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理科课件与练习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二——函数与导数课件PPT》

《高中数学必修二——函数与导数课件PPT》

《高中数学必修二——函 数与导数课件PPT》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高中数学必修二课程中的函数与导数,包括函 数的定义及表示方式,基本初等函数及其性质等。
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式
什么是函数?如何表示一个函数?我们将从基本概念出发,详细讲解函数的定义和各种表示方式。
基本初等函数及其性 帮助您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及其应用
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是函数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学习如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极限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通过学习极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我们将更深入地理解函数的变化趋势和趋 近性。
极限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
四则运算是函数极限研究中的基本操作。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四则运算求解 函数的极限,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反函数和复合函数是函数理论中重要的概念。通过本节课程,您将学习如何求解反函数和复合函数。
算术组合函数
组合函数在实际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将学习如何将函数进行算术组合, 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函数的图像能够直观地展示函数的特点。我们将学习如何绘制函数的图像, 并分析函数的性质。

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2.4二次函数与幂函数课件

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2.4二次函数与幂函数课件

解析:(1)由于 f(x)有两个零点 0 和-2, 所以可设 f(x)=ax(x+2)(a≠0)。 这时 f(x)=ax(x+2)=a(x+1)2-a, 由于 f(x)有最小值-1,
所以必有-a>a0=,-1, 解得 a=1。 因此 f(x)的解析式是 f(x)=x(x+2)=x2+2x。
25
(2)若 g(x)与 f(x)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求 g(x)解析式。 解析:(2)设点 P(x,y)是函数 g(x)图象上任一点,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P′(-x, -y)必在 f(x)图象上, 所以-y=(-x)2+2(-x), 即-y=x2-2x,y=-x2+2x, 故 g(x)=-x2+2x。
解析:因为函数 f(x)=4x2-mx+5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m8 ,+∞,所以m8 ≤2,即 m≤16。
答案:(-∞,16]
16
5.设函数 f(x)=mx2-mx-1,若 f(x)<0 的解集为 R,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m<0, 解析:当 m=0 时,显然成立;当 m≠0 时,Δ=-m2+4m<0, 解得-4<m <0。 综上可知,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4,0]。 答案:(-4,0]
26
►名师点拨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选择规律如下: (1)已知三个点坐标,宜选用一般式; (2)已知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大(小)值等,宜选用顶点式; (3)已知图象与 x 轴两交点坐标,宜选用两根式。
27
通关特训 2 已知二次函数 f(x)同时满足条件: (1)f(1+x)=f(1-x); (2)f(x)的最大值为 15; (3)f(x)=0 的两根平方和等于 17。 求 f(x)的解析式。 解析:依条件, 设 f(x)=a(x-1)2+15 (a<0), 即 f(x)=ax2-2ax+a+15。 令 f(x)=0,即 ax2-2ax+a+15=0, ∴x1+x2=2,x1x2=1+1a5。 x21+x22=(x1+x2)2-2x1x2=4-21+1a5=2-3a0=17, ∴a=-2,∴f(x)=-2x2+4x+13。

高考数学考点练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7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试题理

高考数学考点练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7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试题理

