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3课件2.5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3课件2.5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3.解词义
闷葫芦:课文中指密封而摇起来声响不清脆的葫芦。可用来比喻极难猜透 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还比喻不爱说话的人。
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4.辨用法
(1)考察 考查 ①坐着宇宙飞船到那么遥远的星球上去_____, 考察 人的生命是不够用的。
②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_____ 考查 我们的学习效果。
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隆冬时节,冻得发抖,我们会说:真冷!但我们不知道这“冷”会到什么 程度,一直冷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现象。本文会把我们带进一个普通 人无法接触到的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习本文要注意作者运用多种说明 方法阐述抽象深奥道理的方法和严谨准确的语言。
帮助你知人论世
叶永烈(1940— ),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为 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 事,香港海外文联名誉主席。早期主要从事科普创作,系《十万个为什么》 的主要作者之一。科普代表作是三部《小灵通漫游未来》。后转向传记 写作,出版了《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 等多部传记作品。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 以至没有。但这两个词语的侧重点不同。“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 去了或很快失去了。“消逝”则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3)面目全非 面目一新 ①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________: 面目全非 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 液体。 面目一新了。 ②这个工厂经过改建,已经________
超低温是一个普通人无法接触到的世界,其中存在着许多超出人们常识的 奇妙现象。本文作者抓住这点来做文章,善于从普通人的常识角度出发,引 出超乎人们常识的奇特现象,从而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高中语文必修3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3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3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材分析教材优化全析一、内容详解本文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奇妙的超低温世界,采用五个小标题:冰雪不足以言冷;奇妙的现象;没有电阻的导线;广泛的应用;诱人的幻想。

第一个小标题,冰雪不足以言冷。

开头从“冰冷”引出比“冰”更冷的东西,进而通过人们的实验室测试和理论推算,得到一个结论,冷有一个极限——最低温度是-273.16℃,叫做“绝对零度”,人们已经获得了离绝对零度只差1/500000℃的超低温。

第二个小标题,奇妙的现象。

作者向读者介绍了鲜花、鸡蛋、石蜡在液态空气里的变化,金属在超低温世界里变得面目全非,以及液态氦的超流现象。

第三个小标题,没有电阻的导线。

金属的超导现象的发现、发展以及应用。

第四个小标题,广泛的应用。

介绍了超低温在钢铁工业、农业上的应用,超低温技术主要应用在液态空气工业、医学、宇宙航行、科学研究等方面。

第五个小标题,诱人的幻想。

生物学家正在研究的生物的“生命冷藏”问题,对延长人的寿命从事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真是一个诱人的幻想。

二、技巧鉴赏1.采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超低温现象及其应用是一个抽象的前沿性的知识,如果采用平实说明的方法,可能读者会感觉深奥难懂,枯燥无味。

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个科学现象,作者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条理有序地展开说明。

①举例子: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面目全非: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

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②列数据:据统计,现在世界上的电能,大约有1/4损耗在输电线路上。

一旦制成没有电阻的导线,那就相当于使全世界的发电量增加了1/4!③分类别:在钢铁工业上,人们开始用超低温处理钢铁制品。

经过处理后,钢的强度可以提高一倍半,铁的强度可以提高两倍。

在农业上,人们利用超低温来锻炼种子…………在医学上,人们利用超低温技术,保存一些贵重药品……在宇宙航行中……在科学研究中……④作比较: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铅平常是软绵绵的,要直就直,要弯就弯,非常“听话”,可是在超低温世界里,铅变得非常“倔强”,富有弹性,你一松手它就弹回去,恢复原状。

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生版)导学稿

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生版)导学稿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课题】《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语文必修3第5课)【学习目标】1、了解超低温现象的奇妙之处。

2、学习从科技说明文中提炼并筛选信息。

3、学习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抽象事理的写作技巧。

4、了解超低温现象的应用前景,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抽象事理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探讨【课时安排】1课时【作者简介】叶永烈,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香港海外文联名誉主席。

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早期主要从事科普创作,系《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科普代表作是三部《小灵通漫游未来》。

后转向传记写作,出版了《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等多部传记作品。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积累(识记词义)[广寒宫] :[面目全非] :[闷葫芦] :[小巧玲珑] :[悠然自得]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一)整体感知1.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奇妙的超低温世界,采用了五个小标题,请筛选文中关键信息分别归纳其主要内容。

