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拆除工程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脚手架拆除安全管理规定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2、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专项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3、应由工区工程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4、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5、拆除脚手架应由上而下进行,先搭后拆,后搭先拆;安全网→踢脚杆→防护栏杆→剪刀撑→脚手片→搁栅杆→连墙杆→大横杆→小横杆→立杆,自上而下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准上、下同时作业拆除。
拆除立杆时,应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件,纵向水平杆及剪刀撑先拆中间扣件,后拆两端扣件。
6、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7、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8、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9、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10、拆除脚手架时应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拆除前应对电线、机具等采取隔离措施,拆下的材料应用滑轮下运,禁止往下抛掷任何材料;拆除的各种材料应随时运到指定的地点,分类堆放,当天拆除的各种材料应当天清理干净,集中回收,堆放整齐。
11、在拆除过程中,不许中途换人,防止盲目乱拆,心中无数。
脚手架的搭设或拆除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上架操作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
12、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2)连墙件。
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3)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4)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脚手架搭拆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脚手架搭拆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主要是为了保障施工人员在进行脚手架搭建和拆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规定:
1. 负责人员:脚手架搭建和拆除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的专业人员负责。
2. 施工计划:在进行脚手架搭建和拆除作业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并按照施工计划进行作业。
3. 安全设施:搭建和拆除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帽、防滑鞋、安全绳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4. 环境检查:在搭建和拆除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查,排除危险因素,如电线、管道等。
5. 搭建和拆除作业流程: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作业,不得随意变更或省略环节。
6. 小组作业:搭建和拆除作业应由团队合作完成,确保作业过程中有人进行监护和辅助。
7. 安全技术措施: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等。
8. 安全培训:所有参与搭建和拆除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9. 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确保作业按照规定进行。
10.记录和报告:施工单位应对搭建和拆除作业进行记录和报告,及时汇报作业进展和安全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脚手架搭建和拆除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具体还需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项目要求进行制定。
钢管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钢管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交底001 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分项工程工种一、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纪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二、脚手架拆除应按专项方案施工,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并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脚手架专项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三、拆除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在脚手架下方继续组织施工。
地面监护人员必须履行职责,高层建筑脚手架拆除应配备良好的通信装置。
四、仔细检查吊运机械包括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吊运机械不允许搭设在脚手架上,应单独设置。
五、夜间实施拆除作业,应具备良好的照明设备。
六、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严格按高处作业规定执行和遵守安全纪律、拆除工艺要求。
七、建筑物内所有窗户必须关闭锁好,不允许向外开启或向外伸挑物件。
八、临街拆除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九、拆除人员进入岗位后,先进行检查,加固松动部位,应先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所有清理物应安全输送至地面,严禁高处抛掷。
十、脚手架的拆除作业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架体的拆除应从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2) 同层杆件和构配件必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拆除;剪刀撑、斜撑杆等加固杆件必须在拆卸至该杆件所在部位时再拆除;(3) 作业脚手架连墙件必须随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架体。
拆除作业过程中,当架体的自由端高度超过2个步距时,必须采取临时拉结措施。
十一、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十二、所有剪刀撑、防护栏杆、登高措施必须随脚手架步层拆除同步进行下降。
不准先行拆除。
十三、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十四、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 (约6.5m) 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十五、当单、双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和安全技术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和安全技术要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支撑结构,具有载重能力、易安装、灵活、结构简单等优点。
然而,由于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涉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因此,对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和安全技术要求的掌握是建筑工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成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扣件、水平杆、竖直杆、斜杆等主要构成部分组成。
