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中图版)大一轮复习名师精编课件:第十三单元单元 世界地理 综合提升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大纲版课件第十三单元第讲

学以致用(xué yǐ zhìyòng) 1.读下图,完成问题。
第十三页,共37页。
(1)图中A、B、C三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造成植被类 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驱车由①地经②③地至④地沿途可看到的植被 类型依次(yīc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 种变化的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区域主要的高产土壤是________,需改良的主 要低产土壤是________。
第九页,共37页。
自然区 特点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势第二级阶梯的
高原、盆地、山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的
地形
及第三级阶梯的平 高原、盆地。海拔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原、丘陵。海拔多 较高,大部分海拔
4000米以上
在1000米以下,东 1000米以上
部500米以下
气候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以温带季风和亚热
第十四页,共37页。
解析:解答该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纬 海度 陆高 位低 置→ →热 水量 分差 差异 异→植被差异
(2)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江南丘陵→红壤。
答案:(1)温带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温带落 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由南到北随纬 度增加(zēngjiā),热量逐渐减少 (2)森林-草原-荒漠(或:森林草原-典型草 原-荒漠草原-荒漠) 由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 降水量逐渐减少 (3)水稻土 红壤
_(3的西2_.)_结经部_影_果济较响。(j因落īn素后gjì:。)发__展自__速然原度因:、东(ɡ社db部ō会ù)n最原中快因部,和______次_经原之济西因,部综__合__作较用慢。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大纲版课件第十三单元第45讲

多层次布局农、林、牧 各业,有利于改善环境,
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第十页,共46页。
三、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 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耕__地__(面gē积ng广〃dì) (1)土地资源优势土壤肥沃
适于__大___规__模__机___械__化__耕___作__ (2)森林资源优势全宜国林最(地大gē区的ng林 q广_zū_u区)_ò_)(和l ín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1)描述(miáo shù)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 指出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候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 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 续发展。
第三十八页,共46页。
【命题立意】 本题通过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动 态变化图,考查了黄河三角洲面积不断变化的 特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后果、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其中(qízhōng)第(1)题考查 学生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第(2)题考查学 生论证和阐释地理事物原因的能力;第(3)题考 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难度适 中。
第二十一页,共46页。
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1.南方(nánfāng)低山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危害及治理措施
第二十二页,共46页。
第二十三页,共46页。
2.图解红壤的特性及治理(zhìlǐ)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贫瘠的红壤。红壤的性质及 治理(zhìlǐ)措施如下图所示:
第二十四页,共46页。
第五页,共46页。
二、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nánfāng)低 山丘陵区为例 1.地理背景
(1)回归沙漠带上的__绿__。洲 (2)农业资源的优势及(存lǜ在zh问题
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 第1章 地球与地图 含答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①位于低纬度B.②位于太平洋C.③位于非洲D.④位于③的西北方向2.③到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A.3 330千米B.5 550千米千米 D.6 800千米2.C1题,①位于30°S~60°S,属于中纬度,A项错误。
②位于南美洲和非洲之间,属于大西洋,B,③位于非洲,C项正确。
④位于赤道,③位于30°S,④位于③的北侧;③大致位于20°E,④大致位于110°E,④位于③的东侧。
综上可知④位于③的东北方向,D项错误。
第2题,③位于30°S,南极点的纬度是90°S,二者相差60°。
已知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因此③和南极点的距离约111×60=6660千米。
故选C项。
图a为波兰位置图,图b为秘鲁位置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a的比例尺比图b小B.波兰位于秘鲁的东北方向C.波兰和秘鲁皆位于西半球D.波兰位于秘鲁的西北方向4.根据地理坐标,可计算出秘鲁国土南北最大距离约为()A.440千米B.1 200千米千米 D.2 965千米4.C3题,两图的图幅相差不大,图a的纬度跨度小、纬度较大,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小,比例尺更,波兰纬度为50°N~54°N,秘鲁在赤道到18°S之间,因此波兰位于秘鲁的北方;从东西方向上看,波兰位于19°E左右,秘鲁位于75°W左右,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度的波兰位于秘鲁的东方,故波兰位于秘鲁的东北方向,B项正确,D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因此波兰位于东半球,秘鲁位于西半球,C项错误。
优化方案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课件第13章第28讲

