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降尘管理规定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引言喷雾降尘作为一种有效的粉尘控制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规范喷雾降尘的管理,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施工、生产、运输等过程中,因工作所产生的大气颗粒物。
技术原理喷雾降尘通过增加空气中水分来增加空气中颗粒物的悬浮度,使颗粒物之间的相互碰撞减弱,从而达到控制粉尘的目的。
喷雾降尘管理的要求1. 喷雾降尘的施工原则1.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设施的放置位置和喷洒方向。
1.2. 喷雾降尘的喷嘴应选用合适的型号、数量和装置方式,以保证喷雾均匀、效果良好。
1.3. 喷雾设施应完好无损,每年进行维护保养并检查,如有故障应及时处理。
2. 喷雾降尘的使用要求2.1. 喷雾降尘应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工作,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和资格考试后方可操作。
2.2. 喷雾降尘应根据所处环境进行设置,并及时调整参数。
如: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
2.3. 喷雾降尘时应保持喷头与地面的距离在1.5m左右,以保证水雾能够覆盖到地面和施工现场。
如有需要,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3. 喷雾降尘的维护要求3.1. 喷雾设施需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更换配件,并进行记录。
3.2. 喷头的布置应合理、清洁,并保证喷水孔不被堵塞。
3.3. 喷雾降尘应根据颗粒物的情况适当调整相应的设置,不得随意更改。
4. 喷雾降尘的监测要求4.1. 对工地进行喷雾降尘时,应设置定期监测环境和人体健康指标,如空气质量、噪声、颗粒物浓度等,确保监测数据符合国家标准。
4.2. 如发现喷雾降尘后,环境、人体健康指标超过国家标准,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对设备进行维修,直至符合国家标准。
5. 喷雾降尘的预算要求5.1. 喷雾降尘的预算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条件、喷雾的范围等进行合理计算。
5.2. 喷雾降尘的资金应纳入项目预算范围,并进行相应的拨款。
结论本规定对喷雾降尘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喷雾降尘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管理手段,用于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
为了保障环境质量和工人身体健康,许多地方都出台了相关的喷雾降尘管理规定。
本文将对喷雾降尘管理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1. 管理范围和目标:喷雾降尘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建筑施工项目,旨在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2. 喷雾降尘设备要求:施工单位应购置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的喷雾降尘设备,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喷雾降尘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喷雾效果,能有效降低粉尘飞扬。
3. 喷雾降尘水源要求:喷雾降尘设备的水源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保证水质清洁、无污染。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喷雾降尘水源进行检测,并及时清理和维护水源设备。
4. 喷雾降尘操作要求:施工单位应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并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喷雾降尘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喷雾覆盖面积合适、喷雾剂量适当。
5. 喷雾降尘频率要求: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喷雾降尘的频率。
在粉尘较为集中的施工区域,喷雾降尘频率应相对较高,以提高降尘效果。
6. 喷雾降尘效果检测要求: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喷雾降尘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和粉尘沉积监测仪器等,确保喷雾降尘效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7. 外部环境监控要求:施工单位应与周边环境保护部门和居民委员会等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外部环境空气质量和居民的反馈意见。
对于因施工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投诉,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8. 相关责任和处罚:施工单位应明确喷雾降尘的责任人和管理人员,并进行相应岗位培训。
对于违反喷雾降尘管理规定的行为,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可能面临罚款、停工等处罚。
9. 监督检查和评估:相关环境保护部门将不定期对喷雾降尘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对于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的施工单位,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喷雾降尘管理规定(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532-91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转载点喷雾在装载点安设转载点喷雾,喷头数量不少于1个,悬挂在转载点的前上部600mm处,迎风流方向45°,喷雾直接对准落煤点,落煤点上部至转载点处加设纱网防尘罩,挂牌管理,责任人为转载点运输司机,必须做到转载点运行时必须开启转载点喷雾。
2 采、掘面风流净化水幕矿井主要进风大巷及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的迎头、喷浆机回风流下方5米范围内都必须安装风流净化水幕;各采掘工作面每周必须对巷道进行冲刷一次。
2.1 采煤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的具体位置:a.进风巷内设置两道全断面水幕,第一道水幕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口向里10-15米范围内,第二道水幕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安全出口以外30米范围内。
b.回风巷内至少设置三道全断面水幕,第一道水幕在回风巷安全出口以外30米范围内,第二道水幕与第一道水幕间距不得大于20米,第三道水幕在工作面回风联络巷口下风侧10-15米范围内。
2.2 掘进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的具体位置:a.掘进工作面刚开口时在开口位置的下风侧10-15米范围内设置一道水幕。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1. 引言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工业生产和机动车排放产生的废气、废水和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严重影响着环境质量和公民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减少大气污染,保障人民生存环境,本规定出台,规范喷雾降尘的过程与管理。
