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完全竞争市场

合集下载

完全竞争市场案例

完全竞争市场案例
多数制造业产品都有自己的商标,这些商标对购买者来说是识别标志。但是,不同种
类产品商标的重要性不同。对一部分产品业说,商标对购买者非常重要,因此,这类产品
的生产者可以通过创名牌战略,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提高生产集中度。目前我
国已有许多制造业产品市场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向名牌集中的趋势,例如排名前12名的产品
劣势。这些企业的自下而上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属政府主管部门对投资、投入品
和市场份额的控制能力和影响能力,然而改革以来,“高层次”政府的控制能力的影响能力
都急剧下降。换言之,这部分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相对于缩减了的下放干预能力,显得过多
过大。新建企业的这些优势,使其能够在原有大中型棉纺织企业经营普遍困难的情况下,
业中退出,使全行业的低利润率或负利润率的状态持续下去。可以看出,“进入企业过多”、
“全行业长期低效益”和“竞争及低效益不能产生淘汰作用”是“过度竞争”的三个主要
表现。然而在中国,“过度竞争”的行业往往还有另一个特征,即在“过度竞争”状态下,
仍有许多新企业继续进入这个行业。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边积压、边亏损、边生产、边建
在分析棉纺织行业困境时,最经常指出的问题是生产能力过剩。本文要提出的观点是,
棉纺织行业的困境主要是由转轨过程扭曲和行业特点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或过度竞争是
其结果而不是原因,直观的比较能帮助我们恰当理解生产能力过剩对棉纺织行业的影响。
首先,与许多制造行业相比,棉纺织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并不严重也不典型。按
一。70年代以后,产棉区新增棉纺生产能力较快,到80年代末期占到全国新增生产能力
的三分之二,使得产棉区存量生产能力占全国棉纺生产能力的份额从70年代以前的三分之
一升到一半。

宏观经济学第7章完全竞争市场

宏观经济学第7章完全竞争市场
20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是指企业数目给定、企业设备 给定的情况下的市场均衡。
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MR=MC=P, 但由于P的相对位置不同而有以下情况。

21
(1)P>AC(存在经济利润的均衡 )
P SAC P1 AVC F SMC 0 Q1 E
Q
22
(P=AC(经济利润为零时的均衡)
9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①市场中买着与卖者数量众多,均为既定市场价格接受者。
②所有卖者出售的产品均为同质产品。即:无差别产品或完 全替代品。
③市场中不存在进入、退出壁垒(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短期——可变投入的自由流动。 长期——所有要素可自由流动。 ④信息完备:充分的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信息,充分的价格信 息,充分的交易伙伴的信息,不会有任何人以高于市场的 价格购买,也不会有人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
第七章 完全竞争市场 Perfect Competitive
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衡 第四节 衡 第五节
市场与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均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和行业的长期均 市场效率
2
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类型
3
一、市场及其类型


1、市场 市场指从事物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洽点。 从本质上讲,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 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 种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 所有参与交易的物品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产品和生产要素。因此,经济学中的市 场可以分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根据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 能产生的影响,将完全竞争行业区分为成本 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 它们的供给曲线有各自特征。

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点

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市场营销概述1.1市场1.1.1市场的含义从狭义上讲,市场是买卖双方交易商品的场所。

(有限的区域)这些市场具有共同的特点:既有买方也有卖方;有一定的交易场所和条件;有较为固定的交易场所。

从广义上讲,市场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看,市场是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的全部。

从企业营销的角度来讲,市场是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三要素的综合,用公式表示就是: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1.1.2市场的特点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有序性。

1.1.3常见市场类型1.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根据地域特征不同)2.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根据市场竞争的程度划分)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买卖双方都是价格的净接收者,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有充分的市场信息,价格自发地调节着商品的供求关系。

完全垄断市场是一种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对立的极端形式的市场类型。

完全垄断市场中,由于存在着专利技术、资源等因素的垄断,或者凭借政府的力量,只有唯一的买主或卖主,其他人不可能参加竞争,以垄断高价货垄断低价的形式决定垄断利润。

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由少数几个大企业垄断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大多数小企业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的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百家争鸣的状态。

