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用药误区-论文

合集下载

用药,走出用药误区.docx

用药,走出用药误区.docx

用药,走出用药误区时下,治疗药、保健药、营养药、滋补药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治疗、保健需求。

但遗憾的是,由于医药知识的匮乏,人们对药品盲目滥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已成为严重的“药害”。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以下几种用药的误区非常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从众心理:凡是广告宣传中的药物、凡是别人用了有效果的药物,就积极试用。

而且不少人迷信新近推出的高价药、新药、特效药,似乎治病非它们不可,对一般常用药不屑一顾。

事实上,药物的药效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并非某种药物对人人都适用。

保险心理:老百姓对中药素来亲近,理由是“中药治本”,认为服中药比西药保险。

中药作为“伟大宝库”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长期以来,怀着“中药无毒副作用”、“吃中药最安全”等心理的大有人在。

似乎吃中药不必要限严格的剂量,服用方法也用不着过于讲究。

其实中药“有病治病,无病也能强身”的说法是错误的。

殊不知,凡是药物都具有两重性,既可治病也可致病,这就是俗话说的“是药三分毒”的意思。

中药同样要经肝脏解毒、肾脏排泄。

中药服用过量也会发生中毒,如附子、草乌可引起心律不齐,甚至心脏停搏。

临床上曾发生过服用人参,因“虚不受补”致大出血未及时得到抢救而丧命的。

一定得克服如此保险心理,应在科学、合理上多加考虑。

速效心理:忽视或缺乏预防、保健意识,寄希望于得病后立即吃药、立即输液,病情很快就好。

于是乎,既看中医,又看西医,听风就是雨,盲目滥投医,乱吃药。

刚吃完药,如果没有马上见效,就怀疑一切,疑神疑鬼,甚至为了早日康复,自行加大药量。

往往是“西药一大把,中药一大碗”,结果适得其反,“把胃给吃败了”。

到头来,弄成个胃镜检查:胃糜烂,还不知其缘由。

其实任何一种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是有一个过程的;另则一味强调药效,而忽视了疾病康复是药效、心理等综合效应在起作用也是错误的。

总之,上述用药心理都是不可取的。

只有正确、辩证认识药物,合理用药,豁达、乐观地对待疾病,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才能药到病除,早日康复。

高考用药误区检讨书范文

高考用药误区检讨书范文

尊敬的老师:您好!在此,我深感懊悔地写下这篇检讨书,对我近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的用药误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

首先,我要对我近期在高考复习中存在的用药误区表示诚挚的歉意。

由于对高考复习期间用药的认识不足,我陷入了以下几个误区:1. 盲目追求快速提分。

在复习过程中,我过于关注考试成绩的提升,盲目追求使用各种“速效药”来提高学习效率,忽视了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2. 忽视个体差异。

我没有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导致用药不当,影响了身体健康。

3. 过度依赖药物。

在复习过程中,我过于依赖药物来提高学习效率,忽视了自身潜能的挖掘,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4. 不了解药物成分。

在购买药物时,我没有仔细阅读药物成分,导致误服含有禁用成分的药物。

针对以上误区,我进行了以下反思:1. 提高自身对高考复习期间用药的认识。

我深刻认识到,高考复习期间用药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的原则,避免盲目追求快速提分。

2. 关注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

在用药过程中,我要根据自身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影响身体健康。

3. 摆正心态,发挥自身潜能。

我要认识到,药物只是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努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发挥自身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4. 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

在购买药物时,我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避免误服禁用成分的药物。

在此,我郑重承诺:1. 今后在高考复习期间,我将严格遵守用药原则,避免再次陷入误区。

2. 我将关注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确保身体健康。

3. 我将努力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发挥自身潜能,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和家长。

最后,再次为我的错误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并恳请您给予我改正错误的机会。

我将以此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致敬礼!学生:(签名)年月日。

浅谈用药差错的因素与防范(最终五篇)

浅谈用药差错的因素与防范(最终五篇)

浅谈用药差错的因素与防范(最终五篇)第一篇:浅谈用药差错的因素与防范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浅谈用药差错的因素与防范姓名:王亚玲学号:010707226 专业:药学指导老师:周光姣实习单位:皖广德县人民医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2010年4月目录目录………………………………………………………….1 中文摘要………………………………………………………….2 1 前言…………………………………………………………….3 2分类……………………………………………………………..3 3用药差错产生的主要原因……………………………………..3 3.1缺乏沟通……………………………………………………..3 3.2产品设计缺陷………………………………………………..4 3.3用药系统及流程缺陷………………………………………..4 3.4 剂量计算错误……………………………………………….4 3.5给错药物……………………………………………………..4 3.6患者受教育程度……………………………………………..4 4.典型案例……………………………………………………….4 5.用药差错的防范措施………………………………………….5 5.1建立用药差错报告制度……………………………………..5 5.2定期发布用药安全信息……………………………………..5 5.3促进铲平的改进……………………………………………..5 5.4规范处方行为………………………………………………..5 5.5加强医/药/护人员的有效沟通……………………………..5 5.6提倡药师用药指导…………………………………………..6 5.7鼓励患者配合药物治疗……………………………………..6 6 结语......................................................................6 参考文献...................................................................7 谢辞. (8)中文摘要目的:探讨用药差错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规避用药误区,实现合理用药(下)

