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公开课教案_0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表达清晰、连贯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对语言表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语言不连贯、逻辑混乱的问题。
因此,本节课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认识到语言连贯在写作中的作用。
2.掌握语言连贯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写作更加清晰、连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掌握语言连贯的基本技巧。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语言连贯的技巧,提高写作质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语言不连贯的问题。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启发,共同提高。
3.实践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写作练习,及时反馈,指导改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篇语言不连贯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语言不连贯的问题及其原因。
3.技巧讲解:讲解语言连贯的基本技巧,如使用关联词、保持句子结构一致等。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探讨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语言连贯的技巧。
5.实践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技巧。
6.反馈与指导:学生互评,教师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7.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空间。
七. 说板书设计1.语言连贯的重要性2.语言不连贯的问题及原因3.语言连贯的基本技巧4.写作实践中运用语言连贯的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语言连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巧用关联词、提示语、过渡语等,保持句间的连贯。
2.进行段落写作,通过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保持段落的整体连贯。
3.进行片断写作,通过围绕中心合理安排顺序,保持段落间的连贯。
【教学流程】一、导入图片,激发兴趣:图片展示——国庆短信,重庆“山海”奇观国庆期间的“人山人海”频频刷爆朋友圈,看得让人瑟瑟发抖。
作为旅游热门城市,超大的人流量让重庆再一次“火”了起来。
解放碑、磁器口、洪崖洞(图片展示“人山人海”):汹涌的人潮,也把“重庆多宠游客”推上了热搜。
重庆市公安局国庆期间多次发布“温馨提示”,请广大市民把更多空间留给外地游客。
市民们纷纷表示,愿为外地游客“腾”出一座城(图片展示)。
二、语言要连贯:围绕中心,保持话题一致重庆为何如此之“火”?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
(图片展示网红打卡地:洪崖洞、千厮门大桥、李子坝轻轨、磁器口、火锅、酸辣粉、解放碑、长江索道……)小伙伴们,请用一句话来简要介绍,重庆到底“火”在哪里?老师先来说两个:我觉得重庆“火”在它的轻轨既可上天,也可入地(展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一边听,一边录入内容(关键词句)。
示例生一:重庆火在它的火锅色香味俱全,让外地游客十分喜欢。
生二:重庆的酸辣粉麻辣鲜香,让人欲罢不能。
生三:重庆的洪崖洞晚上灯火通明,夜景很美。
生四:重庆的轻轨本身具有艺术感,轻轨站之间也有很多壁画。
生五:重庆靠江,晚上夜景五彩斑斓,绚烂夺目。
生六:我觉得重庆的轻轨很便利,市民都爱乘坐(明确:这是轻轨的作用,不是它的特色)生七:重庆是座3D魔幻城市,错综复杂的高楼大厦以及各种架桥,让人惊叹不已。
……我们不妨一起来朗读一下大家合作而成的这段介绍。
读完这段介绍后,有没有同学发现问题?生:发现这些内容语言不连贯,句子与句子之间连接不紧密。
2.哪些句子并没有围绕着重庆“火”这一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修改一下。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基本要求。
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3.引起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生活德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意识的注意写作连贯。
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语言表达不仅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必要手段,更是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完美体现。
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说话颠三倒四、东拉西扯的人聊天,正如老师们也不愿意看一篇语言前后不一致、逻辑混乱的文章一样。
这时,语言的连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认识连贯1、什么是连贯?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材料分析:“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像慈母拍着将睡去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问题:请同学们反复阅读上述材料,说一说上述材料有什么问题?自己在草稿纸上试着修改。
回答:顺序不合理,不通顺。
修改后:“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它轻轻地拍着石岸,像慈母拍着将睡去的婴儿似的。
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2、如何多角度地做到在写作中语言连贯?(1)首先应该保持话题统一例如《昆明的雨》中写昆明菌子极多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①最多也最便宜的牛肝菌;②比牛肝菌略贵的青头菌;③菌中之王,味道鲜浓,无可方比的鸡土枞菌;④中吃不中看的干巴菌;⑤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问题:在这一段作者主要在些写什么?作者还讲述了一个在火车上的故事,偏题了吗?为什么?回答:写昆明的菌子这个故事不偏题,是通过这个故事来体现鸡枞的珍贵。
(2)要有合理的顺序例如前面出现的“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语言要连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写作时是否遇到过文章表达不清晰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使文章语言更加连贯。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语言连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分析课文中句子连贯的范例,学会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通过课堂实践,提高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语言连贯性的能力。
举例解释:
-重点讲解如何运用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但是、然而”等,使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
-分析课文中经典句子连贯范例,如使用指代词“这、那、其”等,使句子之间的指代关系清晰;
-通过实例展示重复词的运用,如重复关键名词、动词等,增强文章语言的连贯性。
在案例分析时,我选取了课文中的一些典型句子,让学生们分析其连贯性。这个环节的效果不错,学生们能够指出句子中使用的关联词和指代词,并理解它们在句子连贯中的作用。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分析时仍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牢固。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是今天课程的亮点。学生们在分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写作中的语言连贯性。在实验操作环节,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改写句子,这样的实践操作让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有了更深的体会。不过,我也观察到,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写作 语言要连贯》公开课教案_9

说来也怪,那些知识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老师讲的,我竟然全都懂,成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张老师那温馨的批语!
