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北大02581005-国际贸易作业答案
《国际贸易》第八章习题及答案演示.doc

国贸易》第八章题及答案《际习《国际贸易》第八章习题及答案第八章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一、单项选择题1.由母公司提供全部资本,独立经营,获取全部利润或承担全部损失的子公司,在中国称为()。
A.股权式合资企业B.外商独资企业C.契约式合资企业D.共同经营企业2.不同国家或地区两个以上的法人、自然人共同投资兴建的,并由投资各方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称为()。
A.股权式合资企业B.外商独资企业C.契约式合资企业D.共同经营企业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在某一国家或地区,以合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称为()。
A.股权式合资企业B.外商独资企业C.契约式合资企业D.共同经营企业4.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来的。
A.海默 B.金德尔伯格 C.邓宁 D.小岛清5.帝国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即是垄断,二战后,()为主要形式。
A.卡特尔B.辛迪加 C.托拉斯 D.跨国公司6.跨国公司实行()做法,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和争夺。
A.高度集中统一B.限制性商业 C.在公司内实行价格转移 D.非价格竞争7.()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载体。
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跨国公司8.对外直投部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二战后,特别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最主要。
A.铁路B.建筑业C.矿业 .D.制造业9.()理论认为,如果在国外生产比国内能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就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
A.所有权优势B.内部化优势C.产品优势D.区位优势10.当所有权优势得到满足时,如果企业将其加以内部化,即在企业内部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比向外出让可能更为有利,就具备()。
A.所有权优势B.内部化优势C.产品优势D.区位优势二、多项选择题1.按国际资本移动的期限长短划分,国际资本移动可分为()。
A.私人投资 B.短期投资 C.公共投资 D.中长期投资2.以资本来源及用途的标准划分,国际资本移动可分为()。
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教程-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教程习题集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章国际贸易简介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包括有形的货物贸易和无形的服务贸易。
2.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
3.反倾销是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
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
4.特别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利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针对来自特定成员的进口产品采取的措施,即在WTO体制下,在特定的过渡期内,进口国政府为防止来源于特定成员国的进口产品对本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而实施的限制性保障措施。
二、简答题1.简述国际贸易的特点1)复杂程度高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易,情况错综复杂,交易受到有关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法律以及外汇管制等条件的制约。
2)风险大买卖双方承担的风险比国内贸易大,包括:资信风险、商业风险、价格风险、汇率风险、运输风险及政治风险。
3)交易线长面广,利益相关者众多交易数量和金额大,间隔时间长,地理跨度大,需要得到国内外的运输、保险、海关、商检和银行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或接受监督与管理;利益相关者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容易造成损失或引起纠纷。
4)竞争激烈当今的国际市场对大多数产品来讲是买方市场,众多来自国外甚至本国的出口商竞争激烈。
2.简述中国出口贸易障碍1)反倾销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成员国用于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抵制进口产品不正当竞争的主要行政手段之一。
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判定倾销及倾销程度问题上往往对中国采取歧视性政策,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用替代国标准,因而中国企业的出口商品极易被判定为倾销。
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一旦被裁定为倾销将面临被大幅度增收反倾销税,往往很难再在进口国市场立足。
2)技术性贸易措施以维护生产、消费安全以及人民健康为由而制定一些繁杂苛刻的规定使国外产品难以适应,从而起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作用,这些规定被称为限制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试题库与答案

国际贸易试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1.国际贸易是指:A.国内贸易B.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C.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D.同一国内地区的贸易2.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贸易的优势:A.资源互补B.经济规模扩大C.技术转移D.关税增加3.关贸总协定(GATT)旨在:A.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B.限制跨国公司的贸易活动C.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D.控制全球贸易的规模4.最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的行业通常包括:A.农业B.电子产品C.汽车制造D.IT服务5.在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付款方式是:A.信用证B.支票C.现金D.电汇二、判断题1.自由贸易区是指一组国家或地区通过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来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正确/错误)2.最惠国待遇是指一个国家将对其他国家给予的最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待遇扩大到所有成员国。
(正确/错误)3.内部原因和国际环境变化是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确/错误)4.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超过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正确/错误)5.关税是指政府对进口商品和服务征收的一种税收。
