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连贯(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xuesheng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学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日常交流和写作。
3.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明表达:介绍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避免冗长和啰嗦。
2. 连贯表达:讲解如何使语言表达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让听者或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3. 得体表达:教授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尊重和礼貌。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语言表达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领悟。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的情境,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得体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内容,并监督其完成情况。
五、教学计划:1. 节课:介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节课:讲解如何进行简明表达,分享一些简明表达的技巧和案例。
3. 第三节课:讲解如何进行连贯表达,分享一些连贯表达的技巧和案例。
4. 第四节课:讲解如何进行得体表达,分享一些得体表达的技巧和案例。
5. 第五节课:综合练习,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资源:1. 案例库:收集各种语言表达的案例,包括优秀的和需要改进的例子。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
3. 教材支持: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和参考。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或故事引入新的教学内容。
2.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和技巧。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案例,用于教学示例和分析。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角色扮演中的体会和感悟,总言表达的技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了解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并讨论为何如此。
2. 角色扮演:设计不同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在特定情境下使用得体的语言。
3. 小组竞赛:设立小组竞赛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语言表达,增加课堂互动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根据不同情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和方法2. 语言表达连贯的技巧和策略3. 语言表达得体的标准和要求4. 不同情境下的语言表达实践5.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评价标准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和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师生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答学生疑问,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和方法。
3. 情境练习: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在情境练习中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运用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方面。
六、教学内容1. 日常交流中的简明表达举例说明日常交流中如何做到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啰嗦。
练习设计:模拟日常对话,要求学生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连贯表达的技巧讲解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保持表达的连贯性。
练习设计:让学生编写故事或议论文,注意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七、教学内容3. 得体表达的场合分析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网络交流等)的语言表达要求。
语言表达连贯(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表达连贯(苏教版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连贯的含义,认识其在日常沟通和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基本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连贯的定义与意义2. 语言表达连贯的基本技巧3. 实例分析与练习4. 小组讨论与分享5. 总结与反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基本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沟通和文学创作中。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语言表达连贯的重要性及技巧。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3. 练习法:课后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优点,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语言表达连贯的含义及其在日常沟通和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基本技巧:讲解语言表达连贯的四大基本技巧(逻辑顺序、关联词、过渡句、修辞手法)。
3. 实例分析: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基本技巧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自认为有效的语言表达连贯技巧。
5. 分享与交流: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7.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给予鼓励和建议。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连贯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结合文学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家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连贯技巧,提升文学作品的魅力。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教案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的概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做到表达清晰、连贯、得体。
3.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基本技巧。
3. 典型例题分析及解题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做到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2.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概念及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技巧:介绍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基本技巧,如句子结构、逻辑顺序、关联词等。
3. 分析典型例题:选取中考语文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典型题目,进行分析讲解。
4. 解题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比赛,鼓励他们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连贯得体的表达技巧。
2. 邀请语文老师进行课堂观察和指导,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建议。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xuesheng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学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二、教学内容1. 简明表达: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避免冗长和啰嗦。
2. 连贯表达:使语言表达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使他人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观点。
3. 得体表达: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尊重他人,体现礼貌。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原则。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则进行语言表达。
3.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际操作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4. 课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课堂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得体性。
4.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练习成果,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简明表达原则及案例分析。
2. 第3-4周:连贯表达原则及案例分析。
3. 第5-6周:得体表达原则及案例分析。
4. 第7-8周:角色扮演及课堂练习。
5. 第9-10周:教学评估及总结。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简明表达训练:设计一些简短的场景,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2. 连贯表达训练:给出一些混乱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对其进行整理,使其变得连贯。
3. 得体表达训练: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要注意礼貌和尊重。
