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仪测量(完整ZH)
分光仪测量2009

不重合(如图,但画时夸大了),则游标转过φ
角时,从刻度盘读出的角度φ1≠φ2≠φ3,但φ
总等于φ1 和φ2 的平均值,即f1
=
1 2
(f1
+
f2
)
试
证明之。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分光仪)
O
O’
f
f2
f1
(2)用平行光法测量三棱镜顶角时,为什么应把顶
角置于载物平台中心附近?试作图说明之。
平行光φΒιβλιοθήκη (3)如果三棱镜的质料不变,顶角变大(或变小),用同样的光源测量,其 折射率及最小偏向角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石家庄铁道学院大学物理实验室
第5页共7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分光仪)
(3)载物平台下边 有三个调节螺丝用来 调节其倾斜度,为了在 实验中便于调节,对于 平面镜和三棱镜应分 别如何放置(画图说 明)?
D1 D3
D2
D1 D3
D2
(4)在测角时某个游标读数第一次为 343°56',第二次为 33°28',游标经 过圆盘零点和不经过圆盘零点时所转过的角度分别是多少?
(4)如果三棱镜的顶角不变,质料变化,用同样的光源测量,其折射率 及最小偏向角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石家庄铁道学院大学物理实验室
第7页共7页
(5)在测量最小偏向角时,能否不转动平台,而是让三棱镜相对平台转 动来获得,为什么?
(6)在实验中如何确定最小偏向角的位置?
(7)若找到了一种单色光的最小偏向角位置,此时其它单色光是否也同时 处于最小偏向位置?为什么?
石家庄铁道学院大学物理实验室
第6页共7页
九、课后作业题
(1)若角游标刻度盘中心 O 跟游标中心 O'
分光仪的使用及操作.

分光仪的结构一
观物镜 开关 LCD显示 屏
观物镜
功 能 键
测量孔 径选择 开关
分光仪使用及操作
分光仪的使用操作
课程大纲:
分光仪的基本知识 分光仪使用注意事项 分光仪结构介绍 分光仪操作程序 分光仪的建标程序
分光仪的基本知识
项目 仪器品名 品牌产地: 型号: 1 分光仪(Spectrophotometer) KONICA MINOLTA(日本柯尼卡美能达) CM-2600d/2500d 大孔直径8mm,小孔直径3mm 主要内容 白板 光源D65/F2 M/SCI/100 10/D65(F2)
单位
L:颜色的深浅 基本内容 a:大红小绿 b:大黄小蓝
操作:
1.开关机2.校正(零点、白板)3.常用功能操作
分光仪使用注意事项
分光仪要正确使用 ,保护好白板不可划伤或污染,白板不用 时请盖好 分光仪的检测孔与产品表面不能有间隙,以免漏光(拉丝产 品要顺着发丝量测,喷砂产品要顺着板 纹线进行量测)
分光仪的操作程序(校正)
图 一 图 二
图 三
图 四
图 五
图 六
简答题
分光仪品牌产地? 分光仪孔径的尺寸分类?我司生产产品主要 用何种孔径,何种光源? l a b 分别代表的意义? ZERO 校正的条件? 实际操作
分光仪的操作程序
儀器開機至初始界面(图一),左右旋轉 功能 鍵,使光標落在FILE上并按 下確定 左右旋轉 選擇SEL,確定后進入儀器設定界面, 依次选择 MASK/GLOSS (图二).UV SETTING (图 三).ILLUMINAT 1 (图四)ILLUMINAT 2 (图 五).OBSERVER (图六)DISPLAY (图七) COLOR SPACE (图八)MANUAL AVG TIMES (图九)DEVIATION (图十)AUTO AVG (图十 一).DELAY TIME (图十二)
分光仪

实验名称: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及一些思考题的讨论姓名陶孟泽学号 20071001105 班级 07物理基地班第 13 组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仪的结构,掌握分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 测量三棱镜的顶角;3. 测定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分光仪,汞灯,平行平面反射镜,三棱镜。
三、实验原理1. 用自准法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利用望远镜自身产生平行光,固定平台,转动望远镜,先使棱镜AB面反射的十字像与叉丝重合(即望远镜光轴与三棱镜AB面垂直),记下刻度盘两边的方位角读数、。