3.有形商品市场和无形商品市场(根据产品的形态划分)无形商品市场是指为满足人们对资金及各种服务的需要而提供各种无形商品的市场,如金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

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种形式。

货币市场主要用来调节短期的资金余缺,它通过银行业之间的拆放、商业票据的贴现、短期债券的出售等方式,融通短期资金,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资本市场是进行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它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及长期抵押贷款等方式,讲储蓄转变成中长期的投资,为扩大再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单选 判断 名词解释
单选 判断 名词解释
支撑 分值
目标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5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5 目标3
目标1 5
目标2
目标1 5
目标3
难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听讲,做好
思政元素: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对待
目标1
三、需求
笔记
4 效用价值论
目标2
理论
课后:复习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运用讲
目标3
巩固重点
授法和案例法开展教学,辅以启发式提问以提高学
和难点问
生学习兴趣并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重点:生产函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最佳生产 课前:预习
金融与贸易学院
二、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是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入门课程。《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 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及其改善途径。研究内容包括供求与价格、 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 配、一般均衡和效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强调专业基础知识 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能够 运用微观经济理论进行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并理解微观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目 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训练经济学直觉, 的能力

标 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

06-1市场的内涵

06-1市场的内涵

市场的内涵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当城市成长并且繁荣起来后,住在城市邻近区域的农夫、工匠、技工们就会开始互相交易并且对城市的经济产生贡献。

显而易见的,最好的交易方式就是在城市中有一个集中的地方,像市场,可以让人们在此提供货物以及买卖服务,方便人们寻找货物及接洽生意。

当一个城市的市场变得庞大而且更开放时,城市的经济活力也相对会增长起来。

这就是市场。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因为商品买卖交换关系,产生了市场。

市场的本质本质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内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市场中的商品交换只是现象而已,真正的本质是需求交换,是欲望交换,是商品满足需求的过程。

这个交换过程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规则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繁荣需求交换。

所以,市场的本质内涵包含三个要素:需求、满足、交换规则。

(一)需求与欲望需求是需要满足的欲望,有欲望不一定有需求,但欲望是需求的前提,没有欲望就没有需求。

在市场上,需求者就是买家,就是消费者,就是顾客,就是使用者,就是需要满足的人。

母亲带着小孩来买玩具,付钱的是母亲,玩玩具的是小孩,家里的父亲对小孩的玩具提出限制性要求,这三个人中谁是真正的顾客,应该满足谁的需求,是小孩的还是三个人都满足。

有欲望,也就是想买,但买不起,也是没有需求。

所以,简单来说,需求就是想买又买得起的欲望。

关键要清楚,谁来做买的决策,谁就是需求的主体。

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有:1、商品本身价格。

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是。

2、替代品的价格。

当所谓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比如煤气和电力等。

一般来说,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消费者就会把其需求转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从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减少,反之亦然。

3、互补品的价格。

第三讲__拉姆齐模型

第三讲__拉姆齐模型

At wt Lt r t At C t代入得 :

a wt r tat ct nat na t 表示人口按n速率增长时使家庭人均资产保持原有水平必须追加的投资或储蓄.

方程a wt r tat ct nat表明:人均资产随着人均收入wt r ta t的增长而增长,
随着人均消费ct和人口扩张率n 的上升而下降.这是家庭消费最大化的第一个限制条件.
ln C1/ ln P1/
C2 P2
得 u '(C) .同理我们可证明一个两期效用函数 :
u ''(C)C
U C11 1 C21 的 u '(C) .
1 1 1
u ''(C)C

