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纤维年需求量已超过3000t

合集下载

碳纤维培训

碳纤维培训

1.定义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素材料,含碳量在90%以上。

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维。

它是利用各种有机纤维在惰性气体中、高温状态下碳化而制得。

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无蠕变,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好,纤维的密度低,X射线透过性好。

但其耐冲击性较差,容易损伤,在强酸作用下发生氧化,与金属复合时会发生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现象。

因此,碳纤维在使用前须进行表面处理。

1971年,TORAY成了世界上第一人制造商,从事PAN基碳纤维的人型工业化生产,并将其产品命名为“TORAYCA”,是TORAY碳纤维的缩写。

目前,TORAY是全球生产和营销碳纤维的领导者。

对于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当生产PAN基碳纤维的时候,被称为“母体”的聚丙烯腈纤维首先要通过聚合和纺纱工艺加工聚丙烯腈而成。

然后,将这些母体放入氧化炉中在200到300摄氏度进行氧化。

另外,还要在碳化炉中,在温度为1000到2000摄氏度间进行碳化制成碳纤维。

除了常规类型的细碳纤维之外,PAN基碳纤维还包括粗纤维,被称为“人丝束类型碳纤维”,这种粗纤维的生产成本比较低。

2.碳纤维的产品形式及制造工艺碳纤维有四种产品形式:纤维,布料,预浸料坯,和切短纤维。

布料指的是由碳纤维制成的织品。

预浸料坯是一种产品,是将碳纤维按照一个方向一致排列,并将碳纤维或布料刚树脂浸泡使其转化成片状。

切短纤维指的是短丝。

按照不同的配比,这些产品和树脂一起应用将形成碳纤维强化塑料(CFRP)。

将树脂附在纤维上可以制成压力容器和轧滚,将它们缠绕在一个芯儿上,然后进行塑化或硬化处理。

这种方法被称为“缠绕成型法”。

将布料放入一个模型中,然后刚树脂浸泡,可以川米生产卡=乍和划艇的车身部分。

这就是所说的“树脂转注成型法(RTM)”。

飞机元件的制造是通过在高压釜中给预浸料坯加热,加压和塑化成型而成的。

将预浸料坯缠绕在一个芯儿上,然后将其加热和塑化,这就是所说的“薄片缠绕法”,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制成高尔夫球棒利钓鱼杆。

碳纤维性能的优缺点及其对策

碳纤维性能的优缺点及其对策

碳纤维性能的优缺点及其对策现面以结构加固用的碳纤维布为例说明碳纤维的性能: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是利用碳素纤维布和专用结构胶对建筑构件进行加固处理,该技术采用的碳素纤维布强度是普通二级钢的10倍左右。

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性和耐久性强等优点。

厚度仅为2mm左右,基本上不增加构件截面,能保证碳素纤维布与原构件共同工作。

1、碳纤维介绍碳纤维根据原料及生产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及沥青基碳纤维。

碳纤维产品包括PAN基碳纤维(高强度型)及沥青基碳纤维(高弹性型)。

2、环氧树脂不同类型的树脂还可以保证其对砼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例如底涂树脂;以及对碳纤维片与砼结构的粘接作用,例如环氧粘结树脂等。

(1)环氧树脂简介仅仅依靠碳纤维片本身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力学特性及优越的耐久性能,只有通过环氧树脂将碳纤维片粘附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并与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共同工作,才能达到补强的目的。

因此,环氧树脂的性能是重要的关键之一。

环氧树脂因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能,适应于各个部位的不同要求。

例如底涂树脂对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能渗入到混凝土内一定深度;粘贴碳纤维片的环氧树脂易于"透"过碳纤维片,有很强的粘结力。

依使用温度的不同,树脂还分为夏用及冬用类树脂。

2、碳纤维材料与其他加固材料对比(1)抗拉强度:碳纤维的抗拉强度约为钢材的10倍。

(2)弹性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高于钢材,但芳纶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则仅为钢材的一半和四分之一。

(3)疲劳强度: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高于高强纲丝。

金属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疲劳极限仅为静荷强度的30%~40%。

由于纤维与基体复合可缓和裂纹扩展,以及存在纤维内力再分配的可能性,复合材料的疲劳极限较高,约为静荷强度的70%~80%,并在破坏前有变形显著的征兆。

(4)重量:约为钢材的五分之一。

(5)与碳纤维板的比较:碳纤维片材可以粘贴在各种形状的结构表面,而板材更适用于规则构件表面。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碳纤维产业进展情况分析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碳纤维产业进展情况分析

