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大家谈:领导干部当常怀敬畏群众之心
当官要去除“三气”

当官要去除“三气”当官要去除“三气”贯彻“群众路线”。
喊几句口号,下几个文件,开几次会并不难,难得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关键是要去除“三气”首先去掉“官气”。
“官气”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篱笆墙”。
党员干部要对群众心存敬畏之心,牢记“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莫认为自己高明,群众迂腐。
自己觉悟高,群众觉悟低。
自己有能力,群众无能力。
身上有“官气”,就会时时处处对群众居高临下,指手划脚。
必然引起群众反感,得不到群众真心拥护,听不到肺腑之言,从而不能作出正确决策。
迟滞改革开放大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二要去掉“贵气”。
受“官贵民贱”封建腐朽思想的影响,部分党员干部总是喜欢出门前呼后拥,吃饭山珍海味。
到基层检查习惯了车子转一转,隔窗看一看,干部谈一谈,群众有话没法说、不敢说,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身上有“贵气”,群众必然敬而远之。
会导致工作不踏实,不深入,不刻苦。
在群众心目中如同无根的浮萍,空中的楼阁,工作鲜有成果。
只有脚上沾的泥土越多,与群众的感情才越深厚。
还要去掉“躁气”。
虚心向群众学习,做群众的学生。
面对面、心贴心,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你当家人。
群众喜欢说真话、办实事,反感说大话、空话、过头话,喜欢实实在在解决的问题,反感雷声大雨点小的“大呼隆”。
关心群众,很多时候就体现在细节里,一声问候,一次家访,也能显示真情真意。
关键要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挂心头。
身上有“躁气”,就如同“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
”只能一事无成。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锤炼过硬领导干部

“三严三实”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什么是好干部、怎样成为好干部的重要论述。
实践证明,从严治党,必须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必须紧紧抓住修身、用权、律己和谋事、创业、做人这些关键环节,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要准确把握“三严三实”深刻内涵,把“严”和“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当“三严三实”的模范,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过硬领导干部。
坚定信念、对党忠诚,争当严以修身的模范。
做官先做人,为政必修身。
古人把治国理政之道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
领导干部为官做人应深思和躬行“三严三实”这一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做到严以修身,就是要把理想信念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就是要把对党忠诚融入灵魂深处。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更是精彩人生的“定海神针”。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更加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做保障。
一方面,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牢记宗旨、恪尽职守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抵御错误思想和行为侵蚀的坚强保证。
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坚如磐石,才能为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汇聚起磅礴的动力。
对党忠诚,就是要真正做到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全面贯彻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令必行、禁必止、言必信、行必果。
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站稳脚跟、明辨是非、坚定立场,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追求真理、坚持原则、敢于亮剑。
践行“三严三实”,严以修身是前提。
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修身不严有很大关系。
领导干部要解决自身作风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把严以修身当作终身的必修课。
严以修身的首要问题是锤炼党性修养,坚强的党性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积累和职务升迁而自然提高,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要贯穿终生。
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

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
1、要有危机之感。
危机感是一个人进取心的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个人、一个组织失去了危机感,就会变得安于现状、裹足不前,等待他的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2、要有敬畏之心。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作为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做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的忠实践行者。
3、要有感恩之情。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
我们要学会感恩,因为在我们的一生中,不知会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是挫折和失败。
4、要有平和之境。
心态平和最大幸福,也是精神的最高境界。
身体对于食物的反应会影响身体的健康,而情绪对于外在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则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5、要有求实之意。
求实是一种工作、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优良作风。
我们在工作中要事实求是。
6、要有律己之严。
严以律己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的干部受到各种歪风邪气的影响,忘记、淡化了理想信念,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是非常危险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标准很高、要求很严。
希望每一位干部都能正视自己,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躬身实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争做一名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优秀党员干部!。
如何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群众路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作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抓住了当前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是树立党和政府形象、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举措。
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认真落实中央规定,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努力提高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水平。
始终坚持把“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作为根本要求。
领导干部一定要对人民群众怀有敬畏之心,时刻牢记“只有我们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台上”。
要站起来当伞,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是我们的“大地母亲”。
群众心里有杆秤,谁轻谁重心自明。
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做群众的知心人和贴心人,才能让我们的双脚始终踩在大地上,从人民群众中获取无穷的力量。
始终坚持把“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作为基本方法。
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下基层是党员干部问民需、解民忧的必由之路。
不管通信手段多么发达,了解情况的渠道有多少,都不能代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去调查研究。
只有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才能摸到群众的脉搏,贴近群众的心窝。
始终坚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领导干部干得好不好,工作落实没落实,群众最有发言权。
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
坚持群众标准、由群众来评判,不能走过场,必须具有约束力,群众赞成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众反对的就坚决纠正。
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群众之言

