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公司 CAR-T细胞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非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CAR-T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规范

CAR-T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规范

CAR-T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规范CAR-T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规范引言近年来,免疫治疗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以特异性过继免疫细胞疗法及免疫检查点抗体疗法为代表的新型免疫治疗技术因其在临床研究中取得的显著疗效而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其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疗法)因其在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随着我国对CAR-T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国内企业的积极布局和产业链的延伸,我国的CAR-T细胞治疗技术也在紧随国际趋势的发展。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细胞)制剂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如下:基本要求本标准中所涉及的基本要求如下:基本原则制剂制备过程中应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原则,确保制剂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人员的要求制剂制备过程中应有专职人员进行操作,且应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场所和设施制剂制备过程中应有符合要求的场所和设施,确保制剂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和安全性。

物料制剂制备过程中应使用符合规定的物料,确保制剂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载体制备质粒制备和非病毒载体制备的基本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病毒载体制备的基本要求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操作。

细胞制备过程中的要求制剂制备过程中,样本的要求、T细胞的采集和分离、操作的要求、细胞转导及扩增的要求、安全性及有效性检测、CAR-T细胞制剂的质量要求、CAR-T细胞冻存、运输与复苏的要求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CAR-T制剂的质量控制与放行制剂制备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和放行,确保制剂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追溯制剂制备过程中应建立追溯体系,确保制剂质量的可追溯性。

保密原则制剂制备过程中应遵守保密原则,确保制剂技术的保密性。

附则本标准的附则中列出了相关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本标准参考了相关的国内外标准和法规。

CAR-T细胞治疗产业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规范,这使得各制备机构或应用机构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评估和交流,从而不利于细胞治疗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car-t细胞疗法研发流程

car-t细胞疗法研发流程

car-t细胞疗法研发流程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革命性的癌症治疗方法,其研发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基础研究,CAR-T细胞疗法的研发始于对免疫细胞和癌细胞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

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癌细胞的特性,寻找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的方法。

2. CAR-T细胞构建,在确定了适合用于CAR-T细胞疗法的靶向抗原后,研究人员会设计和构建CAR-T细胞。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抗原识别结构,通常是通过将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识别部分与T细胞激活部分融合而成。

3. 体外扩增和激活,一旦CAR-T细胞构建完成,科研人员会在体外对患者的免疫细胞进行扩增和激活,以产生足够数量和活性的CAR-T细胞。

4. 临床试验,经过体外扩增和激活的CAR-T细胞会被注入患者体内进行临床试验。

这些试验通常分为多个阶段,以评估CAR-T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疗效。

5. 注册申请和上市,在临床试验证明CAR-T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研发团队可以向监管机构提交注册申请,以获得上市许可。

总的来说,CAR-T细胞疗法的研发流程涉及基础研究、细胞工程学、临床试验和监管申请等多个环节,需要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和监管机构的密切合作和严格监管。

这一疗法的研发过程通常需要经历多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时间,但它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通用型CAR-T细胞药物的开发策略及临床研究进展

通用型CAR-T细胞药物的开发策略及临床研究进展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23,54(2):141 - 149学 报通用型CAR-T细胞药物的开发策略及临床研究进展王辰,张正平,李盈淳*(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南京 211100)摘 要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疗法已在多种血液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然而,目前国内外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产品均属于自体CAR-T。

相比于自体CAR-T治疗,通用型CAR-T优势显著,可满足更多患者的治疗需求,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本文围绕通用型CAR-T进行综述,明确指出通用型CAR-T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并从引起两大难题的机制出发总结分析可行的解决策略,同时对国内外通用型CAR-T布局企业及其优势产品的最新临床进展进行综述,从另一方面探讨开发策略的可行性,以期为开发新一代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产品提供思路。

