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复习专题3 地球上的大气(教师版)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2025年高考地理基础专项复习

变式1 气压带、风带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选必1-P55知识变式]每到冬半年,从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非洲大陆北部盛行一种被当地人称为“魔风”的哈马丹风。下图示意非洲北部1月气压分布。据此完成1—2题。
2.哈马丹风对非洲大陆北部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
A.增温减湿 B.增温增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人教选必1-P51图3.13变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人教选必1-P48—52知识变式]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 )
C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下垫面
山地坡向
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存在着明显差异
海拔
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降水是随海拔的升高而[3]______的,但当达到一定的海拔后,降水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增加
影响因素
内容
下垫面
洋流
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森林和水域等
有森林和水域的地方降水较[4]____
人类活动
人类通常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来影响降水
特殊气候现象
具体区域
具体成因
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
位于西风带,受盛行西风影响大,且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显著
气候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
南、北美洲西海岸
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陆,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
南美洲秘鲁沿岸
(2)甲、乙两地受相同季风影响,但相比乙地,甲地年降水量更大,分析季风为甲地带来更多降水的原因。(6分)
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问题研究1 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2025年高考地理基础专项复习

问题研究1 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2025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问题解读: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呈现增长趋势,对人类社会经济造成的威胁日益增长。 如何理解、预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研究思路:
实践应用:
1.[湘教必修1-P67阅读变式,2023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湘教选必3-P85活动1、人教选必1-P49图3.10变式,2023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 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 800米以下区
域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 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 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
(1)分析南极半岛地表污染物少的原因。(5分) 【答案】人类活动少,排放的污染物少;位于极地东风带控制区,风力强劲,污染物不易沉降。 【解题思路】主要从气候条件、大气运动等方面分析。如下图:
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黑碳。在科考站附近采样点积雪中,黑碳含量较其他区域偏高。 (2)说出采样点积雪中黑碳的可能来源。并说明黑碳对当地积雪的影响。(6分) 【答案】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黑碳进入大气层,受大气环流影响带至南极半岛上空,水汽凝结过程中混 入黑碳物质,通过降雪带至采样点;旅游和科学考察工作等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中含有碳元素。 影响:黑碳会降低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使地表温度升高,从而加速积雪融化。 【解题思路】主要从直接和间接来源两方面分析。直接来源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前往南极半 岛的游客和科学工作人员增多,排放的废弃物也增多,排放的废弃物中含有碳元素。间接来源方面,化石燃料和 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黑碳进入大气,通过大气环流带至南极半岛上空,水汽凝结过程中混入黑碳物质,通过降雪带 至采样点堆积。
2.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15.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 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要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 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 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 汇。 。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 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 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8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 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 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 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8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 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0. 此时我国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11.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高三地理复习地球上的大气共114页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拉
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025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D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④强,⑤强 D.①强,③弱
【解析】根据图2中各箭头的指向判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⑤为地面辐射。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等削弱作用,也就没有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即④弱,C错误。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因此①强,②弱,A、B错误。月球上没有大气,①强,温度升高快;且月球上没有大气逆辐射等保温作用,③弱,温度降低快,因此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D正确。
(2)三个环节: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大部分到达地表,故而“太阳暖大地”,即环节1;由于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强,故而“地面暖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即环节2;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故而“大气暖大地”,即环节3。
(3)两个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1]______作用;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的补偿作用,即大气对地面起[2]______作用。
大气状况
主要包括大气成分和大气[4]________等状况。大气成分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利于大气吸收红外线,增强温室效应;大气透明度与海拔、天气(阴晴等)、大气中尘埃和污染物的含量相关,大气透明度较低时,大气一方面能够在以热量输入为主的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在以热量输出为主的夜间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变式2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与农业设施
6.[人教必修1-P34、35知识变式]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风沙肆虐的沙漠一直是蔬果生产的禁区,日光温室可以极大地改变这一现状。南疆地区早期建成的温室普遍存在冬季夜间室内冻害时常发生的问题。水幕集热—地暖加温系统(下图)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研究表明,日光温室后墙白天接收的太阳总辐射约占温室接收太阳总辐射的50%—60%;夜间,室内获得的热量中墙面所释放的热量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_地球上的大气3.4天气系统(27页)

