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省级论文
国内重症病人误吸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国内重症病人误吸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王婷
【期刊名称】《循证护理》
【年(卷),期】2024(10)9
【摘要】目的:剖析国内重症病人误吸相关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建库以来有关重症病人误吸的相关研究,使用GraphPad Prism 9、VOSviewer 1.6.19及R语言分别对研究年发文趋势、高载文期刊、作者合作网络、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研究共筛选出2406篇文献,年发文量
呈上升趋势,尤其近10年发展较快;重症病人误吸相关研究发表在506本期刊上,护理与呼吸管理专刊发文较多;作者合作关系相对有限,多数作者发文量较少,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为较大的合作团体;机械通气、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肠内营养、颅脑损伤、吸入性肺炎及重症胰腺炎病人为当前该领域受关注较多的研究主题。
结论:重症病人误吸相关领域研究不断受到人们关注,
作者、结构间合作探索仍有待加强,未来应规范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加强对误吸风
险的认知与护理评估,进一步改善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总页数】6页(P1617-1622)
【作者】王婷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重症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2.EICU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相关因素分析
3.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发生误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4.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5.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发生误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爱这土地毕业设计音乐会策划书大学生毕业论文修订稿

我爱这土地毕业设计音乐会策划书大学生毕业论文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标题】《我爱这土地》毕业设计音乐会策划书【作者】王婷【关键词】【指导老师】李沙【专业】音乐表演【正文】《我爱这土地》毕业设计音乐会策划书时间:2009年5月14日晚7点地点:长江师范学院(李渡校区)音乐厅主题:“我爱这土地”主办单位: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协办单位:重庆方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目的意义:借鉴外国作品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歌唱艺术,来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大胆地尝试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艺术,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演唱会的形式表现出来。
主题创意阐述:1、借鉴(借鉴西方的声乐技巧和古典艺术作品)2、传承(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和作品)3、发展(在借鉴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文化遗产,采集和改编大量优秀的民间歌曲,创作发展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艺术)晚会流程:1、主持人介绍到场的领导嘉宾2、宣布音乐会开始3、王婷、赵伟、徐婧分别演唱三首作品4、指导老师(李沙副教授)上台讲话5、三人合唱《一窝雀》6、点题《我爱这土地》7、主持人宣布整场晚会结束8、邀请嘉宾上台合影留念音乐会组织机构①晚会总策划人:李沙②场务总监:刘增琳③管理帐目:赵伟④礼仪组:冉慧⑤舞台策划组:赵伟⑥舞台监督:刘增琳、曹建波⑦舞美设计:徐婧⑧宣传组:王婷⑨后勤保障组:曾小梅、李颖、张盟各任务组主要工作安排(1)晚会总策划人:负责确定晚会邀请的嘉宾并且及时送出请柬。
负责会议安排并协调各任务组工作。
负责把所有嘉宾安排就座,成为音乐会的主角色并尽可能邀请嘉宾代表对音乐会的举办给予评价。
(2)场务总监:负责整场音乐会的监督与实施工作。
(3)账目管理:负责所购物品的登记和入账。
(4)礼仪组:负责安排礼仪队人员工作,做好整场音乐会的服务工作;负责音乐会前后组织同学和观众进出。
(5)舞台策划组:场地布置本着简洁、大方、高雅、新颖之原则,包括幕布等材料的选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保音乐会取得圆满成功。
园林景观EPC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园林景观EPC 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探讨王钊(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646000)摘要:园林景观是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能够使设计理念在施工阶段更好地融合,尤其适合园林景观项目建设。
工程造价控制是园林景观EPC 项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结合园林景观项目与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特点,探讨通过前期策划、全过程咨询管控、合同计价模式选择、限额设计、各参建单位协调推进等方法,实现对项目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确保项目投资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园林景观;EPC 工程总承包;造价控制林景观建设的重视,设计理念能否在施工阶段得以充分地理解实施并展现,是决定项目建设效果的重要因素。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采购、施工相当于一套管理队伍同步协调工作,能够使项目设计理念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环境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作为重要的元素,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随着项目业主、行业主管部门等单位对园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考。
2.2.2以情润心,典型人物(事迹)进课堂,培养心灵美。
就如同没有真情实感的插花作品是苍白而单薄的,同样,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典型事迹进课堂的方式,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从而创作出生动的作品,比如疫情期间邀请援鄂护士进课堂。
援鄂护士代表讲述了他们的亲身经历,当时课堂鸦雀无声,很显然同学们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随后,护士们和同学们一起制作花盒,边交流边制作,同学们热情地指导护士制作花盒,也会交流一些关于疫情下的生活,也许有些内容和花盒制作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一定关系到他们的成长。
2.2.3以思启智,社会热点进课堂,构铸思想美。
聚焦时事热点,将社会问题带入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解读社会热点问题,以插花艺术形式阐述人生哲理、祝愿祈求、感悟生命,实现插花艺术教育的“知行合一”。
