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医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介入治疗- PPT课件

介入治疗- PPT课件

其他处理原则
问题: “介入疗法”是否符合《住院安心保险》条款约定的给付手 术津贴责任? 答复: 根据保险条款定义,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手术津贴或手 术费用)的前提是被保险人病情达到条款规定的疾病程度,但由 于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方法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新的 医疗手段(如介入疗法)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所以在确认保险 公司是否承担保险责任时以手术指征为准,分以下二种情况:1、 如果被保险人病情已达到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则无论 被保险人采用传统外科手术疗法还是介入疗法,保险公司均应承 担保险责任,依保险合同进行理赔理算;2、如果被保险人的病 情未达到传统外科手术指征,但已达到介入疗法的手术指征,采 用介入疗法时保险公司不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
3 、任何对条款的理解,均离不开其计算的数据 基础。 经与产品精算部门以及再保公司讨论,认为 冠脉搭桥与介入治疗在发生率上的巨大差异, 对于该项责任的的定价数据和费率测算上存在 很大影响。如果以PTCA作为条款中冠脉搭桥术 责任的替代,从而承担PTCA责任,势必大幅度 扩大条款特定的责任范围,增大该项责任的给 付风险。
介入治疗的范畴
多数学者认为介入学是以医学影像学引导下 的导管诊断和治疗技术为特征,将其分为血管 性介入放射技术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技术两大 类。
一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治疗
1. 血管疾病方面: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房间隔切 开、溶栓治疗、非血栓性缺血、控制出血(急慢性创 伤、炎症、静脉曲张)、非手术性关闭动脉导管未闭、 血管畸形以及动静脉瘘与血管瘤栓塞治疗、下腔静脉 的人造间隔、血管再建。 2. 肿瘤性疾病方面:包括肿瘤的栓寒药物灌注、动脉 内照射、放射性损伤的预防(肾炎、胃肠炎)、化疗、 血管作用性药物及酒精等灌注。 3. 其它方面:包括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与激素失衡的治 疗。

医学课件血管外科pptx(2024)

医学课件血管外科pptx(2024)
2024/1/28
加强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血管外科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 平
关注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
重视患者心理需求和社会支持,提高患者治 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27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1/28
28
发症。
18
介入性治疗新技术应用
2024/1/28
介入性治疗概述
介入性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新技术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性治疗领域涌现出许多新 技术,如药物涂层球囊、生物可吸收支架等。
新技术效果评估
通过对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估,不断提高介入性治疗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康复信 心。
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Biblioteka 进患者心 理康复。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疗法、物 理疗法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3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2024/1/28
24
本次课件重点内容回顾
治疗方案。
2024/1/28
17
手术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2024/1/28
手术治疗适应证
01
对于严重血管狭窄、闭塞或动脉瘤等疾病,手术治疗是有效的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禁忌证
02
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症时,不宜进行
手术治疗。
手术前后注意事项
03
术前进行全面评估,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
2024/1/28
CT血管成像

《血管外科》PPT课件(2024)

《血管外科》PPT课件(2024)

抗凝药物的副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的副 作用
扩血管药物的副作 用
降脂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 ,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 能并调整药物剂量。
2024/1/28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 出血等,需注意观察患 者症状并及时处理。
可能导致头痛、心悸等 ,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药物剂量或种类。
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肌痛等,需定期监测相 关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机械性治疗
通过机械装置对血管病变进行挤压、扩张或切割,如血管 成形术、斑块切除术等,适用于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37
08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024/1/28
38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2024/1/28
血管疾病复杂性和多样性
血管外科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需要不 断提高诊疗水平。
2024/1/28
静脉疾病
包括静脉曲张、静脉血栓 形成、静脉炎等。
淋巴管疾病
包括淋巴水肿、淋巴管炎 等。
5
诊疗方法及技术手段
诊断方法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和心电图等 辅助检查。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其中,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 治疗手段,包括血管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疼痛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等症状。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 CT等影像学检查。
8
药物治疗如降脂、降压 、降糖等,以及手术治 疗如动脉内膜切除术、 动脉搭桥术等。
动脉瘤
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如动脉瘤切除术、动脉瘤腔内修 复术等,以及介入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术等 。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图文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图文

