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共46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41张PPT)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41张PPT)

建业
蜀吴
乱成何样?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 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民不聊生 人口锐减
董卓之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汉献帝受困于洛阳……
曹操从此便“挟xié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以汉 献帝的名义向各地发号施令。
官渡之战
(一)魏国 1.建立
曹操
赤壁之战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时间: 公元220年
创始人:曹丕
都城: 洛阳
国号: 魏 汉献帝
曹丕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一)魏国
2.措施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淮南地区建有芍陂、茹陂、七门、吴塘等堤坝。……太
寿陂、郑陂,开通贾侯渠、淮阳渠和百尺渠、成国渠和临晋
陂、沁水堰。”
——《中国通史》
官渡之战
பைடு நூலகம்
赤壁之战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一)魏国
3.影响 北方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北方受战乱影响,民不聊生
魏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北方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官渡之战
(二)蜀国 1.建立
赤壁之战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时间: 公元221年 创始人:刘备 都城: 成都 国号: 汉
进步
倒退
三国鼎立虽是三分天下,但却实现了局部的 统一,有利于当地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为全国的统 一奠定了基础。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生 产遭到严重破坏来说,是历史的进步。
课堂小结
为曹操统 一北方奠
定基础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课件《三国鼎立》 (共48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课件《三国鼎立》 (共48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成都
洛阳
建业


天下大势,分久必 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戏剧舞台上的白脸曹操,被刻画为一个阴险狡 诈、凶暴多疑的奸臣;而史书里的曹操是一个 多谋善断、有眼光、有帝王之才的人物。 你心目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第一篇章
群雄逐鹿说战争
东汉末年
材料: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 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2、孙吴:
230年,孙 权派卫温到达 夷洲,加强台 湾与内地联系。
3、诸葛亮治蜀: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促进西南地区发展

洛阳
(pī)
曹丕
220年
刘备
221年

成都
官 官 渡 千 白 兵多粮足,实之 渡 里 骨 袁 绍 力强大 战 之 露 前 曹无 操 的 于 战 《鸡 蒿 形 里鸣 野 曹 操 行 势
——
。,
一、官渡之战
袁 绍
官 渡 之 战
官渡
十万人
经过: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 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 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三四 万人

官 渡 之 战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三方都 不具备 统一全 国的条 件。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 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孙权便利,赤壁之战 曹操就有可能获胜,你是否同意他是说法,为什么?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1.兵多将广,曹操骄傲轻敌。 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 3.孙刘联军团结抗敌,战略得当;采用火攻, 战术正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共46张PPT)
三国鼎立

洛阳
成都
建业
蜀吴
看图说史:地图反映东汉末年局势如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刘璋
刘表
曹操 袁术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材料:
作为参考
(1)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 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 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 侯”,占有政治优势。
史实辩析
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 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 相”,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 “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 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 里?
提示: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



假如你是魏蜀吴 三国的国务院发言 人,能否介绍本国 的经济发展状况?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错误: 赤壁之战 理由: 曹操是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补全歇后语
1、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关公面前耍大刀 自不量力
3、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
猜谜语(三国人物)
1、凿壁偷光
(孔明)诸葛亮
2、孔雀收屏
关羽
3、展翅翱翔
张飞
知识抢答: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2、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 刘备 关羽 张飞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 著名战役。
220年, 曹丕称帝, 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共4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共43张PPT)

孙、刘
发言人:诸葛亮
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 用
袁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官渡 奠定了基础 之战 200年 曹操 3-4万 以少胜多
赤壁 之战 208年
曹操 20多万 孙刘联军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孙权 以少胜多 奠定基础 5 万 刘备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宏大的志向——统一全国 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 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 他实现了吗? 没有 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 原因又是什么? 曹操想统一中国, 停息啊!(写于“官渡之战”)

曹操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 绍,您能分析一下胜利的原因 吗?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军事上,战术得当 发言人:曹操 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 老骥伏枥, 《龟虽寿》提到“…志在千 志在千里。 里,…壮心不已”,那么统一北 烈士暮年, 方后,他又有怎样的雄心壮志? 壮心不已。
——曹操《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 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东汉末年,因 战乱连年不断,造成人民 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幸 地方军阀割据混战,导致生产力遭到 大量死亡,社会生产遭到 存的人有如百分之一,想起来就 极大破坏,出现了百姓流离失所、死 让人感到苍凉。 者相籍的场景。 严重破坏。
政治方面:“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 于有利地位。 经济方面:采取屯田措施,招募流亡农 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 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5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58张PPT)

230年,孙权派卫温 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 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3、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 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 西南地区的开发。
系统总结:
①一种局面: 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吴
③三分天下:
曹操
10/13/2018
动脑筋: 为何曹操能以少胜多? 你能说说袁绍失败和曹操胜利的原因吗?
1、双方实力对比,袁军10万,曹 军3、4万。袁绍易… 袁绍自恃兵多,产生骄傲 轻敌的情绪,拒绝采纳谋士许 攸的正确建议。 2、 “曹操赤脚迎许攸”说明了 什么? 曹操善于用人,采纳了许 攸的建议,火烧袁军粮草,最 终大败袁军。 10/13/2018
10/13/2018
曹操占据河南一带
10/13/2018
是谁顺应历史潮流,完成 北方的统一的呢?
董卓之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汉献帝 受困于洛阳……
一、官渡之战
1.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人才。
10/13/2018
政治上——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
10/13/2018
刘备三顾茅庐,打动诸葛亮,得其辅佐大业。