规避用药误区,实现合理用药(下)

则 药物 有可 能 会 黏 附 于 食 管 壁 ,刺 激 食 管 黏
胃 肠道 ,也 将 会 影 响疗 效 。 冈此 ,患 者 最 好 在
伍 , 町造 成 听神 经 和 肾功 能 不 可逆 的 损伤 ;硝
规避 用药误 区 实现合理 用药 ( 下)
口上 海 市治 未病 发展研 究中心 办公 室 主任 马恰 怡
误 区 6 : L 童 m 药 只 要 成 人 药I ‘ 掰 _ _ 就 行 。
刚 F, 人部 分 家 长并 不 真 正 了解 儿 童 与 成 人 用 药 的 差 别 ,认 为成 人 药只 要 减 少 一 点 用 给 孩 子 吃
编辑 / 赵欣 i 6 7 6 6 @1 6 3 c o m
不安 全用 药不但 增加 了药品 不 良反应和 药源性 疾病 的发 生率 ,危 害&4 r l 的身心健 康 ,更 加重 了医药卫生 资源 的浪 费和 患者的经 济 负担 。我们 必须 全面规避 用药误 区,才能真正 实现
合理 用 药 。
而且,彳 丁 药物可能会 导致 多种血液病 。有
些 药 物 以破 坏 液 中 的 红 细 胞 、 自细 胞
和 血小 扳 ,分别 导致贫 【 f l I 、感 染 或 出 衄 , 此 ,这 要 特 别 提醒 患 者 ,特 别是 患 慢 性 病 需长 M 服药 者 ,要定 期纠 隈 院验血 ,防 I }
存药源性疾病 身体发生变化后不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很 多 忠 行 以 为 , 自 己 既 往 用 过 哪 种 药 ,效 / 卜
错 , 也没 特 ) j 『 J 的 不 适 反 应 ,这 种 约 就 是 适 合 自 的,
可 以刖 … r。
用 阿 司 林 的 习惯 ,但 如 果 近 期 被 查 出 胃肠

常见用药误区及其原因分析

常见用药误区及其原因分析

常见用药误区及其原因分析用药误区指的是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出现的错误或不合理的行为,在个人或公众中较为常见。

这些误区不仅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治疗失败,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下面将分析一些常见的用药误区及其原因。

1.症状消失后停药很多患者在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就自行停药,没有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整个疗程。

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对药物的作用机理和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认为疾病已经痊愈,不必再继续用药。

然而,许多疾病的治疗需要完成一个完整的疗程,以确保病原体被彻底清除或疾病得到彻底治愈。

过早停药可能会导致病原体残留、耐药性的产生,甚至导致疾病复发。

2.自行增减剂量有些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凭自己的感觉调整药物剂量,例如增加剂量以加快效果,或减少剂量以减轻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这是因为患者自认为对自己的疾病了解更深,认为自己可以更好地调整剂量。

然而,药物的剂量是经过医生仔细考虑和计算的,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自行增减剂量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或不足,进而影响疗效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3.混合用药一些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和中草药。

这是因为患者往往希望通过多种药物的组合来增加疗效。

然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产生影响。

此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用药期间最好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随意混合药物。

4.错误理解副作用一些患者对药物的副作用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副作用是一种药物不良作用的暗示,从而担心副作用的发生,甚至拒绝使用药物。

这是因为患者对药物的副作用知之甚少,对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存在误解。

实际上,药物的副作用是根据临床试验和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和确认的,虽然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副作用的风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

因此,患者应该充分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并正确理解其发生率和严重性。

规避用药误区实现合理用药(上)

规避用药误区实现合理用药(上)

