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中国茶》导读

合集下载

有关中国茶道的书籍

有关中国茶道的书籍

有关中国茶道的书籍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借助书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茶道的起源、发展和内涵,掌握茶道的精髓和技艺。

本文将介绍几本关于中国茶道的书籍,帮助您深入了解中国茶道的奥妙。

一、《茶经》《茶经》是中国古代茶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是陆羽。

这本书是茶道经典桂冠之作,是目前研究茶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之一。

《茶经》阐述了陶器的伦理和技术,介绍了茶叶的种类、质量和冲泡方法等内容。

读者通过《茶经》可以了解到古代茶人对于茶的认识和处理方式,深入领悟茶的本质。

二、《百咏茶谱》《百咏茶谱》是清代乾隆年间工部员外郎陈五立创作的一本茶谱。

《百咏茶谱》以唐代白居易《茶诗》为基础,选用唐、宋、元、明、清各个历代文人墨客的茶歌诗词共一百首。

每首诗词印有诗人的名字和朝代,还注明了茶的种类和泡法。

作者以诗词的形式,将茶的品质、泡法与文化背景融合一体,使读者在欣赏茶歌诗词的同时,领略到了茶的优雅和历史渊源。

三、《新修茶录》《新修茶录》是清代乾隆年间茶学家宋岳庭编写的一本茶叶百科全书。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茶叶的分类、鉴别方法、生产工艺和冲泡技巧等。

《新修茶录》还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全面而精确的茶叶知识手册。

通过研读《新修茶录》,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茶的种类、特点和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茶道修养。

四、《茶香录》《茶香录》是中国当代茶学家陆羽初代传人、茶岚公司创始人陈松龄所著。

这本书集茶香学、茶道学于一身,详细介绍了茶的种类、风味和冲泡技巧。

同时,陈松龄还将茶香与心理学、韵律学、绘画艺术等多个领域相结合,让读者能够更感性地感受到茶的精髓和内在美。

《茶香录》具有知识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是茶道爱好者不可或缺的一本读物。

五、《中国茶道》《中国茶道》是日本茶道史上最杰出的一本关于中国茶道的著作,作者是鸠月宜重。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茶道的历史、流派、茶具、茶艺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关于中国茶道的书籍

关于中国茶道的书籍

关于中国茶道的书籍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茶道作为一门精深的艺术,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茶的热爱和追求,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茶道,许多书籍涵盖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中国茶道的经典书籍,以帮助您深入了解和掌握这门古老而美妙的艺术。

一、《茶经》《茶经》是中国茶道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文献之一。

它由陆羽所著,是中国茶文化的开山之作。

《茶经》系统地介绍了茶的分类、选购、保存以及烹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这本书曾经对后世茶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研究中国茶道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

二、《百茶新谱》《百茶新谱》是中国现代茶道研究的经典之作,作者是茶道专家周易。

这本书主要从茶的品类、特点以及泡茶的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茶道的人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书中配有精美的茶叶照片和泡茶示范,对于读者来说更加直观生动。

三、《茶•生活》《茶•生活》是茶道大师陈砺东的作品,是一本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书籍。

陈砺东以自己丰富的茶道经验为基础,通过文字优美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让读者深入感受茶与生活的融合与交融。

这本书不仅展示了陈砺东对茶道的独特理解,还融入了他对生活的深思和感悟。

四、《周易茶经》《周易茶经》是茶道专家王周初所著,是一本深入浅出的茶道指南。

这本书从茶的起源、品种、制作、品味等方面逐一介绍,内容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作为入门读物。

同时,《周易茶经》还配有丰富的茶叶图片和注释,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茶道的知识。

五、《茶的道路》《茶的道路》是茶道爱好者杨海英的心路历程。

她从自己的茶道修行经验出发,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融入书中,用诗意的文笔展示了茶道的魅力与哲学。

这本书虽然不是传统的茶道教材,但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真诚的表达,让读者更深地领悟到了茶道的内涵。

以上是关于中国茶道的几本经典书籍的简要介绍。

这些书籍涵盖了茶的分类、选购、制作与品味等方面的知识,对于茶道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茶叶大辞典