【明确】2.什么是\'超低温\'?什么叫\'超低温现象\'?它的奇妙之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3.超低温目前得到了哪些应用?除此之外,它还会有那些应用前景?请说说你的见多识广。

【明确】4.课文是以什么顺序把这个奇妙的世界说明清楚的?说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明确】5.课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化抽象为具体,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易懂地表述出来。

看看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在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分析其作用。

【明确】6.请举例说明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明确】三、课堂练习1、阅读课文,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A、“绝对零度”已经是冷的极限,也是人们目前得到的最低温度,即零下273.16 ℃。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5【教学课件】《奇妙的低温世界》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5【教学课件】《奇妙的低温世界》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了解“超低温”的相关知识及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基础上,发挥想象,思考这一现象有何发展前景及实用性?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超低温现象在钢铁工业、农业育种 、液态空气工业、医学、宇航、科 研等方面的具体运用,还作出了利 用超低温技术延续人的寿命已进行 漫长的星际旅行的大胆设想。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超低温技术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在今天已经有了较大进展,主要应用于能 源(超导输电、超导储能、超导电机等),交通(磁悬浮列车、船舶磁推进器) ,医疗卫生(核磁共振成像、生物磁仪器等),电子技术(超导微波技术应用 、各类超导传感技术、半导体—超导体集成电路、超导计算元件等),重大 科学工程(加速器、受控热核装置等)和国防技术(超导反潜、扫雷、飞船再 入、电磁推进、通讯及制导等)等领域。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作业 材料:一位被冷冻万年的宇航员考察完银河系外的星球后回到地球。 请以“考察归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谢谢观看!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下定义:如“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零下273.16℃,叫做‘绝 对零度’”。
作诠释:如“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
举例子:如“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作比较:如“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 的一团粉末”。
列数字:如“据统计,现在世界上的电能,大约有1/4损耗在输电线路上”。 打比方:如“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象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 当叮当直响”。 分类别:如“广泛的运用”一节从钢铁工业、农业、医学、宇宙航行、科学研 究几个方面分类说明“超低温”的作用。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科学小品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师用书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科学小品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师用书粤教版必修3

5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本课话题——科学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在零下190多摄氏度,空气竟变成了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鸡蛋、石蜡等在液态空气里,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荧光。

鸡蛋射出的荧光是浅蓝色的,石蜡射出的荧光是浅绿色的。

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

科学朴素而美丽,纯洁而高尚。

自古以来,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科学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使科学水平逐渐提高,使新的科学技术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就摆脱不了农业社会的贫穷与落后;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命;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我们当今的电子时代和丰富多彩的舒适生活。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2015年中国科学界最大的事件,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女,药学家。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科学是讲求实际的。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郭沫若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华罗庚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布鲁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271导学案.高中语文3.必修.配YJ版

271导学案.高中语文3.必修.配YJ版

元曲三首
预习案 探究案 第四单元复习案
预习案 探究案 训练案
第1 5课
蜀道难
参考答案
预习案 探究案 训练案
第四单元过关测试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第二单元过关测试 第一单元过关测试
0 6 7 0 6 9 0 7 1 0 7 3
第1 6课
琵琶行 ( 并序 )
预习案
0 0 1
感悟自然
第1课 黄山记
四㊁ 夯实基础 五㊁ 整体感知 , 形㊁ 近义词 ㊁ 成语 ㊁ 标点等 ) 认真巩固落实 ㊂ 请同学们在 课 本 上 勾 画 重 要 的 基 础 知 识 ( 字 音㊁ 字 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 ㊂ 3. 景起笔 , 继而追溯人类登山简史 , 而后才写自己登山所见 ㊂ 变幻莫测 的 这样 , 既让读者饱览黄 山 雄 伟 瑰 奇 的 无 限 风 光 , 又让读者 获得有关的地理 ㊁ 历史知识 ㊂ 并且将古人与今人登山的难 易㊁ 黄山道路古今险夷进行对比 , 让读者了解 不肯随便把 胜境给予人类 道全部切断 将那些可以让人从人间通入胜境去的通 封了山 的黄山上 , 历代有人开山筑道 , 却只 虚无缥缈 ( ) 这样 , 大自然把紫 红 的 峰 ㊁ 雪 浪 云 的 海㊁ 1 ( ) 世事如棋 , 2 雾㊁ 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㊂
第4课 说 数
科学小品
0 0 9 0 0 9 0 0 9 0 1 0 0 1 3 0 1 3 0 1 3 0 1 4
第1 0课


