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传统建筑风貌初探——以新华镇为例

合集下载

神农架国家公园 北纬31°的绿色奇迹

神农架国家公园 北纬31°的绿色奇迹

神农架国家公园北纬31°的绿色奇迹作者:来源:《绿色中国·B》2020年第08期在广袤的大地上,无数的绿色森林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多情而美丽。

森林里一个个涌动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勃勃生机,森林也仿佛人类生存的伞盖,遮盖住了许许多多的秘密。

在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的原始密林中,一个扑朔迷离的传说至今仍困扰着人们。

这里传说曾有人发现过野人。

这是一个谜,曾有人试图揭开这个谜团,但经过千百次的寻找也没有找到切实的答案。

神农架国家公园总面积1170平方公里。

园内山高谷深,溪流纵横,林木繁茂,一个人隐身其中,就像一只蝴蝶飞进了广阔的花丛,让欲寻之人只能望洋兴叹。

几十年的时间,几次大规模进山探寻都没有野人的结果。

但实际收获却是不少。

神农架的原始密林是大自然赐予人類的宝藏。

这里,各种珍奇的动植物资源争奇斗艳,展示着自己的风姿和美丽。

它们与姿态各异的奇石、蜿蜒流淌的溪流、珠串垂挂的瀑布等共同组成了大自然的合唱。

在森林中,不管是参天大树、奇花异草,还是飞舞的鸟类、跳跃的金丝猴,都传承着物种的基因、地球的密码。

走在其中,自然的天籁让人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家园。

对于数不尽的野生动物来说,湖北神农架的广袤森林是它们的乐园。

对于喜欢在森林里休闲探秘的人们,神农架的森林则是一片心灵的净土。

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位于北纬31°,中国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

这里是华中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分布区,是全球14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关键地区之一,拥有北半球保存最为完好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北亚热带山地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和北亚热带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是国宝级旗舰物种川金丝猴的重要分布区。

神农架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遗产地。

这里有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5种,川金丝猴、林麝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84种。

基于景观特征分析的神农架地质旅游问题研究

基于景观特征分析的神农架地质旅游问题研究

基于景观特征分析的神农架地质旅游问题研究
张华丽;张国庆
【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年(卷),期】2018(031)003
【摘要】在阐述地质景观特征和地质旅游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神农架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进行评估,分析神农架地质旅游景观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神农架地质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理念,策划出四条地质旅游专题线路.神农架地质景观旅游价值极高,在115个列入评估的地质景观中五级景点10个、四级景点41个、三级景点64个.神农架林区层面可分为地质旅游景观相对富集区和地质旅游景观相对稀疏区,在地质旅游景观相对富集区又可分为大九湖、神农顶、天燕、官门山、老君山五个地质旅游景观富集区并可进一步划分出地质旅游景观集聚区的核心区.
【总页数】7页(P49-54,59)
【作者】张华丽;张国庆
【作者单位】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2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1;F062.1
【相关文献】
1.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自然景观介绍英译——以神农架地质公园介绍英译为例 [J], 全莎沙
2.基于旅游者认知的地质公园市场营销——以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J], 胡炜霞;吴成基;陶盈科
3.地质旅游对地质公园生态文化培育作用机制初探--以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 高燕;李江风;梁滨;张浩;田秋菊
4.神农架及长江三峡地区地壳均衡异常特征分析及地质灾害预测 [J], 梁学堂
5.基于景观功能的山区旅游公路水土保持设计思路——以湖北神农架木鱼坪至兴山县昭君桥旅游公路为例 [J], 陈宗伟;张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农架的奇花异草(五篇模版)

神农架的奇花异草(五篇模版)

神农架的奇花异草(五篇模版)第一篇:神农架的奇花异草神农架的奇花异草被誉为“绿色宝库”、“物种基因库”神农架作为古老孑遗树种与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息繁衍地和庇护所,拥有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带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88%,有各种植物3700多种(菌类730多种,地衣190多种,蕨类290多种,裸子植物30多种,被子植物2430多种,加上苔藓类可达4000种以上),其中高等维管束植物2671种,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植物125种,药用植物1800多种,并罕见存在五个珍稀濒危植物群落,其中包括一个罕见的光叶珙桐群落、三个连香树群落和一个常绿阔叶林群落。

