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电子课本
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十二册语文课文词语

第十二册《语文》词语第一单元壮丽山河1、长江之歌丰采(风度)气概哺育臂膀源泉依恋荡涤尘埃浇灌磅礴2、三亚落日滑落美好绝伦逊色洋溢蘸(芝麻酱)挺拔俊秀玉屑银末搔(头皮)(搔首弄姿)赤朱丹彤溅出笑颜收敛光焰柔和硕大无朋玫瑰酒醉醺醺涨溢(灯)盏悄然无声水波不惊哦(吟哦)3、烟台的海凝重气势汹汹前赴后继锲而不舍石凳蔚为壮观嬉笑崇山峻岭过滤惬意水平如镜恬静如痴如醉万家灯火呢喃细语高远湛蓝4、记金华的双龙洞罗甸盘曲而上杜鹃油桐呈(现)或浓或淡明艳突兀森郁孔隙仰卧臀部挤压漆黑蜿蜒石笋转变无穷颜色各异练习1 前仰后合民风风俗引人入胜第二单元正义必胜5、卢沟桥烽火烽火侵占蚕食妄图魔爪伪军咽喉要道鸦雀无声蓄谋已久挑衅严词拒绝恼羞成怒众寡差异凌晨同仇敌忾人仰马翻震耳欲聋瞬息间哭爹喊娘抱头鼠窜呐喊猝不及防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歼(灭)生死存亡高声疾呼三五成群夜以继日修筑工事如火如荼6、半截蜡烛半截(斩钉截铁)伯诺德夫人(许诺诺言)熄灭厨房烛芯也好嘛(喇嘛)恶运坐待烛焰摇曳杰奎琳(奎宁)楼梯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聂荣臻(镊子嗫嚅蹑手蹑脚)(日臻完善渐臻佳境)无辜和善和善可亲至仁至义有始有终活菩萨练习2 拔剑自刎不战而退苟且偷安第三单元诗文精粹八、三打白骨精妖怪拎了斋饭径直金箍棒癞蛤蟆紧箍咒瞒得了9、词两首(莲)藕白鹭鳜鱼箬笠蓑衣10、螳螂捕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诸侯国浑水摸鱼不堪假想侍奉毫不介怀禀报茅塞顿开11、念书要有选择书籍陶冶领袖爱国先贤鼓励聆听教诲通俗易懂智慧翅膀奥秘因人而异日新月异征询练习3 忠勇双全神机妙算老奸巨猾第四单元探索与发现12、夜晚的实验蝙蝠喧腾热闹轻盈敏捷轻巧自如灵敏障碍物薄膜洞察猜想奥秘喉咙恩惠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回眸波涛汹涌慷慨敬畏喜怒无常望洋兴叹蕴藏锰矿硫矿矿藏致力于匮乏要挟大显神威要挟呼吁预料潮汐价钱低廉水荒减缓开拓14、学会合作总之顾名思义卓有成效典范一幢屋子自我捐躯练习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从善如流,嫉恶如仇奇思妙想第五单元感悟人生15、天游峰的扫路人武夷山游兴未尽很有节拍循声褪色扫帚泡茶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瘦削黝黑炯炯有神说罢(罢休)豁达开朗16、最大的麦穗决定如梦初醒麦垄不失机会错失良机17、山谷中的谜底魁北克(魁梧)柘树女贞帐篷枝丫身姿谜底摧毁习作5 困扰困惑烟消云散练习5 新颖创意阐明针锋相对第六单元咏物抒情18、广玉兰荡漾干净高雅纯白渗透质感玉琢冰雕柔韧内涵害羞待放鲜嫩可爱迫不及待花蕊婴儿引人喜爱凋落圆茎缀满(点缀)孕育数世同堂生生不息铁锈色一番情趣洁白清丽凋落纯洁19、夹竹桃融洽榆叶梅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熏透凄清万紫千红和煦迎风吐艳无不奉陪韧性(花香)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荇藻夜蛾轻风乍起20、古诗两首焚烧等闲粉骨碎身砚台(笔墨纸砚)第七单元师恩难忘21、莫泊桑拜师孜孜不倦直截了当一无所得万般无奈富丽堂皇简陋吆喝口若悬河烙印聚精会神篝火咖啡琢磨脍炙人口别具匠心惟妙惟肖22、理想的风筝风筝连翘花戏耍仰望天穹慈祥酸涩蜈蚣擎(天柱)扶摇直上倘使功德无量23、孔子游春泗水桃红柳绿广袤飘逸絮语波澜起伏不知倦怠奔腾而去意味深长奔流不息凿石壁荡涤污垢善施教化弘论习以为常蹲着绿草如茵温文尔雅沉思熟虑从容不迫表功侧耳倾听24、明天,咱们毕业眷恋依偎向往窗明几净天真烂漫五彩斑斓欢声笑语矫健凝聚博大精深教诲雏鹰灼热孤负练习7(心不在)焉(世袭)罔(替)(百战不)殆(缠绵)悱(恻)负隅顽抗。
苏教版小学语文(国标本)第12册第一单元

1、长江之歌预学1.查找长江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荡涤:磅礴:共学1.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的主题歌歌词,文中的“你”指,文章采用第人称来写的。
全诗赞颂了,表达了。
2.“我们长江,你是;我们长江,你有。
”这两句在诗中多次出现,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3.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赞美长江的?延学1.积累描写长江的诗句。
(两句)2.积累形容长江的成语。
(4个)2.三亚落日预学1.给加点字注音。
摇曳( ) 树冠( ) 涨溢( ) 悄然无声( )2.自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共学1.课文将三亚落日分别比作“ ”、“ ”和“跳水员”。
这样比喻的作用是 。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 ) 夺目( 感染( )(2)照词语的组成方式,仿写词语。
红扑扑...(ABB 式且表示颜色)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潇潇洒洒....(AABB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这段话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如“ ”、“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 ”和“淘气”。
3.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延学1.按要求写句子。
(1)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
缩句: 仿写一句比喻句:(2)三亚有美丽的椰子树,有热带风情。
三亚有精妙绝伦的落日景观。
用关联词连句:(3)妈妈对我说:“强强,今年暑假我带你去海南三亚玩。
”改成转述句:2.落日是美丽的,那么,初升的朝阳、中午的太阳会是什么样的?请你仔细观察,展开想象,也采用拟人手法来描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习作6参观记、游览记[训练目标]1、能对照例文,了解参观记或游览记的特点及写作方法。
2、能通过学习例文,掌握写好参观记或游览记的要领。
3、能按作业要求,写出一篇中心突出的参观记或游览记。
[知识导航]参观记或游记其实就是记参观或记游,将你参观或出游观光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让读者看你所看、乐你所乐,分享你的参观或出游情趣。
所以,你在写参观记或游记的时候,一定要做个好“导游”,让读者随你的行踪“重游故地”,随你的情趣乐在其中。
为此,你在文章中要首先抓住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特色部分加以浓抹重彩、着力刻画。
如果是自然风光就要描写出他的自然美,尤其是他的独特之处。
如:同是祖国名山胜地,五岳却各有特色:华山之险、泰山之峻、衡山之秀等等,我们在写作时要把“景点”的独特之点写出来。
若是人文景观,历史古迹,我们就要写出它的历史,文化的故事,名人题字和有关诗文等,并在文中恰当的加以运用,从而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当然仅有这些还不能算是个好导游,还要还有交代你的行踪路线,使读者跟着你井然有序的游览、参观,这样,读者才能游得顺利、游得舒畅。
另外,写游记、参观记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
一般说来,可以依托景物直接抒发自己的观感,也可以借助典故传说、题字诗文等背景材料,表达自己的感情。
[范文示例]《龟山汉墓参观记》(你知道吗?)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徐州市九里山经济开发区境内的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
该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
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由两条墓道两条甬道以及十五间墓室组成,由人工开凿而成。
两甬道均由26块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每层13块,每块塞石重达6-7吨。
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
