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的作文主张
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

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关建刚的作文教学思想之一——,重于“兴趣”,参与了作文教材的修订,理解了作文教材编写中的“困境”。
一线教师希望作文教材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出发点。
编者们也明白,许多教师在当前的作文教材中找不到“北”,但他们担心,一旦引入以训练为导向的系统化教材,就不能很好地为“实践”而使用和实践,这种祸害将无法控制。
一线教师认为,有了作文训练体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有了一个可靠的起点。
如何消除这一错误观点?作文教材没有以“作文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线进行编排。
许多作文辅导书籍和报纸都有相关的作文知识解释和作文技巧训练的例子。
然而,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没有得到发展?多年来的事实证明,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作文教学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道路。
2一线教师有这样的想法和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
大多数一线教师不知道写作兴趣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
马正平教授谈到了写作能力的消除和重建,他说写作能力本身并不重要,它必须依赖于某些因素才能成为能力。
取决于哪些主要因素?马正平教授指出,第一是“写作兴趣”,第二是“写作意志”,第三是“写作个性”,第四是“写作技巧”也就是说,“作文兴趣”本身就是写作能力,而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写作意志”是第二重要的能力写这件事,只要你想写,有强烈的冲动,不停地写,不停地变,变,不一定能成为天才作家,但一定能成为好作家一个人对写作感兴趣。
如果他想写一篇作文,他会想知道一些关于作文的事情,作文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的生活将充满写作因素,你的阅读,你的思考,你的观察,你的倾听,你的触摸和感受,你的饮食,拉和撒,都带有写作的味道。
你做的任何事都与作文有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师对“作文兴趣”视而不见,不一定会忘记古语,而是“兴趣”,它与人的心灵有关,看不见,摸不着。
没有办法接受。
写作意志,写作个性,这些都不容易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把作文教学的重点转移到第四个“写作技巧”1没有动机或兴趣。
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

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作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有关管建刚的作文教学主张,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现在出了四本,分别是《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和《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自己最看重的是《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书中我提出了“‘生活’重于‘生成’”“‘发现’重于‘观察’”“‘多改’重于‘多写’”“‘讲评’重于‘指导’”等主张,我自己最看重的是“‘讲评’重于‘指导’”这一主张。
2000年,我在班里办了一份“班级作文周报”,学生写了作文,向“班级作文周报”部投稿,每次录用十五、六篇“发表”出来。
学生的作文热情,一下子点燃了。
点燃后,我又想方设法,琢磨出了一个又一个点子,使燃起来的火,不哑下去。
xx年,我据此写的总结论文《打造一个永不消失的童年——一份报纸一个作文世界一段难忘的童年生涯》,获得了《江苏教育》举办的“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第一名。
xx年,《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在《中国教师报》十期连载;xx年、xx年,《江南时报》两次报道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xx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博览》也对我的作文教学进展了报道;同年,《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出版。
一些地方请我去讲讲“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容许了;一些地方,想请我去上一节作文课,我容许不了。
我的研究重心,是让学生有作文的兴趣、作文的意志,我只上“《周报》活动课”。
《作文周报》每周五出版,下周一,上“《周报》活动课”,它有以下几个环节:(1)让我呼喊你的名字——呼喊发表作文的同学的名字;(2)佳作真精彩,猜猜会是谁——学生竞猜这一期《周报》的佳作,猜中者,可以抽奖,奖品是“优先发表卡”;(3)佳作齐欣赏——七嘴八舌说自己最欣赏的某个同学作文里的一句话、两句话。
(4)走进大本营,训练真本领——从学生作文里引出一个训练点,进展必要的训练或指导。
管建刚作文理念

管建刚作文理念
哎呀呀,你们知道管建刚作文理念吗?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
管建刚老师说呀,作文要写真话呢!这就好比我们和好朋友聊天,总不能说假话吧?我们得把心里真正想说的写出来,这样的作文才带劲呀!
他还说要多写,就像我们每天要吃饭一样,写作文也得多练练。
写着写着,我们就会越来越厉害啦!你想想看,要是我们天天不吃饭,那会怎么样?肯定会饿肚子没力气呀!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呀。
还有呢,管建刚老师强调要重视细节。
这就好像搭积木,一块一块小小的积木搭起来,就能变成漂亮的大房子。
作文里的细节呀,就是那些小小的积木,能让我们的作文变得超级精彩!
