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
静脉输液与输血

基础护理教研室 蓝宇涛
学习目标
描述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的概念 简述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血液制品的 种类 列举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计算输液速度与时间 分析输液反应及护理 分析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 执行周围静脉输液法的操作
静脉输液的概念与原理
概Hale Waihona Puke : 概念:静脉输液是一种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 溶液、电解质或药物的治疗方法 原理: 原理: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 入体内
改变体位使气泡飘移到右心室避开 肺动脉入口
静脉输血
概念: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血液制品种类: 全血:新鲜血与库血 成分血: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各凝血制剂
静脉输血的实施
输血前准备 1.备血: →送血库→血型鉴定、 医嘱→抽血标本2ml 医嘱→抽血标本2ml 交叉配血试验 填输血申请单 2.取血:做好三查、八对 三查:查血的有效期、查血的质量、查输血装置 是否完好 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 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剂量 签名:在交叉配血试验单上签名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输液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发生差 错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输液器 及药液应绝对无菌,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 及药液应绝对无菌,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 更换输液器 预防空气栓塞 注意观察输液情况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注意保护血管
颈外静脉穿刺插管输液法
周围静脉输液法
实施: 床旁,向清醒病人解释输液目的,选择合适的静 脉,调节输液架高度,嘱病人排便 →洗手戴口罩, 根据医嘱备药 、加药,在瓶签上注明床号,所加 药物名称、剂量 →备齐其余用物携至床旁 →查对, 摆体位,将输液瓶倒挂在输液架上,排气→ 摆体位,将输液瓶倒挂在输液架上,排气→常规 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扎止血带→ 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扎止血带→再次核对、排气, 穿刺→固定→调滴速,记录→ 穿刺→固定→调滴速,记录→整理用物、说明注 意事项
静脉输液与输血

输液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发生。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 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 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 静脉开始穿刺(抢救时可例外) 输液前要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药液滴尽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 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周围静脉输液法
实施:
床旁,向清醒病人解释输液目的,选择合适的 静脉,嘱病人排便。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备药、 加药,备输液卡。备齐其余用物携至床旁,查对, 摆体位。将输液瓶倒挂在输液架上、排尽空气,常 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扎止血带,再次核对、排气。 穿刺、固定、调滴数、签字,整理用物,说明注意 事项。
备血:根据医嘱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并抽取患者静脉血标 本 2ml ,将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一起送血库做血型鉴定和交 叉配血实验。 取血:护士凭提血单到血库取血,并和血库人员共同认真做 好“三查八对” (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血液的包装是否完 好无损; 八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即储血号、血型、 交叉配血实验的结果、血液的种类、血量。)
中心静脉输液法
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的浅静脉,位于颈外侧皮下,位置 较固定。
选用医用人体硅胶管插入静脉内可保留较长时间,以保证 治疗。
穿刺部位:在近锁骨中点上缘与下颌角连线的上 1/3处, 颈外静脉外侧缘。
颈外静脉穿刺的护理:穿刺点上的敷料应每 日更换,潮湿后要立即更换,并用酒精消毒 局部皮肤,以0.5%过氧乙酸溶液擦拭、
空 气 栓 塞