中国茶叶大辞典

这部辞典的广度和深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涵盖了各种茶叶类型、制作 工艺、品鉴方法等基础知识,还涉及了茶叶历史、文化、贸易等方面的内容。这 使得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茶叶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享受这一美妙 的饮品。
这部辞典的编写团队无疑是一流的。作者陈宗懋先生是中国茶叶界的权威人 士,他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他的团队成员也都是 茶叶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使得辞典的内容既具有权威性,又具有可读性。
《中国茶叶大辞典》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图书。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 值,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无论大家是茶叶爱好者还是研究者,都可以从中获得 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茶叶爱好者和研究者的重要 参考工具,也会成为茶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目录分析
《中国茶叶大辞典》是中国茶叶领域的一部巨著,也是一本全面、权威、实 用的工具书。通过对这本书的目录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内容涵盖的范 围以及其对于中国茶叶的全面解读。
精彩摘录
茶,这种神奇的植物,它的每一片叶子都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魅 力。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到现代的文人墨客,无不对茶赞誉有加。而今,我们将 要深入探讨的是《中国茶叶大辞典》中的精彩摘录。
这部辞典,以其全面而深入的内容,详尽介绍了中国茶叶的历史、文化、制 作工艺、品种及其特性等各个方面。每一页都充满了对中国茶叶的热爱与敬意, 它们既是一部详尽的茶叶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部浓缩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粹。
再次,这部辞典对于茶叶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不仅可以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各种茶叶的特点,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茶叶命名的历史和文化背 景。这对于茶叶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这部辞典还配以大量的插图和图片,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茶叶的生 长环境、制作过程和品饮方法。这些图片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茶叶。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茶与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对茶的描写,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中都有 大量关于饮茶、茶道、茶具的描述,展现了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饮茶习俗,还体现了人们对自 然、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茶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现代茶 文化更加注重个性化、时尚化和多元化,各种新型的饮茶方式和茶文化活动不 断涌现。
文化艺术灵感 茶文化对中国的诗词、绘画、音乐 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 无数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茶的种类与分布
绿茶
以鲜叶为原料,未经发酵,色 泽鲜绿,是中国茶的主要类型 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
、湖北等地。
红茶
以新鲜茶叶为原料,经过发酵 ,色泽红润,味道醇厚。主要 分布在福建、安徽、湖北等地 。
乌龙茶
半发酵茶,色泽乌润,滋味醇 和,香气浓郁。主要分布在福 建、台湾、湖南等地。
黑茶
以老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 色泽黑褐,滋味醇厚回甘。主 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浙江等
地。
02
茶的制法与品鉴
茶叶的制作过程
晾青
将采摘后的茶叶摊放在阴凉通 风处,使其自然萎凋。
揉捻
将杀青后的茶叶揉成条状,促 进茶汁液的挤出和均匀分布。
茶文化的国际传播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各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 和地区开始学习和传承中国茶文化,举办各种茶文化活动,促进了各国之间的 文化交流和友谊。
05
中国各地茶俗
福建闽南地区的功夫茶
总结词
福建闽南地区的功夫茶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注重茶具的精致和泡茶的技 艺。

向老年人推荐的50本优秀出版物

向老年人推荐的50本优秀出版物
这些出版物主题鲜明,内 容丰富,题材多样,贴近老年 人生活,涵盖医、食、住、行、用、 学、娱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符 合老年人的阅读特点和需求, 有利于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老 龄观,有利于倡导老年人终身 学习、奉献社会、自尊自爱的 时代风尚,不断满足老年人精 神文化需求。
60 民心
2019 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目录
文物出版社
16 达里奥·福聊绘画大师(3 种)
浙江摄影出版社
17 西窗琐言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18 小人书大人物:中国连环画大家群英谱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 词的创作与吟诵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 翰墨名家:芥子园中国画技法丛书(6 册)
河北美术出版社
21 老唱片(1-4 辑)
山东文艺出版社
22 娘
山东文艺出版社
23 牵风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4 福姥姥
中国文史出版社
25 生别离——陪伴母亲日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养生保健类
26 老年慢性病防治与家庭护理 400 问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7 吃的误区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8 脑健康读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9 哈佛家庭医学全书 中老年健康手册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30 我的健康厨房:范志红谈厨房里的饮食安全
湖南人民出版社
8 故宫
中国工人出版社
9 贴出年的吉祥——中华春联大全
农村读物出版社
10 莫砺锋讲唐诗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11 图说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12 中国人的老礼儿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3 中华玄机
天地出版社
文学艺术类