关键词CAR-T;同种异体;免疫排斥;基因编辑;临床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30.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 -5048(2023)02 -0141 -09doi:10.11665/j.issn.1000 -5048.20211125001引用本文王辰,张正平,李盈淳.通用型CAR-T细胞药物的开发策略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23,54(2):141–149. Cite this article as:WANG Chen,ZHANG Zhengping,LI Yinchu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universal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drugs[J].J China Pharm Univ,2023,54(2):141–149.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universal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drugsWANG Chen, ZHANG Zhengping, LI Yinchun*Chia-Tai Tianq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211100, ChinaAbstract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CAR-T) immunotherapy has made a breakthrough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hematological tumors.However, the CAR-T cell products listed at China and abroad are all autologous pared with autologous CAR-T treatment, universal CAR-T exhibit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which could fulfill the treatment demand of more patients, but also displays high technical barriers.This paper reviews the universal CAR-T, clearly points out the two major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CAR-T, and then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feasible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causing the two major problems.This paper also summarizes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panies producing universal CAR-T and the latest clinical progress of their superior product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another aspect,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developing a new generation of universal CAR-T cell therapy products.Key words CAR-T; allogeneic; immune rejection; gene editing;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近年来,免疫疗法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之后另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手段[1]。

car-t细胞治疗简介介绍

car-t细胞治疗简介介绍
car-t细胞治疗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CAR-T细胞治疗概述 • CAR-T细胞治疗的技术原理 • CAR-T细胞治疗的生产流程 • 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与效果 • CAR-T细胞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 CAR-T细胞治疗的相关伦理与法规问题
01
CAR-T细胞治疗概述
CAR-T细胞治疗定义
实体肿瘤
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肿瘤领域 的应用也在逐步拓展,如神经胶 质瘤、黑色素瘤等。
02
CAR-T细胞治疗的技术原理
基因编辑技术
01
基因编辑技术的概述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精确、高效编辑的技术,包
括Cas9系统等。
02
在CAR-T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CAR-T细胞治疗中,以删除或修改T细胞基
CAR-T细胞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估
CAR-T细胞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估的 概述:CAR-T细胞质量控制与安全性 评估是指在CAR-T细胞治疗过程中, 对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并 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技术 。
在CAR-T细胞治疗中的应用:在 CAR-T细胞治疗中,质量控制与安全 性评估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至关重要。通过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 制,可以确保CAR-T细胞的制备、修 饰和回输等过程符合规范要求,同时 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密切监测和 评估。
06
CAR-T细胞治疗的相关伦理与 法规问题
CAR-T细胞治疗的相关伦理与法规问题
• 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它通过对患者 自身的T细胞进行改造,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和攻击肿瘤细 胞。由于其高效、特异性和个性化的特点,CAR-T细胞治疗 在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随着其研究的深入,相关的伦理 和法规问题也日益凸显。

CAR-T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检测研究及非临床研究考虑要点

CAR-T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检测研究及非临床研究考虑要点

CAR-T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检测研究及非临床研究考虑要点CAR-T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检测研究及非临床研究考虑要点一、引言1.1 背景1.2 目的二、CAR-T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检测研究2.1 细胞制备和培养质量控制2.1.1 细胞来源选择2.1.2 细胞培养条件优化2.1.3 细胞扩增和传代方法2.1.4 细胞纯度及鉴定检测2.2 载体构建和转染质量控制2.2.1 载体设计和构建2.2.2 载体转染及转染效率检测2.2.3 载体稳定性检测2.3 细胞治疗产品的活性和增殖能力检测 2.3.1 细胞活性检测方法2.3.2 细胞增殖能力检测方法2.4 细胞治疗产品的纯度和安全性检测 2.4.1 细胞治疗产品的纯度检测方法 2.4.2 细胞治疗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方法 2.5 细胞治疗产品质量评估指标2.5.1 细胞质量评估指标的选择2.5.2 细胞治疗产品质量评估方法三、非临床研究考虑要点3.1 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建立3.1.1 动物模型选择的考虑因素3.1.2 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3.2 实验设计和样本大小确定3.2.1 实验设计的原则3.2.2 样本大小确定的方法3.3 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3.3.1 实验操作的规范化3.3.2 数据采集和记录的要求3.4 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3.4.1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3.4.2 结果解读和讨论四、附件五、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法律名词1:定义5.2 法律名词2:定义5.3 法律名词3:定义六、全文结束附件:附件1:细胞来源选择的相关数据及分析结果附件2:细胞培养条件优化的实验方法及结果附件3:细胞扩增和传代方法的操作步骤及效果验证附件4:细胞纯度及鉴定检测的相关数据及分析结果附件5:载体设计和构建的详细流程及效果验证附件6:载体转染及转染效率检测的实验设计和结果附件7:载体稳定性检测的方法及结果分析附件8:细胞活性检测方法和结果附件9:细胞增殖能力检测方法和结果附件10:细胞治疗产品的纯度检测方法和结果附件11:细胞治疗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和结果附件12:细胞质量评估指标选择的相关数据和分析结果附件13:细胞治疗产品质量评估方法的具体步骤和结果附件14:动物模型选择和建立的详细数据和分析结果附件15:实验设计和样本大小确定的具体方法和结果附件16: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的操作规范和实施结果附件17:实验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果解读附件18:其他附加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1:定义1,定义2,定义3法律名词2:定义1,定义2,定义3法律名词3:定义1,定义2,定义3。