我们班的同学在一起讨论管建刚作文理念的时候,可热闹啦!有的同学说:“哎呀,那我以后要多观察周围的事情,把细节都写进去。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对呀对呀,我也要多写,把我的心里话都倒出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都特别兴奋。
我觉得管建刚作文理念真的太好啦!它能让我们的作文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是干巴巴的。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感受都写进去,让作文变成我们的好朋友。
这样,写作文就不再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啦,而是一件超级好玩的事情呢!你们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管建刚作文教学六大主张

管建刚作文教学六大主张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之一比“兴趣”更重要的一参加过作文教材的修订;了解作文教材编写上的“两难”:一线教师希望;作文教材有比较明确的训练目标、训练抓手;编写者也明白;现行作文教材;不少老师找不着“北”;却不能不担心;以训练为目标、体系的教材一旦出台;用得不当;为“练”而练;闯下的祸害将无法收拾..一线教师以为;有了作文训练体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有了靠得住的抓手..这个错误观点;要怎样才能消除作文教材;不是没有过以“作文知识”“技能训练”为主线的编排;很多作文辅导丛书、报刊;都有相关的作文知识讲解;有相关的作文技能训练例子..然而;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发展了吗多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作文教学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二一线教师有这样的想法和要求;可以理解..绝大多数一线教师不知道;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作文能力..马正平教授谈到作文能力的消解与重构;说;作文能力本身是个虚无;必须依附在某些因素上;才成其为能力..主要依附在哪些因素上呢马正平教授指出;第一是“写作兴趣”;第二是“写作意志”;第三是“写作人格”;第四才是“写作技能”..也就是说;“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作文能力;并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作文意志”则是第二重要的能力..写作这事儿;只要你想写;有强烈的冲动;不断地写啊写;改啊改;不一定能成天才作家;却一定能成为不错的写手..一个人对写作有兴趣;想写作文;就会想去了解与作文有关的事情;作文也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的生活中将充满写作的因子;你的阅读;你的思考;你的看;你的听;你的触摸和感受;你的吃喝拉撒;都带着写作的气息..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与作文发生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老师对“作文兴趣”视而不见;不一定是把老话忘得一千二净;而是“兴趣”这玩意;关乎人心;看不见、摸不着;拿它没办法..写作意志啊;写作人格啊;哪个都不好弄;只好把作文教学的重心;移到排在第四位的“写作技能”上..没有动力、兴趣;你越“负责”;学生写得越多;越感到压力、压迫;也就越害怕作文..只要来自老师、来自学习、来自考试的压力一消除;从此与作文“拜拜”..作文教学;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最终结果比苦胆还苦..三总有一部分人对语文、对作文没兴趣..没有写作兴趣;是不是就不能写好作文呢苏珊出身于中国台北的音乐世家;从小期望自己能在音乐天地中做出一番事业..阴差阳错;她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尽管不喜欢这一专业;一向认真的她;每学期各科成绩依然优异..毕业后;保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 MBA;成绩突出的她;又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如今已是美国证券业界风云人物的她;心存遗憾地说;如果能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有人问她:“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学得那么棒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又做得那么优秀”“因为我在那个职位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对写作充满兴趣和热情;都将写作视为人生价值之所在..然而;并不表示这些学生不能成为写作的高手;日后可以自如地使用文字..正如苏珊不喜欢工商管理;却能在经济领域出类拔萃一样..比培养写作兴趣更为重要的;或许是培养写作上的责任感;“在那个职位上”就必须好好写作;就“必须认真对待”..四学生有了写作兴趣;怎样维持呢一线教师都有体会;学生光有一时的兴趣还不够;还要有长久的“写”的意志..“写作意志”缺乏;这是一线语文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教学现实..我们是带班教学;打的是持久战;不是图“一时之快”的公开教学..一线教师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带班功夫;是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一学期又一学期、一学年又一学年的带班..从开学初到学期末;从你接手到从你手上移交;一年、两年、三年里;你的学生写作兴趣不衰退;持久地旺盛着..要从带班的角度;而不是只从上好一节课的角度去研究作文教学..上一节好玩的作文课;那是治标;带好一个班;那是治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眼睛正被大面积的、花花绿绿的“治标”的作文教学所迷乱..持久维持学生“写”的兴趣;要老师引导;要老师激励..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必须牢记;引导、激励学生对作文葆有长久的兴趣;本身就是作文教学;是最最重要的作文教学..我办班级作文周报;学生想发表;想交流;想到发表的平台上对话;兴趣被点燃了;然而我很快发现;小学生的兴趣很不稳定;必须有“意志”保驾护航..