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06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2006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阔绰.(chuò)星宿.(xiǔ)桑梓.(zǐ)憬.悟(jǐng)B.渊薮.(shǒu)驾驭.(yù)承诺.(luò)德馨.(xīn)C.带挈.(qiè)贻.送(yí)卷帙.(zhì)灼.热(zhuó)D.热忱.(chéng)酒酿.(niàng)连亘.(gēn)黝.黑(yǒu)2.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B.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C.洪占辉是平凡的,平凡得像一缕星光、一片树叶、一滴水珠,他只是在一以贯之地实践着一些被许多人整天挂在嘴上的平凡品质。
D.今日做值日的是四、五两小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众多的莘莘学子....以热爱祖国为荣,纷纷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B.她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人们常常把贝克汉姆和罗纳尔多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世界级的大牌球星。
D.这篇小说有几处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匠心独运....之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分苹果了,小个儿的都不要,大个儿的抢着拿。
B.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C.看着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
D.这个世界上,只有时时懂得生活、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虽.有名马(即使)以纸帖.之(标签)为.宫室(雕刻)水波不兴.(起)B.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案牍之劳.形(使……劳累)持就.火炀之(靠近)不以木为之者.(……的原因)C.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曾.不盈寸(还)两股.战战(屁股)奋.袖出臂(张开,展开)D.其.真不知马也(恐怕)何陋之.有(的)言和而色夷.(平和)假诸.人(之于)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看惯了钢筋水泥的“石林”,听惯了市声的喧嚣,吸惯了尘埃和汽油废气,忍受惯了办公室和居室的狭小空间的憋闷的城市人,把这片竹林当作放牧心灵、松驰神经、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倾听天籁的“稻香村”。
泰州中考语文试卷(2006)

泰州中考语文试卷(2006)泰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B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徜徉(cháng) 叶鞘(shāo)庖代(pāo)倏忽(shū)B.蔫巴(yān)榛子(zhēn)恻隐(cè)邂逅(xiè)C.娴熟(xián)秀颀(qí)腌渍(zè) 跌宕(dàng)D.卷帙(zhì)拮据(jié)消弭(mǐ)参错(cēn)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A.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B. 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 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
D. “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吃饭了。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
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
C.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D.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2006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题-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

2006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题-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2005-2006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题姓名班级得分“又是一年芳草绿,依旧十里杏花红。
”当春风又绿万水千山的时候,我们胜利地完成了语文世界的一次阶段性巡游。
在这次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背着行囊,寻觅春天的踪迹;科海泛舟,探求文明的星光;体味母爱,歌唱奉献的温情;古诗苑漫步,领略华夏文化的风采;民间采风,陶醉于万种风情。
今天,面对这张试卷,我们满怀信心:认真地审题,从容地书写,深情地倾吐心声。
相信:成功一定把握在我们手中。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绯红(fēi)眼翳(yì)滞留(zhì)迁徙(xǐ)干涸(hé)B、凛冽(lǐn)朔方(shuò)咆哮(bāo)执拗(niù)旅鼠(chǔ)C、诘责(jié)宽恕(shù)禁锢(ɡù)颔首(hàn)繁衍(yǎn)D、稽首(qǐ)璀璨(càn)酷肖(xiào)吞噬(shì)譬喻(pì)2、分别指出划线短语的类型和在句子中充当的句子成分。
(2分)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短语作语。
3、找出句子的主干。
(2分)这位收买专利权的商人按照合同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主干是:4、《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小说,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情节。
(2分)①②5、《名人传记》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他叙述了、米开朗琪罗和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分)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泰州市初二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泰州市初二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趁在语文考试来临前做好每份语文测试题,以下是给你推荐的初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们,快到了,老师向你们推荐一处胜地——酒泉,在这里既可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又可欣赏无边无yín戈壁的海市shèn楼的奇观;这里既有银装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dàng yàng的绿洲平原。
2.以下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就已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
B.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那么刚。
”C.xx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最终谁将夺冠?你是看好美洲队?还是看好欧洲队?D.亚信峰会成员涵盖不同社会制度、宗教、文化和经济开展阶段的国家。
