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审旗无定河镇河南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公输》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公输》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会有以下特点:
3.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学会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复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2.以“兼爱”、“非攻”为主题,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这一思想的感悟。
3.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至少三个问题,与同学进行线上交流,共同探讨,拓展思维。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输般形象的特点,并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兼爱”、“非攻”的思想。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墨家学派“兼爱”、“非攻”的思想,培养关爱他人、珍视和平的情感。
2.了解公输般这一历史人物的事迹,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1.学生对墨家学派的思想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兼爱”、“非攻”的具体内涵认识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2.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式,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上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17 公输》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辐腐而轮败败:②以为车固若是 固: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 效: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
②及寇兵侵其境
译文:
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课前阅读课文,了解文章意思,解决生字生词。
三、人物语言的机智美
四、重点难点突破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哪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3、朗读课文时,仔细体味下面几个句子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2)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4、不是。一个人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课后反思:
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能从中看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能显示他的机智美。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又觉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断绝楚国的攻宋企图的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机智勇敢、镇定自若的特点。
1、对应的双方是: 墨子和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九年级语文下册 17[公输](第1课时)教学案
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186428f46527d3250ce057.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 17[公输](第1课时)教学案《公输》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
阅读浅易文言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教材分析《公输》是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课,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描写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
文章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
3、中招考点近年来,河南省中招以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文言文为考查范围,注重对词、句、篇的考查。
题量为4个小题,总分值为8分。
《公输》虽然不是河南省中招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古文,但它对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4、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重点词语,对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理解文本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有待提高。
二、学习目标1、能够识记本课作者、写作背景、生字词。
2、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翻译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检测常识识记情况及识记字音字形的情况。
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在笔记本上写出你的课文翻译并向同桌读出,能对同学的翻译情况作出正误判断。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及要点归纳,提高解释词语和翻译句子的正确率。
四、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
有许多人为了维护和平而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今天我们走进这样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非正义的战争,请同学们领略一下他非凡的表现吧。
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解决字词读音。
2、会结合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翻译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23当堂训练1、给下列红体字注音:公输盘郢诎鳖鲋鱼藉子杀之公输盘不说犀鼋鼍胡不见我于王敝舆兕吾知所以距子矣禽滑厘麋鹿守圉楚寇文梓楩楠牒2、墨子为什么提出“愿借子杀之”这一个与战争似乎无关的问题?3、公输盘不肯纳金帮墨子杀人的原因是什么?4、墨子最终是如何让公输盘理屈词穷?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公输盘的“服”应该如何理解?根据是什么?课堂总结。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公输》(第2课时)教案 (

第十七课公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体会排比、对比的作用,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难点】体会排比、对比的作用,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入:回顾型【设计意图:回顾所学,有利于在新课堂中应用。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疏通,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了解,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生:课文主要讲了墨子劝说公输盘和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经过。
)墨子是怎样说服蛮横的楚王和狡诈的公输盘,使他们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公输盘的劝说艺术。
课堂实录一、温故学生背诵课文,回忆文章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引出本节课内容。
】教师:上节课,我们指导的背诵课文的方法是什么?(生:根据课文的结构来背诵。
)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文的背诵,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背诵课文,要求:一人背诵,其他人听并指出错误之处。
二、知新【设计意图: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师采用设疑学生分组讨论及教师讲解点拨的方式,突破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讲的是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也知道墨子的劝说分了三个步骤,下面我们来分析探究墨子的劝说艺术。
1.理清步骤。
教师设疑一:在第一阶段,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激怒了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的话,这样,墨子抓住公输盘的这句话开始劝说,一句“宋何罪之有?”就把公输盘至于理亏的境地,然后,公输盘又从“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五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又用“义不杀少而杀众”一针见血的之处公输盘所标榜的“义”具有的欺骗性,让公输盘哑口无言,理屈词穷。
教师设疑二: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理屈词穷,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了楚王身上,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能够分析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能够掌握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文中一些复杂句式的分析和翻译。
(3)对文中作者观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并进行解释和分析。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观点,互相学习和交流。
4. 课堂讲解:(1)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解释生僻词语和复杂句式。
(2)分析并讲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观点。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写作等。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和创作。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让学生复习并巩固所学内容。
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复习。
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展知识面和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理解程度。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公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12)(13~16)(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弟子:持械。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激情导入(展示精选的古今中外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影像资料)同学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尤其是那些非正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更是无尽的痛苦。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能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古人,看看他的非凡表现。
教学重难点
关键
理解文中巧妙机智的论辩艺术,学习本文质朴,贴切的语言特点。
把握文章感情,理解墨子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济世情怀。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多媒体系统辅助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笔记本电脑
软件:WPS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背景分析
二、学生分析
三、整合思路
四、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穿越时空与诸子名家相约,显示墨子头像,生平简介及思想主X,拉近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一个思维转换的平台。2、内容分析。这是本课的学习重点,通过对内容的分析了解墨子的形象特点,把握文章中心。3、古今相连。联系当今局势,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并学会理性分析一些重大事件。
(指导学生揣摩语气、语义,并加以明确。再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一边朗读,一边纠正。)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公输》教学设计(教案)

