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豪刘禹锡一生部编教材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
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
富多彩,突出江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的特点,层次丰富
而有立体感。
这是课后第3题哦!
指导朗读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主要作品:《赤壁》《山行》《秋 夕》《江南春》《泊秦淮》等。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重点)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重点)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
从前两句可以看出主人什么性格?
朴实勤快、爱好洁净、 兴趣高雅、热爱生活。
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 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 “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 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等、结构相同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
思。许多诗里都有这样的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理解词语
【书】 【湖阴先生】 【苔】 【畦】 【排闼】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13张pppt)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望洞庭》古诗,作者刘禹锡通过描绘洞庭
湖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1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背景介绍:首先,我介绍了刘禹锡的生平和《望洞庭》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
的基本信息和背景知识。
逐句讲解:我逐句讲解了古诗的内容,通过讲解每个字的意思和上下文的联系,让学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 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 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 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诗意
提问?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 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01 注意生词 02 注意语音语调 03 感受诗人的情感
朗读指导
目 录 《望洞庭》 〔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 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和:相互映衬。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朗读训练:我进行了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进一步理解
古诗的情感和艺术价值。
图像辅助: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了洞庭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
地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和氛围。
互动讨论:我组织了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一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6日
《望洞庭》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诗意:昔日南朝遗留下来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庙到处香烟缭绕, 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均设 故都于江南。南朝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它不 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 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此句诗表现了南朝时代佛教盛行的 状况,并为后面结句中的抒情奠定基础。
如今直上银河去 想象
同到牵牛织女家
豪迈气概 奋发精神
图解课文
江南春
[唐]杜 牧
1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 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散文家。其 诗风格豪爽清丽,内容深刻,独树一帜,与李商隐 齐名,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 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
小结: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 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辛苦、劳累, 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诗人用精炼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的黄 河与想象中静谧的银河相融,寄托了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 向往。这是多么奇伟的想象。
6
现实
浪淘沙
(其一)
神话
九曲黄河万里沙 夸张
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里江南,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这番绿意盎然的春景,还有人 们临水而居的那一番惬意!从哪一行诗里读懂的?
水村山郭酒旗风
地形和风貌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
虚指,不是实数。指很多。
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 宋、齐、梁、陈政权。
楼阁亭台。此处指 寺院建筑。
2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古诗三首》PPT课件

责备、埋怨
乐观、豁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 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人终于以理遣情,只要人能平安幸福,生 命长久,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一轮明月,并互 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么?这是自我安慰,也是 对亲人的劝慰,同时也是自己政治遭遇的抚慰, 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与豪迈的情怀。
实景: 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 朱阁、绮户
本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答:交待了时间(中秋),以及写词 的目的(兼怀子由)
结合上阕内容,梳理作者情感变化轨迹。
苦闷 矛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向往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积极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向上
如何理解“高处不胜寒”?
➢ 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 ➢ 因为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 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 “诗豪”之称。曾中进士,官 至监察御史。他诗文俱佳,涉 猎题材广泛。
【代表作】 《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刘梦得文集》, 存世有《刘宾客集》等。
朗诵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新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有什么作用?