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群众之言毛泽东有句名言:“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
“领导干部每天与群众打交道,讲话、办事、抓经济、搞调研、作决策,能否做到“言能听,道乃进”,这不仅是尊重群众的话语权,更是检验衡量领导干部群众观念的一把尺子。
群众的话七嘴八舌,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赞扬的、也有批评的,有建议的、也有指责的、有夸奖的、也有骂人的,有爱护的、也有攻击的,对于这些群众之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怎样听、如何听以及听后怎么办,必须要有明确而正确的态度。
一、刺耳的话要静心地听来自群众中的刺耳话,往往让人感到烦心。
不过,刺耳的话里有民情、社情,甚至国情、党情,因此对刺耳的话要静心听、静心想,从中听出原因来、想出道理来、找出症结来。
“欲行千里思良驹,每临大事有静气。
”观历史脉络、看人世沧桑,文学家的“神来之笔”、军事家的“出奇制胜”、科学家的“茅塞顿开”、思想家的“豁然贯通”,无不在“自静其心”的温床上孕育种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智者用它来理解和宽容别人的短处,愚者用它来掩盖和开解自己的过失。
静心分是非,宁静能致远。
静心多一点,烦心就会少一点;宽容多一点,灰心就会少一点。
民言如金,但往往刺耳。
实践证明,越是刺耳的话,反映的越是重大情况、重大线索、重大问题。
对刺耳的话,反之、攻之、毁之,则是一种愚昧。
司马光感慨:“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
”人,迈过坎坷,便踏坦途;越过高山,便见平川;走过雨季,便是一片晴朗的天空。
所以,要敢听、能听、善听、爱听刺耳之言。
古人云:“和而不同,同则不继。
”唯有容纳“不同”意见,思想才会活跃,社会才会充满生机活力。
二、奉承的话警惕地听一般说来,奉承话好听、刺耳。
古人云:“官场陋习,乐于见长,不乐于见短,喜顺恶逆。
”今日,有些领导干部,对来自群众难听的话听后很不舒服,有的如坐针毡,很有反感,而对那些虚情假意的恭维话、言不由衷的违心话、令人肉麻的奉承话,则感到兴奋、喜悦。
基层干部五个敬畏心得体会

