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简介_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简介_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小朋友们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都清楚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有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捉米藏,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正好摔到大水缸中。
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儿很快就会被淹死。
别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
只有一个叫司马光的小朋友很勇敢,他急中生智,抱起地上一块大石头狠劲儿向水缸砸去,水缸破开了,水哗哗的流了出来,缸中的小孩儿得救了。
司马光机智勇敢的举动,受到了大家夸奖。
由于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又喜欢读历史书籍,使得他博学多闻,二十岁时考中了进士。
他在朝中做官期间,努力收集历史资料,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编成了《资治通鉴》,后来还当过宰相。
他也成了我国宋代有名的史学家。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沉着冷静思考,遇事不慌不乱,在面对别人发生的危险的时候还能帮助别人,这是一种机智救人的表现。
发生任何问题都应该找问题的原因和办法,慌乱是没有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司马光那种勇于打破成规,勇于创新的精神。
司马光简介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
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
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汴京、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司马光砸缸一年级课文

司马光砸缸一年级课文司马光砸缸一年级课文教材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培养儿童愿意动脑的精神,使儿童主体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司马光砸缸一年级课文,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司马光砸缸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语文教科书中的“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不少人曾经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一个小儿郎何以能够举起大石,又何以能够把大水缸砸破呢?其实对有些历史故事的细节,不必过分追究,特别是当它在历史的演进中被赋予诸多文学化、传奇化的色彩时。
这个故事源自《宋史》:“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画以为图,相当于现在大众媒体传播的效用。
由此可见,早从宋代开始司马光这个儿时故事就被当作“神童”故事的典型,在民间广泛流传了。
资料显示,至少从明代起,这个素材就被编选入一些蒙学读物中,作为儿童“聪明机智”的榜样教育后人。
而这个故事最早见诸近代意义的.学校教科书中,当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二册中有一篇文章《司马温公》:司马温公幼时,与群儿戏庭前。
有一儿,误坠水缸中,群儿狂叫,皆惊走,温公俯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得不死。
全文共43个字,基本忠实于《宋史》,配合文字描述绘有插图。
之后,这个故事又被选入了1912年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
从文字到插图,基本上都遵从了1905年的版本。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砸缸救人》原文及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砸缸救人》原文及教案【原文】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
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儿。
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有一口大缸。
有一回,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跑。
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教案】教学要求: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
(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3、练习。
(说话练习)(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伙伴捉迷藏亭子躲在扑通急中生智哗夸机智勇敢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2、填空:这是一只()缸。
(大、厚、重)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
(惊,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司马光砸缸的寓言故事(精选7篇)

司马光砸缸的寓言故事(精选7篇)司马光砸缸的寓言故事篇1古时候有个大文学家名叫司马光,他小时候特别机灵、特别勇敢。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的假山上玩捉迷藏的游戏。
有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旁边装满水的大水缸里。
水缸里的水可深了,那小朋友挣扎着喊“救命!”小伙伴们看见都吓坏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到外面去找大人帮忙……。
眼看,水缸里的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
只见司马光急中生智,从地上抱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
只听——“砰”一声,水缸破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大家都夸司马光是遇事沉着冷静,善于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好孩子!小朋友,你们喜欢听这个故事吗?有人把这件事画成了图片,流传至今;还有人把这件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司马光砸缸》有几个小朋友围呀围着那大水缸大家一起捉迷藏调皮又欢畅扑通通一声响有人掉进了大水缸大家全都吓坏了慌里又慌张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做那司马光搬起一块大石头砸向那大水缸呀哐当当一声响流水哗啦啦往外淌伙伴钻出那破水缸大家都齐鼓掌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司马光砸缸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的寓言故事篇2夏日午后,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蝉在大树上悠闲地唱歌。
司马光和小伙伴们来到后庭院里玩耍,后庭院里有葱葱郁郁的古树,有碧绿的小草,还有怪石嶙峋的假山。
“玩什么呢?”小伙伴问。
“就玩躲猫猫吧。
”司马光说。
“好呀好呀”小伙伴们拍手称赞。
由司马光找,小伙伴们藏,司马光背对大家,开始数数,“一、二、三……藏好了吗?”司马光大声的问。
小伙伴们赶紧藏了起来,他们有的藏到了茂密的草丛中,有的藏到了高大的古树上,有个小伙伴突发奇想,想藏到假山后面。
他四肢并用,爬呀爬,爬呀爬,当快要翻过假山时,一不小心,从山上滑了下来,只见扑通一声,摔倒了大水缸里。
小伙伴们纷纷探出头来,看到落水的小伙伴正在水缸里挣扎着,大喊:“救命啊!”水花四溅,小伙伴们急得团团转,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直跺脚。
司马光砸缸课文全文

