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柑桔黄龙病和突然死亡病考察

合集下载

柑橘树黄龙病虫害防治

柑橘树黄龙病虫害防治

柑橘树黄龙病虫害防治柑橘树是广泛种植的水果树之一,具有经济和营养价值。

然而,一种被称为黄龙病的疾病和各种虫害危害着柑橘树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护柑橘树免受黄龙病和虫害的侵害,农民和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开发了各种防治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就柑橘树黄龙病虫害的防治进行探讨。

一、黄龙病的防治措施黄龙病是柑橘树最常见、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之一。

它由斜纹夜蛾传播,主要侵害柑橘树的叶片和果实,导致果实减产、品质下降甚至树木死亡。

为了防治此病,以下措施可供选择:1. 引入抗病品种:选用耐黄龙病的品种进行种植,如“砂糖橘”、“柚子橙”等。

这些品种对抗黄龙病有较强的抵抗力,能有效减少病害的侵害。

2. 清除病源:根据病情,及时清除感染病树,以防止病害的扩散和发展。

同时,对病树进行深度剪枝,去除病变部分,减少病菌孳生的机会。

3. 施用药物:使用药物可以帮助控制黄龙病的传播。

一些广谱杀虫剂和杀菌剂可以用于喷雾处理,以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数量。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正确的施药方式,以免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4. 加强管理:合理管理柑橘园,保持树木的健康和营养状况。

加强灌溉和施肥,改善土壤质量,增强柑橘树的抵抗力。

及早发现病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柑橘树常见虫害防治除了黄龙病外,柑橘树还会遭受其他各种虫害的侵袭。

以下是柑橘树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1. 石斛灰蝽:石斛灰蝽是柑橘树上一种危害性较高的虫害。

喷洒适量的有机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害虫。

2. 叶蝉:叶蝉会导致柑橘树叶片变黄、枯萎和凋落,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

采用粘板、灯源等诱捕设备,加强树冠清理,可以较好地控制叶蝉的数量。

3. 竹节虫:竹节虫是一种以穴害树木为主的害虫。

通过定期检查树干和树枝,将受害部分切除并焚烧,可以控制竹节虫的繁殖。

4. 其他害虫: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柑橘树害虫,如柑橘粉虱、蚜虫等。

选择适当的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使用剂量和频率,以免对有益昆虫和环境造成损害。

柑橘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现状和措施

柑橘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现状和措施

柑橘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现状和措施
柑橘树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但同时也是病虫害较多的果树之一。

柑橘树主要病虫
害包括黄龙病、绿蚧、红蜘蛛等。

这些病虫害对柑橘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造成严重影响,针对柑橘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现状和措施进行研究和防治非常重要。

黄龙病是柑橘树最为重要的病虫害之一。

黄龙病又称假皮红腐病,在我国已经广泛发生。

黄龙病的主要病征是树叶出现黄化和疮溃病斑,枝条上出现隆起病斑,果实病斑发生
腐烂。

黄龙病严重危害柑橘树的发展,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目前,黄龙病的防治
主要是通过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式进行,包括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地下水灌溉、围茬除草、调整栽植密度等措施。

绿蚧是柑橘树的重要害虫之一。

绿蚧是一种 sucking mouthparts 的昆虫,主要危害
柑橘树的叶片。

绿蚧会在柑橘树叶片表面产卵,并且以叶脉为食,导致柑橘树叶片凹陷、
干枯和掉落。

绿蚧严重危害柑橘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

目前,绿蚧的防治主要是通过
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包括放置天敌、采用黏虫板、熏蒸等措施。

也可以通过化学农药进
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柑橘树主要病虫害在我国的发生危害较为严重,对柑橘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造成
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柑橘树主要病虫害,需要采用综合防治的方式,包括生物防治、
化学农药防治等。

还需要注意合理施肥、科学管理、疏果修枝等措施,提高柑橘树的抗病
虫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柑橘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优质。

柑桔黄龙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

柑桔黄龙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

农村实用技术2018.04植保土肥柑桔黄龙病又叫黄梢病,几乎能危害柑桔类的所有种类,是南方柑桔产区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它不仅使叶片转黄,还能使柑桔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情严重时会使根系腐烂,甚至会造成柑桔全园被毁,对柑桔生产威胁极大。

