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武 汤加 减 , 察 两组的 治疗 效果 。结 果 治疗 组 与对照 组的 总有 效率 分别 为 8 . %和 6 , % , 观 66 9 5 2 两组 治疗 效果比 较有 显著性 差异 < O 5 , 2 .) O 治疗 组疗 效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结论 合理 的护理 措 施 配合 中西 医结 合疗 法 能有效地提 高对慢性 充血 性 心 力衰竭 的疗 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魏 洪
( 安徽省六安市 中医 院,安徽 六安 2 7 0 ) 30 6 【 摘要】 目的 观察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 4 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6
治疗组 2 侧和 对照 组 2 3 3例 ,两 组均辅 以基础护理 措施 及 相 关心理护 理 ,对照 纽采 用传 统 西医治疗 方 法, 治疗组在 对照 组 的基础上 给 予真
归尾1g 5 、川芎 1g 0 、红花 1g 0 、丹参2 g 0 、三七 1g 5 、葶苈子3g 0、沉香 1g 2 、大枣5 、炙甘草6 。每 日i ,水煎4 0 L 枚 g N 0m ,分2 次温服。以上 两组均以2 周为1 个疗程 ,2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 2护 理
科护 理措施实施 ,杜 绝了卧床患者常 见的并发症 ,缩短 了病程 ,减少
了卧床时间 , 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受到患者及 家属的好评。 提
护受压皮肤防止发生压疮。
术 后2 3拔 除引流管 后 ( -d 一般放 置不超 过4h 8 ),根据 医疗评估
参考 文 献 【】 王晓 华, 桂 君 . 骨 颈骨 折病 人 的护 理体 会 [ . 1 艾 股 J 医学创 新研 究 , ]
慢性心衰治疗体会

慢性心衰治疗体会【关键词】慢性心衰中医药疗法补益心气养阴温阳心力衰竭是由不同病因引起心脉气力衰竭,心体受损,心动无力,血流不畅,逐渐引起诸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出现心悸、喘促、尿少、浮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重病证。
中医最早自《内经》始没有心衰的病名,但在后世诸多医家的医书中均可见“心悸”“喘不得得卧”“心水”等描述,直至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心脏门》中首次提出“心衰”一词,曰“心衰则伏”。
近人根据现代医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表现,冠以“心衰”而名之。
近年中医对心衰的研究,无论是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上,还是临床遣方用药、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笔者经多年对心衰的研究,总结经验,颇得体会,供同仁商榷。
1 补益心气最为要心主血脉,是指心与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流动,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在这一过程中,心气发挥着主要作用,心气足才能使血脉通利,血液运行顺畅,从而使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得到正常濡养。
气为阳,阳为气之体,气为阳之用。
各种原因导致心气虚,心气虚则心动无力,久之则心力内乏,乏久必竭,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心气虚贯穿于心衰的全过程,因此补益心气是心衰治疗的主要大法,补气药物首推参芪。
《万病回春》言人参“扶元气,健脾胃,进饮食,润肌肤,生精脉,补虚羸,固真气,救危急。
”不同品种的人参制品,如红参,西洋参,生晒参均具强心的作用,其中红参的效果最好,一般调理,每天可用3~5 g,病情明显可用10 g,严重者可用15~20 g,危重病人可用到30 g。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可以益卫气、实腠理、固表止汗、通调水道、行水消肿,现代研究黄芪具有强心作用,可使心脏收缩幅度增大,排血量增加,对中毒或疲劳衰竭的心脏更为明显,远期疗效更为满意。
如气虚血瘀时,黄芪与活血药同用,可起到活血而不伤血,并可养血之功。