家庭医药 2017.0542用药之道用药编辑/赵欣 jtyy6766@误区1:照搬别人经验用药。

相信小道消息、小广告、偏方,或是听别人说某个药管用,自己也想试试。

专家分析:无论是医院相识的病友还是亲朋好友之间都喜欢交流诊疗、用药的经验。

殊不知,推荐他人照搬自己的用药经验有时反而会好心办坏事,造成不合理的用药情况。

举个例子,小王患失眠多年,药用了不少,可失眠总是迁延反复好不了,一次出差忘了带药,一连3天夜夜辗转反侧,到白天疲惫无比,连领导布置的任务也完成不好。

正好同行的老张带了舒乐安定片并且声称“失眠的时候服一片就好”。

可小王用药之后仍然是难以入睡。

后来问了医生才知道原因很简单,老张的失眠是睡眠时间偏短,但入睡方面却并无困难,所以医生给他开了舒乐安定片,帮助他延长睡眠时间;小王的失眠则是因为入睡困难,服用延长睡眠的安眠药自然效果不佳,应该给予右佐匹克隆、思诺思等睡眠启动药帮助入睡,才能真正缓解失眠问题。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同一种疾病,由于病因不同,或是疾病的类型、临床表现不同,用药也不一样,毕竟没有哪种药可以包治百病。

误区2:久病成“良医”,有病自我药疗。

某一次感冒,医生开了抗生素,病好了,以后次次感冒就自己买来该种抗生素服用,但效果却渐渐“打折”,有时甚至无效。

专家分析:有的感冒是细菌引起的,有的则是病毒引起的,所以盯着一种抗菌素“自我药疗”,显然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就抗生素来说,不同细菌对不同人群、不同部位的侵袭损害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如在社区获得的呼吸道感染与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就不太一样,如果用同一种抗生素,势必取得的疗效不同。

而且,即使是同一种菌,某段时间用某种抗菌素有效,过一段时间就失效了,这是因为细菌很快产生了耐药性,这也就是为什么临床上的抗菌素越来越多,越用越高级。

再比如,对于感染部位规避用药误区,实现合理用药(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主管药师 王国华 / 赵非一不同、细菌不同,用药也不同,如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感染多为球菌,若是发生泌尿系感染则多为杆菌等,需要用不同抗菌素进行治疗。

用药错误及其预防

用药错误及其预防

用药错误及其预防摘要目的:提高对用药错误的重视,预防潜在的用药错误,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复习与用药错误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明确用药错误的概念,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结果:总结用药错误的定义,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加强对医务人员基本的药物知识培训,运用《医嘱和处方计算机输入与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可有效减少用药错误。

结论:应高度重视出现的用药错误,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避免用药错误的发生,降低由于用药错误而给患者和医院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用药错误预防在美国,每年大约有98 000人因用药错误而死亡[1],这甚至超过了美国每年交通事故导致的总死亡人数。

美国FDA估计,在美国由于用药错误每天至少造成1例患者死亡事件,每年至少造成130万患者受到伤害。

在澳大利亚,用药错误大约导致3%的患者入院,其中高达30%是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而在这些用药错误中,有3/4是可以被预防的。

在澳大利亚每年大约有1%的患者由于用药错误而受到伤害[2]。

以上仅仅是官方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每年未被发现和报告的用药错误事件可能多得多。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组织可以做到完全避免用药错误。

“用药错误”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并且影响和威胁到患者安全的重要问题。

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尽可能地减少用药错误也是临床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用药错误的定义1.1用药错误的概念用药错误泛指任何可以预防的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处方、配药和给药错误事件,无论这些错误最终是否导致了任何严重程度的不良后果都属于用药错误。

美国国家用药错误通报及预防协调审议委员会(The National Coordinating Council for Medication Error Reporting and Prevention)对药物治疗错误的定义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疗专业人员、患者或消费者不恰当地使用药物或因此造成患者损伤的、可预防的事件。

此类事件的发生可能与专业医疗行为、健康医疗产品(药品、给药装置等)、工作流程与系统有关,包括处方的开具、医嘱的建立与沟通;产品的标识、包装与命名;药品的调剂、分类与给药;病患卫生教育及药物疗效监测等。

走出抗生素的误区

走出抗生素的误区

走出抗生素的误区文/百里冰,号琬雪宜人我国民众治疗疾病的的习惯是,小病去药店,大病上医院,但去药店买药时有一种必买之药,那就是抗生素,由于长期以来民众对抗生素的一种错误认识,民众认为治疗疾病首先要使其炎症消失,病情才能快速缓解康复,所以不管是感冒发烧还是外伤内疾,抗生素都是必选药物。

现在每个家庭中存放的抗生素药物都有三五种之多,因此,抗生素的滥用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健康杀手。

由于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不了解,百姓把抗生素当成治疗百病的“仙丹妙药”,也把抗生素当成了“消炎药”,这完全是一种缪解。

抗生素和“消炎药”并不是一个概念。

时下,不只是不懂医学的民众频繁使用抗生素,很多民众使用抗生素也是来自一些医生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个病人就开抗生素搪塞,把患者当成了药品顾客,并不管患者是那类疾病。

