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论文: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探讨

合集下载

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它负责为医疗机构的各个科室提供所需的各类消毒用品和器械。

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是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在消毒供应室工作时,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防护服和口罩:由于消毒供应室与各类消毒物品和器械接触较多,容易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

因此,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合的防护服和口罩,以防止有害物质对皮肤和呼吸道的侵害。

2.戴手套:消毒供应室中,手部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部位之一。

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耐化学性手套,以防止有害物质对手部的损害。

3.佩戴护目镜或面罩:在处理病原微生物或有害物质时,容易飞溅到工作人员的面部。

因此,工作人员应佩戴护目镜或面罩,以保护眼部和面部免受外界的侵害。

4.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

二、安全操作措施安全操作是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保证个人安全和工作效果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操作措施:1.正确储存和使用消毒用品和器械:消毒供应室内储存着各类消毒用品和器械,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正确储存和使用。

避免混用不同种类的化学品,以免产生反应或产生有害物质。

2.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要求进行工作:对于各种消毒物品和器械的包装、储存、配送和回收过程,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注意身体姿势和力度:由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性质,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搬运、移动各类消毒物品和器械。

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物品搬运时,应注意身体姿势的正确性,避免因劳累或不正确的动作造成身体的损伤。

4.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消毒供应室中有各类设备,如洗消机、灭菌器等,工作人员需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疾病的肆虐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医院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肩负着医疗工作的重要任务,但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职业风险和危害。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自我防护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一、职业危害1. 化学物质危害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和清洁剂,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漂白水、酒精、醋酸等消毒剂中含有的氯气、醇类等物质对呼吸道和皮肤都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变。

在处理医疗废物、感染性器械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

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生物危害也是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体力劳动危害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需要长时间站立和搬运重物,尤其是在处理大量医疗废物时,体力劳动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长期的体力劳动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各种骨骼和肌肉问题,影响身体健康。

二、自我防护1.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应该正确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化学物质和病原体的接触。

尤其是在处理感染性器械和医疗废物时,更应该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受到感染的风险。

2.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应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危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定期的体检和健康监测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职业病症状,开展相应的康复治疗,保障身体健康。

3. 健康生活方式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之余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各种职业危害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

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

11 .. 2噪声 随 着 医疗水 平 的发 展 , 医院所 配备 的设 备 越来 越 多 , 力灭 菌器 、 风扇 等都 不 同程 度地 产生 噪 声 . 菌器 抽 压 排 灭
真 空 时 . 噪声 在 9 ~ 8d 其 0 9 B之 间 , 过我 国对 工业 区的噪 声 超 标准 , 长期 在 噪声环 境 中工 作 容 易 引起 疲 劳 、 躁 、 昏 、 烦 头 耳 鸣、 眠。 失 11 .- 3锐器 损伤 供应 室 每天 都要 同收 、 清洗 、 包装 锐 利器 械 ,
11物 理 因 素 .
次性 无纺 布 包裹 锐 利 部位 , 头处 理 后 套 硅胶 管 , 针 以防 刺伤 或 保 护器 械的完 好性 。 一旦 意外 刺 伤 , 即挤 出 I液 . 速用 立 n 迅 【
清 水或 肥 皂水 冲洗 , 05 用 . %碘 伏处 理 伤 1 报 感 染科 采 取预 3. 防措施 。
天接 触大量 回收的污染 器械 , 因职业 的特殊性 , 常暴露 于各种 现存 的或潜在 的危险 因素 中, 易造成 突发或慢 性职业 危害 。 因 此针对 供应室职业 危 害因素 , 做好 自我 防护 十分重要 , 现在将 供应 室护士职业危 害 因素 及防 护对策进行 分析 、 探讨
1常 见 的 危 害 因 素
化 学 阕素对 人 体造 成 的损 害是 隐性 的 , 通 过长 期 的 日 是 积 月累 由量变 到质 变 的转化 , 对人体 形 成危 害 。 因此 . 应室 供 人员 必须 掌握 常用 消毒 剂 的效 能 。 化性 质 。 制浓 度 、 量 理 配 剂 及进 入人 体 的途径 , 配置 消 毒剂 时 , 防 护要 求 着装 , 在 按 严格 遵 守 操 作规 程 , 取放 物 品 时要 及 时 加盖 , 防止 消 毒液 溅 到皮 肤 黏 膜及 眼睛上 , 并避 免 消毒液 挥发 对人 体造 成危 害 。

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和防护

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和防护

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和防护消毒供应室(CSSD)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对医疗器械和供应品进行消毒、灭菌和贮存。

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大量感染性物品,因此面临着职业暴露的风险。

本文将重点讨论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

一、职业暴露的危害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士面临着多种职业暴露的危害。

接触感染性物品和污染的器械会增加被感染的风险。

长期暴露于化学消毒剂和放射性灭菌设备也可能导致呼吸道、皮肤和眼睛等部位的损伤。

处理大量的医疗器械也容易导致创伤性损伤,如刺伤和割伤等。

二、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护士在工作时应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等。

