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
浅谈新疆小城镇特色形象的营造

浅谈新疆小城镇特色形象的营造[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展开,新JJ~镇化正处于起飞阶段,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
笔者认为,小城镇建设必须加强理论指导和科学规划,避免急功近利、千镇一面的问题出现。
应营造出高品位、富有特色形象的小城镇。
[关键词]小城镇;景观;科学规划;特色形象0前言随着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展开,新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小城镇的发展也是其中的一注强心针。
城镇风貌设计与建设是城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疆的小城镇有着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特点,应表现出它鲜明、独特、优良的城镇形象,闪现出它区别于其他城镇的特有的魅力和光彩。
1对于小城镇特色形象的理解1.1小城镇的风貌小城镇的风貌是由城镇的“风”和“貌”组成。
所谓“风”,是指小城镇的文化传统和民俗民风,所谓“貌”,则是指小城镇的外在形象。
小城镇风貌是一座城镇的内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镇总体的特征和风格。
它是在城镇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将城镇的历史传统、城镇标志、经济支柱、文化底蕴、市民风范、生态环境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的形象。
1.2小城镇特色形象的分类1.2.1自然特色形象具体的自然环境是展现小城镇特色的基础。
每个小城镇都是处于特定的空间位置,它是区别于其他小城镇的天然条件。
充分利用不同的地理环境,有山用山,有水用水,营造建筑群体与不同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城市面貌的环境特色。
1.2.2人文特色形象每个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特定的历史过程决定的。
认真研究小城镇历史的沿革、地址变迁、文化古迹,分析历史文化遗产,有选择地对一定范围、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采取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保护,既保存小城镇的历史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又能激发市民对家园的热爱,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
1.2.3特色产业形象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往往以某种特色产业或区位优势为依托,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人口的积聚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日趋繁荣兴旺。
浅析小城镇特色塑造与规划——以从化市温泉镇荔浦温泉规划实践为例

第 9卷 第 3 期
李西等 :浅析小城镇 特色塑造与规划—— 以从化市 温泉镇荔 浦温泉规划实践为例
・1 5・ 2
建筑 零 星散 乱布 置 ,破 落不 堪 ;山下 的 岛和 山上 为军 区用 地 ,岛上建 筑形 态 和构 造保存 良好 ;山上 地势
高低 不 平 ,几家 宾 馆依 山而 建 ,几栋 将 军楼 建筑 形态 保存 完 好 ,但 已荒废 。许 世 友故 居年 久未 修 ,周边
②小 镇地 块功 能划分 不完 善 ,缺乏 文化功 能 ,公共设 施参 差 不齐 ,缺 乏统一 规划 ;③ 道路 原有 肌理 保存 完好 ,但 沿街 建筑 红线控 制不 规范 ,导致 建筑 跨越 红线 建设 的现 象屡 见不 鲜 ;④ 荔浦 温 泉的公 共设 施极 不完 善 ,整个 温泉 镇 的设 施 配套也 是极 度缺 乏 的。温 泉镇 的文化 氛 围是浓 厚 的 ,可 是其文 化功 能极 度缺 乏 ,文化 配套 设施 急需补 充 与完善 。
查和 正确 的解读 ,再 通过 对这 些资源 的 系统研 究 、整体策 划 和 区域 整合 ,突出小 城镇 的个性 与特 色 才能
形成 独具 风格 的小城 镇风 貌 ,才能使 城镇 在文 化 、资源 、经 济等各 方 面更具 竞争 力 。基 于此 ,笔者 以从
化市 温 泉镇荔浦 的规划设 计 为例 ,从构 建有特 色 的小城镇 形 象人 手 ,以空 间布 局为基 础 ,以规 划设 计 为
手段 ,对 小城 镇特 色塑造 与规 划进 行 了浅析 。
1 区 位 概 况
从 化市位 于广 东省 中部 ,广 州 市 东北 面 ;温 泉镇 在 从 化 市东 北 郊 ,东 邻 增 城 ,南 接 广 州 ,西 望 清 远 、韶 关 ,北 通 江西 ,距 广 州仅 7 k 。区 内交 通 发达 ,1 5国道 、省 道 3 5线 贯穿 全 镇 ,距 京 珠 高 速 5i n 0 5 公路从 化 出 口仅 1 O多 公里 ,离广 州新 国 际机场 也只 有 3 0多公 里 。荔 浦 温 泉 在温 泉 镇 流溪 河 畔 的 西边 , 温泉西 路从 中穿 越 ,这 里 环境优 美 ,地热 资源非 常 丰富 ,是世 界上 除瑞 士 以外 仅有 的氡 温 泉 ;文化氛 嗣 浓厚 ,不 少 中央 、省 、市领 导 亲临 观察 ,文 人 墨 客游 览留 下佳 作 ;许 世 友故 居 和 猎 道保 存 完 好 ,2 o世 纪8 O年代 以前 由于独 特 的资源优 势 温 泉镇 一 度 成 为 旅 游 胜 地 。近 几年 随着 周 边 旅 游 业 的兴 起 与 发 展 , 竞争 过于 激烈 ,温泉 镇旅 游业 渐渐萧 条 。
特色小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城镇风貌保护规划探讨--------以云南大理洱源右所镇风貌保护为例

特色小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城镇风貌保护规划探讨 --------以云南大理洱源右所镇风貌保护为例李莹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特色小城镇的风貌特征面临严峻威胁:首先,新旧建筑混杂,地域建筑风貌逐步丧失。