为此;我设计了三年的“写作动力系统”详见拙着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三年下来;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了巩固;写作意志得到了磨练;我才比较放心..一个好的行为;一分钟就可以完成..然而;要使这个行为成长为习惯;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持续巩固..写作兴趣也是这样;要成为写作习惯;至少要三个月的持续巩固..这个“持续的巩固”;靠的就是“写作意志”..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之二比“文字”更重要的一写作到底有没有技巧语文老师大都说“有”;鲁迅说“没有”;老舍说“最大的技巧是无技巧”..“有”还是“没有”我以为;有;又没有..这不是跟你“捣糨糊”..语文老师说的“有”;属“文字技巧”;鲁迅、老舍说的“没有”;属“文心技巧”;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悬念”;属“文字技巧”..没有悬念的故事;只要你有技巧;也能处理成有悬念的表达..请看:“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小男孩说的话;是连贯、不停顿的;作者有意处理成“我希望……”;省略号后插入“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形成悬念和反差;这是文字技巧..“文心技巧”和“文字技巧”;哪个更高妙、更贴近写作的本质——文心技巧..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注重“文字技巧”;从不想“文心技巧”..也难怪;文字技巧;一个个字摆在纸上;多少还有点着落;文心技巧;看不见、摸不着;咋办呢二铺天盖地的“文字技巧”下;作文会有什么下场中国足球队一样的下场..中国足球的国少队、国青队战绩都不错;到了国奥队;一塌糊涂;臭名远扬..从国少队起就进行强化性的足球技能训练;其恶果是训练掉了足球的激情和梦想..作文教学;过早、过分注重文字技巧的训练;其恶果是训练掉了文字的激情与梦想..常有低年级语文老师问我:“管老师;你对低年级作文有什么建议”我不敢作答..我没教过低年级;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若一定要我作答;我会说:少训练“文字”;多养育“文心”..南辕北辙告诉我们方向的重要性..作文教学的“方向”在哪里你清楚吗要是不清楚;你随时可能步那个可笑的魏国人的后尘..课标讲了: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你的学生要是不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就不会知道写作的方向在哪里;写作就只是受命于师的作业;就永远享受不到写作纯正的快感、荣耀感和幸福感..但你看身边;有几个语文老师把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看成作文教学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没几个..很多老师都把这句写在课标上的话;看成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以至到后来都忘了;写作除了作业;除了考试;还能是什么..“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一句三秒钟就能背出来的话;它就是“文心技巧”的核..如果要再细分出一二三四五六来;那就是“发表意识”“读者意识”“真话意识”“作品意识”“心灵敏感力”“现象思辨力”..三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后;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意识;有了“文心技巧”;我信誓旦旦;要建一个小学作文训练系统;向“文字技巧”要写作能力..我花了数年时间;构建了“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然后用心训练..学生真能掌握文字上的技巧;我兴奋;我快活..快活没多久;成功的喜欢就转化为挫败的苦恼:不少学生掌握了写作技巧;作文却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他们用“技巧”作文;没有了创作的灵性..一个技法;一个同学用;好;三个同学用;一般;一群同学用;恶俗..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有三种关系:一;正相关;知识技能越完备;创造力越强大;二;负相关;知识技能越完备;创造力越薄弱;三;无相关;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没有必然的关联..中国学生的知识技能比美国学生不知好多少..中国留学生成为美国学生的活字典、计算器;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一天;我读到现代建筑运动的旗手——柯布西耶的话:“艺术反映的只是抽象的关系……过于娴熟的技艺对艺术家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深深的震撼;深深的遗憾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以“文字技巧”为核心;并以让学生掌握熟练的“文字技巧”为荣..有一天;我问老婆大人:有人要发明一个东西;它能缩短时空;你原本要花三天到的地方;那东西只要三个小时就能到;只是;那东西每年要吞噬10万条鲜活的生命;你认为那东西要不要发明老婆大人很愤恨:如此害人的东西;怎么能发明出来呢“很遗憾;老婆大人;这东西已经发明出来了..”我说;“那就是你天天驾驶的汽车..”文字技巧;就是那汽车..用得好;它能造福人类;用得不好;它谋财害命;令你哭断肝肠..四文字技巧;关注的是写出来的“文”;文心技巧;关注的是写作文的那个“人”..这是二者的分水岭..一个人的“写作力”主要有三部分组成:语言驾驭力、心灵感受力和现象思辨力..文字技巧关注语言驾驭力;文心技巧关注心灵感受力和现象思辨力..要提升心灵的感受力;重要的是发现自己心灵的粗糙..用一颗粗糙的心去抵达细腻敏感;永远也不可能..了解自己的粗糙;才是克服粗糙的第一法门..不要去改造粗糙:以粗糙的心灵去改造粗糙;得到的还是粗糙..要引导学生不断地“看”自己的内心..一个经常面对自己内心的人;心灵会逐渐走出粗糙;走向细腻和敏感..发育;大自然赐予人的提升心灵敏感的重要时刻..男孩关注自己的发型和服饰;他敏感了;作文发生质变的契机来了..好的阅读;能够使人变得敏感;并保持人的敏感..“现象思辨力”是中国人最缺的“写作力”..几千年;中国文人大都在“风花雪月”中吟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几千年来;古人的词不是想家;就是想朋友..