CAR-T细胞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非临床研究:一般原则和关键问题

CAR-T细胞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非临床研究:一般原则和关键问题

1 Appearance
2 A260/A280
3 Restriction Digest
4
Plasmid Form (% supercoiled)
5 Host Protein
6 DNA Homogeneity
7 Residual E. coli DNA
8 Residual E. coli RNA
9 Endotoxin
CAR-T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检 研究及非临床评价考虑要点
———Lentivirus
Presenter: Liu Zhengjun Date: 09/17/2019
CAR-T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检 研究及非临床评价考虑要点
介绍 1.CAR-T细胞质量控制
1.1控制生产材料 1.2过程控制 1.3释放试验 1.4工艺验证 1.5稳定性研究
20
2.5非临床安全性研究
致癌 风险
B细胞 耗竭
脱靶副作用是B淋巴细胞的缺失,这可 以通过补充人体球蛋白使病人能有正常 的抗感染能力。
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患者有脑白导致的脑部CRS、 CAR-T在脑脊液中的异常扩增等。临床上的应对措施 神经毒性 主要是将脑白排除后再进行CAR-T输注。如果发生神 经系统毒性,首选采用激素处理,因为单抗类药物无 法快速穿过血脑屏障。
12
1.3释放试验
• 在CAR-T产品发布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指定的释放标 准。基本原则是必须进行适当的测试,以确保产品的特性,纯度,安全性和 有效性符合要求。应通过各种方法测试产品的这些特性,只有在合格和认证 的情况下才能释放产品。
• 放行检测项目应至少包括:无菌检测、支原体检测、内毒素检测、 细胞存活率、细胞数量、非T 细胞表型、效应细胞比率、CAR 转 导/转染效率、CAR 基因拷贝数、复制型病毒以及可能的毒性物 质残留等。

CAR-T细胞治疗质量控制浅谈

CAR-T细胞治疗质量控制浅谈

CAR—T细胞治疗质量控制浅谈细胞治疗,将改变人类疾病的治疗范式,由过去重复的症状控制转为一次性的治愈,是引领生物医学的希望。

其中,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细胞治疗技术。

目前在全球已有两款药物获得FDA的批准上市,分别是诺华的Kymriah和凯特的YESCARTA,中国有多家公司产品进入临床申报阶段,这种疗法已成为更多患者的选择,CAR—T细胞制造过程符合全球监管要求成为广泛讨论的话题。

细胞治疗质量控制分析其中细胞质量控制贯穿CAR-T从研发到临床的所有步骤,但CAR—T作为“活”的药物,其很多特性与传统药物有很大的差别,下表列举了与传统药物的主要差异点:第一个上市的CAR-T药物Kymriah的释放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指标,下图是小编收集到的Kymriah的释放指标所需要测试的实验:KITE的YESCARTA的质量控制也涉及到非常多的生物学实验,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具体指标可参考如下的链接:https://www。

/downloads/BiologicsBloodVaccines/CellularGeneTherapyProducts/Approve dProducts/UCM584335。

pdf另一方面CAR—T制造工艺复杂,下图列举了CAR—T的制作流程,其中涉及到病毒转染,外源物质的引进,长时间培养等因素,这势必对质量控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Molecular Therapy —Oncolytics (2016) 16015细胞治疗质量控制原则及法规基于以上原因,CAR-T细胞质量控制特别强调制备工艺的稳定性、多批次验证、全程质控和按照SOP严格操作。

