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常规杂交育种技术体系的改进
杨树良种培育技术研究现状

杨 树 良种 培 育 技术 研 究 现状
郝再 明
( 山西省林 业调查规 划院)
摘 要 :收集 大量资料 , 论述 了 国内外杨树 良种 培 育技 术 的发 展 历程 与 现状 。针 对 苗木 培 育技 术和 杨
树 自身存在的问题, 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望了杨树今后的育种工作。 提 并展 关键词: 杨树 良 种培育 杂交育种 无性繁 殖 抗性育种 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 72 3 S9 . 1 文献标识码: ¥2 . ; 2 1 7 A 文章编号: 08 10 2 1 ) - 1- 10 - 2 (0 10 . 0 4 0 40 . 0 0 杨树属杨柳科(a cc e 杨属( ou s , S lae ) i a Pp l ) 共分 u 为 白杨 派 ( e e 、 杨派 ( aa a aa 、 Lu ) 青 c ' cm hc ) 黑杨 派 T ( i is 、 A e o)胡杨派 ( uag ) 大叶杨派 (eci s gr Trna 、 Luo e) d
从 1株苗 木 开始 , 连续 繁殖 3a可获 10万 幼 株 ; 0 南 京林 业 大学 成功 地进 行 了美洲 黑杨 与小 叶杨 原生 质 体( 体细 胞胚 胎 ) 离 , 进行 美 洲 黑 杨 与胡 杨 及 青 分 为 杨 的原生 质 体融 合 和 细胞 杂 交 研 究 、 木 远 缘 杂 交 林 和新 品种 培 育展示 了广 阔的前 景 ¨ 。
质 。16 94年 , 学 程 等 人 以赤 峰 杨 为母 本 , 欧 美 鹿 以
杨、 钻天杨和青杨的混合花粉为父本 , 杂交选育出速 生、 耐寒 、 旱 和抗 病 的 “ 抗 昭林 6号 ” 抗 寒 、 旱 及 , 抗 速生性均超过赤峰杨 , 成为内蒙古主要推广 的优 良 品种之 一 ’J 9 年 , 志 明等 人 用 白城 杨 与 欧 。16 4 金 洲黑杨杂交 , 育 出“ 选 白城杨 1 ” 在耐旱 、 号 , 耐瘠
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研究

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研究杨树盆栽嫁接是一种常见的园艺技术,通过嫁接可以将两种不同品种的树木的有益特性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育种。
杂交育种则是通过将不同品种的杨树进行杂交,培育出具备更好特性的新品种。
本文将重点探讨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杨树盆栽嫁接技术研究1.1 嫁接原理杨树盆栽嫁接是指将一种杨树木的茎段(芽、枝或芽片)嫁接到另一种杨树木的种子苗或幼苗上,使其长出的上部(贮藏器官)保留采用接穗所属品种的特征,下部(供给器官)保留采用接穗所属砧木品种的性状,从而达到提高木材质量、促进繁殖生长的目的。
目前广泛使用的嫁接方法有接穗嫁接、割接嫁接、压接嫁接和侧接等。
接穗嫁接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保证接穗与砧木的完全接合,从而实现成功的嫁接。
1.3 嫁接技术改良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嫁接技术也在不断改良和优化。
现代气候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嫁接成功率,促进嫁接后的生长。
一些新型的嫁接工具的出现也为嫁接技术的改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1.4 嫁接的应用价值杨树盆栽嫁接技术可以用于改良木材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收益,而且可以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从而提高杨树的整体生产效益。
二、杨树杂交育种技术研究杨树杂交育种是指利用不同的杨树品种进行人工杂交,从而培育出具有更好性状的新品种。
通过杂交可以将不同品种的有益性状进行组合,创造出更具经济、生物和生态价值的新品种。
2.2 杂交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杂交方法有花粉授粉、人工授粉等。
在杂交育种中,花粉授粉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控制花粉的来源,可以有效地进行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技术在不断改良中,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手段,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实现更精准的育种。
传统的选择和定向育种技术也在不断优化,以提高杂交育种的效率和成功率。
杨树杂交育种技术可以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的新品种,有助于改善杨树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杨树的木材质量和产量,从而促进杨树产业的发展。
杨树杂交育种