有点意思的;来个托物言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为什么要托物不敢明打明地说..现在;文字狱没有了;说话的潜规则依然存在;严重地存在..再加上文件多、通知多、意见多、原则多;三天两头的出;用不着去思考;只要去执行就行了..一个长期不思考的人;能有什么思想五文字写到最后;不见技巧;只有思想..思想的深浅;决定了文字的深浅..思想的独特;决定了文字的独特..不要让文字技巧禁锢了学生的自由、灵动让学生自由地写作;像大自然的树一样自由地生长;是松树就长成松树;是柳树就长成柳树;各种各样的树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这就是我所理解和倡导的“独特”..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之三比“读者意识”更重要的一一次;总务主任拿了张纸条对我苦笑..纸上写:“范老师;我们班的班牌坏了;请你帮我们修一下;好吗”哦;那同学没写明哪个班..他没有想到;范老师不是他们班的..不是他写得不具体;是他没有“读者意识”..有了“读者意识”;这类问题就不会发生..二英国的母语课标说:“针对写作目的和预期读者;采用合适的文章体式..”“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还能写其他种类的依时间顺序的作文..”“为多种目的和读者;写各种类型的文章;并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美国的母语课标说:“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选择一个你认为读者会感兴趣的主题”;“让读者‘看’到故事的环境、人物和事件”..日本的母语课标说:“考虑写作的对象和目的”;“依据对象和目的进行写作..”吴忠豪评说;日本的写作教学把“培养读者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夏丏尊先生指出;读者意识是最大的写作技巧..怎样让学生形成“读者意识”呢让学生具有“发表意识”..学生有了发表意识;作文不断“发表”出来;知道自己的作文有各种各样的、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来读;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读者意识”..一句话;站在“读者意识”前面的;叫“发表意识”..我一直以为;作文和发表;不是婚姻关系;就是血缘关系..无视“发表”的作文教学;是断了血缘、破坏了婚姻的残缺的写作教学..国家元首在思考着他认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科学家在思考着他认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十来岁的小孩子也在思考着他认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儿童写一篇批判或赞美班级、同学、老师的作文;其伟大性和成就感;和鲁迅的杂文完全相等..那是学生心灵的表达;情感的宣泄;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声音..三课标说“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里面隐含了“发表意识”..不发表;你怎么“与人交流”很多人把“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理解为并列关系;我不赞成..“自我表达”主要是为了“与人交流”..要不;你“表达”来干嘛有人说;写日记;只给自己看;不给别人看..绝大多数日记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连主人也险些忘了的动机:有机会;要把里面的话给别人看;给该看到的人看..近年来;博客写作很火;原因之一便是能满足发表欲、交流欲..文字发表了;“公开”了;作者却隐在背后;有安全感..一位编辑朋友与我探讨:学生作文不怎么样;博文却叫人另眼相看;为什么原因或许不止一个;但不可忽视的一条是:博文写作有“发表”功能——它有读者..这里说的“发表”;是面对全班学生的“发表”..以往的“发表”方式有“朗读”“贴作文墙”;现在有“博客”“班刊”“班报”..我看好“班报”..比起作文墙的张贴;它能让人随时随地看;不只班上的同学;爸爸妈妈、亲朋好友都能看;比起班级博客;它便捷;随身携带;随时携带..“报”的周期短;更替快;利于刺激学生的作文欲望..况且;人对纸质的传媒;至今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我办了10年班级作文周报;500多期、500多万字的“周报”;我用10年的实践说话:只要你办两个月的“周报”;学生马上知道;作文要发表;作文有人读;有人评;有人对话;有人交流..有了发表;“读者对象”“读者意识”就有了切实的落脚点..“读者意识”源自“读者假想”..假想你的“读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喜欢哪些内容;不喜欢哪些内容..你给校报校刊写文章;跟给市报、省报写文章是不一样的;你给一线教师写文章;与跟专家讨论、商榷也是不一样的..我办班级作文周报;经常让学生将“周报”送给平行班的同学、老师;送到教导处、校长室;邀请家长一起读;将每一期佳作投给报刊社;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除了班上同学;还有很多潜在的读者..这个意识一苏醒过来;学生的写作行为就会多一些“读者关照”;作文中会自觉地从虚拟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写作——这大概就是夏丏尊把“读者意识”看作写作的重要技巧的缘故吧..四文章最初由作者写成;它的价值意义却由读者一起来实现..发表;几乎是实现读者和作者的价值融合、共生与创生统一的最佳途径..有了发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有了读者;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改变的;不只是作者的写作视角与技巧;作者渴望用文字交流的热情;也将倾注到文字里..作文教学得不到根本性突破的一大原因;正是没有读者意识..没有读者的写作;是没有生命的写作;没有读者的作文教学;是没有生命的作文教学..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带您——亲爱的读者;重温这些温暖的话语:“发表;是言语学习的‘成功教育’;它给人以‘高峰体验’;它会影响人的一生..一旦习作成为指向发表的写作;成为学生自我表现和个性发展的主要形式与方式;学生通过文章的发表;源源不断地获得写作的动力和能源;写作教育就将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内在机制..”“这种发表的意识;言语表现;言语上自我实现的观念;要先于写作的行为技能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大脑..”