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综合题解答解答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综合测试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导热性好的金属散热也好,可用来制造散热器等零件。

()2、一般,金属材料导热性比非金属材料差。

()3、精密测量工具要选用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来制造。

()4、易熔金属广泛用于火箭、导弹、飞机等。

()5、铁磁性材料可用于变压器、测量仪表等。

()6、δ、ψ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7、维氏硬度测试手续较繁,不宜用于成批生产的常规检验。

()8、布氏硬度不能测试很硬的工件。

()9、布氏硬度与洛氏硬度实验条件不同,两种硬度没有换算关系。

()10、布氏硬度试验常用于成品件和较薄工件的硬度。

11、在F、D一定时,布氏硬度值仅与压痕直径的大小有关,直径愈小,硬度值愈大。

()12、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也越强。

()13、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14、20钢比T12钢的含碳量高。

()15、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锻压性,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硬度、强度等。

()16、金属材料愈硬愈好切削加工。

()17、含碳量大于%的钢为高碳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的钢为高合金钢。

()18、T10钢的平均含碳量比60Si2Mn的高。

()19、一般来说低碳钢的锻压性最好,中碳钢次之,高碳钢最差。

()20、布氏硬度的代号为HV,而洛氏硬度的代号为HR。

()21、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22、某工人加工时,测量金属工件合格,交检验员后发现尺寸变动,其原因可能是金属材料有弹性变形。

()二、选择题1、下列性能不属于金属材料物理性能的是()。

A、熔点B、热膨胀性C、耐腐蚀性D、磁性2、下列材料导电性最好的是()。

A、铜B、铝C、铁烙合金D、银3、下列材料导热性最好的是()。

A、银B、塑料C、铜D、铝4、铸造性能最好的是()。

A、铸铁B、灰口铸铁C、铸造铝合金D、铸造铝合金5、锻压性最好的是()。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判断滤渣中的成分正确是A.只有Cu B.只有ZnC.一定有Cu,可能有Zn D.一定有Zn和Cu2.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

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含有汞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

下列有关该汞合金补牙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汞合金的熔点比汞低B.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C.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D.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3.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百姓,下列对真假元宝的鉴别办法中错误的是A.加盐酸B.看颜色C.用火烧D.测密度4.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B.C.D.5.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试剂不可以的是( )A.Fe、Ag、Cu(NO3)2B.Fe、Cu、AgNO3C.Fe、CuSO4、AgNO3D.Fe、Cu、Ag、HCl6.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7.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eCl3B.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C.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可能会增加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少8.将锌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滤渣的成分是A.Zn B.Cu C.Zn、Cu D.ZnSO4、Cu9.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投入到Y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X>Y B.Y>X>Z C.X>Y>Z D.X>Z>Y10.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A.稀H2SO4 B.稀HCl C.CuSO4溶液D.FeSO4溶液11.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Fe2+、NO3-B.Fe2+、H+、 NO3-C.Fe2+、Cu2+、 NO3-D.Fe2+、Cu2+、Ag+、NO3-12.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18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不可能是()A.锌B.铝C.碳D.银13.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14.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

金属综合练习题

金属综合练习题

金属综合练习题第一题:金属的分类金属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延展性和韧性等特性。

根据金属的组成、性质和用途,可以将金属分为以下几类:1. 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铅、锡等。

这类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广泛用于电器、建筑、航空等领域。

2. 黄金属:主要指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

黄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常用于制作铜器、管道和装饰品。

3. 贵金属:如金、银、铂等。

贵金属具有较高的稀缺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珠宝、纪念币、电子元件等领域。

4. 黑色金属:主要指铁及其合金,如钢。

黑色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广泛用于建筑、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

5. 稀土金属:指具有特殊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的金属元素。

稀土金属在电子、航空、石油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二题:金属的性质金属的性质主要包括导电性、热传导性、延展性、韧性和磁性等。

1. 导电性:金属是良好的导电材料,能够轻易地传导电流。

这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电荷可以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

2. 热传导性:金属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可以快速传导热量。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在材料内部传递热能。

3. 延展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轻松地拉伸成线或薄膜。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原子排列较为松散,使得金属可以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形状而不断。

