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龙病监测方法

合集下载

柑橘黄龙病PCR检测方法

柑橘黄龙病PCR检测方法

柑橘黄龙病PCR检测方法有付出有风险才有收获的,而且种植柑橘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柑橘和人一样也会生病,有叶片的,有树干的,有果实的。

这篇文章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柑橘的黄龙病,那什么是柑橘黄龙病呢?柑橘黄龙病的PCR检测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柑橘黄龙病呢?1,柑橘黄龙病和人生病一样,柑橘的黄龙病也有一个进程。

柑橘得了黄龙病后,首先柑橘的叶片会发黄、变的脆、硬容易一掐就掉,叶片的脉络也会发肿,柑橘叶片的表面不再整齐不再有光泽,因此,早期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柑橘叶片来大致判定柑橘是否病变。

其次是柑橘的树尖,柑橘的树尖会出现一个黄化现象,出现很多营养不良的树枝,该树枝会发黄,但发黄底下的树叶又是正常的!再次,是柑橘的花,得病的柑橘树容易提前开花,但花比正常的花更加容易凋落。

最后是柑橘树根的一个症状,树根会腐败坏死。

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是从上往下的,不会直接从根系坏死,所以,平常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柑橘树的一个基本情况来防御治疗。

2,柑橘黄龙病PCR检测方法因为,显微镜检查对柑橘的黄龙病容易出现一个漏检,血清学方法范围又会相当于比较狭窄,所以,我们通常用PCR去检测柑橘是否患有黄龙病。

PCR中文名是聚合酶链式反应,即通过一些仪器设备去检测柑橘体内病原体的DNA序列看是否和黄龙病的DNA序列一致,因此来判定柑橘是否患有黄龙病。

3,柑橘黄龙病的预防(1)加强柑橘苗的检查,严禁得病的种子和苗流入市场,防止刚开始种植柑橘而不了解此种疾病的人误选误种!(2)一旦发现有黄龙病的发生,马上处理!柑橘感染黄龙病后只会越来越严重,还有可能传染给其他健康树苗,所以,当发病后,应当把得病的果树连根挖起,将病枝病叶用火烧毁。

(3)柑橘木虱是传染黄龙病的媒介,因此我们应尽量消除柑橘木虱,切除因得了黄龙病而发黄的树枝树叶,饿死木虱。

以上是关于柑橘黄龙病的一些相关知识,种植柑橘的农户也不要怕这个黄龙病,只要预防治疗得当,它根本不值一提。

也希望以后大家能略微了解下柑橘黄龙病PCR检测方法,方便以后的管理。

2024年柑橘黄龙病防控经验总结

2024年柑橘黄龙病防控经验总结

2024年柑橘黄龙病防控经验总结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严重柑橘病害,能引起树木枯死,严重危害柑橘产业。

为了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各地区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防控经验。

本文将对____年柑橘黄龙病防控的经验进行总结。

一、加强病源监测与防控预警1. 提前发现病源:通过对柑橘树叶和枝干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已经感染黄龙病的树木,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理。

2. 引入精准监测技术:借助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等高新技术,对柑橘园进行巡查和测量,及时发现病害出现的迹象,并进行精准防控。

3. 建立防控预警系统:根据天气、温湿度、气象预报等数据,建立黄龙病防控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加强病害防治技术研发1. 研发抗病品种:通过遗传改良和选择培育抗病品种,增加柑橘的抗病能力,减少黄龙病的发生。

2. 引进优良品种:借鉴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柑橘品种,丰富品种结构,提高柑橘园的整体抗病水平。

3. 开发绿色防治药剂:研发环保、高效的黄龙病防治药剂,并推广使用。

同时,宣传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4. 探索生物防治手段:发展和应用天敌生物等自然资源,控制黄龙病菌传播媒介的数量和活动,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三、加强园区管理和农民培训1. 建立现代化柑橘园:规范管理柑橘园,符合生态环境要求,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提高防控效果。

2. 定期整治果园:定期修剪柑橘枝干和枯枝,清理园内杂草和树下落叶,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3. 养护病虫害监测数:培训农民掌握病虫害识别技术,定期监测果园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病害扩散。