我国碳纤维产业进展情况分析碳纤维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比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擦、耐腐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建材交通、文体医疗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碳纤维需求量逐年扩大。

2022年我国PAN基碳纤维消费量6900吨左右,猜测2022年将达到8700吨。

受供求关系和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碳纤维技术及产品双重封锁的影响,我国碳纤维市场始终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甚至某些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端用户面临没有原料可以进行加工的尴尬境地。

此外,由于大型航空飞机制造和清洁能源等产业的拉动,世界范围的碳纤维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国际碳纤维供需关系短期之内不会大幅回落。

因此,作为重大战略材料,我国需建设立足国内的碳纤维自主保障力量,以确保高端用户的需要。

我国碳纤维研发历史从上个世纪60年月初开头,但三十多年来关键技术未能突破,国内碳纤维产能和技术与国外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此现状阻碍着国家尖端武器的更新换代、对国家的平安构成威逼,对高附加值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进展也影响极大。

制约我国碳纤维进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碳纤维原丝质量问题。

国产原丝在纯度、强度以及均质化方面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大大制约了国产碳纤维的产品质量。

二是耐高温材料及大型高温炉。

国产碳化炉采纳仅能允许在1400℃以下温度使用的碳化硅作为发热体,高温环境下碳化硅抗负荷强度低,不能制作大尺寸工业规模碳化炉,无法实现1500℃的最佳工艺。

国外采纳高纯石墨材料1800℃以上的高温碳化炉严格限制对我国的出口,中等规模的高温碳化炉进口价格高,导致国产碳纤维装置的建设成本过高,无法与进口纤维竞争。

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及产品垄断,满意国内市场需求,化纤行业一些企业进一步加大了高性能碳纤维投入,推动了我国碳纤维产业化进程。

如山西恒天纺织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年产1200吨PAN 基碳纤维原丝改扩建项目、连云港神鹰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了年产2500吨聚丙烯腈原丝1000吨碳纤维项目、山东威海光威集团公司3K(1K)高性能碳纤维及机织物生产线建设项目,目前这些生产线均已建成投产,共形成了年产4000万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1300万吨碳纤维以及30万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力量,使我国碳纤维生产规模迈上了千吨级的新高度。

1000吨年碳纤维项目建议书

1000吨年碳纤维项目建议书

尊敬的领导:我谨向贵公司提交一份关于1000吨/年碳纤维项目的建议书,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批准,以下是具体建议:1.项目背景与意义:碳纤维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性能的新型材料。

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建筑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碳纤维产品大部分依赖进口,且价格较高,导致我国在碳纤维领域的自主生产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建设1000吨/年的碳纤维项目,将填补国内碳纤维市场空白,促进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健康发展。

2.项目规模和布局:本项目计划投资建设一条年产量为1000吨的碳纤维生产线。

产线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包括碳纤维原材料加工、纤维预制、碳化烧结以及后续的表面处理等环节。

项目整体占地约5000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为4000平方米,剩余空间用于设备摆放和运输。

项目需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

3.技术支持与合作:本项目将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碳纤维技术,与多家研发机构和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同时,通过与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进行市场调研和产品推广,以确保碳纤维产品的销售和市场份额。

4.市场分析:目前国内碳纤维产品的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

而且,国内碳纤维产品进口价格高昂,且受到一定的贸易限制。

因此,1000吨/年碳纤维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潜力。

项目建成后,产品将主要供应给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行业,同时也可进行出口,提升国内碳纤维产业竞争力。

5.风险分析与对策: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环保管控政策调整等风险因素。

为此,我们将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与环保部门密切配合,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另外,在市场推广方面,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碳纤维产品的知名度,降低市场风险。

6.经济效益评估:根据初步估算,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约为2亿元。

项目投资回收期为5年左右,内部收益率达到20%以上。

国内外碳纤维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国内外碳纤维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国内外碳纤维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碳纤维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等优良性能的纤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

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背景下,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国内外碳纤维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首先,从国内碳纤维产业现状来看,我国碳纤维产业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目前,国内碳纤维产业主要集中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和产品加工环节,而碳纤维纤丝的制备技术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同时,国内碳纤维产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份额较小。