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的所有植物物种,具有世界性普遍意义和科学价值,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的奇花异草。

如果你要欣赏的话,不妨去神农架珍稀植物保护园一观。

神农架珍稀植物保护园位于神农架林区木鱼镇官门山,规划面积4000亩。

园区包括植物展示区、科普区、旅游配套设施等。

其中植物展示区由15个专类植物园(区)组成,分9个专类植物园、6个专类植物区,占地686亩。

现已建成的国际友谊园面积近2万平方米,已收集木本植物5147株、113科、234属、379种,包括神农架珍稀特有植物巴山松、小勾儿茶、金钱槭等10余种。

值得一提的是,神农架中药资源有2023种,其中药用植物1800种,药用动物213种,药用矿物及其他10种。

名贵药材有三七、天麻、贝母、金钗石斜和灵芝等。

草药有头顶一颗珠(延龄草)、江边一碗水(南方山荷叶)、文王一枝笔、七叶一枝花和长鞭红景天等。

属珍贵、稀有或濒危的植物药用资源有珙桐、厚朴、水青树、领春木、连香树,黄连、八角莲和延龄草等20多种。

七叶一只花在神农架海拔800米以上的山林中生长着一种美丽的奇花,它株高40厘米以上,一般生有七片叶子,顶部开黄花,人们称它七叶一只花。

七叶一只花植物名为多叶重楼,属延龄草科。

世界文化遗产神农架作文十篇

世界文化遗产神农架作文十篇

世界文化遗产神农架作文十篇世界文化遗产神农架作文一暑假里,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神农架游玩。

我们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路颠簸,最后终于到了我们所住的目的地。

第二天,我们去神农顶。

站在神农顶上俯视神农架,林海与云海奇诡变幻,时而碧波荡漾,时而云涛翻滚,真是人间仙境。

神农坛也是令人神往,那是给炎帝拜祭的地方。

一眼望去,就能看见山顶山矗立着一个带有牛角的大佛像。

它屹立在高高的山颠,连绵的群山围绕着它,朦胧、神秘,更衬托出佛像的威严。

听妈妈说,马上要去小龙潭了,那里还有金丝猴呢!我迫不急待地走进大门。

听!那边传来猴子”叽叽“的叫声,我跑过去,看见有好多金丝猴它们可爱极了,金灿灿的毛闪闪发光,圆圆的脸是黑中发绿,水汪汪的眼睛滴溜溜的转,鼻子很小,鼻梁是微微凸起,几乎看不到。

长长的尾巴甩在身后。

我把随身带的零食用手喂给小猴子吃,小猴子刚把爪子伸过来,一只大猴子猛得抢了过去一大口就吃了。

小猴子无可奈何。

看来动物也是以大欺小。

最后,我们来到香溪源。

一路走去,到处都是溪水潺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原以为只有书本中才有的好句子,没想到在这里看见了这种壮观的景象,倾泻而下的瀑布。

神农架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天然植物丰富,其中杉树较多,一棵棵粗壮挺拔,是宝贵的建筑材料。

游玩的时间真快,就要回家了。

那神奇又美丽的神农架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

世界文化遗产神农架作文二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4镇4乡和1个林业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8万人。

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远古时期,神农架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将其抬升为多级陆地,成为大巴山东延的余脉。

描写神农架的作文

描写神农架的作文

描写神农架的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描写神农架的作文描写神农架的作文(精选3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神农架林区传统乡村建筑热环境分析

神农架林区传统乡村建筑热环境分析

Research papers研究论文【摘要】神农架林区地处鄂西北地区,当地居民在长时间的居住经验下形成了一套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的建筑风貌。

通过对神农架林区传统民居进行数字化建模并进行建筑热环境分析,研究表明,现有传统民居寒冷季节自然通风与围护结构失热严重,在改善其热环境方面应首先从这两方面入手。

同时给出改进建议,对神农架林区传统乡村建筑的建筑风貌保护有着指导意义,对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神农架林区由于地理区位的优势,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合了多种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在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下,形成了一套具有当地特色传统建筑风貌。

