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国住宅区域几种新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初步可持续性评估
【案例赏析】19经典案例,构建雨水花园可持续生态的迷人景观

【案例赏析】19经典案例,构建雨水花园可持续生态的迷人景观海绵城市的关键在于雨洪的管理。
雨水利用的主要景观措施为屋面集水、滞留池、生态调节池、植草沟、人工湿地等。
雨水间接利用的措施有渗滤沟、渗滤池、低洼绿地、梯田、花畦等。
在实际的应用中,雨水通常是通过绿地生态水渠和道路渗滤沟等雨水收集系统得以收集,通过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和生物处理等净化系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然后将水储存在人工湖或者地下贮水沟或贮水池中。
渗滤池花畦绿地生态水渠道路渗滤沟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这完全符合'海绵体'的特征。
这种雨水利用的方式是实现海绵城市的重要手段。
国外关于雨水花园的案例很多,以下介绍12个国外雨水花园的典型案例。
美国波特兰雨水花园美国波特兰位于美国西北部,受季风气候影响,是一个多雨城市,解决过多的雨水问题就成了波特兰市首要问题。
波特兰的雨水园运用现代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创造出的一种自然的生态空间,成功地平衡了自然生态和人工间的对立。
美国波特兰唐纳德溪水公园唐纳德溪水公园位于美国波特兰市俄勒冈州的心脏地带,是茫茫城市海中的一片绿洲,为当地居民提供一片逃离城市喧闹的安静空间。
这片公园的面积为一英亩,是切合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公园典范。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林地雨水花园在西北路易斯安那州的这个住宅占据了5英亩的土地。
这片区域的山坡上有着繁茂的松树和本土的硬木植被。
一条在西部边缘位置的南北走向的山沟,是大约周围100英亩森林的排水走廊。
美国霍伊特公寓雨水花园雨水花园的设计目标是对所有从屋顶流下的降水进行引导和暂时储存。
工程设计巧妙而细致,能够收集、储存降水,并对其水质进行进化处理。
解析LID低影响开发理念

最佳功能 网络中位置 墙面绿化 水流控制/ 在网络起始处,直 过滤 接连接屋顶 屋顶绿化 过滤/处理 网络的起始处 尺度 从小尺度的住宅应用 到较大尺度的商业应 用 从小尺度的住宅应用 到较大尺度的商业应 用 从小坡的街边到大尺 度的场地 从停车棚到停车场到 街道 管理措施 根据不同的物种偶尔需要浇水和修剪
检查屋顶隔离屋,也要例行检查植被和维护 排水流路径 经常性的垃圾和沉淀物,刈割 要利用真空吸尘器的去除沉淀物;植草铺装 需要刈割和灌溉维护植物
过滤带
主要处理系统的上 游 可渗透铺 过滤/渗透 处理系统的上游, 装 /处理 去除沉淀物和减少 径流量 滞留塘 滞留
过滤
集水区和径流下游, 10英亩或更大的径流 经常的垃圾清理和不定时的沉淀物移除,土 场地外雨洪管理系 面积的水域 壤中沉积污染物需改良或清除。 统上游 根据汇水区径流面积 需要特殊的设备来移除垃圾和沉淀物 确定尺度 最大集水区面积25英 检查和清除沉淀物 亩 居住区,商业区和工 每半年检查一次,移除沉淀物、聚集垃圾和 业区,根据区域降雨 碎屑物。以保证排水功能顺畅 量,水域径流面积不 小于10英亩
1
2 3 4 5 6 7
径流收集表面
位于树木附近有叶片滤网的排水沟 有沉积物收集的落水筒连接到地下停水处或直接到 蓄水池或罐 接到蓄水池或罐的管道,典型的为4英寸 碎片和沉积物拦截,初次冲刷装置 雨水入口 检修和维护通道
8
9 10 11 12 13 14 15
蓄水池或罐溢流管,连接到灌溉系统或补给地下水的渗水沟 景观灌溉过滤器 可选择的沙滤 灌溉和加压泵 灌溉系统供水管线 树叶与碎片过滤筐 软管水龙头 带有过滤系统的可选择的灰水和饮用水联结
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屋顶与雨水收集系统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屋顶与雨水收集系统研究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关注。
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系统成为了热门话题。
它们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还能够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
绿色屋顶,又称为草皮屋顶或植被覆盖屋顶,是一种利用植物种植在建筑屋顶上形成绿色景观的设计。
绿色屋顶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热峰值温度,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
它们能够吸收太阳能,并将部分能量转化为蒸发潜热,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除此之外,绿色屋顶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改善周围空气质量。
此外,绿色屋顶还能够减少雨水径流,提高城市的水滞留能力,减少洪涝的风险。
与绿色屋顶相辅相成的是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是一种利用建筑屋顶收集雨水的技术。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雨水往往被排放到下水道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然而,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减少,人们开始寻求更好的利用方式。
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收集并处理雨水,用于灌溉、洗浴和冲厕等用途。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人们能够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降低用水成本,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选择合适的植被和材料非常重要。
植被应该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能够耐受极端温度和干旱。
同时,选择适合的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防水和绝缘效果。
其次,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系统的结构和排水系统。
合理的排水系统能够确保雨水的正常流动和排放,避免水患的发生。
此外,绿色屋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以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
然而,尽管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系统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有很多好处,但它们在实施上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成本相对较高。
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系统需要额外的材料和设备,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当前,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提供补贴和奖励措施,促进更多的建筑师和开发商采用这些技术。
此外,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案例分析
• 总结词: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京奥运会的重要遗产之一,采用了多种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包括生态湿 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多方面的效益。
• 详细描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重要场馆和公共绿地。该公园采用 了多种LID技术措施,以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多方面的效益。其中,生态湿地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功 能,净化雨水、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雨水花园则是一种能够吸收和储存雨水的公共绿地, 可以减轻排水管道的负担,同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绿色屋顶则是一种能够吸收和储存雨水的建筑措施 ,可以减少屋面径流,同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详细描述
绿色屋顶由耐根穿刺防水层、排水层、过滤层和植物层组成。它具有多种生态和环境效益,如削减径 流、减少污染、缓解热岛效应、吸收二氧化碳等。绿色屋顶的植物选择和设计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 件和生态环境进行选择和配置,以确保其生态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雨水利用
总结词
雨水利用是一种低影响开发技术,通过 收集、处理和利用雨水资源,减轻城市 供水压力,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VS
详细描述
雨水利用包括雨水收集、储存、处理和利 用等环节。通过雨水利用,可以有效地减 少对城市供水的依赖,同时还可以减少雨 水的排放量,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雨水利用还可以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如增加水域面积、改善水质、促进水生生 物的繁衍等。
生态湿地
要点一
总结词
生态湿地是一种低影响开发技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生态 系统,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改善城市水环境 和生态环境。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成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有效途径 。
建筑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之雨水利用系统性能评估与改进