4. 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柑橘黄龙病防治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提供权威、科学的防治方案,指导农民合理使用药物,避免盲目防治。

四、加强合作与联防联控机制1. 承办科研和试验示范基地:建立柑橘黄龙病科研和试验示范基地,集合各方专家和技术力量,共同研究和推广防治技术。

柑橘黄龙病实验室鉴别具体流程

柑橘黄龙病实验室鉴别具体流程

柑橘黄龙病实验室鉴别具体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 HLB)作为一种严重危害柑橘类植物的疾病,其诊断与鉴别至关重要。

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

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

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中国柑橘主产区之一。

柑橘黄龙病是由黄龙病杆菌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病害,对柑橘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就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进行介绍。

一、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梅州市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柑橘生长,因此柑橘种植面积广泛。

由于气候条件和栽培方式等因素,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相对较多。

黄龙病主要在梅州市的夏秋两个季节发生,夏季多发生在6-8月份,秋季发生在9-11月份。

在这个时期,气温、湿度等条件非常适宜病菌的繁殖和扩散。

梅州市的柑橘种植面积广阔,种植密度较大,加之栽培方式不规范,病害的传播速度也较快,使得病情扩散范围广,破坏性较大。

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比较严重。

二、综合防控措施针对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需要综合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预防、监测、防治等措施,以保护柑橘产业的发展。

1. 预防措施在预防方面,首先需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做好地块的选择,避免在易积水的地块进行柑橘种植,以降低黄龙病菌的繁殖。

采取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保持柑橘树的生长健康状态,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加强对柑橘病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果农的防病意识和能力,做好预防工作。

2. 监测措施及时监测病害发生的情况,对可能发生黄龙病的地块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

密切关注病害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并且警惕病害的发生,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机构等渠道提供监测服务,为果农提供相关建议和技术支持。

3. 防治措施对于已经发生黄龙病的地块,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是采取化学防治手段,喷洒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其次是通过生物防治手段,利用天敌或者微生物等有益生物对黄龙病进行防治。

还可以通过规范的栽培方式、定期病害防治等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以保护柑橘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

4. 防治经验交流梅州市是柑橘的主产区,有丰富的柑橘种植经验和防治经验。

柑橘黄龙病检测标准

柑橘黄龙病检测标准

柑橘黄龙病检测标准柑橘黄龙病(HLB)是一种由快速生长的细菌引起的严重疾病,它对柑橘树的生长和果实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这种病害,制定了一系列的检测标准,以确保柑橘树的健康和产量。

一、病原检测标准。

1. 样品采集,在进行黄龙病检测时,首先需要采集叶片、茎、根等植物组织样品。

采样时应选择疑似感染的植株,避免采集健康植株的样品,以免造成误判。

2. 样品保存,采集的样品需要妥善保存,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通常采用冷藏或冷冻的方式保存样品,以确保样品中的病原体得以保留。

3. DNA提取,从采集的样品中提取DNA,这是检测黄龙病的重要步骤。

提取的DNA样品应保持完整,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4. PCR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以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黄龙病的病原体。

PCR检测结果应准确可靠,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发生。

二、病害鉴定标准。

1. 症状观察,对疑似感染黄龙病的柑橘树进行症状观察,包括叶片颜色变化、叶缘翻卷、果实变形等症状。

病害鉴定需要准确辨识黄龙病的特征症状,避免与其他病害混淆。

2. 病原体分离,从感染的柑橘树样品中分离出黄龙病的病原体,进行培养和鉴定。

分离出的病原体应符合黄龙病的特征,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3. 免疫学检测,利用免疫学方法对疑似感染的柑橘树进行检测,包括ELISA等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检测结果应准确可靠,避免误判。

三、病害防控标准。

1. 防控措施,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病株的清除、病害源头的控制、病害传播途径的切断等。

防控措施应科学合理,有效控制病害的传播和发生。

2. 监测与预警,建立黄龙病的监测与预警体系,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监测预警体系应及时准确,避免疫情扩散。

