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案例探究(三)
幼儿园新知识探索:实验科学教学案例

幼儿园新知识探索:实验科学教学案例1. 引言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实验科学教学是一种颇具挑战性且具有丰富教学意义的活动。
通过实验科学教学,幼儿可以亲身参与,观察、探索与发现自然界的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实验科学教学案例,并尝试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阐述这个主题。
2. 实验科学教学案例一:观察水的性质第一个实验科学教学案例是关于观察水的性质。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水的状态、形状和颜色等特点,了解水的基本性质。
可以进行的实验活动包括观察水的冰、液态和蒸气三种状态的转变过程,以及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质表现。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他们对水的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实验科学教学案例二:种子发芽实验第二个实验科学教学案例是关于种子发芽的实验。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发芽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可以进行的实验活动包括种植豌豆、小麦等种子,观察它们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生长的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他们对植物生长的规律有更深入的理解。
4. 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两个实验科学教学案例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实验科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界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科学教学应该被更多地引入到幼儿园的教学中,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5.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实验科学教学是一种非常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通过实验科学教学,幼儿可以在参与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实验科学教学也是一种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力的有效方式,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
我认为实验科学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本文中,我们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了实验科学教学的案例,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幼儿园青年科学家: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案例

幼儿园青年科学家: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案例幼儿园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探索科学的起点。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探索科学规律,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
我曾经亲身参与了一些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今天我将和大家共享一些有趣的案例。
案例一:探索色彩的奥秘在幼儿园中,老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比如玻璃杯、水和色素。
老师可以邀请孩子们一起来探索颜色的奥秘,让他们在玻璃杯中加入不同颜色的水,并观察它们混合后会产生怎样的颜色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在玩耍中学到色彩的混合规律,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好奇心。
案例二:探索冰的奇妙在幼儿园的实验室中,老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冰块,然后让他们用手触摸冰块,观察冰块会融化成水。
老师再给孩子们一些盐,让他们撒在冰块上,观察冰块的融化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了解到盐对冰的影响,学习到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案例三:探索自然界的声音幼儿园中的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去户外或者教室外面,让他们静静地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比如鸟叫声、风声、树叶摩擦的声音等等。
老师可以请孩子们模仿这些声音,并且观察他们是如何发出这些声音的。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可以加深对自然界声音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上面三个案例的实验与探究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通过这些实验,他们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科学精神。
我相信,这样的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会让孩子们爱上科学,培养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对幼儿的重要性。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到知识,更可以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
我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样的活动中,让更多的幼儿在科学中茁壮成长。
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探究花生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探究花生的生长过程科学实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有趣且富有探索性的学习方式。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他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个有趣的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即探究花生的生长过程。
一、实验材料准备1. 花生种子:可以在市场或者超市购买到新鲜的花生种子。
2. 小花盆:选择一个适合种植花生的小花盆,最好有透气孔。
3. 肥沃土壤:购买适合种植花生的肥沃土壤。
4. 水:准备足够的水来浇灌种子。
二、实验步骤1. 清洗花生种子:将花生种子放在清水中,用手搅拌几分钟,然后取出并晾干。
2. 播种:将肥沃土壤装满花盆,并在表面做一个浅浅的凹槽。
将晾干的花生种子均匀地放入凹槽中,并轻轻覆盖上一层土壤。
3. 浇水:用适量的水轻轻地浇灌种子上的土壤,使其湿润。
4. 养护:将放有种子的花盆放在温暖、明亮的地方,保持土壤湿润。
每天早上或傍晚可以适量浇水,注意不要过量。
5. 观察和记录:每天观察花生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可以记录花生的生长高度、茎叶的变化等。
三、观察结果与讨论1. 发芽:一般来说,经过5-10天左右,花生种子会开始发芽。
观察花生种子的发芽情况,可以记录下来。
2. 芽苗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生的根茎会逐渐向下扎根,芽苗也会逐渐长高。
可以测量花生的生长高度,并进行记录。
3. 叶片生长:观察花生的叶片生长情况。
叶片是花生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的生长状况也反映了花生植株的健康情况。
4. 继续观察:继续观察花生的生长情况,直到花生植株长成完整的植物。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通过亲自参与种植花生的过程,观察并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
他们能够深入了解花生作为一种植物的特点,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好奇心。
对于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们来说,这个实验可以作为科学课堂或者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与孩子一起种植花生,他们能够引导孩子们提出问题、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并通过讨论来加深对花生生长过程的理解。
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案例