然后再转动望远镜使AC面反射的十字像与叉丝重合(即望远镜光轴与AC面垂直),记下读数'和'(注意与不能颠倒),两次读数相减即得∠A的补角。
故∠A=180-,即∠A = 180-(1 + 2)= 112. 用平行光法(又叫反射法、分裂光束法)测量三棱镜顶角平行光管射出的光束照射在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上。
将望远镜转到一侧(如左边)的反射方向上观察,把望远镜叉丝对准狭缝像,此时读出两个窗口的方位角读数与;再将望远镜转到另一侧,把叉丝对准狭缝像后读出'和',则三棱镜的顶角为:3. 测定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光线以入射角i1投射到三棱镜的AB面上,以i2角从AC出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
δ的大小随入射角i1而改变。
当i1=i2时,偏向角取极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
它与三棱镜的顶角A和折射率n之间有如下的关系:只要测出三棱镜的顶角A和最小偏向角,就可按上式求出三棱镜材料(玻璃)的折射率。
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先后次序决不能颠倒四、实验内容1.分光仪的调节调节时,首先应该进行目测粗调,使望远镜、平行光管大致垂直于仪器主轴,使载物平台下的三个调节螺丝支撑平台高度基本一致。
在粗调的基础上进行细调,调节时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1)使望远镜对无穷远聚焦。
调节望远镜的物镜(注意此时不能再调节目镜),使十字像清晰,并且要求像与叉丝二者间没有视差(轻轻晃动眼睛,看到的十字像与叉丝无相对位移即无视差,否则说明有视差)。
分光仪测量student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姓名学号 班级上课教室 611 614第 组 桌 号实验时间 2 0 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仪的结构原理2. 重点掌握分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3. 用自准法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分光仪,汞灯,平行平面反射镜,三棱镜。
三、实验原理 1.分光仪的结构分光仪是一种测量光束偏转角的精密仪器,它可以精确地测量平行光的偏转角,是光学实验中的一种常用的仪器。
分光仪一般由底座、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和读数装置组成,如图所示。
评 分图1 分光仪= 180︒-12[(θ1-θ1) + (θ2'-θ2)]四、实验内容1、分光仪的调节方法分光仪在用于测量前,必须达到以下状态才能使用:a. 望远镜的光轴与仪器的转轴垂直并能对平行光能很好地成像。
b. 平行光管地光轴与仪器的转轴垂直并能出射平行光。
具体步骤:a.目测粗调:用眼睛从分光仪的各个侧面估测,使望远镜和平行光管大致与仪器的中心轴垂直。
b. 利用自准法将望远镜调焦于无限远:点亮目镜里的小灯照亮叉丝,借助平面反射镜将叉丝像反射回来作为无限远的物,调节平面反射镜和望远镜的俯仰使得从望远镜中能看到反射回来的叉丝像,这时对望远镜进行调焦,当反射回来的叉丝像变的最清晰,并且与叉丝之间没有视差时(怎样判断有无视差,如何消除?),叉丝与叉丝像都位于望远镜物镜的焦平面上.此时,望远镜就被调焦于无限远。
c.用各半调节法使望远镜的光轴于仪器的转轴垂直此时仍需借助平面反射镜来调节。
从望远镜视场中观察,当无论以平面镜的哪一个反射面对准望远镜,均能观察到亮十字时,如从望远镜中看到准线与亮十字像不重合,它们的交点在高低方面相差一段距离如图3(a)所示。
•此时调整望远镜高低倾斜螺丝使差距减小为h/2,如图3(b)所示。
再调节载物台下的水平调节螺丝,消除另一半距离,使准线的上部十字线与亮十字线重合,如图3(c)所示。
分光仪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姓名学号班级上课教室612/614实验时间 2 0年月日时段图2 狭缝像与分划板的位置关系(b )(a ) (2)望远镜聚焦到无穷远处。
