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山中学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眉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12眉山市高中2019届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 D【解析】原文第三段说“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钦定重阳为正式节日”,并未确定。
2. C【解析】原文是“略如元夕”,应该是大致和元夕差不多的意思。
3. C【解析】“消灾辟邪”主要是茱萸的功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 A (3分)5.答案示例:(1)我童年时的成长伴随着大自然丰富而亲切的音响,我从中感受到了童年无比的快乐,从中了解自然,感知生命;(2)童年时这些的经历将陪伴我的一生,即使今天的生活,大自然也滋养着我,让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人世间的温暖。
(5分,答出第1点给3分,答出第2点给2分)6.答案示例:“寂静的童年”指的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今天的孩子只与电脑、电视作伴,只有繁重的课业为伴,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大自然丰富的声音。
曾经滋养我成长的那些大自然的音响,正在孩子们的世界中逐渐消失,所以他们的童年是寂静的。
(4分)蕴涵了作者对今天的孩子们远离大自然,缺少大自然的滋养,没有快乐童年的深深的忧虑之情。
(2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 B(3分)【解析】少了一个限制:据说在所有用英语写作的科学论文书籍中.8. A、B 评分意见:5分,选A给2分,选B给3分。
【解析】 C“数学的秩序”在文中指通过数学运算对物理世界的探索与研究。
D项过于绝对。
E项“自始至终”的表述扩大了时间范围。
9.(1)钱德拉塞卡的一生远离自己的祖国,研究不被认可时,还因肤色遭受歧视,但他不以为意,不急不躁,矢志不渝以坦荡胸怀对待否定以及他人的攻击、冷漠。
(2)在迟到了50年的荣誉到来时,荣辱不惊,把所有得失都看开;以始终如一的优雅默默回应一切。
(3)生活中兴趣爱好广泛而优雅,热爱文学和音乐。
讲究衣着,追求整洁优美的生活.评分意见:4分,任答出两点即可,答出一点给2分。
2020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歌不止于纯粹的艺术,还兼具社会责任,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希尼在《诗歌的纠正》一文中指出诗歌“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是无限的”。
诗歌不会直接干预和改变人的现实命运,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
尤其在当下,网络、多媒体信息已经紧密而深入地进入社会诸多领域,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
诗歌文体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协调公众的注意力,用轻灵的文字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及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激发民心,甚至可以改变读者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意识观念等。
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是广义层面的。
首先,诗人应该秉持社会责任感。
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是时代的先驱者,是担负社会责任的“道义”者。
其次,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深而又广,它决不局限于哪一个具体的方面。
诗歌可以批评时弊、关注民生,可以培养民众的审美品位,还可以起到交流、传承或延续文化的功能。
诗歌是社会的缩影,回归社会,去感受、描写社会的疼痛、关怀一切可以关怀的对象是诗歌的社会使命。
对诗歌而言,社会担当出于自觉——文学意义上与现实意义上的责任,既可以从时代和文化的视野出发,也可以持个人的身份去坚守;它不是强加给诗歌的包袱,不必以政治、道德、伦理尺度为准绳。
诗歌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予我们的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无法提供的,它直指人的心灵。
诗歌隐藏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心灵的表现,是窃取灵魂秘密的钥匙,是生命精微的呈现,是灵魂坦诚的剖白。
历代好诗都具有抚慰、纯化、提升心灵的功能,所以我们常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这个民族的未来必然缺少希望,一个抱持诗性情怀的人,他的精神不会委顿。
诗人仅拥有现实生活、肩负社会责任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终极的关怀,灵魂有所归属。
2020-2021学年四川省眉山市等三校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四川省眉山市等三校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
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
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
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
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
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
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
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
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山中学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2017届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应用(共33分,11小题,每小题3分)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遒(qiú)劲遏(è)止扼腕(wǎn)橘(jú)子洲B.叱(cì)骂颓圮(tuí pǐ)瓦菲(fēi)骨髓(suí)C.凄婉(wǎn)拊(fǔ)心惆(chóu)怅彘(zhì)肩D.凌侮(wǔ)漂泊(bó)瞋(chēng)目笙箫(shēng xiā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惆怅玉玦苍茫戌守B.寥廓目炫冷漠寂莫C.火钵戳力麦糟参乘D.荡漾漫溯谒见鲰生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氾南偏坦峥嵘忸怩B.逶迤慷慨琼葩团箕C.河畔斑斓笙箫碾压D.青苔荆棘翼蔽须臾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就此事件,我新华社__发表声明。
(2)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__。
(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一下。
A. 授权原形引荐B.受权原型引见C.授权原型引见 D.受权原形引荐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巡天一百一十五个多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不孚众望....,10月17日上午,胜利完成任务,回到北京航天城。
B.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B.长篇小说《蛙》于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其作者是当今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创作过《红高粱》等佳作的著名作家莫言之手。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
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
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
“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
走动不开。
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
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
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
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
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
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仪式开始九时整,各国代表按照签约程序依次签字……全体签字毕,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
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
现在十四年过去了。
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投降书脏了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
原来加拿大代表签字时低了一格,随后各国代表也签错位置了。
协商之后,有关代表做了更正。
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傍晚时分,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
四川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劲敌(jìn)看守(kàn)阻遏(è)百舸(gě)为虎作伥(chāng)B.漫溯(sù)河畔(pàn)巷道(hàng)长篙(gāo)载歌载舞(zǎi)C.曲从(qū)纤维(xiān)漫溯(sù)蓓蕾(lěi)偃旗息鼓(yǎn)D.团箕(jī)虱子(shī)里弄(nòng)创伤(chuāng)按捺不住(nà)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笙萧精练婉转万户候苍海桑田B.赋予扭怩寥阔一炷香箭拔弩张C.气慨苍桑斑阑水龙头习已为常D.呕歌屠戳家俱三步曲融汇贯通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阅卷中,某些语文老师人评卷的随意性让人叹为观止,匆匆一看,分数就写出来了,得分多少完全凭个人喜好。