3.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B.是否选择低碳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嫦娥三号”登月成功让我们间隔月球资源的利用又近了一步。
D.对于期末考试语文复习,我们要详细落实并制定一个复习方案。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⑤题4分)①,可以攻玉。
②耳闻不如目见,。
③,草色入帘青。
④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提醒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两句与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选用典型意象点染意境,可谓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5.名著阅读。
(6分)(1) 聚义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水浒英雄们喝酒后,通常会进展一些武术表演、比赛,各展其能,右图显示的是 (人名)在梁山射雁,并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3分)(2) 以下对《水浒传》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他大约是元末明初人,籍贯可能是现今江苏泰州兴化,他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水浒故事的根底上完成了流传至今的《水浒传》文本,他就是施耐庵。
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
(2)愚者暗于成事,______ 。
(3)______ ,不舍昼夜。
(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______ 。
(5)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虽已退役,但篮球世界还有正值壮年、气势如虹的詹姆斯,还有更加年轻、青出于蓝的库里……真可谓“______ ,______ ”。
(用赵翼《论诗》中的诗句填空)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2.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字写在下面田字格中,书写工整规范)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qióng jiāng,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biān织的彩虹,xuàn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3.专题与综合实践城东中学“萌芽”文学社准备编一份有关“叶”专题的校报,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有同学从网上下载了几幅有关叶的图片,设计了一个“成语竞猜”栏目,请你来挑战一下自己,从甲乙丙丁四幅图中任选两幅,写出相应的与叶有关的成语。
我选______ ______ 对应的成语分别是:______ ______(2)文学社向八(1)班学生吴桐约稿,要求下周一上交。
吴桐在周末完成写作后,打电话给语文老师黄老师,请他帮忙修改。
黄老师正好自驾出游,于是推荐本校方老师,并提供联系电话。
假如你是吴桐,请你给方老师发一条短信,说明情况,寻求帮助。
(不超过100字)三、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天好像要下雨了,”妈妈说,“把伞带上吧.”B. 做一个普通人,有什么不好呢?日本就是普通人教育:“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我也有自己的价值,我能给社会带来贡献,我能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C. 近日,陆毅在微博晒出了女儿的一篇“自由写话”作文,题目是《我的一家》.D.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去互相争吵,道歉,发泄,责备,时间只够用来爱.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4月22日,靖江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现场火焰卷着浓烟高达二三十米以上.B.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C. 当时他对自己能否获奖,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进入决选名单的五位作家都非常强.D. 由于浏览处理网络信息会浪费太多时间,让不少网络大V宣布退出微博和朋友圈.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6.名著阅读。
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默写 (共3题;共9分)1. (7分)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江春入旧年。
(2) 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1分) (2017七下·北京月考) 朔气传金柝,________、《木兰诗》3. (1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________,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书写 (共1题;共7分)4. (7分)下面是摘自网络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杜甫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诗圣,近日来却有两百余幅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
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________不过,恶搞应该是有底线的。
印度人不会不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不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杜甫很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省。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划线的文字:________。
(2)横线上应加上的标点是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修改划线的句子,使之符合文意。
三、选择题 (共2题;共4分)5. (2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小文的这篇作文和书上的范文一字不差,简直是惟妙惟肖。
B . 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老师,诲人不倦,兢兢业业。
C . 走进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我不由得惊呆了。
D . 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6. (2分) (2017七上·建昌期末)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要唱好一首歌,必须理解歌词的意思,这个理解的过程需要文化底蕴。
江苏省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06年江苏省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瞰嚼储2.略3.C4.C5.B6.要说清理由,语言得体流畅即可。
7.略8.前辈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一个农民提供的化石;科学家的高度敏感性等9.化石在中国发现故取名“中华”;化石上的皮肤衍生物具有分叉现象故取名“龙鸟”。
10.原始祖鸟身上既有中华龙鸟的纤维状的原始羽毛,又有现代鸟的一些羽毛,龙鸟没有现代鸟的羽毛。
11.赫胥黎给人的启示:敢于探索、创新;坚持真理等等。