第十九页,共39页。
栏目 导引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地理景观演变示意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地理景观演变示意图通常展示同一地区在不同(bù tónɡ)时间的景观变 化,其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原因,也可能是人为原因。下图为我
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第二十页,共39页。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当前背景下,应该把__保__护__(_b放ǎo在hù第) 一位。 2.保护措施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___自__然__保__护__区___。 (3)加强环境(huánjìng)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__缓__冲__区__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 的机会。
解析:(1)图中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在全球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甲、乙、丙三个环节不能构成(gòuchéng)水循环。甲、乙、 丙三个环节的水汽量关系应为甲=乙+丙×50%。(2)乙为雨 林的蒸腾作用,可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故选D。
第十七页,共39页。
栏目 导引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2014·淄博模拟)2013年5月19日,巴西环境部举行情况通报会, 介绍最近亚马孙森林砍伐监控情况。会上,巴西政府(zhèngfǔ) 表态,将进一步加强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据此回答(1)~ (2)题。 (1)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zhèngfǔ)都格外关注亚马孙热带雨林 的开发与保护,最主要的原因D是( ) A.它里面生活着世界上最奇特的生物 B.它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 C.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资源特别丰富 D.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巨大
2017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中图版)总复习课件:第13章第32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
律
形成原因
青藏高原和天山、
小兴安岭等山地气 地势高
温偏低
夏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
季
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
吐鲁番盆地最热 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②沙
漠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
太阳辐射强
栏目 导引
第十三章 中国地理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地带的重要组
成部分
栏目 导引
第十三章 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1.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地形
地势
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山区面积广大
栏目 导引
第十三章 中国地理
地形
地势
①便于发展多种经 ①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
有
营;②森林、矿产、
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 成降水;②大河西源东流,
栏目 导引
第十三章 中国地理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 特征
内
草原畜牧
海拔1 000米左右; 业;河套
蒙
地面坦荡;自东向 平原、宁
古
西植被变化为: 夏平原、
高
__草__原____→荒漠草 河西走廊
原
原→荒漠
的灌溉农
业
栏目 导引
第十三章 中国地理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黄
世界最广的黄 以谷子为主的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 点的是( C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 1 250~1 40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 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 1 550~1 70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 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 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课件第十三单元单元综合提升

区域特征分析类题目答题模板
在高考命题中,区域特征分析类题目多以区域图和统计图为 载体,考查区域内的地理特征。地理特征一般包括自然地理 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在高考中以考查自然地理特征为主, 尤其是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等。
第二页,共21页。
1.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评价及问题解决措施,其解题思路为:
满分术语
境内河网密布(稀疏),主要的河流是××河,河流由××向 ××流,该河水(hé shuǐ)文特征是水量大(小)、汛期长(短)、
水系 季节变化大(小)、含沙量大(小)、有无冰期(凌汛)
植被
以××为主,植被茂密(màomì)(稀少)
资源
主要资源(zīyuán)为××、适宜发展××业,××资源 (zīyuán)缺乏
第十六页,共21页。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区域判断,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深受西风的影响,加之山地地形的抬升,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再结 合图示海拔分析,L湖以上河段发源于山地,落差大,水流急,山地 有积雪,夏季融化,形成夏汛等,而河流地貌无外乎有侵蚀地貌和堆 积地貌,而该河段为上游(shàngyóu),应该以侵蚀地貌为主。
主
第十一页,共21页。
思考 方向 人口
城市
满分术语
人口众多(少)、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 位因素(yīn sù),城市环境问题
科技
科技水平高(低)、高等教育(gāoděngjiàoyù)发达 (落后)、知识人才丰富(缺少)、高新技术产业发 达(落后)
第八页,共21页。
2.自然地理特征(tèzhēng)
思考 方向
满分术语
气候
位于××带,属于××气候,降水(jiàngshuǐ)××, 气温××,水热搭配××
【优化方案】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专题32中国地理分区优化演练中图版

2012届高考地理《优化方案》一轮复习优化演练:第十三章专题32 中国地理分区(中图版)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2.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3.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
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
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解析:该题组以我国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试题综合性强,区域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对图中数字代表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前提。
结合大致的经纬度,数字代表的大致地区是:①是西北地区,②是黄土高原地区,③是华北平原,④是西南地区,⑤是长江中下游地区,⑥是江南丘陵。
第1题,①区植被主要是草原,②区水土流失严重,③区洪涝、盐碱、风沙严重,⑤区土壤是红壤。
第2题,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②区河流夏汛较长,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⑥区河流汛期长,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第3题,从②到④,是从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进入秦岭以南,秦岭是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答案:1.B 2.C 3.B(2011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
据图回答4~6题。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B.②为四川盆地C.③为黄河谷地D.④为喜马拉雅山5.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B.具有广阔平原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6.关于⑤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解析:第4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
【高考】地理总复习优化设计ppt课件

