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偏铝酸钠
7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一、原理
例如:
扩大NA倍:
2H2
点燃 + O2 ====== 2H2O ∶ 1 NA ∶ ∶ ∶ 2 2NA 2mol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2NA ∶
物质的量之比: 2mol ∶ 1mol
13
1、向500mLNaOH溶液中投入10.8gAl,二者恰 好完全反应后,计算:① Al的物质的量。②参加 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
作业
练习1、足量的锌粉跟500 mL盐酸反应,产生的 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则这种盐酸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练习2.将0.65g 锌加到足量盐酸中,计算: 1、标准状况下,生成H2 的体积? 2、若反应完成后,溶液体积为50 mL,这时溶 液中的ZnCl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遇到酸 时,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如 Fe + 2HCl == FeCl2+H2↑
结论: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1
思考:铁铝等金属可制成水壶烧水,说明
他们很难与水反应,是不是所有金属都不
与水反应?
实验3-3 钠与水的反应
概括 现象 性质
2 0.5mol n( H 2 O ) 0.5mol 2
11
例题2、将0.5 mol钠放入足量的水中,计算: (2)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况下)为多少升?
(2)解:2Na+2H2O ===2NaOH+H2 2mol 22.4L 0.5mol V(H2)
2.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课件 24张ppt)

2.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课件24张ppt)(共24张PPT)2.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药金”又称为“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
由于“药金”外观与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帮助警察鉴别真假黄金。
取样,置于稀HCl或稀H2SO4中,产生气泡为黄铜,无现象为黄金。
取样,灼烧,变黑为黄铜,不变色为黄金。
是否咬出印痕、测量密度……鉴别方法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的炼丹家。
一次,葛洪之妻鲍姑在葛山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葛洪拿那个铁勺使用,奇妙的现象出现了:铁勺变成"铜勺",红光闪闪,葛洪的徒弟高兴得跳了起来:"点铁成金啦!" 葛洪把"铜勺"放在火上烤,"铜勺"逐渐变黑。
——葛洪《黄白篇》(《抱朴子内篇·黄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工人师傅在切割钢板(铁合金)时,常蘸取硫酸铜溶液在钢板上划线,钢板上会出现一条红色的线。
【实验探究】比较铁、铜与银的化学活动性实验药品:铜丝、铁丝、FeSO4 溶液、CuSO4 溶液、AgNO3 溶液。
实验目的:比较金属铁、铜、银的活动性实验过程:1.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处理)铁丝,过一会儿取出;2.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Fe+CuSO4= FeSO4+Cu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Cu+2AgNO3= Cu(NO3)2+2Ag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归纳小结】1. 以上反应类型都属于反应。
2. 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
置换Fe>Cu>Ag金属活动性顺序符号: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名称: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记忆口诀】嫁给那美女,身体细纤轻,统共一百斤。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第2课时)

再见
说明: 此ppt关于“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第3-4 页)的教学环节也可参照微课《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 物溶液的反应》视频(01:47—04:16)中的片段进 行课堂教学。 此ppt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第6页)的教学 环节也可参照微课《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一)》 视频(00:15—10:31) 《有关金属流程图的试题例 析》视频(00:32—06:46)中的片段进行课堂教学。
根据能否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判断。 (3)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根据金的真伪的方法
(1)取样品,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成黑 色的是假黄金,不变色的是真金。
(2)把样品置于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有气泡产 生,则该是假黄金,无现象是真金。
(3)把黄金样品置于硝酸银(硫酸铜等排在金前 面锌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溶液中,表面有灰 黑色(红色)物质出现,则是假黄金,无现象 是真金。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第二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
活动: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
Fe + CuSO4 = Cu + FeSO4
猜想: 铁能和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吗? 其他金属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吗?