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案例一、前言科学探究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孩子了解自然现象,培养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下面是几个适合幼儿园的科学探究实验案例。
二、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案例1. 气球呼吸装满气的气球可以实现很多玩法,不过,通过气球理解呼吸器官的工作更有趣。
为此,教师可以先让孩子们在气球吹满气后,大声呼吸空气,然后再把气球口压在嘴上,尽可能从残留的空气中吸出气球里的空气。
孩子们会发现吸气时,气球的体积会缩小。
对孩子们解释,气球里面被吸出来的气体正是我们呼吸时从身体里面吸入的氧气。
感谢氧气让我们的身体获得能量,和燃料一样。
孩子们可以在上述实验以后理解呼吸科学。
2. 冰与盐的实验盐和冰是每个人在冬天时非常的常见,显然促销员也知道这一点。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可以用这两种东西进行实验。
我们可以借助这两个东西来研究冰的融化过程。
首先,教师要将一个冰块(可以用超市购买的真空密封冰块)放到薄塑料袋里。
然后,向塑料袋中添加盐,再用饮管吸出空气并将袋子口扭紧。
鼓励孩子在外面玩耍时拿着冰块,不停地揉,看看什么时候会融化。
对孩子们解释,盐能使冰温度降低,因此冰块需要消耗周围的热量快速融化。
孩子们能够感性理解冰的融化过程,并且探究盐对冰的作用。
3. 节水实验同样是溶液实验,但这次,我们来探究节水和如何减少水的使用量。
教师可以准备两个水桶或盆,一个装满了热水,另一个装满了冷水。
然后,让孩子们观察水的面积,用巨大的水盆传递问题——哪个水桶的水更多?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小贴纸放在选择的答案上。
然后展示答案。
然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将热水和冷水混合在一起,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孩子们会发现,当热水与冷水混合时,水表面积变大了。
也就是说,当冷水加入热水时,水的数量保持不变,但表面积扩大了,这说明我们可以用更少的水来洗碗、洗衣服或洗澡,同时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4. 水和沙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最有趣的实验莫过于在沙子里面加水了。
幼儿园大班探索实践:科学实验与观察活动案例

幼儿园大班探索实践:科学实验与观察活动案例一、引言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智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大班阶段,老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激发孩子们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在此,我将共享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与观察活动案例,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灵感。
二、案例一:彩色水的混合在一次实验中,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了红色、蓝色和黄色的水,在透明容器中互相混合,让孩子们观察颜色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能够感受到颜色的混合原理,加深对色彩知识的理解。
老师还提出了引导性的问题,如"如果我们再加入绿色的水会发生什么?"孩子们积极参与,通过亲身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了颜色的混合规律。
三、案例二:植物生长观察在课堂上,老师在透明杯中植上小麦或豌豆种子,并放置在能够受到阳光照射的地方。
孩子们用铅笔记录下每天植物的生长情况,如生长的高度、颜色的变化等。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观察和记录,还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四、分析与总结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建立对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这些活动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并理解。
这些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理解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对幼儿园大班的重要性。
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
我相信,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孩子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六、结语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是非常有益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新制氯水的成份

案例三实验探究新制氯水的成份夷陵区小溪塔高中陈伦兵1.提出问题新制氯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2.猜想与假设新制氯水的主要成份有Cl2、HClO、Cl-、H+。
3.制订实验方案Cl2的检验: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利用还原剂检验,如KBr 、KI。
HClO的检验:HClO具有漂白性,可利用有色物质检验,如有色布条等。
Cl-的检验: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溶液,可通过滴加AgNO3—HNO3溶液检验。
H+的检验:可滴加石蕊试液或用pH试纸检验。
4.实验步骤(1)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或浓盐酸与高锰化钾(不需加热)反应制取氯气,将制得氯气通入盛水的试剂瓶中,至溶液呈浅黄色,得到新制氯水。
(2)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加少量氯水,或往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加入淀粉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3)在pH试纸上滴加少量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4)取2 mL氯水于试管中,滴加1~2滴稀硝酸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5.实验现象(1)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加少量氯水,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2)在pH试纸上滴加少量氯水,pH试纸显红色,稍后红色处出现褪色现象(3)取2 mL氯水于试管中,滴加1~2滴稀硝酸后,加入AgNO3溶液溶液,出现白色沉淀6.解释与结论(1)Cl2有强氧化性,将淀粉碘化钾试纸上的碘置换出来,碘单质使淀粉变蓝,因此可以证明氯水中含有Cl2。
(2)pH试纸显红色证明氯水显酸性,显红色处又出现褪色现象,证明氯水中有HClO使其褪色。
(3)氯水与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证明氯水中存在Cl-。
结论:氯水的主要成份有Cl2、HClO、Cl-、H+。
解释:溶于水中的氯气一部分以Cl2分子形式存在,一部分与水发生了反应,从结论中可知氯气与水反应除生成HClO外,还有HCl生成。
拓展与迁移:新制氯水中含有三种分子,分别是:H2O、Cl2、HClO;含有四种离子,分别是:Cl-、H+、ClO-、OH—。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探究式学习案例分享