白术不单健脾益气,还可化痰、燥湿、行水,因此在气虚为主的心衰病人中也是常用中药。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证心得

分 利用 现代 医学 的研究成果 , 在深入 了解 心 衰 的 病 因 病 理 及 其 发病 机 制 的 基 础 上 , 寻求中西 医的结合 点 , 导用 药 , 指 将能 取 得更好 、 确切 的疗 效 。例 如 : 心病 心 更 冠 衰 主要 是 由于心肌缺血所致 的心肌衰竭 ,
脏, 以攻补兼施 为治 疗大法 , 以泻肝 、 攻 平 肝 、 肝 为 要 , 以养 心 、 神 、 静 为 重 , 镇 补 安 镇 并参合 化 痰 、 湿 、 除 活血 、 水 等 祛 邪 之 利 法, 常能获效 。治疗 期 间 , 应密 切 观察 血 压变化 , 行心 电图 、 声心 动图等检查 , 进 超 以便指 导 用 药 。又如 : 分 高 血 压病 患 部 者, 已经存在室 间隔 , 左室后壁增 厚 , 室 左 顺应性减退等 高心病的改变 , 而临床心 衰 症状 尚不 明显 , 针对 这 一 潜 在 性 心 衰 患 者, 中医治疗在 辩证 用 药 的基础 上 , 用 加 丹参 、 兰 、 母 草等 活血 利水 药对 高血 泽 益 压病心室肥厚 的逆 转 , 防治心 衰有较好作
以救助 和恢 复心脏功能 为基 本原则 , 以 所 无论淤血 、 痰浊 、 水饮 内停表 现或显或 隐 , 或重或轻 , 中医扶 正固本的思想始终 不能 动 摇 。本 病 总 的 治 疗 原 则 应 以 扶 正 固 本 为主 , 以化 痰逐 饮 、 血化 瘀 。临床 治 佐 活 疗心衰扶正 固本 常 用益 气养 阴 和温补 心 阳两法 , 前者代表 方为 “ 生脉散 ” 后 者多 , 用“ 附汤” 真 武汤” 参 “ 为主方 。兼血瘀 者
以心 为 主 , 顾 诸 脏 兼
心衰病位 在心 , 因为心主血脉 。但 是 是本 病的发生 发展 与其 他 四脏 又有 着不 可分割的联系 。心病 日久 , 累及 肺 、 、 可 脾 肾 、 等 脏 , 之 , 脏 病 变 亦 可影 响 到 心 肝 反 他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诊治体会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诊治体会
魏二福
【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7(6)8
【摘要】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其不断进展及为对抗其发生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治疗过程中,饮食失调、胃肠功能紊乱、药物作用等因素均易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其中以低钠血症较为常见,使临床治疗心力衰竭颇为棘手。
现就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20)
【作者】魏二福
【作者单位】商水县人民医院,河南,商水,46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观察 [J], 席成亮;席艳;杨秀玲
2.托伐普坦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及利尿剂抵抗的近期疗效[J], 高鹏;寇广亚;武延海
3.微量泵补钠治疗重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J], 宋月祥
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发病机制 [J], 庞关义
5.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分析 [J], 孙瑞雪;王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体会

】2 病位在心涉 及五脏 :心功 能衰竭 病位在 心 ,但与 肾、 .
肺 、脾 、肝 密切 相 关 。如 肺 源 性 心 脏 病 多 由 “ 病 及 心 ” 肺 、
应注意应用泻肺利水药 。常选用防 己黄芪汤 、防 己茯苓汤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医 疗 论 坛
Me iil Tra me t o u d ca e t n F r m
6 ・ 4
C iee jun lo tn m dcn n tn p am c hn s o ra feh o e ii a d e o h r a y e h
则 肿 、 喘 、悸 三 证 并 见 ,称 心 肾 阳 虚 ,甚 者 引 起 暴 喘 而 心 阳欲 脱 。
症见 :胸 闷,呼吸困难 ,动 则气 喘加 重 ,随着 病情发 展 ,出现不能平 卧 ,卧则喘息 ,气 短 咳嗽 ,咯 白色 泡沫痰 或粉红色痰 。涉及脏 腑主要为心肺 两脏 。根 据其证候特点 ,
3 1 左 心衰 竭 .