宋史·司马光传司马光砸缸原文片段: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了水缸上,却一不小心失足落入缸中,淹没在水里。
别的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镇静地拿起一块石头,猛地击破水缸。
水从破了的水缸中流了出来,小孩得救了。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深入考虑重要性问题,无论有什么危急的问题都能准时解决。
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不会留恋时间;而那些虚度光阴的人,到头来必定
读后感二
要懊悔。直到如今,我才懂得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仿佛让我获得了人生的真谛。
文中讲道:“海伦·亚当斯〞是一位盲童,但因为海伦永不放弃的精
神和莎莉文老师的辛勤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才成了大名鼎鼎的作家。
篇末,“阅读开机〞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假如给你三天光明,
后,没有想到自己是不会游泳的问题,乱了分寸,马上扑向水里想救思颖, 你会将目光投向哪里?三天,仅仅只有三天的光明,多么残酷,又多么珍
因为太急的状况下,她也脚一滑倒在中里,还要被旁边的人伸手将她扶起, 贵。那么,假如给了我三天光明,我会在第一天中,给我的亲人买最好的
故事
出来,就这样救了那位孩子。
有一天,故事中的小伴侣们在一起玩儿捉米藏,有一个小伴侣爬到假
从这个故事中就能看出司马光有那中聪明的智慧,急中生智,救了一
山上,结果不当心摔了下来,正好摔到大水缸中。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儿 条性命。当时司马光年纪还小,就会在危急的时候想出方法,快速地考虑
很快就会被淹死。别的小伴侣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只有一个叫司马 出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不太重要。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也有可能会遇见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是中国古代宏大的历史家,为后人们了解古代历史做出了巨大 的奉献。司马从小就表现出非同常人的机灵,从小就会通过自己的思索来 解决身边的问题。下面让我们通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了解小时候的 司马光。
的努力,最终编成了《资治通鉴》,后来还当过宰相。他也成了我国宋代 出名的史学家。
三年级语文司马光砸缸文言文原文

司马光砸缸
【宋】佚名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注释: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庭:庭院。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皆:全,都。
弃去:逃走。
光:指司马光。
破:打开,打破。
迸:涌出。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司马光砸缸》教案

学校一班级语文其次册第四单元?司马光砸缸?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慧英勇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司马光?是本单元最终一篇看图学文。
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同学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
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同学看图。
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伴侣,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在此根底上,让同学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同学了解课文大意的根底上,再带着同学一局部一局部地学习课文。
先学习第一局部〔一至三自然段〕,让同学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
这一局部重点讲读其次自然段,让同学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
然后启发同学想想这个小伴侣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准时救出会消灭什么状况让同学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状况。
课文的其次局部是〔四至六自然段〕。
让同学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伴侣焦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
在此根底上引导同学看图后再认真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
读完第六自然段,小伴侣得救了。
还可启发同学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方法救那个小伴侣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同学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日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就用这 石头来砸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 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
跑去找大人。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 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 口缸,把缸砸破了。
举起
使劲砸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 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
把缸砸破了。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 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 头, 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 破了。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赶紧往 教室门外走去,一不小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操场上活动的时候,我一 不小心__________________。
救 命!
别的小朋友都慌 了,有的吓哭了,有 的叫着喊着,跑去找 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 劲砸那口缸,几下子 就把缸砸破了。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 你有什么好办法救出 小朋友?
临危不惧
多谋善断 从容不迫
方寸不乱
司 马 光
司马光是距今 九百年前,我国 北宋时期的一位 历史学家,文学 家。
Sī 司
jiǎ 假
gāng 缸
bié 别
Xià 吓
jìn 劲
jiào 叫
zá 砸
kuài 块
pò 破
shǐ 使
jiù 救
司 吓 劲
假 叫 砸
缸 块 破
别 使 救
花园里有座假山,假 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 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 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 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