探究
利用所给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并 填写实验报告。
药品:铝片、铁钉、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 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 H2↑ == H2↑ == H2↑ == Cu == 3Cu
+ MgCl2
+ ZnCl2 + FeCl2
+ FeSO4 + Al2(SO4)3
单质 + 化合物
单质 + 化合物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的化学性质_PPT(第二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_PPT(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把金属锌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发现银白色的金属锌 表面镀上了一层紫红色的铜。
为什么铜离子会从溶液中析出变成金属铜,而金属锌 则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
2e-
Zn + CuSO4 = ZnSO4 + Cu 金属锌失去电子(电子用e-表示)变成锌离子进入溶 液,而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了金属铜。
是铝
。
根据图中数据和有关科学知识,你认为导致铜、锡、铁和
铝四种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年代不同的原因可
能是
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
金属的化学性质_PPT(第二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_PPT(第二课时)
2.下列各组金属中,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
排列的是( C )
A.Na、Fe、Mg
B.K、Cu、Fe
C.Al、Zn、Hg
金属的化学性质_PPT(第二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_PPT(第二课时)
经过大量实验,人们总结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的 金属活动性顺序。 2.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的化学性质_PPT(第二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_PPT(第二课时)
实验结论: Cu + FeSO4 ≠
金属活动性: Fe>Cu
金属的化学性质_PPT(第二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_PPT(第二课时)
(2)铜和银的活动性比较: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药品设计可行的方案) 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 段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铜丝, 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基础知识】三、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1.金属与酸的反应酸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金属反应生成,如Zn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金属与水的反应⑴钠与水的反应【思考】:1.活泼金属着火,怎样灭火?能否用水?为什么?2.将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里,将会发生什么现象?能否置换出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用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听到,证明生成了。
用火柴点燃肥皂泡,听到爆鸣声,证明生成了。
铁不与冷水、热水反应,但是能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练习2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50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投入到烧杯中。
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知能检测】1.金属钠可浮在水面上,但却沉在煤油下,煤油的密度是0.8 g·cm-3,推测钠的密度(单位g·cm-3)是()A.大于1.0 B.小于0.8C.介于0.8~1.0之间D.不能确定2.把4.6g钠投放到195.4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2.3%B.大于2.3%C.4%D.大于4%3.农药波尔多液可用于水果灭虫,是由石灰水和硫酸铜溶液混合而成的悬浊液。
它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与该农药中的硫酸铜反应。
在该反应中,对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①①钠的密度比水②②钠的熔点,反应放热③,逐渐变小,最后消失③反应产生的推动小球运动④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④反应后的溶液显结论: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和,表现性,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铁的叙述错误的是()A.铁发生还原反应 B.铁发生氧化反应C.铁是还原剂D.1mol铁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器皿盛放食品B.铜的导电能力不如铝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铁比铝更易锈蚀,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5.将钠加入到下列溶液中,既产生气体又产生沉淀的是()A.KClB.Na2SO4C.MgCl2D.KNO36.质量相同的Na、Mg、Al、Zn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NaB.MgC.AlD.Zn7.将铁片放到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C.稀盐酸D.氯化铝溶液8.用钠跟水、镁跟盐酸、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分别进行反应,若制得相同质量的氢气,三种金属的质量之比为()A.23∶24∶27 B.23∶12∶9C.1∶2∶3D.6∶3∶29.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溶液呈现无色,且加入一小块钠粒后仍然能大量共存的是()A.K+、MnO4—、SO42—、H+ B.Ba2+、Na+、HCO3—、NO3C.Na+、NO3—、K+、Cl—D.Ca2+、NO3—、Cl—、CO32—10.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Cl-,消耗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A.6∶3∶2 B.1∶1∶1C.9∶3∶1D.3∶2∶1 11.质量相同的Na、Mg、Al、Zn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NaB.MgC.AlD.Zn12. 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经过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燃。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一)金属与水的反应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 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黄 豆大小的钠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3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一)金属与水的反应
2 3 4 2
装置图2
铁粉
氢气
水
6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回顾: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结论 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遇到酸时, 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Fe+ 2HCl == Fe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Na + 2HCl == 2NaCl + H2↑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1
一、复习回顾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1、金属的通性
金属的物理共性 2、钠与氧气的反应
-2 常温下: 4Na + O2 ===2Na2O (白色)
-1 △ 2Na + O2 ===Na2O2 (淡黄色) 加热: 3、铝和氧气的反应 4Al + 3O2 === 2Al2O3 4、金属与氯气、硫的反应
2Al + 6HCl == 2AlCl3 + 3H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第2课时)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
动换出
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
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金属的化学性质》目标回顾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金属在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的 反应。
由金属与溶液中的反应情况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结论:铜可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 置换出来,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 比银强。
分组讨论:
• 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它 们属于那种反应类型?
