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_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_张晟卯

合集下载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张新宝;张健;张超;樊震坤;王磊【摘要】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宽禁带的半导体材料,作为一种光催化剂,可以起到节约能量且保护环境资源的作用.在光照条件下,价带中的电子通过吸收光子而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空穴电子对,电子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氧气,空穴完全氧化并将被吸附的物质分解成小的无机分子.本文研究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并分析讨论了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原理以及制备工艺.【期刊名称】《山东陶瓷》【年(卷),期】2019(042)003【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二氧化钛;光催化;溶胶-凝胶法【作者】张新宝;张健;张超;樊震坤;王磊【作者单位】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255086;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255086;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255086;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255086;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255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4.75前言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严控污染,人们采取了各种方法和手段。

生活环境中主要存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它们中所产生的有机污染物的危害最为严重,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生物降解和物理吸收等方法进行处理,但存在净化效率低、资金消耗多等问题。

因此,研究更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和方法已成为该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采用TiO2光催化材料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快速、高效、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TiO2光催化材料不仅可以降解空气和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还具有杀菌,除臭等功能,已成为现阶段广泛使用和有效的新技术[1]。

它不仅可以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还能够对生物进行降解,进而保护环境。

它不仅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而且这类光催化材料可以长期、循环使用,因此,TiO2光催化材料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

河南大学九八级硕士学位论文张晟卯...

河南大学九八级硕士学位论文张晟卯...

河南大学九八级硕士学位论文:张晟卯中文摘要近年来,文献报导类似贝壳结构的、有机.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薄膜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本文制备了长链单体丙烯酸十二醇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长链交联剂双丙烯酸己二醇酯、双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和二氧化硅/有机物、二氧化钛/有机物两种仿贝壳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

表征了其结,构,并研究了这两种薄膜的摩擦学行为,'蚨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o‘一’\(1)制备了长链单体丙烯酸十二醇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长链交联剂双丙烯酸己二醇酯和双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

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质谱仪、元素分析仪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所制备的化合物结构正确。

(2)制备了v一(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微粒。

并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将其与丙烯酸十二醇酯和双丙烯酸己二醇酯在玻璃基片上共组装成二氧化硅/有机物复合薄膜。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一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一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仪器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这种薄膜具有类似贝壳结构的、有机一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结构。

聚合前层间距为3.27rim,聚合后层间距为3.32rim。

并推测了其形成机理。

(3)在动静摩擦系数测定仪上研究了二氧化硅/有机物仿贝壳结构的层状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发现无论是未聚合薄膜还是聚合薄膜与钢球对磨时,与空白玻璃片相比都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仅为0.1。

其减摩机理可用“刷子”模型来解释。

聚合后薄膜的耐磨寿命有了很大提高。

这是由于聚合使其强度提高从而导致其耐磨性的提高。

(4)制备了v一(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钛IV河南大学九八级硕士学位论文:张晟卯纳米微粒。

并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将其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和双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在玻璃基片上共组装成二氧化钛/有机物复合薄膜。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一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吸收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仪器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仿贝壳自组装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仿贝壳自组装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6 2 c 。

1 0
图 3 未 聚合 薄 膜 的 XR 图 D
XRD f u o y n r z d t i i o np l r e ie h n f m l
生物 大 分 子构 成 的 ,但 其 硬 度 是 C C 。 a O 晶体 的 2
Y 50型 x射线衍 射仪 ( R ( 东射线仪 器 一0 X D) 丹
股份有 限公 司 ) Ni lt 6 , c e 3 0型红外 光谱仪 ( TI o F_ R) ( 国) H i 美 . e o a型 紫外 可见 吸收光谱 仪 ( 国 s 英 U I AM NC 奎司 ) J M 0 0型透射 电子 显微镜 ( ,E 2 1 日 本 电子公 司 ) .

V0_ 8 】1

氧 )丙基 三 甲氧基 硅烷 、1g十六 烷基 三 甲基 溴化
铵 、. 0 6mL甲基丙烯 酸十 二醇酯 、 . 6mL甲基丙 00 烯 酸双 己二醇酯 、. 5g安 息香 乙醚 . 00 ( )基 片的准备 : 璃 片在 浓硫酸 和 3 % 的过 2 玻 0
微粒 构 成 . 关键 词 超 分 r自组装 , 有 机 一 机 杂 化 , 纳 术 复合 仿 m壳 , 薄膜 无
中 图分 类 号 0 4 5 6 8 1
近 年来 , 有机 一 无机杂化 材料 的研究 引起 了人们 极大 的兴趣 , 多种有机 一 无机杂化 材料 已见报导 这种材 料在 光学透 明 眭 、 调折光指 数 、 可 力学 性能 、
0 2 0 11 1 1 10 7) 资助 项 f 0 }
鞋 系 ^ : 清军 ( i zagh nma  ̄2 3 n 张 Emal hn seg o 6 d1 :

