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培植

合集下载

荸荠种植方法

荸荠种植方法

荸荠种植方法
荸荠,又名马蹄、莲藕,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荸荠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选址、土壤准备、播种、管理和收获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荸荠的种植方法。

首先,选址是荸荠种植的第一步。

荸荠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
为20-30摄氏度,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积水和阴
暗环境。

其次,土壤准备是种植荸荠的关键。

荸荠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
壤中。

在土壤准备阶段,可以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为荸荠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接着,是播种环节。

荸荠的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可以选择用荸荠的块茎
进行播种,块茎的大小和质量都会影响到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在播种时,可以将块茎插入土壤中,保持一定的间距和深度,然后覆土浇水,促进块茎的生根生长。

在管理环节,需要及时浇水、施肥和除草。

荸荠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但要避免积水,适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促进荸荠的生长发育,同时要及时除去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最后,是收获环节。

荸荠一般在生长3-4个月后即可收获。

收获时,应选择天
气晴朗的日子,用铁锹或铲子小心地将荸荠挖出,避免损伤块茎。

收获后,要及时清洗和晾晒,待表皮干燥后储存,以保持荸荠的新鲜和营养。

总的来说,荸荠的种植方法并不复杂,只要合理选址、做好土壤准备、适时播种、科学管理和及时收获,就能够获得丰收的成果。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种植荸荠有所帮助,祝您种植顺利,丰收满堂!。

荸荠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荸荠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荸荠虫害的防治
螟虫
螟虫是一种常见的荸荠虫害,会咬食荸荠的茎叶和根茎,导致植株枯萎。防治方法:使用生物防治和 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使用杀螟杆菌、三唑磷等药剂防治。
蚜虫
蚜虫会吸取荸荠的汁液,导致植株营养流失,同时也会传播病毒病。防治方法:使用黄板诱杀或使用 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防治。
06
荸荠高产高效的栽培策略
低温
低温会影响荸荠的生长和发育,应 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薄膜等。
03
荸荠栽培的土壤与肥料管理
荸荠栽培的土壤选择与改良
土壤选择
荸荠适宜生长在粘性土壤中,土壤pH值应在5.5-7.5之间,且土壤不能有盐 碱化问题。选择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土壤可以提高荸荠的生长和产量。
土壤改良
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改良,通过添加有机肥、绿肥等提高土壤肥力,改 善土壤结构。同时,合理轮作和休耕也能够维护土壤的健康。
种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 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种植 密度。
栽种
在适宜的时期进行栽种, 保证荸荠的生长环境良好 。
荸荠的水肥管理技术
水分管理
根据荸荠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合理控制水分供应,促进荸荠的生长。
施肥管理
根据土壤肥力和荸荠的生长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保证荸荠的营养供应。
05
荸荠栽培的病虫害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除草松土
在荸荠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松土,以保持土壤 疏松、通透性良好。
灌溉排水
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及时灌溉和排水,以 满足荸荠生长所需的水分。
防治病虫害
针对荸荠常见的病虫害,如荸荠秆枯病、荸荠白 绢病等,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防治。
07

荸荠栽培技术―栽培管理

荸荠栽培技术―栽培管理

荸荠栽培技术―栽培管理
栽培
(1)适时早栽、合理密植荸荠产量,决定于地上茎数、球茎数及球茎的大小,早栽植株高、分株多、株丛大、产量高。

长江流域一般在6月上下旬(芒种至夏至)定植,江浙一带在大暑(不过立秋),华南生长期长,可延到8月下旬(处暑)栽植。

江苏地区早栽的早水荸荠于5月中旬栽植,分株5-7次,株行距66x50厘米,亩栽2000穴;伏水荸荠7月栽植,分株3-4次,株行距66x33厘米,南栽3000穴;晚水荸荠宜8月栽植,分枝2-3次,株行距50x33厘米,亩栽4000穴,每穴丛植有4-6根叶状茎的分株一丛,要当天起苗,当天种植细排轻放,防止重叠和折伤茎秆,栽植深度一般与管状茎基部等齐,深约6-8厘米。