基层干部五个敬畏心得体会基层干部是党和人民的忠诚代表,是党的组织在基层的直接代表。
在日常工作中,作为基层干部,必须时刻谨记“三严三实”的要求,勇于担当,认真履职,用敬畏之心做好每一件事情,维护党的形象,体现党员的素质和风范。
下面是我作为基层干部所体会到的五个敬畏心得,以供参考。
一、敬畏职责作为基层干部,我们需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职责使命,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时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日常工作中,我积极组织农村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体育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积极推广文明乡风,倡导社会公德,让农民群众受到正面影响,实现了“显隐、抑扬”。
二、敬畏规矩无依无靠的人往往难以获得尊敬,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纪律观念,始终遵守党的纪律和法律规定。
在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要树立公正、廉洁、文明、奉公守法的榜样,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群众、心中有法律。
三、敬畏群众群众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我们存在、发展的基础。
群众的需求、意见和意象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为基层干部,要时刻关注群众的需求和关切,多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努力做到真正为群众服务。
四、敬畏领导我们作为基层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有关规定,不断加强自己学习和锤炼,主动做好汇报工作,让领导能够清楚了解我们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成果。
在与领导沟通时,以真诚的态度,主动地请教、申报,使领导感到我们具备了做好工作的能力和条件,从而保障我们的执政能力。
五、敬畏大局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有大局观念,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
同时,要与上级部门协调,同步发展,做到相互支持、合作共赢,在大局中稳定与发展,不断推进工作进展,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和群众诉求。
在今天的新时代,作为基层干部,唯有掌握好基本素质,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不断加强对敬畏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才能为人民服务、谋求群众福祉、为党的工作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
希望我这五个敬畏心得能够对新时代的基层干部有所启发。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敬畏是我们工作中最基本的准则和要求。
研讨发言:争做“五心”好干部

研讨发言:争做“五心”好干部人的心态决定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决定干事成败。
基层干部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立足工作岗位,争创一流业绩,真正赢得组织的放心和群众的满意,必须常怀“五心”,即平常之心、责任之心、学习之心、敬畏之心、自省之心。
一、常怀平常之心。
平常心,是个人对待名利、荣辱等方面的心态,是一种思想境界。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气馁。
对于基层干部来讲,常怀平常之心,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必须做到:一要甘居平凡岗位。
对于广大基层干部而言,官位低、权力小,但官位再低、权力再小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利益大于天、群众利益无小事。
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一枝一叶总关情”,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以位卑而消沉、不以权小而松懈,甘居平凡岗位、倍加珍惜岗位,积极进取、顽强拼搏。
只有这样,才会获得丰厚的回报,才会赢得群众的认可。
二要甘做平常工作。
一些人认为,基层干部所从事的工作,既微不足道,又十分平常。
甚至个别基层干部自己也认为,他们开展工作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看脸色行事”,面临着“一无权、二无钱、一张嘴巴讨人嫌”的尴尬境地。
基层干部所做的工作确实看起来不起眼,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承担的大都是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
但正是基层干部所做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工作,不断践行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强化公仆意识,立足本职岗位,甘做平常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常的工作中,创造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三要甘过平淡生活。
基层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职责,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使命。
在生活中要有宁静致远的心境、云水禅心的修为、高山流水的情怀,不喜浮华、不慕虚荣、不求闻达,甘过“简单”生活、甘过“平淡”生活、甘过“寂寞”生活,珍惜人生、顺其自然、活在当下,在平淡中活出自我、活出轻松、活出精彩!二、常怀爱民之心。
爱民心,是指亲民、爱民、敬民、为民的公仆情怀。
党员领导干部应有敬畏之心