标题: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探究式学习案例共享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小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将通过共享一个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案例,探讨探究式学习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1. 实验主题:水和油的分离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老师准备了一瓶装有水和油的混合液体,然后让幼儿们尝试分离水和油。
幼儿们用试管和滴管进行实验,发现水和油是不可混合的,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了水和油的分离方法。
2. 实验过程及观察:通过实验观察,幼儿们发现了水和油的不同性质。
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了简单的实验器材,如试管和滴管,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
在实验中,他们观察到水和油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无法混合在一起,水比油更重,且水在油上面。
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幼儿们积累了实验经验,并培养了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结果及共享:幼儿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水和油的分离方法:可以通过倒立的试管沉淀法,将水和油分离开来。
在实验结果共享环节,幼儿们积极共享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展现了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能力。
4. 学习价值和反思:这个实验案例充分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幼儿们不仅增强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们积极探索,自主发现,并通过实验结果共享,提升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深信,科学小实验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与科学小实验,幼儿们可以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结:通过共享这个实验案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重要性和价值,还可以深刻理解探究式学习对幼儿教育的积极影响。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案例,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科学探索:科学实验活动案例分享

科学实验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参与科学实验活动,幼儿能够亲身感受和探索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共享一些幼儿园科学探索的科学实验活动案例,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案例如何帮助幼儿在科学领域中展开探索和学习。
1. 植物生长实验植物生长是幼儿园科学课程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通过植物生长实验,幼儿可以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并亲自参与观察、记录和分析植物生长的过程。
教师可以准备好几盆幼儿喜欢的植物,并让他们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高度、叶子的数量等信息,最后让幼儿总结植物生长的规律。
2. 水的状态变化实验通过水的状态变化实验,幼儿可以学习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变化规律。
教师可以准备冰块、水杯和加热器等材料,让幼儿亲自操作冰块融化成水、水变成蒸汽的过程,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帮助他们理解水的状态变化规律。
3. 彩虹实验彩虹实验是一个非常适合幼儿园科学探索的实验活动。
通过彩虹实验,幼儿可以了解光的折射、分光等原理,并亲自操作制作彩虹,观察彩虹的七种颜色。
这不仅可以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催化剂实验通过催化剂实验,幼儿可以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常见的催化剂和化学试剂,让幼儿亲身体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观察反应的变化,帮助他们理解催化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几个幼儿园科学探索的科学实验活动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实验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这些实验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科学探索的科学实验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幼儿从小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学实验活动还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提供热 源就能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冰水洗涤可减少NH4ClO4的溶解损失。
信息3:准确量取40.00 mL H2SO4溶液,液体体积估读到
0.01 mL,H2SO4为酸性溶液;
结论:应选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信息4:步骤1检查装臵气密性,防止氨气外逸;步骤5加热蒸馏至 剩余约100 mL溶液,使氨气挥发出被硫酸吸收;步骤6洗涤,将冷 凝装臵中可能存在的氨气转入锥形瓶,用新煮沸的水冲洗不带 入其他气体,更精确; 结论:可以确保生成的氨气被稀硫酸完全吸收。
试剂发生反应;
(2)注意审题细节,空白处到底要求的是什么,审题是一个十分 关键的环节。
【类题试解】
(2011·江苏高考·19)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 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90 ℃ NaClO4(aq)+NH4Cl(aq) ===== NH4ClO4(aq)+NaCl(aq)