因此,应高度重视柑桔黄龙病的防治,做到防患于未然。

现将该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症状表现始病时部分枝条的叶片黄化。

在大树上黄化新梢往往最先出现在树冠顶部,这就是发病初期的黄梢症状。

从局部发病发展到全株发病要一定时间,大树出现黄梢后一两年扩展到全株发病。

这是黄龙病区别于缺肥、水渍等引起枝叶发黄的一个特点。

叶片黄化有三种类型:发病初期的黄梢阶段,嫩叶期黄化往往表现均匀黄化;叶片转绿后,黄化多从主、侧脉附近开始黄化,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型黄化”;从病枝上萌发的新梢叶片表现斑驳黄化和类似缺锌、缺锰症状的“缺素状黄化”。

发病后期,表现为“斑驳”还是“缺素”状黄化,因品种和树势而异,生长较壮的多呈斑驳状,生长纤弱的多呈缺素状。

不论是发病初期还是后期,病树上大都有斑驳黄化叶片。

因此,斑驳黄化叶可以作为识别黄龙病的重要依据。

花果上的症状:感病的柑桔树在次年春天开花较早且特别多,呈“乒乓”花状(似半圆的乒乓球),个别小枝花聚含有成团呈“花球”状;病枝叶细而稀少,花小且畸形,花瓣短小肥厚,呈淡黄色,柱头弯曲外露,会逐渐落花。

也有少量能形成果实,但果小且畸形,皮滑,果汁味酸,并会逐渐脱落,在成熟期前落光。

离病枝近的果实,果皮无光泽且畸形,果脐歪偏,在秋后会陆续脱落,没有脱落而保留至成熟的果比远离病枝的果表现较早熟,开始成熟时果皮呈秆黄色,成熟后呈浅橙黄色。

远离病枝的果实、枝条与无感病的桔树所结果实无区别。

2 病原及发病规律黄龙病是一种类立克次氏体病害,可通过接穗、苗木和柑桔木虱传播。

判断病树是否得了黄龙病,目前主要是根据病株的特征性症状。

在特征性不明确时,可通过病枝嫁接的传染性确定,并辅以四环素和青霉素敏感性测定。

柑桔黄龙病研究进展与防控对策

柑桔黄龙病研究进展与防控对策

柑桔黄龙病研究进展与防控对策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简称HLB),又称黄龙病、柑桔黄龙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破坏性柑桔类疾病。

该病害主要通过黄龙虫传播,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全球柑橘产业的主要威胁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各地一直在努力研究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对策,以期找到有效的措施来遏制这一疾病的传播。

本文将就柑橘黄龙病的研究进展和防控对策进行探讨。

一、柑橘黄龙病的病原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为“卡氏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它主要通过黄龙虫传播,侵入柑橘树体内并繁殖,导致柑橘树出现黄龙病症状。

黄龙虫主要以柑橘树叶的汁液为食,同时在取食的过程中通过唾液传播病原菌,加速了病害的传播。

柑橘黄龙病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叶片慢性黄化、树体逐渐萎缩和果实畸形发育。

受害的柑桔树叶片常呈现不规则的黄化斑点,叶片边缘和叶脉出现类似斑驳的绿化现象,整株树体逐渐衰弱,果实呈现畸形、小型化,内部质地粘腻,口感变差。

由于这些症状的出现,已成为柑橘产业的重大危机。

1. 病原菌基因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已经对柑橘黄龙病病原菌的基因组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病原菌的基因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对病原菌生存、生长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的基因,这为今后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抗病树种筛选与培育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对不同柑橘品种进行了抗病性筛选和培育。

通过长期的育种工作,已经研发出了一些对柑橘黄龙病较为抗性的品种。

这些品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病害的发展,为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希望。

3. 黄龙虫生物学研究黄龙虫作为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对其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对于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关黄龙虫生物学研究涵盖了其生活史、取食习性、传播病原菌的方式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控制黄龙病传播起着积极的作用。

1. 农业防控措施为了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农业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怎样辨别柑橘的黄龙病