要建立稳定的质量检验和放行检验标准。

美国和欧洲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来规范细胞治疗的质量控制,以下是国外针对细胞治疗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大家如有需要,可至文末扫码下载)在我国,细胞治疗的国家主管部门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NHFPC)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下图是我国针对细胞治疗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下以CTL019为例来分析细胞治疗质量控制策略,目前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控制分为四个大的方面,分别为安全性(Safety),纯度(Purity),潜能性(Potency)以及均一性(Identity),这些质量控制会贯穿CAR—T生产的不同阶段,下图列举了这些检测会在不同的阶段开展.这四个大方面的检测再进行细分,具体的实验如下图:生物学实验用于质量分析带来的挑战在这些实验中,大部分是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因为操作方法,样本差异等因素会给结果带来较大的波动,也给这些方法向GMP转移带来了挑战,同时这些实验结果的验收标准和规范难以制定,以CAR-T的转染效率测定为例,不同的人对流式细胞仪结果设门得到的差异会有较大的差异.细胞治疗质量控制的基石实验—浓度,活率细胞浓度活率测试方面,其是很多生物学实验的基础,比如细胞生长速率测定,细胞因子检测,细胞生物学效应检测方面,细胞计数是这些实验的第一步,这一步如果错误,那么结果波动大是预料之中的。

当前对CAR-T类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的一些考虑

当前对CAR-T类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的一些考虑

冠勤医药当前对CAR-T 类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的一些考虑发布日期20180315从目前国际与国内的研发现状看,CAR-T 细胞治疗产品尚属于非常前沿的产品。

虽然FDA 已经批准两个产品上市,但由于CAR-T 细胞治疗产品特性、疗效特点和安全性风险与传统化疗药物存在显著区别,无论对于申请人还是国内、国外监管机构都还没有积累充足的经验,更没有形成诸如小分子化合物一样成熟的技术标准。

截至2018年2月,有多个国内外的Car-T 产品申请人与CDE 按照新药Pre-IND meeting 方式进行了正式面对面沟通交流,有部分产品正式申报。

经与国内外多个申请人、研究与评价专家交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于现有的有限认知,初步整理了当前抗肿瘤适应症此类产品非临床研究中共性的技术问题。

为保障受试者安全,建议该类产品在进入临床试验前需提供如下信息以支持其拟定的临床试验方案,这些是基于现有的信息提出的考虑点,后续可能会随着对此类产品认知的不断深入而调整,欢迎业界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药效学研究1.体外研究评价与靶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及亲和力、靶抗原在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异性杀伤活性、细胞因子分泌、CAR-T 细胞增殖等。

2.体内研究可采用荷瘤小鼠药效学模型评价CAR-T 细胞在体内的抗肿瘤活性,如肿瘤负荷清除情况及动物生存情况。

可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评价CAR-T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或采用动物源替代产品评价其体内抗肿瘤活性。

建议在体内药效学试验中尽可能观察潜在的毒性反应。

二、药代研究研究CAR-T 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分布和存续时间,可考虑采用疾病模型动物来开展研究。

三、安全性研究冠勤医药 研究中需关注CAR-T 细胞免疫反应、初始细胞剂量和毒性反应等,研究设计应支持临床试验的剂量选择和给药途径等应用方案。

动物选择:基于免疫反应的种属特异性及CAR-T 产品的作用机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疾病模型动物也可能适用于CAR-T 产品的安全性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1.CAR-T细胞质量控制1.1控制生产材料1.2过程控制1.3释放试验1.4工艺验证1.5稳定性研究2.非临床研究2.1实验室规范2.2测试样本来源、分析2.3体内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研究2.4非临床安全性研究3.质控要点3.1基因修饰载体质量控制3.2微生物安全3.3其他•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是指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将带有特异性抗原识别结构域及T 细胞激活信号的遗传物质转入T 细胞,使T 细胞通过直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相结合而激活,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素B 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募集人体内源性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而且还可形成免疫记忆T 细胞从而获得特异性的抗肿瘤长效机制。

目前,CAR-T 细胞对多种血液肿瘤显示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对实体瘤治疗也表现出了非常大的潜力。

CAR通常含有三个结构域: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细胞外结构域(例如,单链片段可变(scFv));一个信号转导结构域(例如,CD3ζ);和细胞内共刺激结构域(例如,可衍生自CD28,4-1BB,OX40,等)。

CAR的结构分为三部分:1.抗原结合区,通常为scFv,用来结合肿瘤细胞上的抗原;2.跨膜区,用来向细胞内传递结合信号;3.胞内信号区,用来激活T细胞,发挥生物学功能。

