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症患病率的调查及相关医护管理体会-论文
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论文

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论文摘要: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社区护理作为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控制患者血压、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策略及效果,以期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策略;效果研究一、引言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调查,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18.8%,约2.5亿人口受到影响。
高血压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社会和谐稳定也构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策略1. 健康教育: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高血压的病因、病程、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等形式,使患者掌握血压自我监测方法,认识到生活方式调整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
2. 生活方式干预: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低盐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
此外,还应注重心理平衡,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3. 药物管理:协助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调整原则,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
4. 定期随访: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定期进行家庭访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针对高血压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肾病等)的预防,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如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血糖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三、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本研究选取了我市某社区居民区作为试点,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患者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
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管理体会

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管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人群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以及对血压控制水平程度上进行分析,在提高社区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方面做出几点体会。
方法对我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登记的3095位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性干预治疗,比较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行为、饮食对患者群的影响。
结果经过综合干预措施后,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率由以前的18.32%提高到如今的43.21%(P<0.01),血压平均水平为下降趋势(P<0.01),之前有不良行为的高血压患者,如吸烟、饮食不当、缺乏体力运动等,这类患者比例明显下降(P<0.05)。
结论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实施高血压综合预防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管理【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9-0308-01Experience of health management 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community hospital Wang Yin Wang Li Xie Zhi【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ethods of health management 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community hospitals and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for improve knowledg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Choosed 3095 patients in our community hospitals to be treated with comprehesion treatment.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behavior, diet after treatment. Resuts: After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community hypertension by 18.32%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before increased to 43.21% today (P < 0.01), blood pressure levels for an average decline (P < 0.01), behavior such as smoking,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eating properly, this kind of patient ratio decreased obviously (P < 0.05). Conclusion: Itis effect to establish prevetion of hypertension to impro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Key words】 community hospit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health management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慢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其中高血压患病率在我国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社区高血压防治论文

社区高血压防治论文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还是一个无声杀手。
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己达1.6亿!它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因素,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的首要疾病。
高血压防治已迫在眉睫!!高血压越严重,病程越长,其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危害程度越大!在我国为一冠心病人做介入治疗需要10-20万元人民币。
这样巨大的医疗费用是我们国家和人民担负不起的,因此必须实行改革。
我国卫生部决定从1998年起,定为每年10月8日为高血压日,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
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重新修订高血压治疗指南,又一次强调高血压诊治的心血管总体危险概念,同年,由九大国际健康组织的成员组成的工作小组提出"全世界一起贯彻五个行动"的口号,其中包括筛选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及预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治疗与达标营造支持的环境五个方面。
我社区在已建的5080人份家庭档案中,高血压患者约有291人,占总人数的5.73%。
按高血压危险分层及预测选取100名患者,年龄在30岁--89岁之间,并对这些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给予治疗或干预治疗,初步现状如下:1.高血压患者年龄主要分布集中在(45岁--60岁)之间。
如图:分析:这一年龄阶段的人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很大,故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的人群,且血压控制较差。
2.临界高血压患者占大多数,这些患者偶尔感觉不适,例:当感觉不舒服时才发现血压升高,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至正常范围之内,之后擅自停药,治疗依从性差,随访困难,故未将其列入研究范围内。
如图:按血压危险程度人数分布可见:临界高血压〉低危高血压〉中危高血压〉高危高血压分析:临界高血压患者经过2~3年不规则治疗转为低危高血压患者,因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没有临床症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经过不规则治疗2~3年,可转为中危高血压患者,此时临床症状已明显,故此,依从性较好,治疗效果亦明显改善。
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论文