0 2 7 0 2 7 0 2 8 0 2 9 0 3 1 0 3 1 0 3 1 0 3 2
预习案 探究案 训练案
预习案 探究案 训练案
第5课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第1 1课

粤教版精品教案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1

粤教版精品教案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1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一、教案策略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超低温,了解超低温世界的奇妙现象。

(2)能力目标:从文中筛选信息;准确理解概念。

(3)情感目标:展望对运用超低温的运用前景,激发科学探索与创造兴趣。

2、教学重点: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3、教学难点:把握概念4、主要方法:讨论探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材料:1967年1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一所小学的疗养所里,一位对人体冷冻一直很感兴趣的73岁物理学教授,詹姆斯·贝德福德即将死于肺癌。

在他床边的是洛杉矶人体冷冻学会的几位成员。

下午6点半,他的病情加重,开始气喘。

不久,他的私人医生宣布他已经死亡。

人体冷冻学家们迅速将他的遗体同一台心肺机连在一起,供给他营养物和氧气,以便保护脑部不至于再受损;同时,为防止血液凝结和活组织中形成冰晶,向遗体注射肝素和二甲基亚砜。

接下来,冷冻学家们将其遗体置于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中,使体温慢慢下降至冰点附近,之后关掉心肺机。

到午夜2点,遗体体温停留在干冰的温度上(-74.5℃左右)。

这时,冷冻学家们把贝德福德的遗体放入注满温度在-320F(相当于-197℃左右)液态氮的贮存器腔内,贝德福德的遗体在几秒钟内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

几天之后,容器带着他的遗体被空运到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实验室,等待能治疗晚期癌症并且有办法使刚死亡的机体与组织恢复生命的那一天。

2、导入语:是什么让这位物理学教授能等到医学可以治好他的癌症那一天呢?——是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那么,什么是超低温世界?超低温世界有何奇妙之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3、作者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

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

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新著:“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四人帮兴衰”系列:《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陈伯达传》;《陈云之路》、《胡乔木传》、《行走美国》、《行走俄罗斯》、《行走中国》、《受伤的美国》等。