以研发为目的的,采用生长在培养皿、培养瓶、多盘系统的贴壁细胞。

转染试剂采用磷酸钙、PEI 、阳离子转染试剂。

小规模生产慢病毒载体大规模生产慢病毒贴壁细胞大规模生产慢病毒悬浮培养生产慢病毒目标转向临床实验或产业化,可以通过扩展方法(增加生产单元),也可以通过采用悬浮培养系统实现。

贴壁细胞大规模生产慢病毒小规模生产的直接放大,即通过增加培养/生产单元来实现。

生产基本上采用大量的多层培养系统。

如:10层细胞工厂在悬浮培养模式下,细胞可以通过不同的容器进行扩大:摇瓶、玻璃生物反应器、不锈钢生物反应器、培养袋及一次性搅拌容器。

通过大的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细胞,主要用于工业化生产。

悬浮生长,这使得细胞培养和扩大比贴壁培养更加容易,同时培养基无动物来源成分可降低外源物质污染风险。

核酸酶转染试剂冷冻保护剂血清细胞培养基基因修饰的载体控制生产材料.•生产CAR-T 细胞的每种物质,都应明确定义并评估其适用性。

应测试成份,纯度,细菌内毒素,无菌,外来因子和生物活性,以证明质量,尽可能用简单的培养基,避免使用人或动物来源的成分,或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核酸酶转染试剂冷冻保护剂血清细胞培养基基因修饰的载体控制生产材料.•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活性因子等外源蛋白的要求-明确的来源及批号,应有质量检定合格报告•CAR-T 细胞制剂制备所用的样本及物料-《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质量控制规程》实行管理。

物料供应商应有相应的资质,并提供证明文件。

3.3其他•生产病毒的起始原材料➢含有CAR基因的穿梭载体➢辅助质粒载体➢包装细胞质粒菌种菌种库的建立细胞库的建立质粒应序列信息明确,并经过鉴定和确认。

质粒菌种应采取种子库系统,并按照《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完成菌种库的检定。

菌种建库过程应符合药品GMP 规范,同时应有明确来源和批质粒的质量应经过检测,包括但不限于:a) 纯度:超螺旋型的含量,细菌基因组DNA、RNA 和蛋白残留量;b) 无菌试验;c) 内毒素试验;d) 酶切鉴定;e) 基因测序;f) 如工艺中使用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则需做物质残余量的测定。

•制备质粒载体时,从工作种子批取一支或几支菌种复苏,逐级扩大培养后(培养过程中不应再使用抗生素等具有筛选压力的试剂)进行质粒提取,经纯化及除菌过滤后成为质粒批质粒鉴别含量纯度(包括DNA 形式及杂质)无菌内毒素等转染T 细胞的质粒载体质粒的细胞转染效率质粒的质量控制N o .Standard QC Release Test Description Standard 1Appearance Visual inspection Clarify 2A260/A280Absorbance ratio 1.8-2.03Restriction Digest EtBr-stained AGE Match expected 4Plasmid Form (% supercoiled)HPLC >90%supercoiled 5Host Protein ELISA<1.0%6DNA Homogeneity Densitometry after 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 (AGE)>90%in supercoiled state 7Residual E. coli DNA qPCR for host DNA <0.1%8Residual E. coli RNAGel or HPLC for host RNA<0.1%by HPLC;undetectable (gel)9Endotoxin 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LAL)assay <10EU/mg 10Mycoplasma PCR detection Not detectable 11SterilityUSP <71>Sterility TestNo growth种子库系统细胞种子库细胞主库细胞工作库细胞库质量要求种子库的管理中国药典《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细胞鉴别(种属、株及专属特性)外源因子污染检查(包括非病毒性及病毒性内外源因子成瘤性及致瘤性检测染色体核型均一性以及稳定性中国药典•在生产CAR-T细胞期间应进行过程控制和测试。

过程控制监控生产过程;这包括监控过程参数和实现过程控制的目标。

在充分了解整个过程和累积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应明确过程控制中的关键生产步骤,并明确敏感参数的限制,以避免过程偏差。

过程中测试在准备过程中监控细胞质量;这涉及在关键步骤或中间产品级别测试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

通过建立测试方法和过程测试的验收标准,结合最终产品的发布测试,可以实现对CAR-T 整体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可重复性和批次到-最终产品的批次一致性•在CAR-T产品发布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指定的释放标准。

基本原则是必须进行适当的测试,以确保产品的特性,纯度,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要求。