考点测试7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一、基础小题1.函数f (x )=1x-x 的图象关于( )A .y 轴对称B .直线y =-x 对称C .坐标原点对称D .直线y =x 对称答案 C解析 f (x )=1x-x 是奇函数,所以图象关于原点对称.2.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f (x )=x 2B .f (x )=2|x |C .f (x )=log 21|x |D .f (x )=sin x答案 C解析 f (x )=x 2和f (x )=2|x |是偶函数,但在(-∞,0)上单调递减,f (x )=sin x 为奇函数,f (x )=log 21|x |是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故选C. 3.已知函数f (x )为奇函数,当x >0时,f (x )=x 2-x ,则当x <0时,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 )A .-14B .14C .12D .-12答案 B解析 解法一:设x <0,则-x >0,所以f (-x )=x 2+x ,又函数f (x )为奇函数,所以f (x )=-f (-x )=-x 2-x =-⎝ ⎛⎭⎪⎫x +122+14,所以当x <0时,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14.故选B.解法二:当x >0时,f (x )=x 2-x =⎝ ⎛⎭⎪⎫x -122-14,最小值为-14,因为函数f (x )为奇函数,所以当x <0时,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14.故选B.4.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且f (x +1)=1f x,若f (x )在[-1,0]上是减函数,那么f (x )在[2,3]上是( )A .增函数B .减函数C .先增后减的函数D .先减后增的函数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f (x +2)=1fx +1=f (x ),所以f (x )的周期为2,又函数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且f (x )在[-1,0]上是减函数,则f (x )在[0,1]上是增函数,所以f (x )在[2,3]上是增函数,故选A.5.已知函数f (x )=-x +log 21-x 1+x +1,则f ⎝ ⎛⎭⎪⎫12+f ⎝ ⎛⎭⎪⎫-12 的值为( ) A .2 B .-2 C .0 D .2log 213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f (x )-1=-x +log 21-x 1+x ,f (-x )-1=x +log 21+x 1-x =x -log 21-x1+x=-(f (x )-1),所以f (x )-1为奇函数,则f ⎝ ⎛⎭⎪⎫12-1+f ⎝ ⎛⎭⎪⎫-12-1=0,所以f ⎝ ⎛⎭⎪⎫12+f ⎝ ⎛⎭⎪⎫-12=2. 6.已知f (x )=lg ⎝ ⎛⎭⎪⎫21-x +a 是奇函数,则使f (x )<0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1,0)B .(0,1)C .(-∞,0)D .(-∞,0)∪(1,+∞)答案 A解析 ∵f (x )=lg ⎝⎛⎭⎪⎫21-x +a 是奇函数,∴f (-x )+f (x )=lg ⎝ ⎛⎭⎪⎫21+x +a +lg⎝ ⎛⎭⎪⎫21-x +a =0,解得a =-1,即f (x )=lg 1+x 1-x ,由f (x )=lg 1+x 1-x <0,得0<1+x 1-x <1,解得-1<x <0,故选A.7.已知偶函数f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则满足f (2x -1)<f ⎝ ⎛⎭⎪⎫13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 ⎛⎭⎪⎫13,23B .⎣⎢⎡⎭⎪⎫13,23C .⎝ ⎛⎭⎪⎫12,23 D .⎣⎢⎡⎭⎪⎫12,23 答案 A解析 由于函数f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且f (x )为偶函数,则由f (2x -1)<f ⎝ ⎛⎭⎪⎫13,得-13<2x -1<13,解得13<x <23.故x 的取值范围是⎝ ⎛⎭⎪⎫13,23. 8.已知函数f (x )满足f (x +y )+f (x -y )=2f (x )f (y ),且f (0)≠0,则f (x )( ) A .为奇函数 B .为偶函数 C .为非奇非偶函数 D .奇偶性不能确定答案 B解析 令x =y =0,则2f (0)=2f 2(0),又f (0)≠0,所以f (0)=1.令x =0,则f (y )+f (-y )=2f (0)f (y ),即f (-y )=f (y ),所以函数f (x )是偶函数.9.函数f (x )=π2-sin x3+|x |的最大值是M ,最小值是m ,则f (M +m )的值等于( )A .0B .2πC .πD .π2答案 D解析 设h (x )=sin x3+|x |,则h (-x )=-h (x ),所以h (x )是一个奇函数,所以函数h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和是0,所以M +m =π,所以f (M +m )=π2.10.