纳米二氧化钛低温热催化降解聚乙烯薄膜的机理

纳米二氧化钛低温热催化降解聚乙烯薄膜的机理

纳米二氧化钛低温热催化降解聚乙烯薄膜的机理李科;罗学刚;王绵;戚方伟;张思钊【期刊名称】《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年(卷),期】2015(0)3【摘要】以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为热催化剂,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融共混制备出LDPE/TiO2复合薄膜,并置于黑暗烘箱中低温(30~50℃)热老化。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薄膜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纯聚乙烯薄膜和聚乙烯复合薄膜在黑暗低温条件下也会发生热降解,且nano-TiO2填充量越大,温度越高,热降解效果越明显。

nano-TiO2填充量为5%的复合薄膜在50℃热老化90 d后,复合薄膜中出现羰基和羧基,聚乙烯分子支链减少且生成了小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复合薄膜的热分解温度T5%从473.5℃降低到433.8℃,结晶度从33.1%升高到35.3%,薄膜表面也变得凹凸不平。

【总页数】5页(P76-80)【关键词】机理;纳米二氧化钛;低温;热催化降解;聚乙烯【作者】李科;罗学刚;王绵;戚方伟;张思钊【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12【相关文献】1.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 [J], 高甲友2.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聚乙烯薄膜的研究 [J], 朱焕扬;杨斌;张剑平;朱惟德;施利毅3.纳米二氧化钛介孔微球光催化降解水中BPA的机理 [J], 郝玉兰;周延明;刘钊;周立军;李清钊;刘璐4.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氧化降解苯胺的研究 [J], 贲宇恒;李贺;张卫国;周亚松5.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对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反应机理的研究 [J], 李肖乾;张华;路海健;刘畅;刘庆龙;马夏禹;方媛萍;梁大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技术及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技术及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渍提拉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 TiO2 薄膜,研究了无水 乙醇、浓盐酸、超纯水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获得 了纳米 TiO2 薄膜的最佳制备条件是 n[Ti( OBu) 4] ∶ n( C2 H5 OH) = 1 ∶ 25,n[Ti ( OBu) 4] ∶ n ( H2 O) = 1 ∶ 2,n[Ti( OBu) 4]∶ n( HCl) = 1 ∶ 1,该条件下制备 的纳米 TiO2 单层多层薄膜均匀、光滑、透明、牢固。 Zayim[12]研究了焙烧和 pH 值对 TiO2 薄膜结构与光 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TiO2 溶胶中的乙酸含量 增加可使稳定至 6 个月以上,分析表明,300 ℃ 以下 沉积的薄膜为无定型结构,随 pH 值降低和焙烧温 度升高,玻璃基体上的表面粗糙度增加。
摘 要: 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纳米二氧化钛薄膜材料的研究现状,对真空蒸发法、溅射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
法等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论述了当前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技术和最新研究方向及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二
氧化钛薄膜材料在光电转换、生物医药、抗菌自洁等领域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对其今后发展进行了展望。
Negishi 等[10]用溶胶-凝胶法在碳酸玻璃上提拉 TiO2 光催化剂薄膜,用异丙基原钛酸盐和 α-萜品醇 分别 作 TiO2 的 原 料 和 溶 剂,所 有 TiO2 薄 膜 均 在 450 ℃ 下烘烤 1 h,薄膜中的 TiO2 以锐钛矿结构形 式存在。薄膜对 NO ( 1 ) 具有较强的光氧化 能 力。 孟丹等[11]以 Ti( OBu) 4 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浸
1428
应用化工
第 41 卷
TiO2 纳米粒子薄膜。 1. 5 电化学气相法
电化学气相法是在含有被镀物质离子的水溶液 中通直流电,正离子在阴极放电,得到相应的纳米薄 膜。按沉积所用的溶液,可分为水溶液电沉积、非水 溶液电沉积、熔盐电沉积。此方法是可在常温下进 行,可以在各种形状复杂和表面多孔的基底上制备 均匀的薄膜材料,可通过控制电流、电压、溶液的组 分、pH 值、温度和浓度等参数,来方便精确的控制薄 膜的厚度、化学组分、结构及孔隙率等。缺点就是必 须在导电的基底上沉积薄膜,且制备的薄膜必须进 行热处理才能晶化。An 等[17]以 TiCl4 为前驱体,电 解液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 ( CTAB) ,通过阴极电沉积法,制备了 TiO2 薄膜。在 相同的条件下,向 KNO3 电解液中加入 CTAB,比不 加时制得的薄膜要厚,而加入 CTAB 后所得的薄膜, 用于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效率会有相应提 高。Minoura 等直接以商品 TiOSO4 为原料,在阴极 电沉积,得到多孔 TiO2 薄膜,SEM 测 试 表 明,TiO2 薄膜呈现 多 孔 性,用 染 料 对 电 极 进 行 敏 化 后,TiO2 电极入射光电流转换率达到了 35% 。黄平等[18]采 用微弧氧化-水热合成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有生 物活性的 TiO2 薄膜。 1. 6 喷雾热分解沉积技术( SPD)