3. 疫区划定,对发现黄龙病疫情的区域进行划定,建立相应的疫区管理制度,加强对疫区的管控和防控措施。

疫区划定应科学合理,避免过度扩大或缩小疫区范围。

柑橘黄龙病检测方法

柑橘黄龙病检测方法

柑橘黄龙病检测方法柑橘黄龙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全年都有可能会发生这种病,但是以秋冬季节症状更为明显一些。

很多果农朋友说,知道黄龙病难以防治,但是并不知道怎样来检测黄龙病。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柑橘黄龙病检测方法。

1,在梢的症状表现。

柑橘树始发黄龙病,在树冠中会有一些黄梢。

如果春梢发病,黄梢数量还特别多,主要出现在树冠部位。

要是夏秋季节发病,黄梢的数量比较少,一般都出现在树冠的顶部,先从大枝儿开始扩散,到最后整株都会发病,一般会经历一两年的时间。

病枝很容易出现落叶,从病枝出来的那些新梢特别短,叶子又小还发黄。

柑橘黄龙病检测方法,最先检测的就是它在梢的症状表现。

2,在叶子上的症状表现。

在叶子上的表现主要是黄化。

而黄化也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有均匀类型的,有斑驳类型的,也有缺素性的。

病株刚开始感染的时候,顶部会出现一些新的叶片,它不转绿,还出现黄化的状况。

这种黄化很均匀,但是很容易脱落。

有的叶子转绿之后,会从叶子的底部沿着叶缘或者是从侧脉附近,出现一些不均匀的斑块儿,而且是黄绿相间类型的。

病叶很小,叶片、主侧脉都是绿色的,但是叶肉呈黄色,这种情况是缺素型的。

3,在花上的症状表现。

感染的柑橘树,到第二年春天开花很多,而且开花很早,就像半圆的乒乓球一样。

个别的小花枝会聚合在一起,花还特别小,而且不能够正常开放,花瓣儿是淡黄色的。

4,在果实上的症状表现。

病树长出的果实很小,而且很暗淡,看起来就像畸形的。

上色的时候也很不均匀,有黄色有绿色。

比如温州的蜜桔发生了黄龙病,它只会在果蒂附近先上色,而其他的部分还是青绿色,最后就变成了所谓的红鼻子果儿。

5,在根部的症状表现。

生病的柑橘树很少会长新根,老根儿也会逐渐腐烂。

先从新根儿开始,慢慢的整个根部都会烂掉。

到最后,整个柑橘植株会枯死掉的。

上面介绍了柑橘黄龙病检测方法,它主要分为5个方面。

先看一下在梢的症状表现,然后观察在叶子上的症状表现。

再看一下在花和果实,还有根部的症状表现。

柑橘黄龙病的检测方法都有什么呢

柑橘黄龙病的检测方法都有什么呢

柑橘黄龙病的检测方法都有什么呢说起柑橘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常见水果几乎很多人都比较喜爱这种水果,甘甜多汁而且体内也蕴含了较为丰富的营养成分,但随着种植柑橘的人们越来越多,对于种植柑橘遇到的一些病害,还不是很了解,尤其是柑橘黄龙病,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柑橘黄龙病的检测方法都有什么呢,首先要明确柑橘黄龙病是由一种在柑橘韧皮部内的细菌所引起,之后对柑橘造成侵染从而达到经济损失。

柑橘黄龙病基本是全年都会发作,部分季节的都会出现病害症状,其中以秋季和冬季的明显较为严重。

得了柑橘黄龙病的柑橘会出现黄化,起初叶片会形成不规则状的黄化,多数的黄化位置展现在叶片的叶脉或者是边缘位置,是判断是否患黄龙病的一大要点;也有的患黄龙病的叶片会出现均匀黄化,这会表现在柑橘树上的外围部分和顶端位置。

也是判断黄龙病的一大特征。

柑橘黄龙病的检测方法都有什么呢?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测柑橘是否患黄龙病:一,田间诊断如果柑橘叶片出现了不规则的黄化现象或者是柑橘果实比较小而且柑橘果实的底部出现了黄化现象。