这种医学界的误导让民众更以为抗生素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针对这种情况,卫生部门正积极地进行宣传抗生素的有关知识,让民众尽快走出抗生素是“万能药”的误区。

误区一抗生素〃等于〃消炎药生活中,人们把抗生素错当成了“消炎药”,认为治疗疾病自然首先要消除炎症,疾病才能康复,殊不知抗生素与“消炎药”并不是一个概念。

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的,而是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作用。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的有益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类药物进入人体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由局部软组织淤血、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误区二抗生素〃可预防感染很多人把抗生素当成了消炎药的同时,也认为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所以在治疗预防感染的疾病时自然也要加入抗生素,并不知道抗生素是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的。

你看了上面的也许会迷惑,到底抗生素是治疗哪些疾病的?既然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使用,那么多医生的处方中都有抗生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家参谋健康顾问栏目编辑刘记强#$%&’()*+,%-+./0"!1,2%
经常有一些公司以“健康讲座”、“免费治疗”为幌子举办各种各样的“义诊”咨询活动,诱骗中老年人购买有所谓“奇效”的保健品或仪器,导致许多老年人上当受骗。

假“义诊”蒙人的五大招术:开始时忌讳“谈钱”
散发宣传单时,一定会强调用的是国际先进仪器,而且是免费的,这是“诱人”的关键点。

免费赠药
采取先用后买等方式,赠一两天的药,以消除老年人的戒心。

收买患者作“托儿”现身说法,夸大宣传重金雇大夫,夸大渲染产品功能和疗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提示———假“义诊”组织者往往以“服务老百姓”的名义与居委会、村委会接洽联系,既能解决场地问题,又容易骗取大家信任。

(熊
德)
煎中药必须遵从一定的科学依据,才能发挥药效。

煎中药时,水温也是有讲究的。

众所周知,中药多数是依靠其中某些有机物质来防病治病的,而这种能防病治病的有机物质都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内,必须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细胞膜渗透出来。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具有一定的孔隙,用水浸取时,有机物很容易通过这层细胞膜进入溶液,然而当蛋白质受热时,则会发生变性凝固。

因此,如果用开水煎中药,中药材一接触开水,细胞膜受热立即变性凝固,不易让有机物分子通过,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就很难扩散入水中,中药的药效自然就要大打折扣,甚至达不到治病目的。

只有采用逐步加热的方式才有利于煎取合格的药汁,发挥疗效。

(小
建)
豆制品即由黄豆加工而成的食品,如豆腐、豆浆、豆腐皮、豆腐干、豆腐脑、腐竹等,营养丰富,品种繁多,是人们喜爱的大众化食品。

但英国贝尔法斯特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安德森博士的最新研究显示:正值身体发育期的男孩如果经常大量食用豆制品,极有可能对他们的外观和未来的生育能力带来影响。

究其原因,与黄豆中的雌性激素有关。

男孩一旦从中摄入了过量的植物雌激素,不但会使第二性征的发育受到影响,使外观不太阳刚,而是过于秀气或女性味太浓,呈现女性化倾向,还会引起精子质量下降,使日后生育发生障碍。

因此,专家提醒家长不要让青春发育期的男孩过多食用黄豆制品,精液质量不高而存在生育困难的成年男性更不宜多吃豆制品。

(李学义)
男孩
别吃太多豆制品
假“义诊”蒙人
五大招术
煎中药不能用开水
走出用药误区
许多人在用药上有一些错误的认识,结果钱花了,药吃了,病情并未好转,有的甚至加重。

01误区一:
补药总是有益。

有些人认为有病必虚,有虚必补,于是买这补药,买那补药。

殊不知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如果阴虚补阳,阳虚补阴,不但补不了身体,反而有害。

31误区二:
新药比老药好。

有人认为新药是医学研究的新成果,疗效肯定比老药好。

其实新药未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疗效不一定比老药好。

!1误区三:中西药结合用疗效好。

有些患者治病心切,看了中医又看西医,中西药同时服用。

由于中西药在医疗原理、原料、制作方法上都不尽相同,混合使用,有时不但不能提高疗效,还会使有效成分相互抵触,甚至发生化学反应。

41误区四:秘方比普通方好。

有些慢性病患者治病心
切,在医院用普通方法治不了几天,就去寻找所谓“秘方”
治疗,结果有的上当,有的疗效还不如普通方疗效好。

51误区五:价高的药一定疗效好。

有些人认为药品价格越高,疗效越好,其实药品不是以疗效高低定价的,是由制药原料来源、生产工艺难易、产量高低、运费多少等因素决定的。

(李国清)
服务部推荐图书
树莓优良新品种育苗与栽培技术,杂交蓖麻高产栽培技术问答!每册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