栽植过浅,球茎易浮起,难成活,分蘖多,地上部提前枯萎,匍匐茎结球茎少;栽植过深,分枝不旺,结球茎亦少,产量低。

栽植后顺手将根蒂泥土抹平,使根和土吻合,易成活。

(2)耘田除草补苗栽植后10-15天开始发棵,当荠秧透出芽嘴,老叶枯死时,结合拔草耘田,抹平土面,将茎秆发黄、种荠腐烂的种娘,和杂草枯叶踏入田间,结合查苗、补苗,以利生长新根。

如球茎外露,用手掀压球茎,使其入土;如球茎过深下沉,用手插入土中,轻轻向上挑起,使分蘖节不至掩埋。

新芽长到15-20厘米时,第二次耘田,至封行前每隔10-15天耘田一次,促使新芽早发,封行后不再下田,以免踩断匍匐茎而损伤球茎。

(3)灌水荸荠适于浅水环境下生长,从栽植到球茎成熟,应按不同时期掌握水层深度。

栽植时灌浅水3厘米,这样有利提高土温,促使发。

荸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荸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荸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养护方法1、土壤:荸荠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在大部分的土壤中都能很好的生长,用园土和少量细沙混合的方式配制的土壤即可,注意土壤不能太过的粘重,影响球茎的口感。

2、光照:它的生长需要在采光位置好的地方,来满足球茎的生长需求,平时可以把它放在阳台等光照条件比较好的位置,避免长时间没阳光就可以。

3、温度:温暖的环境下更适合它的生长,平时养殖温度保持在20℃左右即可,它是非常的怕冷的,冬天的时候尽量转移到室内养护,注意防寒。

4、水分:它喜欢潮湿的生长环境,很多种植的都是种在水田或者池沼里面,所以养殖的时候尽量给它提供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夏天高温的天气,更要保证它水分的充足。

二、养殖技巧1、繁殖:荸荠一般是用它的球茎来繁殖的,挑选质量好重量在15克以上的球茎,用多菌灵浸泡杀菌,然后进行室内催芽,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2、催芽:催芽一般是在室内进行,铺上10cm的稻草,把荸荠芽朝上排列在上面,上面再铺一层稻草,放上荸荠,重复三四层,每天用水淋湿,保持潮湿,等它的芽生长到4厘米左右的时候,即可进行栽种了。

三、问题诊疗1、病害:茎腐病是对它危害比较大的,这种病在高温高湿的天气更容易发作,并且发病的速度几块,如果发现的晚的话整珠就没救了,早期可以用50%多菌灵500-1000倍进行喷洒。

