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古诗词赏析及答题技巧
完整word版爱国古诗词赏析及答题技巧.docx

爱国类古诗词赏析及答题技巧授思路: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押一、古诗词赏析考什么1.比近三年中考古考篇目:2013 年中考:江亭(杜牧)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鬼雄。
至今思羽,不肯江。
2014 年中考:不(杜甫)不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吾意独怜才。
敏捷千首,零酒一杯。
匡山,白好来。
2015 年中考:洮西捷()家将一丈佛,天池八尺。
露布朝玉关塞,捷夜到甘泉。
似指筑上郡,已笑无西戎。
放臣不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2016 年研考:夜坐(文天祥)淡烟叶路,雨蓼花。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有心在,坐欲。
我了——体裁特点:材特点:作者特点:2.“ 取格高昂与争有关的国材的古,最好是塞。
学生关注国运,思考社会,培养国主情感。
”3.大胆猜:( 1) 2019 年中考会考表国主的古?( 2)会考哪位()人的作品?游?杜甫?岑参?王昌?⋯⋯二、古诗词赏析怎么考1.《中考文考明》——“古析的考点有:中重点、句内涵、意、作用的概括与分析;写作主旨(中心)的概括;中所涵的思想情感的分析等。
”2.比近三年中考古考型:2013 年中考:17.两首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羽,但羽价的情感度不同,第一首:;第二首 :。
(2分)18.两首借羽的价分表达了什么点?( 2 分)2014 年中考题:19.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 2 分)20.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2015 年中考题:1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19.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2 分)2016 年调研考试题:18.诗歌第二联写景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 3 分)19.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3 分)3.归纳爱国主题的古诗词命题主要考点:(一)、品析作者思想感情。
(二)、赏析某一联写景特色。
古诗鉴赏七步法

古诗鉴赏七步法古代诗歌经典作品开启着人类的文化与精神智慧,跳动着民族艺术的神韵。
那些美丽的画面、灵动的意境、深厚的意味,是一个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世界。
因此古诗词鉴赏题在高考中越来越不可忽缺,而很多学生对此感到非常苦恼,总是找不到古诗词考试的解题技巧。
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寻找到一些基本规律,应付古诗词考试是能游刃有余的。
★第一步:看标题。
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时间、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
从题目当中解读所有与古诗相关的信息。
(1)暗示诗歌内容,明确诗歌的题材。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标题看就是一首咏史怀古诗;(2)暗示作者感情倾向,易于把握抒情方向。
如:白居易的《月下独酌》标题中的“独”字传达出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常考诗歌题材的分类:张继《枫桥夜泊》羁旅行役诗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赠友送别诗王之涣《凉州词》边塞征战诗王维《新晴野望》借景抒情诗王昌龄《闺怨》思妇闺怨诗于谦《石灰吟》托物言志诗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咏史怀古诗李华《春行即兴》即景抒怀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山水田园诗王维《鹿柴》佛趣禅理诗★第二步:观作者。
诗歌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外在表露,它是一种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载体。
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
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1)作者生活经历影响创作的风格。
如李清照:早期:清丽淡雅,情趣浓郁晚期:凄婉伤感,愁苦难耐(2)诗人不同的语言艺术风格迥异。
◆了解作者的语言艺术风格:诗仙:李白豪放飘逸诗圣:杜甫沉郁顿挫诗豪:刘禹锡豪健俊朗诗魔:白居易明白晓畅诗鬼:李贺瑰丽冷艳诗佛:王维清新自然诗骨:陈子昂雄浑刚劲诗狂:贺知章豁达洒脱诗杰:王勃雄放苍凉词宗:苏轼旷达豪放词后:李清照清丽婉约★第三步:阅注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知识及答题套路模板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知识及答题套路模板《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诗人初离蜀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赏析第二句中“入” 和“流”的妙处。
“入”和“流”两个连用的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点出秋夜行船之快。
4.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请你结合本诗的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寻常:经常。
几度,多次。
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直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2.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3.“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落花”一词有什么寓意?“落花”一词寓意很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感叹。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所展现的画面。
我登高远望,望向我遥远的故乡,想必故园的菊花,虽然主人不在,但一定也不负秋阳,在一片战后的残垣断壁之间竞相绽放。
2.结合“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一句,分析题目中“思”字的内涵。
“思”即“思念”,“思”不只表达了作者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也表达了作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早日平定战乱的渴望。
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是什么面对课外古诗鉴赏考题,学生首先在心理上主产生惧怕。
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方法

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方法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陆游爱国诗篇--寸心至死如丹

群诗通练陆游爱国诗篇——寸心至死如丹微导语他,是一个文人,一个诗人,一个官宦子弟,饱读诗书,衣食无忧,本可以悠游自在地度过一生,但他偏偏要把收复中原当作自己的责任。
南郑的戎马生涯,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立功报国的愿望,坚定不移。
那被迫割让的土地,是烙在他心头的痛,一日日将他灼烧。
于是,在那个主战派与主和派混战的年代里,起起伏伏的仕途与收复中原的梦想紧密相连,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靥。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在泥潭一样的现实里,对国家、对民族的一份赤诚,支撑着他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辉映了那个时代,感召了后世。
他,就是“集中什九从军乐”的“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9分)阅读文签:七律+闻捷而喜闻武均州①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②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③,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武均州:武巨。
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
②西京:洛阳。
③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
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答案 D解析“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错,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