将u
'(C)
C
,
u
''(C
)
C
1代入r
u c gc uc
gcc

得 : c 1/ r ,该式表明,r大于,等于,还是小于
首先建立这种家庭最优消费选择模型的是拉 姆赛(Rmsey,1928) ,凯斯(Cass)和科普曼斯 (Koopmans)在1965年又分别对它作了改进,我 们把这种类型的增长模型称为"拉姆赛模型"。
回顾:黄金分割律、最优消费和黄金率 资本存量水平
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s被假定为外生参数, 储蓄率的变动将影响稳态的人均消费和动态的人 均消费水平。当 s sgold 时,与最优储蓄(相对应 于最优资本存量和最优消费)相比会出现“过度 储蓄”(即“过度积累”)的情况,而一个高于 黄金率的储蓄率被证明是动态无效的s 。s当gold 时,只有在给定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权 衡参数的条件下,才能判断增加储蓄率的合理性。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4006课程学分:4课程总学时:56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产生的许多经济理论。

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大体上可归为三类:一是个体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厂商的经济行为;三是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

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市场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内容。

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

2、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阶段必修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

3、主要内容有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

4、本课程全部为理论讲述,课时安排为47节课讲授加7课堂练习,2节课复习,共56个学时4个学分。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评价采取出勤率占10%,平时作业成绩10%,笔记20%,期末考试成绩60%。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

所以,要求学生掌握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内容。

(二)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教师推荐的资源自觉学习,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微观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

3、能“洋为中用”,能够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

(≡)素质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理性消费和高效的资源分配。

2、具有强烈的资源稀缺意识;3、培养关心时事政治和经济政策的浓厚兴趣,能够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激励效率的角度理解和应用经济政策和制度。

王云多劳动经济学教案

王云多劳动经济学教案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主讲教师王云多一、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现代劳动经济学学科系统的课堂讲授和学生广泛参与的较为深入的课堂讨论,使学生全面、系统和较为深入的掌握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应用的主要内容。

学习用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成长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微观及宏观的问题。

并为劳动经济学及劳动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源方向的本科论文选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三、教学方式:1、课堂讲授:教师就现代劳动经济学中的一些主要内容的要点、难点及发展动向、实际政策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教授。

2、课外阅读及网上案例收集:教师将在每章内容讲授后提供课后阅读书目及有关刊物文章目录。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每人本学期通过INTERNET或其他媒体或其它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个劳动经济学研究和分析的实证案例(2000字左右)。

3、课堂讨论:每章讲授完后,就每章有关理论和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分析讨论。

每次讨论前,指定5人一组中2人作为重点发言者,并提交书面发言材料。

其他同学应积极参加讨论。

四、使用教材及阅读书目:1、使用教材:《劳动经济学》,曾湘泉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2、阅读书目:《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SIXTH EDITION, RONOLD G.EHENBEG,ROBERT S. SMITH,1997《THE ECONOMICS OF WOMEN,MEN,AND WORK》,THIRD EDITION, FRANCINE D. BLAU, MARIANNE A.FERBER, ANNE E.WINKLER.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0年《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10期;《劳动经济》2001年1-2期; 2002年、2003年《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
•p
•0p
•B
•AC
•1p •2p
•S
•AVC
•3p
4
•MC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供给
•s(p)
•p
•0p
•LAC
1
•p
2
•LM
C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
厂商的供给曲线表示给定价格水平下令厂商利润最大化的 供给量,这种关系也可理解为:对于给定的产量水平,存 在一个价格水平令厂商利润最大化。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 斜,因此产量越高,对应的最优价格水平也越高。这意味 着对于给定产量水平q之前的每一个产量,生产者愿意接受 的价格都低于q所对应的最优价格水平。因此,生产者实际 获得的收益与他愿意接受的收益之间存在一个差值,这个 差值称为生产者剩余。可以用价格线以下,供给曲线以左 部分的面积表示。
第3讲完全竞争市场
2020年6月6日星期六
一、完全竞争
1. 问题的提出 2. 完全竞争

问题的提出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最优化分析:给定价格下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 局部均衡分析:单个产品市场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分析:所有产品市场的价格决定
第一讲和第二讲属于第一层次 第三至第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要在第二层次展开,并在第三讲简
•AR=MR=p •d