建筑多为“一”字型排布或曲尺形排布的二层建筑,建筑不设围墙制造院落,通常在地势相对平缓地带背对着山体而布置。

传统乡村建筑以土坯墙、木结构为主,配以青瓦(参见图1)。

建筑整体采用自然通风环境,由于神农架地区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使用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对室内空气进行流通,对室内环境进行除湿和降温,从而使建筑热环境达到人体热舒适指标。

1 建筑热环境现状通过用Ecotect软件对神农架林区传统乡村建筑进行数字化建模,模拟出建筑在自然环境下全年的热环境现状。

现状设定分为建筑、人员和气候三个部分:建筑设定采用神农架地区传统乡村建筑为基础,使其数字化呈现;人员信息采用神农架地区标准的3口之家为基础;气候环境设定选用距离神农架最近且气候信息最为全面的宜昌气象站数据为气候环境基础。

1.1建筑参数设定:墙体:神农架地区传统民居普遍外墙形式为夯土墙,依据实际材质与厚度,设置墙体材质为夯实粘土,厚度400mm。

屋顶:小青瓦为弧形瓦,单片厚度一般为10-20mm,考虑到俯仰瓦片搭接与上下瓦片搭接均使厚度增加,故设置屋顶材质为50mm粘土瓦,25mm望板,75mm椽子。

首层楼板:首层地板一般用土夯实,再于其上铺建混凝土。

所以设置首层地板为1500mm夯土+ 100mm混凝土。

悬空楼板:传统民居二层及以上楼板均为木楼板,故设置楼板材质为20mm木铺面+ 200mm木梁+ 10mm石膏板吊顶。

神农架区情介绍

神农架区情介绍

神农架区情介绍1.0美丽神农架1.1历史沿革神农架地处中国湖北省西部,东接荆襄,西通巴蜀,北望武当,南依三峡,在地理位臵上有“南北分汉江,东西连巴楚”之称。

神农架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

1970年5月,国务院批准将房县、兴山、巴东的24个公社和2个药材场、1个农场划为神农架林区的行政区划,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省辖行政区。

1971年划归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72年3月复归省辖,1976年5月划归郧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83年8月又复归省辖。

1980年11月,省政府批准成立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撤销神农架林区革命委员会,1985年巴东代管的下谷坪、石磨、板桥河3乡移交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史大体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6年至1982年,属于开发期。

修路是主要建设方式,伐木是主要生产任务。

期间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木材300余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下降到64%,引起国际国内广泛关注。

第二阶段从1983年至1999年,属于探索期。

湖北省人大颁布实施《湖北省神农架自然资源保护条例》,成立了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开启了神农架保护与发展的探索之路。

第三阶段从2000年至2008年,属于转型期。

在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方针的指导下,全力打造“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和“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成功实现了由木头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转型。

第四阶段从2009年至今,属于裂变发展的孕育期。

目前已形成区内方便快捷的交通网、覆盖城乡的信息网,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培育了一批后劲十足的绿色产业,储备了一批支撑发展的后续项目,锻造了一支能干事的干部队伍。

经济发展正处于周期性的上升阶段。

1.2行政区划神农架林区辖区总面积3233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1.74%。

神农架林区房屋承重结构设计

神农架林区房屋承重结构设计

神农架林区房屋承重结构设计1、xx镇传统建筑风貌的形成xx镇位于神农架林区东南边陲xx市xx县,南临宜昌市兴山县,西依林区宋洛乡,北靠林区阳日镇。

xx镇辖区面积228.85平方公里,共有4300人。

镇区内地以高山深谷为主,山高水清,沟壑纵横,山坡陡峻,道路修建随山就势,交通较平原地区相对不便。

xx镇的气候环境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亚热带气候向温带气候过渡区域。

通常10月初至次年4月底较为寒冷,会出现冰霜及降雪天气。

降水量随海拔上升而伴随增大,年降水量约为800—2500mm,镇域范围内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占到了全年风向80%以上。