调节“阿贝目镜”和“目镜和物镜间距”,借助平面反射镜对十字光源成像(平面镜平行样品架和D 3连线),当反射回来的“十字像”变得最清晰,且与叉丝之间没有视差时,此时叉丝与“十字像”都位于望远镜物镜的焦平面上,望远镜被聚焦到无穷远处。
逐次逼近各半调整法:若从望远镜中看到“十字像”与分划板“上水平线不重合”,假设竖直方向相差一段距离h 如图1(a)所示。
先调整望远镜使差距减小为h /2,如图1(b)所示。
然后调节载物台下的水平调节螺丝(D 1或D 2),消除另一半距离,使“十字像”与分划板上水平线重合,如图1(c)所示。
再将载物台旋转180o ,使望远镜对着平面镜的另一面,采用同样的方法调节。
如此反复调整,直至平面镜“正面”和“反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像”都与分划板上水平线重合为止。
此时望远镜光轴和分光仪主轴垂直,以后禁止对望远镜的任何调节。
(可否用一次各半调整法?)(3)调载物台:平面镜垂直转动90o,调节载物台螺丝(D 3),使其中一个“十字像”同分划板上水平线等高,取下平面反射镜。
此时载物台基本水平。
(4) 调节平行光管:调节平行光管透镜到狭缝之间的距离和狭缝宽度,在望远镜中看到清晰的狭缝像,转动狭缝至水平状态,调节平行光管倾斜螺丝,使狭缝水平像被分划板下水平线平分,如图2(a)所示。
这时平行光管的光轴已与分光仪的主轴相垂直。
再把狭缝转至竖直位置,并需保持狭缝像最清晰而且无视差,如图2(b)所示。
图1 十字像与分划板上水平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光。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仪的调节及三棱镜顶角的测定

注意事项
1.同学进入实验室先不要盲目乱动 仪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 的进行分光仪调整。
2. 平 面 镜 及 三 棱 镜 系 光 学 元 件 , 光 学表面不能用手触摸,如发现有灰 尘或污斑可用擦镜纸揩拭。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仪的调节及三棱 镜顶角的测定
3.转动望远镜时应用手扶住望远镜托架转动,不能 用手直接抓住自准目镜转动望远镜。 4.实验桌上每一位同学有一抽屉,书包及其他无关 物品均应放在抽屉内。 5.在调整过程中,三棱镜如从分光计上拿下来,应 放在棱镜盒内,以免不慎碰落地上,敲碎棱镜。如 发生棱镜敲碎事件,教师应责成该同学写检查,并 酌情赔偿。 6.实验完毕,教师安排同学整理仪器和打扫卫生。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仪的调节及三棱 镜顶角的测定
角游标读数方法与一般游标相同,如下图所示的位置,
先读出游标0刻线左边所指刻度盘的度数(必须注意是否超过半刻度线), 再读出游标上第几根线与刻度盘刻线对准,然后将二次所读的数相加即可。 上图中先读出87°30′,再读出15′,两者相加即:
87°30′+ 15′= 87°45′ˊ
镜顶角的测定
2.用自准法调整望远镜:
(1)点亮照明小灯,转动目镜并调节目镜与 分划 板间的距离,直至看清分划板上的“准线”和带有绿 色的小十字窗口。
(2)将双面镜按图示方法置于载物台上,双面 镜平面 与B1、B3连线垂直,B1、B2、B3是载物台 下三只调平螺钉,H是插销,从侧面观察,眼睛与 望远镜中心轴等高。如果从双面镜正、反两面均 能观察到完整的亮十字反射像,则说明双面镜正、 反两面反射的亮十字光线能进入望远镜。
可以证明:
1 2 (12 ) 1 2(1 '1 ) 1' (2 '2)
分光仪的使用

Word-可编辑分光仪的使用(角度法测折射率)一,实验原理:1, 如图,三角形ABC为一三棱镜的横截面,其中AB,AC是两个光学面,BC为毛玻璃面,又称三棱镜的底面。
假设有一单色光SD射到棱镜上,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沿PS’射出,其中入射光芒SD与出射光芒PS’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偏向角δ的大小随入射角i1的改变而改变,当i1为某值时,偏向角δ达到最小值δmin,δmin称为最小偏向角。
对于给定的棱镜,如保持入射光芒的入射角i1不变,则偏向角δ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决定的关系,不同的波长会有不同的偏向角,这就是三棱镜的色散现象,所以利用分光计和三棱镜可以举行光谱定性分析。
