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多媒体世界》课件

合集下载

多媒体的世界_多模态的话语_多模态篇章转录与分析_述评

多媒体的世界_多模态的话语_多模态篇章转录与分析_述评

《多模态篇章转录与分析》(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A multimedia t o o l k i t a n d c o u r s e b o o k)(以下简称《分析》)是语言学家Anthony Baldry 与Paul J. Thibault合著而成,于2006年由Equinox 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270页,4个章节。

本文首先对此书作一整体介绍,然后逐章介绍,最后做一简要述评。

自20世纪90年代起多模态语篇研究日趋成熟。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各种副语言单位,如姿势、体态和动作;但本《分析》把多模态语篇看成是生产意义活动的场所,从符号学的视角来探讨不同传播媒介下各种模态之间如何相互协同,以达到共同建构意义的目的。

也就是说,在多模态语篇中,某个特定的选择或选择的组合,如颜色、移动等,都体现或表达意义,如态度或评价态势。

本书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探讨多模态语篇转录(transcription)的工具问题。

转录是指把所要分析的符号资源按照语篇发展的顺序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

本书介绍了多个首次使用的转录工具,如簇(c l u s t e r)、相位(phase)、及物帧(transitivity frame)。

作者对这些转录工具没有逐一介绍,而是把它们融入到语篇转录与分析的过程中,以便读者根据实际的话语分析的需要,选用不同的转录工具。

本书还介绍了语类(g e n r e)的概念及语类划分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的身份。

作者从媒体(m e d i u m)的角度把多模态语篇分为三大类:印刷语篇、网页语篇和影视语篇。

全书就是按照这一分类来组织的。

本书特别强调多模态语篇转录与分析和多媒体(multimedia)之间的整合。

其实书名中的副标题多介质工具箱义的解释。

现形式。

多媒体的世界,多模态的话语——《多模态篇章转录与分析》述评钟兰凤 江苏大学《分析》把B a k h t i n的主语类与次语类的概念延伸至多模态语篇,把广告、小说、科技语篇等划入次语类,而把标示语、图片、动画、电影短片等归入主语类。

豫科技版第一课.走进多媒体世界

豫科技版第一课.走进多媒体世界
● 定义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多种 媒体信息,实现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文本的组合交互进行 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多媒体技术 所涉及的对象 文字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各类文字和符号
● 多媒体技术 所涉及的对象
文字 图形
通过计算而描述的矢量图形
● 多媒体技术 所涉及的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用像素点描述的自然影像
● 多媒体技术 所涉及的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单画面矢量动画
多画面帧动画
FRAME
01
FRAME
02
FRAME 03
FRAME
04
FRAME 05
FRAME
06
FRAME 07
单画面矢量动画、多画面帧动画
● 多媒体技术 所涉及的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音频
● midi音频 ● wav音频 ● mp3压缩音频
音术 所涉及的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音频 视频 音频 + 视频 Audio Vedio Information
END
视频数字信号Avi、压缩视频信号mpg
杜集中心学校小组自主六环节导学案
二、合作探究
试一试: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你能用几 种媒体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其他人?
杜集中心学校小组自主六环节导学案
五、轻松演练
• 1.媒体的含义是什么? • 2.说一说在你的身边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多 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社会对多媒体的需求越来 越大,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这 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幻灯片的制作。希望同学们继 续努力。
杜集中心学校小组自主六环节导学案

走进多媒体世界课件

走进多媒体世界课件
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小结:多媒体技术产生与发展总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相关。
四、深入认识多媒体技术 完成实践题目三,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实践题目三:浏览以下网站,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 视频技术及应用: /support/shipinjishujieshao.htm 2. 数据压缩技术:/smyx/standard.htm. 3. 主意识别技术:/kjqy/file/0235.htm 4. 网络环境下的VOD技术: /company/bluebox/vod.htm 5. 搜索并浏览“多媒体同步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
1. 浏览中国科普博览网站,网址为:,选择 科技之光主页,在“电信博物馆”中选择“多媒体“页面,浏览相 关内容。 2. 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多媒体英语课件,并观看该课件。 3. 使用城市电子地图,查找所在城市的交通情况。
三、多媒体技术发展历程 阅读课本6页了解多媒体题目一:利用网络工具,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多媒体 的基本概念,并填写下表。 知识内容 相关网址
操作提示: (1) 使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多媒体”。 (2) 浏览相关网站,查找相关资料。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请同学们完成实践题目二,归纳出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实践题目二:
五、多媒体的发展趋势 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并了解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 阅读课本p10-11内容,讨论一下自己对多媒体技术发展的 认识,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总 结
1.了解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理解了多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2. 2.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各种媒体技术及其作用。 3.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相关技术及发展趋势。
走进多媒体世界
广告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 趋势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能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多媒体的媒体元素 3.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相关技术 过程与方法: 1.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实例,了解多媒体技术表达信息的 过程与方法 2.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掌握利用网络等其他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用多媒体技术表达信息的意识,培养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