应通过各种方法测试产品的这些特性,只有在合格和认证的情况下才能释放产品。

•放行检测项目应至少包括:无菌检测、支原体检测、内毒素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数量、非T 细胞表型、效应细胞比率、CAR 转导/转染效率、CAR 基因拷贝数、复制型病毒以及可能的毒性物质残留等。

•对于CAR-T细胞产物制备的,全面的工艺鉴定和生产的多个连续批(至少三个批次)的工艺验证的全过程是必需的。

在此基础上,应建立适当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标准,以确保有效控制每道工序。

•在生产和使用的CAR-T细胞产品的过程中,控制良好的冷链运输和储存,确保细胞产品的质量和防止细菌和支原体污染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被暂时保存的样品,需要稳定的研究来验证他们的储存条件和储存期。

•2.1良好的实验室规范•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体内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在非良好实验室规范(GLP)条件下进行;但是,对于非临床安全性评估,它们应符合GLP要求。

P2设计标准1.设计和建造标准达到国家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二级规范要求。

2.洁净度为万级3.室内照度设计:一般区域≥200Lux万级区≥300Lux4.噪音整体设计:≤60dB(A)5.室内温湿度设计:22℃±5/30—70%RH6.室内压差值:-5Pa—-20Pa(如果实验室内部操作物质是有毒物质,肯定要做成负压,如果内部操作物质非有毒有害,而实验室外部环境存在爆炸性物质,一般做成正压。

P2是采用微负压,-5~-20pa)•2.1良好的实验室规范•CAR-T 细胞制剂制备场所按照不同工艺应至少包括质粒制备区、病毒制备区、细胞制备区,质控区(支原体测定、内毒素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检测)和储存区(病毒储存区、细胞储存区),各个区域应相对独立。

病毒制备区、病毒储存区应具有独立的空调系统。

•载体的制备应在C 级背景下A 级洁净度级别的环境中进行,载体在非密闭CAR-T 细胞制剂制备过程中与细胞有关的操作,如细胞分离、转导/转染、扩增、收获等应在非密闭条件下的操作应在B 级背景下A 级洁净度级别的环境中进行。

•一般而言,没有必要使用患者的血液来制备用于非临床研究的CAR-T细胞产品;相反,可以使用源自健康供体的CAR-T细胞。

一个验证的概念,使用动物源性产品的替代品的研究也应该发挥辅助作用。

•鉴于CAR-T细胞产品制备过程的特殊性,应提供完整的质量分析报告和测试样品的稳定性研究数据。

稳定性研究应涵盖所有剂量浓度,并应在给予动物之前模拟所有运输过程和治疗操作。

如果在给药前需要诸如复苏和再悬浮的治疗操作,则在给予动物之前应至少测试细胞形态,活细胞总数,细胞活力,颜色和外来物质。

•目前,免疫缺陷小鼠的移植肿瘤模型被用于研究CAR-T细胞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对于靶向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淋巴瘤的CAR-T细胞,人源细胞系(例如,Raji,Daudi,Nalm-6和Jeko-1)或呈现特定靶标的稳定的基因修饰细胞系(例如,CD19-K562和CD20-K562)可用于在免疫缺陷啮齿动物中建立移植的淋巴瘤模型。

研究CAR-T细胞药效学最直接的方法是使用生物发光成像(BLI)技术检测表达荧光素酶的肿瘤细胞。

•CAR-T细胞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们的体内增殖,分布和持久性上。

可选技术包括成像技术,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样品和测试目的。

该成像方法可以在视觉上检测CAR-T细胞的体内分布;它需要细胞标记,如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遗传修饰标记(如绿色荧光蛋白或荧光素酶)或纳米颗粒标记(例如,铁-葡聚糖纳米颗粒)。

•流式细胞术可以检测动物血液,骨髓和脾脏中的CAR-T细胞。

免疫组化方法可以检测脾脏和其他器官中的CD3+细胞或CAR+细胞,从而揭示人体T细胞在器官中的分布和积累。

Q-PCR方法可以检测所有类型样品中来自人源CAR-T细胞的DNA或RNA水平。

目前,已经开发了某些其他技术,例如原位杂交,以检测CAR-T细胞的组织分布。

致癌风险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 )B 细胞耗竭神经毒性对肿瘤细胞的清除过程伴随着大量细胞因子的释IL-6R 单抗药物阻断免疫系统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