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课件】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合集下载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9张PPT)数学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9张PPT)数学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答案
解析 -(-1)+|-1|=-(-1)+1=1+1=2,故选B.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2)=0 B.(-6)+(+4)=-10C.0+(-3)=3 D.0.56+(-0.26)=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同号两数相加,取与 相同的符号,并把 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减去_____________;互为 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类型2
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运算

例2 (教材例1针对训练)计算:
(2)(-39)+(-11).
解 (-39)+(-11)=-(39+11)=-50.

(4)(-10)+0.
解 (-10)+0=-10.
归纳总结 两个有理数相加的运算方法:(1)同号→确定符号(与加数同号)→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确定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较大绝对值减较小绝对值;(3)数+0=原数.
0
-8
典例精析
类型1
利用数轴表示两个有理数相加
例1 (教材补充例题)在数轴上表示以下两数相加,并写出结果.(1)(-5)+(+3).

解 (-5)+(+3)=-2.

(2)(-2)+(-4).
解 (-2)+(-4)=-6.
归纳总结 利用数轴表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步骤:(1)画数轴;(2)从0开始进行移动;(3)根据终点确定和.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课件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课件

拔高度为( C ) .
A. 16米
B. 20米
C. ─16米
D. ─56米
6. 已知|a|=8,|b|=3,且|a─b|=b─a,则a+b的值为(C ).
A. 5或11
B. ─5或─11
C. ─5
D. ─11
新知讲解
7.填表(想法则、写结果)
加数 15
加数
和的符号
和的绝对 值

17
+
32
32
─15
新知讲解
二.异号两数相加.
(3)如果小红先向左运动3 m,再向右运动5 m,那么两次运
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
5米 3米
2米 小红运动的起点表示为原点,则小红两次运动结果如(图3)数轴表示.
5米
─4 −3 −32米 −1 0 12米 2 3 4
两次运动后小红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米,写成算式是: (−3)+(+5)=+2
新知讲解
(1)如果小红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3 m,那么两次运 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
5米
3米
8米 小红运动的起点表示为原点,则小红两次运动结果如(图1)数轴表示.
5米
3米
−3 −2 −1 0 1 2 3 8米4 5 6 7 8 9 (图1) 两次运动后小红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米,写成算式是:
课堂练习
17. (1)解: ∵(+2)+(─3)+(+2)+(+1)+(─2)+(─1)+(─2) =─3(千米) ∴这辆城管的汽车司机向队长描述他的位置为出发点以西3千米.
(2)解: |+2|+|─3|+|+2|+|+1|+|─2|+|─1|+|─2|+|─3|+|+2|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有理数的加法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有理数的加法课件
(1)(+4)+(+3); (2)(-4)+(-3); (3)(+4)+(-3); (4)(+3)+(-4) ;
(5)(-12)+25 ; (6)(-45)+23 ; (7)(-8)+(-9) ; (8)(-17)+21.
2 .填入输出结果:
+(+4)
+5
0 输入 -1
-4
输出
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必做题:
课本 36页 习题2.4 第1、2题.
选做题:
课本 36页 习题2.4 第3、4、5、 6.
2、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
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3 +
-5
-8 -7 -6 -5 -4 -3 -2 -1 0 1
-8
(-5)+(-3)=-8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 0 1
2
-3 5
234

56
5+(-3)=2
3、 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 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4、 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
=+(180 – 10) (取绝对值较大的
加数符号)
=170
(用较大的绝对值 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5+(-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 =0
4、0 +(- 2) (一个数同0相加) =-2
巩固练习1:计算
(1) (-25)+(-7); (2) (-13)+5; (3) (-23)+0; (4) 45+(-45).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4 有理数的加法(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北师大七年级数学PPT课件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北师大七年级数学PPT课件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1999-1= _-_2_0_0_0__. 4. 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0___.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若|m|=3,|n|=5,且m-n>0,则m+n的值是(C ) A.-2 B.-8或8 C.-8或-2 D.8或-2
课堂检测
拓广探索题
若a是最小的正整数,b是绝对值最小的数,c是相反数等于它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计算下列各式:
1. (+11) +(++-2100
9)=
-8
2. (-8) +(-2+1)
=
0
3. (-12) +-(1+8 4)
=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计算4+(-6)的结果等于( A ) A.-2 B.2 C.10 D.-10
2. 已知A地的海拔高度为-36米,B地比A地高20米, 则B地的海拔高度为( C ) A.16米 B.20米 C.-16米 D.-56米
=170
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探究新知
(2)(-10)+(-1) (同号两数相加) =- (10+1) (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 11
(3)5+(-5)=0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
(4)0+(-2)=-2 (一个数同0相加)
方法点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计算的
根据.首先要明确是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还是互为相 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然后按各自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探究新知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 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6.1 有理数的加法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1.6.1 有理数的加法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还有两种特殊情形:
知1-导
(5)第一次向西走了 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 30米. 写成算式是(-30) + ( + 30) = ( ) .
(6)第一次向西走了 30米,第二次没走. 写成算式是(-30) + 0= ( ) .
归纳
知1-导
综合以上情形,有如下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
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 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因为 小明最后的 位置与行走方向有关.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知1-导
我们必须把这一问题说得明确些.不妨规定向东
为正,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很明显,一共向东走了 50
米.写成算式是 ( + 20) + ( + 30) = + 50, 即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50米处.
一个加数的符号作为和的符号或把绝对值相加 作为和的绝对值. (3)书写的时候出现两个连着的符号,没有用括号分 开.如:2+-3,应写为2+(-3).
【例1】计算:
(1) (+2) +(-11) ;(2)(-12)+(+12);
(3)
1 2
+
2 3