杨树杂交育种目录1 前言 (1)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1.2 国外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2)1.3 国内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2)1.3.1 探索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 (2)1.3.2 繁荣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3)1.3.3 恢复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3)1.3.4 现代杂交育种(20世纪90年代~至今) (4)1.4 杨树杂交育种策略的发展 (4)2 常规育种 (5)2.1 气候分析法用于指导林木引种实现了树种/种源、种源/家系三水平同步选择 (5)2.2 充分利用种和种内的遗传变异开展杂交育种 (5)2.3 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无性系育种 (6)2.4 改良代种子园及其丰产技术 (6)3 杨树育种展望 (7)参考文献 (7)1 前言杨树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 L. ) 树种的统称。
由于杨树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是北半球人工林栽培面积最大的树种之一。
中国杨树人工林面积大约667万hm2 , 约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1/5, 是世界其它国家杨树人工林总面积的4倍, 在我国生态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
目前, 我国林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杨树良种主要是通过人工杂交培育的, 杂种优势明显, 具有速生、优质、高产和高抗等特点,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
杂交育种仍然是目前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培育杨树新品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杂交育种是通过不同基因型亲本之间的有性杂交和基因重组,对所创造的变异实施多代选择、鉴定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有性杂交将导致基因重组,它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异类型,可为选育新品种提供丰富的材料基础。
通过有性杂交,可以将双亲的优良性状综合在一起,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的优良性状。
开展美洲黑杨×美洲黑杨种内杂交、美洲黑杨×欧美杨种间杂交、美洲黑杨×小叶杨派间远缘杂交试验,建立美洲黑杨种内、种间和派间杂种等不同水平上的3个育种群体,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变异来源,可望得到适于黄淮、江淮及长江中下游等平原地区工业用材所需的,具速生、丰产、抗逆等优良特性的新类型。
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研究

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引言杨树是一种常见的盆景植物,具有优雅的树形和浓密的叶子,非常受到盆栽爱好者的喜爱。
而嫁接杂交育种技术则是提高盆栽杨树品质、增加新品种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现状、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嫁接技术方面来看,研究者不断尝试各种嫁接方法,包括接穗嫁接、芽接嫁接、分株嫁接等,以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者还尝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嫁接,从基因水平上提高嫁接的效率和成功率。
在杂交育种方面,研究者通过杨树不同品种的杂交,培育出了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耐寒性强、抗病性好、观赏性高等。
这些新品种为杨树盆栽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盆栽杨树的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的技术特点1. 嫁接技术灵活多样。
嫁接技术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破解不同杨树品种的嫁接难题。
对于难于嫁接的杨树品种,可以采用接穗嫁接,对于易于嫁接的品种,则可以采用芽接或分株嫁接。
2. 嫁接技术手段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嫁接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为嫁接提高了新的可能性。
三、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1. 嫁接技术将进一步普及。
随着嫁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相信将来嫁接技术会更加普及,更多的品种会通过嫁接得到繁育,为盆栽杨树的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