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的无症状疾病,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病变,产生相应后果。
而一些地区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社区护理干预,严重影响了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和控制,本文通过对高血压产生原因的分析,给出社区护理的干预措施建议,为本院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14-011 临床资料高血压是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一种疾病,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也在逐年增多,05年,我国有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人,07年,此数字达到1.6亿,而到了09年,这一数字已突破2亿,并且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在增长。
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是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每年会夺走至少300万条生病。
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势在必行。
我院现有高血压高危人群及门诊管理病人200多人,患者大部分均来自农村,其中70%以上的患者为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且极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对于他们的护理工作也显得极其重要,下面就高血压形成的因素以及社区护理措施建议进行探讨。
2 影响高血压形成的因素2.1 超重肥胖率的增高是全球的普遍趋势在西方国家,近些年来虽然注意了控制饱和脂肪和膳食脂肪,血清中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冠心病死亡率也显著降低,但肥胖率却显著上升。
但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超重率也随之上升。
衡量人体中是否超标的指数为体重指数(bmi),从bmi<20到bmi≥26,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增高,男性从12.7%增加到58.7%,女性从11.6%增加到48.7%,因此表明肥胖超标与高血压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2.2 饮酒的影响中度及其以上饮酒可引起高血压发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进行的30多项流行病学研究都表明饮酒与血压水平有正关联关系。
社区防治高血压的体会

【 关键词】 高血压 ; 区 ; 防 ; 社 预 治疗 [ 中图分 类号】 5 41 R 4. 【 献标 识码】C 文
随着 社会 经 济 的发展 和 人们 生活 方式 的 改变 , 高血 压患
病 率呈 持续 增长 趋势 l 我 国高 血压 患病 率 为 l .%【 l _ , 88 2 】 。高血
23 生 活 方 式 干 预 .
要求 认真 改变 生 活方 式 , 烟 、 持适 量 的体力 活动 , 戒 坚 膳
食适 当, 限制 钠 、 肪摄 入 量 , 脂 多食 蔬 菜 、 果 , 制饮 酒 , 水 节 坚 持正 常体 重 , 超重或 肥胖 者减 轻体 重 . 讲究 心理 卫生 。 无论是 优良、 尚可 、 良高血 压 , 是单 纯期 收 缩高 血压 , 需认 真 、 不 还 均 持久 地将 上述 各项落 实于 日常生 活 中 , 即使 已经 接受 药物 治 疗者 亦不 容松懈 . 且要 持 之 以恒 并
小 的有效 剂量 以获 得可 能 的疗效 同时使不 良反应 最小 . 疗 如
对 3 5岁以上 患者 中血压偏 高且 确诊者 , 给予行为 干预 和 健康生 活方式 指 导 , 对高 血压 患 者每 季度 开展 1次形式 多 样 的高血 压防 治知识 讲座 . 患 者 了解控 制血 压 的重 要性 和终 让
压 记 录 在 1 09 g 1mm Hg 01 3k a 以 下 ; 可 : 4 /0mm H ( = . P ) 3 尚 全
压 是指 以血压 升高 为主要 临 床表 现 的综 合征 , 心 脑血 管疾 是
病 的重要 危 险因素f 3 l 。目前我 社 区高血 压 的知 晓率 、 治疗 率 和 控 制率 都很 低 。 少 高血 压 的 重要 并 发 症 。 减 如脑 卒 中 、 心脏 病 和肾脏 病 , 具有 重要 的社 会 意义 。高 血压 的 防治 是一 项 长 期 而艰 巨的任 务 . 区防治 是 防治 高血 压及 并发 症 最好 的办 社
高血压病社区护理论文

高血压病社区护理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社区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对于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社区护理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以期为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健康管理;预防;控制1. 引言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据统计,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7%,近1.2亿。
高血压病的防治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社区护理作为一种以预防为主、全面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护理模式,对于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 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现状2.1 社区护理人员配备及培训现状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人员配备相对不足,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但仍存在培训内容单一、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等问题。
2.2 高血压病社区护理服务内容现状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社区护理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病情监测、药物管理、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服务内容往往不能得到充分落实。
3. 高血压病社区护理的重要性3.1 预防为主,降低发病率社区护理注重预防,通过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等手段,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
3.2 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社区护理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促进治疗效果社区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心理支持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4. 高血压病社区护理策略探讨4.1 加强社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以满足高血压病防治的需求。
4.2 完善高血压病社区护理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实际需求,完善社区护理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的体会