1、学生依据语言连贯的三个方面点评例文。
2、师点评。
文章围绕老师在“我”语文试卷上的批语这个话题展开,先写老师发试卷,然后写老师的批语,接着写“我”发现批语后的感受,最后写我珍藏批语以及“我”因批语而转变。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也很自然。整篇文章语言连贯,条理清晰。
课堂小结
做到语言连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话题要一致;
2、还应该有合理的顺序;
3、还应该注意句子的衔接过渡。
布置作业
每逢节日来临,大家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选一个具体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也可以是其他节日。围绕这个节日来写,保持话题的统一。
(一)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话题统一
虽然写的内容很多,但都围绕“百草园的事和物”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二)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还应该有合理的顺序。
时间顺序:“碧绿的菜畦”是春天的事物、“鸣蝉”是盛夏的产物、“蟋蟀”在秋天鸣叫……
空间顺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身就是时空的转换;本段所写事物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此外,课堂氛围的调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也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发表观点时,语言表达不够连贯。这提醒我在今后的课堂中,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讨论中学会如何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我觉得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回顾。通过有效的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语言要连贯》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都很积极,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和改进。
首先,关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我意识到需要更生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语言连贯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使用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语言连贯在写作中的作用。
-在学习使文章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时,列举具体实例,如“此外”、“然而”、“因此”等过渡词语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重复关键词来强化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
(1)如何运用过渡词语、重复关键词等方法使文章语言表达连贯;
(2)调整句子结构,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3)在实际写作中,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文章的质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克服在写作中句子和段落之间逻辑关系处理的难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明确如何使用连贯技巧。
-指导学生识别文章中的不连贯点,并提供修改策略,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流畅性。
-鼓励学生在保持语言连贯的基础上,发挥个人创造性,形成有特色的写作风格,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创新与连贯。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难点,设计个性化的指导方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语言连贯的核心知识。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围绕《语言要连贯》这一主题展开,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他们对于过渡词的运用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的写作练习中,我发现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我们共同去改进和完善。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连贯技巧进行有效沟通;2.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范文及修改练习,提高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组织篇章、安排内容的逻辑性;3.加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并评价文章的连贯美;4.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在写作中尝试创新表达,形成个人独特的写作风格。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难点2:解释说明如何使用“此外”、“然而”、“因此”等过渡词,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使用。
-难点3: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分析彼此的写作练习,学会识别和指出文章中语言不连贯的部分,并提出改进意见。
直接输出: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掌握并运用使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 Nhomakorabea如过渡词、重复关键词、合理安排句子顺序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统编版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专题之《语言要连贯》【课标分析】1.多角度地视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写作时注意语言连贯,不仅有助于学生处理好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也可以让文章整体思路清楚,结构流畅完整。
3.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视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4.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5.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6.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教材分析】《语言要连贯》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写作内容,这一单元《背影》《白杨礼赞》《散文两篇》《昆明的雨》都是散文,散文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形散神也散”,文章不连贯,零碎散乱。
“语言要连贯”,看起来与阅读部分的内容关系不大,实际上有着潜伏的联系。
教师不妨利用阅读学习和随堂练笔,让学生明确“什么叫连贯”,体会不同的“语言连贯”。
例如,《白杨礼赞》的一些段落,沿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逻辑思路,用关联词和相同的句式表情达意,这是一种连贯。
又如,《我为什么而活着》由总到分,以清楚结构来保证文章的整体性,这又是一种连贯。
再如,《昆明的雨》中的一些段落,环绕着一个话题信笔写去,看似疏松,却又不离话题本身,这也是一种连贯。
这样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教学,注意发挥大作文和随堂片段写作的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学情分析】通过写作训练和阅读积累,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厘清文章思路和行文结构的基础,但准确把握的文章思路和和结构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尤其是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思路不够清楚,文章结构散乱,要我们进行指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夕阳红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
夕阳是晚开的花阳是陈年的酒
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
有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最美不过夕阳红……
二、知识讲解:
1、连贯,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
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2、读一读下面的语段,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像慈母拍着将睡去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案。
三、如何做到语言连贯
1、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话题统一。
例如《昆明的雨》中写昆明菌子极多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
1.最多,也最便宜的牛肝菌;
2. 比牛肝菌略贵的青头菌;
3.菌中之王,味道鲜浓,无可方比的鸡枞菌;
4.中吃不中看的干巴菌;
5.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
中间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采鸡枞的笑话。
虽然写的内容不少,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还应该有合理的顺序。
例如前面出现的“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像慈母拍着将睡去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案。
”
3、语言连贯还应该注意句子的衔接过渡。
比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两段话: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
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他说:“好,就这样。
”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
厚待人。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事,或无事……
其中,运用关联词“可是”表示句子间的转折关系,使用“比如”“例如”这样提示性的词语来引出例子,还用“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个过渡句承上启下。
4、语境要和谐一致。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的这段话: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5、表述角度要一致。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阅读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节保持连贯。
四、课堂训练
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
爸爸工作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
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
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
夜赶回单位抢修了,终于把机器修好了。
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
爸爸花很多时间陪家人。
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
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
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
五、课堂小结
1.话题要一致;
2.还应该有合理的顺序;
3.还应该注意句子的衔接过渡;
4.语境要和谐一致;
5.表述角度要一致。
六、小试牛刀
以“我的青春里有”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提示】
1. 保持话题的统一。
2. 写出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
3. 注意句子间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