已知f (x )=⎩⎪⎨⎪⎧x 2-2x ,x ≥0,x 2+ax ,x <0为偶函数,则y =log a (x 2-4x -5)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 .(-∞,-1)B .(-∞,2)C .(2,+∞)D .(5,+∞)答案 D解析 因为f (x )=⎩⎪⎨⎪⎧x 2-2x ,x ≥0,x 2+ax ,x <0为偶函数,所以f (-1)=f (1),即1-a =1-2,所以a =2,则y =log 2(x 2-4x -5),令t =x 2-4x -5,其对称轴为x =2,由x 2-4x -5>0,得x <-1或x >5.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知,y =log a (x 2-4x -5)的单调递增区间为(5,+∞).11.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是奇函数,且f (x )在(-∞,0)上是减函数,f (2)=0,g (x )=f (x +2),则不等式xg (x )≤0的解集是( )A .(-∞,-2]∪[2,+∞)B .[-4,-2]∪[0,+∞)C .(-∞,-4]∪[-2,+∞)D .(-∞,-4]∪[0,+∞) 答案 C解析 依题意,如图所示,实线部分为g (x )的草图,则xg (x )≤0⇔⎩⎪⎨⎪⎧x ≥0,gx ≤0或⎩⎪⎨⎪⎧x ≤0,g x ≥0,由图可得xg (x )≤0的解集为(-∞,-4]∪[-2,+∞).12.已知a 为常数,函数f (x )=x 2-4x +3.若函数f (x +a )为偶函数,则a =________,f (f (a ))=________.答案 2 8解析 由函数f (x +a )为偶函数,得f (x +a )=f (-x +a ),解得a =2,所以f (f (a ))=f (f (2))=f (-1)=8.二、高考小题13.[2015·广东高考]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 )A .y =1+x 2B .y =x +1xC .y =2x+12xD .y =x +e x答案 D解析 选项A 中的函数是偶函数;选项B 中的函数是奇函数;选项C 中的函数是偶函数;只有选项D 中的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14.[2014·全国卷Ⅰ]设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都为R ,且f (x )是奇函数,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f (x )g (x )是偶函数B .|f (x )|g (x )是奇函数C .f (x )|g (x )|是奇函数D .|f (x )g (x )|是奇函数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知f (-x )=-f (x ),g (-x )=g (x ),对于选项A ,f (-x )·g (-x )=-f (x )·g (x ),所以f (x )·g (x )是奇函数,故A 项错误;对于选项B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所以|f (x )|·g (x )是偶函数,故B 项错误;对于选项C ,f (-x )|g (-x )|=-f (x )|g (x )|,所以f (x )|g (x )|是奇函数,故C 项正确;对于选项D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所以|f (x )g (x )|是偶函数,故D 项错误,选C.15.[2016·山东高考]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当x <0时,f (x )=x 3-1;当-1≤x ≤1时,f (-x )=-f (x );当x >12时,f ⎝ ⎛⎭⎪⎫x +12=f ⎝ ⎛⎭⎪⎫x -12.则f (6)=( )A .-2B .-1C .0D .2答案 D解析 当x >12时,由f ⎝ ⎛⎭⎪⎫x +12=f ⎝ ⎛⎭⎪⎫x -12,可得f (x )=f (x +1),所以f (6)=f (1),而f (1)=-f (-1),f (-1)=(-1)3-1=-2,所以f (6)=f (1)=2,故选D.16.[2015·全国卷Ⅰ]若函数f (x )=x ln (x +a +x 2)为偶函数,则a =________. 答案 1解析 由已知得f (-x )=f (x ),即-x ln (a +x 2-x )=x ln (x +a +x 2),则ln (x +a +x 2)+ln (a +x 2-x )=0,∴ln [(a +x 2)2-x 2]=0,得ln a =0, ∴a =1.17.[2016·四川高考]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 <1时,f (x )=4x ,则f ⎝ ⎛⎭⎪⎫-52+f (1)=________. 答案 -2解析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 ∴f (x )=-f (-x ).