2.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应用在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中,提高嫁接技术的成功率和效率。
3. 新品种的培育将更加多样化。
未来将有更多的品种通过杂交育种被培育出来,这些新品种不仅在外形上有所改变,更重要的是将在耐寒性、抗病性、观赏性等方面有所提升。
四、结论杨树盆栽嫁接杂交育种技术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可以提高盆栽杨树的品质,增加新品种的种类。
苏晓华基本情况和主要业绩、贡献

苏晓华基本情况和主要业绩、贡献一、基本情况苏晓华,女,1961年8月出生,现任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研究员。
二、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苏晓华同志一直奋斗在林业科研第一线,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多项科技支撑、“973”、“863”、转基因重大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课题。
在杨树育种理论与技术、优良品种创制、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为国家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5年来,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林业行业最高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家项目认定成果4项;培育具有自主产权的杨树优良新品种8个,审认定林木良种5项;发表论文52篇;获发明专利2项。
主要成绩和贡献如下:1、开创性地将生态育种理念应用于杨树育种,成功构建杨树分育种区高效育种体系,分区创制出地域专适品种群。
将生态育种理念应用于杨树育种,根据自然气候和杨树生物学特点划分出我国杨树九大育种区,构建出分育种区高效育种体系。
提出亲本、组合、无性系选择三位一体育种技术路线,建立了我国杨树育种多级选种新程序,改变了以往杨树育种效率低的现象,提高了育种的预见性和选择效果。
开展分区专适品种群创制,对各区预先进行目标品种的育种设计,育成品种群,提高遗传多样性,保证育成品种与栽培区自然资源的协调,充分发挥品种生产潜力。
2、大规模多水平收集保存黑杨种质资源,构建了核心及高世代育种群体,突破了制约我国杨树育种有效资源匮乏瓶颈。
按全自然分布区收集北美、欧洲、西亚和中亚等18个国家25个地区黑杨种质资源,跨7个气候区建立7个种质库,保存资源2093份,极大丰富了我国极度缺乏的高生产潜力杨树种质资源。
率先在林木种质资源中系统开展了水分、养分等重要性状及分子遗传多样性评价,构建出208份核心育种群体。
并通过育种值评价,首次建立了黑杨高育种值群体,创制出高世代种质517份,为我国杨树高效育种奠定了基础。
3、建立了分子育种技术和分析平台,突破杨树多基因共转化、功能分子标记等技术难题,提升了我国林木育种研究水平。
杨树常规杂交育种技术体系的改进

径 比/ 1 o 0
c o n t r o l p o l l i n a t i o n o f p o p l a r . Fo r e s t r y S t ud —
营养钵 直播 直移 法 。
3 . 2 . 2应用
笔 者 利 用 冠 径 比对 4年
l 杂 交 种 子 播 种 繁 殖 为 实 生 苗i
l
生 3 2个 杨 树 品 种 进 行 了 分 2 . 1 营养 钵直 播 直移 法简 介 析, 选 择 出速 生 、 冠 径 比小 的 全部 安生 萤桩 蟹根 育蓖 营 养钵 直 播直 移 法 即利 用 棉 农育 苗 的 1 0 7杨 、鲁 山 杨 、 W4 6杨 、 9 5 制钵 器 , 将预先处理好的泥土 , 制 成 营 养 杨 、 8 9 5 杨等 5 个 品种 。 钵 ,每个 营 养钵 里 播种 1 粒 杨树 种 子 , 等 杨树 实 生苗 生 长到 5 厘 米 左 右 时候 , 直 接
并 得 到实 际应 用 , 取 得 很好 的效果 。新技 提高土地利用率 , 从而提高经
将 冠 幅 大 小 与 胸 高 直 径 的 关 系 作 为杨 树 品 种 特 征 来 加 以研 究 ,有 实 际 应用 价 值 :
选择
截于 扦插扩繁 ( 2 0 O - 5 0 0 橼)
第二 , 合 理 确 定 造 林 术 比苗 床 直 播 移 栽 具 有 不 存 在 缓 苗 期 等 济 效 益 ; 优点 , 比营 养袋 等 容 器 育 苗 [ 8 ] 具 有 节 省 密度 。 杨树 是 强 阳性 树 种 , 林 分 费用 等优 点 ,而且 苗 木相 对 生 长量 大 、 劳 动 强度 低 、 方便就地取材、 便 于 连 续 进 行 郁 闭后 其 生长 速 度显 著 变 慢 ; 故 杨 树 造 林 以 达 到 培 育 目标 苗期 观察 。 3 选择 中的几个 新 指标 3 . 1 芽保 存 率 、 苗 期节 间距
关于杨树种植管理技术的思考

关于杨树种植管理技术的思考杨树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树种,其种植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杨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值。
本文将围绕杨树的种植管理技术展开思考,着重探讨杨树的选种、场地选择、育苗、栽植及后期管理等方面。