利润最大化
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p •MR=AR=p •MC
•E2
•E1
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成
本等于价格,并且是在边际成本曲线
上升的部分
•q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
• 利润最大化条件是MC(q)=p。因此, MC曲线上的点代表了 在每一市场价格p下令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最优产量q,换言之 ,MC曲线代表了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 由此,可以根据MC(q)=p求解出供给曲线q=s(p)。
•AR= p •q
•MR

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
一阶条件要求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二阶条件要求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小于边际成本
曲线的斜率 上述条件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厂商

利润最大化
市场需求曲线(market demand curve )由消费者行为决定,向右下方倾斜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收益和收益曲线
收益(revenue):厂商的销售收入
总收益(total revenue,TR) 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AR)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MR)

收益和收益曲线
收益曲线
平均收益曲线AR与需求曲线D重合 •p ,向右下方倾斜
边际收益曲线MR位于AR曲线 下方

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
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price-taker),单个厂商不能 影响市场价格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可以完全不考虑其他厂商的行为 ,也不用考虑价格决定问题,只需要关心产量的问题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
1. 收益和收益曲线 2. 利润最大化 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 4.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供给 5. 生产者剩余
1.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 2.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 3. 经济租金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
短期内不存在厂商的进入和退出,某一行业的厂商数量是固 定的。行业短期供给曲线由该行业内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的水平加总得到。这条曲线向右上方向倾斜,代表了在每一 价格水平下该行业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最优产量。即:
•D
行业(或者这个厂商新建一家厂商
),行业供给曲线为S2;…直至第5 家厂商进入,出现负利润。该行业
最多容纳4家厂商,每家厂商均获得
正利润
•p
若市场需求足够大,能够容纳的厂 *
商足够多,则市场供给曲线近似平
行,此时每个厂商的利润趋近于0

•S •S
1 2
•s1
•s2
•S
•+
•+…
=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
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与行业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行业短期均衡 ,即均衡价格和行业均衡产量
在均衡价格下,单个厂商的利润存在几种情况: a. 价格在AC曲线最低点之上:正利润 b. 价格经过AC曲线最低点:零利润 c. 价格在AC曲线最低点和AVC曲线最低点之间:负利润, 但维持生产 d. 价格在AVC曲线最低点之下:负利润,停产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
行业短期供给:图示
•s1 •AC1
•s1 •AC2
•s1 •AC3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
假定每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相同 ,令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为 AC*=AC(q*),则p*=AC*是令厂商继 续经营的最低价格
行业内有1家厂商时,行业供给曲线
为S1;正利润诱使第2家厂商进入该
但我们更关心的是生产者剩余的变动,而无论是短期还是 长期,生产者剩余变动都等于利润的变动,因此可以用利 润的变动来衡量生产者剩余的变动(即生产者福利的变动 )

习题
习题3-1
%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c(q)=q2+10,q>0, c(0)=0,试求其供给函数。

三、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
demand curve facing a competitive
firm):
•p
a. 在市场价格处是水平直线
b. 高于市场价格时需求量为0
•p
*
c. 低于市场价格处是整个市场需求曲
线
•D
•d •q

利润最大化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由于厂商的销售价格不变,因而 AR=MR=p,即需求曲线、平均 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合 的,是一条水平线。
我们用生产者剩余衡量厂商的福利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长期
•s(p)
•p
•E
•F
•LAC
•D
•B
•p
•A
0
•LM
C
•O
•q •q
•0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短期(p393)
•s(p)
•p
•E •AC
•F
•AVC
•D
•p
0
•B •A •MC
•q •q
•0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的变动
从长期来看,生产者剩余等于利润;从短期来看,生产者 剩余等于利润加上不变成本
单涉及第三层次的内容

问题的提出
市场上生产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决定了产品市场 的价格,我们称这些方式为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或市场环境(market environments)。 市场环境构成了对生产者的市场约束
本讲涉及最简单的市场环境——完全竞争,下一讲 讨论其他类型的市场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