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四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技巧方法复习【整理】

专题四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明”指表述直接、明了,不拖泥带水;“连贯”指衔接恰当,语势畅通无阻;“得体”指说话符合场合,达到交际的目的,又让人听着舒服。
“准确”指陈述恰当,不走样跑偏;“鲜明”指陈述有个性,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生动”指陈述形式多样,不呆板,“鲜明、生动”往往与修辞手法合在一起考查。
浙江卷对“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的考查,近几年没有单独设题,在此不做涉及。
对“连贯”的考查,主要是衔接选择题和补写题;对“得体”的考查,主要是主观简答题。
[知能精要]复位式连贯应持的原则复位式连贯题多是从语段中抽出一个或多个句子,要求考生根据语境需要选择最恰当的句子。
有时也把它当作选用句式进行考查。
(一)话题表述要一致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设题时往往从这一视角入手进行命题。
解题时首先要确定话题的陈述对象或中心,然后检查思维是否衔接紧凑,句式是否贯通一致。
如果一个话题中途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因素遭到破坏,语句就不连贯。
(二)句式结构要协调句式结构协调能收到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修辞效果。
要结合语境,明确所用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做到包括短语类型和句式结构的整齐划一。
同时使用整句或散句、主动句或被动句、肯定句或否定句、长句或短句等,一定要考虑整体上的协调,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如果语段中的陈述对象发生变化,要注意考虑句式结构的一致性,命题人往往在这方面着眼设题。
(三)思维逻辑要合理思维的逻辑性,在语言连贯中的体现一般是时间先后、空间方位、深浅大小等。
任何一种逻辑思维角度,其外显语句所显示的语意都不可能出现较大的裂痕或较大的阻隔。
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自然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
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专题09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情解读】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①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
“连贯”多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其余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
②考点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还可以就其中几项结合起来考查。
以考查“连贯”、“得体”为最多。
③可以在语段压缩、图文转述、句式变换、新闻评论(如湖南卷)等等多种形式中用综合性的主观题考查。
④继续出现了近年来与文学知识、修改病句考查结合的命题(如山东、全国大纲卷等);“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新颖的考法如:模拟情境对话(安徽卷),补写话语(重庆卷)。
【重点知识梳理】一、语言表达准确“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准确”的含义是“没有偏差地反映主客观情况”,使语言表达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的确定性,因此,解答准确题时要本着“没有偏差”原则,讲究语言表达不走样,简单说来,就是语言表达不多、不少、不错。
本考点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
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1.符合情境。
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写作中使用的词语都处在全篇或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迥然不同。
2.造句要符合语法、逻辑。
组句应依照一定语言的语法、逻辑规则进行,否则会出现语病。
应注意以下几点:句子结构要完整,词语搭配要稳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句义要有逻辑性,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但概念不清,语意不明,判断和推理不当,也是不通顺的。
3.符合对象。
应仔细辨析同义词的基本意义和附加意义(包括风格、色彩和用法等)的同中之异,这有助于恰如其分地叙事写景、表情达意、释物明理。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
所谓“简明”,即语言要简要清楚,不要重复累赘,让人产生歧义。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得体,恰如其分,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等。
所谓“准确”,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所谓“鲜明”,是指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它是就表达观点、态度而言的。
所谓“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的,它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见“优化”P15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力层次为E级,占3~6分。
“简明”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明确、清晰。
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高考总复习专题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ppt

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 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美丽,一种永不退缩的美 丽。
• 参考答案: • 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秋霜 枫独红、冬雪梅独傲的美丽,一种真金百炼色不回 的美丽。 鲜活的意象有着比抽象的概念更丰富的内涵, 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想象和品味空间,语言的 文采也随之而来。
符合语境