2、虫害:常见的就是螟虫、蚱蜢等,虫害对它的危害并不是很大,发现的时候及时逮住杀死就可以了,或者是用氧化乐果进行防治即可。

四、其他问题1、能否食用:荸荠是可以吃的,可以和很多的食材搭配进行烹饪,但是要注意它是一种寒性的食物,经期的女性最好不要食用。

2、是否有毒:荸荠是没有毒性的,它的球茎是可以食用的,煮熟之后口感非常的好,可以放心的养殖和食用。

荸荠的栽培技术

荸荠的栽培技术

荸荠的栽培技术萌芽期:从母球顶芽萌动至芽长2厘米左右。

发芽始温为10-25C,适温为15-25C,约需20-30天。

分蘖分株期:栽植后的苗,在抽生叶状茎的同时不断分蘖,形成母株。

母株侧芽向四周抽生匍匐茎3-4条,匍匐茎顶芽萌生叶状茎,形成分株。

如此方式分蘖、分株,约需120-150天。

高温长日照有利于分蘖和形成分株,25-30C时分株最旺。

早栽者生长期长,母株可产生分蘖30-40个,分株4-5次,早生的分株还可发生二次分株。

此期光合产物主要供给叶状茎和根系的生长。

球茎形成期:秋季气温开始降低,日照变短,分蘖分株基本停止,地上茎绿色加深,自分株中心抽出花茎,开花结果。

同时,地下匍匐茎先端开始形成球茎,约需70天。

前期光合产物大部分供给叶状茎生长和球茎形成,后期光合产物主要输入球茎,促其迅速膨大,为淀粉快速积累期。

荸荠喜温暖。

行育苗栽种。

长江流域从清明至小暑间都可育苗。

早栽者,夏季大量分孽分株,入秋后结荠多。

荸荠宜实行2-3年轮作。

育苗前先行催芽,当叶状茎开始生长并有3-4个侧芽萌发时栽入育苗田,将催芽后的种荠排列按入泥中,使芽头高低一致,保持1.5-3厘米浅水。

苗高15-25厘米,并有5-6根叶状茎时即可定植。

宜施足有机肥的砂壤土栽培。

栽植时将母株上的分株和分蘖匍匐茎中部切断,去梢,留25厘米高的叶状茎栽入田中。

每穴一株或具有3-5根叶状茎的分株一丛,带球茎的秧苗入土约9厘米深(分株约12-15厘米深)。

栽植时,田间灌浅水,分蘖期保持1.5-3厘米水层,球茎膨大期4.5-6厘米水层。

追肥宜在分蘖分株初期进行,一般2-3次。

白露至秋分结荠时,如尚未封行,应在第二次追肥后7天,每亩再追尿素5-7.5kg,作为结荠肥。

在长江及黄河中下游,小满至夏至定值的称为早水荸荠;大暑至立秋定植的为晚水荸荠,以冬至前后采收的品质较好。

种荠须在翌年春分萌芽前挖出。

采收前一天排干田水。

选皮色深、脐部深、芽粗短的球茎带泥摊置阴处,至八成干时撒上细干土,即可窖藏或堆藏。

如何种植荸荠_荸荠栽培技术

如何种植荸荠_荸荠栽培技术

如何种植荸荠_荸荠栽培技术荸荠是广受喜爱的一种食材,那么荸荠怎么种植呢?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荸荠的种植技术。

荸荠的种植技术:选地具匐匍茎,先端膨大为球茎。

它的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性繁殖。

荸荠喜温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

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层,这样既利于球茎的生长发育,又不致球茎深钻,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一致,也有利于掘收。

耕层过粘,不利于球茎的膨大,腐殖质过多,球茎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

它适宜在浅水中生长,在营养需求上,要求氮肥较少,磷肥较多。

荸荠于15℃萌芽,25℃开始分蘖,30℃植株旺盛生长,气温降至20℃以下时球茎形成。

一般在早春选顶芽和侧芽健全的种荠在室外苗床育苗,经常保持湿润。

约15-20天即可成苗,供大田栽植。

株行距一般30厘米×60厘米,亩栽约3000穴。

分蘖和分株期间保持一定水层并追施氮肥。

球茎形成前追施磷肥和钾肥,对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有显著效果。

在整个生长期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

其全生育过程如下:气温达10-15℃时,80% 以上球茎可萌芽,同时抽生发芽茎,并向上抽生叶状茎,当幼苗有5-6根叶状茎时,便向下萌生新根。

荸荠的种植技术:育苗育苗时间因移栽时期而定。

早水荸荠因前期气温低,在移栽前40-45天(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育苗;晚水荸荠因育苗时气温较高,在栽植前20-25天育苗。