口罩可以阻挡空气中的微粒物质,护目镜可以避免眼睛被化学物质溅到,手套和防护服可以减少皮肤直接接触感染源。

2. 操作规程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剂、正确灭菌器具的操作方法和正确清洁工作区域的方法等。

也要定期进行操作规程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感染控制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士要时刻保持清洁和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器械和设备等。

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应急处置面对意外的职业暴露,消毒供应室护士要知道如何应对,包括紧急处理创伤性损伤和感染源暴露等。

相关的急救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也需要进行培训和指导。

5. 身体健康监测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要重点检查与职业暴露相关的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等部位的检查。

6. 心理健康支持由于长期接触感染性物品可能会给护士造成心理负担,因此医院应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帮助护士处理压力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摘要】目的分析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防护措施。

方法从生物、物理、化学、人体及主观因素五方面进行分析职业危害。

结果供应室存在很多的职业危害因素,工作环境及防护意识有待完善和提高。

结论加强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并做好日常防护、减少或消除供应室的职业危害因素是防止发生职业危害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供应室职业危害防护医院消毒供应室是一个特殊科室,负责全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储存的场所,供应全院各科使用的各种诊疗包、敷料包及一次性灭菌物品等。

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每天都要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各种化学消毒剂、高温、潮湿、噪音等,均对工作人员造成各种危害,因此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是保护自身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1 职业危害因素1.1生物因素有资料表明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或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被病源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必然会高于其他人员[1]。

而供应室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到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在进行拆包、清点、拆卸、投放和擦洗时,容易被锐利器械刺伤。

工作中还会被溅出的污染物污染,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管道所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也会吸入呼吸道。

有的临床医护人员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没有及时进行初步清洗消毒处理,这样就直接危害到回收清洗工作人员的健康。

1.2物理因素1.2.1环境因素清洗间潮湿,特别是冬天,没有热水清洗器械,处于寒冷状态,长时间会容易患感冒、冻疮等。

高温、噪音的长期影响会导致血压升高、焦躁、易怒、食欲不振、耳鸣、大脑反应及注意力下降等;高压灭菌器及高温烘干机对皮肤的烫伤;紫外线照射到人的眼、皮肤,会引起电光性眼炎、灼伤、红斑、皮肤过敏。

1.2.2粉尘因素工作人员在制作各种敷料、棉球和包装各种治疗包时包布所产生的棉尘,会粘附在眼结膜和吸入,影响视力及损害呼吸道。

1.2.3机械性损伤在回收清洗锐利器械时,不小心会被刺伤,而刺伤引起的感染机率是最大的,有研究资料证实锐器伤后发生感染的机率可达25%~30%[1]。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提出防护对策。

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

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重视供应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增强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结论: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加强職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标签: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职业防护对策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枢纽,其工作质量是保障医护工作质量的前提所在。

其工作人员每天担负着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任务,工作强度大,污染机会多,操作中特别容易遭受病原菌的侵袭。

因此,加强供应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显得十分重要。

现结合我院实际,就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物理因素消毒供应中心各种仪器设备如压力灭菌器、全自动清洗机、排风扇、电热鼓风干燥箱、真空泵等,在工作中产生的噪声污染超过WHO规定的医院环境的噪声标准极限值,噪声有可能>100 dB,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声污染可损伤体内的听觉器官,引起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

压力锅灭菌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致使供应室内高温高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此环境中势必影响身体健康。

高温高压的蒸汽锅温度高达134℃,在开启设备舱门卸载物品时如操作不当易致烫伤发生。

紫外线空气消毒与灯管强度检测时,可使人体皮肤及眼睛受到损害,导致皮肤红斑、角膜炎、结膜炎等。

1.2化学因素临床使用后的大量污染物品在供应室内需先进行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目前我院使用最多的是含氯消毒剂,广泛用于污染器械的初步处理及地面、物体表面等的消毒。

此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

消毒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消毒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浅谈消毒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医院供应室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洁、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甚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1]。

供应室工作人员由护理人员、消毒员、技术工人三部分组成,其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危机意识及预见差错事故发生的能力[2]。

护士在处理这些回收物品时面临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消毒供应室护士提高安全意识及掌握各种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1 职业危害因素1. 1 环境因素热力灭菌法在使用过程中散发出的热力使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对健康造成影响;每日把各科室回收来的布类、器械等物品统一在回收间再分类、整理清点,造成回收环境的污染,尤其是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尿液、脓液、唾液、引流液的致病菌可扩散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造成回收间的环境及空气污染;制作各种敷料等纤维粉尘到处飞扬,极易吸入呼吸道,长期刺激呼吸道,损坏呼吸系统的功能;另外,供应室存在各种噪声污染源,如高压蒸汽灭菌器工作室发出的噪声,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造成听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损伤。