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2、拔出 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3、加压输液、输 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均有发生空气栓塞的 危险。 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 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 “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预防 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2、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加压输液时应安排专人在旁守护。3、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 后,必须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处理 1、如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立即将患者臵于左侧卧位,并保持 头低足高位。该体位有助于气体上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 口。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血液打成泡沫,可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最后逐渐被吸收。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 正缺氧状态。3、有条件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4、严密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周围静脉输液法:
1、穿刺部位:上、下肢静脉
2、选择的原则:粗、短、直, 有弹性、避免关节、静脉瓣及 硬结
3、止血带在穿刺点上方68cm,15-30°
4、成人40—60滴/分,儿童 20—40滴/分
5、静脉留置针输液完毕后肝 素钠正压封管
6、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 最多不超过7天。
输液速度和时间的计算
原因:①血制品被污染②违反无 菌操作③产生抗体反应
护理措施:①预防②症状轻者减 慢或暂停输血,较重者立即停止 输血③对症处理④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特征变化⑤遵医嘱给予 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物或肾上 腺素激素等⑥保留余血级输血器 等,以便查明原因
枸橼酸钠中毒 表现:出现手足抽搐、 血压下降等 处理措施:10%葡萄 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 静脉注射
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液体不滴原因
表现
针头滑出血管
肿胀、疼痛,无回血
针头阻塞
无肿胀、疼痛,挤压有阻力,无回血
针头斜面贴近血管壁
无肿胀、疼痛,有回血
压力过低
局部无肿胀、疼痛,有回血
血管痉挛
局部疼痛、无肿胀,挤压有回血
排除方法 拔管重新穿刺 拔管重新穿刺 调整针尖斜面或肢体 抬高输液瓶放低穿刺侧肢体 热敷穿刺部位
静脉输液和输血
一、静脉输液法
原理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 静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药液 输入静脉的方法。
目的
①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②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③输入药物,达到控制感染、治 疗疾病的目的
④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 持血压
⑤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达 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常用溶液及作用
晶体溶液:有效纠正体 液及电解质平衡 常用晶体溶液: 葡萄糖溶液(5%、 10%)、 等渗电解质溶液(生理 盐水、糖盐、复方氯化 钠)、 碱性溶液(5%碳酸氢钠、 11.2%乳酸钠溶液)、 高渗溶液(20%甘露醇、 25%山梨醇、25%50%葡萄糖等溶液)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重点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重点静脉输液和输血是医学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是通过将药物或液体注入静脉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而输血是将供体血液输入患者体内以帮助其恢复健康。
本文将重点讨论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相关知识。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补充体液等目的。
静脉输液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起到迅速救治的作用。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医护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注意输液速度和剂量,避免发生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静脉输液的常见途径包括外周静脉、深静脉、中心静脉等。
外周静脉输液适用于一般情况下需要补充体液、输送药物的患者。
深静脉输液适用于需要持续输液或对药物浓度有严格要求的患者。
中心静脉输液适用于需要大量快速输液或化疗等特殊治疗的患者。
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维持通道通畅、输液速度适中、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进行合理的输液方案设计,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与静脉输液相比,输血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治疗方法。
输血适用于贫血、失血性休克、器官移植术后等情况下,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合功能。
在进行输血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配对、输血速度和剂量、输液过程中的监测等问题。