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核壳型Fe3O4Au纳米粒子的制备

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核壳型Fe3O4Au纳米粒子的制备

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核壳型Fe3O4Au纳米粒子的制备
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核壳型Fe3O4/Au纳米粒子的制备
采用改进的Polyol合成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制备PVP包裹的单分散的Fe3O4/Au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实了Fe3O4/Au的核壳型纳米结构,并确定了纳米粒子的尺寸大小和分布.UV-Vis测定显示了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光学活性,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显示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磁化率.
作者:张文星吴君华刘红玲 ZHANG Wen-xing WU Jun-hua LIU Hong-ling 作者单位:张文星,刘红玲,ZHANG Wen-xing,LIU Hong-ling(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吴君华,WU Jun-hua(韩国高丽大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韩国,首尔,136-713)
刊名:化学研究 ISTIC 英文刊名: CHEM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9 20(4) 分类号:O614.2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包裹核壳型纳米粒子 Fe3O4/Au 磁性光学活性。

二氧化钛包覆微细金刚石的制备及表征

二氧化钛包覆微细金刚石的制备及表征

二氧化钛包覆微细金刚石的制备及表征赵玉成;李亚朋;闫宁;王明智;邹芹;苗卫朋【摘要】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偶联剂,钛酸四丁酯(TBOT)为TiO 2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通过St?ber法制备核-壳结构的二氧化钛包覆微细金刚石(UFD@TiO2),研究溶液pH值、氨水及去离子水的加入量对UFD@TiO2的影响.采用XRD、SEM及DSC-TG等手段对UFD@TiO2进行表征,利用三点弯曲法测定添加UFD或UFD@TiO2的陶瓷结合剂试样的抗折强度,通过SEM观察陶瓷结合剂试样断口的微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约为8,氨水体积分数为0.8%,去离子水体积分数为0.8%时,TBOT水解生成的TiO2易在金刚石表面异质形核,可获得致密均匀的TiO2膜层;UFD@TiO2的起始氧化温度为650℃,比UFD的起始氧化温度583℃ 提高了67℃;UFD@TiO 2-陶瓷结合剂试样的抗折强度比UFD-陶瓷结合剂试样的抗折强度提高了20.9%.【期刊名称】《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年(卷),期】2018(038)006【总页数】6页(P7-12)【关键词】Stöber法;二氧化钛包覆微细金刚石;核-壳结构;抗折强度;抗氧化性【作者】赵玉成;李亚朋;闫宁;王明智;邹芹;苗卫朋【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秦皇岛 066004;北京安泰钢研超硬材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2200;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秦皇岛 066004;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郑州 450000;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秦皇岛066004;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74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物质,常用来制造超硬刀具及超硬磨具[1-4]。