二,可以通过淀粉显色一般来说感染柑橘黄龙病的柑橘叶片里面会累积大量淀粉,但这点需要结合对柑橘种植区域的诊断,才可以规避其它情况的造成的淀粉积累,从而影响检测。

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拒绝病苗侵染无病种植区和新开垦的培育区。

(2)需要重点注意柑橘木虱。

①可以加强园区管理,对种植园区内进行统一的喷药防治。

②需要加强冬季的园区喷药,从而达到消灭处于越冬期的柑橘木虱,这点是全年防治柑橘黄龙病的重中之重。

(3)基本还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坚持每株柑橘树新梢转绿后马上做到检查看是否有患病植株,如若发现立马处理,赶紧挖除并且拿到园区外进行销毁。

(4)如果病区传播严重,就需要重建柑橘新园区。

①如若发现病害传播严重了,可以挖除整片的病树,并且做好清理环境,可以先种植一些其他作物之后再栽培柑橘。

②一旦发现病害可以采用隔离种植的方法。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QPCR检测及代谢物鉴定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QPCR检测及代谢物鉴定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QPCR检测及代谢物鉴定【摘要】柑橘黄龙病是柑橘树的一种严重病害,对柳州市的柑橘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通过QPCR技术和代谢物鉴定方法,对柳州市柑橘黄龙病进行检测和研究。

在病原鉴定方法探讨中,探讨了QPCR技术在柑橘黄龙病检测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代谢物鉴定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柑橘黄龙病代谢物鉴定的步骤和流程,结果分析部分对代谢物鉴定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柳州市柑橘黄龙病QPCR检测及代谢物鉴定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柳州市、柑橘、黄龙病、QPCR检测、代谢物鉴定、病原鉴定、技术应用、实验方法、结果分析、研究意义、未来展望。

1. 引言1.1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QPCR检测及代谢物鉴定的背景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柑橘产区之一,然而近年来,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柑橘产业的发展。

柑橘黄龙病是由类花叶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严重危害柑橘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

除了病原检测外,代谢物鉴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分析柑橘树受到黄龙病侵染后的代谢物变化,可以深入了解病程的发展和机制,为寻找防治病害的新方法提供参考。

本研究就是基于QPCR技术和代谢物鉴定方法,探讨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的病原鉴定和机制研究,旨在为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柳州市柑橘黄龙病QPCR检测及代谢物鉴定的方法和应用,旨在提高黄龙病的检测准确性和效率,为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病原鉴定方法,提高病原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2. 研究QPCR技术在柳州市柑橘黄龙病检测中的应用,评估其在实际检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3. 探讨代谢物鉴定在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研究中的作用,揭示病原与寄主之间的代谢互作机制;4. 探讨柑橘黄龙病代谢物鉴定的实验方法,总结代谢物鉴定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5. 分析代谢物鉴定结果,揭示柑橘黄龙病的代谢物特征和变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桔黄龙病监测方法(试行)为规范柑桔黄龙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发生、发展动态,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规定了柑桔黄龙病菌监测区域、监测布点、监测时期、监测方法等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地柑桔黄龙病的监测。

1 监测准备收集当地柑桔、金柑属和枳属植物等芸香科植物的种植情况,柑桔黄龙病菌发生历史和现状等有关资料;制定简便易行的柑桔黄龙病菌监测计划。

2 监测区域2.1 未发生区重点监测疫情发生高风险区域,如:从疫情发生区调入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等芸香科植物的种苗及产品的地区,境外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植物引种种植区,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等芸香科植物种苗繁育基地等高风险区域。

主要监测是否传入柑桔黄龙病菌。

2.2 发生区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

主要监测多年种植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植物等植物,并有柑桔黄龙病发生历史的地块。

监测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 监测作物重点监测柑桔属、金柑属、枳属等芸香科植物。

4 监测工具剪刀、取样袋、手套、鞋套、小镊子、荧光记录笔、标签纸、记录表、消毒液等。

5 监测时期在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类等苗或成年树春、夏、秋梢转绿后各调查1次,调查时间一般为5月上旬至11月中下旬,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作物的生育期确定具体的调查时间。