某中学高一(4)班将召开“为汶川灾区捐赠棉衣棉 被”的动员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 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 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4分)
各 位 同 学 , 今 天 我 们 召 开 “
汶 川 灾 区 捐 赠 棉 衣 棉 被 ” 的 动 员 会 。 当你看到灾区的同学冒着严寒发奋苦读
准确
下面是联合国总部门前一尊雕塑的照片,请紧 扣雕塑的寓意展开联想,写一段鲜明生动的文 字,表达你的期盼。要求不少于40字。 示例:我们期待, 飘荡在世界上空 的,不是硝烟, 而是祥和的瑞云; 我们祈盼,飞翔 在白云蓝天上的, 不是战斗机,而 是自由的和平鸽。
19.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 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准 确、生动,不超过40字。(6分) 2月22日,南京一老汉在公交站台下车时,不 慎跌倒在地,跟在身后的乘客没人上前扶他,老汉大 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听了这话, 五六名乘客上前将老汉扶起,并拨打了 110报警。答:
可从小孩的角度也可从妇女(或妈妈)的角度, 只要围绕“情深”书写,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 法,鲜明生动即可得满分。
• (09年四川卷) • 18.右边是一张汶川特大地震中抢运伤员的照片。这 张照片震撼人心,请对此写几句简明得体、鲜明生动 的话,表达你的颂扬之情。(100字以内)(6分)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简明、连贯、得体”是从三个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级。
“简明”的具体要求是: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 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 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高考侧重考查考生能删掉赘余的语句,能消除歧义。
“连贯”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连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自然顺畅。
表达连贯要求话题要一致,叙述角度要一致,内容要照应,情境要一致,句式要一致,语言要和谐,顺序要合理。
“得体”中的“符合语境要求”,即根据表达对象、场合、目的及表达方式正确使用语言;语体包括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书面语语体又有政论语体、文学语体、科技语体和应用语体等。
不同的语体,语言要求不尽相同,表达也要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语言表达“准确”是指语意表达准确,语法合理规范。
主要指用词准确,搭配准确,筛选准确,转换准确。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和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主要指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鲜明的态度。
“生动”是指具体形象,活泼多变,有声有色,而且感情充沛,散发着生命的活力。
【考情分析】1.试题类型以主观题为主,而连贯题的命题形式则向着主观题、选择题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
2.语言材料则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对学生语言操作综合能力的考查逐年加强。
4.本考点注重语言具体应用能力的提高。
【命题展望】1.选择题的衔接、排序,主观题的简明得体仍可能是高考的热点。
2.客观排序题有一定难度。
3.命题语言材料仍将选用现实生活性强的鲜活材料。
【真题演练】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 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
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生动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句子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有 理即可。分析时考生应该注意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抓住句子的关键 词语进行分析,二是对语句所用句式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进行分 析。比如认为甲句更好,可这样分析:甲句中“一件事”出现了两 次,可谓关键词,表明周朴园极为重视这“一件事”;另外,这一 句为长句,长句的语气较为缓和,这样就与前面的“严厉”形成鲜 明的对照,表现了周朴园此时较为复杂的心态。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一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对语言表达在规范的基础上提出 的进一步要求。这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不 少题目对该考点均有考查。准确一般出现在与修改相关的题目中; 鲜明一般出现在拟写广告词、邀请函、辩论稿等需要表达观点态度 的题型中,以及仿写、扩写的题目中;生动主要体现在仿写、扩写 的题目中。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 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 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例 3 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 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 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 萍 (失色)爸!
方法归纳
如何做到“准确、鲜明、生动” 一、注意“五符合”使语言表达准确 1.符合情境 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所用的词语都处在全篇或上下文 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 意思,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也不同。
高考热点题型解析: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高考热点题型解析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热点解读】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①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