怎样辨别柑橘的黄龙病

怎样辨别柑橘的黄龙病怎样辨别柑橘的黄龙病:柑橘黄龙病,第二名称叫做黄梢病。

它是柑橘柑橘病害中的哟中检疫性病害,在中的大部分地区都会有所得的发病。

在开始发病的初期,柑橘树上一部分的大树枝的新梢呈现出树叶变黄化。

以及呈现出黄梢的症状。

在夏天以及秋天树梢期时期会慢慢的开始发病,发病时期黄梢的数量较少。

常常的出现在柑橘树的冠顶部位。

春梢时期开始发病的黄梢的数量会比秋梢时期的发病机率要多它出现在柑橘树的冠顶部位,也容易出现在树冠的其他地方。

它从橘树的部分大树枝发病然后慢慢的扩展到整颗柑橘发病,一般情况下发病周期在1~2两年左右。

得病的树枝会有大量的树叶掉落。

从得病的树枝萌发出的新梢会很短,且树叶很小,黄化。

怎样辨别柑橘的黄龙病:识别柑橘黄龙病有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树木以及树叶都会出现黄化。

幼嫩的树叶不会生长成绿色,而是直接的呈现出黄化现象。

第二:斑驳型黄化。

在树叶是绿色时期慢慢的从树叶的基部以及叶脉的附近开始变黄化。

在树叶表面会形成黄色绿色两种颜色相间的斑驳,最后会变成整个树叶黄华。

在植株发病的初期,大多数患病的树木都会呈现出黄化现象的这种症状。

在春梢时期开始发病的时候,几乎整颗柑橘树都会呈现出黄化的现象,从患病的树枝上萌发出来的新梢生长速度比较快,容易出现黄化的现象。

第三:缺素现状的黄化,它在叶脉附近会是绿色,但是它的树叶叶肉会变黄化,类似于缺锌以及缺锰的病状。

这种病状在柑橘树开始发病的时候会很少的呈现出来,而是在患病的树枝开始萌发出的新梢上面出现的更多。

上面三种的介绍都是在发病的初期所出现的症状很容的可以辨别出柑橘黄龙病。

怎样辨别柑橘的黄龙病:识别的特征还有这些:患病的柑橘树在开花的季节会开花比较的早,而且开花的花瓣会很多以及花瓣的形状会是奇形怪状的花瓣较多,花瓣以及果实掉落也会很严重。

并且患病的果树结的果实会很小。

果实有的会是畸形斜肩状。

果实的表面黄色和绿色相间。

常在果蒂附近在着色,然后其余的部分是绿色,呈红鼻子果。

柑橘黄龙病发生及发展对策

柑橘黄龙病发生及发展对策

柑橘黄龙病发生及发展对策柑橘黄龙病的破坏性非常大,对柑橘的生长起到了阻碍作用。

柑橘树感染黄龙病之后,不管是幼龄树还是成年树,过几年之后都会枯死,这种病害还无药可治。

目前我们治疗黄龙病的思路主要是,在苗木上做好源头关,平时做好消灭木虱的工作,感染病害之后把病树砍除,就是这样一个思路。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防治黄龙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在防治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下面来介绍一下柑橘黄龙病发生及发展对策。

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了解黄龙病,防控不到位。

种柑橘,果农朋友们也一直在做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但是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了防治红蜘蛛、溃疡病,炭疽病这些常见病害上。