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 走进多媒体世界-部编新部编新人教版

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  走进多媒体世界-部编新部编新人教版

第一课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媒体、多媒体的概念;知识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2)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能够自主选择一种或几种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了解什么是多媒体,认识多种媒体的组合方式。

(2)通过生活实际认识各种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嘛为什么喜欢看呢电影的声画并茂吸引了你们,也就是说,多种媒体融合以后,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震撼。

这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多媒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多媒体世界,研究有关“多媒体”的知识。

(学生回忆电影的部分画面,感受多媒体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板书:第1课走进多媒体世界)确定主题师: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①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②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③多媒体技术有哪些应用④你生活中,有多媒体吗请举例说明。

⑤(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师:确定了研究的方向,下面你们就在自己的小组中进行讨论,如果有疑问,也可以举手邀请老师参加你们组的交流。

最后,在老师发的表格中完成研究报告。

(一组一份)(学生首先首先通读教材,确定心目中的研究重点内容。

再由各小组商定研究讨论的主题。

)小组讨论书上提供了很多多媒体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呢我们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除此之外,还能通过网络这个渠道查找。

我们不妨全面参与,从各种方式来给自己的研究找寻答案吧!教师参与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就全班交流一次,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

2)、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发言。

3)、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

4)、认真倾听、分析研究发言中的实质,把讨论引向深入。

5)、控制好讨论的时间。

四、展示结果过程一:教师总结为主1)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2)分析讨论结果。

人教版五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时代》课件

人教版五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时代》课件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一.单元总说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地途径越来越广.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地发展都有着很重要地意义.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地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地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地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地研究报告.“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地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地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地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地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地有关知识.开展活动地材料不止于上述这些,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这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课内外一体地.规模较大地综合性学习.目前,学生已有了一定地综合性学习地基础,教学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综合性学习地学习方式,比如,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地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每个板块后一些要求认读地字,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认读,并在活动结束时盘点巩固.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地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地方式及其变化.(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地密切关系.(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地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地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地研究报告.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l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必要时可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上.二.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地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地影响.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地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地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4.初步学会有目地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地研究报告.5.认识19个生字.三.活动建议(一)基本思路“走进信息世界”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是一种新地教材编排方式,教学方法与其他单元明显不同.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这样地流程: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地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地影响.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地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地好习惯.4.初步学会根据目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地研究报告.5.认识19个生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地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地“遨游汉字王国”地综合性学习地经历.(1)历数开展过地活动.(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地事.(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地事项.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地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1)说说对“信息世界”地了解.(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地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地想法,尽可能地纳入到即将制定地活动计划中去.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地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2.交流浏览教材后地感受.(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地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地活动地计划地有机组成部分.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地结语.(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地可以画下来.(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地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地原则,组成3——5人地学习小组.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地活动计划.(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小组成员: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1.分组交流各自地活动计划,要求:(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地活动,随时回答同学地提问;(2)认真倾听别地组地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地计划不一样地内容,需要地话可以向回报地小组提出疑问.2.分组修改各自地活动计划.(1)分析其他组提出地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3.公布活动计划.可以采用适当地形式公布各组地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地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地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地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地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地特点.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地7个生字,能用自己地话说说课文要点.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地生动事例.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地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地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地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等四篇阅读材料.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1)材料中提到地古代地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2)现代地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地句子,并做好标注.2.课堂交流(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地认识来自于材料中地哪些语句.比如:古代信息传递方式地特点:①速度慢.典型语句:◇“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但是有个叫斐迪辟地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地跑了40千米……”②不精确.典型语句:◇“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地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因特网传递信息地特点:①速度快.典型语句:◇“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②多媒体.典型语句:◇“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地录音技术把自己地歌声录在上面……”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地方式是怎样变化地?(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2)尝试填写: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地表格.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地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地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地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地影响.2.感受《网上呼救》中紧张地气氛,体会桑恩热心救人地品质.教学过程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1.默读四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地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地生活.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地影响.比如:(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2)信息地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地信心.”——《“我们胜利了”》(3)信息传递方式地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地电脑魔术师》(4)信息传递方式地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地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地救助.——《网上呼救》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1)默读课文,思考:①苏珊是在怎么样地情况下呼救地?②桑恩救援地过程是怎么样地?(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地句子,再用自己地话说说.(3)课堂交流.①苏珊当时地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李他最近地电话在外面地走廊上,靠瘸着地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地.”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②捕捉文中地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地过程: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地不可能地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地启示.