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负数》第3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负数第三课教案

3、-122-3.4100-454504/7
+69.5-17/3-0.02+1.01-51/100+1/10
正数 负数
二、在数轴上描出各数
-2 -1/2 5 -3.5 -1/5 3
三、比较大小
-6○0.6-9○90○-27/8○-8/7 1○-1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课题:负数课型:新授课六年级教者:陈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则
过程与方法: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能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负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展延伸训练)
一、填一填:
1、某旅游景区白天平均温度是零上22℃,记作℃,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4℃,记作℃。
-3/4○-1/2 -1/9○-1/8 -0.2○0.2 0.05○-0.01
四、六年级3个班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答得0分,(一班0分;二班+20分;三班-10分)根据三个班的得分,说说他们答第四题的得分情况。
五、板书设计:
负数测试
六、课后反思:
2015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3课时)

1负数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教学内容:第2~3页例1、例2。
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1.情境引入:你们每天都和数打交道吧,请大家听一组信息:商店在春节前夕运来一批新鲜的草莓,第一天盈利500元,第二天不赔不赚,第三天亏损了200元。
你能不能把这组信息记录在这个表里,试试看单位:元减200元,我们还可以说是负200元,那-200元叫什么数?看来生活中还有一种新数:负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负数。
(板书课题)关于负数你想学习和研究些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生活中的应用,负数表示什么,产生与历史,分类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或者用到过负数吗?(学生纷纷回答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示例1:师抓住温度的表示法进行讲解重点讲解+5 -2的含义小结并板书:“+5”这个数读作正五,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5的前面加一个正号,“+5”也可以写成“5”;“-2”这个数读作负二,书写时,可以写成“-2”。
练习:1、2007年3月7日北京最高气温是6c,最低气温是-6c,北京历史的最低温度为-20c,中国的最低温度的记录是-55c。
你能解释一下这些温度的含义吗?2、在本子上用温度计表示下面几个温度:6c -6c -20c -55c小结:二、进一步体验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1.同学们展示各自找到的一些负数例子。
(各自发言)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取款预存款吗?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小结:存入2000元用+2000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两个量正好相反,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一单元《负数》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一单元《负数》全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正、负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法则。
–熟练进行正、负数的混合运算。
–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勇于面对困难,乐于思考。
–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熟练进行正、负数的混合运算。
2. 难点•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负数运算。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正数、负数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负数。
2. 概念讲解(15分钟)1.正数、负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2.正数、负数的大小比较。
3.正数、负数的运算规则。
3. 练习与讲解(20分钟)1.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正、负数运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概念。
2.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进行讲解并纠正错误。
4. 拓展应用(20分钟)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负数运用,如欠债、海拔等。
5. 合作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与展望(10分钟)复习本节课内容,让学生自主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四、教学辅助工具•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五、板书设计•正数、负数的概念•正数、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负数的运算法则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大量的实例分析和任务型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负数的应用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实际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朋友们可以按照此教案进行教学实施。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第一单元负数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建议: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本单元教学负数的重点是理解它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生活中有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如上升与下降的距离、收入与支出的金额、盈余与亏损的数量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清楚、简便地表示并区分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于是人类发明了负数。
这些既是负数产生的历史过程,也是教学负数时可采用的素材。
本单元教学的第一部分,选择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气温和具有形象特征的海拔高度为素材,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大单元整体备课 课时教学设计

句子或词语相反的句子或词语。
(课件出示)学生自主完成。
提问:这些词语或句子表示的意义怎么样?生:它们表示的量是相反的。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初步体会生活中的一些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环节二:新知讲授。
】1.学习例1(1)出示情景图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提问:同学们,这是中央气象台202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观察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预设:0℃表示什么意思?6℃表示什么意思?-6℃表示什么意思?在物理学中,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位0℃。
(2)认识温度计师:想要知道6℃和-6℃表示的意义,就要先来认识温度计。
(课件出示温度计)在温度计中一个大格是10℃,一个小格是1℃,以0℃为分界点,比0℃高的是零上温度,比0℃低的是零下温度,零上温度是正数,零下温度是负数。
师:认识了温度计,我们就可以在温度计上表示3℃和-3℃了。
(课件演示)6℃读作正六摄氏度,表示零上6摄氏度;-6℃读作负六摄氏度,表示零下六摄氏度。
6℃和-6℃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师:我们知道了6℃和-6℃表示的意思,那-4℃和-12℃哪个温度高呢?(课件演示)生:温度计上面的温度都要比下面的温度高,因为-4℃在-12℃的上面,所以-4℃大于-12℃。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学生看的清楚明白,很容易想到温度计上上面的温度比下面的温度高。
从而判断出-4℃大于-12℃。
】(3)看图填表学生根据图中信息,填写表格,小组内说一说这些数表示什么。
学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选取与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温度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可以凭借生活经验或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通过填写表格,加深对正、负数的认识,通过小组交流说出这些数表示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负数的区别。
】2.学习例2下面是李叔叔手机里的一部分电子账单。
《负数》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负数》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负数》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负数》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负数的定义1、以前所学的所有数(0除外)都是正数,也就是说正数前面的“+”是可以省略不写的!2、负数的定义:在正数前面加上“-”就是负数。
3、负数前面必定有“-”如果前面不是“-”(可能没有符号或者是“+”)都是正数(0除外)。
4、0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二、负数的作用1、负数是在人为规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出现的。
2、负数常用来表示和正数意义相反的量。
3、在选择用正数还是负数表示时,首先看是否规定了正方向。
4、一般含有褒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含有贬义的量则用负数表示。
例:零上5°用+5℃表示;零下5°用-5℃表示。
收入2000元用+2000元表示;支出500元用-500元表示。
三、常见负数的意义(1)地图上的负数: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我国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图上标着8848,在西北部有一吐鲁番盆地,地图上标着-155米,你能说说8848米,-155米各表示什么吗?这两个高低是以谁为标准的?(2)收入与支出收入:2600元,()教育支出:300元()娱乐支出:500元()。
(3)电梯间的'负数-3层是什么意思?是以谁为标准的?以学校为起点,往东走为正,往西走位负,小明从学校走了+50,又走了-100,这时小明离学校的距离是()。
食品包装上常注明:“净重500±5g,”表示食品的标准质量是(),实际没袋最多不多于(),最少不少于()。
四、负数的读法和写法1、读法:在所读数的前面加上“负”2、写法:在所写数的前面加上“-”五、认识数轴1、数轴的要素:正方向(箭头表示)、原点(0刻度)、单位长度(刻度)。
大单元教学设计《负数》