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妙处。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题要点题目关键词是“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妙处”。
古诗词鉴赏(爱国)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 ),南宋词人 幼安,别号稼轩居士 历城(今山东济南) 稼轩居士, 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 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人。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 北方抗金义军,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 北方抗金义军,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 复失地。 复失地。 在各地任职他认真革除积弊, 在各地任职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 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 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 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 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 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 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 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 《破阵子
为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 主要内容: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 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 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 挽强弓) 挽强弓) • 2、写作主旨:表达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写作主旨:表达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 3、名句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句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 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 名。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 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 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是作者的最 高理想,充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高理想,充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 可怜白发生:点睛之笔,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 可怜白发生:点睛之笔,吐尽壮志难酬 壮志难酬的无限感 悲壮:壮中含悲, 慨(悲壮:壮中含悲,是一支失意英雄的慷慨悲 歌)。 • 4、艺术技巧:用典 艺术技巧:
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一、前言古诗是文学的珍品,也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题材,因此学生们需要掌握古诗鉴赏的技巧。
对于初学者来说,初次接触古诗词时,似乎很难透彻理解其中的深意。
所以,了解一些鉴赏技巧,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认识古诗鉴赏古诗鉴赏是学习和了解古代文学、文化和思想的一种方法。
古诗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感悟,读者通过鉴赏古诗,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作者的人生价值观。
三、古诗鉴赏答题技巧1.了解古诗的背景了解诗歌的背景是理解古诗的基础。
诗歌的诞生和发展往往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相关。
通过了解这些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一诗,描写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但只有了解唐代盛世的奢华氛围和李白的爱国心情,才能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和内涵。
2.注重句式和节奏古诗的语言表达通常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这些语言特点常常给人以美感和节奏感。
在鉴赏古诗词时,注重诗词的句式、音律、韵律,会有助于更好地表现古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清平乐·村居》一诗中有“荷芰香残石竹香,水波渺渺隔山乡。
”,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抒发了诗歌中的清新、自然和美感。
3.重视诗歌的形象感受古诗中通常有丰富的形象描写,这些描写往往能够令人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和意境。
在鉴赏古诗词时,要仔细体会诗歌中的形象描写,通过感受古诗中的形象和感情,可以更好地把握古诗的美感和感人之处。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形象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思乡之情和乡土之爱。
4.注意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古诗的语言表达通常具有一定的修辞手法和句子结构,例如“对仗句、拟声词、象征手法”等,这些手法往往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注意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可以通过理解俏皮、哀婉、深沉、雄浑等语言风格来领略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概念。
例如,《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类古诗词赏析及答题技巧1.比较近三年中考古诗词考查篇目:2013年中考: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14年中考: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2015年中考:闻洮西捷报(苏轼)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
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2016年调研考试:夜坐(文天祥)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我发现了——体裁特点:题材特点:作者特点:2.“拟选取格调高昂与战争有关的爱国题材的古诗词,最好是边塞诗。
让学生关注国运,思考社会,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大胆猜测:(1)2019年中考会继续考表现爱国主题的古诗词吗?(2)会考哪位诗(词)人的作品?陆游?杜甫?岑参?王昌1.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古诗词赏析的考点有:诗词中重点词、句内涵、意蕴、作用的概括与分析;诗词写作主旨(中心)的概括;诗词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的分析等。
”2. 比较近三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考查题型:2014年中考题:2016年调研考试题:183分)193分)3.归纳爱国主题的古诗词命题主要考点:(一)、品析作者思想感情。
(二)、赏析某一联写景特色。
(一)品析作者思想感情。
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局部考查)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整体考查)二)答题思路1 .知人论诗,以诗品诗。
备选爱国诗(词)人(①陆游②辛弃疾③苏轼④杜甫⑤杜牧⑥岑参⑦文天祥)回忆对应作品的思想情感: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②《破阵子》③《江城子》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泊秦淮》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过零丁洋》2. 读注释:关注写作背景,弄懂重点、疑难字词含义。
3. 抓意象、意境,抓诗眼、关键词。
4. 懂手法。
