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开始【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2017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归纳整理(一)

2017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归纳整理(一)(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归纳整理(一)(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归纳整理(一)(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XX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归纳整理(一)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678910111213141161718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 单数:1、3、、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 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里有(1)个十和()个一;1里有(1)个一 ······ 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XX年即将结束,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本学期也已临近尾声,一年级学生们也要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了,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复习都不能错过,做好各项知识点的复习,才能够取得好成绩。
一、20以内数的认识1、能认:即见到数时能正确读数。
2、能数:即能根据物体数量用数进行正确表示。
3、能写(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0-20)。
4、能判断基数(有几个)和序数(第几个)。
二、掌握数的组成1、要求学生掌握十几到二十数的组成的。
如以下几种表述:(1)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2)8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3)十位是1,个位是6这个数是()。
(4)19是由()十和()一组成。
(5)12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2、能比较数与数、数与算式、算式与算式的大小,以及几个数中谁最大谁最小和比谁大又比谁小等问题的解决。
(在进行数与算式、算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式与算式大小的比较时先计算再比较。
同时要正确区分“>”、“<”)3、会表示计数器上的数或在计数器上画珠表示数。
三、数的计算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
(期末时可达到口算40道题/5分钟的速度。
)2、解决问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
包括:图文应用问题和统计中的解决问题。
(1)掌握和理解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要求掌握括号下是问号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括号下面是数又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同时要求学生在解题时看清数学信息。
(2)图文应用题主要和我们的统计知识相结合,要求看清图意,找准数学信息,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四、常见量让学生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高矮、长短和轻重。
要求学生能对简单生活进行常识性判断。
五、认识钟表要求学生通过复习能认、读、写钟面上的整时和几时半这些时刻,————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同时能读写出电子钟的时间。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提纲模块一:生活中的数和比较大小1、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1)一个一个正着数: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一个一个倒着数: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3)两个两个正着数:①0、2、4、6、8、10、12、14、16、18、20②1、3、5、7、9、11、13、15、17、19(4)两个两个倒着数:①20、18、16、14、12、10、8、6、4、2、0②19、17、15、13、11、9、7、5、3、1(5)五个五个正着数:0、5、10、15、20(6)五个五个倒着数:20、15、10、5、02、会在田字格里书写数字0-203、会在田字格书写比较大小的符号“>”、“<”、“=”,会比较20以内的数。
4、“相邻”是指:一个数左右两边的数,就是这个数相邻的两个数。
如:与10相邻的两个数是( 9)和(11)。
5、会用各种简单图形表示数量,理解一一对应。
如:△△△△△△6、会区分“一样多(同样多)”、“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
如:(1)画□,比△多3个。
(2)画□,比△少2个。
△△△△△△△△△△△△△□比△(多,少)□比△(多,少)()○()()○()(3)画□,和△同样多。
△△△△△△△□比△(多,少)()○()7、会区分“最多”、“最少”、“最大”、“最小”、“最长”、“最短”、“最厚”、“最薄”、“最重”、“最轻”。
8、有关比较的口诀:①大嘴吃大数,小嘴吃小数,左右相等用等号。
②吃(喝)得多,剩得少;吃(喝)得少,剩得多。
③天平不平衡,一直在上是最轻,一直在下是最重。
④天平平衡时,看数量,数量多的是最轻,数量少的是最重。
⑤糖块(盐巴)一样时,水少的更甜(咸)。
⑥水量一样时,糖(盐)多的更甜(咸)。
模块二:认识立体图形1、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长方体有六个面,前后面一样大,左右面一样大,上下面一样大。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一、数的认识
- 自然数:从1开始的数,用N表示。
- 数的读法:掌握1~10的数字读法,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数的比较:学会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数的比较。
- 数的重排:研究将给定的数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
二、数的加减法
1. 加法
- 数的相加:掌握数的相加方法,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 加法的性质: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 减法
- 数的相减:掌握数的相减方法,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 减法的性质:了解减法的减去0的结果和减法的交换律。
三、数的排序与比较
- 使用大小符号:学会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数的比较,判断大小关系。
四、数的长度与重量
1. 长度
- 比较长度:了解长度的比较方法,掌握基本长度单位的读法与比较。
2. 重量
- 比较重量:了解重量的比较方法,掌握基本重量单位的读法与比较。
五、几何图形
- 辨认几何图形: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等。
六、数字7和数字8