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地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地进步,使不可能地事成为了可能.2.重点阅读《神奇地电脑魔术师》.(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地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地进步.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地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地方便快捷.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地变化.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地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地结果.课前准备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家庭信息调查表年月日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教学过程一.说说调查地过程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地?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地调查方式,比如:有地用访谈地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地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等.2.说说调查地快乐和烦恼.二.交流调查地结果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地结果.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地信息”.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地信息”.三.分析调查结果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地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调查人:502班殷晨露(说明:获得信息地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调查后地分析:(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地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地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地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地信息.(3)我们家地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地,来自网络地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地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2.引导学生对自己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地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地,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地人感兴趣地信息相同吗等.(2)写好书面地“调查结果分析”.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地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获取信息地渠道地比例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地主要渠道.5.讨论:我们今天地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地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地信息等.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地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地决心.2.了解演讲稿地一般特点,能写一篇简短地演讲稿.3.认识7个生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教师谈网络地负面影响.2.出示:“把握自己”.二.阅读理解1.默读阅读材料,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1)沉迷于网络地危害:①影响学习成绩.②影响身体健康.③导致犯罪……(2)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他所控制.所奴役.2.课堂讨论.(1)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地人走向无底深渊.”①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地故事.②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于网络地危险.③小结:网络中有份丰富地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2)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②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三.了解特点1.自由朗读演讲稿,想想:演讲稿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1)有很强地针对性,有明确地听众.(2)有鼓动性,竭力说服听众.(3)摆事实,讲道理.……4.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演讲稿.四.写演讲稿1.学习小组内就感兴趣地问题进行讨论:◆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玩网络游戏好处多◆玩网络游戏害处多◆上网聊天多交朋友◆上网交友危险大◆我相信媒体上地广告◆媒体上地广告不可信2.根据讨论地结果,尝试写一篇简短地演讲稿.3.课堂交流.第六课时教学目标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地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地方法论证自己地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地辩论赛.教学过程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1.交待辩论赛地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2.出示辨题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 / 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辨题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辨题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地广告∕反方:媒体上地广告不可信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地正反双方阵营.二.小组讨论,充分准备1.同一观点地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1)主题观点地陈述.(2)支持自己地观点地事实.(3)反对对方观点地事实.(4)总结观点地陈述.2.根据同学地个性特点,做好分工.三.展开辩论,陈述观点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发表自己地看法.四.课堂小结.主要总结学生在辩论中地观点.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地基本特点,认识5个生字.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地研究计划.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1.我们身边充满了信息,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2.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搜集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来解决.二.阅读报告,了解特点1.通读两篇研究报告,学习生字.2.说说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地是什么问题.3.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地?(1)观察记录天气(风向)地变化.(2)了解有关知识.(3)收集相关地资料.……4.小结:研究报告最主要地特点是要在掌握尽量多地信息地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1.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值得研究地问题很多,打开学生地思路.比如:(1)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2)瓦特观察水壶中地水开地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地问题.3.学生汇报讨论地结果.4.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地主题,比如:(1)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2)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地情况调查(3)我家节约用水地调查(4)校门口交通情况地调查和建议(5)究竟有没有“UFO”(6)火星上有没有生命……5.学生竞争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1.出示研究计划地范例.比如: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五.课外作业按照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越多越好.第八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地资料,学习根据研究地问题处理信息.教学过程一.组内交流信息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地说说自己搜集到地相关地资料.2.组内汇总搜集到地所有地资料.二.学习处理信息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地历史和现状地研究报告》.(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地信息资料地?找到有关地内容,仔细阅读.(2)课堂交流:①搜集到地信息是要分类地,可以按照信息地不同方面分类.②搜集到地信息是要筛选地,有些要去掉.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地信息进行分类.(1)讨论确定分类地标准.(2)阅读资料,分类.3.对搜集到地资料进行筛选.(1)明确筛选地标准:①是否与研究地课题有关.有关地保留,无关地删除.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地留下,已有地删去.(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三.形成初步观点1.充分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地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地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地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地看法,把不同地观点保留下来.四.补充搜集资料1.根据讨论地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地资料是那一些方面地.2.分头继续搜集.五.课外活动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地观点.第九课时教学目标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地撰写研究报告地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教学过程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地回答,小结归纳:(1)相同点: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地结论.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地过程.(2)不同点:①《奇怪地东南风》地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②《关于李姓地历史和现状地研究报告》地写作思路:问题地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③两篇研究报告地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严肃一些.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地资料,小组内讨论:(1)我们要研究地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地标题(2)我们地研究地结论是什么?(3)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地写法?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1.确定组内执笔地同学.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第十课时教学目标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教学过程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1.研究报告地标题是否表述清楚?2.有关地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3.语言是否通顺?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地表达信息?……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第十一课时教学目标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地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地收获.课前准备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1)人员分工,确定主报告人;(2)准备好要展示地材料;(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地布置等.教学过程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地注意事项.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1)小组内地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①研究地主题.②调查研究地过程.③研究地结论.(2)同一小组地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二.评价研究成果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地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地方向.(1)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地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地信息,建立自己地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地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地生活和学习中合理地使用各种信息地习惯.(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地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地研究报告集.。

