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概况_王丽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 第2期 2009 年 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No. 2
Feb .,200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现将近10年来中成药对糖周病的应用综述如下。
1 丹红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是中药丹参和红花的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等药理作用。
王文雄[1]选择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0.9%NS 250 mL中静滴,每天1次。
对照组维生素B1注射液0.1 mg肌注,每天1次;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肌注,每天1次,均连用4周。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对照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改善,但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 葛根素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增加神经血流量,抑制蛋白非酶性糖化,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等药理作用。
林甲宜等[2]对治疗组66例DPN患者用葛根素注射液500mg加入0.9%NS 250mL中静滴,每天1次。
对照组22例用甲钴胺500μg口服,每天3次;同时予维生素B1100mg和维生素B6100mg肌注,每天1次。
两组均治疗60天。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39%,对照组总有效率58.10%,两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下降(P<0.01);血流变学有明显改善,红细胞山梨醇有明显下降(P<0.01 );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
黄庆仪等[3]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DPN患者37例,与山莨菪碱对照。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8%,对照组6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改善。
3 参麦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可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防止血管变性,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和恢复DPN的功能。
国内学者临床观察证实参麦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确切疗效[4]。
黄萍[5]对56例DPN患者用参麦注射液l00mL加0.9%NS 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药14天后停药5天,再继续用药14天后停药。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周围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
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改善率达8%左右,周围神经功能测定改变显著(P<0.05)。
4 灯盏细辛注射液
灯盏细辛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酮、野黄芩苷、灯盏花乙素。
黄酮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组织等作用;灯盏花乙素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红细胞变形性,提高红细胞的滤过率,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血黏度。
尹冰等[6]对46例 DPN患者用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加入0.9%NS 250mL中(或5%GS250mL+胰岛素3u中),日1次静点,15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结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腱反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显著,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变化,P<0.05。
5 血塞通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三七总皂苷,其有效成分为黄酮苷等。
药理作用表明其能防止血小板聚集,显著降低血黏度,具有抗血栓和抗凝作用,并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血管扩张,增加缺血组织的血流量,从而达到营养神经、消除症状的目的。
聂立红等[7]通过对近年全国各地报道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DPN的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其能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其疗效优于目前常用药物(P<0.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6 川芎嗪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有典型的Ca2+拮抗剂的特性,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解聚,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抗氧化等作用。
樊东方
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概况
王丽娟1,余江毅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摘 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使糖尿病患者致残的最常见原因,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临床上尚无特异性药物及疗法。
而从祖国传统医药中提取出来的诸多中成药制剂对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选择近10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确实有效的中成药制剂,对其进展与疗效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成药;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2- 0080- 02
收稿日期:2008-09-11
作者简介:王丽娟(1981-),女,湖北鄂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80
11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等[8]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川芎嗪组80例,后者又分为大剂量组40例和小剂量组40例。
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川芎嗪大剂量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280~400mg于0.9%NS 500mL 中缓慢静滴,每天1次,2周为1疗程。
小剂量组剂量则减半,用法和疗程同大剂量组,对照组则上述常规治疗7周。
各疗程间隔3~4天,治疗3个疗程。
结果:小剂量组总有效率80.0%;大剂量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45.0%。
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
各组治疗前后微循环障碍和血流变学异常都有改善,但川芎嗪大剂量组更加显著(P<0.01 )。