七、教学资源1. 案例库:收集一些典型的语言表达案例,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注意语言连贯,避免语病,使语言表达更加得体。
4.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做到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理解并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讲解。
2. 准备各种实际情境,用于学生实践练习。
3. 准备评价标准,用于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会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
4. 实践练习:创设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实践练习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能够更加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以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语言表达的书籍,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3. 组织学生参加语言表达相关的比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语言表达连贯(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表达连贯(苏教版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连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连贯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连贯的定义和意义。
2. 连贯语言在文章中的运用。
3. 培养学生连贯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故事或例子引出语言表达连贯的重要性。
2. 讲解概念:讲解语言表达连贯的定义和意义。
3. 分析案例:分析一些文章中的连贯语言表达,让学生感受连贯语言的魅力。
4. 技巧讲解:介绍一些连贯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5.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连贯表达的练习,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言表达连贯的概念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连贯语言表达。
3. 实践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连贯表达的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语言表达连贯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在表达中运用连贯语言。
3. 学生能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把握。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连贯语言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体会。
2. 角色扮演:设置一个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运用连贯语言进行对话。
3. 写作练习:布置一篇以连贯语言表达为主题的短文写作任务,让学生课后完成。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文章:收集一些具有连贯语言表达的范文,用于分析和讲解。
2. 练习材料:准备一些关于连贯语言表达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
3. 视频资源:寻找一些关于连贯语言表达的教学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引入话题,讲解语言表达连贯的概念和意义。
2. 第二课时:分析案例,讲解连贯语言在文章中的运用。
3. 第三课时:介绍连贯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4. 第四课时: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连贯表达的练习。
5. 第五课时: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和反馈。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表达连贯(排序)之教案
自学探究
1.(江苏卷·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_______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参考答案】D
将重要信息分组归类,②④应属同类,而四个选项里,②④连在一起的,
有A与D两项,这样就可以排除B与D项。
④在前,②在后,加之③应该是在
最后,据此可知,答案为D。
2.(新课标卷Ⅰ·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组是(3分)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
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解析:首先,聚焦六个语句中的关键性词语:①不识字人熟练掌握,②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③包含珠算秘密,④蕴含坐标几何原理,⑤珠算运算可跟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
将重要信息分组归类,②④应属同类,而四个选项里,②④连在一起的,只有B。
据此可知,答案为B。
【考查的实质是】
下列各项,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不识字人熟练掌握,②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③包含珠算秘密,④蕴含坐标几何原理,⑤珠算运算可跟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参考答案】B
迁移应用
1.(新课标卷II·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己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④作为六畜之首
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 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④②③①⑥
解析:首先,聚焦六个语句中的关键性词语:①还让人们,②对人们,③帮人们,④六畜之首,⑤是人类朋友和伴侣,⑥故事深入人心
将重要信息分组归类,①②③应属同类,而四个选项里,①②③连在一起的,只有D。
据此可知,答案为D。
【考查的实质是】
下列各项,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还让人们,②对人们,③帮人们,④六畜之首,⑤是人类朋友和伴侣,
⑥故事深入人心
A. 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④②③①⑥
【参考答案】D
2.(重庆卷·3)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 ______。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 ___。
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 ①④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参考答案】 D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参考答案】D
【考查的实质是】
下列各项,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然而大脑对音乐的感知
②所以“和声”使得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研究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这两种声音的“和声”
将重要信息分组归类,②与⑥,④与⑤应属同类,而四个选项里,每项
②⑥都连在一起,④⑤连在一起的,只有D。
据此可知,答案为D。
5. [2014·江西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瓦尔登湖“波平如镜”,________ ________ 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湖水。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 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
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 ④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 ⑤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
A.④⑤③②①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④⑤③ D.①②④③⑤
5.C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备填句中的“或许”(第①句),与原文中的“或许”可以构成并列,由此能判断出第二空应填①。
填在第一空的,只能是②或④,但④句讲的是远处的情景,与语境不协调,所以第一空填②。
后三空谈论的是同一个话题。
显然,第④句承接前面的两个“或许”所描写的两种景致,故④放在第三空最为合适。
③⑤两句是对④句的具体描绘,⑤句的“跃起”衔接④句中的“空中”,③句承接前文具体描绘“圆弧”和“闪光”。
6. [2014·辽宁卷]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
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
③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④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
⑤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
⑥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
A.⑤⑥①②④③ B.⑤③②⑥①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⑥⑤①④②③
6.C [解析] 本题通过排序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
做此类题目,要注意明中心、理思路、抓标志。
本句群的中心是分享快乐,因此⑥应是句群的起始句,提出中心话题,③紧接其后阐述意义,②句是对③句的反面论述,应排在③后;句群的思路是先谈分享快乐的意义再谈分享快乐的方法,前面⑥③②阐述了分享快乐的意义,⑤开始论述分享(传递)快乐的方法,①④是对⑤的举例阐述,而借助于标志性的词语“比如”可知①应排在④之前。
7.[2014·大纲全国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A.③②⑤④①⑥B.③⑥⑤①②④
C.⑤①④③⑥②D.⑤④③②①⑥
7.C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进行解答。
⑤句说“它改变了单一的……表现形式”,①句是对它的解释,联系紧密,可确定⑤后面是①,因此可排除A、D两项。
③⑥都是写特点或者说优越性,⑥句有“还具有”字样,因此在③后。
②和④相比较,②句更适合做结句。
因此可得出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