4. 韧性:金属具有较高的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外力而不断裂。

这是因为金属内部的晶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

5. 磁性:某些金属具有磁性,如铁、镍、钴。

它们能够被磁铁吸引并具有自发磁化的能力。

第三题:金属的应用金属在人类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不同金属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建筑领域:金属在建筑领域中被用于制作结构材料,如铁、钢等。

这些金属具有高强度和较好的耐候性,可以用于建筑的框架、支撑结构等。

2. 电子领域:金属是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电线、电路板等。

金属的导电性能保证了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相同质量的Zn、Fe分别与足量稀盐酸作用,由于稀硫酸过量,因此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由金属决定,根据化学方程式 ,每56g铁生成2g氢气,又根据化学方程式 ,每65g锌生成2g氢气,所以相同质量的Zn、Fe分别与足量稀盐酸作用,铁比锌生成氢气量多;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锌>铁,可判断锌与稀硫酸反应快,铁与稀硫酸反应慢,锌反应完所用的时间短,图像先出现拐点。
D.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中信息不能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三种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生成氢气质量越小,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由图中信息可知,生成氢气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锌、铁、镁,因此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该选项说法正确;
C、稀H2SO4加入足量金属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决定于稀硫酸,因此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2SO4加入足量金属时,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FeCl3和H2SO4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曲线a中A点压强最大,表明此时反应己结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压强大,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短,故曲线b对应的盐酸浓度较小,不符合题意;
B、镁条的质量相等,盐酸过量, ,故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

有色金属班组长综合技能试题

有色金属班组长综合技能试题

有色金属班组长综合技能试题
以下是有色金属班组长综合技能试题:
1. 有色金属的工艺流程包括哪些步骤?简述每个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

2. 什么是有色金属的熔炼?熔炼有哪些注意事项?
3. 常见的有色金属有哪些种类?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4. 精炼是有色金属加工中的重要步骤之一,你了解哪些有色金属精炼技术?简述各种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5. 在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中,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有哪些?你认为应如何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
6. 作为一名有色金属班组长,你需要负责班组的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你认为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并简述这些素质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发挥。

7. 在生产管理方面,你认为应该如何做好班组成员的培训和学习工作?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

8. 有色金属生产工作中需要用到各种检验、测试方法,请列举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并简述其应用范围和检验要点。

9. 在日常生产中,有色金属加工设备需要经常保养与维修,请从机械、电气、液压等方面简述设备保养的重点。

10. 作为班组长,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质量管理?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班组的产品质量?。

应用材料综合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应用材料综合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金属的力学性能2.强度3.塑性4.硬度5.韧性6.疲劳强度二、填空题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等。

2.拉伸低碳钢时,试样的变形可分为、、和四个阶段。

3.通过拉伸试验测得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强度和强度,分别用符号和表示。

4.金属材料的塑性也可通过拉伸试验测定,主要的指标有和,分别用符号和表示。

5.洛氏硬度采用了不同的压头和载荷组成不同的硬度标尺,常用的洛氏硬度标尺有、和三种,其中应用最为广泛。

6.530HBW5/750,表示用直径的硬质合金球,在 kgf( N)的载荷作用下,保持 s时测得的硬度值为。

7.工程技术上常用来测定金属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

8.材料经过无限次载荷作用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用符号表示。

三、选择题1.拉伸试验时,试样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弹性极限2. 测定淬火钢件的硬度,一般常选用()来测试。

A.布氏硬度计 B.洛氏硬度计 C.维氏硬度计3.金属材料的()越好,则其压力加工性能越好。

A.强度 B. 塑性 C.硬度4. 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所承受的载荷为()。