并不了解黄龙病这个病害,所以防控工作做的不到位。

2,砍树之前,没有做好处理工作。

柑橘树感染了黄龙病,果农朋友就急着砍树。

砍树之前,并没有消灭木虱或者是打了消灭木虱的药物之后,马上就砍树了。

树砍完数之后,又把树马上托离了果园,导致柑橘树上的木虱又跑到健康的柑橘树上,又把健康的柑橘树给感染了。

到最后,树越砍越多,但是黄龙病却越发严重了。

3,冬季清园工作没做好。

冬季要做好清园工作,但是很多果农朋友并不注重这些。

也并不知道修剪之前,要先喷药。

这样修剪的时候,木虱都跑到健康的树上去了。

4,没有注意增强树势,很多果农朋友只是片面地追求产量,并没有做好增强树势的工作。

比如树上挂果太多,没有做好疏果的工作。

在地里滥用除草剂,导致柑橘树的根部受伤,这些都会影响树的长势。

长期只上化肥,导致土壤出现板结状况。

柑橘黄龙病发生及发展对策。

1,砍树前后,做好处理工作。

砍树之前三天,要喷洒消灭木虱的药物。

树砍倒之后,枝叶干枯之前,不要拖离果园。

拖离果园之后,还要做好树兜处理工作。

2,栽植柑橘苗木,一定要把好源头关。

健康的苗木,才能用来种植。

带病的苗木,不能够用来种植。

3,掌握消灭木虱的时期。

第一次在早春时期,第二次在春梢时期。

第三个在夏梢时期。

第四个在秋梢时期。

第五次在冬梢期。

柑橘黄龙病发病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要点

柑橘黄龙病发病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要点

柑橘黄龙病发病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要点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类作物的一种严重病害,由一种名为黄龙病菌的细菌引起。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广泛存在,并且给柑橘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掌握黄龙病的发病规律以及防控关键技术要点对于农民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柑橘黄龙病进行深入探讨。

一、柑橘黄龙病的发病规律1. 病菌传播途径柑橘黄龙病主要是通过传播媒介黄龙病虫传粘虫传播的。

这种病虫传粘虫是一种小型昆虫,它们在植物组织中摄食并分泌甜蜜,吸引了黄龙病菌,从而传播病菌至其他健康柑橘植株。

控制传播媒介的数量和传播途径是控制柑橘黄龙病的关键。

2. 病菌侵染规律一旦柑橘树被感染了黄龙病菌,病菌会侵染树体的内部组织,破坏植物的维管束,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死亡。

病菌侵染规律是隐匿且迅速的,因此及早发现和果断处理是防控黄龙病的重要环节。

3. 病变症状发展规律柑橘黄龙病的病变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叶缘翘曲、果实畸形等。

这些症状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从而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与果实的产量。

了解病变症状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及早发现和采取果断的控制措施。

1. 定期监测种植柑橘的农民要定期对柑橘树进行病情监测,及时关注柑橘树的叶片、枝条和果实等部位是否存在黄龙病症状,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采用病毒耐病品种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病毒耐病的柑橘品种,这些品种对于抵抗黄龙病有一定的抗性,可以有效减少黄龙病的发生和传播。

农民在进行柑橘树种植时可以选择这些耐病品种。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

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利用柑橘树自身的生物防御系统来控制黄龙病的传播。

这种方法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危害,因此备受青睐。

4. 化学防治对于柑橘黄龙病,化学防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可以通过喷洒杀菌剂或者抗生素来阻断病菌的传播和繁殖。

但是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防止对植株和人体产生危害。

柑橘黄龙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柑橘黄龙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柑橘黄龙病症状及防治措施柑橘黄龙病在柑橘产业中是头号国内外检疫性病害。

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其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一旦感病植株,可能导致2至5年或死亡的损失,如果不控制,它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在下列怎样的条件以防止和减少发病。

柑橘黄龙病症状识别要点1、叶片斑驳发病树的叶片呈黄、绿不均匀斑块,主侧脉肿胀,与Tianniu造成的叶片不同,有致命伤,有缺憾。

2、树冠黄梢发病初期,树冠的一枝或几根枝条呈黄色,形成一个突出的黄色尖端,黄色的枝条不变成绿色和秋季,冬季尤为明显。

3、果实畸形如果疾病囊瓣不均匀,小果,经常歪局部顶果,茎端部疾病成熟红,绿顶,俗称“红色水果鼻子”。

4、树冠稀疏病树新梢短而细,常有缺枝症状,但叶色不均匀,不同于缺枝症状。

叶落早,枝干易干,花多而小,畸形,开花早,易脱落,病树根初期正常,病树根后期腐烂。

病果的种子大多畸形。

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1、木虱传播木虱将病原体注入昆虫中,通过吸吮病株的嫩叶进行繁殖,然后通过移动到健康的植物而感染到健康的植物。