•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 性顺序吗?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Al Cu Ag
小结
经过了许多类似以上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 了认真地去伪求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 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2、学会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3、会写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的化学方 这是基本功 程式。
当堂训练
《创优作业》
一、第7页1、3、4
二、第8页1、2、3、4、10
中考难点
能对一些多种物质反应后滤渣、滤液成 分作出判断。
第7页例题,练习第2题,8页第9题 会选择试剂设计实验验证两种或三 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由第8页第4题引出,再回到 课本探究实验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反应原理2、了解铁和水反应的现象及条件3、掌握铝和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原理旧知回顾1、写出金属钠在常温下、加热时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铝和氧气反应、铁和氧气反应(并标出电子转移)2、分别写出Mg、Al、Fe 与H+的离子反应方程式:3、分别写出Mg、Al、Fe 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金属和水反应1、实验3-3 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
观察现象?(1)观察现象(观察提示:①注意钠与溶液的变化;②有没有气体产生;③(3)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分析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什么?如何验证?总结:(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钠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水反应,失火现场有钠存放时,不能用灭火,必须用灭火。
思考:(1)、钠和稀盐酸反应方程式:(2)、钠和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的现象:方程式为:(3)将钠放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为什么会变浑浊?(4)、将钠投入到既有煤油又有水的试管中有何现象?2、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和金属钠的保存(1)自然界里的元素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以单质的形态存在,叫做元素的游离态;一种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叫做元素的化合态。
钠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态存在的,主要存在于中。
(2)金属钠应保存,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中。
3、镁、铝与水的反应(观察、思考)将打磨过的镁、铝放入水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有何现象?加热水,再观察现象,又有何现象?写出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讨论】为何镁、铝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困难?推测铁能否与水反应?若能,该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三、科学探究:课本P20铁和水蒸气反应思考、讨论)铁不与冷水反应,也不与热水反应,但还原铁粉能与水蒸气反应。
参考上图三套装置,请你分析、讨论一套完整的装置应包括哪几个部分?,生成的气体如何收集和检验?1、实验原理:(并标出电子转移)2、实验现象:3、图1湿棉花的作用:能否将湿棉花放在试管口?四、总结:金属和水反应的一般规律1、活泼金属如K、Ca、Na等可与冷水迅速剧烈反应,生成可溶性碱和氢气2、Mg和冷水反应缓慢,但在加热条件下(或用沸水),Mg和水剧烈反应3、铝和冷水很难反应,与沸水反应慢4、高温时,Fe、Zn等可以和水蒸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氢气5、Cu、Hg、Ag、Pt、Au不与水反应五、铝和稀盐酸、氢氧化钠反应2、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种物质?3、根据已掌握的铝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铝制餐具、炊具应注意哪些问题?思考4、1mol的铝分别和足量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那个产生氢气多?足量的铝分别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那个产生氢气多?练习:1.关于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钠在自然界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②金属钠着火不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救火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④钠比铜活泼,因而钠可以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铜⑤钠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Na2O 2A.①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 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D.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3++H↑23.(双选)下列实验操作中,溶液里无固体析出的是( )溶液中加入Na的小颗粒A.MgCl2B.Ca(OH)饱和溶液中加入Na的小颗粒2稀溶液中加入Na的小颗粒C.KNO3D.水中加入Na的小颗粒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大量共存4.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是( )A.Fe3+、S O42−、Cl-、Na+B.Ba2+、Mg2+、C O32−、Cl-C.S O42−、Na+、K+、C O32−D.S O42−、K+、Cl-、OH-5.下列反应没有氢气生成的是( )A.单质钠投入水中B.铝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C.铜块放入稀硫酸中D.往铁粉中通入水蒸气,并高温加热6.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1 2 3 4 5 67.将一小块钠投入一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1)钠与水剧烈反应并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的原因:(2)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2013·衡阳高一检测)将一定质量的Al、Fe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8.96 L;如果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6.72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二:取样,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发生反应产生气泡 则为假黄金,没有变化则为真黄金
9.有X、Y、Z三种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X溶解并放出氢气,Y、Z无变化;将Y放入Z的化合物 溶液中无变化;Z放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有Y析出:则 X、Y、Z的活动性顺序如何?