其次,国际碳纤维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

这些国家在碳纤维纤丝制备、加工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够生产出高性能、高质量的碳纤维产品。

此外,国际碳纤维产业还在努力提高碳纤维的可持续性,研发出更环保的碳纤维材料。

为了促进国内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首先,加强碳纤维纤丝制备技术研发。

碳纤维纤丝的制备技术是碳纤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我们国内的碳纤维纤丝制备技术相对滞后,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外,还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其次,加强碳纤维应用领域的研发和创新。

目前,我国碳纤维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需要加大对高端市场的开拓力度。

应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加强碳纤维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碳纤维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产业标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一致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应加强国内外产业标准的学习借鉴,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第四,加强碳纤维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碳纤维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

政府应加强对碳纤维产业链的整体规划和统筹,促进供需双方的合作,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最后,加强碳纤维产业的国际合作。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性质及其性能方面研究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性质及其性能方面研究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性质及其性能方面研究王立楠100201班摘要:汇述了碳纤维应用领域、世界碳纤维市场、世界碳纤维制造、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生产商与制造工艺以及中国碳纤维发展现状与趋势,尤其近年来在大飞机重大专项的牵引下,我国各地争上千吨级碳纤维项目,而形成“碳纤维热”。

同时,为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较大差距,提出“突破PAN原丝关键技术瓶颈,避免重复引进和重复研究,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3项发展建议。

关键词:碳纤维;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产能;生产Study on polyacrylonitrile based carbon fiber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Li’nan Wang class:100201Abstract: The carbon fiber application fields, world’s market, capacities of foreign producers and their extending pla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 trend of carbon fiber in China are illustrated, especiallyin the drawing of China’s big airplane important project, several 1 000 t/a carbon fiber programs were constructed all over the country, forming “overheat”in carbon fiber in recent years. In the same time, thre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distances with foreign companies, they are “making a breakthrough at the bottleneck of PAN precursor key technologies, avoiding the repeated imports of foreign equipment and re -searches, accelerating and raising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Key words: carbon fiber; application territory; market demand; production capacity; advance1、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用途PAN碳纤维是军事工业用量大、使用面广、地位极为重要的关键性高性能纤维材料,是各类军用高强、高模、高强高模型复合材料的原料及技术基础。

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和聚乙烯超高分子纤维)

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和聚乙烯超高分子纤维)

高性能纤维一、中国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需求将日渐强劲,尤其是航天航空、汽车、风电等领域。

根据 JEC 集团研报显示,最近几年全球复合材料需求增长一半都在亚洲,亚洲尤其中国市场增长较快,预计到2013 年中国将占据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增长 43%的份额;目前国内复合材料用于交通运输的比例相对比较小,只占5%,低于全球 24%平均水平;在工业设备领域比例为10%,也低于全球26%的平均水平。

目前高性能纤维在飞机上的比例为50%-80%,波音公司预计到2025年中国运输飞机数量将是原有的3倍;国内风电和汽车领域需求旺盛,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先进的轻质高强材料,符合风力发电机组大容量发展趋势,迎合汽车安全、轻型化发展方向。

二、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1)碳纤维:目前全球碳纤维产能已供过于求,虽然国内碳纤维进口依赖率高达 83.9%,进口替代空间大,但国内碳纤维技术仍待突破,目前进口碳纤维产品价格已逼近国内生产成本。

我们认为碳纤维价格若维持低位,将促进碳纤维在高端产业和工业领域中的普及应用,由于碳纤维每一级的深加工都有高幅度的增值,碳纤维下游复合材料企业将从中直接受益。

2)芳纶纤维:目前全球芳纶纤维整体已出现供过于求局面,但其中芳纶 1414 的供求形势依旧偏紧。

国内芳纶纤维消费旺盛,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30%。

我们认为,随着供给增加,国内高温滤料用芳纶 1313 或将出现产能过剩,芳纶 1313 在需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防护领域、芳纶纸高端产品应用领域市场潜力大;国内芳纶1414 主要依靠进口,供给是关键。

3)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目前全球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供不应求,供给缺口为 9万吨以上;国内供给缺口为8000吨左右,国内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供给是关键。

三、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

由于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性能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是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中具有技术、规模优势的公司,如生产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垄断优势明显的公司:博云新材(002297);具有生产芳纶纤维中间体技术优势的的供应商:浙江龙盛(600352);具备高端芳纶纤维产品生产技术和规模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烟台氨纶(002254);关注具有生产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技术与规模实力的上市公司:S 仪化(600871)。