责 的道理 , 理当 常怀 敬畏 之 心 和忧 患意 识 , 把权 力看 成 jh 共中央 《 r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 民赋 , 重 山岳 ” 奉 服务 而不是 用来 谋 求 自己和 小集 I 一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明确指出, 是报 效祖 国 、 献人 民 、 社会 的工 具 , 团利 益的手 段 。只有 “ ” 当头 , 重对 待权 力 , 能真 正做 到 自重 、 怕 字 慎 才
必须 接受 群众 的监督 、称 量 ”和评 判 ; “
▲
翥 嚣
中 留下 或好 或差 的 “Z碑 ” I i 。
I导 学 领 斟
党 员 领 导 干 部 应 有 敬 畏 之
促 进 党 员领 导 干部 廉 洁 从 政 , “ 持 要 坚 自律与他 律 相结 合” 党员 领导 干部 “ 。 自
律” 需要 从很 多方 面人手 . 中 “ 其 心存 敬 畏” 是必 不可 少的 。“ ” 敬 体现 出一 种认 识态度、 一种 价 值 追求 , 使 领 导 干部 促 “ 所作 为” “ ”则 表示 一种 界 限 、 有 ;畏 一 种 自省 , 警示 领 导 干部 应 “ 所 不 为 ” 有 。
罪 的县 处级 以上 国 家工 作人 员 2 7 人 。 中厅局 级 2 4人 , 部级 8 60 其 0 省 人 。相信这 两 千多名 县处 级 以上官 员原 本并 不 都姓 “ ”有 的甚至 曾 贪 .
经取 得过骄 人 的工作 成绩 。这些 贪 官在 总结教 训 时 , 一例 外地 提 到 无 遇财 色 所诱 时 。 因抱 有 侥 幸心 理企 图 蒙混 过关 . 因纸包 不住 火 而锒 终
要 敬畏 规章制 度 。常言 说 : 规者 , 必惩 之 ; 矩者 , 越 规 逾 矩必 匡之 。 哈佛 大学 之 所 以成 为世 界名 牌 大学 , 持规 章 制度不 搞 “ 外开 恩 ” 坚 法 , 没 有 “ 不为 例 ”恐 怕是 一个不 可或 缺 的因素 。 下 . 哈佛 大学有 一项 校规 :学 生借 阅 的珍贵 图 书只 能在 图书馆 阅览 , 不 得带 出 图书馆 一 步 。1 8世纪 的一 天 ,一 名学 生借 阅 了两 本珍 贵 图 书 . 当天没有 看完 , 因 他把 书带 出 了图 书馆 。当天 夜里 , 图书馆发 生 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众路线大家谈:领导干部当常怀敬畏群众之
心
一、常怀敬畏之心就要站稳群众立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曾如此形容自己:“每思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百姓,但知常廉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
”党执政的合法性是人民赋予的,能不能执好政关键在于能否得到群众的拥护。
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大局出发,常怀敬畏心,常思民生情,时时刻刻站稳群众立场,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感情到位,工作才能到位;干部接地气,决策才会有底气。
领导干部要多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坚持公正对待群众、真诚关心群众、设身处地体谅群众,做到群众心声有人听,群众事情有人管,群众难题有人解,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根基才能牢固不破。
二、常怀敬畏之心就要真心为民实干
权为民赋,责重山岳。
职位越高意味着肩负的责任就越大,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时刻警醒自己,是否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是否做出了与职位待遇相称的业绩,是否对得起组织的培养、群众的信任,从而产生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真正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当作
“第一追求”,把群众批评当作“第一红线”,不搞花架子,不当太平官,脚踏实地,注重实效,追求实绩,用干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三、常怀敬畏之心就要保持清正廉洁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嘲笑先进、躲避崇高,贬损理想、效仿庸俗的不良风气,有些领导干部也裹挟其中而不自知,逐渐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
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敬畏之心。
有了敬畏之心,就会提高警惕,有所畏惧;有了敬畏之心,就会严于律己,谨慎从事;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为所欲为。
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做到心怀敬畏、廉洁从政,对于越轨之事不敢想、不敢干,对于不义之财不动心、不伸手,才能真正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既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排除万难,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尽心尽力完成好群众交付每一件事。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勤恳务实的诚心、维护稳定的耐心、与民交心的恒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
己”的公仆情怀。
常怀维护稳定的耐心。
基层工作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矛盾也是纷繁复杂,各种利益诉求也是千奇百怪,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在严格政策实施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于矛盾纠纷、诉求解答上的能力和耐心。
任劳任怨,从无怨言,就算遭到不讲理的当事人的辱骂,他们也始终耐心细心的给办事人员讲政策、讲法律,直到当事人满意为止。
常怀与民交心的恒心。
我们的基层干部就是与基层百姓打交道,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是开展好基层工作的有力辅助。
我们的基层干部要能放下架子,善于向群众学习,与民交心进而与民同乐;要能沉下身子,加强与群众之间的联系。
就是常怀与民交心的恒心,才能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坚持为民分忧,为民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