新建工业建筑出现厂房大棚,住宅开始崇尚欧式异域风格,商业建筑风格不一,没有章法,整体风貌过于杂乱;同时地方对传统民族建筑的价值认知明显不足,保护与保留意识不强,传统老旧建筑残破不堪,年久失修,大多处于荒废。
其次,小镇的空间肌理开始向城市肌理转变,由以慢生活节奏为主的曲折街巷与分散化小型近人尺度的开敞空间,逐步向以强调高效,经济为主导的平直道路与集中化巨型公共空间转变,小镇的空间肌理韵味正逐步丢失。
再次,城镇建设空间缺少对农田与自然空间的协调统一,城镇风貌侵占性过强。
农田与自然景观是特色小城镇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过度重视城镇建设空间的发展,农田与自然区域处于相对被动,出现景观视线通廊不通透,农田风貌被遮挡,城镇风貌相对单一。
最后,传统文化的风貌特征正逐渐淡化。
快速城镇化催促着地域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变,也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商贸集市,民俗活动不适应新时期的城镇发展,开始淡出日常生活。
风貌是一个小城镇耐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小镇独有个性,稀有价值的充分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风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大理市右所镇为研究目标,剖析小镇风貌问题,讲解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保留传统风貌的方法。
关键词:风貌保护、城镇化、空间肌理、开敞空间、自然景观图:右所镇风貌景观1.2.云南大理右所镇风貌保护背景右所镇简介与发展背景右所镇位于大理市北洱源县内,距州府大理73公里,北距丽江120公里,香格里拉225公里,处于大理至丽江、大理至香格里拉旅游带中心位置。
其国土面积302.43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70%,坝区面积占30%。
全镇有耕地面积42500亩,实施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的有林面积106614亩。
小城镇街道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

小城镇街道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作者:王静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4期王静(正安县林业局园林绿化管理站,贵州正安563400)摘要:人的行为活动离不开道路,街道在城市功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充分满足人的社会属性需求,成为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空间,同时城镇中人际交往、交通运输及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街道的作用。
小城镇街道经过历史的沉淀慢慢形成,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逐渐形成了目前的空间形态,为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本文从不同角度,针对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地域特色营造展开了一系列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街道景观;地域特色;营造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当前俨然一派繁荣景象。
城镇街道作为城镇形象的一种外在体现,主要承担着交通运输及文化展示等多方面功能,成为最能体现小城镇特色的地方。
然而面对当前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无处不在,很多小城镇街道景观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原来的小城镇街道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小城镇的发展需求。
1 小城镇街道景观的特点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街道景观开始产生,在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下,传统街道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其使用功能,建筑争相拔高,街道也逐渐演变为狭长的空间形态,在平面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大城市中开始出现轻轨、地铁及立交桥等交通设施,形成了新的城市街道环境。
然而人们在享受便利交通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出行方式均发生了改变,人们的运动速度开始加快,这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尺度。
小城镇街道发展模式和大城市截然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需要不断探索和调整。
街道作为小城镇形态模式的一种重要体现,成为其物质基本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城镇和大城市人口基数存在明显差别,直接确定了街道尺度,同时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与大城市的不同。
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必须与小城镇的实际需要相符合,结合一定建设标准,为小城镇功能需求而服务。
重庆小城镇传统景观风貌特色分析与优化

界 。在 重 庆 小 城 镇 中 , 其 边 界 不 同于传 统 城 市 ,
一
重庆小城镇 的布局特点 、 风貌特色 , 与小城镇所 处的山水