一、选种选种是杨树种植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选种杨树时,需要考虑其生态和经济适应能力,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杨树品种,提高生长速度和干材质量。
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有亚洲杨、欧洲杨、美洲杨和中国杨等品种,其中亚洲杨和中国杨是我国主要品种。
亚洲杨以生长快、公路、铁路、桥梁、水利、民用建筑等用途为主;中国杨以干材质量好、适合制作大型家具、盆景等用途为主。
因此,在选种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场地选择杨树对土壤疏松、排水良好、pH值适中的土壤生长条件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在场地选择时,应该尽量选择土壤肥沃、排水性良好、日照充足的地方。
此外,应该避免选择山坡、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过高、结冰冻土等不利于杨树生长的场地。
三、育苗杨树的育苗可选择机械育苗、盘根育苗等方法。
在育苗过程中,应该保持育苗基地的清洁卫生、养护好种植介质,合理控制灌溉、施肥等环节,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持良好的育苗环境,确保杨树幼苗生长健康。
四、栽植在栽植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杨树生长的栽植方案。
在栽植时,应该保证苗木的质量,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无害虫及病菌的地方。
在栽植后,应该及时对杨树进行浇水、施肥、支架加固等管理措施,确保杨树的顺利成活。
五、后期管理在杨树生长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规范的后期管理。
在生长初期,应该加强灌溉、施肥、修剪等管理,培养其健康生长。
在生长中后期,应该合理控制灌溉量、施肥量,定期整枝、剪枝,加强杨树的防治、抗旱能力。
此外,还需要注意排灌、草长、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杨树的顺利生长发育。
中国杨树资源与杂交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种, 主要种如小 叶杨 ( .s o i C r ) 大青杨 ( .I¥一 P i ni at 、 m . 尸 11 .1 ¥ r niK m. 、 i s o ) 甜杨 ( .¥a,ln i h ) 苦杨 ( .k . es P 1 t e ̄Fs . 、 1w ,o c 尸 ,l ee ) 香杨( .kraaR h. 、 0aLdb 、 i P oen ed ) 辽杨 ( .mt m t P tio — x o ii H ny) , 产 种 有 小 青 杨 ( .ped c i er 等 特 z P suo—s o i i ni m Ktg 、 杨 ( .ctaa aR h ) 滇杨 ( .y na es i )青 a P ahy n ed 、 P u nnni s D d. 、 oe ) 青甘 杨 ( .pzw L iMa i 、 瓜 杨 ( .p r P r a ̄ i x e k m) 冬 P u- dm i o im ) 青毛杨 ( .Sa xes W n tTn 、 、 P hn i ic ag e ug) 冒 ns 都杨 ( .qmdes ag e Tn ) 五瓣杨 ( . ̄xa P a o ni c W n t ug 、 s P t, tr T c age T n ) 川杨 ( eh a i he . 等 , W n ug 、 t P s cu n aS ni ) 主要 z ce d 分布在东北 、 西南和西北地区。
13 大 叶 杨 派 ( c eci s pc. . e .L S t uo e ah ) d S
从此 以后许多林木育种展 了杨属派内和派 间的杂交 育种工作 , 培育 出许多 优 良品 种。本文将 对这 些研 究 内容作 一综 述 , 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 建数片试 验林
i l f 选 育 出 杂 交 新 品 种 f
图 3
Hale Waihona Puke 利 用 基 因库 可 以 提前 1 — 3年左 右 观 其计 算 公式 如 下 : 察造林后的生长情况 , 可以辅助进行苗期 节间距 ( e m / -  ̄) = 苗高( c m) / ( 芽 数+ 侧 选 择 ; 根据笔者的观察 , 只要 基 因库 立 地 枝数 ) 条 件相 对一 致 , 其 单 株基 因库 的表 现 与试 验林 的生 长表 现 有较 高 的正相 关 。同时基 笔者 利 用芽 保 存 率和 节 间距 用 以 因库 可 以作 为种 质 备 份 , 集 中观 察 比较 各 苗期选 择参 考 , 在 对 7个 家系 、 1 0 4个无 性 家 系及 无 性 系 的生 长 、 物候 、 病 虫 危 害 等 系进 行 评 价 时 , 表 明各 家 系 间 、 无 性 系 问 情 况 。
我 干 扦 插 扩 蟹( 5 - 8 株 )
i
选 择
善
截干扦插 扩繁 ( 3 0 . 5 0株 )
优点 ,比营 养袋 等 容 器育 苗 具 有节 省 种冠 径 比和 培 育 目标 计算 出参 考 密度 , 依 费用 等优 点 , 而且 苗木 相对 生 长 量 大 、 据 笔者 提 出 的冠 径 比 的概 念 可 以推 出参 劳 动强 度低 、 方 便 就地 取 材 、 便 于连 续 考株 行距 的计 算公 式 如下 。 进行 苗期 观察 。 参考株行距( m) = 培 育 目标 c m) × 冠径 1  ̄ / 3选择 中的几个 新 指标 3 . 1芽保存率、 苗期节间距