一旦获得病原物,柑橘飞虱就能终生传播病毒。

木虱以飞行为主,借助台风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距离可达5公里以上。

2、接穗传播接穗取自带病树。

3、苗木传播种植带病苗木。

黄龙病综合防治措施1.自育自育,建立无病苗圃。

无病苗平健在无黄龙病疫区或离黄龙病疫区5公里以上的地区,种子在50°以热水预先浸泡5分钟后播种,然后用热水浸泡55至56°c50分钟,再用益福源植物养分溶液浸泡30-60分钟;接穗应严格选择在无疾病的母株上,并且必须用49°C的湿热空气处理50分钟。

益福源植物营养液浸泡2小时后使用。

此外,苗圃最好采用xx隔离苗。

2.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禁止从疫区引进苗木,接穗..3.单独种植。

新的果园应与生病的果园隔离,并应隔离至少5公里。

4.施用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将植物营养液稀释300-500倍,叶面喷施,从而促进光合作用,防治病虫病害..5.发现病树应立即挖出或锯掉毒株,然后将柴油涂在树桩上,让其自然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广西壮族 自治区农业厅) (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病理系)
衰退病、 溃疡病、 杂色退绿病( aea dc lo V rgt h r i e o-
5 )麻疯病 (咨 rs ) 黑斑病 、 1、 5 1 poi 、 e s 突然死亡病 ( u- Sd
dnD t) e eh 和黄龙病等多种病害的为害, a 通过科学 研究, 建立并大力贯彻防治措施 , 病害问题得到较好 解决。20 06年 7 1一2 月 6 0日, 我们参加在 巴西圣 保罗召开的国际柑桔黄龙病工作讨论会 , 并于会后 参观考察了突然死亡病发病果园和苗圃等地。现将 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 柑桔黄龙病 11 防治研究概况 巴西柑桔黄龙病于 20 . 04年 7 月在圣保罗州 A rq r 地区最早发现 ; a a ra ua 柑桔植保 基金会( udc rs简称基金会) F neiu, t 于当年 8 1 月先 、2 后两次邀请国外专家共商防治对策, 并开展了病原 菌鉴定工作 ; 月开始对果园发病情况进行调查。 0 1
有柑桔木虱 D P r “ i a o l t 发生记录, i hi a r 但不是重要 害虫 。近年发现黄龙病后 , 对它的防治引起重视。 要求苗木在出圃前 7 0 天用内吸性杀虫剂喷 一1 布。幼树全年用药,一3 1 年生果园雨季用内吸性杀 虫剂莫比朗和毗虫琳喷施 主干 , 涕灭威 和阿克泰施 用于土壤或淋施 ; 旱季用杀虫剂喷雾。成 年树 一 般 在美国 1 一4 不用内吸性杀虫剂 , B e 公司推荐 , 但 ar y
指令 20 年 3 1 日 05 月 8 联邦农业部就开展柑桔黄 龙病防治发布第 1 号标准指令, 0 其内容包括两个部 分: 第一部分规定, 基础树、 母本树、 采穗树和苗木必 须在防虫网室内保存、 繁殖, 并定期检查, 有可疑时, 采样送指定实验室检测 , 如证实有病 , 全部销毁; 从 有病的联邦单位运出繁殖材料必须符合商品产地植 物卫生法和有转移许 可证 , 否则立 即销毁 , 不予赔 偿。第二部分规定, 每年对无病农场、 每半年对有病 农场检查一次, 发现病树和九里香植株, 采样送指定 实验室检测, 如确认为黄龙病, 要求生产者在接到通 知后的 1 天内清除病树 , 5 如不按时清除, 由圣保 罗 州植物卫生防御处派人清除, 所需费用由生产者支 付, 并根据法律、 法规, 向检察官控告。 14 病树的调查与确认 20 . 04年 1 月开始调查 , 0
2 年2 开 ,金 力2。 农 、术 始 基 会 1 名 民技 0 5 0 月 。
员讲课 6 次 , 0 举办培训 1 次, 0 累计培训 田间黄龙