“一个合格的作文指导老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上;他至少应当分出一半力量来;研究一下如何‘发表’这些作文..”“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是有价值的;他的写作就一定会有重大突破..”发表的价值不只是让学生具有“读者意识”..作文只有“发表”出来;才能让一个又一个读的人不断传阅、传扬..发表;既表明作者的才华被认可;又象征着作者获得了“公众言说”的权利;它给作者带来尊严和荣耀..是的;写作本质上属于“公众的言说”..绝大多数写作者的目的和荣耀;正在于拥有在公众面前言说的能力和资格..五一个人的声音传得多远、多久;就证明这个人的影响力有多远、多久..发表;使作者的声音传得更远、更久;刺激着作者以更好的姿态写作..广播、电视也能使人声音传播得更远、更久;不同的是;获得广播、电视上的说话资格;比起写作要难得多..广播、电视上的说话更“贵族化”..文字的声音;具有平民性..“穷文富武”;只要你买得起纸和笔;你就有望拥有它..网络时代;连纸笔都省了;你只要拥有一个电脑终端;一切就成为可能..是的;我以为;比读者意识更重要的;就是发表意识..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之四比“真的”更重要的一那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把“虚假”推向了极致..为了拿高分;无数学子不惜“杀父弑母”..某考场;有30多人在作文中说;父母双亡;“我”战胜脆弱;面带微笑走进考场;某考场;有30多人考前遭遇车祸;“我”战胜脆弱;面带微笑走进考场..初中、小学;学生作文的“虚假”也很严重..一个人说假话;说得脸不红、心不跳;说得振振有词、慷慨激昂;那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不是韩寒说过一句风趣辛辣我的作文教学的话:说假话是从写作文开始的;说真话是从写情书开始的..中国学生作文的“造假”;确实已成为大问题..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国家的课程标准都要来管:“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师看重“真”作文;不许学生写“假”作文..“真”作文;能那么简单地活跃起来吗很多学生的“真”作文;只能叫“不假”..学生作文里写:老师叫我去订正作业;我订正好了;高高兴兴回家了..或写:星期天;我到同学家去玩;我们一起看电视;一起玩电脑;很开心..这样的事有没有发生发生了..这样的作文真不真实真实..可你读来总觉得没劲;为什么写的都是些没意思、不痛不痒、冠冕堂皇的“真”话..二写作文;决不能停留在这样的“真”上..这并不是真正的“真话”作文..真正的“真话”作文;要说真切的话;内心里翻腾的话;有着深切感受的话..我们班的同学最拿手的是写反驳、反击的作文;下笔一两千字;一点也不觉得累;为什么有强烈的情感、情绪在推动..不是没有话写;而是怕文字追不上、够不着情感..——这才是真正的作文状态..这样写作文;说内心的大实话、大白话;多好;多痛快前提是;你要允许学生说不正确的话;不健康的话..成人肚子里错误的真话;要比正确的真话多;何况小孩子呢这是我至今坚持的观点..大人善于将自己不确定的、可能错误的真话闷在肚里;不说..小孩子肚子里错误的真话也很多;他还没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伎俩;所以经常说“自认为正确”、实际上不正确的话;撞了一个又一个青青肿肿的“包”;就慢慢学乖了;学大人;闷在肚里;不说..非要他说不可;就挑一些你喜欢的“假话、空话、套话”来应付..真理处于不断修正中..不断淘汰曾经的正确;那叫发展..学生怎么可能老说正确的话呢一个稚气的、稚嫩的、成长中的孩子;哪有那么多正确的话说犯错误、出问题;才是一个“真”学生..人总在不断的错误中趋向于正确..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有一句话;选入新周刊编写的2008年度语录:“要让领导同志讲真话不讲套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就必须允许他讲不准确的话;或者允许他讲错话”能人选“语录”的话;都有着极为强烈的受众反应..汪洋的话道出了官场真实的状态:套话、空话、照本宣科的话泛滥成灾..为什么怕说错话..说错一句话;永无翻身之日;你还敢说吗你不敢说;场合应酬中又非得说上几句不可;说什么只能说些官话、套话、空话..一个习惯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学生;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谁都不难想象..一个习惯于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民族;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民族;谁都难以想象..三有一位男生;写文章批评某同学..我说:“你把文章输入电脑;发给我..我把它发到班级作文周报上..”迟迟不见他把电子稿传过来..一问;家长不同意;说会得罪人;会人缘不好;下次班会选举没人投你票..有一位女生;写作文批评老师..老师的确说错了话..录用了;她给我留言:“管老师;我真怕那老师看到了骂我..”写“不好听”的真话;要有勇气;大勇气..鲁迅是一名勇士和斗士;我打心眼里认同..不勇敢的人;不敢说真话、心里话的人;从来享受不到写作酣畅淋漓的快感..世上的确有很多的美好和高尚;教育的一大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好和高尚..不过;你也不要忘记;在一个充满叛逆和怀疑的年龄里;你阻碍他发现丑陋、发现肮脏、发现缺陷;你就阻碍他这个年龄段应有的心灵的自由呼吸;阻碍了一份社会进步的、有希望的力量..该叛逆的时候不叛逆;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一个从来不叛逆的人;要么是一个无比平庸的人;要么是一个无比可怕的人..“可怕”或“平庸”;我们都不希望拥有..你看学生的日记就能发现;其中大都表述自己的不满和生气;烦恼和困惑..他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看老师不顺眼;看父母不顺眼..他有那么多的“气话”;你却非逼他说“谁的恩情比海深”;他说得出来吗要说也只能说些“假话、空话、套话”..一次;我受邀做评委;征文主题是“我和我的祖国”..筷子长的孩子;国家对他们不过是个抽象的概念;有多少话呢能写“我和我的妈妈”;已经很不错了..我看得头晕眼花;心烦意乱;差点吐血而亡..“气”在哪里不是为学生说了“气话”而“气”;而是为那千篇一律、空洞无力的“豪言壮语”而“气”..怎样让学生写“不好听的真话”教你一个靠谱的“招”;让学生写你的缺点;作为一项特殊的、必需的作业来写..一方面;强化学生写“不好听的真话”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考虑写“不好听的真话”的措辞和。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直陈教弊别树主张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直陈教弊别树主张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并长久保持学生写作的兴趣中小学的作文教学是个难缠的话题。