2. 定义2.1 喷雾降尘喷雾降尘是一种运用高压喷嘴将可降解的水溶液雾化向空气中的浮尘、烟气、异味等污染物,有针对性地降低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维护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民生活区的卫生状况,达到减少粉尘、降低空气污染的目的。
2.2 喷雾降尘设备喷雾降尘设备是一种通过高压水泵推动雾化喷嘴,使水雾达到微细状态,并向目标区域喷洒气体降尘剂的设备。
3.1 喷雾降尘的范围喷雾降尘的范围包括大气中各类颗粒物的净化和粘性气体的降解,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加工、建筑施工、制造业、物流运输、道路扬尘、农业污染等污染物。
3.2 喷雾降尘设备的选择喷雾降尘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型采用。
合理选型的喷雾降尘设备必须具有优良的液压系统和微弱雾化效果,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施工场所。
3.3 喷雾降尘设备的安装位置喷雾降尘设备的安装位置应选在污染物源头处或污染物传播最频繁和影响范围最大的区域,如建筑工地周围、高速公路路段等,以确保喷雾降尘效果的显著性。
3.4 喷雾降尘的操作喷雾降尘设备应有专人进行管理和操作,必须定时检查和维护喷雾降尘设施。
操作过程中应当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污染物传播和导致问题的发生。
4.1 环境监测喷雾降尘设备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监控指标,及时分析数据和处理结果,确保喷雾降尘效果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4.2 处理设备的日常维护喷雾降尘设备应定期巡检和排除故障,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未经授权人员不得进行任何维护和更改操作。
4.3 废弃物管理喷雾降尘设备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处罚对于未按照规定执行或违反相关规章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责任单位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给予处罚,追究单位或个人的法律责任。
洒水降尘制度制度

洒水降尘制度制度一、背景介绍洒水降尘制度是为了减少建造工地、道路施工等工程现场产生的扬尘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本制度旨在明确洒水降尘的责任、要求和操作流程,确保洒水降尘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制度目的1. 保护环境:通过洒水降尘措施,减少施工现场产生的扬尘污染,保护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
2. 保障员工健康:降低施工现场的粉尘浓度,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3. 提升形象: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提升企业形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责任与要求1. 项目经理:- 负责制定洒水降尘计划,并组织实施。
- 监督洒水降尘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整改。
- 确保施工现场的洒水设备和材料的正常运行和供应。
2. 现场施工人员:- 严格按照洒水降尘计划执行洒水工作。
- 使用符合要求的洒水设备,确保洒水效果良好。
- 定期清洁洒水设备,保持其正常运行。
3. 环境监测人员:-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监测,监测扬尘浓度是否符合标准。
- 如发现扬尘污染超标情况,即将向项目经理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四、操作流程1. 洒水降尘计划的制定:- 项目经理根据施工工程的特点和环境要求,制定洒水降尘计划。
- 计划包括洒水设备的选型、洒水频率和区域划分等内容。
2. 洒水降尘工作的执行:- 现场施工人员按照计划进行洒水工作,确保洒水覆盖全面。
- 洒水应注意适时、适量,避免造成积水或者洒水不均匀的问题。
3. 洒水设备的维护:- 现场施工人员定期对洒水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 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项目经理,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4. 环境监测与整改:- 环境监测人员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扬尘浓度监测。
- 如发现扬尘污染超标情况,即将向项目经理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如增加洒水频率或者调整洒水区域。
五、常见问题及处理1. 洒水效果不理想:- 可通过增加洒水频率或者调整洒水角度来改善洒水效果。
- 如问题仍未解决,应及时报告项目经理,进行进一步处理。
2023年喷雾降尘管理规定

2023年喷雾降尘管理规定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活动给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而尘土扬扬的环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2023年,我们将出台喷雾降尘管理规定,以减少尘土扬扬的环境,并加强对涉尘活动的管控。
一、喷雾降尘技术1. 定义:喷雾降尘技术是指利用喷雾设备对空气中的尘埃进行喷洒浇灌,使其沉降到地面,以减少尘土扬扬的现象。
2. 要求:涉尘活动所在的工地、矿山、道路施工等场所必须配备喷雾降尘设备,并按规定使用。
二、喷雾降尘管理要求1. 新建涉尘活动场所:所有新建的工地、矿山、道路施工等场所,必须在施工前进行环评,并提出完善的降尘方案,包括喷雾降尘设备的安装与使用计划。
2. 老旧涉尘活动场所:对于已存在的涉尘活动场所,必须进行环境整治,包括但不限于喷洒固化剂、加装喷雾降尘设备等。
3. 设备管理:涉尘活动场所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喷雾降尘设备,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使用限制:喷雾降尘设备的使用需要在风力较小的时段进行,并且应避免喷雾过度导致水雾滞留在空中,产生新的环境污染问题。
5. 喷雾剂使用:喷雾剂必须符合环保标准,并且不能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
对于经常喷洒的涉尘活动场所,应优先选择无毒无害的喷雾剂。
三、监督与处罚1. 监督机构:市、县级环保部门负责对涉尘活动场所的喷雾降尘管理进行监督。
2. 检查频率:对于涉尘活动场所,将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喷雾降尘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 处罚措施:对于违反喷雾降尘管理规定的涉尘活动场所,环保部门将依法对其进行严厉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停工整改等。
结论:喷雾降尘管理规定的出台旨在减少尘土扬扬的环境对人们的影响,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通过喷雾降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尘埃的浓度,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同时,对于涉尘活动场所的管理要求,可以推动相关单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喷雾降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