一、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的精神,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他们非凡的表现。
二、资料助读:
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2.《墨子》及墨子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包括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
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
【背景介绍】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墨子希望解除劳苦。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公输》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

公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X,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
2.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质疑法。
3讨论法。
4.练习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是否听人讲过战斗的故事呢?是否在影视节目中见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呢?是否体会到某些不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沉重的灾难呢?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一个人会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历史上的确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公输》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板书:“公输’).(解说:连续提问,唤起学生对有关战争信息的回忆和思考,转而引导学生思维在奔课文主题,诱发学习兴趣。
)二、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清语音障碍。
一边播放X读磁带,一边挂出提前准备好的上面有下列语句的小黑板。
指导学生揣摩语气语意(句后括号中的内容供参考)。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而为?”(疑问语气,有恭敬请教之意。
)于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祈使语气,有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祈使语气,有进一步激恼对方之意。
)公输盘曰:“‘吾义因不杀人。
(陈述语气,有羞恼、义正辞严之意。
)予合子曰:“然,胡不已乎?”(疑问语气,有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美。
”(陈述语气,既有断然拒绝,又有狡猾推托之意。
)公输盘曰:“诺。
”(陈述语气,有无可奈何之意。
)(2)引导学生进行一番探讨之后,要求学生一边自行默读课文,一边揣摩对话的语气、语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输》
语文达标检测
内容:《公输》满分20分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1.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输盘(pán)敝舆(yú)鲋鱼(fù )B.至于郢(chén)墨翟(dí)短褐(hè)
C. 禽滑厘(gǔ)犀兕(xīsì)木牒(dié) D.胡不见我(jiàn) 梓楩(biàn)善哉(zāi)
2.下列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子墨子闻之(子,夫子,即先生) 愿借子杀之(子,您)
B.公输盘不说(说,说话) 请说之(说,解释,陈说)
C.胡不见我于王(见,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见,召见)
D.不可谓知类(类,类推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种类)
3.下列加黑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知而不争。
B.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C.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之意。
D.子墨于解带为械。
以牒为城。
4.下列句子加黑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B.子墨子九距之。
C.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D.公输盘诎。
5.指出下列句中“请”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 B.臣是以无请也。
C.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D.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
6.下列句子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破) B.然,胡不已乎?(虽然)
C.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入侵) D.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什么)
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胡不见我于王? 译文: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B.胡不已乎? 译文:为什么不停下来呢?
C.必为有窃疾矣。
译文:一定有爱偷窃的病症。
D.夫子何命焉为? 译文:大丈夫的儿子为什么命令我呢?
8.对下面几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接待墨子,说的话很客气,但实际是询问他来访的目的。
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
——公输盘断然拒绝了墨子的规劝,并把攻打宋国的责任推给了楚王。
C.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楚王肯定了墨子的意见,但又表明是因为公输盘造了云梯,攻打宋国实在是迫不得已。
D.“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墨于义正词严地警告楚王和公输盘,宋人严阵以待,将消灭来犯之敌。
9.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此与同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完成12—17题。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氅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
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10.下列句子中与“楚王问其故”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 )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C. 温故而知新。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1.下列句中加黑词与“公输盘不说”的“说”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
A.子墨于起,再拜,曰:“请说之”。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C.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D.于是见公输盘。
12.下列词语中加黑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舍其文轩。
(轩,窗户) B.胡不见我于王?(见,引见)
C.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仁,友爱) D.胡不已乎?(胡,为什么)
13.下列句中“之”用法与“荆之地,方五千里”的“之”相同的是 ( )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C. 子墨子九距之。
D.公输盘之攻械尽。
1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邻有短褐而(其人)欲窃之。
B.王曰:“(此人)必为有窃疾矣。
”
C.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盘)必取宋。
D.虽杀臣,不能绝(宋城守御者)也。
15.对下面句子的体味,语气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傲慢横蛮不讲理)
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有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心理)
C.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的骄横、自负)
D.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输盘恼羞成怒,暗藏杀机)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 B
6. B 7.D 8. C
9.(1)公输盘替楚王制造攻城时用来登城的器械,造成后,要凭借这些器械来攻打宋国。
(2)我认为楚大臣要攻打宋国,是与上面所说的同一个道理。
(3)楚国所多余的是土地,所不足的是人民。
葬送本来不足的人民而去争夺已经多余的土地,不能叫做聪明。
10.B 11.B 12.A 13.D
14.C 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