中国茶图鉴

中国茶图鉴
常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绿茶对人体的刺激性也较大,容易失眠、脾胃虚寒的人应减少饮用。
从早期的鲜叶直接咀嚼,到汉代的药用祭祀,到唐代的熬煮加盐,再到宋代的制饼、研粉、调膏、点茶,主 流的茶事活动就是全叶利用。而到了明代,茶叶变成了萃取茶汤,制茶工艺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杀青的温度 提高了,酶促氧化反应被利用了。这一切的一切,反映出茶从药品走向食品继而成为饮品的主线。
精彩摘录
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青茶)、红茶、黑茶,这是用颜色分类的六种,还有两种分别是普洱茶和花茶, 普洱茶原属黑茶,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普洱茶单独分为一类。
四大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
常见的乌龙茶有铁观音、大红袍、水金龟、冻顶乌龙等。
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生茶靠近绿茶的感觉,熟茶靠近黑茶的感觉,而它又是一种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变 化的茶,茶种也特定为云南大叶种
中国茶图鉴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茶艺
茶叶
典藏本 茶
白茶
山茶
雪芽
中国
择器
水 绿茶
云雾

乌龙
牡丹
红茶
毛尖
中国
茶叶
内容摘要
零基础茶道茶艺入门,300余种茶叶图鉴速查,一本书让你读懂中国茶。精装彩图典藏本,满载奉送茶艺精 要;选茶、论水、择器、冲泡、鉴赏,从喝茶到懂茶;茶史、茶文化一本通,茶人入门到进阶必备。
读书笔记

接触茶后,发现旅行还有件可做的事就是到目的地前,翻翻这样的书,看看当地有什么茶,然后到了去巡茶。 之前买了陈宗霖老师的《中国茶经》,但图片少,茶品类介绍也不全面。 品类齐全,解析细致。 立志把书中所有茶都品一遍,现在只喝过几十种,每种茶确实都有自己独特风味,每次都有惊喜。 粗略翻看一遍,很实用,很务实的一本书,对于了解和学习茶文化很有意义。 作者写得很详细,比较好的一本科普入门书,对茶感兴趣的值得一读。 很专业很美很有茶韵,同时也很适合小白学习入门很好理解的一本茶书~能学很多知识哦。 茶小白了解茶选的第一本书,书中详细的记录了茶的种类、冲泡方法、味道等等,等在喝一些茶之后再来看 看。 初识中国茶和茶文化,对比后选择读这本书。 书很好读。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总结词
全发酵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
详细描述
红茶是中国的另一大茶类,经过全发酵过程,茶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红茶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步骤,其中发酵是形成红茶特有品质的关键环节。
半发酵茶,色泽青黄,口感清香。
总结词
乌龙茶又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类。其色泽青黄,口感清香持久。乌龙茶制作工艺包括晒干、晾青、揉捻、杀青、复揉和干燥等步骤,其中晒干和晾青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的重要环节。
当客人离开时,主人要主动为客人送行,并邀请客人下次再来。客人也要向主人道别,并表示感谢。
在茶馆中,人们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或打闹。同时也要注意卫生,不要随意丢弃垃圾或破坏环境。
在茶馆中,人们还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不要进行违法活动或扰乱社会治安。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财物安全和茶,色泽黑褐,口感醇和。
详细描述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类,经过长时间的陈放和发酵,茶叶色泽黑褐,口感醇和。黑茶制作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等步骤,其中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环节。
轻度发酵茶,色泽黄绿,口感醇厚。
黄茶属于轻度发酵茶类,其色泽黄绿,口感醇厚鲜美。黄茶制作工艺包括杀青、闷黄、干燥等步骤,其中闷黄是形成黄茶品质的关键环节。
泡茶流程
02
泡茶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温壶温杯、置茶、注水、闷香、倒茶、分茶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泡茶者熟练掌握。
泡茶技巧
03
泡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注水方式、闷香时间等。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泡茶技巧,泡茶者需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口感和香气。
茶文化的特点包括饮茶环境的美学追求、泡茶技艺的精湛、茶具的精美绝伦等,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中国茶道的入门书籍