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因此,在进行输血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输血指征准确,避免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总的来说,静脉输液和输血是医学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只有保证操作规范、用药准确,才能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成功率。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相关知识,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和健康。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静脉输液与输血是基础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们在医疗护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静脉输液与输血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指将药物或营养液通过静脉注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以达到治疗或维持生命功能的目的。
静脉输液的原理是通过静脉通道将液体直接输入到大血管中,使药物迅速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快速发挥药理作用。
操作步骤:1.检查医嘱:首先要查阅医嘱,核对所需静脉输液药物的名称、剂量和输液的速度等相关信息。
2.查看输液器材:准备好所需的输液器材,如输液管、针头、注射器、消毒棉球等。
3.患者准备: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平卧位或半卧位。
并告知患者相关操作过程,以免产生紧张情绪。
4.手消毒:接下来进行手消毒,手消毒是操作静脉输液之前的必要步骤,可以使用洗手液或酒精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无菌。
5.检查输液管:检查输液管是否完整,无漏液、杂质或其他污染,并密封好输液管。
6.穿刺静脉: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先用消毒棉球擦拭,然后放置手套,用无菌的输液针头穿刺静脉,注意避免发生动脉穿刺。
7.固定输液管:将输液管连接到针头上,并用透明胶带或绷带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确保输液管不松脱或损坏。
8.调整输液速度:根据医嘱要求调整输液速度,通常可以使用滴速控制器来控制输液速度。
9.观察患者状况:输液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静脉注射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是否有过敏反应等。
注意事项:1.注意无菌操作:静脉输液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引起感染。
2.定期更换输液管:输液管应定期更换,一般为48小时一次,避免细菌滋生和丢失药效。
3.确保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要根据医嘱要求控制输液的速度,避免过快或过缓引起并发症。
4.定期观察患者状况:输液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是否有过敏反应等,及时做出处理。
5.注意药物的稀释和混合: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稀释和混合,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静脉输液和输血PPT课件

13
五、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①已知每分钟滴数与液体总量,计算输液所 需要的时间
输液时间(h)=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每分 钟滴数×60(min)
②已知液体总量与计划需用的时间,计算每 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输液时 间(min)
14
六、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1)液体不滴 ①针头滑出血管外 药液输入皮下组织,局部有肿胀、疼痛, 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1
第一节 静脉输液
• 输液的原理 • 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 • 常用静脉输液法 – 周围静脉输液法 – 颈外静脉输液法 • 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 输液反应及护理 • 输液微粒污染 • 输液泵的应用
2
•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 利用液 体静压的原理,将一定量灭菌药液直接滴入 静脉内。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 利用液体静压与大气压的作用使液体输入到 人体静脉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液体瓶有一定高度。 2、液面上方必须与大气相通。 3、输液管道通畅,并确保在静脉管腔内。
⑨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做好记录。
8
• 静脉留置针法
空气。 ②协助取舒适卧位,选择穿刺部位。 ③检查并打开敷贴和留置针。 ④扎止血带,消毒皮肤。 ⑤穿刺前,戴好手套。排气 ⑥检查套管针是否完好 穿刺。 ⑦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 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 ⑧用透明敷贴固定,注明穿刺日期和时间。
4
三、输液的目的 •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失调。 •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 •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 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基础护理学第静脉输液和输血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四 ) 茂 菲 氏 滴 管 内 液 面 自 行 下 降