我们可以证实:当单色光对称的通过三棱镜时,也就是当i1=i2时,δ=δmin,并且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n与三棱镜顶角α和最小偏向角之间有如下关系:n=sin((δmin+A)/2)/ (sinA/2). (1)2,用单色扩展光源照耀到三棱镜AB面上,是扩展光源以约90°掠入棱镜。
当扩展光源从各个方向入射到AB面时,以90°入射的光芒的内折射角最大,出射角最小为i2min。
凡入射角大于90°的入射光不能进入棱镜,这样在AC侧面看见时,将浮上半明半暗的视场。
明暗视场的交线就是入射角i1=90和光芒的出射方向。
可以证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 +1) (2)二,实验步骤:1,调节分光计详细步骤如书上169页。
总算使其具有以下条件:1),望远镜和平行光管和光轴与分光计中央轴相交且垂直于中央轴线。
2),平行光管射出的是平行光。
2,用反射法测三棱镜的顶角,详细步骤如书上169页的实验。
但是普通实验时教师会给出顶角的值,如60X 的形式,在最后处理数据时别忘了不决定度的合成。
3,测量最小偏向角将平行光管正对钠灯(偶尔也用汞灯,区别是汞灯的光经三棱镜后分为黄,绿,蓝,紫几条谱线,在记录最小偏向角时要对其分离记录,分离计算每条谱线的对三棱镜的折射率;如是钠灯,则惟独黄光)的出射窗口,使从平行光管射出的平行光最强而匀称。
物理——分光仪的调节及棱镜顶角的测定(各种版本集合_全!免费!)

分光计的调节在三棱镜顶角的测定中的应用系别: 姓名:丁伟 学号: 邮箱:【摘要】在许多的物理试验中,常常用三棱镜来作为分光的器件。
分光计可以用来测量谱线的波长,也可以用来测量光学元件的角度。
我们可以通过分光计可以来测定三棱镜的顶角以及玻璃的折射率,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分光计的光学性质以及学会一种测量透明固体材料的折射率的方法。
【关键字】分光计 三棱镜 折射率 色散 谱线【正文】Ⅰ.实验仪器介绍分光仪(如右图)是一种能精确测量角度的典型光学仪器,精确度可达到1' 常用来测量折射率、光波波长、色散率和观测光谱等。
由于该装置比较精密,操纵控制部件较多而复杂,故使用时必须按一定的规则严格调整,方能获得较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1. 分光仪的结构:本实验采用自准法测三棱镜顶角,不需要使用平行光管。
有关平行光管的原理、调节与使用请参见光栅衍射实验。
下面介绍其余部件:(1)分光计底座的中心有一沿铅直方向的转轴,称为分光计的转轴。
在这个转轴上套有一个读数刻度盘和一个游标盘,这两个盘可以绕它旋转。
图8-1 分光计结构示意图望远镜:8.望远镜9.紧固螺钉 10.分化板 11.目镜(带调焦手轮) 12.仰角螺钉 13.望远镜光轴水平螺钉14.支臂 15.转角微调 17.制动架 18.望远镜止动螺钉载物台:5.载物台 6.载物台调平螺钉(3只) 7.载物台锁紧螺钉圆刻度盘: 16. 读数刻度盘止动螺钉 21读数刻度盘22.游标盘 24.游标盘微调螺钉 25.游标盘止动螺钉平行光管: 1.狭缝 2.紧固螺钉 3.平行光管 26. 平行光管光轴水平螺钉 27.仰角螺钉 28.狭缝调节其它:4.制动架 19.底座 20.转座 23.立柱(2)望远镜安装在支臂上,支臂与转轴相连。
在支臂与转轴连接处有螺丝18,拧松时,望远镜(和读数刻度盘一起)可绕轴自由转动;旋紧时,不得强制望远镜绕轴转动,否则会损坏仪器。
螺丝15是它的微调螺丝,当螺丝18拧紧后,望远镜不能绕轴转动时,用它可以使望远镜绕轴作微小转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重复上述步骤,共测量三组数据。
(7)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角度是二倍的最小偏向角,所以计算最小偏向角的公式应该是
= [( '- )+( '- )] (2)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 测量三棱镜顶角记录数据表格
(3)如果三棱镜的质料不变,顶角变大(或变小),用同样的光源测量,其折射率及最小偏向角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折射率只与质料及光源有关。当光源不变、质料不变,其折射率不变。顶角变大(或变小),最小偏向角随之变大(或变小)。
(4)如果三棱镜的顶角不变,质料变化,用同样的光源测量,其折射率及最小偏向角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7)若找到了一种单色光的最小偏向角位置,此时其它单色光是否也同时处于最小偏向位置?为什么?