11
第一步: 建立和维持血管通路
• 穿刺针、导管鞘、导引导管、Y阀
12
动脉穿刺
13
髂前上棘 股骨头 小转子
股深、浅动脉
股动脉穿刺部位
腹壁下动脉 旋髂浅动脉
耻骨结节
14
Seldinger穿刺法
15
穿刺针
16
动脉鞘(普通鞘、微穿鞘、长鞘)
17
Y阀(配合长鞘或导引导管使用)
19
20
导引导管的结构
无创血管镊、阻断钳
73
74缝线粗细
7-0美制单位 0.5 Ph.欧制单位
聚丙烯 蓝色单丝
非吸收性缝线
缝针所用材料为黑针
缝针型号 8mm 3/8圆的圆针, 双针 直径220微米
缝线长度60cm
75 各部位动脉缝线对照
颈动脉 CV-6/CV-7 5-0/6-0
ePTFE非吸收性 单丝缝线
主动脉 CV-3
7
Andreas Gruentzig (1939-1985)
• 德国医学家
• 1974年,Gruentzig发 明了双腔球囊导管进 行外周血管成形术
• 1977年,第一例成功 的PTCA手术
8
介入治疗设备
高压注射器
C型臂 操控板
防护设备
监视器 检查床
9
介入治疗器材
• 穿刺针 • 导管鞘、长鞘、Guiding • 导丝
• 交换导丝头端位置要跨越病变,到达病 变的远端正常动脉
36
38
第四步: 治疗(球囊扩张、置入移植物、 • 球囊导管、支架溶、栓溶栓)导管、腔静脉滤
网、抓捕器、弹簧栓等
39
球囊导管需要了解的几个概念
• 两种导送系统(同轴、快速交换) • 预扩张、后扩张 • 顺应性球囊、非顺应性球囊 • 低压球囊、高压球囊 • 阻断球囊、扩张球囊 • 球囊回抱性,三折、六折球囊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

人工血管“出汗”
96
人工血管造瘘 (Gore-Tex ePTFE) 2年,人工血管血栓形成 人工血管假内膜形成
97
人工血管感染
98
腋-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ePTFE)术后1年 人工血管周围血清肿
99
取栓导管
• • • • • 动脉取栓导管 静脉取栓导管 人工血管取栓管 陈旧取血栓导管 双腔取血栓导管
23
24
导丝辅助装置
导引子(Introducer)
Torquer
Y阀
25
26
导丝操作的原则
• 1导丝是生命线。导丝永远先行,其他导管 支架只能跟随导丝前进或在长鞘内或 Guiding内才是安全的,后撤是安全的,猪 尾、SIM、或cobra导管后撤要用导丝引导 • 2永远知道导丝头端在那里 • 3导丝尾部永远不要进到体内
6
• 德国医学家 • 1974年,Gruentzig发明了 双腔球囊导管进行外周血 管成形术 • 1977年,第一例成功的 PTCA手术 Andreas Gruentzig (1939-1985)
7
介入治疗设备
C型臂
高压注射器
操控板
监视器 防护设备 检查床
8
介入治疗器材
• • • • 穿刺针 导管鞘、长鞘、Guiding 导丝
动脉穿刺
• 常见穿刺部位:股动脉(顺行、逆行)、肱动 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B超引导下) • 穿刺方法:Seldinger穿刺法、前后壁、前壁 • 穿刺注意事项:部位尽量股总;导丝有阻力要 透视;下压针尾送导丝;强行撤导丝可能使导 丝折断;见导丝出头再送鞘;送鞘时旋转 • 穿刺并发症:血肿(局部、导丝进入旋髂动脉) 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夹层或斑块翻转、 神经损伤、动脉血栓、蓝趾、感染性动脉瘤、 血肿