末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白诗首联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 表达了共勉之意,突出了作者豪迈奔放 的气概。
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 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 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乐观 态度和进取精神。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共15张PPT)

拓展练笔
依据《浪淘沙》《江南春》这两首诗歌的 内容,任选一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 诗配一幅画。
将迷信 改为信奉
句意: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 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 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悟诗情
江南春
[唐]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 仿佛可以看到——很多寺庙,很多楼台在蒙蒙的雾雨中忽隐忽现。 仿佛可以听到——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 仿佛可以闻到——寺庙旁边的花香、下雨时空气的清香、雨中还有草的味道。
明诗意
在浪淘沙后加(其一)
浪淘沙 唐唐代代曲曲名名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诗意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从远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入夜空的银河,请你带上
我扶摇直上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晴景、写今
“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 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句意: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 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悟诗情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雨景、怀古
“四百八十”是个虚数,告诉我们在 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数量很多。
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 知诗人 明诗意 悟诗情
江南春
[唐]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代诗豪刘禹锡PPT课件

一代诗豪
刘禹锡
刘禹锡简介
•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 祖籍洛阳。 •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 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 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 一员。 •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 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 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 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 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 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 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 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 望”。
被誉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鬼脸照镜”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故都。潮水一次次 地拍打着空城,又寂寞地退了回去。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秦淮河水东边那轮明月仍旧和六朝时一 样,深夜穿过女墙,照着这荒凉残破的故
夜深还过女墙来。
都。
李白《苏台览古》有句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谓 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只个惟有”四字。刘禹 锡此诗也写江月,却并无“只今惟有”的限制词的强调,也无对含蓄语言之中,溶铸在具体 意象之中。而境更浑厚、深远。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蒙胧 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 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 凉的深沉感伤。 白居易读了《石头城》一诗,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后 来有些金陵怀古诗词受它的影响,化用它的意境词语,恰也成为名篇。如元 萨都剌的念奴娇》中“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伤心千古,秦 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彦的《西河》词,更是以通篇化用《石 头城》、《乌衣巷》诗意为能事了。
刘禹锡
刘禹锡简介
•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 祖籍洛阳。 •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 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 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 一员。 •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 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 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 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 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 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 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 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 望”。
被誉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鬼脸照镜”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故都。潮水一次次 地拍打着空城,又寂寞地退了回去。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秦淮河水东边那轮明月仍旧和六朝时一 样,深夜穿过女墙,照着这荒凉残破的故
夜深还过女墙来。
都。
李白《苏台览古》有句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谓 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只个惟有”四字。刘禹 锡此诗也写江月,却并无“只今惟有”的限制词的强调,也无对含蓄语言之中,溶铸在具体 意象之中。而境更浑厚、深远。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蒙胧 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 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 凉的深沉感伤。 白居易读了《石头城》一诗,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后 来有些金陵怀古诗词受它的影响,化用它的意境词语,恰也成为名篇。如元 萨都剌的念奴娇》中“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伤心千古,秦 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彦的《西河》词,更是以通篇化用《石 头城》、《乌衣巷》诗意为能事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5
小结: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 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辛苦、劳累, 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诗人用精炼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的黄 河与想象中静谧的银河相融,寄托了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 向往。这是多么奇伟的想象。
6
现实
浪淘沙
(其一)
神话
九曲黄河万里沙 夸张
浪淘风簸自天涯
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 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用了夸张的 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
这就是黄河,从高空俯瞰,如巨龙蜿蜒盘旋。它是世界第五大 长河,中国第二长河,流经九个省和自治区。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 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 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 河流。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运用
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黄河汹涌澎湃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黄河是雄伟壮观的,可在淘金女的眼里却是十分凶险的,每天她们都要 冒着生命危险去淘金,她们生活怎样?牛郎织女生活又怎样?
筋疲力尽、危险重重
诗意:昔日南朝遗留下来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庙到处香烟缭绕, 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均设 故都于江南。南朝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它不 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 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此句诗表现了南朝时代佛教盛行的 状况,并为后面结句中的抒情奠定基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课件(29张PPT)

《江南春》抓住了“莺、 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 旗、风、楼台、烟雨”等景物 写出了江南春天秀美的特点。
3.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诗 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其他诗句示例:远 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牧 (803一852) 字牧之, 号 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 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 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 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 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 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 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绩颇 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江南春》一诗描画了明媚的江南春光,写了江南烟 雨蒙蒙的楼台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之情。 同时,诗中又慨叹南朝的覆灭,显露出兴亡之感,体现了 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一诗描写了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风景,赞 美了湖阴先生的浑厚勤劳、清静脱俗,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 淡心境和对田园山水的爱好之情。
写_____一__水__护__田__将__绿__绕__,__两的山景排物闼,送其青中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画出了江南乡村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要完成此题,第一要理解三首诗歌的内容, 然后抓住关键诗句理解画面,最后结合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进行填写。
1.下列对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画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
3.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诗 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其他诗句示例:远 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牧 (803一852) 字牧之, 号 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 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 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 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 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 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 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绩颇 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江南春》一诗描画了明媚的江南春光,写了江南烟 雨蒙蒙的楼台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之情。 同时,诗中又慨叹南朝的覆灭,显露出兴亡之感,体现了 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一诗描写了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风景,赞 美了湖阴先生的浑厚勤劳、清静脱俗,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 淡心境和对田园山水的爱好之情。
写_____一__水__护__田__将__绿__绕__,__两的山景排物闼,送其青中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画出了江南乡村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要完成此题,第一要理解三首诗歌的内容, 然后抓住关键诗句理解画面,最后结合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进行填写。
1.下列对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画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是长达23年之久。
2020/4/8
4
继续折腾——二起二落
公元815年2月,刘禹锡奉召回京。十年之后,再回京城, 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看着这十年之间由于投机取巧在政治上得意的新贵,再看 看到处都是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
刘禹锡很不以为然,于是借游玄都观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然后呢?