【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②借事抒情(即事感怀)③托物言志托物寓理④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⑤引用典故【古诗词中与战争有关的情感】(1)建功报国(①卫国戍边、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②报国无门的悲伤。
③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④国破家亡、山河沦丧的悲痛。
⑤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⑥收复失地的渴求与喜悦。
)(2)怀古咏史(①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②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③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④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⑤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3)边塞军旅(①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②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③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④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⑤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⑥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4)民间疾苦(百姓被盘剥之苦、战争徭役之苦、税赋劳作之苦等)(5)思乡怀人(思念亲人、思念故乡、征战不归、身不由己、天涯羁旅之愁)【思想情感总结】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昔盛今衰之感慨。
三)答题方法1.局部考查:分析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抒发(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2.整体考查:(1)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
(2)分析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题格式】本诗通过()的描写(叙述、回忆),抒发(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特别提示】1.如果涉及到艺术手法,需要指出手法的运用。
2.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示例】2016年调研考试(局部考查):夜坐①文天祥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
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
②蛩,蟋蟀。
19.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3分)2015年中考(整体考查):闻洮西捷报①(苏轼)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
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
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
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
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
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
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
⑤此处指边塞。
⑥指宋朝廷。
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
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
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
⑩帝王的容颜。
19.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二)赏析某一联写景特色。
一)设问方式1、诗词某联(某句、某片、某意象)写景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2、诗词某联(某句、某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二)答题思路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景物或事物来表达感情,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和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的自然景物(意象)为依据,分析艺术手法,挖掘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写景技巧】1、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2、正面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衬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勾勒、工笔细描、意象排列、色彩渲染(季节色彩、冷暖色调)、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3、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景情关系】1、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2、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答题方法1.诗词某联(某句、某片、某意象)写景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思路: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答题格式】①运用了……的表现手法(修辞、角度、动静、虚实等,或罗列的意象),②XX地(效果)描绘了一幅……的图画,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或为下文抒情、议论做铺垫)【示例】:夜坐①文天祥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
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
②蛩,蟋蟀。
18.诗歌第二联写景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2、诗词某联(某句、某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不放过任何景物,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切忌直译。
【示例】《登高》第1题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三)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一)设问方式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词中XX(或诗人)的形象。
二)答题思路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思路分析:(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三)答题方法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四字短语或两个双音节词语)。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人物性格特征往往是丰富的,最好分条列举,如:①……(关键词语或诗句)写出了人物XXXX(特点一);②……(关键词语或诗句)写出了人物XXXX(特点二);③……(关键词语或诗句)写出了人物XXXX(特点三)。
【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哀叹昔盛今衰的形象。
【示例】2014年中考题: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
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9.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2 分)黄州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
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
仲谋:即孙权,据说曹操攻吴时孙权军队很整齐,于是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2.“生子何须似仲谋”一句化用前人语句,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雨夜读书陆游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
②仗下:借指朝堂。
1.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诗歌里蕴含那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