又∵f (x )的周期为2,∴f (x +2)=f (x ), ∴f (x +2)=-f (-x ),即f (x +2)+f (-x )=0,令x =-1, 得f (1)+f (1)=0,∴f (1)=0.又∵f ⎝ ⎛⎭⎪⎫-52=f ⎝ ⎛⎭⎪⎫-12=-f ⎝ ⎛⎭⎪⎫12=-412=-2, ∴f ⎝ ⎛⎭⎪⎫-52+f (1)=-2. 18.[2016·江苏高考]设f (x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f (x )=⎩⎪⎨⎪⎧x +a ,-1≤x <0,⎪⎪⎪⎪⎪⎪25-x ,0≤x <1,其中a ∈R .若f ⎝ ⎛⎭⎪⎫-52=f ⎝ ⎛⎭⎪⎫92,则f (5a )的值是____________. 答案 -25解析 ∵f (x )是周期为2的函数, ∴f ⎝ ⎛⎭⎪⎫-52=f ⎝⎛⎭⎪⎫-2-12=f ⎝ ⎛⎭⎪⎫-12, f ⎝ ⎛⎭⎪⎫92=f ⎝⎛⎭⎪⎫4+12=f ⎝ ⎛⎭⎪⎫12.又∵f ⎝ ⎛⎭⎪⎫-52=f ⎝ ⎛⎭⎪⎫92, 所以f ⎝ ⎛⎭⎪⎫-12=f ⎝ ⎛⎭⎪⎫12, 即-12+a =110,解得a =35,则f (5a )=f (3)=f (4-1)=f (-1)=-1+35=-25.三、模拟小题19.[2017·大连测试]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 =-3|x |的奇偶性相同,且在(-∞,0)上单调性也相同的是( )A .y =-1xB .y =log 2|x |C .y =1-x 2D .y =x 3-1答案 C解析 函数y =-3|x |为偶函数,在(-∞,0)上为增函数,选项B 的函数是偶函数,但其单调性不符合,只有选项C 符合要求.20.[2016·陕西一检]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则“f (0)=0”是“函数f (x )为奇函数”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要条件C .充分不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f (x )在R 上为奇函数⇒f (0)=0;f (0)=0⇒/f (x )在R 上为奇函数,如f (x )=x 2,故选A.21.[2017·山东青岛模拟]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若f (x +1)为偶函数,且f (1)=2,则f (4)+f (5)的值为( )A .2B .1C .-1D .-2 答案 A解析 ∵f (x +1)为偶函数,f (x )是奇函数,∴f (-x +1)=f (x +1),f (x )=-f (-x ),f (0)=0, ∴f (x +1)=f (-x +1)=-f (x -1),∴f (x +2)=-f (x ),f (x +4)=f (x +2+2)=-f (x +2)=f (x ),则f (4)=f (0)=0,f (5)=f (1)=2,∴f (4)+f (5)=0+2=2,故选A.22.[2017·江西三校联考]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的x 1,x 2∈(-∞,0)(x 1≠x 2),都有f x 1-f x 2x 1-x 2<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 (0.32)<f (20.3)<f (log 25) B .f (log 25)<f (20.3)<f (0.32) C .f (log 25)<f (0.32)<f (20.3) D .f (0.32)<f (log 25)<f (20.3) 答案 A解析 ∵对任意x 1,x 2∈(-∞,0),且x 1≠x 2,都有f x 1-f x 2x 1-x 2<0,∴f (x )在(-∞,0)上是减函数.又∵f (x )是R 上的偶函数,∴f (x )在(0,+∞)上是增函数.∵0<0.32<20.3<log 25,∴f (0.32)<f (20.3)<f (log 25).故选A.23.[2017·贵州适应考试]已知f (x )是奇函数,g (x )=2+f xf x,若g (2)=3,则g (-2)=________.答案 -1解析 ∵g (2)=2+f 2f 2=3,∴f (2)=1.又f (-x )=-f (x ),∴f (-2)=-1,∴g (-2)=2+f -2f -2=2-1-1=-1.24.[2017·湖北名校联考]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对任意实数x 有f (x +4)=-f (x )+22,若函数f (x -1)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f (-1)=2,则f (2017)=________.答案 2解析 由函数y =f (x -1)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可知,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故f (x )为偶函数.由f (x +4)=-f (x )+22,得f (x +4+4)=-f (x +4)+22=f (x ),∴f (x )是周期T =8的偶函数,∴f (2017)=f (1+252×8)=f (1)=f (-1)=2.一、高考大题本考点在近三年高考中未涉及此题型. 二、模拟大题1.[2017·河南联考]设f (x )是(-∞,+∞)上的奇函数,f (x +2)=-f (x ),当0≤x ≤1时,f (x )=x .