌握窑、炉用煤比例?25、分析产生CO的原因,怎样避免CO的产生?26、喷煤管道堵塞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堵塞?27、增湿塔出口温度不低,而收下来的物料却潮湿是什么原因?28、窑内温度高为什么会导致窑功率升高?29、熟料形成的两个特征是什么?30、回转窑漏风对系统工况有何影响?31、提高热效应的措施有哪些?32、如何调整翻板阀的配重?33、如何根据窑尾密封漏出的料来判断预热分解的好坏?34、C1出口温度偏高如何操作?35、硅酸率高时如何操作?36、使用劣质煤时,如何操作才能控制烧成带温度?37、熟料中主要有哪四种矿物?其特性怎样?38、旋风预热器内的热交换主要在什么位置进行?为什么?39、预分解窑煅烧工艺有哪些特点?40、预热器系统塌料的原因是什么?四、案例分析1、分析篦冷机堆“雪人”的原因?2、产生黄心料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3、试分析回转窑烧成带温度低、窑尾温度高的原因,如何调整解决?4、试分析篦冷机篦床“压死”的原因。

5、试分析窑跑生料的原因,如何调整解决?6、正常操作中,篦冷机篦板温度上升较快,什么原因造成,如何调整解决?7、从风、煤、料三方面说明,为什么在分解带和烧成带之间的窑皮结掉频繁?8、窑内结大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操作中如何进行调整?9、篦冷机产生“红河”的原因及操作当中如何调整?10、“烧流”的原因及产生的现象,操作当中如何调整?11、预热器堵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何现象产生?操作中如何解决处理?12、窑尾溢料的原因有哪些,应采取何种措施予以解决?13、试分析窑掉前圈和掉后圈,对窑电流和熟料质量的影响,操作上应注意什么?中控窑操作基本试题答案1、入窑二次用;入炉三次用;废气余热利用。

2、无焰燃烧;辉焰燃烧;对流3、机械;液压4、 f—CaO;安定性;5、挥发性;发热量;烟煤S; 7 、550mm~700 mm;71%~75%6 、C28、降低0.04~0.16;降低0.05~0.2;提高0.05~0.39、均化;节能;环保;自动控制;长期安全运转;科学管理;10、气固分离;传热只完成6%~12.5%11、关闭各挡板;100℃/h 12、轮带;胴体13、四通道;产生回流、保护燃烧器,稳定火焰14 、 TC—12102;119.3m215、最大的损热;最低的阻力;最低的投资;最安全的运转.16、旋风式;立筒式; 17、内筒插入的深度;进风口的结构和类型;18、低;能耗; 19、收集粉尘;气固分离20、在线型;离线型; 21、Cao;CaCo;322、液相成份;液相量;23、矿山搭配;预均化堆场、原料粉磨、均化库、预热器24、白亮;浅黄色 25、预热;分解;烧成26、风;煤; 27、托轮的倾斜角28、上旋流室;下旋流室;反应室29、窑衬; 30、煤量、风量、窑速、喂料量二、名词解释:1、物料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

2、由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气化热后得到的发热量。

3、在熟料中没有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称为游离氧化钙,记作f—Cao.4、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硅酸盐水泥。

5、凡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的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

6、把实物煤折算为标准煤的消耗量7、热工设备在热的使用过程中接受所有热量之和应该等于在该热工设备所消耗的热量和逸出该热工设备的所有热量之和。

8、燃料燃烧时,其中的可燃元素碳没有完全氧化成CO2,硫没有完全氧化成SO2,水分可能没有完全氧化成水蒸汽等不再可燃的物质。

9、表示熟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含量的质量比,也表示熟料中熔剂矿物铝酸三钙与铁铝酸四钙的比例。

10、用来表示水泥熟料中各氧化物之间相对含量的系数。

11、回转窑理论上需要的热量与实际上消耗热量之比。

12、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13、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用某一基准温度的干燥物质,在没有任何物料损失和热量损失的条件下,制成1Kg同温度的熟料所需要的热量。

14、是构成圈的物料中含硫、碱量较高,一般是在窑内分解带形成。

15、是物料在设备或气体管道内壁上,逐步分层粘挂,形成疏松多孔的层状覆盖物。

16、是指窑后通风系统或料流系统被物料堵塞,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转。

17、指水泥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过早变硬的现象。

18、在回转窑窑头用蓝玻璃镜观察到的在火头下方的灰暗色的生料阴影。

三、简答题:1、①影响系统内物料分布;②影响系统换热效果;③影响系统操作稳定性;④严重时会造成预热器堵塞及塌料。

2、①首先建立对应关系,通过日常观察熟料结粒情况,对窑系统参数进行比较找出判断经验;②从外观上如果熟料表面有结晶,说明熟料冷却好,提起后放下,易碎说明熟料易磨性好;③熟料结粒均匀,用手拈,有份量,说明烧结密实,熟料质量好;④打开熟料颗粒,断面烧结密实,有光泽,说明熟料f—Cao低质量好。

3、操作:①窑皮挂的不好;②局部过热变形;③燃烧器调整不恰当;④未换砖(砖磨薄);⑤操作原因造成局部高温。

机械:①筒体中心线不直,造成砖移位;②内壁凹凸不平;其它:窑衬砌筑质量不好;频繁开停窑。

4、①便于总降掌握主变运行情况;②电网负荷平衡;5、①加强系统内的物料分散(料板形状,位置);②系统风速的改变(适当提高系统的操作风速,提高分解率);③增加布料点数目(提高分散性);④调整流场的旋转动量矩(加强旋转,改变导流片的位置与形状)⑤密闭堵漏(减少漏风,提高分离率)。

6、是为了消除或缩小入窑生料成份的波动,使生料化学成分均匀、稳定,它对稳定熟料的成份,稳定窑系统的热工制度,提高熟料的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7、火嘴位置主要影响窑的煅烧情况和窑皮情况,火嘴靠近物料,煤粉易落入物料造成不完全燃烧,火嘴靠近窑皮,易损伤窑皮,确定火嘴位置须注意:①窑内窑皮均匀,厚度适当,CO少说明火嘴位置正确,下次应参照放好;②假如窑皮有太厚的地方火嘴应适当高一些,防止厚窑皮,即影响燃烧,窑功率又大;③一、二次风混合好,保证燃烧速度与活泼有力。

8 、①用旋风预热器作为主要的预热设备;②窑外分解窑不断改进;③设备趋于大型化;④重视环保;⑤自动化程度高。

9、①窑径大耐火材料厚度越厚,需要的热量就越多;②蓄热不够,煤粉不能充分燃烧;③蓄热不够,投料易跑生料;④大窑升温过快,轮带与胴体的膨胀不同,很容易抱死筒体。

10、窑系统由于受风、料、煤等因素的影响,反映较复杂,系统性强,新线投产后,为了优化操作参数,提高对系统的控制能力,同时要对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全面的考核,所以在系统基本达到设计能力后,必须全面对系统进行热工标定。

11、①现场准备:设备检查(润滑、冷却水、内部杂物);现场检查:(人孔、检查孔、工具);设备及现场情况确认(设备检查完毕、阀的经管恰当、现场准备完毕)。

②单机试车:设备的旋转方向、振动、噪音、各测量点温度正常,安全保护动作现场开关准确、阀门已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