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童趣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吴光明)[设计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切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酷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本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肯定写作的范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让学生的“外部刺激”能转化为写作的内部动机和能力;通过习作,让学生的个性取得张扬,提升情感、审美的价值,让学生享受作文教学的愉悦,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一、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通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二、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表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实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一、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发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二、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进程]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水池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同窗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咱们每一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出色”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窗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成心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一、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咱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二、拿出事前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发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彼此交流)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
(要有稚趣,要成心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②要按照咱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
要说实话、实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一、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
(学生人手一份)。
“水池边的榕树上,知了在……”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
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
到了家,妈妈刚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何时吃西瓜呀?”“你这只小馋猫,爸爸在田里干活,必然很热,等他回来,咱们一路吃。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材资料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材解析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是《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这三篇课文都是围绕“正义必胜”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卢沟桥烽火》描述了正义与邪恶在卢沟桥边的较量,展现了中华儿女奋起抗击日寇侵略的动人画面;《半截蜡烛》展示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与爱国情怀。
战争期间,不仅仅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也有侠骨柔情、菩萨心肠。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体现了编者的慧心,揭示了拒绝战争,渴望和平才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学习这一组文章,不能把情感目标狭隘的定位在激发仇恨日军、日本的心理上,“落后意味着挨打”“今天的平和生活是幸福的”“世界和平我的责任”……应该让这些正面的情感充盈学生的心灵。
第5课《卢沟桥烽火》与文本对话:卢沟桥位于北京的西南郊,著名的“卢沟晓月”就在这里。
这样一处优美的景点为何和烽火连在一起了呢?这就是本课需要告诉大家的。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和战争有关。
而“烽火”在古代就有报警的作用,把它作为单元的首篇,是否也有向读者报告“战争”马上就要来了的用意呢。
这篇课文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但是又不能简单地上成品德教育课。
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语言文字,理清文章脉络,分析重点词句,掌握文章主旨,才能从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受到精神上的熏陶。
此文在表达的顺序上有明显的特点——依照时间顺序展开叙事,我们的学习也可以依此进行。
“九一八”,是第一处出现的时间,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者开始了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
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里,就夺占了整个东北地区。
感兴趣的朋友可在这里稍做拓展。
此时中国的军队在干什么呢?在打内战。
先是1930年的军阀中原大战,紧接着是蒋介石的“剿共”。
俗语云:家和万事兴。
家里都打成一锅粥了,也难怪别人欺负你了。
本文的第一节是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前夕的历史情况分析。
有几个关键词一定要把握好。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课程说明书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课程说明书站街小学六年级(2)班主任吴頔本教材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精神编写,供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使用。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共7个单元。
每单元3-4篇课文,共24篇。
课文分为精读与自读两种。
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
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本册共安排“综合性学习”1个。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要切实完成本册“习惯篇”的教学任务。
二是要继续抓好以往各册教材所提出的各种学习习惯的培养。
总量目标:认识2500个汉字,能写一手好字,能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背诵200篇左右的诗文佳作,能写500字左右的文从字顺的短文等,并且“一辈子受用”。
2.关于课文本册共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
第一单元为“壮丽山河”安排课文4篇。
第二单元为“正义必胜”,安排课文3篇。
第三单元为“诗文精粹”安排了名诗名著篇目或章节。
第四单元为“探索发现”安排了《夜晚的实验》等课文。