(1)求f (π)的值;(2)当-4≤x ≤4时,求f (x )的图象与x 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解 (1)由f (x +2)=-f (x ),得f (x +4)=f [(x +2)+2]=-f (x +2)=f (x ), ∴f (x )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f (π)=f (-1×4+π)=f (π-4) =-f (4-π)=-(4-π)=π-4. (2)由f (x )是奇函数与f (x +2)=-f (x ), 得f [(x -1)+2]=-f (x -1)=f [-(x -1)], 即f (1+x )=f (1-x ).从而可知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又当0≤x ≤1时,f (x )=x ,且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则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设当-4≤x ≤4时,f (x )的图象与x 轴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 ,则S =4S △OAB =4×⎝ ⎛⎭⎪⎫12×2×1=4.2.[2017·安徽合肥质检]已知函数f (x ) =⎩⎪⎨⎪⎧-x 2+2x ,x >0,0,x =0,x 2+mx ,x <0是奇函数.(1)求实数m 的值;(2)若函数f (x )在区间[-1,a -2]上单调递增,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 (1)设x <0,则-x >0,所以f (-x )=-(-x )2+2(-x )=-x 2-2x . 又f (x )为奇函数,所以f (-x )=-f (x ),于是x <0时,f (x )=x 2+2x =x 2+mx ,所以m =2.(2)要使f (x )在[-1,a -2]上单调递增,结合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知⎩⎪⎨⎪⎧a -2>-1,a -2≤1,所以1<a ≤3,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3].3.[2016·福州一中月考]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1)求证:f (x )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2)若f (x )=x (0<x ≤1),求x ∈[-5,-4]时,函数f (x )的解析式.解 (1)证明:由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有f (x +1)=f (1-x ),即有f (-x )=f (x +2).又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 故有f (-x )=-f (x ),故f (x +2)=-f (x ). 从而f (x +4)=-f (x +2)=f (x ), 即f (x )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2)由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有f (0)=0.x ∈[-1,0)时,-x ∈(0,1], f (x )=-f (-x )=--x ,故x ∈[-1,0]时,f (x )=--x .x ∈[-5,-4]时,x +4∈[-1,0], f (x )=f (x +4)=--x -4.从而,x ∈[-5,-4]时,f (x )=--x -4.4.[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满足x ≠0的一切实数,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1,x 2都有f (x 1·x 2)=f (x 1)+f (x 2),且当x >1时,f (x )>0.求证:(1)f (x )是偶函数;(2)f (x )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 (1)令x 1=x 2=1,得f (1)=2f (1),∴f (1)=0. 令x 1=x 2=-1,得f (1)=2f (-1),∴f (-1)=0, 令x 1=-1,x 2=x ,得f (-x )=f (-1·x )=f (-1)+f (x )=f (x ),∴f (x )是偶函数.(2)设x 2>x 1>0,则f (x 2)-f (x 1)=f ⎝⎛⎭⎪⎫x 1·x 2x 1-f (x 1)=f (x 1)+f ⎝ ⎛⎭⎪⎫x 2x 1-f (x 1)=f ⎝ ⎛⎭⎪⎫x 2x1.∵x 2>x 1>0,∴x 2x 1>1,∴f ⎝ ⎛⎭⎪⎫x 2x 1>0,即f (x 2)-f (x 1)>0,∴f (x 2)>f (x 1),∴f (x )在(0,+∞)上是增函数.。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8讲 幂函数课件 理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8讲 幂函数课件 理