2 Q !
Q : 2 ( 工)
农 林 技 术
Ch i na Ne w T e c h n o l o  ̄ i e s a n d P r o d u c t s
} 杂 交 种 子 播 种 蘩 殪 为 实 生 苗}
I 全 部 实 生 苗 桩 瞽 根 育 苗I
,
相 对 于 通 常 的 杨 树 杂 交 育 种 苗 期 选 成 就看 我 国杨树 育种 研 究【 J ] . 世 界 林 业 研 择 所 采用 的 指标 ,根 据 生 产 实践 的需 求 , 究, 1 9 9 4 , 7 ( 0 3 ) : 2 3 — 2 9 . 进行 , 不用搭架 , 节省费用 , 而且安全 ; 同 增加了节间距和苗期芽保存率两个指标 , [ 2 ] 叶培忠 . 白杨繁 殖育种 [ J ] . 林业 科 学 , 时 种子 和 果实 接 近 自然 成 熟 ,质 量较 好 , 具 有一 定参 考价 值 。 节 间距 大 , 生 长快 , 顶 1 9 5 5 ( 0 1 ) : 3 7 — 4 6 . 数 量 较多 , 管 理简 单 并且 雌 花 枝可 以继续 端 优势 明显 。苗期 侧枝 少说 明该 无 性系 顶 [ 3 ] 李善文, 张志毅, 何承忠, 等. 中国杨树杂 保存 用 于观 察 。 可 以说 同时 具备 室外 搭架 端优势明显 , 繁 殖 系数 大 , 另外 在育 苗 中 交 育 种 研 究 进 展 [ J ] _世 界 林 业 研 究 , 法 和 室 内水培 法 的优 点 , 具 有 较大 的应 用 可以大幅降低育苗成本( 苗期如果大量芽 2 0 0 4 , 1 7 ( 0 2 ) : 3 7 — 4 1 . 价值 。 萌 发 为 侧枝 , 必 须 不 断 抹 去 侧枝 , 以免 影 [ 4 ] 徐 伟 英. 杨树[ M ] . 哈 尔滨 : 黑龙 江人 民 出 ( 3 ) 室外植株斜置法和室外切枝扦插 响苗 木 高生 长 , 而 这需 要大 量人 工 ) 。 版社 , 1 9 8 8 : 2 7 4 ~ 2 7 8 . 法主要是对杨树传统杂交技术改进而开 3 . 2冠径 比 [ 5 ] Z h o u Z h o n g — c h e n g ,L i u Z o n g - y o u ,H o u 展试 验研 究 提 出来 的 , 应 该也 可 以 在其 它 3 . 2 . 1概 念 K a i- j u . e t c .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r e s e a r c h o n 易生 根 的乔 木 树种 中进行 杂 交 时使 用 , 这 冠 径 比指杨 树立 木 冠 幅直 径 ( c m) 与 c o n t r o l p o l l i n a t i o n o f po p l a r . Fo r e s t r y St u d — - 需要 进一 步试 验 。 胸 高直 径 e m) 的 比值 , 用 以数 量化 描述 树 i e s i n C h i n a , 2 0 0 8 , l o ( o 2 ) : 1 3 7 — 1 4 1 . 2 杨树 杂交 种子 播 种育 苗新 技术 冠 与胸径 的 比例关 系。其计 算 公式 如下 : [ 6 ] 周忠 诚 , 刘 宗友 , 侯 开举 , 等. 杨树 杂 交 的 杂种 苗 只 能通 过 播种 育 苗 的 方法 获 冠 径 比= 冠 幅直径 ( c m) 与胸 高直 径 ( c m) 之 两种 新 技 术 f J 1 . 林 业科 技 开 发 , 2 0 0 8 , 2 2 得 。在多 年杨 树 杂交 育 种 工作 中 , 通 过 借 比。 ( 0 1 ) : 1 0 1 — 1 0 2 . 鉴 棉 农棉 花 育苗 技 术 ,总 结 了一 个 简易 、 3 . 2 . 2应用 [ 7 】 袁 继池 , 周 忠诚 , 冷艳枝 , 等. 