(4)
(-3.4)+4.3.
解: (1)(+2)+(-11)=-(11-2)=-9.
(2) (-12)+(+12)=0. (3)1 2+2 3=1 2+2 3=11 6.
( 4 ) 3 .4 + 4 .3 = + 4 .3 3 .4 = 0 .9 .
知1-讲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有理数的加法pptx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有理数的加法pptx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解:小狗一共行走了0米.
【想一想】
–2 + (+3) = +(3–2) –3 + (+2)= –(3–2) –2 + (+2)= (2–2)
加数异号
加数的绝对值不相等
你从上面三个式子中发现了什么?
【比一比】
有理数加法法则二: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你从上面两个式子中发现了什么?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有理数加法法则一:
【比一比】
如果小狗先向西行走3米,再继续向东行走2米,则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

解:小狗两次一共向西走了(3–2)米.
用算式表示为 –3+(+2)= –(3–2)(米)
4.若│x│= 3,│y│= 2,且x>y,则x+y的值为( )
C
D
(1) (–0.6)+(–2.7); (2) 3.7+(–8.4);(3) 3.22+1.78; (4) 7+(–3.3).
加法运算律
(1)
【思考】
3
–5


__
)
–7
–9
(

3
–5



__
–7
–9
(
)
(3)
8
–4


__
)
–6
–2
(

8
–4



__
–6
–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有理数的加法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有理数的加法课件
+6,-3,+10,-5,-7,+13,-10
(1)蚂蚁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点? (2)蚂蚁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多少厘+米4 ? (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爬行1厘米嘉奖一13粒厘米 芝麻,则蚂蚁一共得到多少粒芝麻?
54粒
小结
一、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二、使用运算律通常有下列情形: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 (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 (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 (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做一做 (口答)确定下列各题中和的符号, 并计算:
(1)(+5 )+(+7)=12 (2)(-10)+(+3)=-7
(3)(+6)+(-5)=1
(4)
0+
1 5
=
1 5
(5)(-11)+(-9)=-20(6)(-3.5)+(+7)=3.5
(7)(-1.08)+0 =-1.08
(8)(+
2 3
)+(-
2 3
)=0
(1)(-9.18)+6.18 = -3 (2)6.18+(-9.18)= -3 (3)(-2.37)+(-4.63)= -7 (4)(-4.63)+(-2.37) = -7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1)[8+(-5)]+(-4) = -1 (2)8+[(-5)+(-4)] = -1 (3)[(-7)+(-10)]+(-11) = -28 (4)(-7)+[(-10)+(-11)] = -28 (5)[(-22)+(-27)]+(+27) = -22 (6)(-22)+[(-27)+(+27)] = -22

1.6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加法法则)(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1.6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加法法则)(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A. -5
B. 5
C. -1
D. 1
)
和的绝对值

20
20
20
-20
5. [2023·连云港]如图,数轴上的点 A , B 分别对应数 a , b ,
则a+b

0.(用“>”“<”或“=”填空)
【解析】由数轴可得 a <0< b ,| a |>| b |,根据异号两
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再用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


【解】因为| a |= ,所以 a =± .




因为| b |= ,所以 b =± .因为 a > b ,






所以 a = , b = 或- .所以 a + b =





.
11. [立德树人 民族精神]在某次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的冲锋舟沿东西方向的河
流抢救灾民,早晨从甲村出发,晚上到达乙村,约定向东为正方向,当天的航
4
–2 –1 0
1
2
3
4
10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6 –5 –4 –3 –2 –1 0
7
1
2
3
4
5
–6 –5 –4 –3 –2 –1 0
2
1
2
3
1
2
3
6
–6 –5 –4 –3 –2 –1 0
还有两种特殊情形:
(5)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30米写成算式是.
(-30)+(+30)=( 0 )
(6)第一次向西走30米,第二次没走.写成算式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