其中,钢管是承担载荷的主要部分,扣件则主要用于连接并固定各种杆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要求方案设计在进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前,必须设计出合理的方案,明确脚手架的搭设位置、高度、承重量等要素,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
为了确保脚手架的安全,施工方案必须遵循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材料准备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统一采购,保证材料质量的一致性。
现场搭设1.现场必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脚手架的结构安全性。
2.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拦挡围栏、阻挡绳等设施,并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技术指导。
3.确保脚手架承重能力符合设计要求,且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验收合格。
4.禁止在脚手架上拆卸或改变结构。
5.脚手架搭设必须平稳,垂直度、水平度、张力等要满足国家规定经验值。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技术要求搭设人员的素质要求1.搭设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建筑业安全技术操作证和劳动防护用品合格证。
2.熟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组成结构和搭设工艺。
3.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能遵守施工方案及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日常维护1.每天进行检查,确保脚手架的网格、扣件和钢管的连接处状态良好,不得出现脱落、脆化、变形、裂纹等损伤。
2.当扣件鬼环等松动或有损坏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3.状况危险性较大的脚手架部分,应立即进行加固或拆除,不能让其长期存在。
日常使用1.脚手架上不得进行超额载荷和乱堆乱放杂物等操作。
2.禁止在脚手架上进行火源作业、钻孔、切割等危险操作。
脚手架拆除安全措施

脚手架拆除安全措施摘要:本文介绍了脚手架拆除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在脚手架拆除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脚手架结构检查、工人培训、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拆除顺序和步骤、以及减少拆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
伴随着建筑工程的进行,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是不可避免的环节之一。
脚手架拆除工作的不慎操作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因此,在进行脚手架拆除工作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并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首先,在开始拆除脚手架之前,必须对脚手架结构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应包括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扣件、连接件的完好性以及脚手架的各个部分是否锁紧。
如果发现任何损坏或不合格的部分,应立即予以修复或更换。
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脚手架结构的完整性直接关系着工人在拆除过程中的安全。
其次,所有参与脚手架拆除工作的工人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并熟悉脚手架拆除的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工人应该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扳手、锤子等,并了解哪些部分是易损坏的,以及在拆除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部分。
第三,所有参与脚手架拆除工作的工人都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工作手套、防滑鞋等。
这些装备将为工人提供必要的保护,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此外,工人还应确保自己的工作区域清洁整齐,以减少绊倒或滑倒的风险。
在开始拆除脚手架时,必须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步骤进行。
首先,从顶部开始逐层拆除,并确保在拆除过程中有足够的支撑或悬挂设备,以防止脚手架结构坍塌。
然后,逐一拆除脚手架的水平框架和竖向杆件,并及时清理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材料和垃圾。
在脚手架拆除过程中,还必须预防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例如,工人在拆卸过程中应互相合作,并保持有效的沟通,以避免碰撞和其他危险。
此外,拆除工作应在天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以减少风力等天气因素对工作安全的影响。
总之,在进行脚手架拆除工作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脚手架结构必须经过全面检查,。
建筑施工现场钢管扣件安全管理规定

建筑施工现场钢管扣件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加强本市建筑施工钢管、扣件等构配件的规范管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装饰装修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非交通类)工程施工项目。
第三条(管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负责本市钢管扣件安全管理工作。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以下简称:市安质监总站)负责日常监管具体实施工作。
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其行政区域内钢管扣件的安全管理工作,区(县)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监督工作。
上海市建筑五金门窗行业协会负责行业自律、配合监管部门,组织开展行业培训和诚信管理。
第四条(诚信管理)本市建立钢管扣件电子诚信档案,记录钢管扣件供应、施工使用、监理和检测等单位的管理行为,以及钢管扣件产品检查、验收、检测、监督等信息。
诚信信息将向社会公布。
鼓励企业对所提供的产品采用标识管理。
鼓励企业实施防护、模板、脚手架施工及其材料提供一体化。
第五条(信息管理)本市建筑施工的钢管扣件实施信息系统辅助管理。
钢管扣件供应、施工、使用、监理和检测等相关单位应将工地钢管、扣件管理的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建筑建材业钢管扣件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
钢管、扣件管理系统操作规定由市安质监总站另行发文。
第六条(钢管标准)本市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钢管壁厚,采取分类管理,分区域推进的原则:一、在建工程用于材料堆放分隔或防护栏杆的钢管壁厚应不小于2.75mm;二、在建工程用于施工现场模板等扣件式钢管支撑承重支架的钢管壁厚应不小于3.00mm,且应与方案计算参数一致;三、在建工程用于施工现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钢管壁厚应不小于3.24mm;自发文之日起,内环线以内的工程按上述要求执行;内环至外环线以内的建设工程于2016年9月30日之后按上述要求执行;外环线以外建设工程可过渡到2016 年12 月31 日之后按上述要求执行。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7
方案编制人