2021年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一[1]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4[2] 刘育锋. 东莞农民工子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12[3] 陈志圣. 洋蛮河镇古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D]. 南京师范大学 24[4] 张云鹏. 浅析乌海市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及改善措施[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13[5] 王莹. 上世纪末河南省洛阳市小学音乐教育状况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13[6] 綦琳娜. 大城市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策略[D]. 黑龙江大学 213[7] 徐晓妹. 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 卫生学论文辽宁师范大学 21[8] 张丽. 天津西部小学音乐教育课堂教学问题与现状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 212[9] 罗杰. 丹巴县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12[1] 何芳. 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5[11] 蒙桂生. 从了解价值入手,让学生爱上音乐课[J]. 基础教育研究. 211(14)[12] 马婧. 浅谈音乐课实施创新教学的思考[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11(6)[13] 范子泉. 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4[14] 何宇鹏. 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4[15] 韩晓娜. 唐宋曲子词的音乐学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4[16] 朱亚楠. 河南项城“官会响锣”的考察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4[17] 刘沛着.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一般工业技术论文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4[18] 曹理,何工着.音乐学科教育学[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19] 扎西娜姆.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11(6)[2] 程红红. 让教师在音乐中作为,让学生在音乐中有所为--重返音乐课堂教学引发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 211(3)[21] 李向峰. 引趣、激趣、增趣--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三步曲[J]. 黄河之声. 211(2)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二[1] 付娜. 儿童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 河南大学 214[2] 王扬扬. 唐代教坊考述[D]. 河南师范大学 213[3] 王珣. 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 河南师范大学 211[4] 汪怡帆.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 中央音乐学院 214[5] 张倩. 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 河南师范大学 211[6] 杜化丽. 《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1[7] 刘欢.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 贵州师范大学214[8] 李建荣. 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2[9] 桑玉婷. 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14[1]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4[11] 王越. 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 中央音乐学院 214[12] 陈兆君. 钢琴即兴演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14[13] 柴森.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 河北大学 214[14] 孙近钧. 新乡市小学生管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与途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4[15] 陈晓静. 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D]. 河南师范大学 212[16] 王哲. 临清时调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1[17] 徐忠奎. 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特征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1[18] 栗晓洋. 民间音乐-西平大铜器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2[19] 于琼芳. 河南浚县庙会中“踩高跷”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213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三[1] 王聚伍. 流行音乐事象中的刘欢演唱风格研究[D]. 河南大学 211[2] 辛颖. “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及存在方式研究[D]. 河南大学 21[3] 金亚文主编.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3[4] 喻先贵. 音乐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重“个性发展”[J]. 考试周刊. 21(39)[5] 贾涛. 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1(23)[6] 甘民. 中学新教师的成长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11[7] 王永平.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状况与建议[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13[8] 张敬敏.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策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14[9] 王敬环.&n安全科学论文bsp;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考试周刊. 29(6)[1] 马莹.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7(Z2)[11] 唐松林着.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5[12] 周世斌着.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5[13] 高慧娟. 新课程背景下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衔接初探[D]. 河南大学 211[14] 王安国.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4(4)[15] 钱建良.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J]. 小学教学研究. 23(2)[16] 张向秋.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7[17] 刘洪良. 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14[18] 杨艳玲,于京天. 农村新课程问题与对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调研[J]. 教育发展研究. 24(11)[19] 杨廷树,杨颖秀. 西部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现状调查与思考--基于贵州省Z中学的个案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1(23)。
列宁与威尔逊民族自决原则的比较王婷