【互动探究】
1.已知函数f(x)=(m2+2m)·xm2 m1,求当m为何值时, (1)f(x)是幂函数; (2)f(x)是正比例函数; (3)f(x)是反比例函数; (4)f(x)是二次函数.
解:(1)若f(x)为幂函数, 则m2+2m=1,∴m=-1± 2.
(2)若f(x)为正比例函数,则mm22+ +m2m-≠1= 0 1, ⇒m=1. (3)若f(x)为反比例函数,则mm22+ +m2m-≠1= 0 -1, ⇒m=-1.
C.13,12
D.0,13
解析:设
f(x)=
1 2
x


1
x3
,f(0)=1>0,f13=
1 2
1
3

1 3
1
3

1
1
1
由于幂函数
y=
1
x3
单调递增,得
f13=
1 2
3

1 3
3
>0;f12=
图 2-8-4
1
1
A.①y= x3 ;②y=x2;③y= x2 ;④y=x-1
1
B.①y=x3;②y=x2;③y= x2 ;④y=x-1
1
C.①y=x2;②y=x3;③y= x2 ;④y=x-1
1
1
D.①y= x3 ;②y= x2 ;③y=x2;④y=x-1
1
解析:y=x2 为偶函数,对应②;y=x 2 定义域 x≥0,对应
即m>12或m<-2, 或-2<m<12,
0<m<2
m>2或m<0,
∴12<m<2或-2<m<0. ∵m∈N*,∴m=1.此时 f(x)=x3,x∈R. ∵f(-x)=(-x)3=-x3=-f(x), ∴函数 f(x)为奇函数. 【规律方法】(1)幂函数 y=xα的特点: ①系数必须为 1;②指数必须为常数. (2)幂函数的单调性:①α>0 时,y=xα在(0,+∞)上为增函 数;②α<0 时,y=xα在(0,+∞)上为减函数.

高考数学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2-11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高考数学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2-11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y时0),处切的线切的线斜是率指kP=为f′切(x0点).,曲切线线y唯=一f(x,)过当点f′P(x(0x)0存,在y0) 的切线,是指切线经过P点,点P可以是切点,也 可以不是切点,而且这样的直线可能有多条.
1.(2011 年高考江西卷)曲线 y=ex 在点 A(0,1)处的切线斜率为( )
A.1
设u=v(x)在点x处可导,y=f(u)在点u处可导,
则 复 合 函 数 f[v(x)] 在 点 x 处 可 导 , 且 f′(x)

f′(u)·,v′(x即) y′x=
y′u·u′x
.
[疑难关注]
曲P(x线0,y=y0)f的(x)切“线在”点的P(区x0别,与y0联)处系的切线”与“过点 曲P(x线0,y=y0)f的(x)切“线在”点的P(区x0别,:y0)曲处线的y切=线f(x”)在与点“P(过x0点,
为 2.函数f(x)的导函数
y-y0=f′(.x0)(x-x0)
称函数f′(x)= 数.
为f(x)的导函
二、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三、导数的运算法则
1.[f(x)±g(x)]′=f′(x)±g′(x) 2.[f(x)·g(x)]′=f′(x)g(x)+f(x)g′(x)
. .
四3.、[gf复xx]′合=函f′数xg的[xg-导xf]2x数g′x(g(x)≠0).
(3)先化简,y=
1 x·

x
x+ 1x-1=-x12+x-12,
∴y′=-12x-12-12x-32=-21 x1+1x.
1.(2013 年深圳模拟)函数 f(x)=sinx x的导数是( )
xsin x+cos x
A.
x2
xcos x+sin x