育苗方法包括催芽、秧田准备、排种和秧田管理。

选荠芽粗长、球茎扁圆端正饱满、大小适中、表皮光滑、深褐色、无病无伤、符合品种特征的种荠催芽。

早水荸荠于清明前后催芽,选在避风向阳的室内,周围围成一圈,内铺湿稻草10厘米左右厚,将种荠芽朝上排列在稻草上,叠放3-4层,上面覆盖稻草或水草,每日早晚淋水,10-15天,后当芽长1-2厘米时,除去上层盖草,继续淋水保持湿润,20天后当叶状茎长高10-12厘米,并有3-4个侧芽萌发时,即可移入育秧田。

伏水荸荠或晚水荸荠如催芽前种荠表皮皱缩或已萌芽,可先将顶芽摘去1-2毫米(使出苗整齐),浸水昼夜后取出叠放,保持湿润,2-3天后便可全部萌芽,排入育苗田。

荸荠怎样种植技术

荸荠怎样种植技术

荸荠怎样种植技术
种植荸荠的时候,需要注意育苗催芽、水位控制、肥料使用和病虫害防治等。

选取饱满圆润的荸荠进行催芽和育苗,水面要高过土面3厘米左右,施肥要做到适度适量薄肥勤施,及时通风换水并使用药物防治病虫害。

荸荠怎么种植
1、育苗催芽
想要种植荸荠,先要对用作种子的球茎进行催芽的处理。

挑选出外皮圆润饱满、个头也比较大的荸荠,将其放置在铺有稻草的房间里,均匀整齐的铺开,然后再盖上一层稻草,浇水浇到稻草湿透,然后定期补水以免稻草干燥。

2、水位管理
将经过催芽冒出芽头的荸荠栽入土壤中之后,就要开始注水,要一直注入到水位高于土面3厘米以上才行,在刚刚栽种下去的那一段时间则要保持在8厘米以上,施肥过后要断水一段时间,结球期水
位4厘米,后期断水即可。

3、肥料使用
荸荠田地的肥料使用在用量上比较讲究,定植之前的荸荠生长发育全部依靠土壤中固有的基肥,但是定植之后则要每周追肥一次,以尿素为主,以促进幼苗的生长,8月过后则是使用荸荠专用的复合肥料进行浇灌。

4、病虫害防治
荸荠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很容易染上诸如白粉病、锈病、灰霉病和蚜虫一类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的骚扰会使得荸荠的发育严重手搓,因此要保证水质的干净,污浊之后要及时的进行更换并通风透气,使用药剂进行灭杀。

家里花盆种荸荠的方法

家里花盆种荸荠的方法

家里花盆种荸荠的方法
1.选好材料:选择新鲜,有鲜绿色的茎叶和健康的根的荸荠苗木。

2.选择合适的花盆:荸荠需要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上的花盆。

有排水孔的花盆更好,防止积水影响生长。

3.准备好土壤:荸荠不要求特别肥沃的土壤,以通透、排水良好的泥土为佳。

如果土壤中沙子太多,可以加入一些腐熟的堆肥和泥土进行混合。

4.种植荸荠苗:将苗木置于花盆中心,分布均匀。

然后用泥土将苗木埋入花盆深20-30厘米左右,用手轻轻压紧泥土。

5.浇水:荸荠喜欢湿润的环境,适时浇水,不必过量,以保持适度的湿润度。

6.置放位置:将荸荠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位置,但不宜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可适时移动花盆,保持荸荠叶片的光合作用和避免过度曝晒。