列宁与威尔逊民族自决思想的比较王婷【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广大亚非拉国家被迫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列宁与威尔逊顺应了历史潮流,提出了民族自决原则。
他们的思想对于打破帝国主义殖民枷锁、促进世界民族运动的发展意义重大,并在二战后被写入国际法中成为处理国际问题的原则之一。
由于二者受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影响思想虽有相似之处,但就思想提出的涵和目的方面仍有不同之处,从而致使其最终实践结果也大不相同。
【关键词】列宁;伍德罗·威尔逊;民族自决;欧洲先哲最早提出有关“民族自决”的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与威尔逊在借鉴学习先辈哲人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具体的国国际政治背景,赋予民族自决更完整的涵,将其影响扩展到世界围之。
“民族自决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入到国际法中,是指导、处理世界各国、各族人民民族问题的原则之一,它同时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共同的思想文化成果。
然而当今有很多人把民族自决同民族分裂等同起来,要么过分夸大民族自决的积极作用,要么利用民族自决搞民族分裂的活动。
同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56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认同极具多元化的现实下,正确理解、运用民族自决思想意义重大。
当前国史学界关于二者民族自决思想的研究较多,但是将其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综合对比的研究相对较少。
学术界将二者思想系统比较的有四篇论文:蔡珊珊2011年硕士毕业论文《列宁与威尔逊民族自决思想的比较》,这篇文章作者从民族自决思想的产生及演变、列宁与威尔逊民族自决思想的涵、背景、目的、实践结果等五个方面详细地对比而后系统地得出二者关于民族自决的异同;俄罗斯东亚研究所在2006年发表的欧阳杰的《比较史学视野下的列宁与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思想》,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概括列宁与威尔逊民族自决思想的来源、提出背景,详细地将二者的目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对比;江南社会学院学报在2007年发表的圆圆的《列宁与威尔逊民族自决思想差异之研究》,本文中作者一改传统历史学视角,从国际关系研究角度出发具体从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对比二者的不同;社会学报在2004年发表的王彦敏的《列宁的〈和平法令〉与威尔逊的“十四点”》,这篇文章区别于以上三者,不是系统对比民族自决思想,而是详尽阐释有关二者民族自决思想的《和平法令》与“十四点”,提出了关于两个法令的三个相同之处和一点区别。
让师生在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深圳市龙华区桂花小学王婷校长的教育之路

让师生在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深圳市龙华区桂花小学王婷
校长的教育之路
孙小惠
【期刊名称】《中小学德育》
【年(卷),期】2022()5
【摘要】王婷,深圳市龙华区桂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广东省特级教师,语文高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首批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名师工程”名教师,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优秀班主任,深圳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主持、参与各级课题研究18项,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6篇。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孙小惠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区桂花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一位乡村女校长的教育梦——记百色市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中心小学校长王桂花
2.蔡徐坤站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3.吉林省教育学院举办2018年深圳市龙华区民办教育举办者和校长高级研修班
4.桂子飘香花样芬芳--深圳市龙华区桂花小学
5.以世界为养料,建一所会生长的学校——访深圳市龙华区万科双语学校校长杨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宁区2011年省级论文获奖目录xls

加强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知识体系建构衔接的策略 浅谈低年级绘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浅议小学美术教学情境创设 巧施“友善”魔法 畅享习作课堂 巧用“意外” 点燃智慧的火花 师爱有痕 同浴合作春风 共享快乐乐章 友善用脑理念下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友善用脑理念下小学体育多元化学习评价实施的策略 在友善模式下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奏响“美育•德育”的和谐篇章 巧妙运用多媒体 优化幼儿美术欣赏活动 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 引领大班孩子爱上音乐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自主性 关注错误 成就精彩 借助东风好扬帆 浅谈体育游戏的教与学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意识渗透 戏剧教学法走进小学中低年级美术课堂 导学案的运用彰显了特色的英语教学 用爱心发现细节 用细节塑造世界 古诗文的读赏背 巧拾古文趣 妙品古文香 农村中小学生足球运动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运用思维导图 提高小英ABE板块教学的有效性 让小班幼儿学会自我服务 班主任 简单些又何妨 初中数学教学管理的一些想法 浅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策略 最近发展区新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浅谈班组管理中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品德教育 激趣入手主动识字 灵动语文课堂 秀出别样精彩 让小学语文课多一些“语文味”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结构游戏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chant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谈数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 给孩子留下自我发展的空间 让自然角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资源 幼儿园生存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 让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提升批改的效度 使作文教学益臻完美
陈树铭 陈顺敏 张鑫 盛慧 高原 许飞燕 业绪美 刘红梅 姚胜利 茆华 朱群 杨静 韩晓梅 姚田田 王玲 陈以华 陶承红 端传模 施慧 郭蓬蓬 陶园玲 李正友 王庭兴 王丽 张仁全 徐萍 丁雪花 陈富兵 李东初 邹爱萍 吕少霞 张元元 于克保 阮弘 宋萍 柏斯兵 纪海燕 王良英 秦小玮 栾爱琴 张茂兰 徐玲玲 陈莹 幸天晓 施德霞 戴家宽 徐道梅
应对方式对造口患者适应水平的影响研究_王婷

项目 造口患者 国内常模
t值 P值
例数 86 ± 4. 02 19. 48 ± 3. 81
13. 559 0. 000
回避 14. 81 ± 2. 07 14. 44 ± 4. 20
1. 454 0. 147
2015 年 6 月 第 15 卷 6 期
护理管理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Jun,2015 Vol. 15 No. 6
·383·
·论 著·