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的体会作为一名从事社区护理的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高血压这一常见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以及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在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中的体会。
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庞大,据统计,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超过20%。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和护理。
然而,许多患者在院外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自我管理能力,导致血压控制不理想,甚至出现并发症。
因此,加强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危害、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2. 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的制定:每位高血压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情、生活习惯等,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3. 持续性的随访与指导:高血压患者需长期遵循医嘱,合理用药,调整生活方式。
社区护理工作者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服药情况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4. 家庭支持与动员: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支持对疾病的管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提高家属对高血压的认识,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帮助患者应对疾病。
5. 跨学科合作: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涉及多个学科,如内科、外科、康复科等。
我们要与这些学科的专业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6. 资源整合与利用:社区护理干预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包括医疗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等,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7. 政策支持与倡导:我们要关注政策动态,积极参与相关政策制定,为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工作争取更多支持。
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论文2篇

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论文2篇1. 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意义与现状分析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意义与现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社会生活都有较大的影响。
社区管理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和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意义、现有管理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2. 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实践经验分析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与案例研究,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实践经验。
通过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困难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本文旨在总结出一套可行的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模式。
本文还将对社区管理者的角色和能力要求进行探讨,以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和社区管理水平。
3. 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文将提出可行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包括患者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
本文还将重点关注社区管理者的角色和能力,以确保策略和方法的有效实施。
4. 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与健康促进本文将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通过分析社区管理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健康促进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如何促进健康,以及如何与健康促进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其目标。
5.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本文将探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自我管理是慢性病患者控制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不同手段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有效的教育和培训、社会支持和个人行为改变等方面,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
6. 互联网技术在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技术在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也为患者自我管理和社区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进而有效的的提高艾滋病的检测率㊂我们为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效果,对接收的1760名在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抽血检测的检查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HIV 检测率为84.1%,HIV 检测阳性率为2.4%,对照组研究对象的HIV 检测率为20.5%,HIV 检测阳性率为0.28%,两组研究对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㊂这就说明采取PICT 策略有助于提高艾滋病的检出率,有较高的可行性,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㊂
参考文献
[1] 郁华,许亚宁,白莉,等.2012年甘肃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梅毒
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
28(4):71-73.
[2] 吴洁,黄莉芳,刘萍,等.张家港市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
测咨询效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6):53-54.[3] 李丽,王晨,刘丹,等.外部质控血清在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
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3):383-385.
(收稿日期:2014-07-09)
编辑:
韩月月
【调查研究】
社区高血压症患病率的调查及相关医护管理体会
黄丽丽
(沈阳市沈河区山东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辽宁 沈阳 110014)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高血压患病率㊁护理管理情况㊂方法:择取320例居民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统计高血压疾病的患病