血管外科ppt课件

血管外科ppt课件

心肺功能监测及调整建议
术前心肺功能评估
了解患者心肺功能状况,为手术提供参考。
术后定期随访
评估心肺功能恢复情况,给予个性化康复建 议。
术中实时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常见心肺并发症处理
针对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采取相 应治疗措施。
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指导
01
02
03
04
症状和体征
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局部搏动性肿块、压迫症状等。夹层动脉瘤可导致剧烈胸痛、背痛等急性症状,严重者 可危及生命。
诊断和治疗
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如动脉瘤切除术 、覆膜支架植入术和腔内隔绝术等。
其他罕见血管疾病
03
血管畸形
血管炎
雷诺综合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外科从普通外科中逐渐分离出来,成 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影像技术和材料科学的 飞速发展,血管外科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血管外科疾病分类
动脉系统疾病
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 炎、动脉栓塞等。
静脉系统疾病
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静 脉瓣膜功能不全等。
症状和体征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肿胀、疼痛、色素沉着和溃疡等症状。血栓形成可导致肢体肿胀、疼痛 和浅静脉炎等表现。
诊断和治疗
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压力治疗和手术治疗,如静 脉剥脱术、激光闭合术和硬化剂注射等。
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
定义和流行病学
动脉瘤是指动脉壁局部薄弱而形成的瘤样扩张,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动脉壁内膜撕裂 导致血液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这两种疾病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人群中较为常见。