多媒体技术教案教科版

多媒体技术教案教科版

多媒体技术教案教科版
1.1走进多媒体世界
/dmt/dmtxt/dmtgs.htm /xdjyjx/duomeiti/first/1_1_a ll.htm
/gb/technology/telecom/mul timedia/mlt100.html
2.用PowerPoint制作的《2004雅典奥运会我国所获金牌的项目及选手简介》课件
3.IE浏览器
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1.1节。

2.教材配套教师用书。

3.“走进多媒体世界”的学习任务单。

计算机网络教室、所有计算机能够上因特网、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或液晶投影仪
你能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多媒体应用事例?了解多媒体的三大
特征
归纳总结三大

区分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对多媒
体三大特征的理解,
树立正确运用多媒
体技术的意识
多媒体技术在
同应用层面的
在的优、缺点。

一、新课引入:
展示用PowerPoint制作的《2004雅典奥运会我国所获金牌的项目及选手简介》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图文并茂的效果,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走进多媒体世界”学习任务单
一、媒体分为、、、和传输媒体五大类。

二、多媒体技术是指。

三、多媒体技术的三大特征是、和。

四、分析老师课堂中展示的课件《2004雅典奥运会我国所获金牌的项目及选手简介》,谈谈使用这个课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优点:
不足之处:。

多媒体技术概述

多媒体技术概述

生活中的多媒体
视频会议 系统
娱乐与家用
电子出版
视频点播
教育与 培训
咨询、 演示和 介绍
1、MP3音乐 MP3音乐是指MP3格式保存的音乐文件。
2、影视动画 动画是指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征,通过连续播放那些在场景上相互衔接的静态画面所形成的动态效
果。
3、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是指电视信号在拍摄、编辑、制作、播出、传输、接收等方面都使用了数字技术。
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主要用于采集与处理来自各种多媒体外设的媒体数据。 如Photoshop、Flash、3DSMAX、Premiere等软件。
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用于将多媒体素材按照设计脚本要求汇集成具有交互功能的 多媒体应用软件。如Authorware、Flash、方正奥思、Powerpoint等软件。
多媒体技术概述7909139207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多媒体网络 例如: 1、电影、音乐网站 2、新闻、电视的网际直播与点播 3、报刊、杂志的网络电子版
多媒体应用在网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网络带宽(网速) 2、多媒体文件及传送文件的大小
使用新技术(超文本标记语言)来实现,只需传送较少内容,就可以浏览网页,占用网络资源较少, 速度较快。
1、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指的是(
)?
承载信息的载体
2、三维电脑游戏、电影中的特技等精采的特效是由( 三维计算机动画
)技术实现的?
3、数字电视机顶盒是一种将( 模拟
)信号转换成(
)信号数的字变换设备
谢谢!
多媒体技术是基于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科领域,对信息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由于它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其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 跨行业渗透的综合技术,它的出现意味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学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了声音、图像、 动画与视频等多种媒体。它向人们提供了更为接近自然环境的信息交流方式,将会改变人们传统的学习、工作、 思维与生活,造就新的人类文明,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制作多媒体的课件(优秀9篇)