大单元教学设计——《负数》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2-7页。
2.教材分析:负数这个教学内容是学生“数”概念认识的一次拓展。
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丰富了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负数,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相对完整的数的概念。
3.横向分析:北师大版教材是把它安排在四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上册教学,人教版教材安排在六年级下册教学。
可见,该内容比较适合小学高段的学生学习。
教材的共同点可总结为:二、整合思考在小学数学中,“认识负数”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单元,其特殊性集中表现在其独立性上,即所谓的“前无联系,后无发展”上,负数的读写认知的挑战性比较小,它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让学生经历负数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推理能力;寻找学生熟悉的蕴含负数产生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抽象能力;让学生尝试在数轴上整理数系,认识到点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和模型思想;锻炼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我们应该在整体遵循逻辑顺序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拓展,将这个单元的第1课时和第2课时合并,之后再设计一节用“负数”解决问题,形成了本单元的整合框架:三、重点课例设计《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经历负数的产生过程,初步体会到引人适当的表示方法(符号)的必要性;初步认识负数,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正确理解“0”的意义和作用,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描述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正、负数,进一步体会到正负数的相对性,理解负数的意义。
3.体会正负数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负数,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正确理解“0”的意义和作用,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负数》课件(共3课时)

大 1
2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左 )边,也就 是负数都比0( 小 ),而正数都在0 的( 右 )边,即正数都比0( 大 ), 所以负数都比正数( 小 ).
负数 < 0 < 正数
-8
< -6
1
2
-8 -7 -6 -5 -4 -3 -2 -1 0
-4
<2
1
2
-8 -7 -6 -5 -4 -3 -2 -1 0
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 叫做负数。
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 数的分界点。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我在妈妈的家庭收支账 本上见过负数。 我在冰箱上见过负数,冷冻室 的温度是-18 ℃ 。
随堂演练
1.爸爸的银行卡上存入为“+”, 支出为“-”,那么 -680元表示( 支出680元 ), +2687元表示( 收入2687元 )。
零下温度
℃表示摄氏温度,读作 “摄氏度”。
华氏度
我国用摄氏度来计量 温度。
2.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 零上3℃: +3℃
读作:3摄氏度
零下3℃: -3 ℃ 读作:负3摄氏度
• +3℃表示: 零上3 ℃
-3℃表示: 零下3 ℃
3.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意义
零上和零下是一对反义词,表示以0℃为基准 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3℃和-3℃表示的意 义不相同。
( -10℃ ) ( 0℃ ) ( 15℃ )
课堂小结
通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毛泽东
第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转入与转出:这个新学期,我们班转出1人,转进3人,怎么表示?
3、上车与下车:(第10题),依次写出每一站的情况,让学生说说每一站是什么意思?特别是“0”;还可以结合某一站,让学生说说“—3,+8”其实人数有什么变化?……
4、上楼与下楼:……补充楼层,地下室的表示方法等。
补充:楼房有正的几楼,也有可能会有负的几楼,会不会有0楼?为什么?
湄潭县中小学教案
第一周2015年月日星期第3课时总第课时
课题
1、认识负数的应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2.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法
教学准备
直尺等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负数,请你用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话书说怎样的数是负数?正和负是一对反义词,生活中也有很多正好相反的变化,它们也可以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学生举例(可能有的情况):
1、收入和支出:如果老师上个月的10日拿到1500元工资,为了强调“收入”,我可以这么记“+1500”,买衣服花了300元,可以怎么记?为什么?吃饭花了500元,怎么记?……
小结: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二、学生自学课本,把书上有关的练习完成,并可与同桌交流。老师选巡视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题全班交流。
小结
三、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
教学反思
教导处检查签章:年月日