“连贯”多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其余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
②考点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还可以就其中几项结合起来考查。
以考查“连贯”、“得体”为最多。
③可以在语段压缩、图文转述、句式变换、新闻评论(如湖南卷)等等多种形式中用综合性的主观题考查。
④继续出现了近年来与文学知识、修改病句考查结合的命题(如山东、全国大纲卷等);“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新颖的考法如:模拟情境对话(安徽卷),补写话语(重庆卷)。
【热点题型】热点题型一:连贯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D.④③②①⑤【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连贯的能力。
根据横线后的“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推断横线处的内容应该是先阐明抗日战争中惨烈的死难情况,故③⑤为一组;然后强调社会各界不屈不挠的抗争及支援情况,故①②④为一组;最后根据程度由浅入深、概念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答案】C【提分秘籍】语句的连贯,是指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要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序要合理,句子的组合与衔接、呼应要自然。
考点1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语言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运用,考查也大多具有综合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相互渗透,兼有主观题和客观题,经常与压缩语段、图文转换等题型联合考查,分值在3~5分。
试题强调同社会生活的联系,往往关注社会生活、文学作品、日常对话等内容。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句子复位型语言连贯题”“衔接型语言连贯题”较多,此类题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专题除单独命题外,在阅读、写作试题中多有隐形考查。
预计2019年题型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语言表达简明
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流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除一些词语。
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站在讲台上的①是一位曾经②在北大工作了③三年的年轻学者,他④穿着一件大而⑤黑的衣服,用⑥右手持教鞭,正在就关于⑦当前的⑧学术研究问题给与会者做专题报告。
学科#@网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
【答案】①②⑤
技巧点拨
做到语言简明的方法
1.去次留主。
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去无关的语句。
“简明扼要”,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说,只有扼准“要害”,才能做到简明。
2.删繁就简。
从语法功能上讲,虽然语句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语句中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以及可用可不用的词语,应尽可能删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运用,考查也大多具有综合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相互渗透,兼有主观题和客观题,经常与压缩语段、图文转换等题型联合考查,分值在3~5分。
试题强调同社会生活的联系,往往关注社会生活、文学作品、日常对话等内容。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句子复位型语言连贯题”“衔接型语言连贯题”较多,此类题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专题除单独命题外,在阅读、写作试题中多有隐形考查。
预计2019年题型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语言表达简明
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流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除一些词语。
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站在讲台上的①是一位曾经②在北大工作了③三年的年轻学者,他④穿着一件大而⑤黑的衣服,用⑥右手持教鞭,正在就关于⑦当前的⑧学术研究问题给与会者做专题报告。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
【答案】①②⑤
技巧点拨
做到语言简明的方法
1.去次留主。
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去无关的语句。
“简明扼要”,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说,只有扼准“要害”,才能做到简明。
2.删繁就简。
从语法功能上讲,虽然语句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语句中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以及可用可不用的词语,应尽可能删去。
3.巧用替代。
在语言表达中,在一定的具体叙述后进行必要的概括,表达才能清晰,衔接才能顺畅。
如能用指代性或替代性的词语替代人称代词,应尽量替代。
4.关注语句不简明的表现。
在解答简明类题目时,要注意语句不简明的几个表现:(1)同义词重复,如“美丽标致的人”。
(2)词语的部分含义重复,如“幸存保留下来”。
(3)同一词语反复出现,“他大量地阅读了大量的古书”。
(4)修饰成分多余,如“手指头上戴着戒指”。
(5)词语随意堆砌,如“他情不自禁地断断续续而又接二连三地掉下泪来”。
(6)多余的虚词,如“这是我的新买的书”。
(7)重复内容没有用代词,如“小王和小李走了过来,小王和小李对我说”。
语言表达连贯
考向一排序型语言连贯题
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昆虫们最善于使用这种“香水”。
②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特定气味,有些气味人类闻得到,有些则闻不到。
③接收这一信号后,往往会有许多“宅男”不辞辛劳地前来,释放外激素与雌性呼应。
④这些气味可以标记领地,留下关于个体的特征信息,当然这些信息中,也包括是否单身。
⑤每到繁殖季节,雌性昆虫便会分泌出外激素,向异性释放明确的信号:此地有“女神”一名,先到先得。
⑥我们可以将这些或浓烈或隐形的气味,统称为化学信号,这就是单身动物们的特制“香水”。