环 境 密切 相 关 。
重庆小城镇 大都依 山临水 ,空间布 局结 构大都 以 自然为 基础 , 城镇 依 山就势 而建 , 道或顺应 或垂直等 高线布局 , 街 形 成具有 山水特色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形态 ,并有机地 融于 自
t wn d t e l s h n me o m alt wn vo  ̄n o sa h o e p e o n n i s l o se l g,t i e tt o p tf r r h e e to p r a h f rt e ta ii n llnd c p r tc n n h st x r t u o wa d t e p r ci n a p o c d to a a s a e p o e — y f o h r do n. ’
起来 的。独特的 巴渝 山水地貌特征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使
重 庆 小 城镇 具有 显著 的 山地 景 观 风 貌 特 色 。
1小城镇传统景观风貌特色
11契 合 共 生 的 山水 关 系 .
2) 。
13收放 自如 的 城镇 边界 .
中 国传统城 市 的主要 特征是 由一 圈圈“ ” 墙 围成 的” 自相 似结构 ” 因此封 闭连续 的“ ” 为明确 划定 内外空 间的边 。 墙 成
试论系统理念的城镇特色风貌设计

试论系统理念的城镇特色风貌设计摘要:本文分析了城镇风貌体系的系统构成,即城镇特色内涵对应的“软件系统”和外部风貌特征对应的“硬件特征”,从而建立城镇风貌设计的系统概念,认为城镇风貌设计应该是基于城镇特色内涵的风貌设计,即城镇特色风貌设计;所以运用系统分析法的一般原理,可形成基于特色研究方法下的城镇风貌设计的系统研究框架,即以全面和动态的系统视角下的理性和感性并重的时空要素的整合过程,并提出一种“特色研究”和“风貌设计”相关联的系统关系条件下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系统;城镇特色;风貌设计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stem of urban style system, the urban characteristics connotation corresponding software system and external style characteristics corresponding hardwar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urban style design of the system, that the town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own -features connotation style design, urban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design; therefore, the use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system analysis, the system can be formed based on the design of urban style features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framework that is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systems perspective of rational and emotional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ditions of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elements of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propose a “featured research” and “style design associated research ideas.keywords: system; urban characteristics; style design中图分类号: [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引言:城镇风貌设计的重要性新的城镇建设在信息化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受区域开放性的影响,在城镇和区域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因缺乏对城镇文化与内涵等的进一步深入了解,而导致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抄袭”的现象,使得诸多城镇风貌趋同化,出现“千镇一面”的风貌危机。
影响小城镇风貌建设的设计对策探究——以沱牌镇花园大道特色风貌规划设计为例

关键词 :小城 镇 雷同 沱牌镇 中图分类号 : 8 . 9 TU9 4 1 9
特 色风 貌设计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6 3 {0 1 1 一O 3 一O 10 - 1 52 1 ) 1 o 9 4
Ef e t ma lt wn c nsr c i n d s g c u e me s e f c sofs l o o t u to e in o nt r a ur
() 树镇 整体风貌设计 简介 1柳 () 2 花园大道设 计对策研究 () 3 对中国小城镇 风貌改造的展望和建议
进程 中的作用越 来越 明显 。但 不 可忽 视 的是 , 眼全 国小城 放 镇建设 , 经济不 断增 长 的 同时 , 镇 风貌 犹 如 同 一模 具 所 在 城
生产 一样 , 处 雷 同 , 难 在 风 貌 上 予 以识 别 , 失 了本 应 处 很 丧 “ 百家争 鸣” 的城镇个 性 。 般
2 1 年第 l 期 01 1 总第 11期 6
福
建
建
筑
Nol1 ・2 1 01
F i n Arhi cu e& Cot o
v0 ・1 1 l 6
影 响 小 城 镇 风 貌 建 设 的设 计 对 策 探 究
以沱牌镇花 园大道特色风貌规划设计为例
张航 邓 蜀 阳
( 大学建筑城规学 院 重庆 重庆
摘
403 ) 000