20 年 3 05 月开始普查, 由基金会负责组织。大农场
自行检查后 , 由基金会核查 , 小农场 由基金会检查。
病检查员 3 0 名; 月, 00 3 联邦农业部就黄龙病防治 发布第 1 号标准指令( om t e nt co )5 0 N r av ls utn ; 月 i r i 开始 , 通过电视 、 广播和制作 V D加强宣传黄龙病 C 的防治工作 ; , 7月 进一步检查果 园发病情况 , 执行 农业部标准指令。
推荐两个月检查一次。开始时, 行查 1 如有病 5 行, 树则逐行查。小树, 人查 1 大树, 人查 1 1 行; 2 行。 成年树 , 除步行 目测检查外 , 在拖拉机带动的高台上 声员俯视检查树冠上部发病情况。依据叶片斑驳型 ‘ 黄化症状识别病树 , 用塑料带标记。每株病树采 1 个样 , 送指定实验室检测。 样品 由柑 桔研 究 中心 ( et P A Ct s C nr oA T io r S loMoe a A ) y i r r I C 和基金会负责检测, v i一 有关费用 由基金会提供。样品收集后 , 先经 目测选择 , 每个果 园有斑驳型黄化叶的样品选测其中的 1 个。P R C 检测 中, G I和 G 3作引物 , 测 C n d u 用 B B 检 ad as i t
施得以迅速贯彻的一个重要原 因。 联系我国情况 , 需要严格实施植物检疫 , 防止突
然死亡病入侵。要加大全国范围内的黄龙病防治力 度, 要加强调查, 进一步明确黄龙病发生、 分布现状 ; 加强科普, 提高生产者识别黄龙病的能力; 加强宣传 严格防除柑桔木虱和及时清除病树遏制黄龙病大发 生的经验, 提高生产者防治黄龙病的信心, 掌握防治 技术。建议农业行政部门发布一个类似巴西联邦农 业部的标准指令的文件, 以规范黄龙病防治。此外 ,
病病原主要是另一种韧皮部杆菌— C 二 dt a da 。 i
L ebc rm rau。根据基金会报道, 0 年 i ra ea ec s bi t in 24 0
8 月至 20 年 5 06 月对 5O0 0 个样品的检测结果, 感
染 C n iau 一 ei c ra ei n s的 样 品 占 a dd t、1br at m r au i b e c
3 体会
锯除主干, 并在树桩横断面锯十字形缺 口, 1% 用0 草甘麟涂抹。 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 使根系死亡。这 样, 无须费工刨挖树根, 就可以补栽苗木。
主干和主枝锯后移 出果 园, 其他枝 条用拖拉 机
带动的机具打碎后, 留在表土。
16 传病媒介柑桔木虱的防治 . 巴西于 14 92年就
20 年1 组织农艺师访向农民, o6 月, 宣传有关
柑桔黄龙病的知识, 已访问 1 5 位农民; 月, 3 0 5 和市
长一起, 宣传在市区内消灭九里香石 黄龙病传毒昆虫
柑桔木虱的宿主) 。 12 病原菌鉴定 用 P R检测亚洲和非洲黄龙病 . C 病原菌的引物无法扩增大多数巴西病树样品的病原 D A, N 经对其 1SD A克隆和测序, 6 N r 发现 巴西黄龙
7. %, 72 感染 C n iau Ibr at aii s a dd l、J ei c r s tu 的占 i b e ac 2. %, 14 两者混合感染的占 14 . %。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 年 第 3 卷 第 1 07 6 期
近的 1 个市。在调查的 878 0 o 个农场 5 2 个果 3 8 9 园的 16 7 7 株柑桔中, 2 9 个( 2. %) 2 8991 有 48 占 87 农场 1 4 ( 2. %) 园的 3516 ( 299个 占 43 果 2 5株 占
酸桔做砧木 , 则果园需灌溉。近年 , 在病区重新种植
。2%
议期间考察的 1 年生果园病株率为 6 写, 年生果 5 4 5 园为 9 病情是严重的。 %, 15 病树的清除 先用电锯锯除主枝 , . 在近地面处