A.①④③⑤⑥② B.①⑤③④⑥②
C.②④①⑤⑥③ D.②④⑥①⑤③
【答案】D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意象,即心象,是诗化了的感觉。
,,。
在诗歌创作中,它既不是单纯的外在描摹,也不是直抒胸臆的感情喷发,而是因情造景,寓意于象的单体形象。
意象在诗中的运用,,,,从而增强诗的内蕴张力。
①它是诗人在某一瞬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
②具有具体的坚实的质感
③它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图景
④便于诗人获得心灵创造的自由
⑤更好地抒发他复杂、流动、多变的生命体验
⑥有利于打破生活原型的束缚和局限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③②⑥④⑤
C.③①②⑤⑥④ D.③②①⑥④⑤
【答案】B
技巧点拨
1.明类型,抓顺序。
不同类型的语段,句与句之间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
论述类、说明类语段一般讲究逻辑顺序,叙述类语段一般采用时间顺序,描写类语段一般采用空间顺序。
解题时,应首先明确语段的类型,再根据不同类型语段的内部结构规律来推求各个句子在语段中的表意作用,考虑这些句子的排列
2.讲方法,定答案。
排序题多为选择题,因此解题时可以先将联系最紧密的句子连缀起来,然后逐次添加,最后得出答案。
考生也可以先把能够确定先后顺序的句子连缀起来,采用排除法,进而锁定答案。
3.抓标志,快组合。
所给语段中往往会有一些显示语句先后顺序的标志性词语,比如:显示层次的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如“先前”“后来”“过去”等;具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如“这些”“这种看法”“此后”“与此相反”等;表示总结的词语,如“总之”“综上所述”等。
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得出答案。
考向二句子复位型语言连贯题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一科学研究小组在检测超强激光和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时,发现在被激光冲击后的万亿分之一秒,等离子体迅速从高密度区流到密度更低、相对流动更滞碍的区域。
等离子在高密和低密物质之间堆积,产生了一系列的压力脉冲,形成了声波。
在恒星新物质堆积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与在实验室里观
察到的类似的声波。
A.这种声波的频率非常高,接近1万亿赫兹,比任何哺乳动物能听到的声音要高600万倍
B.频率非常高的这种声波,比任何哺乳动物能听到的声音要高600万倍,接近1万亿赫兹
C.这种声波接近1万亿赫兹,频率非常高,比任何哺乳动物能听到的声音要高600万倍
D.频率非常高的这种声波,接近1万亿赫兹,比任何哺乳动物能听到的声音要高600万倍
【答案】A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种群中较弱个体的存在,可能有助于加强种群的长期稳定性,从而减少灭绝的风险。
,结果发现,鱼群中混有多种不同的性状,会对种群产生积极的影响。
那些在近海珊瑚礁区发育的幼鱼更可能成为“赢家”,更有可能返回成年时的栖息地;那些在潮池区发育的幼鱼可能成为繁殖的“输家”,但它们通过增加数量和减少波动,为种群的稳定性做出了贡献。
A.研究人员对一种生活在新西兰潮池和近海珊瑚礁的小型鱼类进行了研究
B.研究人员在研究一种生活在新西兰潮池和近海珊瑚礁的小型鱼类时
C.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生活在新西兰近海珊瑚礁和潮池的小型鱼类
D.一种生活在新西兰近海珊瑚礁和潮池的小型鱼类被研究人员研究
【答案】C
【解析】注重分析空格前后的内容。
空格前的内容是研究人员对种群中较弱个体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空格后的内容写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结果。
所以空格处的内容应写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陈述主体是“研究人员”。
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C两项比较符合语境。
而根据空格后表述的研究结果的顺序,即先说“近海珊瑚礁”,后说“潮池”的说明顺序,由此可排除A项。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从直觉上来看,要使脑力变强,最明显的方法就是增加大脑容量。
然而,。
科学家发现,用动物大脑的体积和身体体积的比值能更准确地表现大脑容量,科学家由此发明了一个概念——脑商,也就是某一物种的实际大脑重量与根据体重预测的脑重的比值。
A.决定智力高低的唯一因素并不是大脑容量的大小
B.决定智力高低的唯一因素并不是大脑容量
C.大脑容量的大小不能决定智力的高低
D.大脑容量的大小并不是决定智力高低的唯一因素
【答案】D
考向三衔接型语言连贯题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及其叙述在国家、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借鉴意义。
①,正在于其著述者对待历史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有后人应有的敬意,而非凭空想象,随意为之,并使其庸俗化。
否则,其著述非但起不到以史为鉴的作用,②,使读者通过一面夸张变形的“哈哈镜”观察历史。
近些年来,③,已经在读者尤其是在那些并不专门研究历史的非专业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后果,影响到他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答案】示例①历史之所以能为后世所借鉴②反而可能扭曲历史③一些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倾向
【解析】解答该题,要重点分析横线前后的语境。
①前面谈的是历史在发展过程中的借鉴意义,后面谈的是历史具有借鉴意义的原因,因此可知①处应为前面内容的概括总结,再根据下文关联词“正在于”可知,①处可填“历史之所以能为后世所借鉴”;②处前面谈的是历史著述庸俗化的影响,并有关联词“非但”,后面应有与之对应的表递进的关联词“而且”或“反而”,据此②处可填“反而可能扭曲历史”;③处后面谈的是历史读物庸俗化在不专门研究历史的非专业读者中造成的不良后果,结合前面内容可知,此处可填“一些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倾向”。
2.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
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少于30个字(含标点符号)。
乌鸦又衔着一块肉在树上休息,一只狐狸来到树下。
乌鸦想,他肯定又是来奉承我的。
这回我可不上他的当了。
任凭他把好听的话说上十箩筐,我也不理他。
谁知,狐狸却开口大骂起来:“你这臭嘴婆娘,顶风臭十里!穿一身丧服,叫人看了就作呕!还有你那破嗓子,比驴叫还难听100倍!”
乌鸦没料到狐狸会来这一手,听着听着,便气得浑身发抖。
她刚开口回骂,肉便从嘴里掉下来。
狐狸叼着肉,一溜烟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