要: 长期 以来 , 中国小城镇风貌建设处处 雷 同, 失 了应“ 丧 百花齐放 , 百家争 鸣” 般的城镇个 性, 文通过对 四川 省遂 宁市射洪 本
县沱牌镇风貌设计 的介绍 , 以其 中花 园大道 片区的特色风貌设计为例 , 并 试图寻求一种对 中国小城镇风貌建设有所裨益的设 计思
特色城镇风貌规划工作方案

特色城镇风貌规划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桌面上,我的思绪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关于特色城镇风貌规划的工作方案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浮现。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特色城镇建设成为提升城镇品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
本项目旨在充分挖掘城镇特色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环境品质,打造具有独特风貌的城镇形象。
目标如下:1.挖掘并传承城镇历史文化底蕴。
2.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基础设施。
3.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4.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镇品牌形象。
二、规划范围与内容1.规划范围:以城镇为中心,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2.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城镇风貌、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
三、具体规划方案1.城镇风貌(1)建筑风格: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如古建筑、民居、现代建筑等。
(2)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打造富有特色的景观节点,如广场、公园、水系等。
(3)色彩搭配:选取与当地文化相协调的色彩,如红色、黄色、蓝色等,形成统一的色彩体系。
2.空间布局(1)功能分区:根据产业发展、居民生活需求,合理划分居住、商业、工业、文化等功能区。
(2)交通组织:优化交通布局,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确保交通便捷性。
(3)公共设施:完善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如教育、医疗、购物等。
3.基础设施(1)供水供电:确保供水供电设施完善,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2)通讯网络:加快通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传输速度。
(3)污水处理: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4.生态环境(1)绿化景观:加强绿化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2)污染治理: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3)生态保护:加强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5.产业发展(1)主导产业:明确主导产业,发挥产业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2)产业链延伸: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产业附加值。
(3)创新创业: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给诸多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文中,笔者以蒋官屯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例,结合小镇的定位,探索了提高发展特色小镇的途径。
关键词:城镇建设途径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发展竞争,塑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展现原有的自然、文化特质和个性,成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目标。
一、蒋官屯概况
蒋官屯街道位于聊城市东郊,是聊城的卫星城,开发区对外开放的窗口,驻地距济聊馆高速公路开发区出入口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办事处现辖4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2万,规划面积42.23平方公里。
办事处现有各类工商业户2000多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3家,作为江北最大的机械加工基地之一,蒋官屯办事处已集纺织机械、机械加工、汽车销售、钢管加工、物流、化工于一体,并且有全国最大的钢管集散地-----大东钢管市场。
二、总体分析和定位研究
蒋官屯镇经济发展较好,钢管产业已成规模,集中布置在开发区工业园内,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镇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中部,整个镇区用地布局有待系统和优化,城市建设发展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蒋官屯小城镇应该根据自身定位和产业的优势,采取
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小镇的快速发展:
(1)整合核心区空间格局、缝合城镇空间界面
整合核心区空间结构,形成脉络清晰的枝状结构,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