- 数字7与数字8的写法:研究书写数字7和数字8,并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以上为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的完整版,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版)普通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
一、笔试部分
(一)找准问号的位置,理解题意
1.知道两部分或三部分求总数(用加法)。
(如P9
2.3、P71.3①、P46)
2.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P71.3②、P47)
(二)根据图意,找出已知信息,回答问题。
1.已知拿走或拿来,还剩多少(现在有多少),求原来有多少。
(P98、P100.8、P101.2)
2.根据图意,分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P90.1、P70.5、P66.2.4、P67、P65)
3、一图4式(2个加法,2个减法)(P55.6)
4、一图3式(1个加法,2个减法)(P78.1)
二、口试部分
(一)位置
让学生能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达“上下”“左右”“前后”这三组位置关系。
(P9例题、P77.10)
(二)认识图形
1.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对生活中的实际物品进行分类。
(P37.2)。
(三)认识钟表
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整时。
(四)1-20各数的认识
1.能够正确认读1-20各数。
2.会用20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
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序数含义)。
3.认识计数器,能准确掌握数的组成。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期末复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期末复习)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一.复习内容本学期主要有如下几块教学内容:1 、数和数的运算数和数的运算主要包括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进位加法。
此外,还包括比长短、比多少、几个和第几、寻找规律、钟面的认识(几时和几时半)等内容。
2 、空间和图形空间和图形主要包括比长短和高矮;辨认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
3 、统计和概率统计和概率主要包括对实物、图片及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象形统计图等。
4、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每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安排有综合运用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图文应用题等内容。
二.复习的重、难点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三. 复习所要达到的目标: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
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
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3、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 复习措施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技巧转眼教学已经过了13个周了,如今我已经结束新课,从第14周开始正式进入复习。
为了能使教学更有效,为了能使孩子掌握知识更牢固,特制定该教学计划督促复习进度以及效率:一、复习的主要目标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数与代数部分、一、二单元强调数物体个数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做记号、根据物体摆放的规律按群数数等。
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
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按顺序填数,按规律填数加深对0的理解: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
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重视比较方法的梳理:一一对应比较)、三者之间的比较利用参照物进行比较和P19、5、6)注意题目规定的符号别标错了2、三、七单元利用学具摆一摆、捆一捆,加深对数位和数的组成的认识。
用丰富的游戏活动使本版块的复习变得不枯燥。
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
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等游戏,加深数感。
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避免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让学生厌倦。
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抢答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在本期结束时,学生要达到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题左右。
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6=15,尤其是-7=7,学生容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9○6=1516○5=11对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①从类型上分包括求和、求差、求部分数。
并注意体现三种类型之间的联系,注重系统练习。
如:8个苹果,5个梨,苹果和梨一共多少个?苹果比梨多多少个?梨比苹果少多少个?一共13个水果,苹果有8个,剩下的是梨梨有多少个?一共13个水果,梨有5个,剩下的是苹果苹果有多少个?再如:看图列四道算式②从呈现方式上看可分为形象图、情境图、部分抽象的文字表示。
注意强调计算为问题服务的意识,看清题上要求的是什么。
允许部分学生用表示要求的数。
如:P38,4图1③应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学生容易理解的是如:P45,1题,动态的呈现形式,包括去掉一部分又来了一部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通用13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篇1为了更好的作好期末复习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的复习,现将复习规划如下:一、班级实际情况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在本学期中都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是还有5%左右的学生因学习习惯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理解题目意思方面比较费劲,10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这几个孩子来说就更麻烦了。
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这样的不够细心情况,而且做完题检查能力还比较弱。
二、复习内容: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