为惊悸怔忡 、气 短乏力 、面色不华 、唇舌紫 暗、胁下瘀积 、
脉结代散乱 等 ;病 情进一 步发展 ,形成气 阴两虚 或气虚及 阳,鼓 动无力 ,进一步发展则 因心阳式微 ,不能温养 肾阳, 致肾阳不足 ,主 水无 权 ,寒 水 泛溢 外 溢肌 肤 ,上 凌心 肺 ,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中 医 治 疗 体 会
林 敬 梅 林 跃 东 顾 敏 杰
1 .吉林省大安市长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大安 1 10 330;2 .大安市 中等卫 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大安 1 10 33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00例护理体会

10例 患儿 经 蓝 光 照 射 治 疗 及 相 应 的 护 理 措 施 后 , 疸 消 2 黄 退 、 清 胆 红 素 降 至 正 常 范 围者 5 例 ; 疸 明 显 消 退 、 清 胆 血 1 黄 血 红 素 接 近正 常者 4 ; o例 其余 2 例 经 口服 药物 治疗 3—5天 后 黄 9 疸 消 退 ; 有 效 率 为 10 , 无 并 发症 发生 。 总 0% 且
参 考 文献 [] 锡 强. 1杨 儿科 学 [ . 6版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3 M] 第 北 人 20 :
1 3— 1 4. 3 3
且 由 于光 疗 分 解 产 物 经 胆 汁 和 尿 液 排 出 , 激 肠 道 , 致 稀 便 、 刺 导 次 数 增 加 而 增 加 失 水 量 。所 以对 每 个 光 疗 的 患 儿 均 应 根 据 患 儿 皮 肤 弹 性 及 排 泄 物 中 丢 失 的 水 分 估 计 失 水 量 , 用 静 脉 补 采 液 , 止水 、 防 电解 质 紊 乱 。 24 合 理 喂养 : . 由于 患 儿 的 不 显 性 失 水 及 消 化 道 失 水 , 患儿 除 静 脉 补充 液体 外 , 应 保 证 水 分 和 营 养 的 喂养 。照 射 治 疗 时 由 还 于 患 儿 平 卧 于 暖箱 中 , 位 的 限制 增 加 了喂 养 难 度 , 之 新 生 体 加 儿 的 胃呈 水 平 位 , 吞 咽 时 , 管 不 蠕 动 ,食 管 下 部 括 约 肌 不 且 食 关 闭 , 发 生 溢 乳 _ , 喂 奶 时 患 儿 体 位 应 将 头 偏 向右 侧 且 头 易 8故 J 部 稍 垫 高 。 足 月儿 采 用 每 3/ , h次 早产 儿 采 用 2/ 。 h次 2 5 皮肤护理 : . 光疗期间可 因过热、 胆汁分解产物或接 触紫外 线 , 出 现皮 肤 斑 丘疹 或 瘀 点 , 光 疗 结 束 后 皮 疹 可 消退 , 当 而 在 但
3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小剂量卡托普利 1 . , 日 2次 , 2 5mg每 倍他乐克 1 . g每 日 25 m ,
2次 , 观察 1 。若能够耐受 , 4d 则加大卡托普利用量至 2 g 5m ,
每 E 3次 , t 倍他乐克 2 a, 日2次 , 5n 每 g 长期服用 , 观察 1~ 3 年 。根据个体情况 两组 均适 当调 整地 高辛 、 双氢 克尿 噻、 安 体舒通 、 消心痛 的用量 。在 整个 治疗 过程 中, 细地 观察患 详 者的血压 、 心率 、 心律 、 心电图及症状 、 体征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
服药 6周 , 除观察心率 、 血压外 : 1 心功能 ()
住院患者 中的 6 8例 , 诊断标准 按照《 实用 内科学 》 1 版 , 第 1
NH Y A心功能分级 , 心功 能Ⅲ级 4 5例 , Ⅳ级 2 3例。并 除外以 下情况 :1 收缩压 < 0m g ( ) () 9 m H ; 2 心率 < 0 ̄/ n ( ) 6 .mi;3 二 度 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 4 慢性 阻塞性 肺疾病 。随机分 为两 () 组: 治疗组 3 6例 , 2 男 0例 , l 女 6例 , 龄 2 7 年 6— 3岁 , 均 平 6 . 。基 础心脏疾 病包括 : 0 4岁 风湿性瓣膜 性心脏病 1 , 2例 冠 心病 1 , 3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6例 , 扩张型心 肌病 5例 。对 照
响 , 发病率 呈逐 年上 升 趋势 , 者 生活 质 量低 下 , 院率 其 患 住 高, 病死率高 。现将 笔者所 在医 院收的病例 资料 总结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本文病例选 自笔者所在医院 2 0 0 3~20 0 6年
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

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摘要】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
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
本文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用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9例,观察察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简述硝酸甘油的药物动力学原理,使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临床实践证明,硝酸甘油不失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一种有效药物。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硝酸甘油;疗效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系统观察了硝酸甘油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69例,男37例,女32例,年龄49~76岁,病程为3.5~17年。
1.2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5~15㎎溶于5%葡萄糖200ml~300 ml中静脉滴注,根据血压、心率调整滴速。
每日1次,连用3~5天后进行评价。
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咳嗽症状显著减轻,肺部啰音消失或显著减少,紫绀明显减轻,腹水及下肢水肿消失,心率<100次/分,心功能恢复1~2级以上,尿量明显增加,末梢循环明显好转。
有效:上述各项指标有所好转或部分减轻。
无效:上述各项指标均无好转。
2 结果69例中显效42例,占60.86%,有效14例,占20.28%,无效13例,占18.84%。
治疗当中仅有3例血压轻度下降,1例心率略加快,并有轻度头痛,经调整滴速后缓解。
全部患者用药后心率减慢,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
3 讨论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其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明了,目前比较明确的是:①心力衰竭从适应发展到适应不良,以致进行性恶化。