2024年度血管外科课件PPT课件

2024年度血管外科课件PPT课件

CT检查
平扫、增强等,用于观 察血管病变及周围组织
情况
MRI检查
超声检查
平扫、增强等,用于观 察软组织病变及血管情

B超、彩超等,用于观察 血管病变及血流情况
14
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
01
02
03
04
常规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 用于评估患者一般状况
生化检查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用 于评估患者代谢状况
定义
血管外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 门研究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治 疗和预防。
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血管结扎、缝合技术, 到现代的血管腔内治疗、血管移 植等,血管外科经历了不断发展 和进步的过程。
4
血管外科疾病分类
01
02
03
动脉疾病
包括动脉硬化、动脉瘤、 动脉狭窄或闭塞等。
2024/3/24
静脉疾病
包括静脉曲张、静脉血栓 形成、静脉炎等。
常见血管疾病的病因、 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
03
04
血管外科手术的适应症 、禁忌症、手术方式和 并发症预防
25
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及其 应用
血管外科领域前沿动态关注
01
02
03
04
新型血管腔内治疗器械和技术 的研发与应用
生物材料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及前景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血管外 科诊疗中的应用
血管再生医学和基因治疗在血 管疾病治疗中的潜力
2024/3/24
26
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持续学习和更新血管外科知识,关注 最新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
提高手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减少手术 并发症和患者痛苦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
1974年,Gruentzig发明 了双腔球囊导管进行外周 血管成形术
1977年,第一例成功的 PTCA手术
介入治疗设备
高压注射器
防护设备
8
C型臂
操控板 监视器
检查床
介入治疗器材
穿刺针 导管鞘、长鞘、Guiding 导丝
选择导丝 交换导丝
导管
选择性导管:椎动脉导管、Corbra眼镜蛇、Simens、MPA、翻山导管 造影导管:猪尾导管、黄金标记猪尾导管 治疗导管:球囊导管、返回真腔装置、溶栓导管、抓捕器、圈套器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
PUMCH 曾嵘
1
材料科学、工程制造 技术的进步
血管外科的发展有赖于技术的进步 介入和手术是血管外科的两条腿
2
介入放射学简史
1895年Wilhelm Conrad Röntgen
威3 廉·康拉德·伦琴 发现了X射线
介入放射学简史
1896年,Hasher等在X线发现不久,即用石膏作造 影剂开始尸体动脉造影研究。
1910年,Franck等进行活体动物动脉造影。 1923年,Berberic使用溴化锶进行人体造影,同年,
Sicard等用碘罂子油做静脉造影成功。 1924年,Brook等用50%碘化钠做了人股动脉造影。 1929年, Werner Forssmann成功地将导管从自己
的上臂静脉插入右心房,首创心导管造影术,并获得 1956年诺贝尔奖。 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做腹主动脉造 影。
39
两种导送系统
40
同轴导送系统
MARKE R
BALLOO N
MARKE R
快速交换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
PROLENE缝线和PTFE缝线的区别
• 针不同3/8圆1/2圆 • 强度不同 • 针眼渗血程度不同
• 滑结5-6个 • 线端0.5cm
79
非吸收性合成线- ePTFE缝线
80
血管移植物发展
• 19世纪初Carrel、Guthrie动物实验,证实自体静脉和同种异体血 管可用于移植血管
• 19世纪40年代晚期Robert Gross把移植血管应用于临床 • 1906 Carrel 首次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的移植血管 • 1935 Alexis Carrel 自体血管和合成移植物的用途 • 1952 Voorhees 维尼纶(vinylon)人造血管1953应用于临床,创
丝)、可塑形头
23
24
导丝辅助装置
导引子(Introducer) Y阀
Torquer
25
26
导丝操作的原则
• 1导丝是生命线。导丝永远先行,其他导管 支架只能跟随导丝前进或在长鞘内或 Guiding内才是安全的,后撤是安全的,猪 尾、SIM、或cobra导管后撤要用导丝引导
• 2永远知道导丝头端在那里 • 3导丝尾部永远不要进到体内
27
导管的分类
• 选择导管 • 造影导管 • 治疗导管
– 球囊扩张导管 – 溶栓导管 – 抓捕器、圈套器
28
29
30
31
32
33
例:SIM导管的使用
34
第三步: 在体外与病变部位之间建立“生命线”
交换导丝、导引导管 交换导丝头端位置要跨越病变,到达病变的远端正常动脉
35
想办法跨越病变
腹主动脉 CV-3/CV-4 3-0
髂动脉 CV-5
4-0/5-0
股动脉 CV-6
5-0/6-0
缝线粗细:CV-7 长度: 61cm/24inch
腘动脉 肱动脉
CV-6/CV-7 6-0 CV-6/CV-7 6-0
3/8圆 9mm圆针
胫后动脉 CV-8
7-0
桡动脉 CV-8
7-0
75
76
77
缝针标识的识别
21
第二步: 选择病变部位,了解病变情况
导丝、导管、 22
导丝guidewire的分类
• 按用途分:选择性导丝、交换导丝、兼顾 交换选择功能
• 按直径分:0.038 0.035 0.018 0.014导丝 • 按长度分:25、150、180、260、300cm等 • 按材质分:金属导丝、亲水涂层 • 按硬度分:stiff • 按头端不同分:直头导丝、J型头(安全导