(正确/错误)三、简答题1.简述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之间的区别。
自由贸易区是指一组国家或地区通过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来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但各国仍然可以保留自己的独立的关税政策对第三方国家进行贸易壁垒。
关税同盟则是一组国家或地区通过取消内部关税和采用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来促进贸易,同时对第三方国家施加共同的关税壁垒。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是什么?它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国际环境变化。
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保护就业机会、保护国家安全等。
国际环境变化主要包括全球经济衰退、汇率波动、贸易摩擦等因素。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的影响包括限制了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导致资源配置不优化;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影响竞争力;限制了技术的转移和创新;加剧了贸易摩擦和地区冲突。
北外《国际贸易》清考作业(标准答案)

第1页(共3页)
管理学作业答题纸
国际贸易清考作业答题纸
学籍号: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改老师:
本次作业满分为100分。
请将每道题的答案写在对应题目下方的横线上。
题目1 [50分]
题目1:怎样评价产业内贸易理论(出自第五单元)
答: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尤其是假定更符合实际。
如果产业内贸易的利益能够长期存在,这实际说明自由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因为其它厂商自由进入这一具有利益的行业将受到了限制,因而不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而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另外,理论不仅从供给方面进行了论述,而且更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考察,这实际将李嘉图理论中贸易利益等于国家利益的隐含假设转化为供给者与需求者均可受益。
这一理论还认为,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重要的内容,它是各国都在追求的利益,而且将规模经济的利益作为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这样的分析较为贴近现实。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比较利益学说的补充,它揭示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传。
国贸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2)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提高 B. 下降C.不变 D. 变化方向不确定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反映。
A.对外贸易额 B. 贸易差额C.对外贸易量 D. 国际贸易量4.转口贸易又称()A.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C.过境贸易 D. 中转贸易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参考答案:1. A、2. A、3. B、4. D、5. A课堂讨论1-1;1994-2002年我国贸易条件系数为何持续下降?(P5)参考答案:(1)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长;(2)外商投资企业的“转移价格”效应;(3)出口企业恶性价格竞争。
课堂讨论1-2:结合以上表格数据,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什么?(P6)参考答案:(1)从外贸依存度所反映的贸易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从商品结构看,尚属贸易弱国;(2)重要资源性商品、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存在贸易安全隐患;(3)服装、纺织及家电等产业出口依存度过高;(4)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性过高;(5)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对国外的供给依赖远远大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依赖,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6)外贸规模增大,但对国内经济的贡献在相对下降。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12)1.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 D. 俄林2.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大学国贸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大学国贸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贸易中,以下哪项不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A. 非歧视原则B. 市场准入原则C. 对称互惠原则D. 自由贸易原则答案:C详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市场准入原则、对等互惠原则以及公平贸易原则。
选项C 中的“对称互惠原则”并不是WTO的基本原则。
2. 在国际贸易中,FOB价格是指:A. 离岸价格B. 到岸价格C. 运费在内价格D. 保险费在内价格答案:A详解:FOB(Free On Board,船上交货)价格是指卖方将货物装上船后,买方承担之后的运费和风险的价格条款。
因此,FOB价格是离岸价格。
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要职能?A. 监督成员国的汇率政策B. 提供短期资金支持C. 促进国际贸易平衡D. 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答案:C详解:IMF的主要职能包括监督成员国的汇率政策、提供短期资金支持、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等。
而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并不是IMF的职能,这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职责。
4.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哪些商品?A. 其生产成本最低的商品B. 其生产成本最高的商品C. 其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商品D. 其国内需求最大的商品答案:C详解: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主张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那些其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商品,即使这些商品在其他国家的生产成本更低。