实施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 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其中,其中机械安 装拆卸工程、深基坑工程、附着式脚手架 等专业工程实施分包的,其专项方案可有 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8
方案的编制方法及要求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 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超过一定规模 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 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2、单排落地式脚手架不适用的情况; (1)墙体厚度≤180mm。 (2)建筑物高度超过24m。 (3)砌筑砂浆强度等级≤M1.0的砖墙。 (4)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19
(a)双排脚手架;
(b)单排脚手架
1―横向水平杆;2―纵向水平杆;3―立杆
20
落地式脚手架
21
3、材质要求 (1)钢管:一般采用ф 48.3mm×3.6mm的焊接钢管(或
2
3
建质[2009]87号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
• 本办法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以下简称“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 建、装修和拆除等建筑安全生产活动及安全管 理。
4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原《关于印发<建 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 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通知》(建质 [2004]213号)中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 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废止。
11
规定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50m的依据: 1 根据国内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及对国内脚手架的
调查,立杆采 用单管的落地脚手架一般在50m 以下。当需要的搭设高度大于50m时,一般都比 较慎重地采用了加强措施,如采用双管立杆、分 段卸荷、分段搭设等方法。国内在脚手架的分段 搭设、分段卸荷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可靠、行之 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一章绪论1.1 目的及依据为保证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施工,规范其使用,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钢管脚手架安装使用及验收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及拆除,施工现场必须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牢固性。
1.3 术语解释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钢板及各种螺栓、铆钉、扣件等零部件组成的脚手架。
2. 扣件:用于连接钢管与钢板,以及钢管与钢管之间的零部件。
3. 绑扎:指用钢丝绳或钢筋将脚手架的各个部分牢固地绑扎在一起。
4. 固定:指用插销、螺栓等零部件将脚手架的各个部分固定住,使其稳定牢固。
第二章设计规范2.1 设计要求1. 脚手架应根据承载荷载的大小和建筑物的高度、重量、形式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 设计应符合《建筑工程脚手架设计规范》GB 50018的要求。
3.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防倾覆、防护措施等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
4. 脚手架的设计应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尽可能确保其安全可靠、实用经济。
2.2 构造要求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应合理、清晰、简单、牢固、方便于拆卸。
2. 脚手架构造应考虑立杆、横杆、支撑、连接件等各个部分的力学特性,合理设计。
3. 脚手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立杆间距、架板间距等距离的设置要盖满标准要求,并加强固定保证脚手架稳定。
2.3 材料要求1. 脚手架的材料应购买合格的产品,并应有所产地证明和检测报告证明。
2. 脚手架钢管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8162-1999,GB/T 8163-1999,Gb 3087-1999等规定。
3. 脚手架扣件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5831-1995的规定。
4. 脚手架板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700等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拆除工程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制度大全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拆除工程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拆除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
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在脚手架下方继续施工。
地面监护人必须履行职责。
高层建筑脚手架拆除,应配备良好的通讯装置。
2.仔细检查...
1.拆除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
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在脚手架下方继续施工。
地面监护人必须履行职责。
高层建筑脚手架拆除,应配备良好的通讯装置。
2. 仔细检查吊运机械包括索具是否安全可靠。
吊运机械不准搭设在脚手架上,应另立设置。
3. 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停止进行脚手架的拆除。
夜间一般应停止拆除作业,除特殊情况并经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拆除。
拆除中应具备良好的照明设备,配备监护人员。
4.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严格按高处作业规定执行和遵守安全纪律,拆除工艺及方案要求。
5. 建筑内所有窗户必须关闭锁好,不允许向外开启或向外伸挑物件。
6. 拆除人员进入岗位后,先进行检查,加固松动部位,清除步层内留的材料、物件及垃圾块。
所有清理物应安全输送至地面,严禁高处抛掷。
7. 按搭设的反程序进行拆除,即密目安全网→踢脚板→防护栏杆→搁棚→斜拉杆→连墙杆→大横杆→小横杆→立杆。
8. 不允许分立面拆除或上、下二步同时拆除(踏步式)。
认真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9. 所有连墙杆、斜拉杆、隔离措施、登高措施必须随脚手架步层拆除同步进行下降。
不准先行拆除。
10. 所有杆件与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允许杆件附着扣件输送地面,或两杆同时拆下输送地面。
11. 所有垫铺笆拆除,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防止自里向外翻起后笆面垃圾物件直接从高处坠落伤人。
12. 脚手架内必须使用电焊气割工艺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特殊工种的要求和消防规定执行。
增派专职人员,配备料斗(桶),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
严禁无证动用焊割工具。
13. 当日完工后,应仔细检查岗位周围情况,如发现留有隐患的部位,应及时进行修复或继续完成至一个程序、一个部位的结束,方可撤离岗位。
14. 输送至地面的所有杆件、扣件等物件,应按类堆放整理。
稽查制度稽查队制度稽核制度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