11 输液目 的
四、输液故障排除技术
若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应检 查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氏滴管的衔接是否紧 密,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管。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五、输液反应与护理
17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三)
发 热 静 反 脉 应 炎
护 理 症 措 状 施
(1)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热湿敷 (2)患肢抬高并制动 (3)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 (4)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 疗 对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稀释后输入 静脉内置管时间不宜过长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返回 有计划的更换穿刺部位
先盐后糖 先晶后胶
•
•
先快后慢
液种交替
静脉补钾四不宜:
(1)不宜过早:尿量>30ml/h
(2)不宜过浓:不超过0.3% (3)不宜过快:成人30-40滴/分 (4)不宜过多:成人每天总量不超过5g
•
见尿补钾
4
静脉输液法
常用输液部位:
• •
上肢浅静脉,其中手背静脉网是首选。 下肢浅静脉
•
•
头皮静脉:3岁以下小儿静脉输液首选部位。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病人取端坐位,双腿下垂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用20%~30%乙醇湿化氧气
《静脉输液与输血》word版

静脉输液室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静脉输液目的: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2、补充营养;3、输入药物;4、增加循环血量。
输液操作时:认真核对药液名称、剂量和浓度、药液质量(输液瓶有无裂缝、瓶盖有无松动、药液有无混浊、沉淀或絮状物),药液是否过期、以及病人的床号、姓名。
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
常见输液反应:1、发热反应;2、急性肺水肿;3、静脉炎;4、空气栓塞。
输液时发生热反应是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输液发生急性肺水肿护理措施:1、注意控制输液滴注速度和输液量;2、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理负担;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进行湿化氧气;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踹、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的;5、必要时进行四肢论扎。
静脉炎的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静脉炎护理措施:1、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宜慢,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
要有计划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2、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将患肢抬高、制动。
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热湿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3、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分钟;4、中药治疗;5、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空气栓塞时为什么将患者置入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因为该体位有利于空气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缩舒,将空气混成泡沫,分别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静脉输血: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输血是急救和疾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输血目的:1、补充血容量;2、增加血红蛋白;3、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4、输入抗体、补体;5、增加蛋白质。
血液制品种类:1、全血:新鲜血,库存血;2、成分血:血浆,红细胞,血小板浓缩悬液,各种凝血蛋白;3、其他血液制品:白蛋白,纤维蛋白质,抗血友病蛋白质浓缩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输液反应最常见( A.发热作用
)
B.肺水肿
C.静脉炎 D.空气栓塞 E.心力衰竭
输液时患者出现发热反应,温度40℃并伴有头痛、恶心、呕
吐、脉快等全身症状,正确的方法是 A.继续输液,给予物理降温 B.继续输液,给予药物降温 C.减慢滴速,给予物理降温 D.减慢滴速,给予药物降温 E.停止输液,给予物理降温
5%清蛋白(白蛋白) 血浆蛋白 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
为了给病人补充热量, 输液中应选用( ) A.各种代血浆 B. 0.9%氯化钠溶液 C. 5%碳酸氢钠溶液 D. 5%-10%葡萄糖溶液 E. 50%碳酸氢钠溶 液
中分子葡聚糖的主要作
用是 A.补充葡萄糖 B.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 C.维持酸碱平衡 D.改善微循环 E.扩充血容量