率㊂再把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加强自我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社区医护管理㊂结果:本次320例调查对象中,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有70例,患病率为21.88%㊂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㊁遵医行为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㊂结论: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对较高,通过加强自我效能的护理管理获得了满意成效,使患者的自我效能大幅度提高,临床实用㊁退行性较高㊂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患病率;调查;护理管理
doi : 10.3969/j.issn.1672-0369.2014.20.046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4)20-0083-02
高血压疾病是临床内科比较普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1],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同时属于临床多发疾病㊂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接受终身治疗,在长期治疗期间,患者一般会存在不遵医行为,以至于治疗效果较差㊂所以,切实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医疗控制水平尤为重要㊂现择取社区内
320例居民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进一步了解本社区患有高血压的情况及护理管理,具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04月-2014年04月沈阳市沈河区山东庙社区320例居民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㊂本组320例调查对象中,患有高血压者70例,患病率为21.88%㊂将高血压患者随机性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详见表1㊂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表[n (%)]
分组男/女年龄(岁)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观察组20/1558.97±7.85159.69±6.0297.88±6.26对照组21/14
59.02±8.03
160.22±7.1598.33±7.12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社区护理管理㊂结合患者
的具体情况介绍药物治疗相关的方法及知识,重点加强遵医行为需要注意事项,同时教导患者怎样自我血压的监测㊂观察组患者采取自我效能护理管理㊂①集中强化护理㊂每7人分成一组,组内成员相互商定授课时间㊁地点,每周1次,每次2h㊂在授课期间,可发放高血压宣传材料,还可邀请专家授课,同时播放相关视频,强化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㊂为患者发放药物分装盒,教导患者把每周药物分别装到不同格子中[2],以便提醒自己用药;②家庭护理管理㊂施行一对一入户指导,在入户之前需要注意与患者进行沟通㊁交流㊂每月1次,每次1.5h㊂监督患者生活习惯的改变,同时进行正确指导,明确患者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对不利于血压控制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纠正㊂与此同时,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告诉其家属应尽量支持㊁鼓励患者㊂随访过程中,统计好每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患者测量心率㊁体重以及血压等指标,并掌握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例如遵医行为㊁心理调试㊁盐分的摄取㊁
3
8
运动㊁是否产生不良反应㊂1.3 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患者经社区护理管理后自我效能情况,应用杨碧萍编制的量表[3],共包括4个维度:遵医行为㊁健康行为㊁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日常生活能力㊂共设11个问题,每个问题分为5个等级,分值为0~4分,总分值为44分㊂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自我效能越好㊂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试
验数据实施系统化处理,通过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计量数据,运用x 2对试验所得计数数据进行检验,运用t 对所得计量数据进行检验㊂当对比差异P <0.05时,试验存在统计学意义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㊁遵医行为以及日常
生活能力等方面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㊂详见表2㊂
表2 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对比分析表(⎺
x ±s )分组例数日常生活能力药物治疗依从性
健康行为
遵医行为总效能观察组357.52±2.037.49±1.467.52±1.02 6.36±0.3527.49±5.03对照组
35
6.16±1.23
6.36±1.16
7.03±1.09
5.32±0.35
24.69±4.89
3 讨论
高血压症是临床内科比较普遍的一种心血管疾
病,患病率相对较高,且临床并发症较多[3]㊂如果无法给予切实有效的控制,可导致多种并发疾病㊂
本次研究先对本社区内居民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
320例居民中,患有高血压疾病者70例,患病率为21.88%㊂临床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自我效能低的特点,通常与文化程度㊁疾病严重程度㊁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心理因素等有关㊂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效能方面比较良好,护理管理后在遵医行为㊁药物治疗依从性㊁日常生活能力均远远优于对照组㊂由此论证,加强自我效能护理管理可以促进患者之间的沟通㊁交流,彼此监督,从而激发患者的热情㊂同时,患者还能示范健康行为,以便更好的建立自信心㊂通过入户随访能够随时监督㊁
指导患者㊂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治疗的药物更加了解,得到了更高的社会支持㊂另一方面,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增多,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度,从而提升了对用药指导的依从性㊂总之,尽管社区高血压疾病的患病率相对较高,但通过社区自我效能的护理管理能显著提高其自我护理的效能㊂
参考文献
[1] 任海静,李亚芹,任海妹,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
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56-2958.[2] 张旋,姜小鹰.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1,20(11):76-79.
[3] 王建萍,韩静,张烈峰,等.徐州市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及行为
状况的调查[J].重庆医学,2012,41(22):2286-2287.
(收稿日期:2014-05-22)
编辑:
韩月月
【调查研究】
护理人员对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安全隐患
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杨 靓
(扬州五台山医院老年科,江苏 扬州 225003)
【摘要】 目的:研究护理人员对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安全隐患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意外发生㊂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及无记名方式,对服务于精神科病房的临床一线的108名护士进行了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安全隐患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㊂结果:护理人员对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安全隐患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好;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主管护师优于护师和护士(P <0.05),工作年限大于10年的优于10年以下的护理人员(P <0.05)㊂结论:护理人员对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安全隐患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好,但仍应加强学习培训,尤其是低职称㊁低护龄的护理人员㊂
【关键词】 护理人员;老年;精神疾病;安全隐患
doi : 10.3969/j.issn.1672-0369.2014.20.047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4)20-0084-02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