端缝线
73
缝线粗细
7-0美制单位 0.5 Ph.欧制单位
聚丙烯 蓝色单丝
非吸收性缝线
缝针所用材料为黑针
缝针型号 8mm 3/8圆的圆针, 双针 直径220微米
缝线长度பைடு நூலகம்0cm
74
各部位动脉缝线对照
颈动脉 CV-6/CV-7 5-0/6-0
ePTFE非吸收性 单丝缝线
主动脉 CV-3
2-0/3-0
• 德国医学家
• 1974年,Gruentzig发明了 双腔球囊导管进行外周血 管成形术
• 1977年,第一例成功的 PTCA手术
7
介入治疗设备
高压注射器
C型臂 操控板
防护设备
监视器
检查床
8
介入治疗器材
• 穿刺针 • 导管鞘、长鞘、Guiding • 导丝
– 选择导丝 – 交换导丝
• 导管
– 选择性导管:椎动脉导管、Corbra眼镜蛇、Simens、MPA、翻山导管 – 造影导管:猪尾导管、黄金标记猪尾导管 – 治疗导管:球囊导管、返回真腔装置、溶栓导管、抓捕器、圈套器
46
dentist Charles Stent (1807–1885)
47
• 支架材料:金属钽、医用不锈钢(304型和 316L型)不锈钢丝和镍钛合金
48
支架的释放方法
后撤式 拉线式
球扩式
直推式
49
支架的编织方法
50
Boston Wallstent同轴、closed-cell、自膨支架 PRECISE镍钛合金、Semi-open、自膨支架
51
支架参数 导送系统
与脑保护装置配合使用
52
端孔为扩张球囊通道 快速交换/非同轴交换
雷帕霉素钴基合金支架
支架直径/长度
导送系统参数 快速交换系统
压力参数
53
正确位置球扩支架的释放
54
错误位置球扩支架的释放
55
Viabahn 覆膜支架
• Fluency、Wallgraft、 Viabahn、主动脉瘤或 夹层支架
10
第一步: 建立和维持血管通路
穿刺针、导管鞘、导引导管、Y阀 11
动脉穿刺
• 常见穿刺部位:股动脉(顺行、逆行)、肱动 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B超引导下)
• 穿刺方法:Seldinger穿刺法、前后壁、前壁 • 穿刺注意事项:部位尽量股总;导丝有阻力要
透视;下压针尾送导丝;强行撤导丝可能使导 丝折断;见导丝出头再送鞘;送鞘时旋转 • 穿刺并发症:血肿(局部、导丝进入旋髂动脉) 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夹层或斑块翻转、 神经损伤、动脉血栓、蓝趾、感染性动脉瘤、 血肿
81
Alexis Carrel (1873-1944)
82
Mickle E Debakey
83
84
• 原位搭桥
大隐静脉
• 倒置搭桥
85
大隐静脉倒置
86
87
Gore-Tex内支撑环ePTFE人工血管
88
碳涂层人工血管
89
90
人工血管的预凝
91
血管缝合
• 外翻缝合 • 两点固定 • 降落伞缝合(用于位
• 闭塞性病变 • 扩张性病变
36
第四步: 治疗(球囊扩张、置入移植物、溶栓)
球囊导管、支架、溶栓导管、腔静脉滤网、抓捕器、弹簧栓等 38
球囊导管需要了解的几个概念
• 两种导送系统(同轴、快速交换) • 预扩张、后扩张 • 顺应性球囊、非顺应性球囊 • 低压球囊、高压球囊 • 阻断球囊、扩张球囊 • 球囊回抱性,三折、六折球囊
39
两种导送系统
40
同轴导送系统
MARKER BALLOON
MARKER
快速交换系统
WIRE
WIRE
WIRE
BALLOON
41
预扩张、后扩张
42
非顺应性球囊 扩张球囊 高压球囊
顺应性球囊 阻断球囊 低压球囊
43
球囊导管各项参数
44
压力泵
压力指示表 造影剂 旋转加压
推进锁开关
45
支架需要了解的几个概念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
1
• 材料科学、工程制造 技术的进步
血管外科的发展有赖于技术的进步 介入和手术是血管外科的两条腿
2
介入放射学简史
1895年Wilhelm Conrad Röntgen
威廉·康拉德·伦琴 发现了X射线
3
介入放射学简史
• 1896年,Hasher等在X线发现不久,即用石膏 作造影剂开始尸体动脉造影研究。
立了人造血管网孔原理是血管外科代用品发展史上重要进展。 • 1958 DeBakey 针织涤纶人造血管(knitted dacron) • 1967 DeBakey内绒毛针织涤纶人造血管 • 1971 Sauvage外绒毛针织涤纶人造血管 • 1979 Cooley双绒涤纶人造血管 • 1970 William Gore特氟隆人造血管ePTFE
• 1910年,Franck等进行活体动物动脉造影。 • 1923年,Berberic使用溴化锶进行人体造影,
同年,Sicard等用碘罂子油做静脉造影成功。 • 1924年,Brook等用50%碘化钠做了人股动脉
造影。 • 1929年, Werner Forssmann成功地将导管从自
己的上臂静脉插入右心房,首创心导管造影术, 并获得1956年诺贝尔奖。 • 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做腹主动 脉造影。
100
Forgarty 取栓管
人工血管取栓管
陈旧取栓管
动脉取栓管
静脉取栓管 双腔取栓管
101
颈动脉转流管
102
动脉补片collegen coated knitted polyester vascular patch
103
手术治疗器材
• 人工血管材料种类 • 血管替代品
– 自体静脉 – 人工血管
4
Sven-Iran Seldinger (1921-1998)
• 1953 Seldinger穿刺法
• 首创了经皮股动脉穿刺、 钢丝引导插管的动、静脉 造影法。
• 由于此法操作简便,容易 掌握,对病人损伤小,不 需结扎修补血管,因而很 快被广泛应用。
• 他本人也因此获得诺贝尔 奖。
5
• 介入放射学之父
人工血管标志线
人工血管“出汗”
96
人工血管造瘘 (Gore-Tex ePTFE) 2年,人工血管血栓形成 人工血管假内膜形成
97
人工血管感染
98
腋-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ePTFE)术后1年 人工血管周围血清肿
99
取栓导管
• 动脉取栓导管 • 静脉取栓导管 • 人工血管取栓管 • 陈旧取血栓导管 • 双腔取血栓导管
•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入路 • 如何能将移植物放置在病变部位(输送系统长
度、直径、导丝要求) • 如何在治疗前后了解病变情况(如何造影) • 可能出现何种特殊情况,出现后如何处理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