的果园, 每株苗同时嫁接两种砧木, 耐旱的兰普来檬 和耐病的施文格积抽 、 印度酸桔或酸桔 。这样 , 以 可 基本解决突然死亡病问题。
筹建像基金会那样 的组织也是十分必要的。
收稿 日 :06 1 一 3 期 20 一 1 1 作者简介: 赵学源(9 一, 江苏昊江县人, 13 )男, 主要从事 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防治研究。
巴西雨量充 沛 , 但分布不均匀,一9月常有旱 6 情, 用耐旱的兰普来檬做砧木可以无须灌溉, 从而减 少生产成本 。如用耐病 的施 文格积抽 、 印度酸桔 或
20 年 第 3 卷 第 1 07 6 期
中 国南 方 果 树
・ 国外考察 ・
巴西柑 桔 黄 龙病 和 突然 死 亡病 考 察
赵学源
(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重庆 4。 2 。 7) 1
白先进
巴西柑桔产量居世界首位。该国柑桔生产遭受
邓 晓玲
13 联邦农业部发布开展柑桔黄龙病 防治的标 准 .
周内诱 月可 用一 次涕灭威 。喷药时间可以黄板在 1
巴西于 2 4 0 年 7 O 月发现黄龙病后, 迅速组织力 量, 深人调查病情 , 开展病原菌鉴定 、 截除病枝治疗 病树 、 病原菌寄主范围和病害分布规律等试验研究 , 联邦农业部发布了清除病株的标准指令, 20 年 到 o6 6 月为止 , 已清除病树 5 多万株 。考察所见 , 0 即使 是留作会议代表观察的病树, 亦都是初期病树 , 说明 清除病树是非常及时的。 巴西在长期平展衰退病、 溃疡病、 枯萎病、 麻疯 病和杂色退绿病等病害防治中, 累了大面积清除 积 病树, 应用耐病砧木和无病苗木, 以及加强防治传病 媒介的经验, 为开展黄龙病和突然死亡病的防治提 供了重要参考。 基金会在组织病害防治和研究 中发挥了显著作 用 。该组 织 建 立 于 17 , 97年 为铲 除 溃疡 病 服务。 19 年后, 95 由于其他病虫害问题突出, 基金会扩大 其业务范围, 防治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溃疡病 、 杂色退
I ebc r stu; A J ra e aacs用 Z和 J i i t ii b S作引物, 检测
a dd l、1br at m rau。检 测 结 果 用 C n iau 碑 ei c ra ei n s i h e c 书面通知农场。农场用白漆涂主干标记经检测确认 的柑桔病树 , 检测为非黄龙病树的, 去除所挂标记。 已有的调查和检测结果 , 明此病发生于圣保 表 罗州的 9 个市和 Mi 、 ea 米纳斯热赖斯 ) 8 n G ri a s( 州 的1 个市。其中,6 9 %的病树分布在 A a qa 附 r aur r a
捕4 头成虫为指标; 亦可按新梢期喷药。 17 无病苗木的培育 无病毒苗木生产原有 良好 . 基础, 主要为了防治杂色退绿病。19 年以来 , 99 要 求在防虫网室内育苗, 按穗 由柑桔研究中心统一供 应。该中心保存的母本树均经违鉴定、 脱毒证 明无 病毒并经过衰退病毒弱毒系保护接种。苗圃由行政 部门实行注册管理 , 用柑桔研究中心供应 的接穗在 苗圃设采穗 圃( 增殖 圃) 采穗期 限为 3年 , , 每年采 3 次。采下 的接穗在 4 一4 一8℃冷库可贮藏 4个 月。苗圃根据生产者的预约订单生产苗木。 2 突然死亡病 突然死亡病于 19 年始见于米纳斯热赖斯州 , 99 后来在圣保罗州北部亦有发生。该病为害用兰普来 檬和 V km r l o a e 柠檬做砧木的甜橙。开始时部分枝 条枯死,一3 2 年后全株枯死。砧木部树皮内皮层呈 黄褐色。19 年以来已死树 3 万株。关于病原, 99 0 曾怀疑是衰退病毒的变异, 未能证实。后来发现病 株体内和病区蚜虫体 内有另一种病毒, 属芜蔷黄花 叶病毒科 ( y oide , rfvrs T m v i )M山 i i 属。5年生 ra a u 以下的幼龄病树用耐病的施文格积袖、 印度酸桔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