杨 树播 种 育 经济 、出苗率高的杨树播种育苗新技术一 笔 者 利用 冠 径 比对 4年 生 3 2个 杨 树 苗新技术一 营养钵直播直移法[ J ] . 中国新技 营养钵 直 播直 移法 。 品种 进 行 了分 析 , 选 择 出速 生 、 冠 径 比小 术新 产品 . 2 0 1 3 ( 0 2 ) : 2 4 7 . 2 . 1营养钵直播直移法简介 的1 0 7杨 、鲁山杨 、 W4 6杨 、 9 5杨、 8 9 5 杨 [ 8 ] 王娟 娟 , 高建社 , 马 东艳 . 杨树 杂种 苗 容 营养 钵 直 播 直 移 法 即利 用 棉 农 育 苗 等 5个 品种 。 器 袋播 种 育 苗技 术[ J 】 . 陕西林 业 科技 , 2 0 4 0 的制 钵 器 , 将 预先 处 理 好 的 泥 土 , 制 成 营 3 . 2 - 3 意义 ( o i ) : 8 8 — 9 0 . 养钵 ,每个营养钵里播种 1 粒杨树种子 , 将 冠 幅 大 小 与 胸 高 直 径 的关 系作 为 [ 9 ] 周 忠诚 , 刘 宗友 , 赵 爱玲 . 杨 树 杂 交试 验 等杨 树 实 生苗 生 长到 5 厘 米 左 右 时候 , 直 杨 树 品种 特征 来 加 以研究 , 有实 际应 用价 与 早 期 选 择 研 究 .湖 北 林 业 科 技 , 2 0 1 0 接按 照一 定 株行距 定 植到 育苗 区 的方法 。 值: 第一 , 在 保 证速 生 的前 提 下 , 根 据不 同 ( 0 2 ) : 1 8 - 2 3 . 2 . 2评 价 林 种 和 培 育 目标 ,选 择 冠 径 比不 同 的 品 [ 1 0 ] 袁继池, 周 忠诚 , 侯 开举 , 等. 不 同杨 树 在多 年 的杨 树 杂 交育 种 工 作 中 , 借 鉴 种, 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 率 , 从而提高经 品种 冠径 比的 差异 性 分 析 [ J 】 . 湖 北林 业 科 棉花 营养钵育苗技术 , 并加 以改进 , 提出 济效益; 第二 , 合理确定造林密度。 技, 2 0 1 3 ( 0 2 ) : 1 8 ~ 2 0 . 畅树营养钵直播直移法播种育苗新技术 , 杨树是强阳性树种 , 林分郁闭后其生 并得到实际应用 , 取得很好 的效果 。新技 长速度显著变慢 ; 故杨树造林 以达到培育 ( 2 ) 室外 切枝 扦 插 法其 优 点是 在 室外
3 . 1 . 1概 念
1 0 0
带 根 营 建 单 株 基 因 库 I
4 基因库 与试验 林 二元 路线选 择 法
4 . 1概念
l
选 择
毒
截干扦插 扩繁 ( 2 0 0 5 0 0株 )
l
选 择
芽保 存 率 指 当年扦 插 苗 ,未 萌 发 基 因 库 与 试 验 林 二 元 路 线 选 择 法 即 为侧 枝 的芽数 站 总 芽 的 比例 ,芽 保 存 在 苗期 选 择 时提 前 营建 基 因 库 , 在苗 期 选 率高意味着繁殖系数高,而且育苗管 择 结束 并 有 足够 苗 木 时 营建 试验 林 , 同时 理 过 程 中修 除侧 枝 的工 作 量小 。其 计 参 考基 因库 和试 验林 进 行选 择 的方法 。 算公 式 如 下 : 4 . 2选 择过 程示 意 图 ( 图3 ) 芽保 存 率 ( %) : 芽数, ( 芽数 + 侧枝 数 ) 节 间 距 指 杨 树 苗 木两 个 侧 芽 的距 离 。
3 . 1 . 3意义
3 . 1 . 2应 用
杂 交种 子 采收 后 , 将母 树 截梢 至 1 0 m左 右 其芽保存率和节间距存在显著差异。 就地 扶正 定植 , 以继 续 保存 母树 用 于观 察
和 比较 研究 。
参考 文献 Ⅲ 马 常耕 . 从 世 界 杨 树 杂 交 育种 的发 展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