6 监测方法6.1未发生区6.1.1 访问调查向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类的种苗育苗场和采穗圃、经销商、农技人员等相关人员询问有关柑桔黄龙病情况,初步了解疫情可能发生地点、时间、危害情况。

对询问过程发现的柑桔黄龙病可疑性地区,进行深入重点调查,访问结果填写柑桔黄龙病田间调查记录表(附表1)。

6.1.2踏查在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果树苗期和田间生长期进行踏查2-3次,代表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

6.1.3定点调查在访问调查和踏查基础上,发现可疑疫情进行定点调查。

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调查10株,统计发病株率。

6.2 发生区6.2.1 发生区范围监测采取访问调查和踏查方法(具体方法见6.1.1和6.1.2),发现可疑疫情进行定点调查,结果记入附表1。

6.2.2 发生区发生动态监测采取定点调查法(具体方法6.1.3)。

每县选5个调查点,每30天调查1次,整个生育期调查3次,每点10亩,10亩内采取五点取样,每样点随机调查10株,统计病株率,填写柑桔黄龙病田间调查监测记录表(附表2)7 疫情诊断7.1现场诊断主要检查新梢叶片,花期和果实。

新梢叶片不能转绿,叶片均匀黄化,或新梢叶片转绿后,从主、侧脉附近和叶片基部及边缘褪绿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状黄化,病株开花早而多,落的多,果实小畸形,坚硬,着色不均匀,近果蒂部分橙红色,其余部分青绿色,果汁少,渣多,味酸,成熟期后仍不着色的“青果”,或着色不均匀的“斑驳果”。

7.2室内鉴定经现场检验检测,不能确定为柑桔黄龙病的,取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鉴定。

8 监测记录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各调查点结果。

监测结果记入附表2。

并将原始记录表连同照片、影像等其它资料妥善保存于县级植物检疫机构。

9 监测报告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并按要求逐级报送上级植物检疫机构。

附录:柑桔黄龙病病原、症状及防治措施等1 病原特征病原为Liberobacter asiaticum,属原核生物(prokaryote),目前还未能人工培养。

菌体多数呈圆形、椭圆形或线形,少数呈不规则形,大小50~600×170~1600nm,菌体的外部界限是膜质结构,厚约17~33nm,平均25nm,由三层膜组成,壁膜结构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膜构造相似。

柑桔黄龙病病原分为3个种,即亚洲种(Liberobacter asiaticum)、非洲种(Liberobacter africanum)和美洲种(Liberobacter amenicum)。

亚洲种引起柑桔黄龙病,非洲种引起柑桔青果病。

黄龙病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40多个国家,是柑桔上毁灭性病害。

广东省汕头地区最早发生。

在我国,本病主要在南部和西南部各省柑桔产区蔓延为害,摧毁了大量的柑桔园,二十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严重,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的柑桔产区广泛蔓延,80年代以后,随着柑桔生产的大发展,黄龙病在老病区病情加重,新病区不断扩大,至今在江西、浙江、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南等省的部分产区均证实有黄龙病发生。

2 为害症状柑桔树各生长期均感病,4~6年生开始结果的树发病较多,苗期或十几年以上的成年树发病较少。

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梢、秋梢发病最多,其次是春梢。

春梢发病时,当年新抽春梢能正常转绿,5月份以后部分叶片主脉、侧脉附近黄化,叶肉逐渐褪绿变黄,形成黄绿相间的驳斑,叶质硬化。

夏梢或秋梢多在8月至10月间发病。

新抽夏梢或秋梢中有一、二个梢的叶片尚未完全转绿时,则停止转绿。

叶片在老熟过程中叶脉变黄,叶肉由淡黄色均匀黄化,叶质变硬。

而有的叶片转绿后变黄,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

当年发病的黄梢,秋末叶片陆继脱落。

第二年抽出的春梢,叶片明显变长、变小,变硬。

叶肉变黄,叶片表现为缺锌、缺锰的症状,因此,黄龙病后期叶片症状与缺素症不容易区别。

病树开花早而多,但花细小,畸形,所结果实小,畸形,着色不均匀,近果蒂部分橙红色,其余部分春绿色,称为”红鼻果”,果汁少,渣多,很酸。

3 寄主范围主要危害芸香科的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三个属的植物。

其中蕉柑、甜橙、年桔较感病,酸桔、柠檬较耐病,柚子也有黄龙病。

用菟丝子能将此病菌传到长春花和夹竹桃植株上,引起典型的黄龙病症状,表明这两种植物也是黄龙原寄主。

4 传播途径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病的接穗和苗木,而果园近距离传病则是带菌的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木虱的成虫和高龄若虫(4~5龄)都会传病,病原体在木虱成虫体内的循回期长短不一,短的为3天或少于3天,长的为26~27天。