3.4 天气系统
一、锋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锋面雨带的移动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三、锋面气旋 四、特殊的天气
(教学提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 地球上 的大气3 .4天气 系统( 共27页 PPT) (免费 下载)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教学提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 地球上 的大气3 .4天气 系统( 共27页 PPT) (免费 下载)
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 气压状况 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 气流状况 的描述。
(教学提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 地球上 的大气3 .4天气 系统( 共27页 PPT) (免费 下载)
(一)低压(气旋)
(教学提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 地球上 的大气3 .4天气 系统( 共27页 PPT)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 地球上 的大气3 .4天气 系统( 共27页 PPT) (免费 下载)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气旋
气压 分布
水平 气流
垂直 气流
天气 状况
气压变化
低压 辐合 上升 阴雨
例子 台风旱、 北方秋高气爽、 冬季寒冷;
(教学提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 地球上 的大气3 .4天气 系统( 共27页 PPT)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 地球上 的大气3 .4天气 系统( 共27页 PPT)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 地球上 的大气3 .4天气 系统( 共27页 PPT) (免费 下载)
四、特殊的天气
(一)台风
1.定义: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温度大于26℃), 属于热带气旋。
冷气团控制, 气温降低, 气压升高, 天气转好。
高考复习专题地球上的大气(教师)

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地理卷专题3地球上的大气(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1 •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的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凝结成冰,这就是冻雨。
以下四幅对流层竖直方向上温度结构示意图,最能够说明此次灾情中冻雨成因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若查讨流层的温度分布.对流层犬气正常情况的气温分布如A图口但冻雨的形成说明近地面的气温较高空气温低,故说明近地面册一定高度翹围內出现逆温・2 •寒假期间是去吉林看雾淞的好季节,当地人们有这样的心得:“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
其中“晨挂”的形成原因是A. 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在枝叶之上B. 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C. 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D. 日出前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得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中水汽的浓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雾淞的形成。
“夜看雾,晨看挂”说明夜晚起雾,直至日出前后,凝结成雾淞。
雾淞的凝结自然在气温低的条件下形成。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5题。
西*4^ 东 杓朮rfc 中t 东 两术rtt 中占东 西 水库中心东A B C D[答秦】3,B 4.C 5,C【解析】诙题纽以水库周国气温的时空分布图为背景.综舍考查熬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薯压面的判读以及从囹中提恥倩息的能力"第3题*从图中看出,3点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 两侧地区的气温离,13点时水库中心区叱东西两侧气温低,因而气溫日变化最小■第4题, ■■夭中水库与周阖地区热力差异在变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姜炭生变匕由夭水库气温低气 压离,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晚上风由四周次向水库.第5题,15时近地面水库中心气溫低, 形成的戋压环 离空与近地面气屋相嵐,气屋低.图中,a 、b 、c 为等压线,箭头表示 p 地风向。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2 地球上的大气(含2014高考真题)