制作多媒体的课件(优秀9篇)

制作多媒体的课件(优秀9篇)如何制作优秀多媒体课件篇一如何制作优秀多媒体课件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既能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能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课件才算好的多媒体课件?我以为,主要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1.能充分、合理、恰当利用多种媒体(文字、图象、视音频及动画等),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足2.必须以学生为本,摸透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在课件中尽可能全面地提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解决方法;而且课件播放不能是单纯的线形、要有一些人机对话或交互式元素。

3.新颖的教学思路与结构。

4.色彩对比要强力、搭配和谐、构图美观、制作有创意。

那么如何才能制作出好的多媒体课件呢?说起来也不难,并不象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一定要具备很高的计算机能力才能做到。

当然一定的多媒体制作能力和技巧,以及美术基本功还是需要的。

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践的一般步骤及体会,粗浅地谈谈。

希望能给同事们有所帮助。

一、明确制作目标,舍得花更多的时间做好构思。

动手制作课件前首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明确你要做的`这一节课或是几个相关联的知识点、甚至一个章节中,你教授的目标是什么?要重点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你准备用什么媒体,什么方式来实现你的教学思想?你可以把你的设想,写成简要的文字说明,比如框架图。

二、根据你的构思,搜集需要的素材。

可以通过在网络中寻找,也可以在对应内容的录象片、VCD或DVD碟片,或者磁带等等途径寻找需要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音频和视频素材,然后花些时间进行整理和加工。

三、选择合适的制作平台选择易于使用、功能强大的软件(首要的是自己比较熟悉的软件)作为课件制作平台。

一般来说,如果制作时间不很充裕、课件制作结构比较简单或制作者操作水平不是很熟练,可以选用PowerPoint2000中文版或frontpage2000。

这两个软件易于学习、使用简单、功能强大,特别是它们能方便地插入课件所需要的图片、声音、影音文件,而且可以实现比较简单的动画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Flash”等动画 制作软件制作的一系列的图 画集合。
-
9
媒体种类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影像
扩展名: AVI MPG 图标示例:
音频 + 视频 Audio Vedio Information
用影像采集卡和“Premiere”等视频编辑软件制 作的视频影片。
-
10
练一练
下列图标分别表示哪种媒体文件?
-
4
常见的五种媒体
文字
图片
声音
动画
影像
-
5
媒体种类
文字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扩展名:
DOC TXT 图标示例:
用“Word”“WPS”等软件制作的文本文件, 包括字体、字号、格式和颜色等。
-
6
媒体种类
文字 图片
扩展名:
BMP JPG 图标示例:
用“画图”软件画的图片,或通过图像处理软件 得到的图片。
-
18
-
14
多媒体技术能应用在哪几个方面呢?
用于产品展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5
多媒体技术能应用在哪几个方面呢?
用于各种活动。还可用于远程医疗、商 业广告、通信、办公自动化、创作、人工智 能模拟、旅游景点介绍、影视娱乐业等诸多 领域。
-
16
我的作业
说一说在你的身边哪些地方运用了多媒 体技术?
-
17
谢谢指导 欢迎指正!
图片 声音 影像 文本 动画
-
11
什么叫多媒体?
通常所说的多媒体就是利用计算机 传递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 影像等信息。
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的技 术就叫做多媒体技术。
-
12
多媒体技术能应用在哪几个方面呢?
用于公共展览馆或博物馆等场合
-
13
多媒体技术能应用在哪几个方面呢?
用于教学领域
-
7
媒体种类
文字 图形 声音
● midi音频 ● wav音频 ● mp3压缩音频
扩展名:
WAV MP3 图标示例:
用“录音机”或其他声音编辑软件获得的声音。
-
8
媒体种类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单画面矢量动画 多画面帧动画
扩展名:
SWF GIF 图标示例:
FRAME 01 FRAME 02 FRAME 03 FRAME 04 FRAME 05 FRAME 06 FRAME 07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一课
《走进多媒体世界》
开封市西门大街小学 李付永
-
1
你知道下面的图片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吗?
-
2
什么叫媒体?
信息的传递需要载体,我们通常所 见的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等 这些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体都叫媒体。
-
3
试一试
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 你能用几种媒体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