A.静载荷 B. 冲击载荷 C.交变载荷四、简答题1.什么是强度、塑性?衡量它们的指标各有哪些?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2.什么是硬度?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哪几种?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各适用于哪些材料的硬度?3.下列硬度标注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210~240HBS (2)450~480HBS (3)15~20HRC (4)800~850HBW4.下列零件用什么硬度测试方法测定其硬度?(1)钳工用锉刀、手锤(2)供应态碳钢型材(3)渗氮层5.什么是冲击韧性?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6.什么叫金属的疲劳?疲劳强度用什么符号表示?为什么疲劳断裂对机械零件危害较大?如何提高和改善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7.有一标准低碳钢拉伸试样,直径为10㎜,标距长度为100㎜,在载荷为21000N时屈服,拉断试样前的最大载荷为30000N,拉断后的标距长度为133㎜,断裂处最小直径为6㎜,试计算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金属工艺学各章节习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金属工艺学各章节习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名目第一局部章节习题………………..2页第二局部常见解答题……………..21页第三局部综合测试题…………….30页(摘自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第一局部章节习题第一章金属的力学性能一、填空题1、金属工艺学是研究工程上常用材料性能和___________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根底课。

2、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喊_____________,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类喊__________,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3、金属在力作用下所显示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响相关或涉及力—应变关系的性能,喊做金属________。

4、金属反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常用的强度判定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断裂前金属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成为塑性,常用的塑性判定依据是________和_________。

6、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氏硬度。

二、单项选择题7、以下不是金属力学性能的是〔〕A、强度B、硬度C、韧性D、压力加工性能8、依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曲折折线〔拉伸图〕能够确定出金属的〔〕A、强度和硬度B、强度和塑性C、强度和韧性D、塑性和韧性9、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为〔〕A、抗压强度B、屈服强度C、疲惫强度D、抗拉强度10、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A、冲击B、屡次冲击C、交变载荷D、静态力11、属于材料物理性能的是〔〕A、强度B、硬度C、热膨胀性D、耐腐蚀性12、常用的塑性判定依据是〔〕A、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B、塑性和韧性C、断面收缩率和塑性D、断后伸长率和塑性13、工程上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其屈强比〔〕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大些,但不可过大D、小些,但不可过小14、工程上一般规定,塑性材料的δ为〔〕A、≥1%B、≥5%C、≥10%D、≥15%15、适于测试硬质合金、外表淬火刚及薄片金属的硬度的测试方法是〔〕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方法都能够16、不宜用于成品与外表薄层硬度测试方法〔〕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方法都不宜17、用金刚石圆锥体作为压头能够用来测试〔〕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都能够18、金属的韧性通常随加载速度提高、温度落低、应力集中程度加剧而〔〕A、变好B、变差C、无妨碍D、难以判定19、判定韧性的依据是〔〕A、强度和塑性B、冲击韧度和塑性C、冲击韧度和多冲抗力D、冲击韧度和强度20、金属疲惫的判定依据是〔〕A、强度B、塑性C、抗拉强度D、疲惫强度21、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A、越好B、越差C、无妨碍D、难以确定三、简答题22、什么喊金属的力学性能?常用的金属力学性能有哪些?23、什么是疲惫断裂?如何提高零件的疲惫强度?四、计算题24、测定某种钢的力学性能时,试棒的直径是10mm,其标距长度是直径的五倍,Fb=33.81KN,Fs=20.68KN,拉断后的标距长度是65mm。

金属力学性能题库

金属力学性能题库

问题1: 金属的强度指标包括?塑性指标包括?解答: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比例极限;延伸率,断面收缩率问题2:采纳5倍试样测试金属的极限延伸率,比用10倍试样测试的数值______?解答: 大问题3:测试布氏硬度前需要确信的测量参数包括______,______。

解答: 载荷;压头尺寸,保压时刻,P/D2问题4:单晶体的弹性模量具有各向异性,缘故是______ ,______。

解答: 不同晶向上原子间结合能不同了;且面间距不同问题5:金属的塑性变形机制包括______。

解答: 位错滑移机制,孪生机制,扭折机制问题6:金属应变时效现象是______,形成的缘故是______。

解答: 具有物理屈服现象的金属应变超过屈服平台后,低温长时刻保温后材料强度升高,但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应变超过屈服平台后,材料位错密度增大,保温后溶质原子从头钉扎高密度位错问题7:Al-4.5Cu合金过时效状态比峰时效状态具有更大的形变强化能力,缘故是______。

解答: 过时效形成的析出相尺寸大、且不可切过问题8:金属强化实质是______ 。

解答: 提高位错运动的阻力问题9: 细晶强化的本质是______。

解答: 晶粒细化后晶粒内容纳的位错塞积群中位错数量减小,需要更大的外力才能促使相邻晶粒中的位错开动问题10:杯锥状断口通常包括下面几个区域______解答: 剪切唇,星芒区,纤维区问题11:河流花腔是指______,形成的缘故是______。