此时,其它单色光不处在最小偏向角位置。原因折射光线与光波波长有关,不同波长最小偏向角会不同。
九、课后作业题
(1)若角游标刻度盘中心O跟游标中心O'不重合(如图,但画时夸大了),则游标转过φ角时,从刻度盘读出的角度φ1≠φ2≠φ3,但φ总等于φ1和φ2的平均值,即 试证明之。
3. 测定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光线以入射角i1投射到三棱镜的AB面上,以i2角从AC出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δ的大小随入射角i1而改变。当i1=i2时,偏向角取极小值 ,称为最小偏向角。它与三棱镜的顶角A和折射率n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只要测出三实验名称: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
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
姓名学号班级
第组桌号
实验时间2 0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仪的结构,掌握分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3.测定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分光仪,汞灯,平行平面反射镜,三棱镜。
三、实验原理
1. 用自准法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推导公式与结果)
结果表示为:∠A= ± =60000´ 1´
2.测量三棱镜折射率记录数据表格
测量次数
最小偏向位置1
最小偏向位置2
’
’
1
11044´
191042´
268046´
88047´
2
11043´
191043´
268048´
88045´
3
11045´
191041´
268047´
88046´
平均值
过零点时,
不过零点时,
(5)在测量最小偏向角时,能否不转动平台,而是让三棱镜相对平台转动来获得,为什么?
不能!原因:三棱镜在载物台上的位置要调节到光学面法线与仪器主轴垂直,然后才能进行测量。而让三棱镜相对平台转动会破坏这个条件
(6)在实验中如何确定最小偏向角的位置?
先用眼睛观察,找到折射光线狭缝像。然后分别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轻轻转动载物平台(即改变入射角),注意观察狭缝像移动方向。找到最小偏向角的位置。
11044´
191042´
268047´
88046´
以顶角A=6010'代入计算折射率n,并算出测量的不确定度。
min= [( '- )+( '- )]=51028´
= (推导公式与结果)
折射率 =
un= (推导公式与结果)
折射率结果表示为:n=(1.526 0.003)
六、预习题
(1)在调节望远镜时,你如何判断十字叉丝和十字像是否在同
(1)三棱镜在平台上不要拿下来,接着往下做。
(2)转动载物平台,使三棱镜顶角A两个侧面(光线入射面和光线出射面)中的光线出射面大致垂直于平行光管。
(3)先用眼睛观察,找到折射光线狭缝像。然后分别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轻轻转动载物平台(即改变入射角),注意观察狭缝像移动方向。找到最小偏向角的位置。
(4)找到最小偏向角的位置,使望远镜的十字叉丝与折射光线的狭缝像重合,记下两窗口的读数 和 。
利用望远镜自身产生平行光,固定平台,转动望远镜,先使棱镜AB面反射的十字像与叉丝重合(即望远镜光轴与三棱镜AB面垂直),记下刻度盘两边的方位角读数 、 。然后再转动望远镜使AC面反射的十字像与叉丝重合(即望远镜光轴与AC面垂直),记下读数 '和 '(注意 与 不能颠倒),两次读数相减即得∠A的补角。故∠A=180-,即
数据处理:∠A1=1800-1/2[(3600-255029´)+15028´+(195028´-75028´)]=60000´
同理,∠A2=60000´
自准法计算为: =1/2(∠A1+∠A2)=60000´
= (推导公式与结果)
结果表示为:∠A= ± =60000´ 1´
平行光法计算为: =1/2(∠A1+∠A2)=60000´
通过渐进逼近方法调节,即:先调望远镜使偏上的3a下降a,然后调载物台使上下对称的2a回到正确位置。
(3)载物平台下边有三个调节螺丝用来调节其倾斜度,为了在实验中便于调节,对于平面镜和三棱镜应分别如何放置(画图说明)?