2.答题技巧 (1)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 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厘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形成因子,并理解“因子” 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3)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 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 (4)由果溯因细描述: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内在联 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线索;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
结论:当光从一种透明的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的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要求学生把课本P82第一
段50内、容自最古后以一植来句的被话伟作人上,标大等记多)是角抱着度不屈进不行挠的分精神析,从。逆境第中挣(3扎)奋题斗,过风来的沙。—的—危松下害幸之主助 要从风力_沉__积__ 1.重点:作明王用朝政和治风制度沙的变对化;地明王表朝海的疆和内侵陆边蚀疆的问题作及治用理两个角度分析对铁路及车辆安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等角度进风行分电析。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原因导致的部分风电
[迁移应用]第(1)题,由瓜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入手,从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如
(冬季风、温差)、狭管效应、
等方面分
析常瓜考州 综风合场力题资•风建源模丰机(十富二暂的)原停因地。理的原因现分析象课。件—“2弃020风年高限考地电理总”复现习优象化主设计要(共1集3张P中PT在) 内蒙古西部、甘
-4-
常考综合题•建模(十二) 地理原因分析 课件—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优化设 计(共13 张PPT)
(2014全国Ⅰ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提升
区域特征分析类பைடு நூலகம்目答题模板
在高考命题中, 区域特征分析类题目多以区域图和统计图为 载体,考查区域内的地理特征。地理特征一般包括自然地理 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在高考中以考查自然地理特征为主, 尤其是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等。
1.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评价及问题解决措施,其解题思路为:
1.地理位置 思考 方向 经纬 度位 置 满分术语 位于××带(或××纬度)、××半球
海陆 ××大陆××岸(××大洋××岸)、××大陆×× 位置 部、××海洋的××部、隔××海峡与××相望 相对 位置
××国的××部、××地形的××部
2.自然地理特征 思考 方向 气候
满分术语
位于××带,属于××气候,降水××,气 温××,水热搭配××
读下列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图甲为印度地形示意图,印度大部分地区气候特征
如图乙所示。
材料二 54%。 材料三
印度耕地面积居亚洲各国首位,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印度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主导地位,以大量出口IT
产业、税务服务、代理会计业务等为主,被称为“世界办公
室”。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地形、气候条件方面分析印度耕 地面积占比重较大的原因。 (2)简析印度成为“世界办公室”的优势条件。
(4)该国根据国情,重点发展了需要原料少的医药、精密仪表
等工业,简述其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区域判断,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 候区,深受西风的影响,加之山地地形的抬升,降水多,河 流流量大;再结合图示海拔分析,L湖以上河段发源于山 地,落差大,水流急,山地有积雪,夏季融化,形成夏汛 等,而河流地貌无外乎有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而该河段为
上游,应该以侵蚀地貌为主。
第(2)题,从种植业发展的一般模式入手:地形要求平坦开 阔,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等,可推
断出该国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第(3)题,从城市的分布、等
级、产业结构等角度归纳。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地 处内陆,地形以山地为主,不利于大宗货物的运输,且资源
材料二
该国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
2010年该国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单位:%)在不
同等级城市的分布。 产业类型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农村
工业和建筑业
交通和通信业 金融服务业 技术服务业
31
51 68 58
50
36 27 33
19
13 5 9
(1)据材料一,分析L湖以上河段的流量、流速、汛期以及河 流地貌的特征。 (2)据材料一,推测该国种植业分布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归纳该国城市的主要特征。
地势低平,便于耕作;河谷地区,土壤肥沃;河流多,灌溉 便利。
(3)城市主要分布在北部河谷平原地区(或城市主要分布在铁 路沿线地区);城市等级体系(结构)比较合理(大城市数量少, 中、小城市数量多);不同等级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大城市以 第三产业为主,中、小城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4)①矿产资源贫乏;②内陆山国,大宗货物运输不便;③(为
思考 方向 人口
满分术语 人口众多(少)、劳动力丰富(老龄化严重)
城市
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 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
科技
科技水平高(低)、高等教育发达(落后)、知识 人才丰富(缺少)、高新技术产业发达(落后)
(2016· 四川成都二诊)阅读欧洲某国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该国地形图。
短缺;该国临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本国技术力量强,环境
优美,因而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1)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 经山区,流速快;冰雪融水补给量大,河流汛期在夏季;流 经山区,河流以向下(和向源头)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呈深 而窄的“V”型谷。
(2)主要分布在北部河谷地区(或海拔500米以下地区)。理由:
主要资源为××、适宜发展××业,××资源 缺乏
资源
3.人文地理特征 思考 方向 满分术语 工业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
工业
以××业为主,机械化水平高(低)、商品率高(小 农业 农经营、自给自足经济)、单产高(低),××农业 地域类型、以××生产为主
交通 交通运输发达(落后),路网稠密(稀少),以××运 输为主
[审答流程]
(1)
(2)
[标准答案]
(1)平原面积大,高原海拔低,地势起伏较小。
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雨量充足(降水多),有 利于土地开发为耕地。
(2)人口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大;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
政策鼓励发展;相对低廉的土地租金和税务政策;交通便 利;针对IT产业,教育投入高;英语水平高等。
地形
地形以××为主(或地形主要有××,××分 布广),地势××高××低;××面积广大, 适宜发展××业
思考 方向
满分术语
境内河网密布(稀疏),主要的河流是××河,河流 由××向××流,该河水文特征是水量大(小)、汛 水系 期长(短)、季节变化大(小)、含沙量大(小)、有无 冰期(凌汛)
植被
以××为主,植被茂密(稀少)
发达国家)技术水平高;④邻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 阔;⑤环境优美。
第十三单元 世界地理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栏目 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