诸葛亮,字孔明,隐 居隆中(今湖北襄阳城附 近)。

见识高,多谋略,号卧
龙先生。辅佐刘备后,一
生“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
• 东吴孙策死后,其弟孙权继立……
孙权有周瑜、黄盖、鲁肃等人才辅佐,实力不容小觑
鲁 肃
大 敌 当 前 , 刘 备 和 孙 权 决 定 联 合 抗 曹 。
孙兄,大敌当 前,你我不如合 力抗敌可好?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共48张PPT)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共48张PPT)

少年英豪,占据长江下 游以东
、 东 汉 治世能臣,占据黄 末 河以南 年 军 阀 皇室后裔,依附 他人 混 战
四世三公,占据黄 河以北
1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在北方 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袁绍在军阀混战中,利 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 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 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 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视 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 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 心涣散。
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
刘璋据长江上 游益州地区
刘表据长江中 游荆州地区
孙权据长江中 下游扬州地区
右边是明朝人画 的有关刘备和诸 葛亮的一幅画。 看看画中的人物 都是谁?他们去 做什么?这里还 有个成语故事, 谁能说得出来?
三顾茅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 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 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 ,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 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 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 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 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三国鼎立 (新人教版) (共38张PPT)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三国鼎立 (新人教版) (共38张PPT)

曹操
讨论:
曹操为什么能迅速壮大?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 为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 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 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 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 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曹操
讲故事
《三顾茅庐》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赤 壁 之 战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 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 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 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基 础,又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思考: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①曹操,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 侯”招贤纳士,并虚心采纳正确意见; 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军事 上以守为攻,伺机而动,烧毁袁军 粮草。 ②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不同意 见。
翻 车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 丰足,仓库盈 溢” 。
蜀汉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 南地区的发展 蜀
国 的 丝 织 业 兴 旺 , 蜀 锦 行 销 三 国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材料解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依据内容概括总结 :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
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
年、221年、222年。
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兴 趣,并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轻松闯三关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 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3.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辨析题: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率
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错误: 三国时期 理由: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 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 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一、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袁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孙刘联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三国经济的发展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 胜 分析官渡之战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袁绍 败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天下形势示意图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刘备:荆州。
孙权:江东
曹操《龟虽寿》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鼎立

洛阳
成都
建业
蜀吴
看图说史:地图反映东汉末年局势如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刘璋
刘表
曹操 袁术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材料:
作为参考
(1)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 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 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 侯”,占有政治优势。
史实辩析
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 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 相”,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 “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 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 里?
提示: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魏


假如你是魏蜀吴 三国的国务院发言 人,能否介绍本国 的经济发展状况?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统一天下
你能说出右图三国故 事中的人物吗?这里 面还有一个成语故事, 你能说出来吗?
三顾茅庐
诸葛亮 刘备 关羽 张飞
诸葛亮
看图说话
关羽
张飞

刘备



诸葛亮
------
名功 成盖 八三 阵分 图国 。, 杜 甫
曹操
20多万大军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赤 壁赤
作用: 奠定了三国鼎立孙权局进军面路形线
官渡之战形势图
2袁00绍年战,败袁, 绍向率北1方0万撤大退 军南下
曹操率5 千骑兵偷 袭乌巢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作用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小组讨论: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的原 因是什么呢?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曹操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3、“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找一找: 哪里错了?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 错误?为什么?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
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2)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 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 成就大业。
(3)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 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袁 十绍万人

公元200年
渡 之
延津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曹 操 像
曹曹操操取率胜军,约 率2万军驻向扎北于追 击官渡
•• 2曹、军曹来操自骄北傲方自,满不。习惯水战。
•• •
3曹 孙、操刘孙骄联刘傲军联自战军满 术战。 正术确正。确。
•4当、时当统时一统全一国全的国条的件条不件成不熟成。熟((根根本本)原因)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孙 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 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攻占 四川。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 著名战役。
220年, 曹丕称帝, 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蜀
222年,孙
权称王,
国号吴,
定都建业
政权名称

三国鼎立
时间 创建者
220年 曹丕

221年 刘备

222年 孙权
定都
洛阳 成都 建业
曹魏重视农耕
屯田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丰
翻车 足,仓库盈 溢” 。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今民困国虚,决敌 之资,唯仰锦耳。
——诸葛亮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 地区的联系。
错误: 赤壁之战 理由: 曹操是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补全歇后语
1、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关公面前耍大刀 自不量力
3、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
猜谜语(三国人物)
1、凿壁偷光
(孔明)诸葛亮
2、孔雀收屏
关羽
3、展翅翱翔
张飞
知识抢答: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2、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 刘备 关羽 张飞
刘备
成的基础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之壁
以少胜多

前之 的 形战
曹 操 刘备
刘备
孙刘联军 5万军队

刘备
孙 权 孙权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作用
孙刘联军胜利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赤壁之战中军事 上居于优势的曹 操为何会失败?
是天意吗?
提示:
•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