国内外碳纤维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碳纤维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碳纤维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碳纤维, 国内外, 趋势, 生产, 发展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素材料,含碳量在90%以上。

它是利用各种有机纤维在惰性气体中、高温状态下碳化而制得。

碳纤维具有十分优异的力学性能,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特别是在2000℃以上的高温惰性环境中,碳材料是唯一强度不下降的物质,是其他主要结构材料(金属及其合金)所无法比拟的。

除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外,碳纤维还兼具其他多种优良性能,如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震动衰减性高、电及热传导性高、热膨胀系数低、X光穿透性高,非磁体但有电磁屏蔽性等。

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一种,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先进复合材料最重要的增强材料,已在军事及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从航天、航空、汽车、电子、机械、化工、轻纺等民用工业到运动器材和休闲用品等。

因此,碳纤维被认为是高科技领域中新型工业材料的典型代表,为世人所瞩目。

碳纤维产业在发达国家支柱产业升级乃至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材料的更新换代也有重要意义,对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碳纤维研究开发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但进展缓慢,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对我国几十年的技术封锁,至今没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工业及民用领域的需求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技术的发展,尤其制约了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事业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极不相称。

所以,研制生产高性能、高质量的碳纤维,以满足军工和民用产品的需求,扭转大量进口的局面,是当前我国碳纤维工业发展的迫切任务。

1生产方法目前,工业化生产碳纤维按原料路线可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三大类。

从粘胶纤维制取高力学性能的碳纤维必须经高温拉伸石墨化,碳化收率低,技术难度大、设备复杂,成本较高,产品主要为耐烧蚀材料及隔热材料所用;由沥青制取碳纤维,原料来源丰富,碳化收率高,但因原料调制复杂、产品性能较低,亦未得到大规模发展;由聚丙烯腈纤维原丝可制得高性能的碳纤维,其生产工艺较其它方法简单,而且产品的力学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因而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今碳纤维工业生产的主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原 丝 7 0 a 0 /、碳 纤维 1 6 a 1 t 0 /。 5 t
我国碳纤维年需求量 已超过 3 0 0t 0
碳纤维是一种兼具碳材料高抗拉强度和纤维柔软 可加工性两大特征的化工新材料 ,是新一代的增强纤
维 。它 的密 度不 到 钢的 1 ,但抗 拉 强度 却 是 钢 的 7 / 4 ~
还 存在 着较 大的 差距 。
高的膜材 ,使用寿命长达 3 年。 0
膜结 构一般 可分为 四类 :帐篷 、净跨 度 结构 、充 气结 构和张拉 结构 。膜 结构 材料 通常 由基 布和 涂 层两 部分 组 成 。基 布 一般 采 用高 强 聚酯 纤 维 、玻璃 纤 维 、
近年来 ,碳纤维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得 到大力推
9 ,抗拉弹性也高于钢 ;与传统的玻璃纤维 (F 倍 G) 相比 ,杨氏模量 ( 指表征在弹性限度内物质材料抗拉 或抗压的物理量)是其 3 倍多 ;与凯芙拉纤维 (F K一
4) 比 ,不仅 杨 氏模量 是 其 2 9相 倍左 右 ,而且 在 有机
业内专家认为 ,为满足国内市场对碳纤维不断增
种高强度大跨度的柔性张拉膜结构 ,造型 自由、轻巧 柔美 、充满力感 ,并具有阻燃抗震、制作简易 、安装
快捷 、节能 、使 用安 全等优 点 。
成 熟 市 场 有 航 空 航 天 及 国 防领 域 ( 飞机 、火 箭 、导
弹 、卫星、雷达等)和体育休闲用品 ( 高尔夫球杆 、 渔具、网球拍、羽毛球拍 、箭杆 、自行车、赛艇等) , 新兴市场有增强塑料、压力容器 、建筑加 固、风力发 电、摩擦材料 、钻井平台等 ,待开发市场有汽车、医 疗器械 、新能源等。据不完全统计 ,目 前我国已建成 和拟在建的碳纤维生产企业有 1 家 ,合计生产能力 1
20 年开始研究碳纤维材料在自行车上的应用,20 年 06 08
向设置 了 6 体 型不 一 的 “ 个 阳光 谷 ” ,阳光 谷 顶端 与
国出售通用级碳纤维 ,而不会出售高性能碳纤维技术
和 设备 。因此 ,发展 高性 能碳 纤维 只能 靠 自己研 发 。
我国从 2 世纪 7 年代中期开始研发高性能碳纤 0 0
维 ,经过 近 4 的 发展 ,已取 得 了 长足 的进 展 ,并 0年 在 航 天 主导 产 品上 得 到 了 广泛 应 用 。但 从 目前来 看 ,
市 场开 发 ,进 一 步扩 大应 用 领 域 。碳 纤维 在 我国 大有
的应 用前景 。
发展前途 ,但应总结涤纶 等化 纤产品发 展的经验教
2 0 7月 ,浙江力霸皇集 团开发生产的一体 09年
式碳纤维竞赛型 自行车,在欧 洲场卖出了 1 万元 0