中国茶道的入门书籍

中国茶道的入门书籍中国茶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价值。

对于初学者而言,选择一本好的入门书籍非常重要,它可以引领我们领略茶道的魅力,了解其历史渊源和基本知识,同时提供实用的泡茶技巧和品茶经验。

以下是几本值得推荐的中国茶道入门书籍。

一、《中国茶道》《中国茶道》由中国茶叶专家、艺术家和作家应砚撰写,是一本经典的中国茶道入门书籍。

这本书首先介绍了茶道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由浅入深地讲解了茶道的哲学思想、礼仪和装束礼乐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茶叶和泡茶技巧,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茶道指导。

二、《茶经》《茶经》是冯景编写的一本茶道入门经典著作,在茶道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

这本书简洁明了地介绍了茶叶的种类、茶叶的品质鉴定和选购等基本知识,并详细解析了茶的制作工艺和泡茶的技巧。

此外,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观点和心得,使全书更具魅力和独特性。

三、《茶话会》《茶话会》是茶艺大师陆羽所著的一本茶道经典之作,被誉为茶道的百科全书。

这本书内容详实,系统介绍了中国茶叶的种类、泡茶的工具、茶道的礼仪以及品茶时的细节要求。

读者通过《茶话会》可以充分了解茶的文化内涵、茶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茶道中情景的设定和流程。

四、《茶经初探》《茶经初探》是一本由茶道专家编写的入门教材,内容丰富全面,适合初学者阅读。

这本书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全面介绍了中国茶道的起源、流派和发展历程。

同时,书中还详细讲解了茶具的分类、茶叶的品质以及茶道的审美风格,使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茶道的魅力。

五、《品茶的智慧》《品茶的智慧》是知名茶道大师彭鹏主编的一本茶道入门书籍。

这本书着重介绍了品茶的方法和技巧,从五感体验和心理感受两方面探讨了如何正确地品味茶的醇香和口感。

此外,作者还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品茶的注意事项和修养要求,使读者在学习的同时更有思考和体会。

通过阅读上述入门书籍,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中国茶道的基本概念、历史和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书读懂中国茶》导读
品茗读书会的各位茶友书友:
大家好
我是孙瑞江,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陈龙老师主编的《一本书读懂中国茶》,此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此书今年11月份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评选为“2019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出版物”。

陈龙,出生于中国茶叶第一镇--安溪县感德镇,茶书网创始人、主笔,品茗读书会发起人。

咖啡、饮料、奶茶……任何一种饮品都无法取代茶的地位,从古至今,饮茶风尚一直都在传承着,从未间断。

爱茶就要懂茶,就要懂茶文化。

本书首先从为什么喝茶说起,再说冲茶喝茶,再去了解各种茶的品种,随后才是茶的种植、加工、选购、存储,以及茶具、水、茶俗茶礼、茶史等用具与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

总之,本书是想让不懂茶的人开始了解茶,并喜欢上茶、爱上茶,一本书就能找到自己想知道的品茶秘籍。

茶源于中国,中国是茶树的故乡,中国的西南三省云南、四川和贵州及其毗pí邻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地带。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好茶生长的基础在于土壤、气候和地形。

中国茶叶产区辽阔,北起山东蓬莱,南至热带海南岛,西到西藏林芝,东至台湾岛,分为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和江南茶区。

横跨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区。

包括浙江缙云、四川蒙顶山、湖北恩施、广西苍梧、贵州石阡qiān、安徽休宁、江西仪征等名茶之乡。

茶树的树型有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之分,茶树由根、茎、芽、叶、花、果组成。

茶叶采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茶叶的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还关系到茶树的生长发育和寿命,茶叶采收分春、夏、秋、冬四季采摘,春茶根据时间又分为早春、晚春、清明前、清明后、谷雨前等茶,其中以清明、谷雨之间的茶品质为最佳。

茶的鲜叶规格分为茶芽、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一芽五叶,根据叶子展开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三叶初展。