…………
刘禹锡再次被光荣下放了
2020/4/8
5
折腾折腾……
对手们对刘禹锡甚是“照顾”,将他贬到偏远的广东连州, 又辗转到了四川夔(kuí)州
十年后,刘禹锡来到安徽和州………… 按规定,刘禹锡应住在衙门三间三厦的标间,可当地的知
县偏让他住到城南门,不仅远离市区,而且面朝大江,一 片荒芜…… 就在知县为自己的下马威窃喜时, 刘禹锡家门口却贴出这样一幅字:
白鸿帘阶馨室灵深名在
丁儒青绿。,。,。高
2020/4/8
,。,
, 8
我在此山,此山即昆仑; 我在此水,此水就是长江黄河; 在此陋室,这里便是世间天堂。
没有标间、江景柳色又如何? 被小人刁难又如何?
你剥夺的只是身外之物,
却永远无法触及我的内心。
2020/4/8
9
三起三落
被贬13年,刘禹锡又被召回京城。
于是旧地重游,观里的桃树已经快没了,满地长着野葵,一片荒凉。
他感慨万千,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的高官权贵一个个在政治斗争中 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想到这里,他就又写下了一首诗…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比较前一首诗,讽刺更为辛辣,态度更为倔强……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有江可望,有帆可看,水天相接,去哪里找这样 可以安静思考的“江景房”?
2020/4/8
6
继续折腾……
知县知道后恼羞成怒,又让他从城南搬到城北。 房间缩水了一半,旁边只有一条小小的德胜河,
但一到春天,河边杨柳依依,满眼春色…… 此情此景让他仿佛身在长安,于是又写道:
2020/4/8
13
Why?
刘禹锡在《华山歌》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大丈夫如果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坐拥富贵也不 过是庸碌之辈!
——这正是刘禹锡秉持一生的志向,也是破译他一生选择 的密码。
2020/4/8
14
豪情一生若此, 恰似碧霄一鹤, 吟啸千古!
——爱折腾的刘禹锡
诗豪刘禹锡
三起三落
“打不死的小强”
与天斗,其乐无穷
与地斗,其乐无穷
与人斗,其乐无穷!
2020/4/8
1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人,生于公元772年,唐 代中晚期诗人。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 香门第。
被白居易称赞为“诗豪”。
2020/4/8
2
初出茅庐
刘禹锡, 自幼好学,精通诸子百家,诗文辞赋。 在青年时代,可谓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 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 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后又当上监察
所以……
他留在京城的职位又黄了……
被打发到苏州、汝州、同州当刺史的闲职……
2020/4/8
12
刘禹锡一生曲折皆因永贞革新而起,很多 人都觉得刘禹锡太傻了,
逞一时意气,误一生大计! 如果他圆滑世故一些, 凭借自身才华和朝中多位宰相的青睐, 完全可以青云直上,封侯拜相。 他为什么 这么爱“折腾”呢?
老母去世,
好友柳宗元病故,
他悲痛交加。
他扶着母亲灵柩入京,派人料理好友丧事,收养 他六岁的儿子。
2020/4/8
10
三起三落
一路北上,途径扬州。见到了唱和已久,却素未谋面的白居易, 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以诗唱和。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2020/4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020/4/8
11
三起三落——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这时,刘禹锡又想起那个玄都观的桃花,
御史, 23岁授太子校书,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2020/4/8
3
生命在于折腾——一起一落
虽说刘禹锡仕途一帆风顺,但他是个有为青年, 梦想着治国平天下,便与数名有志之士一合计,
搞了个大事情:永贞革新,誓要彻底瓦解藩
镇和宦官手中的权力,恢复唐王朝的兴盛。
结果…… 刘禹锡突然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之后他一贬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悠然自得……
2020/4/8
7
继续折腾……
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又把他转移到城中一间 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里。 面对知县势利小人的嘴脸,刘禹锡反倒觉得滑稽
可笑, 淡定从容地写下让他名垂千古的《陋室铭》:
……
往谈草苔惟斯有水有“
来笑色痕吾是龙不仙山
”无有入上德陋则在则不
2020/4/8
4
继续折腾——二起二落
公元815年2月,刘禹锡奉召回京。十年之后,再回京城, 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看着这十年之间由于投机取巧在政治上得意的新贵,再看 看到处都是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
刘禹锡很不以为然,于是借游玄都观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然后呢?