书面表达是学生文字水平、逻辑条理、思想情感的综合体现。
教得好,不过就是培养出一个书面表达有条理的学生,弄得不好,这个孩子会终生恐怖作文,讨厌写作。
在一些老师那里作文教学成为无意识扼杀孩子的一道魔咒,成为老师迈不过去的坎。
管建刚试图打破这道坎。
拥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管建刚一直在探索、思考、总结,试图对一些重大教学问题进行新的判断。
当管建刚告诉我,他的新著《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有不少颠覆性的观点时,我在思忖,这与他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或许可以构成一套观点、方法、操作、实例都相得益彰,在小学作文教学领域具有突破意义的丛书。
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可谓不少,情境作文教学法、“前”作文教学法、快乐大作文、个性化作文、读写结合,乃至读句、读段仿写,专门的想象训练,等等。
我承认,这些方法对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或多或少都有作用。
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切中问题的症结。
我认可管建刚的说法,许多方法着力点是在培养学生的“文字技巧”,而忽视了“文心技巧”。
换句话说,教师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怎么写,怎么写得好上,而不只是设法让学生想写、爱写。
管建刚提出,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并长久保持学生写作的兴趣。
谁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极少有人像管建刚那样琢磨出一套培养、保持学生写作兴趣和意志的可操作的方法。
这恰恰是长期以来人们视而不见的却又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教学层面上说,《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相当准确地切中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深层病根。
管建刚认为,情感、兴趣比较虚,文字技法比较实,前者难以捕捉,后者易于入手,所以小学教师严重地厚此薄彼,但如此一来,本末倒置的教学必然导致大量作文处于低水平重复的状态。
注重培育学生的“心灵感受力”我想说的是,管建刚的一系列主张乃至做法虽然前贤、时贤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管建刚理解更深入,运用更自觉,阐述也更鲜明、集中、系统。
管建刚作文主张

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之一——比“兴趣”更重要的人物名片:管建刚,男,1973年生。
经过商,没赚到什么钱。
没读什么书,却成了语文老师。
1998年起用心当老师,“十年磨一剑”,2008年成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2005年出版《魔法作文营》2006年出版《不做教书匠》,2007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2009年出版《一线教师》,2010年4月出版“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学故事》。
先后在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广州等地,上课、讲座近百次.教学特色以作文教学为语文教学的突破点,以“文心”技巧为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培育学生写作上的发表意识、读者意思、真话意识和作品;以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为作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认为写作兴趣是写作的第一能力,写作意志是写作的第二能力,让学生有兴趣写、有意志写是写作教学上的最最重要的事情。
以讲评课为作文教学的第一课型,倡导先写后教,以写定教,顺学而教,老师应该是学生作文的把脉人、处方人。
以作文教学为突破点,融入整个作文教学活动的大面积阅读:学生在写作的指引、指向下的高品质阅读,发动一场指向“写作”的阅读的教学改革。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比“兴趣”更重要的一参加过作文教材的修订,了解作文教材编写上的“两难”:一线教师希望,作文教材有比较明确的训练目标、训练抓手;编写者也明白,现行作文教材,不少老师找不着“北”,却不能不担心,以训练为目标、体系的教材一旦出台,用得不当,为“练”而练,闯下的祸害将无法收拾。
一线教师以为,有了作文训练体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有了靠得住的抓手。
这个错误观点,要怎样才能消除?作文教材,不是没有过以“作文知识”“技能训练”为主线的编排,很多作文辅导丛书、报刊,都有相关的作文知识讲解,有相关的作文技能训练例子。
然而,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发展了吗?多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作文教学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浅谈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训练系统

浅谈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训练系统管建刚老师一年生病,二年养病,三年经商,八年村小。
1998年安心做教师,2008年获评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1998年发表第一块“豆腐干”,2005年出版《魔法作文营》,2006年出版《不做教书匠》,2007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2009年出版《一线教师》。
管老师的作文教学主张是一个系统。
在“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作文,创造性地写好作文,享受作文”主张的统领下,提出了三个层次的主张。