训 ,避免盲 目发展 ,实现健康发展。
封 锁 。虽然 “ 巴统 ”在 19 94年 3月解 散 ,但 禁 运 的 阴影仍 然存 在 。即使 对 我 国解 除了禁 运 ,也只 能 向我
全 新 的建筑形态 , 结构 和 阳光谷 钢结 构相 结 合 ,其 膜 造 型 新颖 独 特 ,构 思 巧 妙 ,并 应 用 了 大 量 的 高 新 材 料 。为此 , 们特意 从材 料角 度去探 秘世 博轴 。 我 俯视 世 博 轴 ,形 如 蓝 天 下 的 朵 朵 白云 ,轻 盈 飘 逸 。世博轴全 长 1 4 1 5r,地下 宽 9. 10 0 [ 9 — 1. m,地 面 5 5 以上 宽 8 0m、总建 筑 面积 约 2 3万 m 。其主 体 结构 纵
长 的需求 ,应 尽快 实现 我 国碳 纤 维工 业 的国产 化和 规 模 化 。为此 ,必 须加快 技 术 创新 ,掌 握核 心技 术 ;加
溶剂 、酸、碱 中不溶不胀 , 耐蚀性 出类拔萃。正是 由
于兼 具优 异性能 ,碳纤 维在 国 防和 民用 领域 均有 广 泛
速原丝技术开发 ,研制高纯度原丝 ;强化应用研究和
(V ) P C 、聚 偏氯 乙烯 (V C 、聚氨 酯 (U 或 聚 四 PD ) P)
氟乙烯 ( F )等高分子材料 。上海世博轴顶篷的膜 E
是采 用聚 四氟 乙烯 (T E 涂层 的玻璃 纤维 织 物 。这 PF)
据有 关部 门统 计 ,我 国碳 纤维需 求 量 已超 过
30 0t ,2 1 0 a 0 0年将 突 破 5 0 。主 要 应 用 领 域为 : / 0 0t
我国化学纤维工业 “ 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 “ 从以增加数量为主转 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纤维” 特 , 别是把事关国家产业安全的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作为重 中之重,碳纤维被列为首位 ,是国家迫切需要短期内
突破 的高 新技 术 纤维 品种 。碳 纤 维企 业应 抓 住这 一机
辆的天价,并且市场反应相当不错。力霸皇公 司从
进 ,尤其是 体育 休 闲用 品及 压 力容 器等 领域 对碳 纤维
的需求迅速增长 ,其 中体育休 闲用品的使用量最大 , 占消费量的 8 0%~ 0%。 目 , 9 前 碳纤维已被列为国家 化纤行业重点扶持的新产品 ,成为国内新材料行业研
发 的热 点 。
锦纶等 材料 ;涂层或 层合 材料 主要 采用 聚氯 乙烯
膜 结 构顶篷 连结 。膜 结构 顶 篷总 长 约 80m,最 大 跨 4
度约 9 7m,单片膜面积最大达 1 0 z 展开面积达 0m , 8 6 00m ,膜面预应力达 5k / 4 0 Nm,是当今世界强度最
国产碳纤维与进 口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相比,在产 品 质量 、功能的多样性 以及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方面 ,都
行 业 动 态

Fi b
ws
世博轴上的膜 结构
上海世 博会 园区世博 轴及地 下 综合体 工程 ,采用
9 ,为普通 自行车的 25 . 5 /,但是抗撞击能力却是普
通 自行 车的 8 。 倍
高性能碳纤维是发展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必不可 少的材料 ,长期受到以美国为首的 巴黎统筹委员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