建筑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之雨水利用系统性能评估与改进雨水利用系统是现代建筑节水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和储存降雨水来供应非饮用水需求。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雨水利用系统的性能评估和改进是确保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就雨水利用系统的性能评估与改进提出一些规范要求。
【引言】雨水利用系统的性能评估与改进是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可靠性,促进建筑节水发展,减轻城市雨水排放压力。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雨水利用系统的性能评估与改进。
【1. 雨水收集与储存】雨水收集与储存是雨水利用系统的核心环节。
性能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雨水收集面积:根据建筑的屋顶面积和年平均降雨量来确定合理的收集面积,确保系统能够充分利用降雨水资源。
1.2 雨水储存容量:根据建筑的用水需求和降雨特征来确定合理的储存容量,使系统能够稳定满足非饮用水需求。
1.3 雨水储存设施:选择适当的雨水储存设施,如雨水桶、水池或地下水库等,确保其材质、施工和维护符合规范要求。
【2. 水质处理】雨水收集后需要经过适当的水质处理才能供应非饮用水需求。
下面是雨水利用系统水质处理的规范要求:2.1 雨水初次冲洗:首次降雨需要将屋顶和管道内的污物冲洗干净,防止污染雨水储存设施。
2.2 漂浮物过滤:设置合适的沉积池和过滤装置,将漂浮物和大颗粒杂质拦截并去除。
2.3 生物处理:采用生物滤池或植物过滤系统进行生物降解和去除污染物的处理。
2.4 消毒措施:对处理后的水进行适当的消毒,保证供水安全可靠。
【3. 系统运行与自动控制】雨水利用系统需要运行稳定可靠,并具备自动控制功能,以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
性能评估与改进应包括以下要求:3.1 系统监测与报警:设置合适的监测装置,对水位、水质、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能及时报警和处理异常情况。
3.2 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调节水泵、水阀等设备的运行,保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3 维护与保养:建立健全的维护与保养制度,定期清洁设备、检查管道和控制系统,确保系统持续有效运行。
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雨水控制利用评价指标介绍