高二语文奇妙的超低温世界3

高二语文奇妙的超低温世界3

问题探讨
1. 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奇 妙的超低温世界,采用了五个小标题,请筛 选文中关键信息分别归纳其主要内容。用你
清晰的语言来表述
2. (注意“绝对零度”“液态空气”“超低温”“超流现 象”“超导现象”这些概念)超低温现象的奇妙之 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它的应用前景怎么 样,请说说你的奇思妙想 。
阅读小试
——测验你的阅读效果
• 第一部分:
1. 宇宙中比冰更冷的地方很多,文段列举了哪3个 地方? 2.这3个地方最冷的温度能低到几度? 3.冷的极限又称为什么?
• 答案
1.南北极、月亮背着太阳的一面、海王星 2. -229°C 3. “绝对零度”
• 第二部分:
1、在超低温世界里,空气变为“液态空气”, 它是什么颜色的? 2、在超低温世界的设备应用哪种金属去做? 3、铅棒和锡棒哪种可以在超低温世界用来敲打? 4、“超流现象”是发生在哪种气体上? • 答案:1、浅蓝色 2 、铜 3 、铅 4 、氦
说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合作讨论(一)
•“超低温”是一种什么样的 现象?“超”体现在哪里?
•它有什么奇妙之处
“超低温” 的 “超”体现在
冰雪不足以言冷,北极和南 极不算最冷,海王星也不算 最冷,绝对零度是冷的极限 零下273.16℃。零下一二百 度,就叫超低温。
奇妙之处表现在:
空气变了颜色,鲜花在液态 空气里变脆,鸡蛋、石蜡等 在液态空气里发出荧光,水 银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 铅变得非常倔强,锡会碎成 一团粉末,氦会出现“超流 现象”,导线会出现超导现 象。
奇妙的 超低温世界
叶永烈 作者简介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阅读小试 问题讨论 说明方法归纳
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 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0岁 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1岁成 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此后,多年 从事科普创作,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关心,并对叶永烈作了两 次批示:“调查一下,如属实,应同上海商量 如何改善叶永烈同志的工作条件。” 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幻童话、科学小品、 科普读物700多万字。电影《红绿灯下》(任导 演)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 艺作品一等奖…… 后来转向文学创作。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 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没有电阻的导线》,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超导性能最好的是哪种金属?温度是? (铌,-263.94℃) 2、如果到在室温或稍低于室温就有超导现象的金属,那将会 对哪个领域造成划时代的革命? (电力工业) 3、一旦制成没有电阻的导线,将可以使全世界的发电量增加 多少? (1/4) 4、利用超导现象制成的冷子管,其优点除了灵敏还有哪样? (省电)
想一想
这样下的现象,如液态氮会出现 “超流现象”、某些金属在超低温状态下出现了电 阻消失的超导现象。这就叫做‘超低温现象’。超 低温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研究的前景还相当 的广阔。”
下定义: 针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确切的说明, 或对某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确切 的解说。 要求: 语言必须精练简洁、准确明白 语句形式: 被定义对象+特征+范畴
1、在科研方面,超低温帮人们推翻了什么定律? 是哪些人来推翻的? 宇称守恒定律,杨政宁、李政道、吴健雄 2、现在设想的延长人的寿命的方法是什么? 快速将生命冷冻起来,若干年后再升高温度,让其复 活。 3、超低温现象有广泛的运用,除了课本上提出的几 种外,你觉得还可以用来干什么?
课文中使用了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 作诠释、列数据等多种说明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可以使读者 对事物既有概括认识,又有具体了解;又 能把比较抽象的现象说得具体而明晰;同 时文章更浅显、更生动、更形象,吸引读 者。
阅读《奇妙的现象》,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在超低温世界里,空气变为“液态空气”,它是什么颜 (浅蓝色) 色的? 2、在超低温世界的设备应用哪种金属去做? (铜) 3、铅棒和锡棒哪种可以在超低温世界用来敲打? (铅) 4、“超流现象”是发生在哪种气体上? (氦)
5、请描述氦的“超流现象”。
氦这种惰性气体 在超低温的情况下变成无色液体.当温 度降低到-270.96℃以下时小杯中的液态氦会自动沿杯壁爬 出去流到大杯中直到两者的液面平衡。
例子: 钢笔是笔头用金属制成的笔。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 方法 。
据理论推算,自然界中的最低温度为 - 273.16℃,这一冷的极限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研究 发现,在接近绝对零度的一个低温区域(一般指150℃以下)中,许多物质显示出与常温下截然不同的 特性,如铅会变得富于弹性,锡会变得易于粉碎,某 些导电材料会出现超导性(即电阻消失或接近于零)。 这个低温区域被称为超低温,物质在其中出现的奇特 现象即是超低温现象。 比一比? 这段文字与课文的一、二、三节的表 述有什么不同?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叶永烈

全文以小标题分节,清晰地标示出了作者的 写作思路:“冰雪不足以言冷”引出话题,介 绍“绝对零度”概念;“奇妙的现象”介绍超 低温世界中有趣的奇特现象;“没有电阻的导 线”重点介绍超低温中的超导现象;“广泛的 应用”介绍超低温技术目前的一些具体应用; “诱人的幻想”则提出了利用超低温技术在星 际旅行中延续人的寿命的设想。作者由一个基 本概念入手引入“超低温”这话题,然后分别 介绍现象及其应用,让读者较全面地认识了超 低温研究这一科学研究领域。
5、请解释“超导现象”。
某些金属在一定的超低温下,电阻会突然消失的现象。
阅读《广泛的应用》、《诱人的幻想》,思考回 答以下问题。
1、“超低温”在钢铁工业上的应用主要是什么?(加强钢铁的 (加强钢铁的强度) 强度) 2、“超低温”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什么?(增强种子的耐寒 (增强种子的耐寒本领) 本领) 3、目前“超低温”最主要应用在哪个领域上?(液态空气工业) 4、慢慢冷冻不能让生命复活,而快速冷冻可以,关键区别在 于这个过程中细胞中的哪样物质会使细胞受到破坏? (水分)
阅读《冰雪不足以言冷》,思考回源自以下问题。1、世界上比冰更冷的东西很多,其中文段列举了哪三个地方?
(南北极、月亮背着太阳的一面、海王星)
2、这三个地方最冷的温度能低到几度?(-229℃)
3、冷的极限又称什么?(“绝对零度”) (-229℃) (—273.16℃) ( “273.16 绝对零度 ”) 4、绝对零度的准确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