茶在我国古代就备受欢迎,被赞为“养生之仙药,延年之秒术”,如今茶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天然饮料。

茶叶兼具营养价值与药理作用于一身,它含有450种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不少于20种矿物质。

经试验测定,一杯咖啡含有80-100毫克的咖啡因,而同样一杯茶中咖啡因的含量则是30-75毫克,因此喝茶上瘾的概率小。

需要注意的是,茶叶中含的咖啡因成分有一定的耐受性,长期喝浓茶对健康不利。

与其它饮料相比,茶有着不可替代的健康地位,可以清除体内垃圾、减肥瘦身,降脂降胆固醇,清除腹部脂肪,美容养颜,预防便秘又抗癌,对抗电脑手机辐射,清血管、降三高,提神醒脑、利尿解乏。

茶叶的价格主要有品质和级别决定,品质主要指茶叶的产地和树种,级别由采摘的芽叶和加工工艺决定,例如西湖龙井的级别主要是采摘时间和采摘部位有关,茶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价格就相差很多,同样是龙井,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是最贵的。

同样的茶叶、手工制作的通常要比机器加工的贵,所以大家在购买茶叶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和口味进行选择。

八因子评茶法,用以评定茶叶品质,审评内容包括条索(或颗粒)、整碎、净度、色泽、汤色、香气、
滋味和叶底八项,通过采用一些易掌握和运用的技能,并指定审评区分出差别的因素,从而得出有关茶叶品质的结论。

选购茶叶需货比三家,不可过分追求新茶,要避开产地、原料、品牌等造假。

购买前先试茶,最好预选两三种品质类似、价格相近的茶叶,先看看干茶外形,再分别冲泡试饮。

如茶汤清澈明亮,入口觉得甘甜鲜香、口感润滑为好,如汤色深、浑浊,口感苦涩则差,不宜购买。

茶叶吸湿及吸味性强,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及异味,若储存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在短时间内失去风味,而且越是轻发酵、高清香的名贵茶叶,越是难以保存,影响茶叶变质的因素涉及温度、水分、氧气及光照等。

保存茶叶除了要注意高温、防潮、避光外,还要注意密封、防异味、防压等。

茶叶储存一般采用茶叶罐、食品袋、暖水瓶、冰箱及干燥剂贮存等方法。

人靠衣裳马靠鞍,品茶也需要茶具。

泡茶的器具从古代开始,不断改进,功能越来越精准细化,使品茶的过程趋于完美。

茶具的造型各异,色彩繁多,精美别致,是品茶时不可或缺的情趣。

基础茶具包括茶壶/盖碗、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茶盘、茶叶罐、茶滤、茶巾。

煮水器具包括饮水机、电热水壶、陶壶、玻璃壶、铁壶、银壶等煮水壶和炭炉、电磁炉、电陶炉等煮水炉。

茶道六君子是功夫茶艺里的辅助工具,材质通常为竹木或金属,包括茶筒、茶漏、茶夹、茶则、茶针、茶刮。

其他小道具包括茶荷、壶承、养壶笔、杯垫、茶刀、盖置、茶夹架、水洗等。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各地、各种泡法都会产生一些茶俗茶礼,并运用于喝茶泡茶之中。

泡茶包括行走、站立、坐姿、跪姿、行礼等肢体语言礼仪,还包括奉茶、泡茶礼仪。

北京大碗茶、潮汕Chaoshan工夫茶、广东早茶、四川盖碗茶、蒙古族奶茶、藏族酥油茶、侗dòng族打油茶、白族三道茶等不同地方、不同茶类有不同的风俗礼仪要求。

本书还介绍了大量的茶知识,比如、新茶与旧茶的区别,什么是明前茶和雨前茶,自来水怎么处理更适合泡茶,茶叶用量多少合适,水温对茶叶影响大吗,一杯茶冲泡多少次为宜,什么是醒茶,春夏秋冬适合喝什么茶。

同时介绍了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等大量中国名茶,通过茶的介绍、正确的品茶、购买、品鉴方法来了解名茶、品鉴名茶。

各位茶友可以静静欣赏,慢慢品味。

读书喝茶是一辈子的事。

这里是品茗读书会,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