B.想办法让图书流动起来,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多看书、看新书,花费不多,收效却不错。
看似妙手偶得,实则来自文化管理者对文化民生的自觉坚持。
C.有些工科高校不去倾听企业的声音,不了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一厢情愿地为它们提供“人才产品”,这样的教育必然难以满足需求。
D.现实中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忽略了对母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又未能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期望的效果,最后不免造成邯郸学步的尴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官方希望日方就日本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漏报640千克钚一事作出解释,同时希望日方早日解决核材料供需失衡问题。
B.近日,市中区纪委监察局进一步明确了信访监督职能,采取了信访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了纪检信访监督作用。
C.为增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都市各校“三抓三促”活动,狠抓勤俭节约教育。
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一语文11月半期试题(无答案)

眉山中学2019届高一(上)半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与常识部分(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嘉言懿.( yí )行参与.(yù)悄.(qiāo)无声息巷.(hàng)道B.变徵.(zhĭ)之声顷.(qīng)刻弦.(xuán)外之音拊.(fŭ)心C.瞠.(chēn)目结舌骨髓.(suĭ) 遭受重创.(chuàng)淬.(cuì)火D.扼腕.(wàn)叹息箕.(jī)踞戮.(lù)力同心飨.客(xi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浮躁籍贯主弦律题要钩玄B.忸怩气概万户侯按图索骥C.砥励犒劳水龙头黄梁美梦D.笙箫追朔荧光屏神彩飞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邬老太太年轻时就常常帮同事和街坊邻居缝制衣服,________之下,她的女儿从小就认为助人为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②92岁的“飞虎队”成员理查德·舍曼接受采访时说:“我________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的许多暴行,也看到中国老百姓在战争期间到处流离失所的悲惨。
”③“互联网+”是这两年来人们________ 的词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社会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解读“互联网+”热潮。
四川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莅(lì)临翌(yì)年横亘(gèng)着(zháo)凉B.肖(xiào)像皮辊(gǔn)蛮横(hèng)露(lù)骨C.弄(nòng)堂贿赂(lù)骷髅(lǒu)官场(chǎng)D.婆娑(suō)炽(zhì)热剽(piáo)窃漫溯(sù)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旗竿掩映长篙踌躇B.嘻戏焦灼陨落九霄C.作揖寥廓斐然通牒D.瞋目凄惋斑斓怄心沥血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一眼看去,那个短小精悍的人便是排长。
B.我们要学会在荣誉面前不骄傲自大,在失败面前不妄自菲薄。
C.今天的天气很不好,转眼间就翻云覆雨。
D.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听了这个故事,使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
B.这场篮球比赛胜败的关键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C.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这是名模孙艳摄于2010年5月的照片。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A.③①⑥⑤②④B.①④⑤⑥③②C.①②③⑥⑤④D.③②①④⑤⑥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二、文言文阅读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应用(共33分,11小题,每小题3分)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遒(qiú)劲遏(è)止扼腕(wǎn)橘(jú)子洲B.叱(cì)骂颓圮(tuí pǐ)瓦菲(fēi)骨髓(suí)C.凄婉(wǎn)拊(fǔ)心惆(chóu)怅彘(zhì)肩D.凌侮(wǔ)漂泊(bó)瞋(chēng)目笙箫(shēng xiā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惆怅玉玦苍茫戌守B.寥廓目炫冷漠寂莫C.火钵戳力麦糟参乘D.荡漾漫溯谒见鲰生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氾南偏坦峥嵘忸怩B.逶迤慷慨琼葩团箕C.河畔斑斓笙箫碾压D.青苔荆棘翼蔽须臾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就此事件,我新华社__发表声明。
(2)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__。
(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一下。
A. 授权原形引荐B.受权原型引见C.授权原型引见 D.受权原形引荐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巡天一百一十五个多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不孚众望....,10月17日上午,胜利完成任务,回到北京航天城。
B.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B.长篇小说《蛙》于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其作者是当今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创作过《红高粱》等佳作的著名作家莫言之手。
C.历史已经证明,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促进和保护人权的侧重点自然会有所不同。
D.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7.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偶)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拟人)C.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呼告)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拟人)8.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知者乐水,仁者乐山B.令将军与臣有郤C.敏于事而慎于言D.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图穷.而匕首见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①籍.吏民②不然,籍.何以至此C.①鲁肃闻刘表卒.②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
10.下列各句不含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既东封郑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C.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D.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参乎,吾道一以贯之B.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C.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束带立于朝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二、现代文小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
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
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
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
“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
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
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
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12、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1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三、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
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
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
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横行..天下征服B、将军禽.操同“擒”,捉拿C、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背叛D、去.北军二里余距离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B、为.汉家除残去秽且君尝为.晋君赐矣C、余船以.次俱进皆白衣冠以.送之D、骑乃.得过乃.朝服,设九宾17、根据上文中的对话内容,分别概括诸葛亮和周瑜的性格特征(4分)诸葛亮:周瑜:18、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2)、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四、名句填空。
(任选6句。
每空1分,共6分。
如果全部都答,只评前6句。
)19、(1)、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