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雨水控制利用评价指标介绍杜晓亮曾捷李建琳吕石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北京100013)0前言绿色建筑关注水环境改善与水资源利用,雨水控制利用也因此在绿色建筑中得到更多更深层次的关注。
即将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以下简称“新标准”)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两个章节对雨水控制利用提出了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评价指标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在雨水控制利用方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Development,LID)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旨在通过分散、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
从其技术理念和宗旨可以看出,低影响开发注重雨水管理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实践运用,该方法在美国、西欧等地得到广泛运用,并有众多代表性案例。
绿色建筑的理念之一是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节水、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其中就包含了雨水控制利用的要求,与低影响开发理念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
因此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融入绿色建筑的雨水控制利用,将有助于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水环境及水资源难题。
2低影响开发原则下的雨水控制利用措施与传统的雨水控制利用措施相比,低影响开发推崇的措施更注重因地制宜,追求实现接近于自然状况下的水文循环、低耗能且生态化.我们将此类措施称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它是由诸如林荫街道、湿地、公园、林地、自然植被区等开放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此类设施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植被浅沟、雨水截流设施、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景观水体、多功能调蓄设施等.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灰色”雨水设施(雨水口、雨水管道等),能够以自然的方式控制城市雨水径流、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控制径流污染、保护水环境.例如雨水花园,它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收集来自屋面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土壤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或补给景观用水、冲厕用水;又如下凹式绿地(也称低势绿地),它低于周围路面,可承接和储存雨水,达到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以及削减径流污染物的作用。
雨水收集技术措施及其效果评估

雨水收集技术措施及其效果评估标题:雨水收集技术措施及其效果评估引言: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寻找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雨水收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它可以将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起来,以满足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用水需求。
本文将探讨雨水收集技术的多个方面,并评估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效果。
一、雨水收集技术的基本原理雨水收集技术是指通过收集雨水并将其储存和利用起来,以减少对传统供水系统的依赖。
常见的雨水收集技术包括屋顶收集、地面收集和地下收集。
屋顶收集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利用屋顶的表面积将雨水收集到一个集水系统中。
地面收集则是通过在地面上布置特殊的收集设备来直接收集雨水。
地下收集是将雨水储存在地下储水池或水井中,以供后续使用。
二、不同雨水收集技术的设施和成本效益评估1. 屋顶收集技术:- 设施:屋顶收集系统由屋顶表面、雨水收集设备、雨水储存设备和水分配系统组成。
- 成本效益评估:屋顶收集系统的设施和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且对环境友好。
通过计算设施投资和每年节省的水费用,可以评估其成本效益。
2. 地面收集技术:- 设施:地面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器、过滤器和储水设备。
- 成本效益评估:地面收集系统的设施成本较低,同时也可以减少径流污染和地下水分的浪费。
通过计算设施投资和每年节省的水费用,可以评估其成本效益。
3. 地下收集技术:- 设施:地下收集系统包括水井、过滤器和储水设备。
- 成本效益评估:地下收集系统的设施和运营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存储较大量的雨水,适用于需要大量用水的场所。
通过计算设施投资和每年节省的水费用,可以评估其成本效益。
三、雨水收集技术的环境效益评估1. 节约自来水资源:通过使用雨水收集技术,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从而节约了珍贵的自来水资源。
2. 减少雨水径流:雨水收集技术能够减少城市径流,从而减少水文循环的干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 降低水污染: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减少雨水径流带来的污染物负荷,保护水源和水体生态系统。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回答如下: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 英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建筑评估计划GBEL)评估标准:分为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三个阶段,采用指标体系评价。
该评估计划的主要目标包括能源使用、环境影响、环境健康影响、资源消耗和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等。
2. 德国的建筑环境与能源保护法(简称BEZE),对新建住宅的能效等级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房屋的围护结构、采暖和空调系统、照明和电器设备、热水供应系统、建筑设备(如电梯和电动门)以及能源供应系统等进行评估。
3. 日本的建筑基准法对新建住宅的评价等级分为4个等级,从“零级”到“四级”。
美国LEED 评估标准则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适用于商业和住宅建筑,通过对能源和环境因素的考虑,建立了绿色建筑的量化评估标准。
二、对绿色建筑的思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它不仅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更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以及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于绿色建筑的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可持续性设计:绿色建筑的设计应注重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同时也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这需要采用节能技术、绿色材料、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利用等手段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
2. 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建筑不仅要考虑人类的需求,还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建筑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排放,提高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绿色材料的选择:绿色建筑应注重选择环保、健康、安全的绿色材料,这些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4. 公众参与和宣传:绿色建筑的推广需要加强公众的参与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通过教育、宣传、示范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色建筑的优点和意义,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和发展。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