“人们”给人的启示:不要轻易怀疑科学的新发现;不要以自己习惯性思维对待科学的发现;对新生事物要支持,而不是谩骂等。
只要言之有理。
12.纵使也13.野生动植物如此高明,并非是与生俱来的狡诈,而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经长期进化的结果14.恶劣的自然环境;人类的大规模的活动。
15.说明人类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引起读者对野生物种的关注和思考。
16.比如:究其原因,除自然灾害因素外,人类大规模活动乃是造成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重要原因。
批注:人类要加强保护意识,否则将危害人类本身。
17.改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8.作者此刻的身份是旅行者(呼应下文“旅行者”“健康了”“赶路是正经”等说法。
)19.是荒山驿站(只要表现“困境中的希望”等意思都对)20.其一是:所有病人的情感投射到腊梅上其二是:为作者不能忘情于雪天数梅,为雨天护梅的护士(为全文最后一段话作铺垫)21.在不佳的境遇中,曾经慰藉(安慰、鼓舞)了我们美好的人和事。
22.心灵美(行为美)外形美的人最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你关心(爱)了他人,他人也会给予你回报)23.C24.等“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25.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等26.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江苏泰州语文八年级(下)测试

江苏泰州语文八年级(下)测试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如今有人故意摆kuo chuo,宴请宾客,一桌酒席动辄成千上万,奢靡铺张之风令人瞠目结舌,难怪党中央要提倡jie jian 。
2.下列句中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B.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
C.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防止禽流感蔓延到我市,工作人员日夜巡查。
B.通过这次读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C.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定响应团委“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的号召。
D.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0分)①战战兢兢,。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④,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⑧其业有不精,,岂他人之过哉?5.专题(7分)6.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
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
根据这一主题,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活动内容:7.⑴请你帮助设计一则护鸟广告。
(2分)8.9.⑵请你写出两联含有鸟的诗句。
(2分)10.11.⑶近期,禽流感肆意蔓延,有人主张捕杀鸟类。
有人则反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12.13.14.15.6.语文实践活动。
(5分)16.学校决定创办校刊,向师生征集意见,现在请你为校刊命名,阐明命名理由,并写出拟设置的四个栏目名称。
17.刊物名称:命名理由:栏目名称:、、、。
二、阅读理解(共60 分)三、(一)阅读杜荀鹤的《小松》一诗,完成第7 题。
(6 分)四、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五、时人①不识凌云②木,直待凌云始道③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阔绰.(chuò)星宿.(xiǔ)桑梓.(zǐ)憬.悟(jǐng)B.渊薮.(shǒu)驾驭.(yù)承诺.(luò)德馨.(xīn)C.带挈.(qiè)贻.送(yí)卷帙.(zhì)灼.热(zhuó)D.热忱.(chéng)酒酿.(niàng)连亘.(gēn)黝.黑(yǒu)2.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B.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C.洪占辉是平凡的,平凡得像一缕星光、一片树叶、一滴水珠,他只是在一以贯之地实践着一些被许多人整天挂在嘴上的平凡品质。
D.今日做值日的是四、五两小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众多的莘莘学子....以热爱祖国为荣,纷纷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B.她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人们常常把贝克汉姆和罗纳尔多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世界级的大牌球星。
D.这篇小说有几处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匠心独运....之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分苹果了,小个儿的都不要,大个儿的抢着拿。
B.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C.看着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
D.这个世界上,只有时时懂得生活、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虽.有名马(即使)以纸帖.之(标签)为.宫室(雕刻)水波不兴.(起)B.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案牍之劳.形(使……劳累)持就.火炀之(靠近)不以木为之者.(……的原因)C.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曾.不盈寸(还)两股.战战(屁股)奋.袖出臂(张开,展开)D.其.真不知马也(恐怕)何陋之.有(的)言和而色夷.(平和)假诸.人(之于)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看惯了钢筋水泥的“石林”,听惯了市声的喧嚣,吸惯了尘埃和汽油废气,忍受惯了办公室和居室的狭小空间的憋闷的城市人,把这片竹林当作放牧心灵、松驰神经、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倾听天籁的“稻香村”。
①堤上绿草如茵,堤下翠竹婆娑,满眼的绿,竞绿得醉人。
②这时被眼前景色迷醉的双双对对的恋人,便相携相挽,步下河堤,没入竹林中。
③每到傍晚,人们便陆续来到竹林边的河堤上漫步。
④劳作了一天的太阳仿佛也受到了感染,产生了妒意,慷慨地把它那火轮熔化为金水,涂抹到竹林上,浇灌到小河中里。
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C.①④③②D.①②④③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38分)一、按要求答题:(共35分)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
(4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另加1分)(1)倦怠(2)不屑置辩(3)骄奢隐逸(4)无精打采(5)秘决(6)发愤忘食(7)旁逸邪出(8)纹丝不动(9)火候(10)忧柔寡断(11)离经叛道(12)力挽狂澜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分,—(1分,(7)—(8)题每题2分](1)为山九仞,。
(2),人不学不成行。
(3)耳闻不如目见,。
(4)枝间新绿一重重,。
(5)抽刀断水水更流,。
(6),小桥流水人家。