第一层次是“文心”重于文字。
“文心”首先是学生写作的心灵,是心灵的苏醒,是心灵的敞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理想的追求。
管老师把“文心”聚焦在写作的兴趣和意志上,他说没有兴趣的写作是“死”的写作,没有意志的写作是“短命”的写作。
管老师用自身经历和探索,讲述了“文心技巧”的发表意识、读者意识、真话意识、作品意识的重要性,启人思考,管老师独具慧眼。
第二层次是“生活”重于“生成”。
他的观点是学生的作文不是另一种生活,不要把学生的作文和日常生活割裂开来。
“只要活着就有‘写’的内容”。
管老师善于教导学生发现内心的曲折,用内心的曲折补白生活的曲折。
第三层次,是关于兴趣与技能、讲评与指导、多改与多写、阅读与写作、课内与课外。
管老师的作文训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心灵力”的训练。
他训练学生独自体察内在的活动的语言。
如“九十九,打一字。
”不管猜不猜得出,三分钟后,写下心里想的。
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念头写出来,那是非常重要的作文能力。
管老师善于总结,他在长期的习作指导中发现了十七种语言病:6种口语病,记事文的7种语言病,写人文的5种语言病,4种流行的语言病。
总之,管老师的作文训练系统直接指向培养学生喜欢作文、善于作文、幸福作文的能力。
管建刚作文教学

管建刚作文教学一、管老师的作文观:★要让学生说真话,说大实话、大白话,就得允许学生说不正确的话,允许学生说不健康的话,哪怕,不是这个年龄该想的事,不是这个年龄该问的事,只要是她认为重要的话,就让他写吧,写出来,表露出来,这本身就是健康的标志,是走向“真健康”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没有真正的平等,学生就没有真正的话语权,作文也就只能看老师的脸色说话。
★语文老师的专业能力就表现于,它能够把作家那种写作上的模糊的感觉“揪”出来,化为一个个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具体的例子。
★修改离不开“读”。
读,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
修改上,让学生一个劲地“读”,以为“读”是灵丹妙药,以为一“读”解万难,哪有如此便宜的好事。
你要一个病一个病地找出来,命了名,指着学生认,认得熟,烧成灰都认得。
★一个习惯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学生,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谁都不能想象吧。
一个习惯于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民族,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民族,谁都难以想象吧。
★必须明白,虚构的真实,不只是看作文又没有漏洞。
绝不是这么简单。
如果这么写下去,这么去“虚构”,只会制造出把假话说得滴水不漏的“高级说谎分子”!二、教师激励语:♦吊儿郎当每天练三次,远不如热汗直流、腰酸腿疼地一天练一次。
写作文也是如此。
每次作文,都粗制滥造、胡乱应付,写100篇,练100年,怕也白搭。
♦写作文,写一次要有一次的进步。
就像跑步,即使气喘如牛跑不动了,也不能停。
再接着跑,直至跑进你的潜能发展区,打开你的作文潜能大门。
♦一篇作文完成了,好比刚建好的毛坯房,不能住人。
要住人,得装修,至少要通电、通水,要有煤气灶,要有卫生设施,要有床,要有桌椅等。
作文,交给老师的作文,拿个“毛坯”,可以,但是要想进步,就得好好装修,精装修。
♦写作文,老师要求写450字,你应该写到600字,在删150字,那才叫精华。
♦作文,是写给读者的,要为读者的方便着想。
♦正如穿衣服不只是遮羞、保暖,还要穿的干净,再往上,穿得漂亮,穿得有品味、有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建刚的作文主张
管建刚以作文教学为语文教学的突破点,以“文心”技巧为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培育学生写作上的发表意识、读者意思、真话意识和作品;以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为作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认为写作兴趣是写作的第一能力,写作意志是写作的第二能力,让学生有兴趣写、有意志写是写作教学上的最最重要的事情。
以讲评课为作文教学的第一课型,倡导先写后教,以写定教,顺学而教,老师应该是学生作文的把脉人、处方人。
以作文教学为突破点,融入整个作文教学活动的大面积阅读:学生在写作的指引、指向下的高品质阅读,发动一场指向“写作”的阅读的教学改革。
他的人生态度,是“该做的就要做好,哪怕是自己不情愿的,也要强迫自己做好。
活着,必须认真、必须尽责”。
因此,他以顽强的意志掌控着自己的意念和人生的走向,并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做自己认准之事,因此建树颇丰。
从他的身上,我第一感受到了“顺其自然”却原来是自己不求改变、不思进取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他的《比“文字”更重要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之二》,更引起我强烈的共鸣。
比“文字”更重要的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之二
管建刚
一、写作到底有没有技巧?语文老师大都说“有”,鲁迅说“没有”,老舍说“最大的技巧是无技巧”。
“有”还是“没有”?
我以为,有,又没有。
这不是跟你“捣糨糊”。
语文老师说的“有”,属“文字技巧”;鲁迅、老舍说的“没有”,属“文心技巧”,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悬念”,属“文字技巧”。
没有悬念的故事,只要你有技巧,也能处理成有悬念的表达。
请看:
“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
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做这样的哥哥。
”
小男孩说的话,是连贯、不停顿的,作者有意处理成“我希望……”,省略号后插入“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形成悬念和发差,这是文字技巧。
“文心技巧”和“文字技巧”,哪个更高妙、更贴近写作的本质?——文心技巧。
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注重“文字技巧”,从不想“文心技巧”。
也难怪,文字技巧,一个个字摆在纸上,多少还有点着落;文心技巧,看不见、摸不着,咋办呢?