②心脏组织自分泌、旁分泌的激活,心肌能量耗竭致使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心肌细胞组成的质的变化致使心肌细胞寿命缩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体会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
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较常见的终末期临床表现,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增高,病死率也较高[1],现将本院所收住的3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资料基本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临床观察病例有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大约在25~72岁,平均60.2岁,基本心脏病史在3~30年,发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间为6个月~10年。
基础心脏疾病包括有: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有12例,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的时间为2~10年;冠心病13例,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时间的1~5年;扩张性心脏病5例,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的时间6个月~2年的对照组有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在18~70岁,平均61.5岁,基础心脏病与所要观察病例组相同,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的时间6个月~10年。
1.2 诊断标准按照《实用内科学》第11版.NYHA心脏功能分级表,分级均达到II~IV级。
1.3 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程度的基础心脏病,积极针对病因及诱因予以治疗,在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两组患者均根据个体差异,予以西地兰.速尿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了卡托普利小剂量12.5 mg,2次/d,信化乐克12.5 mg, 2次/d。
观察14 d。
若能够耐受,则加大卡托普利用量至此25 mg,2次/d,长期服用,观察1~3年。
故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两组均适当调整地高辛,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消心痛的用量。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详细地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心电图以及症状和体征的改变。
1.4 疗效评定标准①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为显效,Ⅰ级以上为有效,无变化或着加重为不效;②在心功能改善的基础上,以6 min步行试验为标准,门诊观察治疗组患者3年的生活质量,以及住院次数。
2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可达92%,对照组有效率达到8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55);3年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活动耐力明显增加,平均距增加100 mm,其中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冠心病效果均明显,无1例死亡。
住院次数比原来的平均每人每年2~3次下降为0~1次,住院次数明显下降。
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4例中。
其中1例猝死,1例病情加重死亡。
2例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住院次数下降但不甚理想。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的机制是:心脏重构,心室重塑和神经激素细胞因子之间的恶性循环。
心力衰竭死亡,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激活,心肌的受体兴奋性增高。
可致心率加快,易发生心律失常增加心肌耗氧量。
导致周围动脉、静脉收缩,周围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可引起:强有力地收缩血管;促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促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分泌;水钠潴留循环血量增加,无症状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可不增高。
随心力衰竭的发展而逐步增高,至有症状心力衰竭阶段则显著提高[2]。
贝他乐克能选择性βⅠ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①减慢心率,减少氧化能量消耗,增加心脏的工作效率,②逆转儿茶酚胺引起的左室顺应性减低,③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④纠正心衰心肌异常细胞的钙调节;⑤逆转衰竭心脏中发生β受体下调;⑥纠正可能存在的G蛋白调节的信号转导障碍;⑦恢复心衰中免疫的改变;⑧减少心律失常而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发生率,⑨逆转左心室病理性的心肌重构。
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总体健康感觉,降低死亡的危险[3]。
所以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时候,除了基础使用洋地黄,利尿剂以外,合用卡托普利,贝他乐克,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2001:88.
[2]王双,董碧蓉,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循证治疗.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1,7:55-56.
[3]张金涛,任虹,崔海.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观察.中华现代内科杂志,2008,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