某病人6小时内需输液1500ml,应调节滴速为每分钟 A.60滴 B.62滴 C.65滴 D.70滴 E.72滴
以下有关输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需大量输液时,一般选用较大静脉 C.输入多巴胺时应调节较慢的速度
)
A.需长期输液者,一般从远端静脉开始
D.24小时连续输液时,应每12小时更换输液管 E.静脉静脉穿刺拔管在穿刺点加压数分钟,避免空气进入
造成茂菲管内液面自行 下降的原因是( ) A.液面压力过大 B.病人肢体位置不当 C. 茂菲管有裂隙 D.输液管太粗 E.针头处漏水
下列哪项不是输液不滴 的原因( ) A.针头划出血管外 B.针头堵塞 C.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D.压力过低 E.压力过高
因针头阻塞导致输液故障,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调整肢体位置 B.挤压输液管 C.抬高输液瓶 D.局部血管热敷 E.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E.3.0%
• 静脉输液术(流畅).f4v
1.选择粗、直、弹性好、走向清晰、避开关节处静脉
2.与皮肤呈15-30度进针,见回血调整穿刺为10度左右,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 进0.5-1cm,固定留置针,撤针芯0.5cm后,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 3.固定用“无菌透明敷贴”
4.暂停输液时,需封管——关闭调节器,将抽有封管液的注射器与输液针头相 连,向静脉内缓慢推注封管液,边推注边推针,当封管液推剩至0.1-0.2ml,用 止水夹住延长管后拔.硫酸镁湿热敷
1.吸气时增加胸腔压力, 减少空气进入静脉 2.使肺动脉位于右心室 下部,气泡向上进入右 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
输液引起空气栓塞,致死原因是栓子阻塞( A. 肺动脉入口 B. 肺静脉入口
)
C. 主动脉入口
D. 上腔静脉入口 E. 下腔静脉入口
张某,女,70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经静脉输入药物2天后病情缓解。 今天输液1小时后,病人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加重、咳红色泡沫样 痰。 你考虑病人是( A.哮喘再次发作 D.静脉空气栓塞 ) B.肺泡破裂所致 E.对药物过敏 ) C.循环负荷过重
吸氧,湿化瓶装20-30%乙醇溶液
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血性(粉红 色)泡沫痰的原因是( A.输入致热物质 B.输入速度过快 C.输入药液浓度过高 D.输入空气栓子 E.输入变质溶液 )
患者,35岁,肺癌化疗后局部出现发红,肿胀、灼热,压痛明显。 根据患者表现,应该考虑 A.输液微粒污染 B.化学性静脉炎 C.发热反应 D.局部血栓形成 E.空气栓塞 对此患者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患者放低 B.化疗药液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
5.封管溶液(1)NS 5-10ml 6-8h冲管一次;(2)稀释肝素 2-5ml/次
6.保留3-5天
头皮动脉
• 搏动感
头皮静脉
• 无搏动
• 外观浅蓝色 • 管壁较薄,易压瘪,较易
• 外观紫红色
• 粗,管壁厚,不易压瘪, 易滑动
• 穿刺后回血快,血色鲜红
• 液体注入周围组织呈树枝 状立即变白,甚至出现局
固定,不易滑动
• 液体滴入顺畅
部搏动
不属于小儿头皮静脉特点的是(
A.管壁薄 B.呈蔚蓝色 C.无波动 D.不易滑动 E.不易压瘪
)
某肿瘤患者,行术后第二次化疗,因第一次化疗导致上肢静脉炎症, 病人非常痛苦,为减轻不适,本次化疗行颈外静脉输液, 最佳穿刺点在( ) A. 下颌角与锁骨上缘重点连线下1/3处 B. 下颌角与锁骨上缘重点连线上1/3处 C. 下颌角与锁骨下缘重点连线上1/3处 D. 下颌角与锁骨下缘重点连线下1/3处 E. 下颌角与锁骨上缘重点连线中1/3处
你应立即给病人安置的体位是(
A.平卧位
A.停止输液
B.左侧卧位
B.氧气吸入
C.头高足低位
)
D.休克卧位
E.端坐位
处理措施中下列哪项不妥( E.必要时四肢轮匝
C.给予收缩血管药物
D.使用镇定剂
输液时如何处理因静脉痉挛导致的滴注不畅(
A.减少滴液速度 B.加压输液 C.局部热敷 置
)
E.降低输液瓶位
D.适当更换肢体位置
胶体溶液 2.706代血浆 3.明胶类代血 浆 4.血液制品 静脉高营养液 扩容 改善微循环 补充蛋白、抗体; 组织修复、免疫力 热量,蛋白质,维 持正氮平衡
中分子右旋糖酐—提高血浆胶体 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粘度, 改善微循环
停留长,过敏少,与全血合用— 失血性休克、烧伤、低蛋白血症
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 局部有疼痛,检查 有回血,提示 ( ) A.针头一半在血管内, 一半在血管外 B.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C.针头堵塞 D.静脉痉挛 E.压力过低
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 局部肿胀,检查无回血, 此时应( ) A.改变针头方向 B.提高输液瓶位置 C.用注射器推注 D.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E.局部热敷
1.GS 2.等渗电解质 晶体溶液 3.碱性溶液
供给水分和热量 水分和电解质 纠正酸中毒
5%GS,10%GS 5%NS,格林液,5GNS 碳酸氢钠——补碱迅速,呼吸功 能不全者禁用 乳酸钠—休克、肝功能不全,缺 氧,右心衰、新生儿禁用
4.高渗溶液
利尿脱水
20%甘露醇,25-50%GS
1.右旋糖酐 (葡聚糖)
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的溶液是( A.低分子葡聚糖
)
B.0.9%氯化钠溶液
C.50%葡萄糖溶液 D.复方氯化钠 E.浓缩白蛋白溶液
4-8h内输入总补 液量的1/3-1/2; 余量24-48h补 足
<0.3%
绝对禁止高浓度含钾溶液静脉推注, 心脏骤停!
张女士,因腹泻脱水,经补液治疗后脱水纠正,今晨腹胀, 肠鸣音减弱,膝反射消失,查血钾3.00mmol/L,按医嘱 静脉滴注氯化钾,其浓度一般应为( A.0.15% B.0.3% C.1.0% D.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