1. 2 针刺伤及刀割伤在污染物品回收、清洗、包装过程中被针头、刀片、剪子等锐器刺伤,而针头是对医务人员伤害最多、最深的锐器。

经血液传播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疟疾等,特别是hbv传染性更强。

1. 3 烫伤在高压灭菌后取包时经常有被烫伤的危险,在擦洗消毒锅内室时头部容易烫伤。

全自动清洗机高温水清洗后取物容易烫伤。

1. 4 化学因素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经常接触此类化学物品会引起眼结膜烧伤、呼吸道炎症、喉头水肿和痉挛、化学性气管炎或肺炎和皮肤损害等;干热灭菌凡士林、石蜡油时散发的气味非常刺鼻,长期吸入会导致呼吸道损害甚至致癌;由于工作需要,消毒人员会长期接触手套、胶布、止血带等含有乳胶成分的物品,这些成分可引发多种皮肤疾病,严重损害消毒人员的身体健康。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一、职业危害分析1.1 接触有毒物质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会接触到有毒的消毒剂、清洁剂、药品等物质,长时间接触会对呼吸系统、皮肤、眼睛等身体部位造成伤害,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1.2 感染病原体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内最容易感染病原体的场所之一,工作人员接触到的物品和设备都潜藏着各种病菌和病毒。

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正确的防护措施,就很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导致职业病。

1.3 身体不适消毒供应室工作环境尘土较多,噪音也较大,同时由于工作强度较大,工作人员容易出现疲劳感,不适感和压力,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二、防护措施2.1 健康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让员工了解职业危害及其对身体的影响,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2.2 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面罩、手套、防护鞋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到有毒物质和病原体。

2.3 安全操作对消毒剂进行专业的操作,保证消毒剂不会产生过剩、泄漏现象,保证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

2.4 心理指导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心理压力也较大,需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及时提供心理指导和支持。

三、个人保健3.1 饮食调理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应该保持饮食的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强身体免疫力。

3.2 锻炼身体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身体素质,健康地度过工作每一天。

3.3 规律作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心理能力。

四、结语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对于医疗工作的顺畅进行至关重要,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应该充分了解职业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身身体和心理健康。

同时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障自己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论文: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
业防护探讨
【摘要】医院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医疗器械、管道等重复使用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包装和灭菌工作,是最大的医疗污染集中地。

消毒供应室人员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各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职业危害因素。

因此,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既保护了自身健康,也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1消毒供应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粉尘制作各种敷料、棉球及折叠布类物品时,其棉絮纤维、粉尘极易被吸入呼吸道,长期刺激呼吸道可能损害呼吸系统功能,甚至形成矽肺。

1.1.2 高温伤害高压蒸汽灭菌器、煮沸消毒机等机器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等均可对工作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1.1.3 噪音消毒供应室的灭菌器、超声清洗机、空气压缩机、换气扇等在使用过程中均可产生噪音,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易导致听觉迟钝、头晕、耳鸣、失眠等不适症状。

1.1.4 扭伤、跌伤、腰痛消毒供应室由于体力劳动较多,在推较重的运物车、搬运物品时姿势不正确,极易造成扭伤、跌伤、腰骶部疼痛等损害。

1.2 生物因素
1.2.1 锐器损伤在进行污物回收、分类时,直接用于接触锐利器械如针、刀片、剪刀等刺伤皮肤,病原微生物就可能通过受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危害健康。

1.2.2 微生物气溶胶污染消毒供应室人员在回收、分类污染物品时,患者的血液、体液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有可能扩散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

在手工刷洗器械时未在液面下进行,均可产生气溶胶。

使用高压水枪时操作不当,液体喷溅入眼,均可引起皮炎、眼睛及呼吸道刺激。

1.2.3 化学因素:工作中使用的一些化学消毒剂,常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和刺激性,在配制使用过程中,如防护不当,会灼伤皮肤及造成呼吸道不适。

2 防护对策
2.1 加强培训、督导工作: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消毒隔离技术》等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充分认识到接触污染物品的危害性,自觉采取各种防护措施。

2.2 物理因素的防护消毒间应有排风、降温设施,消毒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灭菌器定期维护、保养,卸载无菌物品时穿长袖工作服,戴隔热手套、防止烫伤。

有条件者可安装消音设施。

制作敷料、棉球等物品时,应戴圆帽、口罩,
减少粉尘微粒的损害。

搬运重物时,量力而行,使用正确、省力的姿势,尽量减少疲劳与损伤的发生。

2.3生物因素的防护严格执行各班操作规程,按要求佩戴口罩、帽子、眼罩、手套、防水围裙、水鞋等防护用品。

尽量减少手工清洗,刷洗器械时在水面下进行,尽量减少或阻止气溶胶的吸入。

如果手或身体其它部位被血液、体液污染时,严格按“六步洗手法”用肥皂、流动水冲洗。

工作人员皮肤有破损时,操作时可戴双层手套。

一旦发生针刺伤,先脱去手套,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在流动水下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后包扎,必要时接种免疫球蛋白,并上报医院感染办,定期跟踪检查。

2.4 化学性因素的防护配制化学消毒剂时,戴手套、口罩、防护眼罩、围裙等防护用品,掌握正确的配制和使用方法,操作时动作轻柔,防止消毒液飞溅。

容器加盖,防止挥发。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感染重点控制部门,只有掌握并坚持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才能在安全、便捷的环境中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5415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规范(1)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4):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