(4)在测角时某个游标读数第一次为34356',第二次为3328',游标经过圆盘零点和不经过圆盘零点时所转过的角度分别是多少?
折射率只与质料及光源有关。当光源不变、质料变化,其折射率改变。当折射率变大(或变小),最小偏向角随之变大(或变小)。
本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点说明:
1、测量角度的不确定度计算,由于测量次数较少,不再考虑A类不确定度贡献,只考虑B类分量。
2、当计算的不确定度小于仪器误差限时,以仪器误差限表示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小。
(2)调整望远镜光轴与仪器主轴垂直。
在望远镜中已经看到从平面镜的一个平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像,现在把平台(连同平面镜)转过180,从它的另一个平面找反射回来的十字像。如果两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像都与叉丝重合,则说明望远镜与仪器主轴垂直,这也是判断“垂直”的标准。这里所说的“重合”,是指十字像与叉丝的横线等高,即微微转动平台时,十字像恰好能沿着叉丝的横线走。
四、实验内容
1.分光仪的调节
调节时,首先应该进行目测粗调,使望远镜、平行光管大致垂直于仪器主轴,使载物平台下的三个调节螺丝支撑平台高度基本一致。
在粗调的基础上进行细调,调节时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1)使望远镜对无穷远聚焦。
调节望远镜的物镜(注意此时不能再调节目镜),使十字像清晰,并且要求像与叉丝二者间没有视差(轻轻晃动眼睛,看到的十字像与 叉丝无相对位移即无视差,否则说明有视差)。这时望远镜已聚焦于无穷远,即能够接收平行光。
一平面上(即如何判断有无视差)?
答:轻轻晃动头,使眼睛看到的十字像与叉丝无相对视差
(2)调节望远镜光轴与仪器主轴的垂直关系时,两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像都偏上(或都偏下);B一面偏上、一面偏下,分别应如何调节?如果一面偏上3a,另一面则偏下a,这时应如何调节,怎样迅速使两面反射的像都与叉丝重合?
答:都偏上(或下),说明望远镜与仪器主轴不垂直,而载物台与仪器主轴垂直。若像上下对称,说明望远镜正常而载物台倾斜。
∠A= 180- (1+2)
=11
2. 用平行光法(又叫反射法、分裂光束法)测量三棱镜顶角
平行光管射出的光束照射在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上。将望远镜转到一侧(如左边)的反射方向上观察,把望远镜叉丝对准狭缝像,此时读出两个窗口的方位角读数 与 ;再将望远镜转到另一侧,把叉丝对准狭缝像后读出 '和 ',则三棱镜的顶角为:
(3)调整平行光管,使其光轴与仪器主轴垂直并且能够发出平行光。
A.调整平行光管光轴与仪器主轴垂直。
调节平行光管下面的螺丝达到要求。
B.使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
改变狭缝与平行光管透镜间的距离(拉进拉出狭缝体),使望远镜中看到清晰的狭缝像,并且没有视差,这时平行光管即已能够发出平行光。
2. 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利用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自己证明,此处从略!
(2)用平行光法测量三棱镜顶角时,为什么应把顶角置于载物平台中心附近?试作图说明之。
原因:望远镜的中心轴与载物台的中心轴同为一轴,望远镜活动范围限制在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且只能接收平行光。因此,望远镜只能接收由中心o点发出的径向光线。其它光线不能接收。如图所示。
3、在计算折射率n的不确定度时,要将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角度表示化为弧度表示后,再代入传递公式中去计算。
(1)调节三棱镜:要求三棱镜的待测顶角A的两个侧面都与仪器主轴平行。
把三棱镜放在平台上,为了便于调节,应将棱镜三边分别垂直于平台下三个螺丝的连线。调节使反射回来的十字像与叉丝横线重合。
(2)用自准法测三棱镜顶角:按实验原理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3)用平行光法测三棱镜顶角:按实验原理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3.测定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