解答: 解理裂纹穿越晶界扩展进程中形成的类似河流的纹理;解理裂纹穿越晶界时第一在相邻晶粒中一系列的平面上形成裂纹,随后裂纹发生汇合而形问题12:缺口致脆的缘故是______。

解答: 缺口尖端产生三向应力状态,塑性变形等效屈服强度提高问题13:阻碍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的因素包括______。

解答: 应力场强度因子,材料等效屈服强度,泊松比问题14:平面应变断裂韧性测量进程中试样需要处于______应力状态,缘故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综合计算题
1.NiO加入到Al2O3,加入量为0.2mol%,写出缺陷方程式和固溶体化学式;求空位浓度。

2.对非化学计量化合物Fe1-x O系统,试(1)推导出空位浓度与氧分压之间的关系式;(2)计算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氧分压增加4倍时,其空位浓度是原来空位浓度的几倍?
3.在CaF2晶体中,弗仑克尔缺陷生成能为2.8eV,而肖特基缺陷生成能为5.6eV。

(a)计算25℃何1600℃时,CaF2晶体中这两种缺陷的浓度各是多少?
(b)如果在CaF2晶体中,含有百万分之一的YF3杂质,则在1600℃时,CaF2晶体中热缺陷与杂质缺陷何者占优势?为什么?
4.SiO2熔体的粘度在1000℃时为1014Pa·s,在1400℃时为107Pa·s。

SiO2玻璃粘滞流动的活化能是多少?上述数据为恒压下取得,若在恒容下获得,你认为活化能会改变吗?为什么?
解:(1)根据公式:
1000℃时,η=1014Pa·s,T=1000+273=1273K,

1000℃时,η=107Pa·s,T=1400+273=1673K,

联立(1),(2)式解得: 5.27×10-16 Pa·s,=713.5 kJ/mol
(2)若在在恒容下获得,活化能不会改变。

因为活化能是液体质点作直线运动所必需的能量。

它与熔体组成和熔体[SiO4]聚合程度有关。

5.MgO-Al2O3-SiO2系统的低共熔物放在Si3N4陶瓷片上,在低共熔温度下,液相的表面张力为900 mN/m,液体与固体的界面能为600 mN/m,测得接触角为70.52o。

(1) 求Si3N4的表面张力;
(2) 把Si3N4在低共熔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测试其热腐蚀的槽角为60o,求Si3N4的晶界能。

解:(1)
=900cos70.520+ 600
=900mN/M
(2)
=2×900cos300
=1558.8 mN/M
6.有两种不同配比的玻璃,其组成如下。

试用玻璃结构参数说明两种玻璃高温下粘度的大小?
序号Na
O wt% Al2O3 wt% SiO2 wt%
2
1 10 20 70
2 20 10 70
4-17有两种不同配比的玻璃其组成(wt%)如下,试用玻璃结构参数说明两种玻璃高温下粘度的大小?序号Na
O A12O3SiO2
2
1 8 1
2 80
2 12 8 80
解:
Na2O A12O3SiO2序号
wt% mol% wt% mol% wt% mol%
1 8 8.16 1
2 7.47 80 84.37
2 12 12.09 8 4.86 80 83.05 对于1:
Z=4,Al2O3被视为网络形成离子
X1=2R-Z=0.014,Y1=4-X=3.986
对于2:
Z=4,Al2O3被视为网络形成离子
X2=2R-Z=0.16,Y2=4-X=3.84
Y
1>Y
2
,故1号在高温下的粘度大。

7.MgO熔点T M=2800℃,空位形成能E=6eV。

欲使Mg2+在MgO中的扩散直至MgO的熔点都是非本征扩散,要求MgO中三价杂质离子有什么样的浓度?
【解】Mg2+在MgO晶体中以空位机构扩散,MgO中肖特基空位浓度:
式中E为空位生成能,已知E=6ev;
MgO的熔点T M=2800℃=3073k。