5. 在进行国际市场调研时,以下哪项不是需要考虑的因素?A. 目标市场的经济状况B. 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C. 目标市场的竞争对手D. 国内市场的消费者偏好答案:D详解:进行国际市场调研时,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经济状况、文化差异和竞争对手等因素,以了解和适应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的消费者偏好通常不作为国际市场调研的直接考虑因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国际产品的定价?A. 生产成本B. 运输成本C. 关税和税收D. 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收入水平答案:A, B, C, D详解:国际产品的定价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关税和税收以及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收入水平等。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国际贸易课后思考题第⼀章1.有⼈认为“全球化是美国经济称霸世界的结果”请对此观点进⾏评论。
全球化包括国际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国际⾦融交易的全球化,但⽆论从贸易还是资本流动还是⾦融交易看,美元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从国际货币制度出发分析,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但是美元作为事实上的国际货币的地位仍旧没有动摇,欧元要想取代美元的地位为时尚早。
因此,美国可以充分利⽤美元国际货币特权带给它的利益:国内储蓄不⾜、发货币弥补;国际贸易逆差,发货币解决。
通过充分发挥货币特权,美国⼏乎可以⽆成本地享受到它国的物质财富,这是其它任何⼀个国家做不到的,所以我认为美国经济称霸世界凭借的就是美元霸权。
2..如何衡量⼀国的“开放度”关于经济开放度的内涵,学术界已经有⽐较⼀致的看法,认为经济"开放度"的内涵有两层:⼀是本国经济以何种⽅式,何种程度,何种代价进⼊世界;⼆是允许别国经济渗透本国经济的⽅式和程度,但在衡量经济开放度的⽅法及指标问题上却存在众多不同的观点.根据现有的研究,衡量经济开放度的⽅法和指标主有:(1)⽤对外贸易⽐率,对外融资⽐率和对外投资⽐率来衡量经济开放度 (2)采⽤国际收⽀⾃主性交易项⽬的借⽅余额和贷⽅余额占GDP 的⽐重来反映经济对外开放程度.(3)⽤外贸依要存度,价格差异,实际关税率以及外汇市场扭曲度等指标测算贸易开放度 (4)开放度包括数量开放度和价格开放度,数量开放度是衡量资本流动对⼀国经济总量规模的影响程度,价格开放度是指⼀国经济活动与国外经济活动在价格上的关联程度 (5)贸易开放度和⾦融开放度综合起来才是⼀国经济的总量开放度 (6)从考察⼀国经济体制的开放性来判断经济的开放度,关税税率和⾮关税壁垒覆盖率是⼈们使⽤频率最⾼的指标 (7)以⼀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的扭曲,或者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差异程度来评估⼀国经济的开放度3.1985:世界贸易量=19586.75×113=2213302.75 亿美元1990:世界贸易量=34861.40×152=5298932.8 亿美元1995:世界贸易量=50751.25×199=10099498.75 亿美元4.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得失问题,我认为既不能⼀般地赞成或反对全球化利⼤于弊的论断,也不能⼀般地赞成或反对全球化利⼩于弊的论断。
国际贸易教程作业题以及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教程作业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第一单元一、单选题:1、B。
真正的国际贸易理论起始于:古典经济学派。
2、C。
关于晚期的重商主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要求对每一个贸易伙伴都保持顺差。
3、A。
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4、C。
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
5、A。
甲、乙两国生产1单位A产品需要投入的劳动量分别为90天和100天,生产1单位的B产品需要投入的劳动量分别为80天和120天。
按照李嘉图的理论,甲国应该生产()产品才具有比较优势:A、B两种产品。
6、C。
两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数量的不同导致的商品相对价格差异才是贸易的基础,这一观点属于:要素禀赋理论。
7、B。
根据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丰富,从长期来看,贸易的受益者是:劳动者。
8、C。
假如甲、乙、丙三个国家都只生产A、B两种商品,其中这三国生产A商品的机会成本分别是0、9、(1)2和0、5,那么这三国最可能发生贸易的两个国家是:乙国和丙国。
9、A。
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是:奖出限入,保证贸易顺差。
10、C。
下列主张贸易保护的学者有:赫克歇尔和俄林。
二、多选题:1、ABC。
“地理大发现”包括下列哪些地理事件: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大陆;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船队于1497年绕过好望角,到达南亚西海岸,打通了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在1519年经过大西洋,经南美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
2、ABCD。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国际贸易也稳定地快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这些新特点包括: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成为贸易方式的主流;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
3、ABD。
关于“重商主义”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有:一国应该通过贸易顺差实现财富的增长;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鼓励商品出口,控制商品进口,以减少货币流出,甚至完全禁止商品进口,以杜绝财富的减少;晚期重商主义更为重视长期和总体的贸易顺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2.5分,共20分)
1.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机会成本(教材1.3)
参考答案:
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某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是生产这一产品的机会成本
2. 消费者剩余(教材1.4)
参考答案: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3. 要素禀赋(教材2.1)
参考答案:
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是指该国某种生产要素的富裕程度,要素禀赋的不同是指不同国家相较而言,一个国家会在某些生产要素比较丰裕,在另外一些要素上比较稀缺。
4. 规模经济(教材3.2)
参考答案:
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5. 配额(教材5.1)
参考答案:
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敏感商品的进口或出口进行数量或金额上的控制,其目的旨在调整国际收支和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是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
6. 承诺(教材9.2)
参考答案:
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从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