全年日照时数1858.3h[2],按照国家太阳能资源的分类属于四类地区。

xx镇在鄂西北地区交通因素明显,有川鄂古盐道贯穿xx镇,通过盐道的带动,使得殷商文化与秦汉文化的相结合,同时又融入巴蜀文化及荆楚文化,在不断的交融与汇集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其中《黑暗传》汇总记载了当地的民间歌谣及传说故事,构成了神农架民间文学的宝库,也是上个世纪以前的古老文化封存在神农架的有力见证。

当地居民深受传统观念、信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形成和保存了古老、淳朴的居住习惯和建筑风貌,建筑单体随山就势,且坡屋顶外檐挑出较大,传统民居以2层土木结构为主,屋顶铺设小灰瓦,二层有外挑木质结构平台,厕所及牲畜棚建于主体建筑周边,地势较平缓地区家族聚居建筑多沿河排布或沿路排布。

2、xx镇传统建筑风貌的特征2.1空间布局以“山体”为骨架,村落民居选址山体的向阳面依山而建,房前屋后近距离内有较为平整的土地方便耕种,牲畜棚在民居周边,方便喂养与管理。

主屋侧面大多建有配房,配房在使用功能上用做厨房及就餐场所。

厕所建于距离民居的远端,多与牲畜棚相邻。

民居门前有较平整场地,用于农闲聚会及晾晒谷物,也是生产生活常用场地。

(2)以“道路”为筋脉,村落布局根据山势以路相连接,相对平坦地区多以家族聚居的形式并排布局,在开阔地有以家族形式形成的围合式院落,院落中心有采光天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水 量 约 为8 0 0 -2 5 0 0mm.镇域 范 围 内主导 风 向 为东 南风 .占到 了全年 风 向8 0 %以上 。全 年 日照 时数 1 8 5 8 . 3 h 】 .按 照 国家 太 阳能 资源 的分类 属 于 四类地 区。
度 的 适 应 当地 的 自然 环 境 使 建 筑 的使 用 者 能 够 最 大 程 度 上 满
■ 臣 医 覆■ 神衣架;传统建筑; 新华镇
伴 随 着 国 家 经 济 的 发 展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人 们 对 具 有 地 方 特 色 的 传 统 文 化 的 认 知 程 度 与 保 护 意 识 也 相 应 提 面 积2 2 8 . 8 5 平 方 公里 .共 有4 3 0 0 人 。镇 区内地 以高 山深 谷 为主 , 山高 水清 ,沟 壑 纵 横 .山坡 陡 峻 ,道 路 修 建 随 山就 势 .交通 较 平
规 划 设 计
神 农 架 林 区传 统 建 筑 风 貌 初 探
以 新 华 镇 为 例
口 国家住 宅与居 住环境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刘旭晔
■ l 墨 j 一 位于神衣架林区 的新华镇存有体现当 地历史建筑风貌的古民 居建筑群,其建筑整 体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貌
保 存 完好 , 为 研 究神 衣 架林 区 传 统 建 筑 风 貌 提 供 了 良好 的 实 物 材 料 。 以 新 华 镇 的 古 民居 建 筑 群 为研 究对 象 ,从 空 间 格 局 、建 筑 风 貌 两 方 面研 究 分 析 新 华 镇 镇 建 筑 风 貌 的特 征 及 其 形 成 原 因 ,探 索 神 衣 架 林 区 建 筑 风 貌 发 展 演 变 的 时 代 特 色 ,提 炼 新 华 镇 传 统 建 筑 风 貌 特 征 的 相 关 元 素 , 对 发 掘 、 传 承 、 发展 具 有 地 域 特 色的 鄂 西 北 建 筑 具 有 积 极 意 义和 较 高的 参考价 值 。
1 、新 华 镇 传 统 建 筑 风 貌 的 形 成