7 银杏叶注射液
银杏叶注射液成分主要是银杏黄酮苷和银杏苦内酯,前者能扩张血管,保护、修复、刺激脆弱变性的血管,抑制血管壁增生、增厚,并使硬化的血管恢复弹性,恢复血管及血液的畅通。
后者具有强大抗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的功能,并通过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降低血液黏度,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变血液流变学,从而维护血管的正常通透性,改善微循环。
辛月颖[9]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DPN 30例,并与口服甲钴胺片者对照。
结果:治疗组膝、跟腱反射有不同程度改善者为60.0%,对照组较前改善者仅为13.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佳(P<0.05)。
8 刺五加注射液
刺五加注射液能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栓塞,改善血液流变作用,还能清除自由基和超阳离子,显著提高人体超氧歧化酶水平。
吴安瑜等[10]对66例D PN患者应用刺五加注射液60mL加入0.9%NS 250mL中静滴,每天1次;对照组36例给予辅酶A 100U和ATP20mg 加入0.9%NS 250mL中静滴,每天1次。
两组均治疗2周。
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9 丹参粉针剂
丹参粉针剂可舒张末梢血管,改善周围组织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黏度,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黏附,增加组织对缺氧环境的耐力,清除氧自由基,促进损伤细胞的恢复,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抑制间质细胞膜活,干预细胞内信号转导等作用。
此外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
吴标良等[11]将88例D 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丹参粉针剂0.8 g加0.9%NS静滴,每日1次,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用前列地尔100μg加0.9%NS静滴,每日1次,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
14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共治疗2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0 红花注射液
陈发胜等[12]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周病80例,
与山莨菪碱治疗的20例作对照,结果显效率治疗组61.25%,对照组20. 00% (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82.50%,对照组45.00%(P<0.01);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P<0.01),6-酮-前列环素F1α有明显改善(P<0.05),内皮素、血栓素有明显下降(P<0.05)。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11 碟脉灵注射液
碟脉灵注射液含腺苷和异黄酮等成分,其药理作用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解聚,增加纤溶酶活性,增加血栓溶解等,还有扩张滋养神经血管的血流量、保证充分的滋养作用,为神经的修复提供了一个基础条件。
刘经森等[13]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用维生素B12500μg肌注,每日1次。
治疗组用碟脉灵,参麦注射液各20mL,分别入0.9%NS 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均3周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对照组总有效率50%,两组总有效率经χ2=4.59,P<0.05。
12 通络糖泰
通络糖泰是由水蛭、白芥子、冰片、延胡索等加工制成的颗粒剂,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作用。
衡先培等[14]用通络糖泰每次4g,每天3次,治疗DPN患者64例;并以65例DPN患者给予达美康每天80~160mg,肌醇每次1g,每天3次作对照组。
两组疗程均2个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8%,对照组总有效率33.8%,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振动觉等方面的改善和空腹血糖降低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
参考文献
[ 1 ] 王文雄.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J ] .河南 中医,2007,27 ( 9 ):77-78.
[ 2 ] 林甲宜,戴伦,徐绪桂.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观察[ J ] .中国糖志,2000,8 ( 5 ):269.
[ 3 ] 黄庆仪,徐进华.葛根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J ]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 ( 5 ):387-388.
[ 4 ] 薛红丽,王文健,陈剑秋,等.参麦活血饮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 经和红细胞山梨醇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 .中华内分泌代 谢杂志,2002,18 ( 6 ):484.
[ 5 ] 黄萍,何明坤,苏常春,等.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的临床研究[ J ]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 ( 3 ):152-153. [ 6 ] 尹冰,都群.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6例 [ J ]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 ( 1 ):85-86.
[ 7 ] 聂立红,蒋亚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 的Meta分析[ J ] .疾病控制杂志,2007,11 ( 4 ):402-403.
[ 8 ] 樊东方,翁孝刚,窦敬芳,等.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的临床观察[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 ( 9 ):550. [ 9 ] 辛月颖.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分析[ J ]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 ( 3 ):270-271.
[ 10 ] 吴安瑜,郭殿武,王丽霞,等.刺五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66 例疗效观察[ J ] .临床荟萃,1997,12 ( 7 ):300.
[ 11 ] 吴标良,王民登. 丹参粉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 效观察[ J ] .右江医学,2007,35 ( 5 ):513-514.
[ 12 ] 陈发胜,孙丰雷,魏爱生,等.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探讨[ J ] .中西医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 ( 8 ): 456-458.
[ 13 ] 刘经森,于雯卿,王莉,等.碟脉灵加参麦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疗效观察[ J ]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
( 17 ):1471.
[ 14 ] 衡先培,周国英,张发荣,等.通络糖泰治疗2糖尿病周围神经 病变64例[ J ] .中成药,2000,22 ( 2 ):14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