信息5:硫酸浓度约为0.1 mol·L-1; 结论:要测定硫酸的浓度,通过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硫酸可以确 定NH4ClO4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NH3,从而确定样品中NH4ClO4 的含量。(或不加高氯酸铵样品进行蒸馏、滴定,对比加高氯酸 铵样品进行蒸馏、滴定的结果,计算高氯酸铵的含量)
【参考答案】(1)氨气与浓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 (3)①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②1,5,6 ③用NaOH标准溶液标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
(2)滤液Ⅰ中加入CaO生成的沉淀是 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 (3)E可作为建筑材料,化合物C是 的化学方程式 (4)电解制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石墨为电极,阳极产生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是
。
, 。 ,写出由D制备冰晶石 。 , 。
【审题信息·快速推断】
关键信息 信 息 铝土矿的主要 成分是Al2O3和 推断结论 反应1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iO2====Na2SiO3+H2O和
①
信 息 ②
SiO2
以萤石(CaF2) 和纯碱为原料 制备冰晶石
2NaOH+Al2O3+3H2O====2Na[Al(OH)4]
流程②主要是制备冰晶石
关键信息 信 息 ③ 制式为 12HF+3Na2CO3+2Al(OH)3====2Na3AlF6 +3CO2+9H2O 由于产生的是混合气体,所以阳极产 物不会单是氧气,由于该电解过程是 在高温下进行的,所以还应该有氧气 与石墨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
0.30和0.1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从混合溶液中获得
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 干燥。 、
(3)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
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图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准确称取样品ag(约0.5 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 mL
(4)2Al2O3
4Al+3O2↑
O2、CO2(CO)
错答:O2
错因:主要是由于审题过程中不能提取题目的关键信息导致的 失误,认为阳极产物只有氧气,而没有看到阳极产生的是“混合 气体”。 得分要点:解答本题时注意以下两点: (1)要仔细分析原料的主要成分,在加入每一种化学试剂的时候, 都要仔细地想清楚到底哪种或者是哪些物质可以与加入的化学
由气体D与碳酸
钠和氢氧化铝 发生反应制得 石墨为电极,阳
信
息
④
极产生的混合
气体的成分
【规范答案·警示失误】
(1)2NaOH+SiO2====Na2SiO3+H2O,2NaOH+Al2O3+3H2O====
2Na[Al(OH)4] 错答:2NaOH+Al2O3+3H2O====2Na[Al(OH)4] 错因:只是注意到了Al2O3这种物质能够与NaOH发生反应,而不 能注意到二氧化硅也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
信息1:NaClO4(aq)与NH4Cl(aq)的反应需要保持90℃,NH4Cl用氨 气和浓盐酸代替,不需要外界提供热源; 结论:说明氨气与浓盐酸的反应放热,起到了加热的作用。 信息2:分析溶解度曲线,NH4Cl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且二者的浓度均不太大; 结论:要获得较多NH4ClO4,应先浓缩,再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用
水溶解。
步骤3:准确量取40.00 mL约0.1 mol·L-1H2SO4溶液于锥形瓶中。
步骤4:经分液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20 mL 3 mol·L-1NaOH溶
液。 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 mL溶液。
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一并加入锥
形瓶中。
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mol·L-1NaOH标准溶液滴 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mL。 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
(2)CaSiO3
2 2[Al(OH)4]-+CO2====2Al(OH)3↓+ CO3 +H2O
(3)浓硫酸
12HF+3Na2CO3+2Al(OH)3====2Na3AlF6+3CO2+9H2O
错答:稀硫酸 错因:浓硫酸与萤石反应生成HF的过程主要是利用了浓硫酸的 不挥发性和强酸性,所以应该使用浓硫酸。
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 mL H2SO4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是_______(填步骤序号)。
。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气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步骤
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
【审题信息·快速推断】
细审本题,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
定H2SO4溶液的浓度(或不加高氯酸铵样品,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进行蒸馏和滴定实验)
实验案例探究(三)
物质制备型实验题
【案例分析】
(2013·大纲版全国卷)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l2O3
和冰晶石(Na3AlF6)混合熔融电解制得。
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和SiO2等。从铝土矿中提炼Al2O3 的流程如下:
②以萤石(CaF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冰晶石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