纳米N-TiO2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纳米N-TiO2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纳米N-TiO2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王立艳;张晓佳;李嘉冰;肖姗姗;毕菲;赵丽;盖广清【摘要】硫酸氧钛水解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前驱体,再加入尿素为氮源,经高温焙烧制备了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N-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讨论了n(氮)/n(钛)、焙烧温度对纳米二氧化钛晶态结构、吸收光谱范围的影响,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样品在不同光源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均为锐钛矿型,粒径约为30~50 nm.氮掺杂使二氧化钛在可见光区吸收明显增加,当n(氮)/n(钛)为5、焙烧温度为600℃时,样品S600-5在可见光区吸收最强.以样品S600-5为催化剂,紫外光作用下,罗丹明B降解120 min时降解率达96.3%;可见光作用下,降解120 min时降解率达89.2%.【期刊名称】《无机盐工业》【年(卷),期】2018(050)010【总页数】5页(P82-86)【关键词】硫酸氧钛;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尿素;可见光;光催化【作者】王立艳;张晓佳;李嘉冰;肖姗姗;毕菲;赵丽;盖广清【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34.11纳米二氧化钛由于其无毒、化学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性,在空气净化、涂料、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2-10-23基金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批准号:0121001700).作者简介:张晟卯(1975-),男,研究生,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研究.*通讯联系人.二氧化钛/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张晟卯1,2,吴红丽1,张治军*1,党鸿辛1,2,刘维民2(1.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开封475001;2.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摘 要:采用溶胶-凝胶法(so1 gel)制备了TiO 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定仪、红外光谱仪、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仪和静 动摩擦系数测定仪对所制备的T iO 2/PVP 纳米复合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 2/PVP 纳米复合薄膜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具有一定的疏水性、良好的透明性、防紫外线性能和减摩抗磨性能.关键词:溶胶-凝胶;二氧化钛;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复合薄膜中图分类号:O648.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11(2003)01-0001-03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iO 2/PVPNanocomposite Thin FilmsZHANG Sheng mao 1,2,W U Hong li 1,ZHANG Zhi jun 1,DANG Hong xin 1,2,LI U Wei min2(bo ratory o f Special Funct ional Materials,Henan U ni versity,K ai feng 475001,China;2.State key L aboratory o f Solid Lubrication ,Lanzhou Institute o f Che mic al Physics ,Lanzhou 730000,China)Abstract:Naonocomposite thin films of TiO 2/PVP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sol gel process.The TiO 2wasobtained by the hydrolysis of titanium n butoxide(TNB T)under the catalysis of HCl.Scanning electron mic roscopy,contac t angel measure ment apparatus,FT IR,UV VIS and dynamic static coefficient processmeasurement apparatus wer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films.Keywords:sol gel;TiO 2;PVP;naonocomposite thin films通过两种或多种材料的功能复合,性能互补和优化,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1].复合材料的性质不仅取决于单个组分的性质,更取决于两相的形貌和两相间的作用力.无机/有机高分子纳米复合或杂化材料是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这种材料兼有无机和有机材料的特点,同时也能出现一些二者复合后的协同效应.通过控制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可以实现在纳米量级上用高分子改性无机材料,也可用无机纳米材料改性高分子.这类材料在光学透明性、可调折光指数、力学性能、耐高温耐磨损等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2].