第五单元为“感悟人生”安排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等课文。
第六单元为“咏物抒情”,安排了《广玉兰》《夹竹桃》等课文。
第七单元为“师恩难忘”安排了《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等课文。
本册继续安排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的内容。
本册推荐的是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
3.关于习作本册课文将习作列为专门的课文,共7课次。
要求如下:1)童年趣事: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情有趣的小事里选择1件写下来。
注意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一件往事:从你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事件中选择1件写下来,题目自定。
3)一篇读笔记:要写出真实的感受,题目自定。
4)一次实验:选择一个科学实验,将经历过程写下来。
将实验的经过、过程、结果写下来。
5)成长烦恼: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
要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写好后要与别人交流,让烦恼烟消云散。
6)调查统计谈感受: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内容,在同学中人一次调查,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谈自己的感受。
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1、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诵读,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特点,伟岸高洁的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
课文解读:全诗感情充沛,真挚热烈,从祖国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景色入手,展现了四幅形象鲜明的美丽画卷——东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国风雪、南国春色,让读者从四幅画面中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神奇。
接着,作者选择奇山秀水——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黄河,用简练传神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姿、富有变化的山水画卷。
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大草原、戈壁滩……丰富的物产、各具风情的建筑、各具特色的风光,让读者心中升腾起一种自豪之情。
最后作者由祖国悠久的历史,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用饱蘸激情的笔大声歌唱——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过程:谈话切入:1、幻灯打出中华民族的版图,老师介绍中国国土面积、东南西北各具特色的地理风貌。
2、播放《配套光盘》中配乐朗诵,导入新课。
朗读感知:1、自由朗读全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2、小组练读,交流问题,组内讨论解决一些问题。
3、各小组汇报朗读情况,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
4、全班自由练读全诗。
5、指名读、齐读全诗。
品读体味:1、“我们爱你——”是全诗的一条情感主线,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2、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炙热情怀,你有没有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情怀?自由交流。
3、再次练读,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4、进行朗读比赛。
5、老师做总结评价。
拓展探究: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收集祖国之最。
(如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长的铁路线等。
2、收集有关赞美祖国的古代、现代诗文,进行朗诵比赛。
2、暖流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对话理解“暖流”的含义,感受江泽民主席的平易近人、知识丰富、关心教育的领导风范。
课文解读:课文记叙了1994年年底,江泽民主席在天津视察期间,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使南开大学涌动着暖流。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1、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诵读,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特点,伟岸高洁的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
课文解读:全诗感情充沛,真挚热烈,从祖国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景色入手,展现了四幅形象鲜明的美丽画卷东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国风雪、南国春色,让读者从四幅画面中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神奇。
接着,作者选择奇山秀水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黄河,用简练传神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姿、富有变化的山水画卷。
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大草原、戈壁滩丰富的物产、各具风情的建筑、各具特色的风光,让读者心中升腾起一种自豪之情。
最后作者由祖国悠久的历史,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用饱蘸激情的笔大声歌唱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过程:谈话切入:1、幻灯打出中华民族的版图,老师介绍中国国土面积、东南西北各具特色的地理风貌。
2、播放《配套光盘》中配乐朗诵,导入新课。
朗读感知:1、自由朗读全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2、小组练读,交流问题,组内讨论解决一些问题。
3、各小组汇报朗读情况,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
4、全班自由练读全诗。
5、指名读、齐读全诗。
品读体味:1、我们爱你是全诗的一条情感主线,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2、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炙热情怀,你有没有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情怀?自由交流。
3、再次练读,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4、进行朗读比赛。
5、老师做总结评价。
拓展探究: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收集祖国之最。
(如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长的铁路线等。
2、收集有关赞美祖国的古代、现代诗文,进行朗诵比赛。
2、暖流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对话理解暖流的含义,感受***主席的平易近人、知识丰富、关心教育的领导风范。
课文解读:课文记叙了1994年年底,***主席在天津视察期间,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使南开大学涌动着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