X>Z>Y
10.可否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当堂训练(15分钟)
1、下列化学变化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2)(4)(5) ) 高温 (1)3CO+Fe2O3 = 2Fe+3CO2 (2)H2 + C uO = Cu +H2O MnO2 (3)2H2O2 = 2H2O+O2 (4)Fe+ 2AgNO3 = Fe(NO3)2+2Ag (5) 2Al+ 6HCl = 2AlCl3+3H2 2、下列金属跟酸能反应而放出氢气的是(
1、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
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与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 2、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和产生氢气 的速度判断。 3、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三:
根据金属能不能把另一种金属从该金属 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
自学指导2:1分钟
3 1
内容:P12-13
不可以,Fe+CuSO4=Cu+FeSO4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为什么包括氢
1865年,贝开托夫在实验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金 属活动性顺序,在这个顺序里就已包括了氢。因为氢可以 被位于它前面的金属从稀酸里置换出来,而氢也可以把位 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而氢后面 的金属不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贝开托夫当时区分金属的活 泼与不活泼,是以氢作为标准的。 当然,早期的化学家把金属跟酸、跟水等反应的剧烈 程度作为衡量金属活动性大小的标志是不严格的。准确的 方法是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而标准电极电势也是以氢电极定为零作为标准来测定的。 另外,氢的原子结构决定它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与碱 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氢具有还原性,能和大 多数非金属反应显示+1价;等等。 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因此把氢排进了……
自学检测2:2分钟
(归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Sn Pb ( H ) Cu Hg Ag Pt Au 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一):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 靠前 ,它的活动 性就越 强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 氢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 出 盐酸、稀硫酸 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 金属从它们.Fe和稀H2SO4 C.Zn和HNO3
B.Ag和稀HCl D.Al和浓H2SO4
3、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B ) A、 ZnCl2 B、CuSO4 C 、FeCl2 D 、Al2(SO4)3 4.X、Y、Z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 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D ) ①Z+YSO4==ZSO4+Y ②X+ YSO4==XSO4+Y ③X+ H2SO4== XSO4+ H2 ↑ ④Z+ H2SO4不反应 A、Z>X>Y B、Z>Y>X C、X>Y>Z D、X>Z>Y 5.现有X、Y、Z三种金属,若将Z放入X的盐溶液中,Z 表面覆盖有X,将Y和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 溶解而Z 不溶,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B ) A、Y>X>Z B、Y>Z>X C、X>Y>Z D、X>Z>Y
(归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一、理解一个内涵: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内容: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可知: 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金, 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其活动性一定比H强; 能把金属从其可溶性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的另一 种金属,其活动性一定比金属化合物中金属的活动性强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2
2011.12.1
李小球
Mg + 2HCl
= MgCl2
+ H2↑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Zn + 2HCl Fe + 2HCl
2Al+6HCl
= ZnCl2 = FeCl2
=2AlCl3
+ H2↑ + H2↑
+ 3H2↑
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6.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Cu+2AgCl=2Ag+CuCl2 B. Zn+2AgNO3=2Ag+Zn(NO3)2 C. 2Na+CuSO4=Cu+Na2SO4 D. 2Fe+3CuCl2=2FeCl3+3Cu
B)
选做题