势较 平 缓地 区家族 聚 居建 筑 多沿 河排 布或 沿 路排 布 。
2 、新 华 镇 传 统 建 筑 风 貌 的 特 征
2 . 1空 间布局
( 1)以 “ 山体 ”为 骨架 .村 落 民居 选址 山体 的向 阳面有 较 为 平 整 的土 地 方便 耕 种 .牲 畜棚 在 民 居 周边 .方 便 喂 养 与 管理 。主 屋侧 面 大 多 建 有配 房 ,配 房在 使 用 功 能 上 用做 厨 房 及就 餐场 所 。 厕所 建 于 距 离 民居 的 远端 ,多与 牲
神 农 架 林 区作 为 世 界 地质 公 园 .人 与 生 物 圈 自然 保 护 区 及世
界 遗 产 的 国 家级 自然 保 护 区 .地 处 鄂 西 北 地 区 .建 筑 为 典 型 的鄂 西 北 地 区 风 貌特 色 。新 华 镇 由 于开 发 较 晚 且 外来 人 口少 .使 得 新
成 了 具 有 当地 特 色 的 民俗 文 化 。 其 中 《 黑 暗 传》 ; E 总 记 载 了 当地
个 世 纪 以前 的古 老 文 化封 存 在 神 农架 的有 力 见证 。 当地 居 民深 受
传 统观 念 、信 仰 、 生产 方 式 和 生活 方式 的 影 响 .形 成 和保 存 了古
老 、淳 朴 的居 住 习惯 和建 筑 风 貌 .建筑 单体 随 山就 势 .且坡 屋 顶 外檐 挑 出较 大 .传 统 民 居 以2 层 土 木结 构 为主 +屋 顶铺 设 小 灰瓦 , 二 层 有外 挑 木 质 结 构平 台 .厕 所及 牲 畜 棚 建于 主 体 建 筑 周边 .地
的民 间歌 谣 及 传 说 故 事 ,构 成 了神 农架 民间 文学 的宝 库 .也 是 上
华 镇 部 分 民 居保 留有 原 始 建 筑风 貌 。历 史 上 新 华镇 也 是 古 盐 道 的 必 经 之 地 .文化 上 新 华 镇 民风淳 朴 .文 化 底 蕴深 厚 , 乡土 文 化规 矩 讲 究 且 保 留 比较 完 整 。 新 华 镇 的古 民居 具 有深 厚 的历 史 文 化 内 涵 .具 有 当地 建 筑风 貌 的典 型 性 及代 表性 ( 参见 图1 )。
高 .对 有 着地 方 特 色 的 建 筑 的 审 美 需 求 也 随 之 增 强 。 建 筑 风 貌 是 指 建 筑 的样 式 .建 筑 的 结 构 及 建 筑 的 施 工 工 艺 .并 且 具 有地
域 特 色 和 时代 特 色 的 建 筑 .同 时 能 反 映 出 建 筑 所 在 区 域 文 化 的 历 史 和 民俗 传 统 …。建 筑 风 貌 的 行 成 是 通 过 长 年 累 月 的 生 产 生 活 及 社 会 经 济 活 动 、文 化 活动 中 累 积 的 建 筑 经 验 总 结 而 来 .使 建 筑 本 身 能 够 最 大 可 能 的 满足 当 地 居 民 的 生 活 需 要 .同 时 最 大 限
畜棚 相邻 。 民居 门 前 有较 平 整 场地 .用 于 农 闲聚 会 及 晾 晒谷 物 . 也是 生 产 生活 常用 场地 。
原 地 区相 对 不 便 。 新 华镇 的气 候环 境 为 北 亚热 带 季 风 气候 ,是 亚 热 带 气 候 向温 带气 候 过 渡 区 域 。 通 常 1 0 月 初 至次 年 4 月 底 较 为寒 冷 .会 出现 冰 霜 及 降 雪 天气 。降 水量 随 海 拔 上升 而 伴 随 增大 .年
足 对 建 筑 舒 适 性 的需 求 。
新 华 镇 在 鄂 西 北 地 区交 通 因 素 明显 .有 川 鄂 古 盐 道 贯 穿 新 华 镇 .通 过 盐 道 的 带动 ,使 得 殷 商文 化 与 秦 汉文 化 的 相 结合 .同
时 又 融入 巴蜀 文 化 及 荆楚 文 化 .在 不断 的 交融 与 汇 集 的 过程 中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