(7)李商隐《无题》中,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8)刘禹锡《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9.诗歌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两个典故表达自己被贬谪回归之后的恍如隔世,人事全非的愤愤不平的心情,请写出这两个典故(用原文中的词)。
(1分)A、B、②这首诗的精华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请你任选两个角度分析这两句精妙在何处?。
(2分)③试分析这首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
(2分)10.根据下表内容筛选主要信息,回答问题。
(4分)某校初二年级学习状况调查表(调查总数:68人)(1)上表的主要现象可以概括为:(2)请你侧重从某一个角度简要阐述自己的感悟。
11.名著阅读(5分)(1)《水浒传》的作者是,小说揭示出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
(2)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及其绰号是:(3)《水浒传》中两位打虎英雄的名字及打虎的地点是:、。
12.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7分)(1)写两句关于“落叶”的诗句。
(2分)A.,。
B.,。
(2)“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道理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又是什么?(2分)。
(3)在你们学校进行的“市场新商品调查”的实践活动中,你参与调查的新商品的名称是。
(1分)具体写出你调查的步骤:。
(2分)二、阅读理解(共43分)(一)(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充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革皮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艰险。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汗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诚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3.请用“/”为下列句子标明朗读停顿。
(划两处)(2分)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媵人持汤.沃灌()(2)以衾.拥覆()(3)负.笈从师()(4)或.依林木之下()15.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4分)(1)录毕,走送之。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16.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二)(13分)饮食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节选)①人是自然的产物,如同草木一般,从树居穴住时期以来,就和自己所属的地域丝丝缕缕地缠结在一起。
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当中,人类总是按照自己的环境来设计生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草原居民多吃肉和奶,热带居民多吃果和菜。
平平常常的食物当中,蕴含着自然的力量和山川的性格。
②在依赖自然的古人眼里,哪怕同样一种食物,种在不同的土地上,为不同地域的人所食,起到的效果也可以大相径庭....。
宋代《养老奉亲书》中提到:“北人食肉面则平,南人食鱼鳖水米即冷。
”元代《饮食须知》中则说:“北粳凉,南粳温”,同样是大米,南北所产者秉性..不同。
这样的细致体验,让人不得不感叹自然造化之玄妙。
③如今的我们,却已经远离了与自然朝夕亲近的生活。
在异化到已经不辨四季的现代文明当中,有空调造就人工气候,有建筑提供人工环境,食物大概是人与大地相联系的最后纽带了。
无论是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是无华的五谷杂粮,在它们或美艳、或纯朴的外观之内,都深深地镌刻着自然的痕迹。
④水土、饮食与人的关系,这看似古老的话题,居然在美国一项最新的营养学研究中得到了根本的验证。
这些研究者对不同来源的人的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人摄入食物之后,其中所含能量的分解消耗方式取决于人的祖先起源地域。
那些祖先来自北方寒冷地区的人,由于漫长的适应过程,形成了一处大量散热的生理机制;反之起源于炎热地区的人则会节省能量,放出的体热较少。
⑤如今地球上的人口流动如此剧烈,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已经远离自己种族起源之地,即便吃同样的食物,那些起源于寒带的人可能会在赤道的骄阳下为身体发热而困扰,同时那些源自然带的人可能身在北欧,因为散热较少而更加容易肥胖。
⑥食物无声地提醒人类:我们终究是自然之子,不可能挣脱自然的力量。
只有与自己自然协调地生活,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和代谢的顺畅。
冬食冷饮、夏食火锅,北方人大吃海鲜,南方人贪啖羊肉——这样无视自然规律的饮食,终归是致病之源。
⑦科学家们猜测:人类百万年来形成的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机制,很可能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疾病的起源密切相关。
今天的人类大多背离了自己遗传上所适应的生存环境,背离了自己从小生长的乡土环境。
几十年当中所形成的富裕饮食方式,和人类数十万年来形成的代谢方式,正在进行着激烈的冲突。
移民到异国他乡之人,或者由贫骤富之人,很多疾病的发病率会大幅度上升,就是两个最为有力的证据。
⑧如何按照基因模式调整自己的饮食,在膳食当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许正是文明人面前最要紧的课题。
也许有一天,就在举箸之际,此刻身边的水土,童年家乡的水土,甚而是千万年前祖先的地理环境,都会了无痕迹地融在一桌健康饮食当中。
17.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2分)①大相径庭:②秉性:18.如何理解原文第一段中“平平常常的食物当中,蕴含着自然的力量和山川的性格”这句话的含义?(3分)19.请提取第三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个字)(2分)20.为什么移民到异国他乡的人或者由贫骤富的人很多疾病的发病率会大幅度上升?(2分)21.今年暑假你广州的朋友来你家做客,在准备他的饮食方面你要注意些什么?(4分)(三)(17分)雪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
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
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
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谈的欢愉。
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
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没膝。
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新如琼浆,天气文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犯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邃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
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染出幽美的图影。
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
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路罢。
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
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