…………
刘禹锡再次被光荣下放了
2020/4/8
5
折腾折腾……
对手们对刘禹锡甚是“照顾”,将他贬到偏远的广东连州, 又辗转到了四川夔(kuí)州
十年后,刘禹锡来到安徽和州………… 按规定,刘禹锡应住在衙门三间三厦的标间,可当地的知
县偏让他住到城南门,不仅远离市区,而且面朝大江,一 片荒芜…… 就在知县为自己的下马威窃喜时, 刘禹锡家门口却贴出这样一幅字:
白鸿帘阶馨室灵深名在
丁儒青绿。,。,。高
2020/4/8
,。,
, 8
我在此山,此山即昆仑; 我在此水,此水就是长江黄河; 在此陋室,这里便是世间天堂。
没有标间、江景柳色又如何? 被小人刁难又如何?
你剥夺的只是身外之物,
却永远无法触及我的内心。
2020/4/8
9
三起三落
被贬13年,刘禹锡又被召回京城。
于是旧地重游,观里的桃树已经快没了,满地长着野葵,一片荒凉。
他感慨万千,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的高官权贵一个个在政治斗争中 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想到这里,他就又写下了一首诗…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比较前一首诗,讽刺更为辛辣,态度更为倔强……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有江可望,有帆可看,水天相接,去哪里找这样 可以安静思考的“江景房”?
2020/4/8
6
继续折腾……
知县知道后恼羞成怒,又让他从城南搬到城北。 房间缩水了一半,旁边只有一条小小的德胜河,
但一到春天,河边杨柳依依,满眼春色…… 此情此景让他仿佛身在长安,于是又写道:
2020/4/8
13
Why?
刘禹锡在《华山歌》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大丈夫如果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坐拥富贵也不 过是庸碌之辈!
——这正是刘禹锡秉持一生的志向,也是破译他一生选择 的密码。
2020/4/8
14
豪情一生若此, 恰似碧霄一鹤, 吟啸千古!
——爱折腾的刘禹锡
诗豪刘禹锡
三起三落
“打不死的小强”
与天斗,其乐无穷
与地斗,其乐无穷
与人斗,其乐无穷!
2020/4/8
1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人,生于公元772年,唐 代中晚期诗人。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 香门第。
被白居易称赞为“诗豪”。
2020/4/8
2
初出茅庐
刘禹锡, 自幼好学,精通诸子百家,诗文辞赋。 在青年时代,可谓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 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 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后又当上监察
所以……
他留在京城的职位又黄了……
被打发到苏州、汝州、同州当刺史的闲职……
2020/4/8
12
刘禹锡一生曲折皆因永贞革新而起,很多 人都觉得刘禹锡太傻了,
逞一时意气,误一生大计! 如果他圆滑世故一些, 凭借自身才华和朝中多位宰相的青睐, 完全可以青云直上,封侯拜相。 他为什么 这么爱“折腾”呢?
老母去世,
好友柳宗元病故,
他悲痛交加。
他扶着母亲灵柩入京,派人料理好友丧事,收养 他六岁的儿子。
2020/4/8
10
三起三落
一路北上,途径扬州。见到了唱和已久,却素未谋面的白居易, 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以诗唱和。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2020/4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020/4/8
11
三起三落——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这时,刘禹锡又想起那个玄都观的桃花,
御史, 23岁授太子校书,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2020/4/8
3
生命在于折腾——一起一落
虽说刘禹锡仕途一帆风顺,但他是个有为青年, 梦想着治国平天下,便与数名有志之士一合计,
搞了个大事情:永贞革新,誓要彻底瓦解藩
镇和宦官手中的权力,恢复唐王朝的兴盛。
结果…… 刘禹锡突然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之后他一贬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悠然自得……
2020/4/8
7
继续折腾……
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又把他转移到城中一间 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里。 面对知县势利小人的嘴脸,刘禹锡反倒觉得滑稽
可笑, 淡定从容地写下让他名垂千古的《陋室铭》:
……
往谈草苔惟斯有水有“
来笑色痕吾是龙不仙山
”无有入上德陋则在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