故当MgO加温至靠近熔点(T M=3073k)时肖特基空位浓度为:
(5分)
因空位扩散机构的扩散系数,所以欲使Mg2+在MgO中的扩散直至MgO的熔点均是非本征扩散,应使M3+离子产生的应大于热缺陷空位=1.197×10-5。

M3+离子进入MgO晶格,将发生以下缺陷反应:
因此,杂质离子M3+的浓度应大于两倍的热缺陷空位浓度:
7.1设体积扩散与晶界扩散活化能间关系为Q gb =1
/2Q v (Q gb 、Q v 分别为晶界扩散与体积扩散激活能),试画出ln D ~1
/T 曲线,并分析在哪个温度范围内,晶界扩散超过体积扩散?
解:
RT Q D D RT Q D D -=-=0
ln ln )exp(或
晶界扩散有 0
ln ln gb gb gb D D Q RT
=-
体积扩散有 0
ln ln v v v D D Q R T =-
欲使
gb v
D D >

ln ln gb gb v v D Q RT D Q RT
->-

12
gb v
D D =
则 0
0ln 0
2gb v v
D Q D RT
+
>
移项得: )
ln(
)
ln(
2000
0gb
v gb gb
v v
D
D R Q T D
D R Q T <
<

令 )
ln(
2000gb
v v
D
D R Q T =
T >T 0

则当T <T 0时以晶界扩散为主, D gb > D v ;当以体积扩散为主,即D v > D gb 。

如图所示。

8.MgO与Al2O3固相反应生成MgAl2O4是由扩散控制的加成反应。

(1)反应时什么离子是扩散离子,请写出界面反应方程;
(2)若用过量的Al2O3粉包围MgO球形颗粒,在实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3小时内有30%的MgO被反应形成MgAl2O4,计算完全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3)为加快反应进程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1)Mg2+、Al3+是扩散离子,界面反应方程为:
3Mg2++4Al2O3→3MgAl2O4+2Al3+
2Al3++4MgO→MgAl2O4+3Mg2+
(2)根据金斯特林格方程:
t=3h,G=0.3 得:K=3.88×10-3
当G=1时,t=86h
(3)为加快反应进程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1)使反应物粒径细小而均匀;
2)加少量矿化剂;
3)提高反应温度;
4)增加反应物活性,如采用MgCO3、Al(OH)3作为原料,低温煅烧。

9.粒径为1μm的球状Al2O3由过量的MgO微粒包围,观察尖晶石的形成,在恒定温度下,第1个小时有20%的Al2O3起了反应,计算完全反应的时间:(1)用杨德尔方程
计算;(2)用金斯特林格方程计算。

解:(1)用杨德尔方程计算:
代入题中反应时间1h和反应进度20%,得
h-1
故完全反应(G=1)所需的时间h (2)用金斯格林方程计算:
同理,代入题中反应时间1h和反应进度20%,得
h-1
故完全反应(G=1)时,
所以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h
10.根据公式5/25/65/2)/*5(/t r KT D L L -Ω=∆γ,温度升高,L L /∆下降,但实际上L L /∆随温度升高,为什么?
11.假定Al 2O 3和SiO 2粉料形成3Al 2O 3·2SiO 2(莫来石)为扩散控制过程,激活能Q=210KJ /mol ,在1400℃的温度下,1h 内反应过程完成10%。

试计算在1500℃的温度下,1h 和4h 内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应用杨德方程计算)
解:如果用杨德尔方程来描述Al 2O 3和SiO 2粉末反应生成莫来石,经计算得到合理的结果,则可认为此反应是由扩散控制的反应过程。

由杨德尔方程,得
又 ,故
从而1500℃下,反应1h和4h时,由杨德尔方程,知
所以,在1500℃下反应1h时能完成15.03%,反应4h时能完成28.47%。

12.BaTiO3材料在750℃到794℃之间的烧结速率增加了10倍,试计算与750℃相比,烧结速率增加100倍时的温度是多少?并计算BaTiO3的烧结活化能(BaTiO3属于扩散传质烧结机制)。

13.99%Al2O3瓷的烧结实验测得在1350℃烧结时间为10min时,收缩率∆L/L为4%;烧结时间为45min,收缩率为7.3%。

试问这种氧化铝瓷烧结的主要传质方式是哪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