作者在石英和玻璃片上制备了TiO 2/P VP 纳米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接触角测定仪和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对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1 实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钛酸四丁酯(上海试剂三厂、化学纯)、聚乙烯吡咯烷酮(上海化学试剂采购站)、无水乙醇(中国安徽酒厂、分析纯)、盐酸(洛阳化学试剂厂、分析纯)、基片为普通玻璃片和石英片.Nicolet 360型红外光谱仪(F T IR,美国)、JE M 3600 LV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He ios 型紫外 第14卷 第1期化 学 研 究Vol.14 No.12003年3月C HE MICAL RESEARC H Mar.2003可见吸收光谱仪(英国UNICAM 公司)、JY 82型C A 测定仪(承德试验机厂)、DF P M 型动 静摩擦系数测定仪(日本协和株式会社).1.2 TiO 2/PVP 纳米复合膜的制备(1)将19.20mL 钛酸四丁酯、40mL 无水乙醇加入三口烧瓶中,在剧烈搅拌下向其中慢慢滴加40mL 稀盐酸(n H 2O n HCI =2 0.05),滴加完毕后,加入0.5g 聚乙烯吡咯烷酮,继续搅拌2h.(2)基片的准备:玻片在浓硫酸和30%的过氧化氢(V H 2SO 4/V H 2O 2=7 3)混合液中超声3h,用蒸馏水充分漂洗后,依次用蒸馏水、无水乙醇清洗,洗净的玻璃片干燥后,置于干燥器中待用.(3)用浸涂法成膜,拉膜速度4.60cm/min.(4)将所制备的薄膜试样经150 高温处理30min,以制得固化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将未经高温处理的薄膜试样标记为未固化薄膜,而将经高温处理后的薄膜试样标记为固化薄膜.2 结果与讨论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图1为石英基片上固化与未固化TiO 2/PVP 复合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由图可以看出TiO 2/PVP 复合薄膜固化前后的吸收曲线完全重合.目前大多数文献利用理论物理模型计算带隙能量的变化( E g )是通过上升吸收带边的位置变化( onset)而得, onset 的位置由吸收边线性外推至y =0时在x 轴的位置变化来确定[3].按此法外推得到样品的上升吸收边 onset 为333nm,相对于体相的TiO 2(E g =3.2eV, =388nm)有很大的蓝移,说明所制备的复合薄膜中含有TiO 2纳米颗粒并且表现出了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固化前后的吸收曲线完全重合说明固化的过程中TiO 2纳米颗粒的粒径并没有明显变化.由图还可以看出TiO 2/PVP 纳米复合薄膜的吸收发生在紫外区,而在可见光区则几乎没有吸收,这说明复合薄膜具有很好的透明性和防紫外线能力,这使其在某些光学器件上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图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图2 固化与未固化薄膜的红外光谱图2.2 红外光谱分析图2为TiO 2/PVP 复合薄膜固化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对于未固化的薄膜3400c m -1附近的吸收带为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2900c m -1附近的吸收带为C H 伸缩振动吸收,1650c m -1处的吸收峰是C O 伸缩振动吸收[4],固化后3400cm 1附近的吸收带强度明显减小表明在固化的过程中发生了缩水反应.CO 伸缩振动吸收由1650cm -1位移到了1633c m -1表明在固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两者在低波数段吸收背景的升高,表明结构中存在Ti O Ti 结构[5].2.3 扫描电镜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固化后的TiO 2/PVP 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图3是其平面扫描电镜图,由图可以看出,所制得的薄膜表面平整光滑,没有明显的裂纹 图4则是其断面扫描电镜图,由图可以看出其所制备的薄膜薄厚均匀,厚度约为1.7 m 左右.有机与无机两相混合的均匀程度将极大地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往往需要两者均匀地混合.图5是TiO 2/PVP 纳米复合薄膜中Ti 元素的分布图,由图可以看出在所制备的薄膜中钛元素分布均匀,说明TiO 2与PVP 两相是均匀弥散的.2 化 学 研 究2003年图3 固化后薄膜的平面扫描电镜图图4 固化后薄膜的断面扫描电镜图2 4 接触角分析膜材料的接触角是由表面层的性质决定的,可以通过测量接触角来了解其表面层的性质.经测定,固化前薄膜对水的接触角为50 ,固化后接触角是75 .这说明固化后的TiO 2/PVP 复合薄膜表面能较低,因而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和防结污能力.2.5 摩擦学性能研究在动 静摩擦系数测定仪上进行摩擦试验,试验条件为法向载荷0.5N,10mm,相对湿度为40%~44%,滑动速度20cm/min,摩擦对偶试样选用 3mm 的AISI 52100轴承钢球,试验前所有试样均在丙酮中超声清洗15min,然后热风吹干.摩擦系数由记录仪自动记录,用薄膜被磨穿时的滑动循环次数表示薄膜的耐磨寿命.当摩擦系数突然升高时,即认为薄膜已经磨穿,其结果如图6所示 可以看出:空白玻璃片的摩擦系数为0.87.纯PVP 膜的摩擦系数为0.20,但耐磨寿命仪为330次.纯TiO 2膜的耐磨寿命高达2000次以上,但摩擦系数却高达0.34,TiO 2 PVP 纳米复合薄膜的摩擦系数仅为0.22,且耐磨寿命也高达2000次以上.表明所制备的TiO 2/PVP 纳米复合薄膜在所给实验条件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图5 Ti 元素在T i O 2/PVP 膜中的分布图6 不同薄膜和衬底的磨擦系数曲线3 结论成功制备了TiO 2/PVP 纳米复合薄膜,结构与性能表征表明:所制备的薄膜表面平整光滑没有明显裂纹、薄厚均匀;有机无机两相在纳米尺度上均匀弥散;表面能较低,具有一定防水和防结污性能;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防紫外线性能;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参考文献:[1]刘华营,葛学武,倪永红,等.无机/有机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1,13(5):403-409.[2]黄智华,丘坤元 溶胶-凝胶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杂化聚合物材料[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18(5):803-806.[3]张玉红,吴鸣,孙福侠,等.二氧化钛溶胶粒度分布与光谱特征[J].催化学报,1999,20(3):305-308[4]严瑞 .水溶性高分子[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5]张治军.表面修饰纳米微粒的化学合成及摩擦学行为研究[D].兰州: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1996.第1期张晟卯等:二氧化钛/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