7. 小雨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 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 试剂是 ( A) A.A1C13溶液 B.Cu(NO3)2溶液 C.H2SO4溶液 D.AgNO3溶液 8.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 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 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型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 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鉴别 真假黄金。 我是真金,不怕火炼,嘿嘿! 方法一:用火烧,变黑则为假黄金,不变色则为真黄金
二、熟记两个条件:
1.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应具备的条件: (1)金属的位置要在H的前面 (2)酸应是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乙酸等 简记为:氢前置换氢,酸非氧化性 浓硫酸和HNO3是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 (1)金属的位置: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 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2)金属化合物必须溶于水。AgCl、BaSO4不溶于水 Fe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时或 Fe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时,都生成+2价的亚铁化合物; 钾、钙、钠不能置换出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的金属。 (因为性质太活泼,可以置换出水中的氢)
=Al2(SO4)3 +3H2↑
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根据金属与氧气 反应的难易程度与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根据金属与酸 反应的剧烈程度和产生氢气的速度判断。
学习目标:1分钟
1 2
掌握金属活动顺序表 掌握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自学指导1:1分钟
(正本)判断下列置换反应是否可以发生, 能的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1.铝和稀硫酸 3.镁和硫酸铝溶液 5.铜和硝酸银溶液 7.锌和硝酸铜溶液 2.铜和稀盐酸 4.铁和硝酸银溶液 6.铁和氯化锌溶液 8.铁和氯化银(不溶于水)
Thank you!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Mg + H2SO4 = MgSO4
Zn + H2SO4 Fe + H2SO4 = ZnSO4 = FeSO4
+ H2↑
+ H2↑
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 H 2↑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2Al+3H2SO4
硫酸铜溶液
硝酸银溶液
硫酸铝溶液
结论:活泼性: 利用给出的仪器和药品,对铝、铜、银 三种金属的活动程度进行探究。
实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 铝丝浸入 CuSO4溶液中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铝丝表面有红色 2Al+3CuSO4 = 固体出现,溶液 3Cu+Al2(SO4)3 由蓝色变为无色 铜丝表面覆盖一 Cu+2AgNO3= 层银白色的固体, 2Ag+Cu(NO3)2 溶液由无色变为 蓝色 无 无现象
3 1
内容:P11-12活动与探究
方法:浏览实验内容 要求:熟悉实验内容、步骤
2
3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2分钟
自学检测:实验步骤记得了吗?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
铝丝浸入 CuSO4溶液中 铜丝浸入 AgNO3溶液中 铜丝浸入 Al2(SO4)3溶液中
现象
化学方程式
仪器:试管 药品:
铝丝、铜丝
活泼性:Cu﹥Ag
2Al+3CuSO4 = 3Cu+Al2(SO4)3 Cu+2AgNO3=2Ag+Cu(NO3)2 1、上述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它们 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它们都属于置换反应 都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 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顺序吗? 结论:活动性:Al﹥Cu﹥Ag 3.现象的描述: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Fe + CuSO4 = Cu + FeSO4 铁钉表面会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绿色
方法:结合思考题看课本 要求:会背金属活动顺序表
2
3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2分钟
(归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Sn Pb ( ) 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一):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 ,它的活动 性就越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 出 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 金属从它们 的中 出来。
铜丝浸入 AgNO3溶液中 铜丝浸入 Al2(SO4)3溶液
2Al+3CuSO4 = 3Cu+Al2(SO4)3
活泼性:Al﹥Cu 3、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