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10节导数与导数的运算课件

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10节导数与导数的运算课件

【小题快练】
1.思考辨析 静心思考 判一判
(1)求f′(x0)时,可先求f(x0)再求f′(x0). ( ) (2)曲线的切线不一定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 )
(3)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一定是曲线的切线. ( ) (4)若f(x)=f′(a)x2+lnx(a>0),则f′(x)=2xf′(a)+ 1 .( )
①函数f(x)在x=x0处的导数:
(ⅰ)定义:称函数y=f(x)在x0点的瞬时变化率为函数y=f(x)在点x0的
导数,通常用f′(x0)表示,记作
f′(x0)=
lim f (x1) f (x0 ) =
x1x0 x1 x0
lim f (x0 x) f (x0 )
x0
x
.
(ⅱ)几何意义:
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是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 的斜率.相应地,切线方程为_y_-_f_(_x_0_)_=_f_′__(_x_0)_(_x_-_x_0_)_.
③[
f x
g(x)
f (x)g(x) f (x)g(x)
]′=
[g(x)]2
(g(x)≠0).
(5)复合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y=f(g(x))的导数和函数y=f(u),u=g(x)的导数间的关系为 yx′=_y_u_′_·__u_x_′__.
2.必备结论 教材提炼 记一记 (1)曲线y=f(x)在点P(x0,y0)处的切线是以点P(x0,y0)为切点,以 f′(x0)为斜率的直线,而曲线y=f(x)过点P(x0,y0)的切线,点P(x0,y0) 不一定是切点. (2)函数y=f(x)的导数f′(x)反映了函数f(x)的瞬时变化趋势,其正 负号反映了变化的方向,其大小|f′(x)|反映了变化的快 慢,|f′(x)|越大,曲线在这点处的切线越“陡”.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2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2.5 指数与指数函数课件 理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2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2.5 指数与指数函数课件 理
(2)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往往利用相应 指数函数的图象,通过平移、对称变换得到其图象.
1 3
的值为(
)
A.0 B.13 C.3 D.4
解析 原式=1-(1-4)÷32=3,故选 C.
2. 函数 f(x)=ax-2+1(a>0 且 a≠1)的图象必经 过点
(
)
A.(0,1)
B.(1,1)
C.(2,0)
D.(2,2)
解析 ∵a0=1 故 x-2=0 时 f(x)=2,即 x=2 时 f(x)= 2,故选 D.
4.[2017·广西桂林模拟]当 x<0 时,函数 f(x)=(2a-1)x
的值恒大于 1,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12,1 C.(1,+∞)
B.(1,2) D.(-∞,1)
解析 由题意可得 0<2a-1<1,解得12<a<1,故选 A.
板块二 典例探究·考向突破
考向 指数幂的化简与求值
3.[课本改编]已知 a=20.2,b=0.40.2,c=0.40.6,则(
)
A.a>b>c
B.a>c>b
C.c>a>b
D.b>c>a
解析 由 0.2<0.6,0.4<1,并结合指数函数的图象可知 0.40.2>0.40.6,即 b>c;因为 a=20.2>1,b=0.40.2<1,所以 a>b. 综上,a>b>c.
22×10-1×26×23-
3=
2 865.
(2)原式=a-13
b
1 2
·a-
1 2
1
5

高中数学第二章导数及其应用习题课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课件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高中数学第二章导数及其应用习题课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课件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若a≤0,则f'(x)=ln x-2ax+1>0在x>1时恒成立,从而f(x)在区间(1,+∞)上单调
递增,
所以f(x)>f(1)=0在区间(1,+∞)上恒成立,与已知矛盾,
故a≤0不符合题意.
若a>0,设φ(x)=f'(x)=ln x-2ax+1,x>1,
1
1
则 φ'(x)= -2a,且 ∈(0,1).
(3)注意区分“在区间上恒成立”与“在区间上存在x值使不等式成立”的区别.
分离参数后对应不同的最值类型.
【变式训练1】 已知函数f(x)=x2+aln x.
(1)当a=-2时,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
(2)若g(x)=f(x)+ 在[1,+∞)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2(2 -1)
∴函数f(x)在区间(0,π)上单调递减.
答案:D
).
二、函数的极值、最值与导数
【问题思考】
1.(1)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
若函数y=f(x)在区间(a,x0)上单调递增,在区间(x0,b)上单调递减,则x0是极大
值点,f(x0)是极大值.
若函数y=f(x)在区间(a,x0)上单调递减,在区间(x0,b)上单调递增,则x0是极小
2 2
则 g'(x)≤0 在[1,+∞)上恒成立,即 a≤ -2x 在[1,+∞)上恒成立.