同时,打造核心区重要节点空间,突出城镇中心和文体中心区的空间形象。
(2)倡导城镇功能多元化、复合化、均衡化
坚持以水活城、依水造景、聚合产业、丰富内涵,启动四新河区段的综合开发,打造生态养生片区和沿河休闲产业带。
沿四新河左右两岸,创造丰富的景观界面,带动集休闲娱乐、景观地产、文化观光、湿地保护于一体的城市生态走廊。
(3)传承历史特征,塑造地域文化特色
结合聊城市文化资源特质,塑造特有的小城镇风貌。
聊城历史悠久,是齐鲁文化重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脉与文化特色。
充分挖掘这些元素,使本土地域文化要素在城市风貌、建筑风格与景观小品上得到展现。
(4)打造小城镇核心和标志性建筑群
小镇中心、行政中心、民俗文化展示区、酒店养生区等在城镇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规划将从标志性建筑群和地域特色城市环境塑造两方面,将其打造成为城镇亮点和核心。
四新河在镇区蜿蜒穿过,两岸植被良好,具有丰富文化和环境资源,以聊城城区为依托,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的好去处。
结合上位规划的要求。
综合分析小城镇的总体定位为: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重要
的生活区及公共配套服务基地,具有齐鲁文化风情、独具水城特色的旅游集聚地。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原则的样板活力城镇。
三、塑造城镇特色风貌的主要途径
(一)顺应自然地理环境,确定城镇特色的主调
蒋官屯拥有四新河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绿化植被,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是养老养生的绝佳之地。
还有这优越的区位条件,地处东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交汇之地,交通极其发达,在山东省省会济南半小时经济圈内。
可主打“养老古镇”、“温泉养生古镇”等品牌,作为发展的主要特色基调。
(二)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现代文化产业的协调开发
第一,文化铸就灵魂。
只有坚持把文化作为支撑,才能赋予旅游业长盛不衰的持久生命力。
特别是对于文化底蕴非常厚重的蒋官屯镇来讲,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更为重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品,打造文化精品,努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动、互补和互促。
第二,环境提升形象。
和谐良好的旅游环境起码应该包括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服务环境和交通状况这样几个方面。
蒋官屯对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不足的现状情况下,生态环境上进行植树绿化,建设小型绿化广场;服务环境上,进行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人性化的游览标识与文化设施,切实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尤其是要改善步行交通环境。
第三,品牌就是卖点。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品牌建设。
靠品牌增强吸引力,提升竞争力,扩大辐射力。
推动文化旅游互动发展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整合本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彰显地方特色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 充分引入城市设计,经营城市科学发展。
第一、善于利用地标建筑、广场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展示城市形象,利用地标建筑的空间体量效果,视觉震撼力强,而广场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视觉的聚焦点,它们都能较有效地展现城市形象,要重视和搞好地标性建筑、广场及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城市化计,提高城市形象的视觉感染力,并以此提升城市的品位。
第二、处理好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社区功能与城市经营之间的关系
城市经营作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模式,其内涵涵盖很广,不仅指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城市基础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
可以说,在城市文化特色的塑造过程中,城市经营是指导,城市公共空间是重点,城市社区功能是细胞。
城市的文化地位和文化品牌的打造需要用经营的思想来规划,并由此为指导,建设和塑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以此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城市品位。
而社区文化功能的完善,则是形成城市文化特色的基础,是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最基本的阵地。
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社区功能的
设施需要以经营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建设和管理。
城镇风貌整治就是随着城镇的发展,对城镇一些地区不相适宜的功能和景观进行调整和提升,使之能够不断适应城镇发展的要求。
只有真正认识城镇风貌的特色、个性,并在城镇建设中予以体现,才能打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