7.除草和施肥:适时除去杂草,必要时可以施用适量的肥料,以促进荸荠的健康生长。

8.注意保持整洁:要保持花盆周围的整洁,尽量不让废弃物或落叶堆积在荸荠周围,以避免影响荸荠的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荸荠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喜温 爱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松软,底土坚 实的壤土中。
育苗时间 荸荠育苗时间因移栽时期而定,早水荸荠因前期气 温低,在移栽前40-45天(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 育苗,晚水荸荠因育苗时气温较高,在栽植前20-25 天育苗。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清明到谷雨期间 育苗,育苗前先进行室内催芽,然后再在水田里进行 排种和假植。
• 野荸荠:有长的匍匐根状茎。秆多数,丛 生,直立,圆柱状,高30-100厘米,直径 4-7毫米,灰绿色,中有横隔膜,干后秆的 表面现有节。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3 个叶鞘;鞘膜质,紫红色,微红色,深、 淡褐色或麦秆黄色,光滑,无毛,鞘口斜, 顶端急尖,高7-26厘米。
• 密花荸荠为莎草科荸荠属的植物,目前尚 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分布在印度、越南以 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 米至1400米的地区,多生在溪旁、池塘以 及森林边缘。
荸荠培植
荸荠
荸荠,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 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 生块茎,俗称荸荠。
原产于印度,广布于全世界,中国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 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 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 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 余杭荠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地方品种, 球茎扁圆形,顶芽粗直,脐平,皮棕红色, 皮薄,味甜,单个重20克左右。适于加工 制罐头和鲜食。
• 光洪荸荠由于光洪(位于湖南邵东佘田桥 镇)特殊的土壤,每年冬天出产的荸荠肉 白、皮红且薄,口感松脆,甘甜。大小适 中。每年出产日期,游人抢购络绎不绝! 当地人又称之为“慈姑子”。
药用
• 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 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 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 疾病;荸荠含有一种抗菌成分,对降低血 压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症有防治 作用。
【功效作用】
• 能清肺热,又富含黏液质,有生津润肺、 化痰利肠、通淋利尿、消痈解毒、凉血化 湿、消食除胀;主治热病消渴、黄疸、目 赤、咽喉肿痛、小便赤热短少、外感风热、 痞积等病症。荸荠具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 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 用于发烧病人。
• 黑籽荸荠是莎草科荸荠属的植物。分布于 日本、台湾、缅甸、马来西亚、泰国、印 度尼西亚、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 南、福建等地,一般生于路旁及水边。
• 桂林马蹄,书面语荸荠。马蹄[1] 属多年生 草本水生植物,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 田里。它的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 性繁殖。桂林马蹄喜温爱湿怕冻,适宜生 长在耕层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在栽 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层,这样 既利于球茎的生长发育,又不致球茎深钻 , 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一致。
种荠催芽
室内催芽的方法是在地面铺上10厘米左右的 一层稻草,将种荠芽朝上排列在稻草上, 叠放3-4层,上面再覆盖稻草,每天早晚各 淋一次水,10-15天以后,当芽长到3-4厘 米的时候,就可以把幼苗移栽到育秧田中 进行排种了。
• 荸荠不仅可以促进人体代谢,还具有一定 的抑菌功效。荸荠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茎类 蔬菜中含量最高的,磷元素可以促进人体 发育,同时可以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 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科 学家在对荸荠的研究中还发现了一种抗菌 成分荸荠英。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再 加上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感,的 确是不可多得的食物。
• 水马蹄:广东地方品种。株高70-90厘米, 开展度15-20厘米。球茎扁圆形,高2厘米, 横径2.5-3厘米,顶芽较尖长,皮黑褐色, 肉白色。单个重10克。淀粉含量高,以熟 食和制作淀粉为主。生势旺盛,抗逆性较 强,耐湿,不耐贮藏。
• 韭荠:原产菲律宾。株高110-120厘米。球 茎大,椭圆形,横径4厘米,纵径2.6厘米, 单个重25克,质脆味甜,品质好,以鲜食 为主,亩产2000公斤以上。
• 孝感荠:湖北省孝感市地方品种。株高90110厘米。球茎扁圆,亮红色,平均单个重 22克,皮薄,味甜,质细渣少,以鲜食为 主,品质好。
,横径3厘米, 皮红褐色,肉白色,平脐,球茎顶端有长 约1厘米的顶芽和3~5个侧芽,单个重20克。 肉质脆嫩,品质佳。中熟。地上部耐热不 耐寒,地下部球茎耐寒,可留在土中越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