是为了控制和减少扬尘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们健康,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喷雾降尘管理规定:
1. 喷雾降尘设备的选择: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喷雾降尘设备,确保其性能和质量合格。
2. 喷雾降尘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喷雾降尘设备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降尘。
3. 喷雾降尘设备的使用:喷雾降尘设备在施工、运输等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并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4. 喷雾降尘液的配制:喷雾降尘液的配制应遵循相关标准,严禁使用对环境或健康有害的物质。
5. 喷雾降尘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喷雾降尘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降尘。
6. 喷雾降尘管理的监督与检查: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喷雾降尘设备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7. 喷雾降尘管理的罚则与处罚:违反喷雾降尘管理规定的行为将被处以罚款、责令停工等相应处罚。
上述规定仅供参考,实际管理规定可能会根据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第 1 页共 1 页。
洒水降尘制度制度

洒水降尘制度制度一、背景介绍洒水降尘制度是为了解决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问题而设立的一项管理制度。
扬尘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保护环境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制定洒水降尘制度成为必要的举措。
二、目的和范围1. 目的:通过洒水降尘制度,减少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保护环境和居民健康。
2. 范围:本制度适合于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扬尘控制工作。
三、具体要求1. 建设单位责任:a. 建设单位必须制定洒水降尘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实施。
b. 建设单位需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洒水降尘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装备。
c. 建设单位应定期检查洒水设备和降尘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修复和改进。
2. 洒水降尘措施:a. 在施工现场,建设单位应设置洒水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b. 洒水设备应具备一定的喷雾范围和喷雾强度,能够覆盖施工区域,并将扬尘降低到合理范围内。
c. 洒水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正常工作。
d. 建设单位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洒水频率和喷雾强度。
3. 监督和检查:a.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建设单位的洒水降尘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落实。
b. 监管部门应对洒水设备和降尘措施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确保其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效果。
c. 居民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举报电话或者相关平台对施工现场的扬尘问题进行投诉,监管部门应及时处理并反馈。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1. 洒水降尘工作的数据统计:a. 建设单位应按照要求记录洒水降尘工作的相关数据,包括洒水频率、喷雾强度、施工区域等。
b. 监管部门可以定期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评估洒水降尘工作的效果和改进方向。
2. 扬尘污染的数据统计与分析:a. 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城市的扬尘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和数据统计。
b. 建设单位和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洒水降尘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扬尘控制效果。
五、培训和宣传1. 建设单位应对洒水降尘制度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制度要求和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喷雾降尘管理规定
1转载点喷雾
在装载点安设转载点喷雾,喷头数量不少于1个,悬挂在转载点的前上部600mm处,迎风流方向45°,喷雾直接对准落煤点,落煤点上部至转载点处加设纱网防尘罩,挂牌管理,责任人为转载点运输司机,必须做到转载点运行时必须开启转载点喷雾。
2采、掘面风流净化水幕
矿井主要进风大巷及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的迎头、喷浆机回风流下方5米范围内都必须安装风流净化水幕;各采掘工作面每周必须对巷道进行冲刷一次。
2.1采煤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的具体位置:
a.进风巷内设置两道全断面水幕,第一道水幕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口向里10-15米范围内,第二道水幕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安全出口以外30米范围内。
b.回风巷内至少设置三道全断面水幕,第一道水幕在回风巷安全出口以外30米范围内,第二道水幕与第一道水幕间距不得大于20米,第三道水幕在工作面回风联络巷口下风侧10-15米范围内。
2.2掘进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的具体位置:
a.掘进工作面刚开口时在开口位置的下风侧10-15米范围内设置一道水幕。
b.掘进工作面掘进长度超过50米不超过80米时,应在掘进巷道内设置一道全断面水幕,距迎头不超过50米。
c.掘进工作面掘进长度超过80米时,应在掘进巷道内增加两道水
第 2 页共 4 页
幕,第一道水幕距正头不超过50米,第二道水幕与第一道水幕间距不超过20米,且第三道水幕在巷道回风口10-15米范围内。
2.3喷雾特别管理规定
a.全断面水幕5米范围内巷道底板进行硬化(要求:以水幕安装位置为起点,上风侧1米,下风侧4米底板进行硬化)。
b.在皮带侧挖设一个(长×宽×高=1米×1米×1米)水池用来储存水幕流下的积水,水池内安装一台风泵,利用池内积水冲刷巷道、洒水降尘;多余积水由风泵导入水沟或排水管排出工作面。
3惩罚办法:
对未安装水幕、喷头数量少、不能覆盖全断面,发现一处对责任单位处以500元的罚款;发现喷雾不开或成雾质量差,发现一次对责任单位处以200元的罚款;对巷道内积尘严重没按规定时间冲刷巷道的对施工单位处以500元罚款。
第 3 页共 4 页
感谢您的浏览!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第4 页共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