二、铺天盖地的“文字技巧”下,作文会有什么下场?中国足球队一样的下场。
中国足球的国少队、国青队战绩都不错,到了国奥队,一塌糊涂,臭名远扬。
从国少队起就进行强化性的足球技能训练,其恶果是训练掉了足球的激情和梦想。
作文教学,过早、过分注重文字技巧的训练,其恶果是训练掉了文字的激情和梦想。
常有低年级语文老师问我:“管老师,你对低年级作文有什么建议?”我不敢作答。
我没教过低年级,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若一定要我作答,我会说:少训练“文字”,多养育“文心”。
《南辕北辙》告诉我们方向的重要性。
作文教学的“方向”在哪里?你清楚吗?要是不清楚,你随时可能步那个可笑的魏国人的后尘。
课标讲了: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你的学生要是不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就不会知道写作的方向在哪里,写作就只是受命于师的作业,就永远享受不到写作纯正的快感、荣耀感和幸福感。
但你看身边,有几个语文老师把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看成作文教学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没几个。
很多老师都把这句写在课标上的话,看成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以至到后来都忘了,写作除了作业,除了考试,还能是什么。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一句三秒钟就能背出来的话,它就是“文心技巧”的核。
如果要再细分出一二三四五六来,那就是“发表意识”“读者意识”“真话意识”“作品意识”“心灵敏感力”“现象思辨力”。
三、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后,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意识,有了“文心技巧”,我信誓旦旦,要建一个小学作文训练系统,向“文字技巧”要写作能力。
我花了数年时间,构建了“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然后用心训练。
学生真能掌握文字上的技巧,我兴奋,我快活。
快活没多久,成功的喜欢就转化为挫败的苦恼:不少学生掌握了写作技巧,作文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他们用“技巧”作文,没有了创作的灵性。
一个技法,一个同学用,好;三个同学用,一般;一群同学用,恶俗。
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有三种关系:一,正相关,知识技能越完备,创造力越强大;二,负相关,知识技能越完备,创造力越薄弱;三,无相关,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没有必然的关联。
中国学生的知识技能比美国学生不知好多少。
中国留学生成为美国学生的活字典、计算器,已不是什么新闻。
有一天,我读到现代建筑运动的棋手——柯布西耶的话:“艺术反映的只是抽象的关系……过于娴熟的技艺对艺术家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深深的震撼,深深的遗憾!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以“文字技巧”为核心,并以让学生掌握熟练的“文字技巧”为荣。
有一天,我问老婆大人:有人要发明一个东西,它能缩短时空,你原本要花三天到的地方,那东西只要三个小时就能到,只是,那东西每年要吞噬10万条鲜活的生命,你认为那东西要不要发明?老婆大人很愤恨:如此害人的东西,怎么能发明出来呢!
“很遗憾,老婆大人,这东西已经发明出来了。
”我说,“那就是你天天驾驶的汽车。
”
文字技巧,就是那汽车。
用得好,它能造福人类;用得不好,它谋财害命,
令你哭断肝肠。
四、文字技巧,关注的是写出来的“文”;文心技巧,关注的是写作文的那个“人”。
这是二者的分水岭。
一个人的“写作力”主要有三部分组成:语言驾驭力、心灵感受力和现象思辨力。
文字技巧关注语言驾驭力,文心技巧关注心灵感受力和现象思辨力。
要提升心灵的感受力,重要的是发现自己心灵的粗糙。
用一颗粗糙的心去抵达细腻敏感,永远也不可能。
了解自己的粗糙,才是克服粗糙的第一法门。
不要去改造粗糙:以粗糙的心灵去改造粗糙,得到的还是粗糙。
要引导学生不断地“看”自己的内心。
一个经常面对自己内心的人,心灵会逐渐走出粗糙,走向细腻和敏感。
发育,大自然赐予人的提升心灵敏感的重要时刻。
男孩关注自己的发型和服饰,他敏感了,作文发生质变的契机来了。
好的阅读,能够使人变得敏感,并保持人的敏感。
“现象思辨力”是中国人最缺的“写作力”。
几千年,中国文人大都在“风花雪月”中吟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几千年来,古人的词不是想家,就是想朋友。
有点意思的,来个托物言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为什么要托物?不敢明打明地说。
现在,文字狱没有了,说话的潜规则依然存在,严重地存在。
再加上文件多、通知多、意见多、原则多,三天两头的出,用不着去思考,只要去执行就行了。
一个长期不思考的人,能有什么思想。
五、文字写到最后,不见技巧,只有思想。
思想的深浅,决定了文字的深浅。
思想的独特,决定了文字的独特。
不要让文字技巧禁锢了学生的自由、灵动!让学生自由地写作,像大自然的树一样自由地生长,是松树就长成松树,是柳树就长成柳树,各种各样的树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
这就是我理解和倡导的“独特”。
——《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