考点2 地球上的大气(2014·安徽文综·T27、28·8分)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解析】选B。
依据积温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六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在34°N(秦岭)以南、104°E以西,主要是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和横断山区。
(2014·安徽文综·T29、30·8分)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2题。
2.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南极点及附近冰层厚;3月份的极昼时间长,大约21天,北极点为10天;南极点近地面海拔高,气压低;9月份北极点气温高于南极点。
(2014·安徽文综·T31、32·8分)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读下图,完成3题。
3.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解析】选A。
该区域北部是大别山,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位于副高南侧,也以偏北风为主;冬季的西北风受地形的影响,风速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地理卷专题3 地球上的大气(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1.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的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凝结成冰,这就是冻雨。
以下四幅对流层竖直方向上温度结构示意图,最能够说明此次灾情中冻雨成因的是2.寒假期间是去吉林看雾凇的好季节,当地人们有这样的心得:“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
其中“晨挂”的形成原因是A.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在枝叶之上B.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C.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D.日出前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得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中水汽的浓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雾凇的形成。
“夜看雾,晨看挂”说明夜晚起雾,直至日出前后,凝结成雾凇。
雾凇的凝结自然在气温低的条件下形成。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5题。
3.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4.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5.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
d、e为等温线,g、f为等高线。
读图回答6~8题。
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A、a<b<cB、f>gC、e<d D.d<e7、若图中天气系统向北移动,M地将经历的天气变化可能为()A、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转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转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8、图示时刻,下列关于M、P两地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读①、②、③、④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下图),完成9~10题。
9.若上图代表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①——副热带高气压带 B.②——极地高气压带C.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D.④——赤道低气压带10.《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其主要原理之一对应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12.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A.②吹向①B.④吹向⑤C.⑤吹向④D.④吹向②【答案】: 11、D 12、B【解析】:本组题主要考察海陆分布对气温和气压的影响。
第11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纬度地区,冬季的气温:陆地低于海洋;夏季的气温:陆地高于海洋。
即陆地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大于海洋。
第12题。
图示M、N近地面的等压面分布表明大陆近地面为高压,海洋近地面为低压。
故大陆东侧的风向为陆地吹向海洋,B正确。
而A项45°N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读某地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 Pa),回答13-14题。
13.此季节,Q地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温和多雨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14.此时P盛行西北风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洋流的影响B.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C.城市人口集中产生的热岛效应D.热带气旋的影响中央气象台2011年3月28日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全国大部分地区正遭受近年来罕见寒潮袭击。
受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未来两天,新疆东部、西北地区大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将有5~7级偏北风,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6~8级。
据此回答15-16题。
15.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6~8级,原因是 ( )A.江河湖面摩擦力小B.江河湖面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C.江河湖面气压梯度力大D.江河湖面地转偏向力大16.右图为该天气系统略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界,有关锋面L1、L2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冷锋、冷锋B.冷锋、暖锋C.暖锋、暖锋D.暖锋、冷锋【答案】 15、A 16、B【解析】:第15题本题主要考察影响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本题反映江河面的风力大于附近陆地。
则因为水面的摩擦力小于陆地,则风大。
第16题,根据题意,北方冷空气的东移南下造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故影响我们北方地区的锋面L1性质为冷锋。
之后根据锋面气旋的分布特征,画图可得L2为暖锋。
2012年元旦,全国天气形势变化不大,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多出现在水平方向风力较弱的地区)和正在影响西北地区的冷空气是这两天天气的两大“主角”。
阅读某区域2012年1月2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完成17~18题。
17.此时,甲地气压最可能是 hpa()A.1027 B. 1029 C.1028 D.103018.此时,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A.丙丁B.乙丙C.甲乙 D.乙丙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19~21题。
19.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0.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21.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答案】19.C 20.A 21 .D【解析】第19题,气压带、风带随季节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各气压带、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
第20题,甲地位于南半球,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此时盛行东南风。
第2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
联合国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于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这是国际气候谈判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回答22—23题22.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23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将就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空的一种热力环流。
读图3,回答24~25题。
24.在沃克环流中()A.甲地多晴天B.乙地为低压C.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D.近地面空气由乙地流向甲地25.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则降水可能增加的地区是()A.秘鲁沿海 B.澳大利亚东部C.非洲沿海 D.印度尼西亚东部【答案】24、D 25、A二、非选择题(共2个大题,总分25分)26.读全球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
下图中指向陆地的单箭头表示迎岸风,反之为离岸风,↗↙表示季风。
(1)南半球的①②③④地区和北半球的⑤⑥地区迎岸风盛行季节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_ _。
(2分)(2)离岸风为终年信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风向在北半球为________风,南半球为________风。
(4分)(3)当南亚和东南亚盛行迎岸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分)A.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C.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4)⑦风盛行的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简述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和原因?(4分)27.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1)判断M地的风向。
比较M、N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3分)(2)说出图甲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
(4分)(3)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型。
(2分)(4)图甲中的A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答案】:(1)西北风。
M地比N地风力更大,原因:M地等压线比N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2)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
(3)低气压或气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