应对方式对造口患者适应水平的影响研究
王 婷1 ,陈湘玉2 * ,吴 玲2
【摘要】目的 了解造口患者适应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改善造口患者疾病应对、构建有效干预方案提供理论 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造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 301 例造口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造口患者适应 水平总分为( 47. 02 ± 7. 42) 分; 应对方式 3 个维度得分为: 面对( 15. 86 ± 4. 02 ) 分,回避( 14. 81 ± 2. 07 ) 分,屈服( 9. 97 ± 3. 49) 分; 年龄、造口术后时 间、造口自我护理状况、造口接受程度和应对方式各维度均为造口患者适应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对方式是造口患者随访中亟待关注的问题, 应构建针对性干预方案,缩短患者适应过程。
屈服 9. 97 ± 3. 49 8. 81 ± 3. 17
5. 149 0. 000
占 14. 95% 。造口术后时间: < 1 年 60 例,占 19. 93% ; 1 ~ 6 年 3. 1 造口患者适应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灵石县段纯小学王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该值得我们深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下面是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就如何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营造一个创新的课堂氛围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者、共享者,是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
为了实现这种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师必须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并创设轻松、活跃的氛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
实践证明,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易于思维的创新。
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小明练长跑,第一天跑1500米,第二天跑1400米,第三天跑1600米,三天共跑了多少米?平均每天跑了多少米?我说:“根据以上信息和问题,你会解答吗?试一试,再把你的解法和思路与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生1:(1500+1400+1600)÷3=1500(米)。
生2:1500+1400+1600=4500(米),4500÷3=1500(米)。
生3:1500×3=4500(米),并回答了两个问题。
板演完后,针对生3这道算式,大家议论纷纷。
我没有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大家分析、讨论这样列式是否合理,倾听他们自由辩论。
这时,有的说:“这
样列式违反了解题规则,不合理。
”有的说:“这样列式既方便又正确。
”列出算式的同学说的更是头头是道。
我正要发表意见下结论时,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这样列式是对的,我发现3天中每天跑步的米数中有一个中间数1500米,所以用1500×3来计算,不是既正确又合理吗?”很多学生认为这种解法是可行的。
在如此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自发地展开了辩论,不仅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而且激活了思维,创新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培养。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
”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
质疑是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端,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造动机的切入点。
例如:教学互质数时,我提出了个问题:“哪些数可以组成互质数?现在四人小组讨论。
”问题一出示,顿时课堂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小组的同学说,两个不同的质数组成互质数。
有的小组的同学说,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组成互质数。
有的小组的同学说,1和任何自然数组成互质数。
有的小组的同学说,质数和合数组成互质数。
有小组的同学的说,合数和合数组成互质数。
前三种说法大家都表示同意,后两种说法意见不一,大家争得面红耳热,最后我点拨,要求各举出例子说明,质数和合数如(2和15),合数和合数如(8和9)可组成互质数,但也可组成不是互质的数如(2和8,
6和9)等,要根据具体的数而定。
这时课堂总算安静下来,突然王强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还有一种情况我认为可以组成互质数。
”大家都用好奇惊讶的目光期待他的发言,他很有语气很有力地说:“两个相邻的奇数一定互质”。
这时候我并没有作答复,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证明,找出答案。
这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更有力的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
在唤起全体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同时,形成创新意识。
三、教师要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有优秀的成绩,而在于有优秀的思维方式。
纵观人类的一切创造性实践活动: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示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从开水壶壶盖的跳动中得到启发而发明了蒸汽机,阿基米德从洗澡中悟出浮力定律……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要启发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关键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在教学中可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如教学“分数应用题”后,多媒体出示:一本故事书有150页,小刚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10。
__________________?我说:"根据屏幕上的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接着让学生边思考、边回答、边在本子上填空,列式计算。
然后指名学生板演:生1:两天工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2/5+3/10= 7/10。
生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几分之几?2/5-3/10=1/10。
生3:看了两天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1-2/5-3/10=3/10。
生4:第一天看的是第二天看的几倍?2/5÷3/10=4/3。
生5: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了几页?150×(2/5-3/10)
=15(页)。
生6:两天工看了多少页?150×(2/5+3/10)=105(页)。
生7:还有几页没看?150×(1-2/5-3/10)=45(页)……通过上述练习与口述,提高了学生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总之,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
作为教师要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大胆实施开放型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积极地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