高龄若虫或成虫一旦获得病原体后,能终生传病。

此病除由木虱传播外,也可通过嫁接传病,在实验室内,可通过菟丝子传到草本寄主长春花上,但是不能由汁液摩擦和土壤传病。

5 生物学特性柑桔黄龙病亚洲种,属于耐热型,最适宜温度28~32℃,症状表现明显,病害在高温地区流行,传播虫媒为柑桔木虱,主要分布于亚洲高温干燥地区。

我国的柑桔黄龙病属于亚洲种。

非洲种引起柑桔青果病,属于热敏感型,最适宜温度20~24℃,症状表现明显,病害在冷凉地区流行,传病虫媒为非洲木虱,主要分布于非洲适温高湿地区;毛里球斯岛上,既有亚洲种,也有非洲种存在。

6 防控措施(1)严格实行检疫保护无病区和新区,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禁止病区的接穗和苗木进入新区和无病区。

疫区采取封锁措施,尽快予以扑灭。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①无病苗圃应选择在无柑桔木虱发生的无病区,并尽可能远离病柑桔园,至少相距5公里以上,具有良好的隔离条件,最好有高山大海等自然屏障。

②砧木种子用50~52℃热水预浸5分钟,再用55~56℃温汤处理50分钟,然后播种育苗。

③无病接穗的采集及处理从优良品种的健康老树上采种,经55~56℃热水处理后隔离种植,培育无病的实生树采穗。

在非病区或病区中隔离的无病老果园中,严格选择无病树作母树采穗,接穗用1000单位盐酸土霉素或四环素浸泡2小时;接穗也可用湿热空气47~49℃处理50分钟。

茎尖嫁接脱除病原是获得无病接穗和培育无病苗木的好方法,比前述方法更为优越。

因为前者只能脱除黄龙病病原体,而茎尖嫁接既能脱除黄龙病病原体,又能脱除衰退病病毒和裂皮病类病毒。

(3)挖除病株及防治媒介昆虫在病区及时控除病树,集中烧毁,以消除传染源,并适时喷药防治传病的柑桔木虱。

铲除果园附近木虱的寄主和越冬场所,主要是果园附近的芸香科植物,消灭传染中心和虫媒是防治黄龙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疫区要抓好两个时期:一是每年春芽萌动前,可结合冬季清园,加喷杀虫剂防除;二是每次新梢抽发期,视虫口密度情况,连喷1~2次杀虫剂防治。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40%氧化乐果等对柑桔木虱的成虫、若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对于初发病和发病较轻的柑桔园内病株,一经发现应立即整株挖除;发病较重的柑桔园,重病树应全面铲除,同时要喷洒杀虫剂,防治传病虫煤。

(4)加强栽培管理通过柑桔园内管理,如水肥管理,合理施N、P、K,增强树势,以提高抗病力,并创造园中小气候,不利于柑桔木虱的发生、繁殖和传播,而有利于柑桔树的健壮生长,可以减轻黄龙病的发生和危害。

有条件的果园,四周可以栽植防护林,以减少日照和保持果园有较高的湿度,这对媒介昆虫的迁飞有阻碍作用。

柑桔黄龙病症状附表1:柑桔黄龙病田间调查记录表田间调查地点村村村地块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调查面积(亩)发生面积(亩)调查株数发病株数病株率(%)调查人备注:注:此表将作为监测的原始记录,请妥善保管附表2:柑桔黄龙病田间调查监测记录表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人种植面积寄主品种发病株数发病株率注:此表将作为监测的原始记录,请妥善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