因为φ(x)没有最小值,不满足题意,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
探究二
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最值
【例2】 已知函数f(x)= 1x2+aln 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考向预测 1.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历年的高考,对于函数的 考查都占很大比重. 2.考查内容主要有:①函数概念,定义域,解析式,分段 函数;②函数性质,比如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③ 指对数函数图像和性质;④函数的零点,函数与方程 3.考查的思想有: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 想,转化思想. 4.考查方式:单独命题和综合命题都有.题型涉及到所有 的题型. 5.命题趋势:单独命题,以指对数为主,结合二次函数, 结合图像.综合命题,可以与之综合的知识有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交流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B中每一个元素在A中且唯一的元素对应
【解析】由映射的定义可知. 【答案】
/jty/main/index.shtm
C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2.设集合 A={x|0≤x≤6},B={y|0≤y≤2},则 f: A→B 不是函数的是( ) 1 1 A.f:x→y= x B.f:x→y= x 2 3 1 1 C.f:x→y= x D.f:x→y= x 4 6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考纲要求 4.幂函数 (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1 (2)结合函数y=x,y=x2,y=x3, y=x½, y x 的图像,了解它 们的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 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与根的个数.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 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 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3.注意含参数的问题处理.每年高考几乎必考.对于常规题,要注意
讨论的标准,使讨论更严密更准确,也要总结出一些经典的题型的 一般解题方法.对于非常规题,要总结新题型,出题角度,以便对于
变化趋势有一定量的把握.
4.数形结合是函数最常用的思想方法,解题时要注意结合的方法方 式,结合的载体.
/jty/main/index.shtm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高考回眸与链接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高考回眸与链接
/jty/main/index.shtm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考向预测
1.导数是函数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不可替代.对于非
常规函数来说,导数几乎是唯一工具,因此它也成为高 考热点. 2.考查方式,选择填空题可能有1-2个,解答题肯定有一 个,分值占20分左右. 3.导数的应用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和不等式,切线,最值 等结合威力巨大,是高考压轴题,或者次压轴题. 4.高考对于定积分的考查只是偶尔,若出现,也是比较容 易的.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知识梳理 1.映射概念
设 A 、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
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 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 f:A→B为从 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jty/main/index.shtm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高 端· 考 向 透 析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考纲要求 1.函数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的定义域和值域 ;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 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含义. (5)会运用函数的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导学建议
本节知识非常重要,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教学时
一定要把知识细致化、扎实化.每一知识细节都要推敲, 怎样让学生更易理解,印象更深刻.鉴于此,建议教师对 每一细节,设置问答,复习,设置小例子巩固.
/jty/main/index.shtm
且各段的对应法则不同,这样的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达标自测 1.设f:A→B 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下列命题中 是真命题的是( )
A.A中不同的元素必对应B中不同的元素 B.B中每一个元素必与A中的元素对应 C.A中每个元素在B中必有元素与之对应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导学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计
算.一些常见应用比如:用导数考查函数单调性,极值 和最值. 2.注重综合题的总结.比如怎样结合的,问题的切入点是 什么?怎么切入的. 温馨提示:此表的作用,(1)整体感知高考对本部分的考 查;(2)速查高考题;(3)总结归纳高考的命题规律.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考纲要求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 单 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对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 (2)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 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对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会 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对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 次). 4.生活中的优化题会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 5.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1)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了解定积分的基本思想,了解定 积分的概念; (2)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2.函数概念
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f,
使对于集合 A中的任意一个数 x ,在集合 B中都有唯一确定 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 个函数,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A叫做函数的定义
【答案】
1+5x (x≠0) x2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4.已知函数f(x)= ,
若f(1)+f(a)=2,求a的值.
【解析】∵f(1)=e1 1,又 f(1)+f(a)=2, ∴f(a)=1, 1 2 若-1<a<0,则 f(a)=a + =1, 2 1 2 2 此时 a = ,又-1<a<0,∴a=- .若 a≥0,则 f(a)=ea 2 2 -1 =1, ∴a=1. 2 综上所述,a 的值是 1 或- . 2
【解析】选项A因为不满足集合A中每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与之对应,如6就没有. 【答案】 A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1 3.已知 f(x)=x2+5x,则 f(x)=________.
1 1 【解析】∵x≠0,∴令x=t,即 x= t (t≠0), 12 1 1+5t ∴f(t)=( t ) +5· t = t2 (t≠0), 1+5x 故 f(x)= 2 (x≠0).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导学建议
1.对于几种常见函数一定要熟悉其性质,图像,以及简单变形.比如
二次函数,幂函数,指对数函数.多练习并且及时总结.
2.注意分段函数的出现形式以及考查方式.分段函数是高考的最爱, 其每一次的更新,都伴随新理念.
域,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3.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4.函数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 5 .分段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被分成若干段,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2.1
函数及其表示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自 主· 基础构建
/jty/main/index.shtm
/jty/main/index.shtm
人 教 A 版 数 学( 理)
考纲要求 1.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1)能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函数y=C(C为常数),y=x, x y=x2,y=x-1,y=x3,y= 的导数 . (2)能利用以下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 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复 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ax+b)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